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家门店,超2亿流水,高端母婴平台「Qtools」要从线下延伸到线上
在消费升级趋势的带动下,母婴消费品各细分行业均呈现“高端化趋势”。
「Q」是一家线下高端母婴聚合平台,通过一般贸易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挑选优质的母婴产品。过去3年,Q在全国开设了超过300家线下门店,其中200多家为加盟店。
Q请了刘畊宏与小泡芙做代言
与大部分母婴类垂直电商平台不同,Q定位高端市场,以奶瓶为例,客单价在400元左右;其次Q的所有产品不走保税区,而是通过正规的海关报税及检验,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最后Q以线下起家,通过选品制,获取了一批忠诚度较高的线下用户。
Q目前有4000+SKU,1000+品牌,其中以奶粉和辅食为主,聚焦在0~3岁的宝宝。
在商业模式上,Q主要通过向加盟商收取加盟费以及收取一定金额比例的货款。2017年,Q整体流水超2亿人民币,单店平均年收入80万人民币,连续3年收入增长率保持在200%以上。
联合创始人翁小龙告诉36氪,基于过去3年在线上的布局,Q决定把线下的流量以及这部分用户的各维度数据数字化并导入线上平台,在提升原有用户的体验之余,通过线上获取更多用户。
Q线下店
从去年2月开始,翁小龙带了一支线上团队开始建立平台的底层框架和供应链体系,目前包括仓储管理系统、ERP系统、收银系统都已经搭建完毕,今年10月份将正式上线其和小程序应用。
用翁小龙的话说,“供应链最重要的三个环节就是采购、仓储和配送,底层系统能为供应链提供强有力的后端支持,高效的辅助供应链体系,将供应链可视化,使得供应链更健康、更可控。”
即底层数据的打通将能够有效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举例说明,如果能知道某SKU的周转周期,在哪个区域卖的最好,哪个季节卖的最好,再基于用户的消费数据与基本信息就能够做数据建模,为每个用户做个性化推荐及提前备货。
受益于已有的300家门店,Q在线上平台上线后,计划为网点附近的用户提供配送到家的服务,即门店作为前置仓。Q还在有规划的建立自己的中心仓,用作物流配送的中转枢纽和仓库,提升非门店附近用户的体验。总得来说,Q从线下做到线上的核心逻辑在于:通过“新零售”提高用户体验以及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从而实现用户新增、ARPU值提升以及成本优化。
Q的
如果纵观整个消费电商,相比于家居和生鲜市场,母婴市场确实有着毛利低的缺点,因此为了提升公司整体利润水平,打通线上线上是一种提升效益的方式。提供与母婴相关的增值服务以及发展自有品牌会是一条更重,也会是更有效的途径之一。
QCEO潘浩为连续创业者,曾创业童装品牌TiffCh;联合创始人翁小龙曾创办共享民宿平台沙发旅行,担任联合创始人产品负责人。
Q曾于2016年获得众海资本千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目前正寻求新一轮融资。
张小盒和泡芙小姐背后的男人,“首席卖萌管”的IP生意经
采访当天和老武约在鸟巢旁边一家酒店的大堂,当天北京的温度是零下16度,冷到我走了大约700米,手机冻关机了。从还是艳阳天的深圳过来的老武,穿的有点少,赶过来以后冻得整个人说话都不利索了,但一开口讲业务模式,他整个人都兴奋起来。
“老武”本名林武锋,是萌奇文化联合创始人兼CEO。平日里他自称“首席卖萌管”,每次去拜访合作伙伴,都会带上很多卡通玩具,开启他的“卖萌”的生意。
“萌奇文化”是一个文化衍生品平台,为文化品牌提供从授权管理到衍生品设计开发,再到营销推广、渠道管理等一整套的IP化综合服务。“就像愤怒的小鸟,如果只做游戏可能已经被淹没。但因为成功IP化,延长了生命周期,现在已拍摄大电影。国外很多电影,假如票房十亿左右,衍生品可以卖出六七十亿。”老武举例。
进攻动漫衍生品,目标锁定16-30岁人群
在成为“首席卖萌管”前,老武是游戏公司4399的运营总监助理,负责营销推广。动漫行业增速很快,以国家数据看,年增速达24%,不仅如此很多动漫成功IP化,被下游游戏公司疯抢。
看得见的发展空间加上大家的喜欢,老武心里开始琢磨。正巧,合作的出租房里,他遇到自己的合伙人蔡志平。
当时老武刚工作两年多,而蔡志平(公司大号西瓜)刚毕业,两人在一起合租。私底下闲聊,老武发现西瓜对一些潮、酷的东西很“带感”,产品钻研上也很有自己的一套。
西瓜家是做房地产生意,他对工厂、生产、供应链很熟,这些和老武擅长的管理、营销互补,临近毕业,西瓜正琢磨创业,出租屋里两人聊完一拍即合。
起初,他们也走了一圈弯路。
两人先从代理一些国内外知名的潮牌或文化品牌做起,做了一年发现,靠代理品牌,往原有模具上贴牌的人太多,缺乏核心竞争力,很难走远。接着两人招来了公司第一位设计师,在品牌动漫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要,设计动漫衍生品,多渠道推广后,再找厂家生产销售。
萌奇的第一个自有品牌“张小盒”系列U盘面世。
当时以最著名的中国上班族动漫形象代言人“张小盒”为原型,结合U盘构造,设计出16款不同人物造型的“张小盒”U盘。在一派商务风的U盘市场,主打人性化、个性化的“张小盒”U盘大受追捧。
被市场肯定后,老武将萌奇定位为品牌管理,衍生品开发设计及营销推广的综合服务商,也锁定了客户群体:16-30岁人群。
紧接着第二个品牌“泡芙小姐”。和“张小盒“U盘的单品设计不同,推出了“泡芙小姐”U盘、耳塞、水晶笔、充电器在内的产品矩阵,同样大卖。
用低工资+期权的方式招来“值”的人
公司的第一位设计师到来,也是故事满满。
2013年,当时的老武和西瓜还在做着品牌代理生意。发现品牌代理的瓶颈
后,老武开始积极寻找设计师。要想设计出有特色的品牌衍生品,设计师必须喜欢动漫,有一定的设计功底。
萌奇刚起步,能开给设计师的工资有限。怎么找到一个合适的设计师,说服他跟着两人一起创业?
老武没在网上挂招聘启事,也没找圈里人介绍,直接到各大招聘网站看设计师们挂出来的简历。每天晚上10点-凌晨1点,去一份份的研究。
清楚自己要找的是什么样的设计师,老武看简历主要看三点,一是工作经验;二是设计师目前的具体工作内容、职位,根据行业经验推断,两三年内会不会遇到发展瓶颈;三是简历中透露出对工作的期待方向。那些过于强调工资和待遇就放弃,更看重个人成长空间和职业发展前景的则成为老武搜寻的对象。
接下来打电话,加微信,约出来吃饭。起初老武不会提招人的事儿,只是简单介绍自己和聊设计,随着聊天的深入才会聊起萌奇的发展规划,对方表现出兴趣后,邀请加入。
看了上千份简历,给近百人打过电话聊过天后,老武找到了王福强。三个月,前后聊了十多次,用低工资+期权方式让他成为萌奇的第三个合伙人。
以后每次准备开发新业务线之前,老武都会如法炮制。
找人几乎花去了老武三分之一的时间,但他觉得很值,因为花大工夫“聊”来的更认同萌奇文化,更符合萌奇的发展要求。
盘活线上线下,用平台孵化品牌
拉来设计师加紧自有品牌设计的同时,老武和西瓜没忘记配套的营销和产品链布局。
线上渠道,老武与优酷、淘宝动漫频道以及腾讯动漫谈成合作,从用户消费内容的场景直接过渡到购买衍生品的场景。比如,当你在优酷上看到《泡芙小姐》时,界面右侧就会出现产品展示栏和购买的链接,跳转至“萌奇”运营的线上旗舰店,而优酷将获得销售分成。
线下渠道,老武在26个省都找到总代理,与数码配件连锁、晨光集团和大型商超合作,直接进驻到后者的销售渠道中。
为了拓宽销售渠道,老武还找到唯品会,天猫等购物网站,每月推出一两期萌奇专场,已取得每场50万以上的销售成绩单。
很快,找到老武的品牌越来越多,“小黄人”、“万万没想到”、“十万个冷笑话”、“安妮和小明”.......目前已达35个,虽品牌形象各异,但有个共同点:适合新媒体传播。
随着合作品牌的增多和渠道的拓宽,老武开始探索平台化的合作模式,并取名为“萌++”。在老武的设想里,“萌奇”要做到两个“+”一个是加上游,文化品牌,一个是加下游,生产厂家和销售渠道。萌奇处在中间,盘活整个链条,从文化品牌的切入,服务它,把它变成设计,通过设计变成产品,进行生产和销售。
“魔鬼猫”就是老武用平台孵化品牌的一次尝试。
“魔鬼猫”原为小众品牌,萌奇得到授权后,以其为原型,结合市场需求重新设计,推出“魔鬼猫”蓝牙耳机、蓝牙自拍杆,通过平台的线上、线下渠道推广,不到半年卖出几万个,“魔鬼猫”品牌也被打响,获得很高的市场估值。
得益于这次的成功,老武找到品牌引进和输出路径:获得品牌的总授权或品类授权——分发部分授权给生产商——对自留品类的产品进行开发设计——布局营销渠道。
两个大动作:游戏IP化+品牌体验店
转型为文化衍生品平台后,老武赚钱的方式很简单:通过衍生品销售去获利。线上平台,如天猫自营店、唯品会,因为直接面对消费者,会有50%左右的毛利率,而线下销售渠道中,除去代理商20%左右的毛利,萌奇自身毛利率30%左右。目前线上线下齐发力,每个月有几百万的销售流水。
今年9月,萌奇文化拿到了近1000万的-A轮投资,对于两三家有投资意向又没能在A合作的投资方,老武准备在春节后的A轮再续前缘。
拿到资金后的老武主要有两个大动作:游戏IP化和开品牌体验店。
在老武看来,游戏IP化是游戏发展的必然趋势。萌奇文化的游戏IP化部门已顺利组建并开始接单。团队会从游戏中抽取适合商业化的元素、形象,以其为原型设计衍生品,并通过平台既有渠道进行营销、运营和销售,以实现游戏的IP化。
对于一些从游戏设计就开始合作的游戏公司,在游戏设计之初萌奇团队就会从市场化运作角度把关,给出建议。对于游戏形象不太符合市场需求,游戏团队又不想改动的游戏,萌奇会帮他们做一套游戏图库,以提高游戏影响面。通过游戏的IP化,提高游戏生命周期,提高总体收益。
同时,萌奇文化体验店也在筹备中。
虽然初衷是自建线下销售渠道,老武并没有走“销售柜台”的模式,而选择“Cff”模式,将品牌衍生品销售和轻餐饮融合,打造品牌体验店。
老武的给出的理由很充足。
如果单卖衍生品,消费者进来最多也就15分钟,而如果有品牌动画形状的糕点,咖啡,消费者可能会待上几个钟头。坐在同一主题的公仔、各种小物件之间,吃着动漫形象的糕点,消费者很容易按下手机,将店里照片社交网站,达到品牌传播的效果。
目前,地处深圳的第一家旗舰店已经在装修。
按照老武的规划,旗舰店运营三个月以后,意向加盟的50家店在会陆续在各地开张。加盟店分三版,一是迷你版,10平米,开在机场、购物中心;二是标准版,50-100平方;三是旗舰版,100-200平方之间。所有加盟店统一装修、铺货,按照的引流、运营、选品,装修、品类选择方案,三四天就可以开店。
在老武看来,这只是个开始。美国一部票房十亿的产品,衍生品可能是几十亿;而中国一部票房十亿的电影,衍生品还卖不到1000万,未来是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挖掘的。
新京报记者郭永芳、实习生乔竞杰
编辑闫妍
●●●
关注新京报“寻找中国创客”
加入创客家族
中国十大烘焙品牌是哪些?烘焙加盟店选哪个比较好?
烘焙这个词在很早之前就有了,起源于欧洲,烘焙食品在生活中也是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会做糕点。当朋友来家里拜访的时候,生日的时候,过节的时候,都会把最有心的蛋糕拿出来与朋友们分享。配上茶点,更有一种悠闲,浪漫的情调,在都市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的有情趣。那么接下来小编这就来给你推荐十大烘焙加盟店。
1.面包新语
是新加坡知名的面包连锁品牌,16年以来专注于产品的品质和口感口味,选用天然优质原料,其都是经过严格的筛选的。
2.多乐之日
主要经营的产品有面包、蛋糕、曲奇、三明治等多种产品,价格比较合理。
3.汉糕堂金牌蛋黄酥
汉糕堂金牌蛋黄酥是一家专注烘焙品牌已有50多年的直营经验,不仅有成熟的烘焙技术团队,还有独立的工厂及专业的冷链运输体系。该品牌传承百年中国老式糕点,融入现代科技及年轻人喜欢的食材,像蛋黄酥、网红肉松小贝,抖臀蛋糕,凤梨酥等,致力于打造国人最喜欢的烘焙品牌。
4.法式烘焙坊
是行业内具有实力的连锁品牌,所有的产品都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创新的,其口感口味符合大众口味,产品的原料和制作工艺都经过严格的把控,确保产品的品质。
5.早安巴黎
传承的是法国烘焙的文化精髓,从发面到烘烤的每道工艺都是经过专业的训练的。
6.麦思贝儿
主要经营的产品与面包系列、西点、蛋挞泡芙、精美蛋糕等多达几十种产品,所用的原料都是进口的,产品的技术每年都在更新和升级。
7.莫卡乡村
经营的产品有蛋糕、咖啡、奶茶等烘焙产品,店内的环境明亮、简洁、宽敞,蛋糕的口味众多。
8.元祖食品
是众多周知的品牌,在全国拥有200多家加盟门店,其蛋糕采用的是低糖、低脂、新鲜、多汁的生产理念。
9.静安面包房
是具有上海特色的烘焙品牌,曾获得过多项知名的品牌荣誉,所用的原料总部配送到店。
10.伊莎贝甜
是专门经营各种蛋糕的品牌,主要有5大系列,每款蛋糕都是经典之作。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十大烘焙店,其实烘焙店对大家来说,见得也多了,选择起来其实并不会很复杂,选择自己合适的,到时候做起来自己也会比较感兴趣。其实不管是加盟什么店铺,还是需要自己用心的去经营,才可以做的更好,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后烘焙行业的朋友可以下方留言姓名+联系方式,或拨打加盟热线:400-887-2599获取加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