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做最好吃的邳州擀面皮
说起我省美食,从南到北可谓是天壤之别。苏南地区的特色一个甜字就能概括,而苏北地区特别是徐州的食物却是又咸又辣!
说到徐州美食,地锅鸡、烧烤、羊肉汤……个个都是硬汉形象,连夏日里最爱的擀面皮也是带着北方人豪放的气质。
厚且劲道的面皮加上重重的辣椒油、香酥的花生碎、清爽的豆芽黄瓜丝,绝对是夏天里最让人欲罢不能的味道。
作为一个徐州人,想在南京吃到一碗好吃又正宗的擀面皮,是要做好踩雷的准备的。小区门口的这家擀碗面皮,是我万无一失的选择。
对它的爱有多深,有图有真相!(目前蹦迪灯光已被拆除)
可以说辣油君是见证它从开业到现在的第一批客人。成为死忠粉的原因有很多:
1.口味正宗,辣中带香
2.软硬适中,既能保持劲道的口感,又不会干硬
3.料足,配料不论是黄瓜、豆芽还是花生碎,放的都毫不吝啬
以上几点能全做到的其实并不多,所以这家店每天都是小区门口排队最长、人气最火的那家,每天光擀面皮就能卖出300多份。
老板为了做出最好的口味,开店前他就在邳州当地找了七八家不同的调料方子,综合改良后调出了现在综合了30多种香辛料的秘制料油。
面皮也在不断尝试中调整水和面粉的比例、蒸箱温度等等,才有了现在最佳的口感。
除了面皮当然少不了它的最佳CP——菜煎饼。
他们家的菜煎饼也是一绝,菜品自选,每个人拿着小碗排队选菜,等候摊饼阿姨的现场加工。
为了让饼拥有酥脆的外皮,阿姨的诀窍是一个饼用三张煎饼。一张的那面让鸡蛋更好粘合,另一面两张叠在一起做出酥脆的口感。
一个饼配一碗面皮,扎实的碳水带给嘴巴和肚子双重的满足感,再加一碗特色豆汁,踏实又治愈。
跟老板聊的过程中了解到,老板是80后,邳州人,大学在南师大学的摄影专业???
想要做擀面皮源于大学时期,有一次把面皮从老家带到宿舍给大家品尝,没想到天南海北的同学都交口称赞,从那以后,他从中看到了商机。
(老板害羞不愿露脸,发来一张老板娘照片,这波狗粮我先干为敬!)
老板告诉辣油君,从原料、制作到服务,每个环节他都亲自参与,严格把关。虽然现在有很多人想要加盟,但他还是觉得没到时候,还需要不断去优化、完善。
曾经有人告诉辣油君,要吃一定要吃新店,因为新店在一开始都会用最好的材料、厨师、服务来征服你,时间久了就慢慢懈怠了。
这家擀面皮辣油君是从开店至今一直见证着它的变化,没有因为生意好而放弃品质,反而一直都在不断改良,变得越来越好。
未来也要做我在南京最爱的擀面皮,不许变哦!
-END-
图文天哥
原创发布,转载需授权
来源:扬子晚报微信公众号“i要辣油”
—辣油杂货—
复制下方密令
¥FiFY8YvQ¥
打开【手机淘宝】领取10元券
便携式无叶风扇券后19元包邮!
39℃下的南京人,靠着这一碗凉皮凉面去拯救
关于夏天的美好记忆,除了西瓜,总有一碗凉皮闪闪发光。
最近南京连续的高温,很多人的胃口就已经开始打蔫儿。
这里整理了南京好吃的凉皮凉面,排名不分先后,希望能打开各位宝子们的食欲哦
福印凉皮
外地人来吃福印凉皮,就好像新世界的大门被迅速开启了。
偏甜辣口的福印凉皮质地厚实劲道,
与别家凉皮的区别在于口味上更懂得拿捏南京人的喜好。
组合的食材是地道的南京风味,鸭肫、鸭腿......
开在科巷的店从不缺人气,每年3月-8月福印卖凉皮,待到树叶金黄的秋天,香喷喷的福印板栗就会如约而至。
地址:科巷37号(科巷菜场北门对面)
人均:16元
芳姐重庆名小吃
走进芳姐家,不能错过的就是他们家的凉皮凉面。
一碗混搭三种,既可以享受凉皮的韧劲,
又可以感受凉面的沁香和凉粉的劲道。
面皮很劲道,口味有点偏重,
不过想要什么调料都可以和师傅说~
八宝前街店地址:南京市秦淮区八宝前50号
在东大上学的同学们一定不陌生,
四牌楼校区门口的宝鸡张记凉皮,应该是很多学子的回忆,
小小店面只有几张桌子,一到夏天就爆满,
天天都排队,吃得到的都是赢家!
火爆不是没有原因的,他家的凉皮薄而有韧性,
十分优秀,加上北方口味的芝麻酱,口味十分地道了!
但最值得夸的还是他家的鱼香鸡蛋,
带着炸过的油香味儿,吸收了卤十分入味!想想就饿了。。。
在日均39℃的南京,一碗清爽顺滑,
鲜辣入味的凉皮下肚,方可续命,
此时再来瓶冰镇汽水儿,
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夏天了!
今日话题:
你们认为福印凉皮,宝记凉皮,芳姐重庆名小吃哪家凉皮好吃
欢迎留言讨论
当然,你们身边有好吃的凉皮摊也欢迎推给我哦
等我去测评
今夏第一碗凉皮!我选宝鸡张记!
四月末的南京,气温逼近30℃大关,灼热阳光带来的躁动感,已经提前宣告了南京夏季的回归!
翻出短袖和凉拖,把暗藏了半年的装备彻底解除封印,便开始了对夏天的期待。
可能是冰镇西瓜里最甜心的一口,也或许是一个猛扎钻进游泳池里畅快,当然迎接夏天最幸福的方式,应该是一碗凉皮下肚,在打着饱嗝声中,道一声:夏天来啦!
一脚踏进夏天,凉皮就成了街头巷尾最常见的小食,皮滑鲜嫩,咸辣爽口。
小到夜市的推车,大到四川饭店的头牌,小小的凉皮有大大的能量,吸引着大家在燥热的夏天hi上一碗。
南京的凉皮店分为两类,一类是秋冬卖炒栗子,春夏卖凉皮,美味两开花,还有一类是一年四季,雷打不动的就是专卖凉皮。
在一碗凉皮面前,甭管啥子售卖季节,好吃就成!凉皮始盛于陕中,一碗正宗的好凉皮,得出自陕西人之手方有保障啊。
为了在南京寻得一碗地道的陕西凉皮,我们开启了熟人推荐模式,众多美食咖一律安利宝鸡张记凉皮。一听店名,内心就暗想这家口味错不了。
把产地和姓氏直接标注在店名里,这是对自家凉皮自信满满的宣告啊。
◆◆一碗凉皮主义
◆◆
在寻味宝鸡张记凉皮之路上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原本是直奔四牌楼的宝鸡张记,可是导航却误打误撞的把我们带到了花红园。
暗想不妙,来错了地儿,一问方才知晓,原来这两家就是同一家店。只不过四牌楼是姐姐驻守,花红园的是妹妹在开,口味都一样。
聊起开店的经历,妹妹兴致勃勃的和我们说了这个改变全家人命运的故事。
22年前,姐夫的同学在南农念书,陕西孩子在外地,最怀念的就是这一口老陕凉皮。在宝鸡随处可见的凉皮,在南京却寻不到踪影。
想念家乡口味的孩子,索性劝同学来南京做起凉皮生意,这一做就是22年。2001年姐姐在四牌楼的生意红火,妹妹也从宝鸡赶来支援,这一来,全家人的根也挪到了南京。
“我们刚来摆摊做凉皮的时候,旁边的雄师国际还没影呢。”见证了珠江路一代的繁荣与兴盛的宝鸡张记,在花红园的做了十八年。
每年的4-9月是店里最忙的时候,夏季屋外的炎热,和店内的火爆人气成正比。妈妈在妹妹的店里帮忙,弟媳妇在姐姐的店里张罗,一家子人将两间凉皮店安排的明明白白。
◆◆让人跨越半个地球惦记的美味
◆◆
凉皮是半加工食品,一家人索性将门口的点单区改成了一个小“厨房”。方便熟客点单、打包完就走,也不会影响屋内就餐的吃货们。
为了适应南京人的口味,店家还特地在老陕凉皮中增加了黄瓜丝,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改良后的宝鸡张记凉皮。
店里的主食分两种:凉皮和凉面,种类屈指可数,但每种都是令人称绝的好口味。
/芝麻酱鱼香鸡蛋凉皮/
带着好奇点了一份芝麻酱凉皮+鱼香鸡蛋,端上来傻了眼。有鸡蛋却没有鱼,一问店家,方才化解了尴尬。
原来煎炸好的荷包蛋,泡在以鱼为食材的老卤里腌制,让鸡蛋充分吸收卤的香味,超美味。
感叹一声,这命名的功底可以和鱼香肉丝有的一拼了。
温润如玉的白色凉皮,被清爽的绿黄瓜丝,吸饱汤汁的面筋和霸道的辣油点缀得活色生香,令人食指大动。
芝麻酱凉皮+鱼香鸡蛋是最佳CP。麻酱、辣油和香醋,三者搭配后的味觉均衡感,把凉皮温柔地包裹住。
凉皮很爽口,交织着丝丝缕缕的清爽酸味。搭配着超香的油泼辣子,很有陕西凉皮的品格。
/火腿肠凉皮/
吃凉皮没有人不爱火腿肠,加了火腿肠的凉皮,才算是荤素两相宜啊。
把火腿肠切薄片,和面筋、黄瓜丝还有凉皮一起搅拌,加一勺特制老卤和油泼辣子。原本寡淡的食材,一经组合,瞬间燃爆了起来。
调好的凉皮鲜香可口,每一筷子下去,只想大口咀嚼。舌尖弥漫着酸酸辣辣的畅快,很消暑。
花红园的宝鸡张记凉皮,店面不大,二十来个座位,遇到就餐高分期,估摸着都是需要等位的。
我们在店里逛hi凉皮的时候,遇到一位同好这一口的大爷。大爷全家已经移民到了加拿大,这个月底就要去枫叶国了,临走之前,一定要再吃一碗宝鸡张记凉皮才算心安。
“国外没有这个好口味!在外面一直想吃你家的凉皮。”大爷的一番夸赞,让店家笑声连连。临走前和店家相约着明年回宁的时候来学徒。
我想一碗好凉皮的魅力,大抵就是叫人不分昼夜、不分国度的惦记着吧。
来源:南京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