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呦格奶茶加盟店

本文目录

创造营未出道练习生:19岁,也有年龄焦虑

7月4日晚,女团成长综艺《创造营2023》迎来了最后的决赛夜,随着名次的公布,7位女孩逐次站上成团出道的高台。台下为她们送来掌声的,除了现场观众,还有94位没能出道的练习生,结束这场盛会后,她们中的大部分又将回到训练室,进行日复一日的练习,等待不知何时才能出现的下一次机会。

△6月15日深夜,练习生组合“手电筒女孩”在公司训练室练舞,曾淑岩(左二)提醒队友注意动作细节。

近两年,国内偶像团体选秀综艺井喷式增长,但比赛的出道位是有限的,通过偶像团体选秀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没能从创造营舞台成功出道,甚至连比赛海选都没有通过的练习生大有人在。练习生组合“手电筒女孩”便是其中之一。

首次露面,遭遇“团灭”

得知淘汰消息五天后,“手电筒女孩”舒一灵、曾淑岩、张馨允和鹂蔓从深圳的“梦幻城堡”回到了北京的公司宿舍,“像是做了场梦,梦醒了,一切就都回到了原点”。

原本,她们深圳行的目的是与全国各地的练习生们一起争夺女团出道位,事与愿违,第一轮公演过后,组团参赛的5人小队只剩王曦瑶一个抓住了最后的“旁听生”稻草,但最终也没能顺利进入下一轮。

△6月15日深夜,北京,准备回宿舍的张馨允、曾淑岩、舒一灵和鹂蔓(从左至右)。

首次出战就遭遇“团灭”,对这群平均年龄不过19岁的女孩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从比赛场地到城堡营地,一路都是懵的”“只知道哭,躲到摄像机拍不到的厕所哭”“一边哭一边还担心老板会不会不要我们了”……她们还记得晋级名单公布那晚,自己的不甘、愧疚、无措和迷茫。

在此之前,这群女孩为登上舞台进行了一年多的集训,“1分45秒的团体表演,每天起码要练6小时”。剩下的时间,5个女孩还会各自抠唱跳细节、进行体能训练,每天几乎都得到凌晨才舍得回宿舍。

△6月15日深夜,公司训练室,女孩们在进行唱跳曲目训练。“手电筒女孩”隶属SDT娱乐公司。同公司的练习生赵让曾从“创造营2023“出道,成为R1SE男团的一员,前辈的成功让女孩们在参赛前对自己抱有一定期望。

△6月15日深夜,女孩们在练习翻唱歌曲。

△6月15日深夜,排练过程中,鹂蔓(左二)向舒一灵(左一)提出队形建议。

△6月15日深夜,休息间隙,张馨允录制宣传物料。

△6月15日晚上12点左右,结束训练的女孩们结伴回宿舍。

“被观众喜欢好难啊”

想被“看到”,是每一个练习生的执念。

怎么才能被“看到”?怎样才能让观众在短时间内喜欢上自己?是鹂蔓离开创造营后反复思考的问题。“我们在营里呆了一两个月的时间,但最终呈现出来节目不过几小时”,不是每个选手都能获得足够的曝光,除了“雨露均沾”的舞台镜头,有些时候,直到被淘汰,观众才知道101个选手里还有这么个姑娘。

△6月12日下午,鹂蔓独自练习《M》,准备录制唱跳视频回馈粉丝。

△6月12日下午,鹂蔓边跳舞边训练表情管理。

鹂蔓把节目中自己“少得可怜”的镜头颠过来倒过去地看了无数遍,试图从中进行归纳。

专业实力和综艺感,是她认为这类节目中能够吸引观众眼球的两大法宝,“一个节目里这么多人,如果没有打眼的点,真的很难被记住”。但她性格慢热,自认不擅长表达,“别人一个问题几秒钟就可以想出有趣又恰当的答案,我得想半天”。

△6月13日,公司宿舍,鹂蔓仔细研究出道艺人们在综艺节目上的表现。

直到现在,鹂蔓还会在和队友们相处时,偶尔晃神想起在营里的生活。“你说,我当时如果接‘梗’的速度快些,或者更好玩些,是不是就不会被剪掉(画面)呢?”她拉着队友追问。

有时候,鹂蔓会羡慕团里最小的妹妹王曦瑶,觉得她率真爽朗,天生自带综艺感。

△6月12日,午餐过后,鹂蔓(左一)和王曦瑶(右一)在休息室观看B站上自己团队的舞蹈视频。

但王曦瑶也有自己的苦恼。

她年纪小,进队晚,舞蹈功底较其他队员差,这在一个以舞蹈专业能力闻名的公司里,宛若异类。队友们练一节课就能记住的动作,她得花一周才能啃下来,这还是在队友帮忙、经纪人紧盯的情况下。

乐天派王曦瑶感受到了从前没有过的自卑。

做练习生前,因为音色甜美,还能“蹦跶两下跳个舞”,她是学校里出了名的文艺晚会小台柱。多的时候,一场12个节目的晚会里,王曦瑶占5个。

△6月12日,王曦瑶独自在练习室练唱。

△6月12日,短暂休息时,王曦瑶也不忘练习手部舞蹈动作。

进公司后,王曦瑶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正赶上过节在家还胖了不少,站在又瘦又能跳的队友面前,“觉得自己太不够格了”。她连吃三个月的水煮菜,饿了就喝水,做梦都在咂吧自己最爱的火锅和可乐,只为了让自己在身材上符合“艺人标准”。

王曦瑶瘦了三十斤。“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那就应该拿出专业应有的样子”。

△6月12日中午,减肥成功后恢复正常饮食的王曦瑶在席间与队友开玩笑。为方便管理练习生们的身材,公司会负责日常餐食的订购。

掉下的体重并没有带回王曦瑶的自信。

在创造营首秀表演前的自主对抗环节里,她只试探性地举起了几秒竞争“最佳声乐”的手,便匆匆放下,“就是不敢,总觉得别人比自己漂亮,比自己优秀”。在这之后,她又因为犹豫错失了好几次为自己争取更多出镜画面的机会。

△6月21日,王曦瑶在公司和粉丝进行直播互动,隔着屏幕为粉丝表演。

△6月21日,王曦瑶紧张地关注着粉丝留言。直播开始前一秒,她还在担心没粉丝和自己互动。

如果能重回比赛现场,王曦瑶只想抓住当时自己的手,把它举得高高的,毕竟这是她来之不易的能够被“看到”的机会。

迟到的“叛逆”

在成为练习生以前,张馨允的生活轨迹几乎没出过自家方圆五公里的地界,“小学离家6站公交,初中4站,高中3站,大学从家门口走到校门口都花不了10分钟”。

按照家人的设想,一路顺顺当当长大的女儿完成本科学业后莫不过两个选择,或继续深造,或教书育人。张馨允也一直朝着父母期待的方向前进,大学前两年,她的成绩一直是专业前三。大二暑假,学美声的她在老师的建议下参加了一次比赛,误打误撞走上了“练习生”这条路。

△6月12日,张馨允在录音开始前开嗓。

△6月12日,张馨允和录音老师沟通演唱细节,准备翻唱《世界不会轻易崩塌》回馈粉丝。

△6月12日,张馨允在公司录音室录制歌曲。

△6月15日深夜,张馨允在训练间隙拍摄短视频素材。

签约前,张馨允从小到大和父母第一次有了争执,她理解“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过上安稳的生活”,但“实在是不想过一眼就看得到头的日子”,胶着了几个小时,最后还是一向心软的父亲先松了口。

△6月13日中午,公司宿舍,张馨允在煎鸡胸肉。在家时,母亲基本不让她下厨,离开父母后,张馨允开始学做饭照顾自己。

△6月13日,鹂蔓(右一)对张馨允(左一)做的茄汁鸡胸肉格外买账,张馨允有些出乎意料。

不安定、出头难、太辛苦,是家长们反对孩子做练习生时最先会罗列的几条理由。

△6月12日,午餐过后,曾淑岩(左一)和张馨允(右一)各自补妆,准备分头练习。

“道理我都懂,但实在是太想做这件事了。”曾淑岩说。收到练习生面试通知的时候,曾淑岩还在大学一处业余舞室里自学新出的韩舞,她会在社交平台上不定期更新舞蹈视频,公司也是因为这个发现的她。

在咨询过业内朋友后,曾淑岩接受了公司的面试邀请。她谁也没告诉,立马用花呗买了张从成都去北京的机票,她怕自己犹豫,也怕家人反对,“只觉得,如果错过这次机会,我一定会后悔一辈子”。

△6月12日,曾淑岩在公司训练室独自学习最近新出的韩舞。

△6月12日,曾淑岩在公司训练室学跳韩国女团新出的舞蹈。

初次面试并不顺利,公司认为非专业出身的曾淑岩基础较为薄弱,暂时不具备签约培养的能力。她只能又回了学校。虽说心里不是滋味,但曾淑岩不死心,“公司说的是暂时,又没有说完全没希望”,她四处请教,继续埋头练习了两个月,“我得确保机会来的时候自己做好了准备”。

曾淑岩是刻苦的,也是幸运的。

两个月后,她如愿等来了自己的复试机会,凭着显而易见的进步,她又为自己赢得了两个月的训练观察期。那两个月,曾淑岩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暴汗”状态,她带着三套换洗衣服,两点一线地往返于训练室和住处,“每晚躺到床上就直接‘晕’过去了”,一秒入睡,也不做梦,“睡眠质量从没那么好过”。

△6月14日晚,曾淑岩在录制回馈粉丝的唱跳视频《Riv》。

△6月14日晚,录制了两个多小时的唱跳视频后,曾淑岩浑身是汗。

△6月14日晚,因为唱跳表演消耗体能极大,当天身体不适的曾淑岩有些体力不支。

△6月14日晚,曾淑岩喝了口奶茶补充糖分,继续录制视频。

曾淑岩一直有和母亲视频聊天的习惯,但为了不让母亲担心,训练期间,她只能想各种法子婉拒母亲发来的聊天邀请。

直到被公司正式接收后,曾淑岩才鼓起勇气拨通母亲的电话,告诉她,自己成功签约了。

△6月14日晚,曾淑岩在工作人员更换场景布置的间隙,调整状态自拍工作照。

△6月14日晚,曾淑岩向工作人员提出自己的拍摄建议。

母亲的第一反应是自责。在她印象里,虽然女儿自小爱唱歌跳舞,但一直没落下功课,也听话,别的孩子“叛逆”不理人的时候,女儿守着自己叽叽喳喳聊个不停,“更像是姐妹”。但这次,女儿却瞒着自己做了决定,走上了条和本科新闻专业毫无关联的路,她疑惑,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吗?

△6月14日晚,工作人员为曾淑岩做造型。

曾淑岩告诉母亲,做练习生不是件“不好的事”,而是自己在很久很久以前,第一次看到舞台上闪闪发光的男孩和女孩们时,就想做的事。“就把它当作我迟到的叛逆吧。”曾淑岩说。

△6月15日晚上12点,练习了一天回到宿舍的曾淑岩(右一)膝盖上都是淤青。

19岁,也有年龄焦虑

舒一灵是五个女孩中做练习生年头最长的那个。

△6月12日,舒一灵在训练室练习《时候》,准备录制唱跳视频回馈粉丝。

△6月12日,正在练舞的舒一灵。舒一灵从小学舞,是队内的舞蹈“担当”。

她今年19岁,却已经是个4年的“老”北漂了。刚到北京的时候,她会在电话里告诉远在深圳的父母,以后要给他们买大大的房子,让他们不必再为生计奔波操劳。

日子一天天过去,和舒一灵同期入行的朋友们,有的已经成功出道,有的在幕后做艺能培训,“好像只有我一直在原地踏步”“每个月靠公司的补贴生活,偶尔还需要爸妈接济”。

△6月15日深夜,舒一灵(右一)在练习间隙拍摄短视频,曾淑岩(右二)竖大拇指称赞。

△6月15日深夜,舒一灵(左三)和队友们排练时,商量动作衔接细节。

她时常会对父母感到抱歉,身为家中独女却无法分担他们的忧虑,连最简单的陪伴都成了奢侈。像家长不想错过孩子长大一样,舒一灵也很担心自己会错过父母的人生下半场。

她曾给自己立下过“二十三岁前一定要闯出点名堂”的目标,渐渐的,这个目标也变得模糊起来。刚到创造营时,因为表现出色,舒一灵曾被教练认可为“神七成员”(最具备成团出道能力的七个女生)之一,但因为观众投票值落后于人,舒一灵是唯一一戴着“神七”肩章离开舞台的选手。舒一灵说:“以前觉得有些事情,够一够,是能争取到的,现在明白,就算努力去够了,也不一定有结果。”她形容这种变化为“活得更清醒”了。

△6月15日深夜,舒一灵(左一)和队友结束训练后准备离开公司,张馨允(右一)扭头看走廊里自己的宣传照。

△6月15日深夜,舒一灵回宿舍路上进便利店购买训练时的能量补给。

舒一灵不再给自己设限,她更关注当下,要练的歌,要习的舞,每天都得有进步。在她眼里,这个看起来“走一步是一步”的无奈之举一定程度上成了舒缓焦虑情绪的方法。

今年是2023年,距离引爆舆论话题的“偶像团体元年”2023年已经过去了两年,当年“坐”着火箭,喊着“逆风翻盘,向阳而生”出道的“中国第一偶像女团”火箭少女101也已到期解散。舞台上,想以选秀走入公众视野的少女们从“Pikik”唱到“你最最最重要”,舞台下,每年数以万计的男孩女孩纵身跃入练习生市场,谁也不知道谁是下一个“顶流”,但都期待着,万分之一的几率可以落到自己身上。

就像没能从《创造营2023》出道的练习生说的那样,“以前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颗星星,参加比赛后发现,满天都是星星”。

△6月15日晚上12点左右,“手电筒女孩”结束训练后结伴回宿舍,路灯光拉长了她们的身影。

摄影并文新京报记者陈婉婷

编辑陈婉婷校对赵琳

我花三百块钱,买了台号称媲美万元微单的相机

差友们想必或多或少都有听过“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这句广为流传的调侃吧?

与HIFI音乐发烧友们平时常常挂在嘴边的“万元以内听个响”一样,前面这话虽然看似有些夸张,但也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在摄影这件事上,很多情况下几千块的相机只能算是入门,市面上几万到几十万的相机也可以说是多如牛毛。

更别说后期给相机装备的镜头、闪光灯啊等各种各样的配件,有些价格甚至比相机本身还要贵上好几倍,氪起金来堪比吸毒。。。

有些差友可能还有印象,前不久托尼就曾给大家分享过十万块的相机上手体验。

毫无意外的,当时留言里有好多人和托尼一样,一致觉得这相机卖太贵了,居然有勇气敢打开这篇文章看,一定是自己最近太过膨胀了。

,请自动忽略中间这条留言

还有不少差友在看到周董发布的新歌《说好不哭》后,跑过来问托尼是不是偷偷提前看了MV。

要不托尼怎么会提前知道新歌MV里的漂亮小姐姐,会打工攒钱送她男朋友一台哈苏相机呢?

有几位特别热心的差友,甚至还建议没有女朋友的托尼赶紧辞职去卖奶茶。

接着再用赚到的钱去买相机,拥有了哈苏相机的托尼,这样以后就不会再哭泣了,超划算???

打零工卖奶茶,到底能不能赚到足够多的钱来买顶级相机这事儿,谁也说不准。

对托尼来说,公司里的人喝奶茶到现在已经喝掉一台哈苏倒是极其有可能。

额,可能还远不止一台?

喝奶茶专业户:差评君

当然啦,俗话说的好,一分价钱一分货。

贵的相机固然有它贵的道理,便宜的相机自然也有它便宜的理由。

这不,正当托尼闲来无事,上班时间在购物网站上瞎逛划水摸鱼时,居然刷到了这样一台售价不超过四百的微单相机!

当时托尼还没点进去仔细看相机的详情介绍页,就事先被它的价格给感动到哭了。

要知道这年头,连最便宜的镜头都要几百块钱起步,前面带有“微单”这两个词的数码相机,随便找台出来就要卖上千块。

被称为穷人三宝之一的镜头:佳能50f1.8

相比之下,三百多的微单,可以说就是白菜价,光是这价格就能让一直买不起镜头的托尼开始蠢蠢欲动。

特别是当托尼看完这台相机的各项参数后,就更心动了:3000万像素、4K录像,自带wifi和电子防抖,还有16倍变焦!

这些参数放到现在的相机市场里是什么个概念?妥妥的主流旗舰啊。

同价位吊打牙膏厂佳能和鞋厂尼康这两家老牌相机厂商,就算是黑科技索尼大法,看了也要抖上三抖。

只不过这性能堪比万元微单的相机,居然只卖三百多,稍微对相机有些了解的人,都会怀疑它吹的是不是有点太过了。

抱着之前做过几期奇葩手机的心态,被忽悠了还可以和差友们分享出来吐槽一波,所以托尼最终还是下单了这台相机。

虽然提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看到实物后托尼就明白自己确实是iv(太天真)了。

尽管相机的外观颜值看起来还不错,体积大小相比起其他单反也还可以,通体黑色的机身更是给它带来了丝丝的专业感。

但其实这些都是它光鲜亮丽的伪装,要不是托尼刚好有这台相机外观的借鉴原型,差点就被它给迷惑了。

左边富士X-T3,右边主角

谁能想到相机顶部原本用来控制快门曝光感光度(影响拍出照片效果的相关参数)的三个圆形转盘,都只是摆设!

除了一个能控制相机开启关闭的开关和一个控制照片拍摄的按钮可以按下之外,其它的几个转盘你想转或者想按都不行。。。

感情其它转盘都是用来凑数装样子的?!

机身背后的取景器(拍照时用来观看监视图像的取景部件)就更过分了。

虽然没有真的取景器,但样子轮廓必须要有,用塑料挡板遮住就行。

这一连串的操作,像极了托尼小时候经常玩的玩具枪:

能不能打出来是一回事,外观一定要够酷炫够专业,至少拿在手上的气势不能输。

既然相机的外表不咋行,那接下来,就让托尼来看看它的内在吧,没准它只是中用不中看,把心思全花在拍照上了呢?

值得一提的是,这台相机和很多可以更换镜头的相机不同,它的镜头是固定不可拆卸更换的。

以至于托尼一度猜测它是不是用了手机上的传感器来拍照录像。

好在它也提供了一个额外的长焦镜头,把这颗镜头拧到相机的镜头上叠加在一起,就能实现二倍镜的放大效果(为啥不弄个八倍镜?)。

还别说,装上二倍镜的相机看起来更专业了。

长按电源开机,看到这直白又简陋开机动画,让托尼突然怀念起了功能机时代的巨头诺基亚。

难道它其实心存日后要做相机界大佬的野心?

菜单界面这蓝白配色,配合大号加粗字体,同样也是满满的复古怀旧风。

这不就是把早些年手机上的塞班系统给搬移到了这台相机上来了。

好在它的拍照界面足够正常,日期时间、电量、感光度、白平衡、曝光都有显示。

话不多说,接下来看看用它拍的几张照片:

从拍摄的样张来看,照片的高光部分可以说是失真出了蹦迪滤镜,原本白色的天空愣是给相机镜头的色散给拍成了彩色。

自动模式下拍出的照片,画面的锐度也是爆表,放大之后细节下降的厉害,颗粒感过于明显。

至于16倍的数码变焦,因为纯粹是裁剪出来的,画质理所当然又是惨不忍睹。

相机对焦也让托尼深刻感受了一把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原理:

在屏幕上看图像,你不知道它有没有对上焦,只有导到电脑看到样片之后才发现照片给拍糊了。

不过这蜜汁对焦,放在晚上拍夜景居然给了托尼一种西方美术派的印象主义格。

朦朦胧胧的光影之间,似幻似真。

E,怎么说呢,看到这些照片,感觉随便拿台千元机过来,拍出的照片也比它好得多。

托尼随后又尝试着拍了段视频,如果这都能叫防抖,那对防抖的要求也太随意了吧。

另外,托尼在拍照和录像的过程中发现照片和视频的画质远没有宣传页面的那么优秀。

后来在产品参数里才发现,原来所谓的3000万像素,是通过插值(提升不了照片清晰度)实现的,实际上只有800万。。。

要说在前面宣传的各项功能参数中,唯一让托尼感到些许安慰的就是它自带的wifi功能。

连上后,用手机就能控制相机的拍照,不过在这么糟糕的画质下,wifi好像也不那么重要了?

与其说这是一台微单相机,不如说它是一台玩具更为合适,毕竟在这个价格下,也不强求要啥自行车。

售价几万的徕卡哈苏相机也好,不到几百块的不知名相机也罢,托尼用到现在反而觉得手机拍照越来越顺手了。

最初手机的功能仅仅只是打电话发短信,拍照顶多也只能算是附属品,没曾想到了现在,几乎成了刚需,出门旅游可以不带钱包,手机必须要带。

相比之下,相机理所当然可以算是若有若无的东西,买之前总会觉得没有它生活会缺少些什么,买之后可能很多时间它又被闲置在角落吃灰。

到了没准你会发现,拍来拍去还是手机好呢?

关注“差评”,这里有最新的、最好玩的数码测评~

更多趣味测评:

花了一杯咖啡的钱,买到一台拇指大小的手机,双卡双待还能当耳机

饿了么打响双11第一枪,外卖大战白热化

图集

从“光棍节”到“双节棍”,横跨三个周末的今年双11,最大惊喜和最强变局或在线下。

天猫双11今天0点正式开启,饿了么牵手160万商家,打响本地生活赛道第一枪——通过“囤券”玩法,全国中小餐饮店悉数入局双11狂欢,自往年“配角”一跃升格为今年绝对“主角”。袭卷三周的“囤券”热浪,也将成为饿了么进一步破局餐饮外卖的利器。

这个双11,支付宝也首次设立城市生活狂欢节,在以往“线上买买买”外,更添“吃喝玩乐买房买车”的新消费场景。

天猫、支付宝为线下商家搭台,饿了么带线下商家唱戏。10月21日起,饿了么携手160万商家共推五折福利,其中90万餐饮商家更是推出“全店五折”。星巴克、麦当劳双11定制桶等大牌也将把最给力的独家优惠在饿了么上线。

与往年不同的是,饿了么今年推出“囤券”玩法,联合星巴克、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西贝莜面村、永和大王、外婆家等大牌商家,推出可多次使用电子卡券包。不仅有直接减价打折的“硬核商品券”、低至0.1元的免运费券,还有一次可以买10杯咖啡的量贩券、一口气买下5升奶茶的“豪横券”等等。消费者在今年双11,能如同囤服饰鞋包一样囤美食,囤完这一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可以持续享受“双11价”。

必胜客100-50元硬核代金券,折后价20元,补贴后直降至1元。星巴克10-3元代金券*2张,补贴价仅售0.1元。在11月1日、11月11日,饿了么还将联手品牌独家首发量贩券,1块钱可以囤8杯快乐番薯,5杯快乐柠檬。除了餐饮,不少零售商也通过饿了么加入双11。双11期间将有千款水果美妆百货网红爆品1元秒杀,鲜花牛奶全年订免运费2.5折起,华为苹果新机首发最快30分钟到家。

在此期间,饿了么百亿补贴也将持续发力,为餐饮、生活服务、新零售全品类品牌商家加码推出硬核补贴价,最大范围内让生活服务业商家一同参与到这场年度狂欢,持续加速复工复产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大量往年只做传统线下经营的商家,包括路边早餐店、菜场、社区小超市等,都将通过这次双11首次开启数字化经营。

有商家直言,今年双11“气氛很像过年”,由于疫情的关系,今年错过的“春节档”,有望通过双11补回来,“即使是秋天,仍有一种欣欣向荣的复苏感。”

责任编辑:胡可璐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