舌尖科技推出到家业务“舌尖工坊”杀入预制菜赛道
中国网科技1月10日讯舌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舌尖科技)今日宣布推出到家业务“舌尖工坊”,进军预制菜行业。首家舌尖工坊“超市3.0”门店同日在北京正式开业。
舌尖工坊的产品形态包括预制食材和速烹菜,预制食材针对有烹饪基础的消费者,提供三种不同预处理程度的食材,包括预切割食材、基础腌制食材和深度加工食材;速烹菜聚焦于烹饪技能不佳或时间有限的消费者,分为即烹类和即热类产品。
与传统陈列型超市对面积的需求不同,舌尖工坊门店面积最小仅需8平米。相关负责人表示,舌尖工坊的产品采用组合式拼装,可根据需求灵活组合,配合线上APP的浏览购买方式,极大程度上解放了门店的展示空间和储存空间。
据了解,舌尖工坊采取加盟发展模式,将为合作方在线上流量导入,新客户开发补贴、创业贷款支持、智能化经营平台共享等方面提供支持。
舌尖科技成立于2023年8月,总部位于北京,基础团队由原神州租车团队和瑞幸咖啡团队组成,原神州租车和瑞幸咖啡创始人陆正耀任战略委员会主席。2023年8月推出到店业务品牌“趣小面”(后更名为“趣巴渝”),并完成由盈科资本领投的5.5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本文源自中国网科技
头顶“万亿市场”光环,预制菜究竟香不香
中国商报(记者马文博)在新冠肺炎疫情、宅经济等因素影响下,即烹、即热、即食等预制菜品保持高速增长,并呈现消费新趋势。各路玩家纷纷加入这一赛道,有研究机构认为,我国预制菜行业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餐饮市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国预制菜领域尚缺统一标准,行业发展亟待规范。
消费端加速渗透
不用全网搜索教程,不用担心做不好菜“炸厨房”,预制菜凭借方便快捷的特点越来越受消费者的喜爱。
来自北京的白领孟女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自己曾购买过干烧丸子、红烧黄鱼、东坡扣肉等预制菜品。“每道预制菜有单独的包装盒,盒外会打印出烹饪步骤,操作简单,烹饪时间较短。除了文字外,有的餐盒还附上二维码,消费者可以扫码观看烹饪视频。”
而像孟女士一样消费预制菜的还有很多。根据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3即享食品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去年26-35岁年龄段人群预制菜消费同比增速最快,达171%,Z世代人群预制菜购买数量同比增长137%。一二线城市预制菜成交金额占比达60%,北京、上海和浙江成为预制菜消费的主力军。
在生活方式平台小红书上,也有不少消费者分享自己购买预制菜的体验,称“感谢速食菜”“厨房新手完全不用担心”“预制菜让我走上厨艺巅峰”“有手就会”“真的爱了”……
某社交平台截图
中国商报记者发现,有不少生鲜平台也新增了预制菜分类。某生鲜平台网红爆款小龙虾好评率达99.8%,评价超1万条。也有平台推出的“8分钟一道菜”分类中含近百道菜品,价格从6.9元到109元不等。
预制菜在消费端的火热也同样反映在入局企业的数量上。来自工商信息显示,我国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6.67万家。近十年来,我国预制菜相关企业注册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23年新增1.28万家,2023年新增1.29万家,2023年新增0.42万家。
企业竞相布局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未来我国预制菜市场保持在20%左右高速增长,2023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5165亿元,未来六至七年预制菜行业有望实现3万亿元以上规模,成为“下一个万亿餐饮市场”。
面对蓬勃发展的市场,嗅到商机的企业纷纷布局预制菜赛道。在餐饮企业中,西贝推出“贾国龙功夫菜”,海底捞旗下蜀海推出“开饭了”,广州酒家、眉州东坡等也在预制菜领域发力;在预制菜供应链端,农产品企业如国联水产、双汇集团从主营业务中做产业延伸;电商平台如美团、盒马鲜生、叮咚买菜也在向预制菜靠拢。预制菜赛道上专业的玩家,如味知香、千味央厨等,上市、融资好消息不断。
企业布局预制菜的热度还在持续,且不乏一些跨界“选手”。今年1月,瑞幸咖啡创始人陆正耀的预制菜创业项目舌尖工坊开始全面招募加盟商。3月,每日优鲜上线预制菜品牌“巨下饭”,上线金汤佛跳墙、日式咖喱牛肉、鲍汁扣掌海参等产品,布局“一人食”场景。近日,湖南湘佳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秘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长沙预制菜车间拟在5月底投产。
入局者众多,有人质疑预制菜入门门槛低。但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却对中国商报记者分析,预制菜其实门槛很高,要将菜品温度在半小时内从100度速降到零下40度,一般的硬件支撑不了。“大家觉得预制菜门槛低是因为现在行业乱象仍多,没有国标”。
还有声音认为,预制菜在消费端火热受特殊时期影响,未来不见得能长足发展。
有消费者对记者表示,自己购买预制菜的频率并不高,就算居家工作,午饭还可以点外卖,只有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日子,如春节、五一、朋友生日时,才会买些预制菜品。“自己下厨显得有诚意,但有些‘硬菜’自己做不出来,这时候买预制菜就比较合适”。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中国商报记者分析,预制菜未来行业发展前景还是值得看好的。“最核心的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大家的消费习惯和观念都在发生变化,预制菜可以有效地帮助消费者节约时间。我认为预制菜不是一个阶段性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和空间”。
如何构筑护城河
争相布局下,预制菜对企业盈利的贡献几何?
来自中国第一家半成品菜上市公司味知香2023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味知香实现营收7.65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6%。同样借着预制菜东风登陆A股的千味央厨去年预制菜销售额为1400多万元,同比增长34.35%。去年短期内,千味央厨股价因预制菜利好信息翻了数倍。
而在另一边,也曾因预制菜概念而股价暴涨的国联水产近日却收到了深交所问询函。去年9月,国联水产披露定增募资预案,公司拟募资不超10亿元加码预制菜。国联水产2023年年报显示,虽然预制菜营收呈稳健增长趋势,平均毛利率能达到25%,但其在公司营收占比不到两成。国联水产表示,2023年公司将对上游养殖业务剥离出表,更加聚焦预制菜业务。中国商报记者就深交所问询和未来预制菜发展方向国联水产提问,但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即便是一些餐饮老字号,预制菜的销量也不尽如人意。老字号全聚德在2023年报中也提到了预制菜。截至今年3月末,27个月净亏损累计达5亿元的全聚德拟凭借老字号进入预制菜赛道。目前,全聚德预制菜品牌“川老大”多款产品已在电商平台售卖,不过目前售卖的几款菜品月销量仅在100+。
即便是对于顶着“预制菜第一股”光环、业绩较好的味知香来说,其预制菜发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从地区分布来看,2023年公司在华东地区实现收入7.24亿元,占全年主营业务收入的96.02%。对于品牌地域性特点较强的情况,朱丹蓬认为,我国有八大菜系,八大菜系里面还有很多分支,未来预制菜一定是以大区域为核心市场。从全国的角度去看,近几年川菜、湘菜很火。味知香未来可能采取两种模式——在核心区域以淮扬菜为主,但在全国布局可能以粤菜、川菜、湘菜为主。
江瀚认为,预制菜企业如果要构建自己的护城河,就一定要做品牌建设。品牌打出去之后,消费者逐渐认同品牌的理念和影响力后,企业才可能取得不错的业绩。
广东省潮州市加快实施“四大工程”发展和推广“潮州菜”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罗勉、皮泽红报道从潮州市政府在广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了解到,“潮州菜”远近闻名、驰名中外,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潮州时特别提到“潮州菜是最好的中华料理”,潮州市近几年在创新“潮州菜”及助推乡村振兴方面的经验做法和亮点,接下来“潮州菜”发展和推广方面的工作谋划。
一年来,潮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潮州时关于“潮州菜是最好的中华料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高站位部署、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实施,切实将实施“粤菜师傅”工程与推动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实施标准建设、文化提升、人才培养及产业发展等“四大工程”。
强标准
一方面发布潮州菜团体标准187个,制订3个门类共28个菜品的烹饪专项能力考核标准,成功纳入首批省粤菜烹饪专项能力考核目录,相关经验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另一方面,连续两年开展“潮州市特色美食示范店”评选活动,示范引导美食商家优化就餐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同时致力打造一批潮州菜名厨、名菜、名店、名村,涌现出“潮膳楼”、“阿彬牛肉火锅”等一批潮州菜名店名菜,登塘粿条、汤溪鱼头等10个美食名村名品,进一步树立潮州菜品牌标杆,带旺乡村美食旅游市场。
树品牌
成立潮州菜传承发展研究院,整理形成55项潮州菜烹饪技艺,成功推动潮州菜烹饪技艺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并联合央视、广东卫视等主流媒体拍摄《品味潮州》《潮州味道》等纪录片,为“潮州菜是最好的中华料理”进行全方位宣传。同时制订实施《潮州菜产业发展工作意见》,积极申报“世界美食之都”,打好“潮州菜”品牌效应,推动“潮州菜”走出家门、迈出国门,推动“潮州菜”特色产业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
重人才
该市目前已建立包括6个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在内的27个培训基地(站点),累计培养潮州菜乡村厨师1万多名,带动近2000名贫困劳动力成为职业“掌勺人”。在成功举办“粤东创业英雄会”潮菜乡村振兴主题赛的基础上,今年首创“粤菜师傅+创业培训”模式,培养出169名烹饪技能与创业能力兼备的“潮州菜师傅”创业创新带头人,特别是初创班的学员更加坚定创业信心,回到乡村开办餐饮店铺、农家乐或利用所学改善扩大店铺经营,同时带动了更多人实现就业、也把创业激情带回到了乡村。
促发展
一方面全力研制“可复热潮州菜产品”,成功举办“中国潮州菜中央厨房(预制菜)产业大会”,扶持打造一批“中央厨房”式餐饮企业。开发本地优质食材,打造乡村美食文旅品牌,推动“舌尖产业”全链条式发展,一系列“潮州菜师傅”的研发产品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优质乡村创业项目落地开花,扶持农村创业青年开设连锁加盟店,带动饶平县新圩镇长彬村等一批贫困村、贫困户实现创收增收。就如“飘香狮头鹅”创业项目扎根农村、惠及农民,采用“连锁经营+贫困户养殖”模式,与新圩镇长彬村13户贫困户签订扶贫养殖协议,并提供养殖成本资金、技术支持、承诺保价收购等多项优惠政策,帮助贫困户获利超50万元。同时,该市还与广东省人社厅驻饶平县上饶镇乡村振兴工作队联合打造“潮州菜工坊”,带动乡村劳动者就业创业。
该市接下来将扶持打造一批“潮州菜工坊”及“潮州菜菜品研发基地”,探索推广“潮州菜+民宿+体验”、“潮州美食+体验”模式,将“潮州菜工坊”打造成特色网红点、打卡点,进一步带旺乡村旅游市场,促进乡村劳动者实现就业创业,将推动“粤菜师傅”工程高质量发展融入到潮州金色韩江发展轴、蓝色海洋经济带、绿色生态发展带“一轴两带”区域发展格局中,为潮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造中小城市美的典范“增色添香”。
2023年第31届中国厨师节将由潮州市承办,届时将举办烹饪大师评比授勋、烹饪技能比武大赛、中华美食展示等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