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声发财,一骑绝尘,他是中国零售业最隐形的大BOSS
冲向十万店。
文华商韬略耿康祁
在中国的连锁便利店里,谁是分店数量最多的品牌?
它既不是两桶油旗下的昆仑好客和易捷,也不是日系便利店三巨头7-11、全家和罗森,它是一家土生土长的广东企业:美宜佳。
【5年19000家!】
2017年5月26日清晨,东莞南城体育路。
摆堆头,贴海报,店主黄凤正在为自己的便利店开业,做着最后的布置。这不是黄凤开的第一个便利店,但却是最特殊的一个。
这间店,在美宜佳系统内的店号是NO.10000。
这意味着,于东莞土生土长的美宜佳,又在东莞实现了万家加盟店的里程碑。
万店是怎样的概念?
4年后的2023年,全国破万的的品牌连锁便利店,除了美宜佳,只有中石化易捷和中石油昆仑好客,行业排名第四的广东天福,也才有6626家。
直到2023年7月,日系便利店三巨头7-11、全家、罗森在中国的门店数量总和,才首次突破1万家。
美宜佳的万店里程碑,很快就被自己再次打破。
2023年8月24日,美宜佳迎来了第20000家门店开业庆典,三年时间实现1万到2万家的翻番。意味着,每天都有10家美宜佳门店挂牌。
到2023年8月31日,美宜佳又扩张了9000家店。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因此赞叹道:“按照美宜佳今天的速度,难以预估下一个一万家的完成时间。”
2.9万家的绝对规模优势,让美宜佳在数量上成为了“中国便利店之王”。
但这个奔跑在高速上的无冕之王,并非是一开始就这么快。从0到1000家,它走了整整十年,从1000到10000家,它又走了十年。
1997年成立的美宜佳,2016年才开始“立足东莞、全国布局”的发展战略,2023年才逐步进入长三角、西南等地,形成华南、华中、华东等260个城市的全国布局。
它如今越来越快,得益于它曾经立足广东“结硬寨,打硬仗”的厚积薄发。
2001年,经过四年发展的美宜佳,已经有两百多家门店。但松散型的加盟模式下,门店大多自行从供应商处拿货,导致不同门店上架的产品参差不齐。
因为没有一套系统整合经营信息,总部也难以统一采购和配送。当时的门店定货到货率仅有30%,某些商品积压或缺货的情况,屡见不鲜。门店经营水平低,加盟也随之遇到瓶颈,以至于有时一年开不出2家新店。
为此,美宜佳管理层决定做出一个改变:由松散加盟,向紧密型的特许加盟过渡。
美宜佳首先想到了POS系统。在日本,7-11的创始人铃木敏文,对POS系统十分信赖。他认为,POS系统不只是收银机,更是数据分析器。可以让总部清楚地知道每件商品,在哪些时间段卖给了怎样的顾客。
“7-11对销售数据的详细搜集和掌握,到了令人生畏的地步。”美宜佳总公司副总经理周振兴说:“公司领导认为必须走出这一步”。
但强制统一采购1万多元的POS机,让一些加盟商感到不满。1/4的门店甚至不惜与美宜佳决裂,自行退出并联合成立了嘉和便利店公司,坚持采用原有的松散加盟模式。
为此,美宜佳立下不成文的规矩:“凡是不认可统一采购配送理念的,谢绝加盟”。
2002年3月,美宜佳又引进了专注于零售业务管理的海鼎信息系统。
基于海鼎软件HDPOS系统中“商品基本资料”模块,美宜佳可以实现对货品的统一管理,并将门店经营的货品品种控制在统一目录之内。
这让供应商的到货率,在2002年底就达到95%以上。总部采购权限和能力随之提高,并拥有了与供应商重新谈判、压低进货价格的资本。
美宜佳共用6年时间,彻底实现了对全体系的IT改造。不仅实现了报货、配货、结算的自动化运作,极大提升门店经营效率,并彻底解决了面向门店的管理缺失问题。
2002年以后,美宜佳保持着月均30家的开店速度;2007年,美宜佳第1000家加盟店落地东莞,其开店速度提升到月均50家。
2008年到2013年间,美宜佳将单向的IT管理系统,升级到双向数据交互的互联网管理系统,进一步解决了门店被动作业、单店运营数据无法及时获取等问题。也支撑着美宜佳的扩店速度从月均100家,到如今2年9000家的狂飙猛进。
与此同时,美宜佳还在一直在完善物流能力。
2002年9月1日,时捷物流公司正式负责美宜佳各分店的商品配送工作。2012年,每天有数百辆时捷物流公司货车,为数千家美宜佳门店,提供两天配送一次的货物供应。
2016年10月,位于东莞市茶山镇、仓库面积为76800平方米的茶山物流中心投入使用。日均20多万箱的发货能力,能够为12000家便利店的配送业务提供支持。
从门店统一管理到成熟的供应链能力塑造,让美宜佳在便利店扩张大潮中,顺势起飞。
疫情之后,一些在供应链和门店管理方面能力不足的便利店,相继陷入配货混乱、甚至难以保供的经营困顿;小餐饮、夫妻店等业态受到较大冲击,倒闭门店数量增多。
美宜佳这样的头部连锁便利店品牌,则既能够利用释放出的店铺资源加速新门店扩张,也可以借助规模优势,压缩门店加盟和经营成本,从而得以逆势下激进扩张。
在美宜佳的特许加盟模式下,加盟门槛只需2.5万元特许加盟费,以及20-30万元的开店成本和人工。相比之下,知名的全家、7-11等日系便利店,加盟费多为10万元,不包括要求更高的店铺装修与地段租金的情况下,其他准备金也要30-50万元。
2005年,黄凤加盟的第一家美宜佳便利店,在惠州开业。彼时,经常有顾客在店内打电话,却说“我在某某便利店(惠州另一本土品牌)等你”。因为美宜佳刚进入惠州一年,几乎无人知道。
2023年,当初的竞争对手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美宜佳则在当地开到了1000家。这正是美宜佳从东莞出发,先珠三角、再广东省,直到全国的扩张缩影。
【他将东莞,缔造为“便利店之都”】
在美宜佳踏入连锁便利店行业之前,它经历过很长一段“大商超时代”。
生于1951年的创始人叶志坚,曾经是东莞市商业系统的干部。1990年,他和团队便在东莞市虎门镇创办了名为“美佳”的连锁超市,并在一年内拓展到8家。
但好景不长,营业面积动辄上万平方米的外资商超巨头沃尔玛和家乐福,相继进入国内、落户东莞。其先进的经营理念、新鲜丰富的货品和“天天平价”策略,给美佳这类中型超市带来了巨大冲击。
这推动了叶志坚做出了一个转型的决定——“放大”,“做小”。
1997年,第一家“美宜佳”直营店,在东莞莞城区花园新村亮相。
但这个直营店,堪称“灾难”。店里5个员工,上班时间公然看电视、打瞌睡。身处数万人的工业区,人流却稀少得如在深山,一天营业额只有1000元,没几个月就濒临倒闭。
从第二家门店开始,美宜佳就放弃了直营的思路,转而采取特许加盟模式。
对叶志坚来说,这笔账很好算。直营店除了要自行雇佣5个员工,增加管理成本,还要投入不少店面及装修费用;特许加盟的方式,则由加盟商支付15万的开店成本和人工。且他们会把这个店当自己的事业来经营,而不是大白天打瞌睡。
事实证明,叶志坚的两个选择都极为正确。
东莞是便利店的“天堂”。北方秋冬夜晚严寒,晚上八九点人们已经蜷缩在家中。位于亚热带的东莞,12月份大家还在穿短袖,这为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提供了消费环境。
20世纪90年代初掀起的工厂投资热,将东莞分割成一镇一产业的地理格局,从而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市中心。相比于依赖中心地段流量的大型商超,存在于社区街头的便利店,适应性更强。
美宜佳一开始,就是服务社区生活、补充大卖场的市场定位。它瞄准500个管理区,准备每个管理区都开一家。
作为全球最大制造业基地之一的“世界工厂,东莞的外来人口常年保持在70%以上,数量在100—1000万之间。这些早出晚归的打工人,“夜生活消费”是主流。
有东莞打工人,这样描述与便利店的共生关系:
“辛苦了一天,我们都会坐在便利店门口聊天喝水、打牌,或者刷抖音,店老板提供免费WIFI。而且工厂有夜班,便利店24小时提供服务。便利店己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便利店老扳也成了某种特殊的朋友。”
同时,一些原本夫妻店为主的个体户,乐于以特许加盟的方式,成为美宜佳店主。那些携家带口来到东莞的打工者,出于安置亲朋就业的需要,也会选择15万就能“小本起步”的美宜佳。
由此,美宜佳揭开了连锁便利店王者的序幕。
2023年,经商46年的叶志坚在采访中坦言:“零售服务业永远是一个朝阳行业,因为老百姓每时每刻都不能离开它。零售服务业很累,功夫多、利润薄、市场竞争又激烈,要做好这个行业,就一定要专注。”
二十多年里,顺风时刻的美宜佳没有选择跨界经营;困难时刻,管理层也始终相信自己的判断,坚持不懈地往前走。
这种坚守,让美宜佳先慢后快,一步步根植于东莞大小工厂、镇级街道中心的生活居住区周边。
截至2023年3月,东莞连锁便利店已经近4万家,以平均每年1000家的速度增长。2023年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显示,东莞以平均2052人拥有一个便利店的饱和度,排名全国第一,成为当之无愧的“便利店之都”。
东莞市便利店行业的第二名天福(国内第四)和第三名上好便利店,深受美宜佳影响。两个品牌的创始人,一位曾是叶志坚的文字秘书,另一位曾负责美宜佳营销策划,也是接下美宜佳第一家直营店的店主。
他们彼此虽然互不服气,却一致认为大家都应该感谢美宜佳,东莞所有的便利店品牌,甚至珠三角范围内的便利店品牌,基本都有美宜佳的血统。
2016年,叶志坚收获了中国零售业最高奖项——CCFA中国连锁业终身成就奖,对于这位“东莞零售业教父”而言,这是最好的。
【“隐身”背后的危与机】
1927年,美国德克萨斯一家制冰公司门店发现,人们在超市营业结束后,仍对日常食品有大量需求。于是建议营业时间较长的售冰门店,也顺带提供牛奶、面包等商品。
制冰公司采纳了这一建议,并在旗下门店推广,这成为了7-11的前身。
1974年,7-11的店铺数量达到惊人的7000多家。前往美国学习的日本伊藤洋华堂董事铃木敏文,看中了这一模式的商机,便拿下了7-11在日本的特许经营权。
▲铃木敏文
彼时,正值日本战后经济腾飞时期,GDP达到2000亿美元。单身人口增长和老龄化趋势,为便利、经济的街角零售业态的发展,提供了强劲购买力。
铃木敏文的7-11,同样从美国引进的罗森、同日本本土便利店品牌全家一起,迅速在日本遍地开花。时至今日,三巨头在日本便利店市场的份额为90%,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在2023年,中国的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超2.4亿的单身人口和老龄化趋势,同样与日本便利店行业爆发的前奏一致。但在2023年,国内便利店实现销售额3492亿元,仅为美国的五分之一,不到日本市场的一半,仍有市场增长空间。
虽然蛋糕不小,但“十面埋伏”的竞争者,同样为数众多。
《2023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便利店新增6.1万家,同比增长46.2%。2023年全国便利店门店规模达到25.3万家,又新增了6万家。
▲图源:《2023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
两年时间里,中国便利店扩张凶猛,规模竟与过去二十年之和相当。
不过,一线城市便利店饱和度变得过高,房租、人工成本上升带来较大经营压力。北上广深的便利店门店数从2023年的23508家,到2023年下降了5000多家;占比全国门店总数的20%,则骤降至7.3%。
三四线城市为代表的下沉市场,由此成为新的战线。对美宜佳而言,它的竞争者来自“四面八方”。
在外资便利店中,罗森去年扩店1500家,速度较快。并接盘了成都WOWO和广东天虹微喔,显示出从华中深入西南和华南的决心。2023年7月,罗森提出中国门店数将于2025年达到10000家的激进目标。
2016年11月26日,美宜佳正式进军罗森盘踞的湖北市场。今年9月28日,罗森便利店则在广州开出第一家店铺,颇有针锋相对的意味。而7-11从2007年起,就将广东作为重点布局的市场,目前已有1500家店。这预示着,各方的竞争关系将愈加复杂。
虽然日系便利店整体加盟门槛较高、扩张节奏不够快,但胜在精细化管理带来较好的品牌效应。相比之下,美宜佳对加盟商的管理天花板则要低得多。
比如2010年10月份,美宜佳试水电子商务上线生活馆。但由于线上商品价格低于线下,触碰了加盟商利益,总部连贴宣传海报的要求都被店主拒绝。一年后,生活馆就被迫下线。
2023年1月,厦门美宜佳便利店曾因卖假烟被罚,以至于福建拓店计划一度暂停。
在产品结构上,7-11的车仔面和咖喱鱼蛋,罗森的自营甜品,全家的湃客咖啡……这类自营鲜食最高可占营收的60-70%,净利润约为40%,能够优化收入结构。相比之下,美宜佳自营鲜食年销售额只有2亿元,占比5%以下。
2017年,打着新零售旗号的品牌连锁,携资本之威进入便利店行业。依靠自营品质、成熟的IT管理体系及互联网价格战打法,诸如便利蜂这样的新品牌,一度喊出2023年“百城万店”的口号。对美宜佳而言,预示着它在华北、华中的扩张迟早要与这一潜在竞争对手碰面。
另一类竞争者,是各类电商、本地生活平台的零售业态。
10月11日,美团优选宣布品牌定位为“明日达超市”,这表明除了已有的京东到家、各类商超小程序等即时零售,社区团购也在向零售业态转型。
美宜佳董事长张国衡坦言:“即时零售将对便利店造成明显冲击。外卖平台、到家服务、半小时达社区零售等比便利店更便利,便利店被‘薅羊毛’的日子可能真的来了。”
不过,美宜佳的管理层,也并未将巨头的进入,完全视为威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里蕴含着便利店模式转型的机遇。
一方面,美宜佳持续提升数字化能力,将自身视为对标阿里、京东的平台型企业。从2017年开始,美宜佳就将供应链数据化平台、门店智能经营平台、会员精准营销平台,作为三大核心智能化信息平台进行构建。
在线上线下一体化上,美宜佳在美团的线上门店数量,从原本不足1000家到今年近2万家,覆盖200个城市。并于2023年7月23日,推出美宜佳优选APP。
同时,2023年是美宜佳品牌“好物”战略实施元年。为打造消费者的“好物”印象,美宜佳两年前便开始布局鲜食业务,在广东区域开设了近400家美宜佳鲜食便利店。
中国便利店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呈现出区域龙头割据局面,如福建见福、山西金虎、浙江十足、四川红旗等。
它们从出生开始,就以门店扩张为首要生存目标。在这一过程中,门店翻新升级滞后、经营机制不精细、门店盈利能力难以提升等,成为第一代本土便利店挥之不去的隐痛。对这些区域大王来说,还有很多关卡要跨过、要升级。
东莞起家的美宜佳,被业内视为“便利店隐形冠军”。但这一“隐形”背后,却凸显出美宜佳作为区域龙头,知名度不出广东,品牌声量仍不如全家、7-11等日系竞争者的尴尬。
美宜佳的下一个目标,是10万店。这是一个突破想象的数字,但作为全国第一家使用支付宝的便利店企业,它的主动变革精神与25年的下沉经验,或许足以支撑起这份雄心。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长沙7-11本月开业,这家便利店里的全球一哥,还藏着那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因为早上7点到晚上11点营业
所以叫“7-11”
是不是和我们的“996”
有异曲同工之妙
再过半个月
湖南首家7-ELEVE便利店
也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了
长沙五一广场
5月30日和大家见面!
据此前报道,湖南7-ELEVE由友阿集团授权经营,便利店预计到2023年底开出10家,2023年底累计开出25家,其中包括5家加盟店,2023年底累计开出55家,其中包括30家加盟店。
经常旅行的人都知道
喜欢这座城市的99个理由之一
就是遍地开花的24小时便利店
在这里你可以买到
世界各地的网红零食
当然少不了7-11的位置
有关7-11的奇怪冷知识
有多少人知道7-11最初诞生于美国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
应该是日本呀!
7-11的前身其实是美国南方公司于1927年在德州成立的全球第一家便利店T’S。而今天大家熟知的7-11品牌,其实是1973年由日本伊藤洋华堂引入日本后逐渐壮大后的产物,不但于2005年成立7I控股公司统一管理伊藤洋华堂,还全额收购了最初的美国南方公司。如今,7-11在全球16个国家拥有连锁店近7万家,数量远超全家和罗森3至4倍。
T’S
在国内数量最多的便利店是超2.7万家的中石化易捷
是7-11的三倍以上,毕竟背后有个强大的“爸爸”
但放眼全球,7-11“一哥”地位是无法撼动的
无论是6.92万家的门店数量,还是近1,014亿美金的年销售收入,都位居全球便利店排名首位
眼尖的小伙伴已经发现了,“7-ELEVE”商标结尾的「」是小写
为什么最后一个字母要小写呢?
网络上流传着不同的版本。
第一种说法来自日本的维基百科,说是因为当时注册时,美国的商标法中不允许一般名词(数词)作为商标来注册。
还有一种说法是,7-11表示早上7点到晚上11点,而小写的「」是为了提醒顾客v是晚上(ih)。这个说法在社交媒体上得到了一些7-11店员的认可。
第三种说法是,因为小写的「」很像街道的转角,跟7-11店铺选址通常在街角很像,也有说把「」小写代表这样的含义。
在接受外媒R’Di的一段采访中,7-11的员工提到了一个可能最接近真相的原因:老板Th的老婆觉得全都大写有点刺眼,不如最后一个「」小写,让整个商标看起来更优雅。
那为什么不是全部数字(7-11)或者全部英文(Sv-Ev)?或者前面英文,后面数字(Sv-11)?
官方回复是,“Thifiikw.”
7-11有啥好吃的7-11其实是一家极具地方特色的便利店。店内的商品陈列会根据当地特色而变化。所以每到一个地方打卡当地的7-11感受当地的小吃也是很多人旅游的时候必做的一件事。
广州7-11:咖喱鱼蛋/车仔面/芝士肠
图源自@吃喝玩乐i广州
香港7-11:咖啡/三明治/出前一丁
图源自@半岛便利店
台湾7-11:悠哈凤梨酥糖/饮料
图源:@xi
泰国7-11:泰式奶茶
图源:@美腻凡妈妈
据了解,7-11畅销产品大多是自创品牌
未来湖南的7-11会结合湖南特色
开发猪油拌粉、臭豆腐等产品
你期待吗?
编辑Niv
部分内容参考穷游、小浪猪等
一口气开出650家?港式茶饮的秘诀,掌握在这个品牌手里
中国的饮品生意持续火爆,但随着脏脏茶、水果酪酪等产品成为大部分饮品店标配,同质化现象成为业内共同的难题。
饮品店如何做出区别、吸引更多消费者?怎样形成的自己品牌壁垒?不少饮品品牌选择在“饮+餐”方面加码,这会是一个突出重围的方法吗?
对此,内参君与港式茶饮中的代表品牌广芳园聊了聊,来看看他们如何做出特色。
餐饮老板内参Ti/文
如今中国茶饮市场空间已经超过千亿。
由餐饮老板内参联合美团点评发布的《中国餐饮报告2023》显示,2023年全国饮品门店59万家,较上年增长22万家,整体规模在各餐饮品类中排第三位。
尽管饮品店们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攻城略地,但市场仍未饱和。目前中国茶叶消费群体将近5亿人(城市约2.54亿,农村约2.14亿),占总人口仅36%,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在这之前,中国饮品行业经历了近十年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广芳园顺应风口成立于2014年,见证了茶饮市场的更迭,也目睹了消费需求的激增。
这些年来,广芳园坚持做正宗的老香港茶点,在国内外开设门店650多家,门店存活比例高达90%,已成为港式茶饮的代表品牌。
01坚持初心,保持创新,做符合顾客消费需求的产品在如今茶饮市场呈一片红海的情况下,品牌们都已意识到要在垂直领域深挖,做成消费者心中的首选品牌。
广芳园自创立开始就始终坚持做正宗港式茶饮、小吃,主打产品丝袜奶茶和极具香港风味的冰火菠萝油,从最初的13个产品,发展到如今涵盖港式新饮和港式小食的丰富产品线。
1、饮品口味多、品质高
在菜单上可以看到,除了招牌港饮丝袜奶茶和鸳鸯奶茶等产品外,广芳园也售卖各口味的柠檬茶、现煮啵啵茶、水果茶,单价在12元至18元之间,消费者可自行选择半塘、正常冰、少冰、去冰。
在销量愈发火爆的市场下,广芳园坚持选择斯里兰卡乌瓦地区的锡兰高地红茶,以及世界第一黄金奶源带荷兰生产的牛奶作为原料,并且拒绝使用奶精粉,严格保证产品质量以及品牌的初心。
2、港式小食广受追捧,爆款卖出6000000份
广芳园以三七开的产品比例去做小吃和饮品,目前搭配的港式小食包括鸡蛋仔、冰火菠萝油、咖喱鱼蛋、双皮奶以及能让消费者吃得饱的车仔面、黑椒猪扒包等等。
据介绍,冰火交融、咸香诱人的冰火菠萝油已经成为顾客慕名拔草的网红产品,咖喱鱼蛋与鸡蛋仔也经常登上各大小吃美食榜单。
广受消费者欢迎的冰火菠萝油,据门店有效数据统计去年一整年卖出3000000个,同时与菠萝油组成港式CP的丝袜奶茶年销售更是达到了6000000份,老少皆宜的原味鸡蛋仔一年的销量也高达5000000个。
这样的成果与广芳园对于产品投入的精力及大量的调研测试分不开,小吃的原材料甚至经历了几十次的尝试才能够敲定投入使用,这一切都是为了提高消费者的口感体验。
事实上在摸索产品线的过程中,广芳园还卖过泡面、奶黄包、叉烧包,尤其车仔面销量居高不下,让广芳园看到了做小食的市场潜质。
这不仅仅一个单品的突破,更是茶饮市场的一条新思路,茶饮+小吃不仅增加了门店的客单价,更重要的是让广芳园成为用户心中一个有吃有食的去处,高品质的小吃让门店在同品类门店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研发新式茶饮,满足顾客多样需求
广芳园今年夏季推出大量新品,在水果饮品的基础上加入咀嚼感极强的“脆啵啵”。多肉葡萄脆啵啵一经推出立刻引起了消费者的钟爱,后续围绕脆啵啵研发的满杯金菠萝、芝芝粉荔同样成为旺季热卖单品。
源于港式,但不拘泥于传统,广芳园推出的啵啵茶系列以及芋圆奶茶等产品,就是在丝袜奶茶基础上的创新与突破,在保证港式健康自然的风味基础上又兼具台式的口感,极大的满足用户需求。
广芳园的产品思路也验证了饮品行业要不断创新的研发原理,创始人杨希龙表示:市场在变,消费者的口感体验也不断在升级,要想在饮品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走在饮品行业的前沿,去不断开发和研究消费者消费体验的产品。创新应当成为饮品研发的生命线。
02从消费者出发,将港式文化融入门店香港这座城市有着多样的文化基因,音乐、电影、建筑、语言、饮食各方面都带有浓厚的香港风情,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香港文化的特点,杨希龙表示香港的核心文化是包容。
香港的饮食文化、建筑风格受西方国家影响很大,包容一切风格又保留自身特点,从而形成了特定的港式风格,广芳园秉承香港文化精髓,愿景是做全球港饮第一品牌。
在门店呈现上,方芳园始终坚持给消费者独特的港风体验。
其实纵观中国的餐饮市场,主打港式风味的品牌非常多,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品牌会渐渐失去自己最初的属性,定位出现偏差。
而杨希龙认为,广芳园需要向消费者传递的,是他们一贯坚持的港式文化氛围,也要以此为基础深挖自己的品牌价值,结合新香港的文化特色,让消费者产生共鸣。
港式装修风格必须是在顾及消费者体验的大前提下,将港式文化的内容传达到门店的每个角落。其目的,是为了让顾客在消费时同时能够同时体验到香港街头的声光气味,将对产品的口味体验和对场景的消费体验融合成强有力的品牌能量。
据杨希龙介绍,广芳园目前的门店面积都比较大,40-80平米店居多,主要是因为广芳园的产品结构丰富,可以支撑大量客流。
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大面积的门店更容易给消费者带来浸入式的消费体验,让品牌文化通过音乐、挂画、装潢等多种渠道深入到消费者的心智中。同时更多坐位也给用户提供了社交属性,广芳园不仅是个人休闲放松享受下午茶时光的地方,还是朋友小聚、商务洽谈、同学聚会的理想场所。
营业收入方面,以广州某门店为例,店铺面积58平米,月营业额24万人民币,平均客单价28.4元。据了解,广芳园全国不少门店均能实现此类级别的营收。
03会员系统打通线上环节,运营出更强大门店体系广芳园目前国内外门店近650家,日均营业额6000元,在加拿大、美国设有旗舰店。门店营收保持平稳,门店数量稳步增长,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1、门店运营是技术活,模式与标准化是关键
做加盟是个技术活,不仅要兼顾产品研发、店面设计、全套专业培训、营销企划、原料配送,更重要的是后期对门店持续的运营支持与管控。能让门店稳定增长的前提与基础,一定是总部与加盟商之间对经营理念的共同执着,同时“金字塔”式的加盟管理模式是强有力的保障。
广芳园的加盟管理模式中,省代、市代、区代到拥有多店的重点加盟商,层层递增,从上至下形成稳固的加盟结构,也创造出更持久、更有效、更可持续的加盟共赢机制。
在门店服务上,建立标准化的服务体系:标准的服务培训、营业技能传输、规范的店面管理,全程跟踪指导提升加盟店的营业竞争力。总部会定期进行优秀门店的考评和整理工作,作为优秀案例提供给加盟商学习。
同时丰富自媒体平台功能,增设加盟商运营客服号,定期将门店运营经验、开店注意事项、经营技巧、人员管理等以图文形式推送给加盟商。“阿芳说”,作为总部给门店做的运营分享专题已经坚持了三年。
2、市场竞争激烈,建立自己的流量池确保竞争优势
打造会员系统通常是直营店的做法,有利于获取用户,并通过会员活动提高复购率,增加用户粘性。将会员体量用系统的方式进行运营,以公众号与会员互动,可以让消费门槛不断降低,广芳园的粉丝不仅可以到门店消费,同时在线上也可参于在广芳园的营销活动中来。
对于总部来说,对于忠实会员的品牌曝光也变得得心应手。但加盟行业的复杂性,以及一些恶意储值现象,导致品牌方为加盟店做会员并不容易。
广芳园则是打通了全国的会员充值系统,每一家广芳园门店都有一个独立的二维码,总部可以通过后台数据看到会员来自哪一家门店。同时每一个二维码也有利于针对不同门店的运营情况设计独立、方便核销和追踪的线上活动。
通过线上平台,广芳园可以向专属会员发放定向红包,做用户引流,新品试吃,生日礼遇,并通过微信朋友圈活动做推广,在上新阶段或是拉新活动可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相关推文加强活动的宣传性。最终增强用户粘性,帮助加盟商提高业绩。
比如在水果茶上新的推文集卡活动中,单次拉动10000+人次参与,对上新产品进行了强有力的曝光;活动附带优惠券奖品同时拉动了门店的客流,奖券设置的消费条件在一定程度的提高了客单价。让消费者在优惠的条件上尽可能多的来体验新品,为门店的新品销售打下了基础,同时刺激了用户消费。
小结什么样的饮品品牌能被消费者长期需要?或许逃不开一个“正餐指数”,当你的饮品店不仅能让顾客喝好,还能满足他的饱腹感,这个品牌就不仅仅再是偶尔才去的小饮品店。
现在,广芳园正式开启全国加盟之路,如果你也想搭上这趟创富列车,
了解更多加盟信息,欢迎添加内参严选君微信(微信号:18510934672),,稍后我们的客服人员会主动与您联系。
现在,内参严选加盟已正式启动。每周更新,严选各品类优质餐饮加盟品牌,梳理品牌关键维度,给各位餐饮创业者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