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连开六个店,这位80后途虎加盟商的事业版图还将扩大
本月初,途虎养车与德国马牌、壳牌喜力共同开启了双11全民养车季,活动期间,用户可以在途虎养车APP定点抢免单福利,同时还可享受到轮胎第二条半价、购物送豪礼等多重礼遇。丰厚的养车豪礼吸引“养车老司机”纷纷下单。近日,途虎养车工场店里,为爱车“囤福利”的车主也都陆续如约前来更换轮胎。
11月14日上午9点,文景路店,38岁的郭晨风和几位95后技师小伙儿一起搬运轮胎,这些轮胎正是途虎养车双11全民养车季期间的订单。
郭晨风是途虎养车西安工场店的一位加盟商,目前在陕西开了六家门店,他介绍,这几天,门店的订单都比往常要多,他不论去哪个店,都会当“搬运工”。
在汽车后市场扎根的80后三年连开六家工场店
四年前,从事汽车销售行业的郭晨风,对汽车后市场的兴趣才开始萌芽。当时,途虎养车工场店已在西安开了十多家店,郭晨风经常听同行经常说起途虎门店和传统店的与众不同,“这个模式很有潜力”,转行的兴趣驱使他一探究竟。
当年在对西安、咸阳两家运营成熟的门店进行考察,并与加盟商交流后,郭晨风决定把途虎工场店模式带回自己熟悉的家乡,西安阎良区。
郭晨风是个学习能力很强的人,一旦选择了认可的方法,就会坚定的执行。“途虎的这套标准颠覆了传统汽修的习惯思维,我非常认可它,也带着门店在认真执行。”郭晨风介绍,途虎养车工场店西安阎良倚天路店是他加盟的第一个途虎店,开业前三个月,业绩就做到了盈亏平衡。“门店刚开业有五个技师,有些汽修人员对来途虎工作持观望态度,但只要来了,就很少离开。”目前,阎良倚天路店的第一批五个技师中,仍有两个在门店工作,且晋升到了高级技师级别。而这个门店,则在三年加盟合同到期后,已经再次续约。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39%的加盟商与途虎养车一起开设两家或以上的途虎工场店。
突破多店管理的瓶颈狠抓服务标准化
郭晨风的开店速度,比他自己预想的快一些。最初选择在阎良开店,是因为这里离家近,在熟悉的环境里更好适应,但在门店运行了三四个月后,他发现途虎工场店标准化的可复制性并不难,每一个门店的成长,都有招商,运营、售后等专业团队的协作帮扶。
2023年初,郭晨风在西安开了第二家店,未央湖店。
如何做好加盟商店的多店管理,成了他当时需要面对的一个突破点。
学习途虎的标准化流程,和本地加盟商交流,与运营团队通力协作……郭晨风说,加盟店并不意味着把门店“托管”出去,而是有公司会给你更多支持,帮你统筹资源,将门店资源价值最大化。
一路摸索,一路进步。2023年,未央湖店曾达到月营业额23万元。多店管理的难点得到了突破,这个给郭晨风带来极大的自信,紧接着两年内,他又陆续开了四家店。
至今,六家门店运行顺畅,其中业绩最好的一家,月营业额能达到30万元。
六家门店相互取长补短把标准化服务做到更好
“途虎的标准化流程放在哪个门店都是是一样的,我们需要只有不断查漏补缺,才能确保标准落实到位,车主也会有更好的体验。”郭晨风说,六家门店每个月都会开业务交流会,各自上个月的优缺点,以及遇到的问题,相互交流进步,这个惯例一直在坚持,疫情期间也没有中断。“标准化把要求落实到了每一个人身上,只要每位执行者‘亲力亲为’,为自己的岗位负起责任,整个运作流程的效率就会提高,服务品质也会随之提升。”
数据显示,2012年末,西安私人汽车保有量139.96万辆,2023年年底,西安私人汽车保有量增至369.03万辆。十年来,西安汽车消费呈高速发展之势,汽车后市场的需求仍在增加,车主对服务的期望也越来越高。
如今,汽车消费如同家庭生活必需品,逐渐成为了双十一购物车里的必选项。郭晨风说,过去几年里,他见证了不少车主从开车新手到老司机,家庭车辆从一台到两台。专业的汽修人员,良好的养车体验,是车主的期盼,也是每一个途虎汽修人的使命,郭晨风的事业版图,已经在为新门店做准备。
网红脆皮五花肉,正在“收割”底层加盟商
一场赚快钱的游戏,后入场的底层加盟商往往沦为被“收割”的对象
图/视觉中国
文|《财经》记者李莹陈敏王雨娟
编辑|余乐
在北京朝阳一家大型商场的地下二层,小吃遍布,晚饭时间人流量不小。
一家脆皮五花肉店铺前却鲜有人问津,来来往往觅食的人几乎不加停留,反倒是它隔壁的蜜雪冰城一直生意红火。在我们观察的半小时内,只有三组年龄偏大的客人光顾过脆皮五花肉的小档口。
别看现在这小门店门庭冷落,它售卖的脆皮五花肉可是去年火遍全网的网红小吃,不仅频频出现在吃播探店视频中,连网上的制作教学视频也大受欢迎。
线下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一家家网红脆皮五花肉门店呼应着线上的“火爆”。在许多城市中,小吃街和商场里常常走个几十米就能看到一家,而且新店还层出不穷,“繁殖”速度极快。
脆皮五花肉全网级的火爆,离不开加盟制餐饮品牌和“快招公司”的推动。较早入局的玩家和餐饮“老手”很快利用脆皮五花肉的热度完成变现。多位经营该项目的店主都表示,脆皮五花肉利润率高,选址较好的门店最快一个月左右就能回本。最火爆的时候,在南锣鼓巷开店的老余能一天卖出近300根五花肉。
然而对于选址比较偏僻的街边小店,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再加上产品本身高油高热、客单价高、品类单一、复购率低等问题,都导致线下门店难以长期维持。随着各种品牌的加盟店遍地开花,市场逐渐饱和,同行之间陷入恶性竞争。很多干不下去的店铺只能选择关门大吉。
从去年开始在店内卖脆皮五花肉的张女士表示,最初一炉五花肉五、六十根一天就能卖完,后来两三天都卖不出去。她算了算耗费的人工和水电,最终决定舍弃这个项目。所幸张女士店内也卖各类熟食,还不至于彻底关门。“我们开始卖五花肉不到一个月,附近就出现了四、五家专做五花肉的小店,现在都‘死’了。”
褒贬不一,热度渐退去年12月份,在买了一份网上爆火的脆皮五花肉后,小徐发了篇小红书笔记:“家人们,脆皮五花肉真的好难吃!!!避雷。”一连三个感叹号,足以见得她对这款网红小吃的不满。小徐表示,脆皮五花肉外面一层是脆的,里面很腻,刚咬上去的味道有点像猪油渣,但是比猪油渣腻,“吃第一块还行,第二块就腻到咽不下去,吃一次不想再吃第二次。”
我们花29.9元买了半份脆皮五花肉与蜜汁烤里脊的双拼,在巴掌大小的盒子里显得寥寥无几,全靠下面铺的生菜“撑着场面”。贵,是我们付钱并拿到实物之后的第一印象。不少消费者也有着同样的消费体验,“又贵又腻”、“不会回购”,有网友称,脆皮五花肉从人人追捧到被打入冷宫只需要消费一次。
对于网红脆皮五花肉也并非全是批评的声音,其中不乏真心喜欢的人,河北唐山的小张算一个。“一口下去,满嘴油脂香,绝。”她完全接受得了脆皮五花肉这种厚重的香气,爱吃,也会吃:一定要把脆皮和瘦肉一起吃,要趁热,这样就不会觉得腻,酥酥脆脆的,撒点番茄粉或者是甘梅粉会更好吃。
“外酥里嫩,脆而不焦”,脆皮五花肉招牌上的描述通常很是诱人,再搭配门店柜台上横排挂着的二三十条油汪汪、金灿灿的脆皮五花肉模型,视觉冲击力满满。小张表示,在一众碳水小吃中,脆皮五花肉是很特别的存在,会容易让人产生想要尝鲜的心理。“大部分小吃都是碳水,这个纯肉吃起来很爽。”
脆皮五花肉的火,跟独特的品类也不无关系。某连锁餐饮品牌招商负责人李荟表示,脆皮五花肉这个品类对消费者来说比较有新鲜感,制作的方法和口味也有别于其他小吃,所以会在一开始对消费者产生较大的吸引力。
但李荟同时告诉我们,脆皮五花肉有一个致命弱点:看起来就很“油腻”。小吃的目标消费群体以年轻女性为主,但女生去吃的时候,会对食用五花肉所带来的热量和脂肪产生很大顾虑。并且五花肉除了热量比较高,价格也谈不上便宜,更容易劝退消费者。
源于西安,辐射全国若是按照前文所述的不少消费者的反馈,脆皮五花肉实则有着种种“劣迹”,也并不适合小吃市场的消费者习惯,本不应成为风靡大街小巷的网红小吃。那脆皮五花肉是如何遍地开花的呢?
脆皮五花肉出于西安朱师傅之手。2017年,朱师傅原本的电缆生意做不下去了,就想到在餐饮业赚个快钱。
朱师傅注意到了烤大全猪,皮子烤得脆脆的,看起来很好吃。但是烤全猪一个设备要两万多,太贵了。在老家的镇子上,他吃到过巴西秘制五花肉。这个名字里带着“巴西”的小吃,实际上也是中国本土做法,烤制时不带猪皮,以口感细腻见长。
于是朱师傅想到把二者结合起来:用巴西秘制五花肉的腌料方法,几种香料腌制15小时以上;再用烤全猪一样的烧制方法,把猪肉的皮烤得像油条一样脆。
想法很快付诸行动,在家里试验过后,朱师傅的妻子觉得确实好吃,于是两人就开了间3平米左右的夫妻店。他们在家里阳台烤好后,拿到外面的店里去卖,每天中午11点开门,卖到晚上7、8点钟下班。
教得人越来越多,徒弟也在教徒弟,于是脆皮五花肉店一个个开了起来。至今,朱师傅已教出500多位徒弟,手艺传遍全国各地。这几百位徒弟,为脆皮五花肉的走红奠定了规模化的基础,分散在各地的五花肉店铺也成为短视频创作的绝佳素材。
短视频里一口下去“咔嘣脆”的声音、唇齿间外溢的油腥,很难不让人心生馋意。网红白冰一条吃脆皮五花肉的视频获得了220万的点赞和17.6万的转发,千万级网红@小贝饿了更是通过几条吃播视频,惹得很多人对脆皮五花肉兴趣陡增。
图自@小贝饿了
在脆皮五花肉的全网扩散过程中,受众更多是对这个品类产生印象,至于是品牌是朱师傅还是张师傅,酥猪猪还是酥小猪,大家却不甚在意。
去年夏天,餐饮行业连续创业者郭强在短视频平台上发现了铺天盖地的脆皮五花肉,而北京当时还几乎没有这个品类。差不多同一时间,刚刚离开保险行业的老余也嗅到了脆皮五花肉的商机,向西安朱师傅“拜师学艺”。两人先后在北京南锣鼓巷周边开出“俺老猪脆皮五花肉”和“小俩口脆皮五花肉”,店面相距不到一公里。
短短700多米的南锣鼓巷,见证了无数网红小吃的生与死。从炒酸奶、榴莲酥、闪电泡芙,到轰炸大鱿鱼、西班牙吉事果、脆皮大玉米……凡是经过南锣洗礼的小吃,火爆程度都能在短时间内更上一层楼,脆皮五花肉也不例外。
我们查询大众点评发现,北京目前已经有超过300家脆皮五花肉店面。而对比大家熟悉的烤苕皮,其北京的店面数量还不过百,小吃街必备的炒酸奶,也只有200多家。
加盟模式,赚钱工具郭强旗下有两个五花肉品牌,其中“俺老猪”为街边店、社区店模式,“一椒七”主要进驻商场。他告诉我们,自首店开业以来,他旗下已陆陆续续开出近30家加盟店。
郭强向我们介绍了两种加盟形式。一是品牌加盟,加盟商可以使用“俺老猪”和“一椒七”的品牌,公司为其提供基础设备、原材料供应以及选址建议,但不教授腌制配方,加盟费用为2.98万元。另一种形式为技术加盟,主要针对外地店主,教授配方和烤制技术,但不可使用品牌形象,收费9800元。
此前《餐企老板内参》文章指出:脆皮五花肉本质上是个B的生意,真正的“顾客”不是消费者,而是加盟商;真正的商品不是脆皮五花肉,而是“排长队的高收益小店”。
市面上可供加盟的脆皮五花肉品牌不在少数,加盟费一般在四、五万到十几万不等,依品牌的知名度、城市、店铺面积等因素而定,其中包括装修费、经营设备费等。
根据这些加盟和培训机构的利润分析,如果一份五花肉(半根)售价25元,一天销量50份,一年销售额45万元,那么按照60%的利润率计算,全年净利润可达27万元。相比于其他餐饮创业,脆皮五花肉看起来相对投资少、门槛低、回本快。这个顶着“网红”名头的小生意不仅成本小,还能快速赚钱,对创业者难免有吸引力。
李荟称,在餐饮行业存在不少“快招公司”,专挑这种有爆火潜力的品类去包装炒作,项目火起来之后就利用加盟模式赚快钱。现在的脆皮五花肉项目就存在这种快招公司的影子。她告诉我们,像脆皮五花肉这种小吃在线上的火爆现象是很容易制造的。“随便拍一些火爆的视频,再砸钱去找一些探店博主,然后大力度地去铺广告。”这就是不少快招公司的营销套路。
所谓快招公司,指的是短时间内利用各种手段包装打造出一款品牌“爆品”,大规模快速招商,获取巨大加盟费等利益,但后期服务支持完全没有。等到“爆品”热度消失,他们会再次包装一个“爆品”出来获利。
李荟向我们分析,脆皮五花肉这样的网红小吃项目的盈利能力是有阶段性的。“如果去年手脚够快,早一点进入项目,就能赶上风口,是可以快速赚钱变现的,可能两三个月就回本。”但她同时也提到,要做好只是赚这波快钱的准备,比如说创业者可以把赚到的钱再去投其他项目,就像郭强一样。
李荟表示,有一些不懂行的或者比较年轻的创业者,缺乏创业经验,当看到脆皮五花肉线上这种火爆的场景,会以为现在这个生意肯定是赚钱的,“但等到大家扎堆开店的时候再入局就已经晚了,不仅产品的热度减退,这个市场也饱和了。”所以在网红五花肉这个项目快速扩张的过程当中,被“收割”的往往是那些底层的加盟商,付出了几万块的加盟费后,只能守着卖不出去的五花肉直至关店。
值得一提的是,朱师傅虽然可以说是脆皮五花肉领域的“鼻祖”,但他并没有自己做加盟的模式。据朱师傅回应,他文化水平不够,不太懂这个,但是教出来的徒弟可以用他的招牌。
我们查询网上的脆皮五花肉加盟信息发现,顶着“朱师傅”招牌做加盟的公司有好几个。其中在加盟费查询网上有一家号称“西安朱师傅脆皮五花肉加盟总部”的公司,其标注的加盟费要10.43万元以上,不过我们在企查查上并没有查询到任何有关于这家公司的信息。
“都是假冒的”,朱师傅告诉我们,现在网上很多人冒充他来培训五花肉课程,淘宝上也有假冒的技术课,效果参差不齐。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在别的地方学过朱师傅烤五花肉技术后,再找到朱师傅重新学。
正如前文所言,消费者更多是对脆皮五花肉这个品类产生兴趣,而不是某家具体的品牌。所以不管是正宗的还是假冒的,都是顶着“网红脆皮五花肉”的招牌招揽消费者。如果不幸加盟到一家快招公司,缺乏后期的服务支持,日子可能会更不好过一些。与此同时,参差不齐的加盟店质量也让消费者对于脆皮五花肉这一品类的评价迅速走低。
网红小吃,短暂生命从去年到现在,脆皮五花肉已经肉眼可见地不那么受消费者欢迎了,网红们也不再对五花肉趋之若鹜。脆皮五花肉会像大多数网红小吃项目一样,在短暂的盛开之后结束花期吗?
脆皮五花肉并非郭强第一个创业项目,在此之前,他还做过英式炸鱼薯条、芝士榴莲饼等热门小吃。“我们做的都是当时最网红的东西,”郭强对于自己“简单粗暴”的项目挑选标准直言不讳,“网红的存活时间肯定不会特别长,可能也就一年两年,我们就会换新的产品。”
与许多人想象中被“割韭菜”的加盟骗局不同,不少参与者其实从一开始就明白这只是一场游戏。郭强在筛选加盟商时的标准是“做过小吃、懂餐饮”。他解释说,小白可能看脆皮五花肉挺火就想来挣钱,不明白这东西生命力很短,一旦产品不好卖“心态就崩了”,好一点的小赚一笔后关店,经营能力差的直接亏损出局。但熟悉这一套的玩家,一看就知道它火不了多久,一个产品不行了,会去挖掘下一个有网红潜质的项目“原地复活”。
很多情况下,脆皮五花肉本就是用来替上一个项目回血的。笔者家附近的一家麻辣烫店就因为生意不好,分出一块4-5平米的区域,转租用来卖脆皮五花肉,可惜的是,依旧没逃过倒闭的命运。
郭强信心满满地表示,旗下品牌的脆皮五花肉品质高于同行,生命周期更长,且后台数据显示回购率达到40%,“中国人还是以吃猪肉为主,猪肉你怎么做,它都有受众。”但是在交谈之中,他也透露自己最近正在筹备一个鲜卤肥肠的新项目,选址还是在南锣鼓巷。
在郭强发来的宣传海报上,写着这样一句广告语:老汤老店老味道,三十年专注做一款肥肠。
李荟告诉我们,很多创业者愿意进入这种网红项目,跟项目本身热度已经起来也有所关系,“这样他不需要再花费额外的一些营销费用,就能够达到一个不错的宣传效果。”说白了,就是蹭网红产品的热点。
朱师傅承认现在脆皮五花肉没那么火了,但他仍在不断精研技术,34有的徒弟切的肉不好,一条肉下来3、4个猪乳头,口感上差得远。生肉拿一条过来,皮子能不能爆起来,烤出酥脆油条那样的口感,朱师傅一眼就能看出。
朱师傅在抖音有24万粉丝,在脆皮五花肉已被唱衰的当下,他仍不断发布试吃的视频。鲜红的肉,焦黄色的外皮,一口咬下去酥脆声溢出屏幕,仍有好奇的食客通过视频下单。
从1家店到11家店,西安的这家店用奔跑证明什么是德佑速度
胡胜利2010年入行至今
从TOPS到创业者
2023年7月第一批加盟德佑
从一个人发展至200多人
从一家店发展至11家店
2023年全国店东收入TOP1
多家门店多次荣获“百万门店”荣誉
2023年3月单店业绩突破“200万”
和德佑奔跑的三年
一起聊聊他的门店经营方法论
关于“人”的经营
对胡胜利了解的人都知道,他有一群死心塌地跟着他的小伙伴,从他入行至今,很多人已经跟随了10年多。正是因为有一群靠谱的小伙伴,他们一路跟随,为了共同的目标的而努力。胡胜利说:“这是他最核心的竞争力。”
学习成长是最好的生产力,这个行业一直强调,经纪人是资产不是耗材。资产是需要长期投入、持续呵护、不断培育的。胡胜利团队一直强调的就是:“一起努力、共享成果。”无论是花桥学堂、德佑D1大会、红柚学堂,他都会给大家报名参加,2023年的D1大会带着团队核心骨干40余人前往学习,走出去,打开眼见和思维认知。他说只有他们成长了,我们这个团队才会成长。
从1个人到10个人,发展至今的200余人,他们能有如此快速的发展也离不开完整的后台搭建,从第二轮裂变开始,胡胜利就给所有门店都配置了人事助理。但他们人事助理不同于传统门店的助理,也变成了销售岗,所有助理的工作也会进行考核与量化,他会亲自抓邀约量、面试量,留存量,通过完成的绩效考核制度让团队规模快速发展。
在胡胜利心中,团队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他说:“自己的价值都是通过团队才去实现的,有团队才有我。”他的目标就是帮助团队的成员实现自身能力的成长,让他们有一份自己的事业。让团队成员有归属感、成就感,这才是他在这个行业持续做下去的动力。
关于新人的带教和留存是胡胜利最看重的一项指标,他说:“新人加入他们门店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他们有归属感、安全感、成就感。有成就感才是他们做下去的动力。”他们门店6个月以上的经纪人的流失率非常低。
关于“大店”的经营
对于做大店,在胡胜利看来,大店不仅仅是面积大,更应该是人员、氛围、场的搭建,软件+硬件都有的情况下,才能说你具备了做好一家大店的实力。通过大店模式的门店运营带动经纪人意识的迭代升级,从而让经纪人由内心自发的对客户好。
关于大店他说到,因为加盟德佑才让他打开了这个行业的天花板,加盟德佑之前,他认为一家小铺子也可以实现房屋买卖,大家都是小中介,根本不知道还可以有这样的店面。因为见识了大店的好处,看到了人家经营的先进理念,因此让他产生了开大店的想法。他的11家店面均在175㎡以上。看到了开大店的优势而不断去迭代自己的经营理念,跟上发展的步伐。
对客户来说:买房是一辈子的大事,大家肯定都是选择权衡再三,基于高标准店面,让客户更具有信任感和安全感,而不是觉得明天这家中介就要倒闭跑路,证明我们是长期扎根社区,服务居民;店面品质的提升也会给客户带来更加专业的服务体验,证明我们值得信赖。
对经纪人来说:现在的经纪人也非常注重上班的体验,当自己在一个好的环境中作业时,之前不愿意穿西装、扎领带这样的小事都不用再一遍遍强调,环境会同化带动他更加的正规。他们也愿意将这作为一份事业来努力,大店能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得到更专业系统的成长。
对店东来说:大店是未来店面发展趋势,相较普通门店人效更高,运营成本也会下降;大店也更有利于门店招募、吸引优秀的经纪人群体加入,有工作的尊严感,有利于门店的长期发展。
“他”是团队的最后一道防线
作为2023年全国德佑店东收入TOP1,问他关于门店经营的秘诀是什么时,胡胜利想了半天说:“他永远把自己当做团队的最后一道防线。”这是他对自己的定位,更是他持之以恒坚持去做的事情。
从开店至今,他每天必然会做的一个业务动作就是去巡店。他给自己的行程安排的非常满,每天早上都会去不同的门店参加晨会,躬身入局,了解门店的经营状况,他的每一家店的情况都了然于胸。
和德佑奔跑的3年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作为2023年第一批在陕西加盟的德佑店东,胡胜利说:“在这个红色组织里,我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德佑品牌给予我们店东许多学习成长的机会,开拓了我的视野,拔高了我的思维,领航者组织让我认识了全国优秀的店东,一起将这个行业做好。”主动拥抱品牌,互相成就,在德佑这个大平台上,持续拿D1!
胡胜利说:“一个团队里面店东的认知和格局决定了这个企业生存与未来,成功的秘诀就是忘掉自己的利益,全心全意帮助合作伙伴成功。我们一定要有一个共赢的心态,所有人一起努力,就增加了所有人一起成功的概率。”
3年,1095个日夜,时光铭记着我们在德佑成长的足迹。三年是一个里程碑,是新的开始,站在新的起点,与德佑一起奔向新经纪,奔向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