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和喜欢的人一起吃烤肉的季节了,成都这十家烤肉店不踩雷
“凡遇雪,则暖室赏梅,吃炙羊肉”,听说北方第一场雪已经下起来,成都难得见雪,但把狗妹冻得瑟瑟发抖恨不到掏出陈年大夹袄,烤肉要安排起了!
TOP1唯成韩国烤肉(金沙旗舰店)人均消费:¥103/人
地址:金阳路19号(地铁七号线金沙博物馆D出口前行80米)
“服务员全程帮忙烤肉,非常省心了,食材也很丰富新鲜~”
韩国人开的正宗韩式烤肉店,烤肉配酒烦恼没有。
唯成韩国烤肉
TOP2盘古烤肉店(春熙路店)人均消费:¥78/人
地址:中新街49号小春熙2楼216号
“烤肉的味道很不错,肉质新鲜,份量也非常大”
店内环境很好,不过位置不是很好找的一家宝藏烤肉店。
盘古烤肉店
TOP3花图源烤肉(来福士店)人均消费:¥102/人
地点:来福士广场负一楼
“烤肉分量足,肉质很新鲜”
注意,有时候可能需要排队噢
花图缘烤肉
TOP4凉山好汉自助西昌烧烤(太古里店)人均消费:¥78/人
地点:红星路四段25号二楼
“很扎实,各种各样的肉嘎嘎,划算”
环境很不错,服务员态度好。
凉山好汉自助西昌烧烤
TOP5喜来烤肉·韩国传统烤肉(清凤)人均消费:¥88/人
地点:盛邦街526号清凤时代城1楼临街(近沃尔玛)
“有食欲,菜品新鲜,味道不错”
心心念念的韩国烤肉,味道也很正宗,值得打卡!
喜来烤肉·韩国传统烤肉
TOP6独门驿·川派烤肉(春熙店)人均消费:¥93/人
地点:红星路总府路29号(唐宋美食街星巴克旁)
“肉质也很好,新鲜,口感极佳”
上菜很快,店里面的米酒很不错。
独门驿·川派烤肉
TOP7三岔口桶烧·碳火烤肉人均消费:¥93/人
地点:
“肉质新鲜干净”
吃过很多的烤肉店,这家的菜品新鲜程度非常高,摆盘很精致。
三岔口桶烧·碳火烤肉
TOP8猫抓烤肉(银石广场店)人均消费:¥96/人
地点:东大街99号银石广场7003
“当年在大悦城看到的时候也是个网红烤肉”
分店比较多,也是要排队的。
猫抓烤肉
TOP9柳飘飘亚洲烤肉集合店(太古里店)人均消费:¥96/人
地点:大慈寺路54号2楼
“宝藏烤肉,很美味,让人流连忘返”
需要排队噢,上菜一开始有些慢。
柳飘飘亚洲烤肉集合店
TOP10九田家黑牛烤肉料理(龙泉吾悦广场)人均消费:¥94/人
地点:龙泉街道桃都大道中段888号4020号
“这家的食材真的很不错,很新鲜,品质很棒”
他们家的份量很足,一份可以当有些烤肉店二、三份。
九田家黑牛烤肉料理
口水都要流了,这个周末必须安排!
「小薇薇西昌自助烤肉」:自助餐+烤肉,打造品牌差异化优势
随着“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的倡议在全社会得到广泛且积极的响应,“自助餐”或许不复昔日荣光,但作为消费场景,“自助”已成为一绪和牛寿喜烧、蚝英雄等餐饮品牌服务创新的一种有效方式。
「小薇薇西昌自助烤肉」将昔日“霸主”自助餐与新兴“小将”川式烤肉相结合,全国开店50余家,长年位列大众点评成都烤肉“热门榜”“环境榜”“好评榜”首位,被称广大食客称为成都“自助烤肉天花板”!当其他餐企“绕道而行”之际,“小薇薇”是如何发现“自助餐+烤肉”的品类机遇,实现快速增长的呢?
小程序
川式烤肉+自助场景
打造品牌差异化优势
2023年,在美团点评的搜索数据中,烤肉的搜索量增幅一度高达30.2%,位列全部关键词之首,风头甚至盖过了餐饮第一大品类火锅。由此不难看出,烤肉品类的赛道足够宽阔,且拥有庞大的群众基础,但同时也存在同质化严重的顽疾。
▲「小薇薇西昌自助烤肉」特色菜品
为了打造品牌差异化优势,「小薇薇西昌自助烤肉」的创始人走访全国十余个省市,经过一系列的市场调研,创新将凉山风味和川蜀小巷文化相结合,特选四川凉山地区的走地小香猪,精心打造招牌爆品“西昌三宝”(现切小猪排、无敌盘龙肠、坨坨小猪肉),成功拉开了与主打牛肉、羊肉的韩式、日式烤肉品牌的差异化。川式烤肉具备与火锅、串串相同的“辛辣”属性,能快速激发川渝地区消费者的共鸣,复购率较高。
在保证菜品品质的基础上,「小薇薇西昌自助烤肉」采用所有菜品自助,定价76元/人的经营模式,将优质食材以更亲民的价格呈现,打造极致性价比。有爆款单品,也有补充性产品。在主推“烤猪肉”的同时,「小薇薇西昌自助烤肉」也会搭配肥牛、鸡肉、蔬菜、小食等其它十余种自助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小薇薇西昌自助烤肉」小程序首页
供应链硬实力,构筑品牌连锁化发展基石
私域运营软实力,撬动200万/月堂食营收
疫情对于中国餐饮来说是一个拐点,餐饮行业在短期内并不会迎来报复性消费,顾客的消费选择反而会更加慎重。如何在做好成本管控的同时,从内部开展效率革命,为消费者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和服务,是广大餐企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受疫情影响,猪肉等肉类食材的价格长期不稳定,但「小薇薇西昌自助烤肉」却依然能兼备实惠的价格和较高的品质,这得益于其对食材供应链的精准把控。「小薇薇西昌自助烤肉」与西昌本土肉食企业进行长期合作,并在多地建立中央厨房,通过中央厨房完成生产后,统一配送到门店,打造出了一条从采购加工,到全国配送的一体化、一条龙供应链,全国联动、全程温控、全年无休地为全国各地的门店提供成本更低、品质更高的食材。
▲滑动查看「小薇薇西昌自助烤肉」特色菜品
时至今日,从成都出发的「小薇薇西昌自助烤肉」已在全国开出50余家门店,这背后除了供应链“硬实力”的撑腰,也离不开私域运营“软实力”的赋能。随着连锁化经营步伐的加快,「小薇薇西昌自助烤肉」线下门店数量激增,如何解决因加盟商运营实力参差不齐而造成的会员管理混乱,是「小薇薇西昌自助烤肉」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2023年1月,「小薇薇西昌自助烤肉」通过微盟智慧餐饮“三店一体+企微运营”解决方案,逐步建立了覆盖“直营+加盟”门店的线上线下一体化会员运营管理体系,为消费者跨店消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效提升了会员的消费频次,顾客粘性显著增强,线下堂食月营业额近200万元!
▲「小薇薇西昌自助烤肉」小程序会员中心
超预期满足顾客需求,激发顾客自主传播
企微精准引流拉新,3个月转化会员2.7万+
打造品牌是系统工程,只有从多个维度不断升级迭代,才能把壁垒筑高,占领消费者心智。基于微盟智慧餐饮运营服务顾问提供的会员数据分析报告,「小薇薇西昌自助烤肉」将目标客群定位于喜爱社交和互联网的85后年轻消费群体,且女生占比超65%。
针对女性用户的需求特点,「小薇薇西昌自助烤肉」从出品研发和场景打造两方面入手:在出品方面,选用小盘盛放菜品,既避免了浪费,又满足了顾客每样产品都想尝试的需求;在场景打造上,选用五彩斑斓的霓虹灯打造复古迪斯科氛围感,并设置了小薇薇时光便利店、银河之星大擂台等多个创意十足的拍照打卡点。每一处细节的打造都让消费者获得了超出预期的高价值体验。而用户一旦被超预期满足,就会产生自传播欲望。2023年1月,「小薇薇西昌自助烤肉」通过与微盟智慧餐饮合作,乘胜追击发力企微运营。
▲小薇薇西昌自助烤肉」线下环境
面向堂食顾客,「小薇薇西昌自助烤肉」通过在排队等位区、收银台、用餐桌台等区域铺设桌贴、海报等物料,结合微盟智慧餐饮运营服务顾问提供的口播话术模板,精准将到店顾客引流至门店企微,进行精细化的1V1用户运营,并通过策划“邀请好友,抽霸王餐”裂变活动,充分挖掘种子用户朋友圈里的新顾客,单日拉新1531人。
同时,为激发员工拉新引流的积极性,微盟智慧餐饮顾问团队还为「小薇薇西昌自助烤肉」准备了员工手持企微码,并制定完善了考核机制,将企微添加顾客好友数同店长的月度绩效挂钩。运营3个月,5家门店累计转化好友会员27,000+,企微会员复购率超62.71%。
▲「小薇薇西昌自助烤肉」企微运营页面
思维决定高度,每一个品类都值得被重塑一次
自助餐在“品类”赛道上,已经“死”了,但却不妨碍它在“场景”这个新赛道上,再“活”一次。无论是火锅、烧烤、日料,只要加上“自助”,都能衍生出焕然一新的消费场景和经营模式。其实,很多餐饮品牌,都可以跳出“品类”的思维,用“场景”的思维重做一次!也许,在私域运营、供应链管理等数字化工具和服务的赋能下,新的增长空间,也会就此打开……
中国烧烤(烤肉)十大品牌榜揭晓,烧烤加速品牌化和品质化
炎炎夏季,烧烤更加炙手可热。据统计,烧烤占据着整个餐饮市场约22%的份额,是火锅以外的第二大品类。
巨大的市场之下,哪些烧烤品牌正在强势崛起?近日,“2023年中国烧烤(烤肉)10大品牌榜”揭晓,上榜的烧烤(烤肉)品牌有何特点?榜单之外烧烤品类又有哪些发展动向?本文为你解读。
01井喷的烧烤
继海底捞去年尝试做烧烤外卖之后,西贝在上个月新开的轻食品牌“酸奶屋”也做了烤串生意。大佬们的心思我们不便揣测,但可以肯定的是,烧烤真的很火。
2013年前后,烧烤市场就迎来了大爆发,进驻商场的烧烤商户数量也逐年攀升,消费者关注度翻番式增长,“烧烤经济”日益火爆。
△烧烤近几年的百度指数
据美团发布的《2023年中式烧烤市场报告》显示,全国烧烤门店数量在2016年出现下降后,从2023年开始迎来回升。截至2023年6月,以烤串、烤翅、烤肉等烧烤菜品为主要经营业务的中式烧烤,在全国有29万家门店,是仅次于火锅的第二大品类。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中式烧烤高速发展之外,韩国烤肉、日本烤肉等烧烤因为卫生、制作标准化、食材相对高端等原因,这两年同样受到年轻消费者的欢迎,大量出现在商场中。
从“2023年餐饮营销力峰会”评选的“2023年中国烧烤(烤肉)十大品牌榜”入选品牌也可窥见一二。除了木屋烧烤、很久以前羊肉串、丰茂烤串、何师烧烤、聚点串吧、冰城串吧外,新石器烤肉、九田家、汉拿山烤肉、权金城四个烤肉品牌也出现在榜单中,与中式烧烤品牌平分秋色。
大众化的烧烤孕育出了不少强劲的品牌,大家都朝着品牌化和品质化的方向发展,但是还没有拼出一个全国性势能强劲的品牌。
而在烧烤大洗牌时期,除了横向上的数量增长,我们发现,纵向上烧烤市场目前也在经历着一些变化。
02榜单之外,烧烤市场的3个变化
1区域市场崛起
虽然烧烤全民通吃,但它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区域差异,食材与口味地域特征明显。
在烧烤竞争最猛的北方,没有羊肉串的烧烤店必定“没有灵魂”;牛羊肉是东三省最爱吃的;在东南部沿海地区,海鲜是饕客们的必点;川渝地区,猪肉必不可少,烤五花肉、烤猪脑花全国一绝。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中式烧烤门店数量增幅最大的是广州、重庆、长沙和郑州的市场。烧烤市场正在从北向南蔓延,区域烧烤市场的崛起,一些带有明显地区烧烤特色的品牌崭露头角。
就拿成都和长沙来说,两地本身拥有浓厚的宵夜文化和烧烤基础,烧烤很容易发展起来。
四川成都烧烤市场近两年开始发力,但是发展速度很快,独门驿烤肉创始人齐文薄告诉记者,这得益于两个原因:成都消费者的包容度和接受度高,以及本身有很多特色鲜明的本土烧烤品牌。
成都烧烤本身有五个分支:宜宾派、石棉派、西昌派、乐山派和峨眉派,每个分支因烤制方法不一样造就了味型丰富的川式烧烤。以这些派别的特色,何师烧烤、醉西昌、李不管把把烧等在成都甚至全国市场迅速窜红。
而夜宵之都长沙的苗小串也是挖掘了湖南湘西一种常见的烧烤形式——湘西小串,将其独特的铁板油煎、炭火微烤等制作过程标准化,以湘西凤凰特色为品牌文化,很容易就做出了特色。
△红餐网原创图片
烧烤的地域差异是品牌发展的机会,作为低门槛、极易同质化的品类,抓住这一点的品牌容易凸显个性,形成品牌的差异化。
但与此同时,地域口味差异也导致了中式烧烤地域性品牌多而全国性品牌少的行业格局。
以北方市场为例。北京一直是烧烤竞争最激烈的地方,上榜“2023年中国烧烤(烤肉)十大品牌榜”的很久以前羊肉串、丰茂烤串、聚点串吧、冰城串吧等北派烧烤“老炮”都扎堆在此,能打入南方市场并站稳脚跟的很少。
由此可见,烧烤品牌想要全国性发展,需要找到各个区域之间不同口味的平衡,否则就将区域特色和口味做强,扎根成为区域霸主。
2“烧烤+”趋势明显
烧烤被称为“夜宵之王”,就餐时间主要集中在晚上。据统计,烧烤品类61.2%的销售额产生在18—21时,中午的营业额十分有限,这个时段如果做烧烤,食之无味;而若要完全放弃,很多烧烤店将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压力。
不同的选择,衍生出了多样的经营形式。
△图片来自华空间
第一种是直接放弃白天时间,只做夜晚生意。
“白天为什么营业?其实想的还是营业额,但问我们自己会想在白天吃烧烤吗?都知道体验不好了,为什么要卖给顾客?你要极致的体验,还是要营业额,这是我们该想清楚的。”
很久以前创始人宋吉认为,给消费者极致的烧烤体验比营业额更重要,因此将营业时间调整为下午5点到第二天凌晨4点,将夜宵文化做到极致。
然而对于大部分烧烤餐厅而言,盈利保证生存仍然是第一位的,毕竟房租、人工、食材费用每年都在涨,可营业的时间还是要充分利用。
△红餐网原创图片
因此就有了第二种“烧烤+各种菜式”的模式。烧烤店尝试将其他菜系的特色菜品纳入经营范围,由单一的烧烤类菜品消费转向以烧烤类菜品为主的综合性消费。烧烤+各种菜式分两类:
1.烧烤搭配小龙虾、牛蛙、烤鱼、火锅等大热品类,强强联合,互相引流。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混搭模式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鸡飞蛋打,两个有相同势能的品类放在一起,容易模糊消费者认知,不知道到你这里来应该吃什么。
所以操作时需明确:不管增加什么,都要明确品牌和餐厅的定位,产品分主副,而且主、副产品都要做到足够好,否则会有反噬效果。
2.烧烤搭配互补品类:如主打“朝鲜族烤串第一品牌”的丰茂烧烤,将冷面套餐、茄子炒饭、石锅拌饭、石锅酱汤等加入菜单中。加入具有相同特性的产品可以强化品牌特性,突出差异化优势。
第三种是烧烤与不同业态相结合,如烧烤+酒吧、烧烤+居酒屋、烧烤+KTV,这些业态和烧烤拥有相似的消费场景,能够互补,共同扩宽烧烤赛道。
目前做得比较好的有串亭居酒屋,将中式烧烤和日式居酒屋结合;广州的诸锣记烤串则是烧烤+酒吧形式的餐厅,自酿啤酒和招牌鳄鱼尾烧烤很吸睛。
3食材细分与融合
正如红餐专栏作者王鹿鹿所说,“当烧烤经营越来越多且趋于同质化,有选择性地在一款产品上发力,更容易形成品牌记忆点,以及目的性消费。”
品牌可选择一款具有高认知度、高热度或者是高价值的产品作为主打。
例如重庆烧烤界的扛把子九村烤脑花,靠一道重庆特色的烤脑花行走江湖十几年;成都新式川派烧烤独门驿烤肉,用一般烧烤店极少用的鹅肝作为招牌,提升烧烤价值感的同时,让人印象深刻。
随着食材供应链的优化、成熟,食材壁垒打破、走向融合,也有一些品牌靠着掌握稀缺食材供应链,从原产地把控优质食材供应,打造以食材品质为特色的明星菜品,迅速在区域市场形成竞争力。
在成都这两年一个叫王小耗的品牌名声大噪,它解决了供应链问题,将沿海烧烤特色生蚝运到成都,再结合成都口味做出不同味型的生蚝,将海鲜烧烤做到了人均100元以内,品牌特色鲜明,对消费者而言极具吸引力。
03烧烤未来:品牌化和品质化发展加速
近30万家烧烤店,整体来说仍是红海大厮杀,谁先找准差异形成品牌竞争力,谁就能获得进入蓝海竞争的资格。品牌化和品质化,是烧烤品类发展的最终归宿。
1干净、卫生、无污染
城市化进程和消费升级同时进行,影响市容市貌的路边摊、大排档会被大量淘汰,这烧烤店首当其冲。
一个明显的信号就是,一年比一年把控严格的餐饮油烟整治。广州某城中村一家海鲜烧烤店,多年来坚持炭火烧烤,出品连续几年霸占广州烧烤第一名,然而随着相关部门对餐饮油烟的管控,这家烧烤店不得不改成了电烧烤炉烤制,口味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图片来自《人生一串》
而消费者出于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也会更倾向于选择干净整洁的店面吃烧烤。
所以,在干净、卫生、无污染面前,口味只能屈居第二。这也是权金城、汉拿山、新石器烤肉等韩式烧烤和九田家等日式烧烤能够在商场存活很好的重要原因之一。烤制方式不重油烟、环境干静优雅、食材品质高,很符合白领群体的需求。
也正因如此,不少中式烧烤品牌在发展初期要解决的第一步就是烧烤设备问题。像诸锣记烤串就斥巨资引进最先进的无油烟自助烧烤炉,独门驿烤肉则自己研发烧烤设备,如今的第六代电烧烤设备的烤炙效果和油烟净化都堪称优秀。
△图片来自华空间
2找准差异化
不管是地域烧烤突起、烧烤模式多样化,还是食材的细分,都是烧烤差异化的表现。未来,烧烤市场将会有更多细分市场出现。
除了食材差异与地方文化差异,烤制方式差异或许会是下一个可挖掘的点,不少品牌以此突围而出。
比如西昌火盆烧烤和宜宾把把烧,算是成都这两年的烧烤大势,出了醉西昌、李不管把把烧等品牌。醉西昌的灵感是来自四川凉山州彝族人家的火盆碳烤,将拌好味的较大块食材放在火盆上烤,突出粗犷简朴、大块吃肉的效果。李不管则是不将食材预先处理,新鲜生烤,边烤边刷酱料,注重突出食材的本味。
△西昌火盆烤肉
成都市场还有一种将串好的羊肉放进馕坑中高温焖熟的馕坑焖烤法,也很有记忆点。
烤制的差异决定口味的差异,是品牌核心差异之一,但要注意处理好各自的标准化问题,否则也很难规模化复制。
3提前做供应链布局
在百度搜索指数的需求图谱中,红餐网(ID:h18)记者发现,食材与烧烤的相关性是最近的。这说明消费者对烧烤食材的关注和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品牌在食材上下狠功夫,加强供应链建设,掌握高质量的、独一无二的食材是品牌化发展的关键一步。
冰城串吧在早期就做了两个上万平米的食品加工产,不仅实现了本品牌的食材自供,还可以向B端提供食材。
而在新生代品牌中,之前提到的王小蚝,就是在品牌建立之前先打通了生蚝的养殖和运输链条,才能够将新鲜、平价的生蚝带到成都市场,形成他人难以跨越的品牌壁垒。
还有2015年在长沙平地而起的客串烧烤,一开始只是和长沙酒吧合作的烤串供应商,有中央厨房无门店,后来自创品牌,以岳阳烧烤为精髓,三年时间就在全国各地开了30家门店,发展速度秒杀绝大部分烧烤店。
品牌要想往大发展,供应链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提前布局,未雨绸缪。当然,供应链不是谁都能做的,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的投入绝非小数目,因此也要量力而行。
烧烤消费群体多、消费场景感极强,适配性也很好,能与各种品类甚至是不同业态搭配,未来发展势头和市场空间不可限量。
然而,门店数量多、市场井喷的背后,也意味着烧烤进入大洗牌时期,产品和环境粗糙、同质化的店面都将在激烈的竞争中逐一淘汰,在场景打造、产品口味和品牌差异化做出特色的品牌,才能随品类一同向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