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做外卖的快餐加盟品牌有哪些?
适合做外卖的快餐加盟品牌有哪些?随着外卖市场的成熟,很多创业者发现专注于做外卖的快餐店也能赚很多钱,而且还不用承担高昂的房租成本,但是想要在众多的快餐里面分一杯羹一个好的餐饮项目就至关重要了。
1.选择有卖点的快餐品牌
可以选择一个市场还未出现或者没有做精的品类作为爆款,用心去研发把味道做到极致。通过爆品来代言是一条不错的道路,但是你的产品的口味一定要占领用户的味蕾制高点。
2.给力的营销宣传
做外卖,没有把广告发出去,怎么接单?
这个时代,高科技已经成为了主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才是王道!首先你需要把名片准备到位,并在名片上给你的微信公众号账户留一席之地。
上线各大外卖网站,通过优惠活动引来流量。在人手和营业额在你能接受的范围内时,可以尝试各种方式的渠道来卖盒饭,比如微信订饭,微信公众号订饭,QQ订饭等……对于在朋友圈晒饭的还给予优惠之类的。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一切方式,把盒饭卖出去!
3.一个能够展现品牌个性的包装
对外卖来说,包装是品牌展现的首要位置,是顾客选择的第一眼因素。
对于外卖产品顾客没办法直接看到产品,包装就成了他们选择的重要因素。
餐饮外卖的准则就是即便再省钱,包装不能省。在高档写字楼里面外卖包装就是是生活品质的一种体现。
包装盒除了要好看外,最好还要实用,比如能延长保温时长,能将所有附属品整合摆放好,或者能加热等,要像点样!
4.配送给力是提升客户幸福感的关键
对于消费者来说,最痛苦的莫过于等盒饭的过程了,如果盒饭的配送时间过长,下次就真的没勇气再点这个外卖了。
各大外卖平台,对配送范围均有限制,所以你的厨房,要在你目标市场的配送范围内,毕竟用外包骑手的话,成本很高。
当然,有实力的话,可以自建物流配送平台。
5.适时推出合适的优惠营销方法
外卖主体目前还是4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经济实力不强,因此外卖走量更重要,通过不定期的优惠措施可以持续的让顾客消费。各大外卖平台的满减活动,比如定价是12-20左右的单价,消费满14盖印章送盒饭之类的,盖满XX个送一盒等。
京东试水做“餐饮外卖”,能否让“双雄”变“三国”?
文职业餐饮网旖旎
近日,京东开始在郑州试水做“餐饮外卖”的传言纷至沓来。
本地生活一直是一块香饽饽,而餐饮外卖在本地生活中拥有最大占比,惹得众多大佬入局抢食。
如果京东此次真的是剑指外卖,那将是继滴滴、抖音、顺丰之后,又一互联网巨头入局。
目前,餐饮外卖交易规模近万亿,但依旧处在两家寡头独大的局面,京东的加入是否会打破已有的局面?
而餐饮老板们期盼已久、迟迟未出现的“第三大外卖平台”又真的是否会诞生呢?
京东试水“餐饮外卖”!
首站选择郑州,达达负责配送
早在去年双11,京东就正式推出了“附近”版块。“附近”为消费者提供3-5公里全品类门店优质商品小时级、分钟级送达的“小时购”服务。
而很多用户已经开始选择“京东到家”来买菜还有日用品,餐饮板块本身就是本地生活的一个重大组成部分,所以京东被传入局餐饮外卖也在情理之中。
1、京东到家APP上线“餐饮美食”,首站选择“郑州”
近期,京东正式对内新成立了同城餐饮业务部,将在郑州试点做餐饮外卖业务。
据悉目前团队已经在本地对接了餐饮商户,该业务还未正式上线。
但是在郑州的朋友可以通过“京东到家”APP,看到新增设的“餐饮美食”这个版块。
首页页面上也已经有很多商家入驻打折的信息展示。
2、肯德基、必胜客、呷哺呷哺、柠季等大牌已入驻
就目前已有页面来看,必胜客、肯德基、呷哺呷哺、海伦司、柠季、C、奈雪、味多美、瑞幸等餐饮大牌都已经入驻。
还有一些当地的餐饮品牌,比如成碗热干面、校堡王、多来福等品牌。
除了餐饮品牌,里面也有“美团外卖”这样的外卖平台的红包代金券等。
3、目前只出售打折餐饮“电子券”,需到店堂食
而当我们翻看目前测试版的餐饮美食版块,并未发现同“美团外卖”、“饿了么”等平台的外卖模式。
基本都是各大餐饮品牌商家的打折“电子券”,比如肯德原价49.5元的套餐,京东到家会进行打折,优惠后41.5元,顾客在京东到家买完后,凭借兑换券码到店进行取餐。
同目前抖音和美团类似,都是一些打折性的电子券,不能享受及时送外卖,还仅限于堂食。
但究竟未来成熟以后是否会如其他外卖平台一样,我们还不得而知。
外卖平台“混战”已结束,
再难出现“烧钱补贴”的第三者入局
“苦外卖平台久已”的餐饮人,一直期盼能打破“双雄”独霸的局面。
但第三大外卖平台,却迟迟未出现,无论是滴滴、顺丰、还是最近大热的抖音,都曾想在餐饮外卖上分一杯羹。
作为互联网巨头,又拥有着“达达”这样的骑手配送优势,京东的入局,让很多人又燃起小火苗。
但它的加入,真的能打破已有的格局,让外卖平台出现“三国鼎立”吗?
1、从三足鼎立到双雄暗战,外卖格局早已“尘埃落定”
众所周知,从初创时期的风风火火到厮杀暗战后的停火整合,外卖行业格局早已尘埃落定。
2009年外卖开始萌芽,饿了么创立,2013年美团外卖上线,2014年百度外卖上线,在资本涌入掀起烧钱补贴抢占用户的浪潮,行业快速扩张,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势。
但2016年后,资本退潮,行业竞争加剧并快速整合,曾雄心万丈的百度外卖被饿了么收购,市场份额向美团、饿了么两大巨头集中。
2023年以后,外卖市场基本由两大平台垄断。市场份额也已被两大平台收割殆尽,剩余市场主要由肯德基宅急送等专属平台占据。
而2023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主要外卖平台市场格局,美团外卖占比67.3%,饿了么占比才为26.9%。
可见依托强大的背景,和烧钱补贴,并收购了百度外卖的饿了么如今才占不到“三成”,新平台再进入可想而知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2、外卖平台已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很难有机会再切入
2023年在疫情以后,线下餐厅遭到重创,大多都在依靠线上外卖来拉动,外卖市场规模也猛增到6646.2亿元,同比增长达15%,占整体餐饮行业比重提升至16.8%。外卖用户也在不断刷新纪录再创新高。
然而,虽然规模有所增大,但是给新创建餐饮外卖平台的机会却并不多。
因为外卖平台已经进入了“精细化运营”阶段,不再是刚开始创立时期的“草莽阶段”,拥有着众多的机会和可能性,成熟的外卖平台早已经跑出百米、千米远,甚至都要站上“领奖台”,这个时候即使有再大的优势也很难跑赢。
精细化运营就意味着背后要依托巨大的“成本”加持,运力、运营、模式打磨,蛋糕好吃,但是能吃到蛋糕却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而这两年也有蠢蠢欲动想要抢食的大佬入局,比如滴滴外卖、抖音“心动外卖”、顺丰切入团餐外卖,但都是“蚍蜉撼大树”,并不能坐上第三把交椅。
而像京东此次入局也是同样,他们都是切入“本地生活”,以另一种打折购电子券的方式,通过流量来吸引顾客到餐厅门店消费,也是在想方设法线上变现,无法真正意义上做成外卖平台。
面对餐饮外卖存量市场,增量基本已经没有了,也必然不会再出现通过价格战,疯狂补贴吸引流量,降低佣金吸引商家,通过奖励吸引骑手的时代。
职业餐饮网:
从餐饮老板视角来看,当然不希望餐饮外卖平台“一家独大”,而在反垄断之下,也期望着有新的力量进入。
但纵观外卖的发展曲线,从出现到现在,似乎已经走完了一个完整的蜕变成熟期,很难再有第三者能够凭借“烧钱补贴”或者新的窗口期加入战斗。
而这也意味着,即使有新的大佬跨界入局,餐厅在外卖端的红利也很难再出现。
跟踪一年!那些加盟的纯外卖店最后都怎么样了?
谈起最近一年外卖市场的升级转型,没有人比那些加盟了纯外卖店的老板更感受深刻了。整体的外卖市场依旧在高速增长,用户却越来越理智,满减系数不再是首要的下单因素,健康和优质慢慢成为点外卖关注的重点,这让那些靠速冻半成品过活的纯外卖商家越来越举步维艰。
拿全国外卖体量最大的上海来说:2023年四月的总商家数为49956家,比去年同期总商家数50341还略有减少。而,总订单数却从去年的(约)2130万飙升至(约)3178万。平均单店的月销量也从去年的423增长了50%至636单。那些纯外卖商家有享受到市场增长的福利吗?
下面,外卖玩家独家整理了三大品类共7个纯外卖的加盟品牌的数据。看一看经过一年的市场检验,这些加盟店的存活率到底如何?
粥类
曼玲粥店:
去年一年,曼玲粥铺的店铺数从45家猛增至148家,增长率为228%,而门店的平均单量却从5280单下降至3968单。
2023年的45家曼玲粥店中有12家从平台上消失,此品牌闭店率约为27%。
从曼玲粥店近一年的满减活动来看:
2023年:满25减15;满49减20;满79减25
2023年:满25减16;满49减22;满79减27
三档的满减档位不变,优惠程度都有所增加。
三米粥铺:
从店铺增长率来讲,三米粥铺更胜一筹,从去年的14家店增长至112家,增长率为700%!同样的,门店的平均单量也从6837单下滑至3157,还低于曼玲的3968单。
去年三米粥铺闭店率仅有14%,只有两家门店停止营业。
两年的满减活动对比:
2023年:满25减13;满50减20;满75减25
2023年:满25减14;满39减20;满79减25
三米粥铺的满减活动,前两档的间距有所缩小,同时减免金额又略有增加,使得整体的折扣系数变大,还在走廉价促销的路线。
麻辣烫类
觅姐汤可以喝的麻辣烫
觅姐麻辣烫近一年的商家数增长了158%,月均销量下降了32%至2450单。
觅姐的闭店率为27%,2023年营业的45个门店中,有12家已经消失。
两年的满减活动对比:
2023年:满25减13;满45减23;满80减30
2023年:满25减15;满38减17;满45减22;满75减30
觅姐的满减活动档位距离在逐渐缩短,希望照顾到各个消费档位的用户。第一档位活动力度加大,想争取更多的价格敏感消费者。第二、三档位折扣力度减小,增加了整体的利润率。
杨国福麻辣烫
过去一年杨国福麻辣烫的门店增长率为136%,单门店的月均单量下降23%。
2023年4月杨国福上海有56家门店,截止今日有17家“老店”关门。闭店率为30%,略高于觅姐。
两年满减活动对比:
2023年:满30减12;满45减15;满60减20
2023年:满30减18;满50减24;满70减34
整体杨国福的满减档位变大了,同时折扣也增大。去年整体满减折扣在6~6.7折,今年的满减折扣都在5~6折。
简餐类
梁小猴铁板炒饭
与粥类和麻辣烫两个品类的高速增长不同,过去一年梁小猴炒饭在上海的门店仅从25家增长到29家,增长率为16%,门店月均单量下降23%。
在2023年营业的25家梁小猴铁板炒饭门店中,仅有8家幸存。闭店率高达68%。
两年的满减活动对比:
2023年:满21减18;满45减24;满50减29;满70减40;满110减60
2023年:满21减20;满45减23;满70减35;满110减55
可以看出梁小猴的满减活动思路基本没变,依然是第一档接近100%的折扣率,吸引用户进店。其他档位折扣都在5折左右。
我呀便当
我呀便当是小编统计的这7个纯外卖品牌中唯一门店数和月均销量双下降的品牌。
我呀便当2023年上海的整体闭店率为61%,且月均销量低于1千单,仅737单。这样的销售额显然难以支撑一家纯外卖店。
两年满减活动对比:
2023年:满15减13;满35减18;满50减26
2023年:满20减19;满45减23;满65减34;满90减46
虽然我呀便当一直坚持这种超低满减折扣,从结果看对用户下单的刺激越来越小了。甚至有时会引起反效果,让用户怀疑食品的品质。商家根本没办法赚到钱。
台资味
台资味是本次统计中唯一一个平均单量上升的品牌。这一年台资味为了适应外卖市场的升级做了巨大的转变。名字也从以前的台资味变成更明确品类的台资味*卤肉饭,更符合现阶段外卖简餐的潮流。
75%的闭店率也是全场最高了!台资味的转型成功是品牌的成功,但却牺牲的是很多加盟老板个人的利益。
两年的满减活动对比:
2023:满30减18,满45减25,满70减36
2023:满20减10;满45减18;满60减30;满80减36
台资味品牌兼顾了调整产品结构和提高每单的利润率,最后的结果是虽然总体门店数减少,但是门店的单量和利润率都有了不错的提高。
从我们整理的这三个品类数据可以看出:粥类品牌和麻辣烫品牌正处于加盟的收割期,极速的门店膨胀和下降的平均单量可以看出竞争的激烈程度。便当类所代表的低端外卖市场份额正逐渐萎缩。
我们是只分析外卖干货的外卖玩家,欢迎关注我们的今日头条!
或者公众号:wiiwji,欢迎朋友们在这里解决你的更多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