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火锅餐饮加盟店排行榜

本文目录

2023年十大火锅品牌盘点,你都吃过么?

2023年十大火锅品牌盘点,你都吃过么?

作为历史悠久的美食,火锅蕴藏着魔力。它有很大的包容性,各类食材都可以烫煮,也具备强大的社交属性,可以把不同地区的人聚集起来,正是凭借这种魔力,火锅在餐饮市场混得风生水起,占据市场的14.1%(2023年)。其中不乏出现了一批实力强劲的品牌,接下来不妨为大家盘点2023年十大火锅品牌,来看看你都吃过几家?

1、海底捞

说到火锅,就不得不提海底捞,其始建于1994年,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截至2023年12月31日,直营门店达到了1443家,经营川味火锅为主。凭借“变态”的五星级服务火遍市场,提供免费美甲,美鞋,护手,甚至上厕所都有人服务。同时海底捞也实施人性化和亲情化的管理模式,提升员工价值。

2、朝天门火锅

要说老火锅,那就不得不提朝天门火锅了,其始于1935年,正如那句经典的“进了朝天门,就到重庆城”口号那样,其拥有老字号、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头衔,主打一次用油,口味地道、正宗,用圣旨盘、古城墙装盘,还有独特的印玺文化、非遗表演,以热辣的姿态让全世界吃到地道的重庆味道。目前全球门店突破1000家,体系员工3万余人,业务扩展至英国、西班牙、迪拜、菲律宾、加拿大等国家。

3、呷哺呷哺

呷哺呷哺成立于1998年,以“一人一锅”的小火锅形式扩张市场,干净卫生,经济实惠,覆盖国内80个城市。并且提供舒适的用餐环境,食材营养新鲜,每份锅底甄选二十余种香料,都经过精心熬制,给顾客独特的味蕾享受,目前全国直营门店突破了1000家。

4、巴奴火锅

巴奴火锅是一家专注毛肚火锅的品牌,提倡“产品主义”,集加工车间、物流、底料研发为一体的餐饮连锁企业,每一道都真材实料,秉承“能冷鲜不冷冻,能天然不添加,能当天不隔夜”的理念,凭借健康美味的产品收获了消费者的好评。

5、小肥羊

小肥羊成立于1999年,具有浓厚的蒙古民族特色。主打“不蘸小料涮羊肉”的新吃法,锅底拥有几十种上乘滋补调味品,羊肉精选纯天然,无污染的六月龄“乌珠穆沁羊”,口感香辣,回味悠长。

6、捞王

捞王是一个年轻的品牌,成立于2009年,以“煲汤”闻名于市场,是煲汤连锁直营火锅店的领先品牌,也是有料火锅的代表品牌。食材讲究现卖先做,质量不妥协,坚持8小时大火熬制浓汤,更推出了独特的“一煲四味”的吃法。

7、刘一手火锅

刘一手创立于2000年,起初是一家小店,之后凭借地道的口味、精致的汤底、辣而不燥的口感很快受到了消费者青睐,并且会根据季节的变化改善菜品,成为了一年四季都可以吃的火锅,如今在全球已拥有1500家门店,旗下还包含刘一手心火锅、六十一度老火锅、流口水火锅小面等多个品牌。

8、德庄火锅

德庄火锅始建于1999年,坚持以“品质德庄”为核心战略,有着“天下第一大火锅”的称号,提倡绿色、健康、营养的餐饮食品,自建溯源系统,拥有7大核心食材基地和万吨调料生产线,在全球现有近1000家门店。

9、东来顺

东来顺也是老字号,始建于1903年,主打涮汤火锅,口味清淡,以羊肉为主,秉持“天然、安全、健康、绿色”的理念,有“选料精、加工细、佐料全、火力旺”等独到之处,有诸多文人骚客光临过,比如齐白石、老舍、马连良等。

10、蜀大侠

蜀大侠也是一个年轻的品牌,成立于2015年,坚持以优质食材打造舌尖上的美味,并对消费场景和产品进行了包装,人物、场景、武功、门派都在蜀大侠门店中,颠覆了消费者对火锅的认知,吸引人诸多人打卡,是新时代火锅的佼佼者。

全国火锅Top10,洗牌了

万亿火锅赛道的步伐正在分化,有人回撤,更有人提速。

从火锅企业寿命看,存活10年以上的不到2成,寿命在5-10年和5年以下的,各占4成。

今天我们看看,从火锅门店数T15榜单里,能看到火锅业正在发生哪些变化?何处才是通往未来的正确方向?

1

寒冬来袭

火锅头部开启调整模式

据企查查数据,仅今年1~10月,火锅相关企业的注册量就达到了6.3万家。

总的来看,相比其他餐饮品类,火锅仍旧是热门掘金赛道。

水深鱼大,火锅赛道的拥挤,不仅积压着夫妻店的生存空间,大佬们也纷纷开启调整模式:

海底捞决定年底前关停300家店铺,及时止损;呷哺呷哺也在由盈转亏后,考虑关闭200家亏损门店;小龙坎这两年放缓整体开店数,并做了一些精简和调整......

“马太效应”并没有如期而至,分裂的市场反而给出了很多跑马的可能。

前几日,有媒体曝出,巴奴即将完成5亿元A轮融资,并计划一年内门店数量翻倍。隐秘的角落也有可能爆发”惊雷“,此前,也有周师兄融资和捞王冲刺上市的消息不断传出。

对于餐饮老板而言,何处才是通往未来的正确方向?又能捕捉到哪些行业趋势?我们往下看。

2

最新榜单出炉

有的门店超千家,有的意外落榜

接下来我们看看,截止到2023年11月中旬,全国火锅门店数量榜单上都有谁,一年内门店数有何变化。(根据窄门餐眼公开数据整理,不包含签约但没开店的,真实数据以品牌官网为主)

中国火锅门店数T15排行榜

▲数据整理自窄门餐眼公开数据

整体来说,海底捞、呷哺呷哺在规模上仍保持着无可撼动的地位,其次是王婆大虾、小龙坎、谭鸭血,这些品牌的实力均比较强劲,依旧是“一超多强”的局面。

通过对比2023年底的15榜单,餐见君发现了以下几点变化——

1、“新晋选手”多是地域性品牌。

这次入围的新品牌有4个,相比其它上榜老牌向全国蔓延,它们的地域性则更强。

洞氮胡记羊肉馆,起源于湖南,主打“带皮羊肉”,如今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湖北;313羊庄:铁锅烀(h,第一声)羊肉,2014年创立于哈尔滨,白水煮羊肉,提倡新鲜、健康,多位于沿海一带;

▲洞氮胡记锅底

来自老广的淼鑫猪肚鸡,90%以上的门店还是扎根在大本营;地锅传奇,主打农家乐式的大锅炖,也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上海。

2、海底捞开店最迅猛,其它较为平缓。

海底捞2023年新增近500家,2023年继续新增400多家。令人唏嘘的是,去年呷哺呷哺过千家,今年遭到内忧外患,门店已不足千家。

其它品牌的表现则较为保守,今年谭鸭血新增120+,王婆大虾新增120+,洞氮胡记120+。连去年新开门店444家的贤合庄,今年也只新增了150+。

高速扩张之下,带来的也不都是利润增长,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关店潮席卷餐饮圈。正如海底捞公开信所言,目前的苦果,只能由自己一口一口咽下去。

3、虾火锅出镜率仅次于四川火锅。

让人吃惊的是,在排行榜中,虾火锅的体量竟仅次于四川火锅,并有3个品牌上榜。

火锅的客单价主流集中在60~90元,而虾火锅普遍在50-70元客单。这决定了它量起得比较快,也决定了质可能会跟不上。

在《被低估的虾火锅》一文中,餐见君观察到,下沉市场是虾火锅最爱去的地方,几乎所有品牌在二至五线的门店都能达到70%,甚至90%的占比。

4、串串香和烤鱼的势力不容小觑。

虽然这次统计不含串串和烤鱼品类,但在火锅大宗里,两者的势力不容小觑,为此,餐见君专门盘点了头部代表品牌。

串串门店数T3排行榜

▲数据源于窄门餐眼公开数据

烤鱼门店数T3排行榜

▲数据源于窄门餐眼公开数据

尤其是烤鱼赛道,半天妖成为最大的一匹黑马,它8月份还只有600来家店,现在已近900家,破千指日可待。先前九毛九高调入局烤鱼,给这个领域又添了一些可能性。

究其背后原因,烤鱼很早就开启了大单品时代,可标准化程度高,便于大规模复制。而串串的大规模复制则主要得益于头部品牌的加盟体系带动。

3

从数据看趋势

火锅业正在发生3个变化

1、有料火锅连锁化率增速快

从数据来看,川渝火锅仍是火锅界王者,合计贡献火锅市场4-5成份额,而本次上榜的王婆大虾、虾吃虾涮、淼鑫猪肚鸡、地锅传奇等,都属于有料火锅,几乎占据半壁江山。

▲地锅传奇

为什么这类特色有料火锅开店速度如此迅猛?

究其原因,一是k越来越精简,供应链瘦身,更容易复制;二是好吃实惠,消费者性价比感知比较明显;三是包容性强,老少皆宜,并且在下沉市场都混得很好。

有料火锅的强势出击,必然会瓜分掉部分市场,就像现在不少业内人士都将捞王视为海底捞、呷哺呷哺的最大竞争对手一样。

接下来,会有更多的有料火锅品类被餐饮人挖掘出来,做成餐饮连锁品牌,让各细分品类竞争力持续上升。

好比拥有190+门店的六小六鲜汤豆花鱼、120+门店的小V家秘制火锅鸡、120+门店的三妈臭臭锅,都已初露头角,大举向全国进攻。

▲三妈臭臭锅主打特色小火锅

2、无辣火锅正处“盈利风口”

无辣火锅的崛起,主要是消费者养生意识愈强,很多火锅品牌都在主推“低油”“少油”“健康”的理念。

一方面,餐饮大品牌有向“无辣战场”转变的趋势,各大火锅品牌新上市的锅底中,好比巴奴的酸菜锅底、湊湊的蟹粉黄鱼锅等均受到消费者好评;

▲湊湊上新蟹粉黄鱼锅

另一方面,以牛肉火锅、猪肚鸡火锅、羊肉火锅、老北京涮锅、广式小火锅等细分品类为代表的无辣火锅,也在加紧对市场的渗透,门店扩张迅速。

猪肚鸡门店数T3排行榜

▲数据源于窄门餐眼公开数据

相关数据报告显示,在2023年上市的火锅底料口味中,清汤锅底的研发占比近45%,几乎可以和麻辣火锅一比一持平。

未来,随着年轻消费群体的介入,火锅市场可能会迎来新一轮产品升级,在无辣火锅晋升为大单品后,扩容出来的市场将会是中下游餐饮门店的红利风口。

无辣火锅或是大品牌角逐的另一个战场。

3、火锅分化:收缩与扩张并存

尤其是火锅连锁品牌,在疫情的反复折磨下,不但没一飞冲天,反而已经从“大跃进”拐入“保守战略”阶段。

对比同一品牌近3年开店数量发现:火锅大牌的开店速度普遍慢下来了,新开门店逐年递减。好比谭鸭血2023年新开290+,2023年新开210+,今年是120+。

食材上涨,消费下滑,客流也在下降,再加上疫情的不确定性,更多的餐饮人会选择:今年年底前能收缩就收缩,明年谨慎开店,稳健经营已有门店。

当然,也不是所有公司都在收缩,仍有不少火锅品牌开启了新一轮扩张。

好比文首提到的巴奴,同样还有专做直营的季季红,自江西起家,目前积累200多家店铺。有知情人透露,季季红有意到明年上半年实现300家店目标。

不管是回撤,还是乘势而上,组织的成熟度,决定了最后可以跑多快。

2023中国火锅十大品牌揭晓,后疫情时代火锅还能怎么玩?

导语

前不久,在“2023中国餐饮营销力峰会暨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颁奖盛典”上,“2023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正式揭晓。

2023中国火锅十大品牌都有谁?这份榜单透露出哪些火锅发展动向呢?

↓↓点击视频观看

“2023中国火锅十大品牌”榜单

视频加载中...

文章看点:

火锅品类的发展现状如何?火锅品类有哪些局限和阻碍?未来,火锅还有哪些突围玩法?作为中国餐饮行业中当之无愧的头号品类,火锅的江湖地位一直都比较稳固。根据fivi的统计,2017年我国火锅行业的规模已经达到4362亿元,并根据他们的预测,未来火锅行业依然能够保持每年10%的增速增长。他们的数据还同时表明,在各式菜系的比较中,我国火锅行业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3.7%,高于传统四大菜系,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火锅有4300多亿元的市场规模,要知道腾讯和阿里2023年的总营收也才分别为3772.89亿元和3768.44亿元,一口火锅就可以顶得上一个科技巨头了。可见,火锅市场的发展前景不可小觑。

前段时间,海底捞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的财报,其总营收同比减少16.5%,降幅超过200%。可是海底捞的股价不跌反升,近来海底捞盘中股价一度触及55港元——这是自2023年上市以来的历史最高价格。

△海底捞门店,图片来源于海底捞官方微博

无独有偶,呷哺呷哺的2023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其收入同比减少了29.1%,可是财报发布之后其股价也是不降反升。海底捞和呷哺呷哺的股价大涨背后,代表的是资本市场对火锅未来业绩的持续看好。同时,也有相关数据表明,火锅也是疫情后回血最快的餐饮品类之一。

1火锅江湖如今是何模样?作为一个实至名归的霸主品类,后疫情时代,火锅的发展现状究竟如何?未来,又将如何发展?或许透过“2023中国火锅十大品牌”榜单,我们能寻找到答案。

1.川渝火锅一马当先

在中国的火锅版图中,火锅品种繁多。若是按照地域来分类的话,既有以成都和重庆火锅为代表的川渝火锅,也有以老北京火锅、羊蝎子火锅等为代表的北派火锅,还有以潮汕牛肉火锅、猪肚鸡火锅为代表的粤式火锅等等。

川渝火锅一马当先,牢牢占据着火锅品类的大半壁江山。在2023年中国火锅十大品牌榜单中,川味火锅强势霸榜,海底捞、小龙坎、德庄、大龙燚、蜀大侠、谭鸭血等品牌表现抢眼。而以呷哺呷哺和捞王锅物料理为代表的清汤火锅则只占了两席。近几年大火的潮汕牛肉火锅品牌陈记顺和、左庭右院、八合里海记等均遗憾无缘本次榜单。

川渝火锅的口味特点就是麻、辣、鲜、香。由于辣味具有一定的成瘾性,川渝火锅的受众较广,根据美团点评的统计,川渝火锅的规模占比约为56%,是规模最大的火锅品类,已经成为中国火锅的“代名词”。

而根据中国餐饮报告2023年显示,在2023年火锅的主要细分品类中,川味火锅的门店数同比增速最高,达到了27.8%。

2.头部聚集效应明显

作为餐饮行业的热门赛道,火锅行业向来不缺创业者。据美团点评的数据表明,截止到2023年中,全国火锅店数量约在40万。而企查查的数据显示,2023年新注册的火锅企业数量为8.8万家,哪怕是在受疫情冲击的今年,截至到8月份,新注册的火锅企业数量也达到了3.4万家。可见,火锅行业受创业者欢迎程度之高。

几十万家火锅店同台飙戏,出彩的不少,但要说起头部玩家,也不过那几家。就拿本次上榜的十大火锅品牌来说,海底捞和呷哺呷哺作为火锅行业中唯二的上市企业,其门店规模、营业额等都要大于其他火锅餐企。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海底捞的门店总数从去年年底的768家增长至935家,呷哺呷哺的门店总数达到了1010家。

哪怕是在饱受疫情冲击的今年,两大火锅龙头还在逆势开店,尤其是海底捞光是今年上半年就新开了173家门店。中信证券在最新研报中表示,海底捞上半年开店数量超预期、逆市快速扩张。

而小龙坎、德庄等品牌的规模亦不小,均已突破了500,朝着1000进发。其他中小火锅餐饮品牌,门店过百家的不少,但是能做到500以上规模的则实属凤毛麟角。可见,火锅品类的头部聚集效应明显。得益于更强的市场抢占能力以及较高壁垒的供应链建设和品牌建设,头部品牌的快速拓展能力显然要强于其他品牌。

3.火锅外卖为大势所趋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火锅外卖重新走红了。疫情期间,火锅外卖不仅给火锅爱好者们解馋“续命”,也成为众多国内火锅餐企的救命稻草。一时间凡是火锅店就想着去做外卖,连此前坚持不做外卖的品牌如巴奴、八合里海记等均在疫情中开通了外卖。

美团点评《中国餐饮报告2023》显示,火锅是线上订单第一的食物品类,火锅外卖这个细分领域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300亿。海底捞2023年上半年的年报显示光外卖营收就达到了4.1亿元,占总收入4.2%,而2023年海底捞整年的外卖业务也就营收4.48亿元。

△大龙燚火锅外卖,图片来源于其官方微博

据中国饭店协会数据,2023年在火锅行业营收结构中,火锅外卖占据行业5.7%市场份额。同时,从2023年火锅关键模块营业额增长情况来看,火锅外卖业务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他模块,有望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

疫情发生以来,火锅外卖被更多消费者熟知和接受,也算是进行了一轮深度的消费者教育,同时更让火锅品牌意识到了外卖的重要性,可能会投入更多精力去拓展。能预见到的是,火锅外卖市场的竞争态势势必会越来越激烈。

4.供应链和下沉两大战场正酣战

作为标准化程度非常高的火锅品类,要打造产品护城河,就得从供应链入手,甚至有人认为:“在火锅行业,得供应链者得天下。”而下沉市场也是近年来频频被提及的热门词汇,在火锅界同样适用。

(1)供应链之战

供应链成为火锅品牌的必争战场。火锅本身就是一个标准化程度高、可复制性强的品类,供应链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品牌后续拓展的能力。前台的争夺只是表象,其实后台供应链才是真正考验一家餐饮企业的实力。

细数那些颇具规模的火锅企业,都比较重视供应链的建设,甚至其创始人张勇都曾提到过:“我们最强的地方其实是供应链。”可以看到这些年来,海底捞一直在发力蜀海,意欲打造体系内第三家上市公司。

2007年,海底捞把食材供应部门拆分为“蜀海”,进行公司化独立运作,为海底捞提供整体供应链托管服务;2011年,“蜀海”正式从海底捞独立出来,以标准化中央厨房系统,为餐企及零售企业提供供应链服务;2023年,蜀海交易额约50亿元。

有数据表明,海底捞超过85%的原材料来自关联企业。并且据知情人士透露,未来海底捞全部食材或将由蜀海服务。

△海底捞门店,图片来源于海底捞官方微博

而呷哺呷哺对后端的发力点,聚焦在对原产地食材的抢夺上,并建立起源头追溯制度。去年,呷哺和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政府签约,建成第二个锡盟羊产业基地。为了打造独特的酱料,呷哺在青岛平度建立花生基地……

今年5月份,巴奴斥资1.5亿的中央厨房开始投入运营。这座新央厨负责毛肚、虾滑、蔬菜等各种重要食材的初次加工处理,总面积高达32000㎡。巴奴打造这个第三代供应链的初衷就是为了确保食材新鲜和稳步开店。

△巴奴毛肚火锅,图片来源于其官方微博

据了解,大龙燚也自建了供应链系统,集底料研发生产、品质检验管理、仓储物流管理于一体,能最大限度保证中央工厂出产产品的质量、口味、食品安全,让全国所有门店都没有后顾之忧。

(2)下沉市场之战

近年来,下沉成为餐饮行业的热门词汇,无论是茶饮还是快餐品牌,大家都不约而同在呼喊这一口号,火锅亦如此。有业内人士表示,非一线城市消费潜力有望在未来五年被激发。

当一二线市场遍地都是火锅店,大家拼得头破血流的时候,去往下沉市场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于是,可以看到,哪怕强大如海底捞也不得不往二三线城市拓展。

观察君通过梳理海底捞的财报后发现,近2年来,海底捞在二三线城市开店的总数要明显多于一线城市。可见,占领更多下沉市场,是海底捞努力的方向之一。

而其他品牌亦有此策略。譬如大龙燚的子品牌如在蜀,与大龙燚主打一线市场不同,其一开始的策略便是主打二三线市场,通过加盟,凭借主品牌大龙燚多年构建的供应链体系,快速地在火锅品牌、质量尚鱼龙混杂的二三线城市打开市场。

2沸腾中的焦虑表面看似一片红火的火锅市场,背后却也隐藏着危机和焦虑。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杀入这个赛道企图分得一杯羹,另外一方面是居高不下的淘汰率。据企查查的数据表明,2023年火锅企业的新注册量为88692,而注销/吊销量也达到了38313。

1.准入门槛低,同质化竞争严重

出现如此高淘汰率首要原因是因为火锅行业同质化竞争激烈。由于进入门槛低,越来越多的创业者选择做火锅,导致火锅市场格局高度分散,同质化竞争激烈。

据36氪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在我国传统火锅门店中,75%为单体门店。家庭作坊的单店在供应链和运营层面的能力缺乏,产品创新能力弱,无法跟连锁店整齐划一的作战能力相抗衡,抗风险能力也不强,很容易就被模仿和超越。

于是可以看到,火锅行业近年来迎来了洗牌潮,一批没有竞争力势能不强的火锅店被淘汰出局,存活下来的玩家要是不与时俱进,随时也将面临被KO掉的风险。

2.跨界者抢食

从前,吃火锅就意味着三五人约一个餐厅,边吃边涮边聊,有聚会的情调在。可是随着火锅外卖和生鲜电商平台的兴起,火锅堂食的市场被瓜分了一部分,加上火锅超市的出现,让火锅的就餐场景和渠道变得更为丰富化了。

火锅食材超市,是近几年兴起的一个新细分品类,首要面对的是堂食之外的家庭火锅场景。各类火锅的食材、调料、底料、酒水等在此一应俱全,并且大多这类超市还售卖烧烤食材与用具。

△锅圈食汇门店,图片来源于其官方微博

年初,一站式火锅烧烤食材超市“锅圈食汇”获得了5000万美元B轮融资;同类型的懒熊火锅也在今年完成了千万等级的融资。

不可否认,这股新崛起的食材供应力量必然会分走一部分原本属于线下堂食火锅的客流。火锅店若是不能提供更多有价值感的差异化的东西,未来的路只会越来越难走。

3.食品安全事故频发

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也是困扰火锅行业的一个大难题。前不久,上上谦火锅长宁店在使用的热水杯、调料碗检出了禁止检出的大肠菌群,而海底捞济南店有两位消费者在乌鸡卷中吃出了硬质塑料片……

大到连锁餐企,如海底捞,小到单店,时不时都有食品安全事故被曝出。不是被曝用老油,就是被发现有苍蝇、蟑螂等虫子,抑或是大肠杆菌超标……

食品安全是消费者最敏感的领地,而一些火锅餐企却一再挑战着消费者的底线,屡教不改。若是这种状况一再持续的话,受伤害的只能是整个火锅行业了。

3后疫情时代,火锅还能怎么玩?据36氪研究院的数据表明,火锅作为餐饮行业市场规模最大和增速最快的细分赛道,将在未来三年迎来超过7000亿的市场空间。如此大规模的市场,意味着无限的商机和发展潜力。但是,同时跟全国几十万家火锅店同台竞赛,要想出挑却并非易事。

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各种因素叠加造成的不确定性,让原本就厮杀激烈的火锅赛道显得更扑朔迷离。眼下的火锅玩家要想脱颖而出,究竟该怎么玩呢?

1.打造“火锅+”细分市场

现在的火锅市场,是3个月一小变,6个月一大变,一年后市场的玩法可能都翻天覆地,但精耕细作毫无疑问是大趋势。大龙燚火锅创始人柳鸷认为,“火锅+”细分市场将是一个新的机会点。

市面上,已经有不少火锅品牌尝到了火锅+细分市场的甜头。比如火锅+环境,造就了成都的园里火锅;用火锅+卤味的另类吃法,又带火了贤合庄卤味火锅,短短时间就把门店开到了近40家;强调鸭血火锅底的差异化打法,谭鸭血老火锅在2年多时间内拓店近500家。

△谭鸭血老火锅,图片来源于其官方微博

作为在长沙享有极高知名度的猪肚鸡火锅品牌,捞缘猪肚鸡和煲大王也是借着聚焦猪肚鸡细分赛道,才得以崭露头角,在湖南各大商场及街铺开店30家(全直营),实现全店盈利,营业额从三千多万增长至一个多亿。

火锅作为一个标准化程度极其高的品类,产品的构成极其简单,无非就是锅底、食材、调料。要想实现在产品层面的创新并不容易,在满大街都是火锅店的时候,如何让消费者记住,走细分化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策略。

2.新零售及外卖延伸消费场景

虽然新零售和外卖的崛起,给传统火锅店造成了一定的经营压力,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也很可能是一个机遇,让传统的火锅店重新思考未来的可能打法。

譬如新零售在改变零售业格局的同时,也在改变着火锅的消费习惯。新零售嫁接到火锅上将重构餐厅、餐品、顾客三者的关系,彻底打破餐厅历来以门店为中心的经营模式。譬如“火锅+超市”的混搭,火锅店旁边开设食材超市,让新鲜食材与美味火锅产生关联,强化了顾客体验感和场景式消费,引领“逛+吃”的新潮流。

这种逛+吃的形式也许可以用到火锅店里,有没有可能火锅也借鉴这种方法,在火锅店里提供这些半成品食材,在零售的层面去做更多探索。

3.紧跟健康风潮或是突破口

虽然麻辣口味的火锅是很多人的最爱,可是不能否认的是,当下的消费者对于养生和健康的需求却是与日俱增的。譬如在2023年世界杯期间,某外卖平台数据显示,在火锅、小龙虾和各种夜宵火爆的同时,润喉糖、消食片也同样热卖。

近年来,一股崇尚养生的火锅品牌乘势崛起。譬如主打养生的椰子鸡火锅在华南市场大火,用椰汁作为汤料,搭配鸡肉、竹笙等清淡食材,同时用小米辣、沙姜、小青桔和海鲜酱油制作蘸料,简单的食材搭配让人细细品味出食物的本真;位于上海的辣府火锅店采用凉茶锅底,甘甜的凉茶不仅衬托出锅底的麻辣鲜香,还有去火、去燥功效……

人们对于健康和养生的追求不曾停止过,这意味着这一块的市场永远有需求,就看谁能真正找准突破口了。

4.构建好生态链

火锅餐企未来的竞争不仅限于产品层面的竞争,更多的是生态链系统层面的竞争,谁能拥有稳固的生态体系,谁就能在万变的商业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一点,在今年的疫情中就被证实过了。

虽然海底捞这里大型火锅餐企在此次疫情中损失也不小,但是相比小型火锅店朝不保夕,随时面临倒闭的窘境不同,海底捞在此次疫情中反而逆势开了近200家新店。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稳固支撑在发挥作用。

△贤合庄卤味火锅,图片来源于其官方微博

作为火锅行业名副其实的霸主,海底捞的多元火锅生态早已形成。供给链、新零售,都被海底捞归入到商业生态中。而除了海底捞之外,小龙坎、大龙燚等火锅企业也在通过新零售板块打造企业的多元生态,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对于生态系统的构建或许也是未来火锅餐企竞争的主战场。

2023年对于火锅行业来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让原本更看重体验和氛围的传统火锅开始意识到新渠道和新场景的可能性。作为霸主的海底捞门店马上破千了,而越来越多的潜力品牌也紧随其后,在如此大盘子的火锅江湖中,还将有哪些实力选手突围而出,观察君表示非常期待。

来源餐饮品牌观察

撰稿楚乔

设计罗方

参考资料:

1.海底捞、呷哺、巴奴……火锅龙头们打响供应链抢夺战!火锅餐见

2.火锅的升维战争:供应链定乾坤进击波财经

3.舌尖上的“古董羹“——火锅行业研究及消费者调研报告36氪研究院

4.沸腾的万亿市场,且看龙头乘势而起东方证券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