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面食店的加盟店

本文目录

2023中国十大最受欢迎面馆品牌:和府捞面、陈香贵、马记永排前三

上个月,餐饮大数据研究与测评机构NCBD(餐宝典)正式发布“2023中国餐饮金饕奖”系列榜单,引起业内广泛关注。系列榜单共包括20份餐饮品牌榜、2份餐饮人物榜、1份预制菜企业榜,共210个品牌、20名个人上榜。

品牌榜单以欢迎指数的高低排序,欢迎指数由NCBD依据消费者满意度、媒体影响力、网络情感、品牌差评率、企业实力以及行业分析师评价综合得出,满分100分。

十大最受欢迎面馆品牌分别是:和府捞面、陈香贵、马记永、遇见小面、李先生牛肉面大王、大师兄、东方宫、蔡林记、常青麦香园、陕味食族油泼面。

1资本热衷“吃面”和金饕奖的其他品类榜单相比,本次面馆榜单呈现出的最大不同,在于上榜的10个品牌中,多达半数自去年以来都获得过融资,而且有几个品牌还不止一次。

据NCBD(餐宝典)的不完全统计,自去年以来,在面食领域共发生过16次融资,其中张拉拉贡献了4次,遇见小面、马记永、五爷拌面、陈香贵均贡献了2次。

除了数量不少,融资金额也不小。单笔融资动辄过亿俨然已成常态,其中金额最高的,当数去年7月和府捞面的E轮融资,高达近8亿元;其次是五爷拌面的A轮3亿元、陈香贵的A+轮约2亿元。

资本如此热衷“吃面”,这样的盛景前所未有。

2资本为什么爱“吃面”?面食并非是个新赛道,为什么直到近两年才受到资本的追捧?餐宝典分析师认为有四点原因:

第一,整个餐饮行业越来越受资本关注,这是大前提。NCBD(餐宝典)的《2023—2023年中国餐饮行业投融资报告》显示,2023年,餐饮行业发生融资事件超240起,平均每3天就有2笔融资;全年已披露金额超300亿元。

第二,面食的普及度高,市场空间大,有机会出现千店乃至万店品牌,所以更能吸引资本。

第三,这些获得融资的品牌,大多由跨界创业者创办,对于资本的接受度更高,更易于实现和资本的双向奔赴。

第四,这些品牌相对于传统面馆而言都做了很明显的“升级”,不管是产品还是门店环境,都更符合现在主力消费群体的审美和体验需求。

所以,资本入场,面馆疯狂,部分面馆品牌的估值在短期内暴涨。

3融资后疯狂开店,但为何千店品牌仍很少?随估值暴涨的,是这些拿到融资的品牌都开启了快速扩张。比如陈香贵,其创始人姜军近日透露,去年一年陈香贵花了2个多亿新开了196家店;其他如和府捞面、马记永等,去年也都新开了100多家店。

扩张不可谓不迅猛,不过,从门店总数来看却依然很少。陈香贵迄今是237家店,和府捞面稍微多一点,接近400家:这样的体量放在整个面食赛道里,可以说是微不足道。而放眼所有面馆品牌,当前也只有五爷拌面这一个千店品牌。作为对照,全国共有兰州拉面馆近5万家。

我们都知道,面食品类是天生具备“万店基因”的,它的优势包括但不限于:群众基础大、消费频次高、易于标准化、可复制性强、运营模式轻、生命周期长,等等。理论上,面食品类肯定会出现万店品牌,但为什么现在连千店品牌都极少呢?

有人认为,是那几个拿到大额融资的明星品牌(如陈香贵等)成立时间都不长,而且这两年大环境也不好。乍一听是这个理,但这么归因实际上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图自餐宝典

餐宝典分析师认为,要想成为万店品牌,需要具备几个特征:所属品类普适性强,单店投入低,易于标准化,客单价低,开放加盟。纵观餐饮行业现有的4个万店品牌,无一不具备这些特征。

两相对照,不难发现这些明星面馆品牌仅仅具备了其中的两点(品类普适性强、易于标准化),其余三点则并不满足。还是以陈香贵为例:

其一,2个多亿新开了196家店,平均单店投入超过100万,这个投入水平并不算低;

其二,陈香贵的客单价达到了36元,对于拉面消费群体而言,这个价钱偏高(更别说和府捞面的43元);

其三,陈香贵目前全直营,没有开放加盟。

由此可知,陈香贵们要想更快地扩大规模,就需要做出一些改变,比如开放加盟。

4向万店进发陈香贵的创始人姜军,最近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针对会不会放加盟说了这样一番话:

“我们也观察到不少新的快餐品牌在开放加盟,以往不做加盟的餐饮也都在尝试加盟。其实我们并不排斥加盟,我觉得未来加盟一定是个趋势了。”

这段话被很多人解读为陈香贵未来将开放加盟。而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陈香贵如果真的开放了加盟,那也一点都不令人意外。有观点就认为,面食是一个有着“万店基因”的赛道,如果拿到巨额融资的陈香贵们,今后还只是一年开一两百家店,那很有可能就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当然,仅仅只是开放加盟,并不一定能确保陈香贵们成为万店品牌——事实上它们离千店都还有相当的距离,对于品牌方自身来说,现在提万店未免也太早了些。不过,“大风起于青萍之末”,未来的万店成就或许就发轫于今天的策略改变,届时即使不是陈香贵,也可能是其他品牌。也许我们可以期待一番,将来谁会率先成为那个万店面馆品牌?

要上市的巴比馒头,加盟店平均年入33万,盈利天花板明显

1馒头历史馒头,别称“馍”“馍馍”“蒸馍”,中国传统面食之一,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由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

馒头以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是中国人日常主食之一,尤其是在北方。包子,是馒头的“兄弟”,一种饱腹感很强的食物,也是很多地方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

在江南地区,制作时加入肉、菜等馅料的此类面食都通通叫做馒头,而无馅的馒头叫白馒头。最早的时候,馒头与包子并没有明确的区分,到了清代,馒头和包子才有了明确的区分。

《清稗类钞》中记载:馒头,一曰馒首,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者,无馅,食时必以肴佐之。南方之所谓馒头者,亦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然实为包子,包子者,宋已有之。

本文中测评对象巴比馒头,其生产的主要产品既有包子、也有馒头。

2行业介绍严格来讲,巴比馒头所处行业属于中式面点速冻食品领域,其在招股书中也把自己列入这个行业。

速冻食品是指采用新鲜原料制作,经过适当的处理,急速冷冻,低温储存于连贯低温条件下送抵消费地点的低温产品。速冻食品的优点是以低温来保存食品原有的品质,使食品营养最大限度地保存下来。

速冻食品产业最初起源于美国,后来在欧洲和亚洲得到发展。美国速冻食品产业起源于1920年代,1960年代快速发展,1970年代后稳定增长。日本速冻食品的现代工业化生产起始于二战之后,经历1955—1975年快速成长之后稳定增长,目前行业处于发展成熟期。

△图自餐宝典

行业特征:中式面点速冻食品制造行业存在加工规模较小、产品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等不足,行业发展具有“大市场、多群体、小生产、小规模”的特征,整个行业大型企业较少,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全国性品牌较少,区域性品牌较为突出。简而言之,就是这个行业的集中度非常低,竞争也非常激烈。

我国领土幅员辽阔,各地饮食习惯存在较大差异,能达到规模以上生产水平的企业数量较少,这也是行业集中度比较低的原因之一。产业集中度较低一方面导致面点食品制造行业的生产设备小型化、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另一方面加剧了企业间的无序竞争,大量中小企业进行低水平生产,产品结构不合理,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这个行业,具有典型的区域性与季节性,季节性主要指春节等因素的影响会比较大。

速冻食品目前主要用于部分地区的早餐消费。我国的早餐种类大多以包子、馒头、各种粗粮点心等面食为主,辅之以液态食物如豆浆、粥、牛奶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消费者对于早餐快餐的获取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为从家庭制作转为到品牌早餐快餐连锁店消费,品牌早餐快餐连锁店满足了消费者安全、放心、便捷的消费需求。

未来,这个行业部分企业将凭借标准化、现代化的生产工艺、规范的连锁加盟模式逐步凸显市场竞争优势。作坊式门店一般无品牌意识、管理混乱、产品单一、营销能力相对较差,随着顾客更加注重品牌消费,作坊式门店也将逐步加盟品牌连锁企业。

3公司和产品介绍公司概况:巴比于2003年3月在上海创立,专注于早餐连锁经营、中式面点研发制造,2004年发展连锁经营,门店遍布江苏、浙江、广东、上海、北京等省市的几十余座城市。

商业模式:工业化生产,全冷链配送,直营、加盟、团体供餐为一体。

财务概况:2016年、2017年、2023年、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1,975.43万元、86,659.18万元、99,021.09万元和48,126.87万元;净利润分别为3,719.07万元、11,260.11万元、14,289.27万元和6,842.68万元。

发展历程:

2003年,巴比馒头成立。

2005年,巴比馒头正式启动加盟。

2008年,门店突破100家。

2009年,新生产基地落成。

2012年,门店突破1000家。

2017年,巴比食品创意园落成。

2023年,荣获“2023中国餐饮企业百强”称号。

门店数量:截至2023年6月底,巴比馒头直营门店15家,加盟门店2784家。

宣传口号:早中晚,营养吃好点。

主要产品:

公司产品分为面点系列产品、馅料系列产品以及外购系列产品,具体包括包子、馒头、粗粮点心、馅料以及粥品饮品等,其中豆浆、粥类、粽子、糕点、饮品等产品向外购供应商直接采购。公司产品具体情况如下:

1、面点系列产品

△图自巴比馒头招股书

△图自巴比馒头招股书

2、馅料系列产品

△图自巴比馒头招股书

3、外部采购主要商品

△图自巴比馒头招股书

4实地测评为了进一步了解“巴比馒头”的产品、服务以及实际盈利能力,餐宝典探店小分队针对广州市内的部分门店(3个门店,分别是东晓南店、杨箕店以及天河公园店)进行了实地探店与测评。下面我们以杨箕店为例进行分析,其他店的测评细节不在本报告中列出:

(1)探店测评

△图自餐宝典

测评时间:2023年12月27(周五),18:45分开始

店铺地址:巴比馒头(杨箕店),位于杨箕地铁口附近

选址特点:这个店位于杨箕地铁口附近,地铁口处有另外一家包子店,那家的位置更好,巴比馒头这家店位于侧干道,目前道路正在施工,对人流有一定影响。

员工数量:2人

店面面积:40㎡左右

店铺环境:整个环境看上去比较干净整洁,装修采用的是统一的风格,里面的包子馒头之类的从早上开始卖,到了这个点差不多已经卖完了。因为是周五下班后,所以来消费的并不是特别多,半个小时共有8人进行消费。

因巴比馒头已经提交招股书,故本次测评我们采用线下测评与线上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综合测评,本报告中不对测评门店的盈利能力进行单独分析。

(2)测评

①巴比馒头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其产品的研发、运营与支撑体现已经相对成熟,尤其是在华东区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②公司约2800家门店中,直营店只有15家,其余的全部为加盟店,加盟店的占比较高,总部对加盟店的控制能力不强,门店数量难以掌握在自己手中,对于加盟店的管理成本会高于直营店,整体的抗风险能力会比较低;

③直营店的平均收入高于加盟店,2023年、2023上半年15个直营店中有3个处于亏损状态;直营店最主要问题是人才流失。2016年、2017年、2023年和2023年上半年直营店的店长流失率分别为41.67%、30.77%、23.81%和26.32%,店长的流失率长期处于较高状态;而同期的员工流失率31.93%、28.85%、31.7%和17.59%,也同样处于较高的位置;

△图自巴比馒头招股书

④巴比馒头产品的客单价比较低,导致单个店铺的盈利能力受限,单个加盟店的平均年收入也就33万左右;

⑤加盟店无论是单店营收还是毛利率表现,都远远落后于直营门店。单店销售收入,2023年、2023上半年,直营门店的平均销售额分别为114.41万元、52.97万元;加盟门店的平均销售收入则为33.16万元、14.87万元。同期,直营门店的毛利率分别是60.59%和59.36%,加盟门店的毛利率分别是33.34%和32.65%;

△图自巴比馒头招股书

⑥因为是需要冷链配送,区域性会比较强,业务无法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否则就需要在各地建立工厂,并且有配套的冷链,而这在短期内是不太可能会解决的。所以未来的市场拓展还是以区域为主;

⑦产品的结构导致主要的销量还是早餐为主,虽然中午跟晚上也有一定的销量,但相对会较少;

⑧产品的季节性比较明显,受春节等因素的影响会比较大;

⑨由于包子与馒头本身技术含量不高,随着公司上市后知名度的提升,各地会出现各种山寨店,对巴比馒头来讲维权难度与维权成本会增加;

⑩因客单价比较低,加上主要场景是早餐消费,所以单个店的营收比较低(加盟店每月平均2.75万元),如果加上原料成本、租金等费用,利润也会比较低,比较适合夫妻档加盟自己经营;如果想要投资,不能依赖一两个店,必须要很多店才有可能会“挣到钱”,需要加盟商理性评估。

5品牌评级:73.74分本次评级依据NCBD(餐宝典)餐饮企业评级规范开展。本方法的评级逻辑依照评级目标展开,依次对市场环境、产品与服务竞争力、盈利能力及支撑能力进行分析,得到初步测评分数,再通过调整项调整,得到所要测评主体的最终级别。

市场环境:市场环境分为宏观环境与行业环境,宏观环境又分为政治环境与经济环境。产品与服务竞争力:包括产品能力(产品品质、产品结构、SKU等)、服务能力、品牌实力以及综合实力等。品牌实力包括品牌的曝光度,消费者的评价,网络的口碑等传播情况进行监测并最终给予评分。盈利能力:盈利能力以线下实地测评数据结合线上的数据为主要依据进行综合打分。支撑能力:从培训、督导、考察、营销等各个方面考察品牌方对于加盟商的支持力度,并同时核实商标等关键要素,最终进行评分。根据NCBD评级模型,针对巴比馒头的最终测评,其NCBD指数为:73.74。

NCBD指数说明:NCBD指数为餐宝典按照加盟品牌的综合测评得出的分数,为加盟商提供辅助性决策参考。NCBD指数满分为100分,其中:

80—100分:优秀

60—80分:良好

40—60分:一般

40分以下:差

6综合点评总体来看,巴比馒头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品牌,多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健的模式。但过于依赖加盟商,也是其最大的风险。

冷冻食品,由于其品类的特殊性,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域性,不可能会出现一个品牌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对于巴比馒头,未来还将继续在特定的区域内经营。

对于加盟商来讲,客单价太低、早餐消费场景等都制约了其门店营收的进一步提升,天花板也比较明显。餐宝典分析认为,巴比馒头的模式比较适合夫妻档的经营,如果要请员工来经营,那么加上人工成本,一年下来利润也没多少。

刘会平是如何将巴比馒头做成连锁门店的?

安徽怀宁江镇人刘会平,出生于包子之乡,自然而然地选择卖包子为生。1997年,19岁的刘会平来到广西南宁,以5000元价格租了个门店,开始带徒弟做包子。

1998年他又辗转来到上海,到2003年积累下自己第一个100万元,他拿出50万元注册公司,并投入80万元,在2004年投产自己的包子工厂,加快开店步伐。开一家包子店只要投入3万元左右,到2005年,刘会平已经在上海拥有七八家直营店。

为消化工厂产能,他从2005年开始大规模发展巴比馒头加盟店,当年即发展58家加盟店。目前所有新店全部是加盟。“巴比馒头有1000多家门店,如做直营,按每个店配5名员工算,员工就得5000多人,这些员工流动性较大,管理难度显而易见。”

自称是国内唯一掌握冷面团技术的公司,速冻的成品包子在门店稍加加工即能食用,口感跟手工做的包子差距不大。试验过提供油条之类的油炸食品,加盟店因卖油炸食品反而弱化了主要的包子产品。试点半年后,刘会平果断停掉。

在食品安全方面,巴比馒头采取中央厨房统一供货的方式,从源头进行把控。以馅料和成品包子两种形态送到各个门店。

公司一年从1000多家门店获得的营收在3亿元左右,毛利25%-30%。巴比馒头还有另外一块重要的收入是给医院、学校等团体客户供货。这项业务于2010年推出,目前有50个客户。

他在2008年注册成立中饮,巴比餐饮成为旗下子公司。成立了全资子公司—中饮物流。刘会平希望此举除了保证门店配送,还能综合利用资源。要打造的是一条从农场养殖、种植到工厂加工、物流配送,到最后门店终端的完整包子产业链。

为配合巴比馒头的发展以及减小单个品牌的风险,推出全新休闲类快餐品牌——乐儿心吧,首家实体店落户上海浦东东昌路。以卖标准程度高的面食为主,主打休闲,店里的餐桌上放有iP,顾客可以用它来下单或消遣。

刘会平从南宁坐火车到上海滩闯荡时,舍不得买卧铺票,躺在火车硬座椅子底下,双手紧紧地捂着口袋里的4000元钱,那是他在老家和南宁卖了3年包子的所有积蓄。

如今,刘会平靠包子闯出了一片天地:他是年销售约7亿个包子的上海中饮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掌舵人,2003年创立的巴比馒头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包子连锁品牌。

本文来自生意经,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关注创业家公众号(ID:hji),读懂中国最赚钱的7000种生意]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