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卖超市一夜之间成为网红零售业态,Z世代的消费新快乐你懂吗?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似乎在一夜之间,专营临期商品的特卖连锁超市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悄然出现。
折扣业态成为零售新赛道
所谓临期商品,是指快到保质期的商品。经营临期商品的好特卖,目前在南京已有10多家连锁店,大多开在社区、写字楼、地铁附近。在南京河西的好特卖新城汇店,记者俨然看到了一个大型薅羊毛现场,随处可见的“白菜价”、“特卖天堂”等标语,刺激着消费者。中午时分,店里的结账区排起了长队,年轻的白领占了多数。“最初发现这家店时就如发现了一个新天地,首先当然是价格的实惠,所有对高大上的畏缩都不存在了。进口红酒、咖啡、茶包、巧克力,各种食品应有尽有,日用品的品类也不少。虽然是临期商品,但离保质期一般还有两三月的时间。”在附近上班的90后消费者李妍然笑说,平时去趟超市不花个100块出不来,这种特卖超市简直太香了,感觉很多年没见过五块钱以下的东西了,花不了多少钱能抱一大袋回家,特满足,每个星期起码要来逛两趟。消费者陆冰清显然更是特卖超市的常客,“逛其他超市是想买什么买什么,逛这种超市是有什么你买什么。基本上好吃的你再过几天去就卖光了,就像那个抹茶奶茶,第一天买了2瓶觉得好喝,第二天我又买了20瓶,喝完了再来买发现没有了,一直到现在都没货。所以,发现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多囤,要不然下次还不一定什么时候有。”有意思的是,就在好特卖新城汇店的斜对面,几个月前开了家嗨特卖,这也是家特卖超市。据了解,嗨特卖目前在南京也已有几家连锁店。陆冰清说,这两家店可能是在打擂台,“这家嗨特卖开业了之后,好特卖也重新整理了货架,整齐了许多。就价格来说,同一品类有的这家店便宜个几毛钱,有的那家店便宜些。但因为有了竞争,服务更贴心了。”据了解,在国内,有些特卖超市已经形成了连锁规模,还有一些专门销售临期食品的独立电商平台随即面世,并拿到多轮融资。切中年轻人对低价好货的需求,凭借售卖2-5折临期食品和日化产品的好特卖迅速扩张,除了南京等地,仅在上海已开近百家门店。并且,成立至今已获得四轮融资,已与旺旺、费列罗、汉高等200余个品牌建立尾货合作关系。
Z世代的消费新快乐
有趣的是,在特卖超市淘货的主力消费群体,并不是中老年人,而是95后、00后的Z世代消费群。这一代消费群体有着明显的消费特征:消费越来越理性,追求网红新品的同时也会掂量性价比,购物前会先逛一下闲鱼、1688,打车、订外卖要先找优惠券且价比三家,连吃的也开始瞄准了临期食品。“临期商品”这个词在年轻人中有多火?除了豆瓣有数个专门小组讨论之外,知乎上也有干货分享,B站上更是有大量开箱评测与探讨的视频。在他们看来,只需要以正价1折到5折的价格,就可以肆意买买买,唯一的区别就是多了“临期”二字,“又不会囤到过年吃,为啥要拒绝?”对Z世代来说,逛特卖超市还有着解压的快感和类似拆盲盒的愉悦感。在好特卖南京万谷里店,消费者陈浩说,“我在保险公司工作,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去特卖店逛逛特别解压,2块钱一瓶的依云、9毛钱一袋的辣条、一元八一杯的鹿角巷奶茶……你会有快乐回来了的感觉。”她说,店里的品种也时常更换,所以让人每隔几天就想再去探店,会有一种拆盲盒的快乐,不知道每次去会遇见什么样的小惊喜。去年底的供应商大会上,便利蜂披露:从选品角度分析,发现两个主要的消费“上升词”:健康和刺激。“我们会根据消费者需求向不同门店输出个性化产品,直接给出采购、展示、上架等指导,最大程度上降低需要凭借人主观判断的不确定因素。”便利蜂相关人士说,便利蜂近期也追加了特设货架业务,对标的其实也是对临期商品感兴趣的年轻消费者。业内人士介绍,食品在保质期剩余20%-50%期间,因折扣低且口感不受影响,往往会迎来一轮新的销售高峰,这也叫做“临期效应”。淘宝联合科普中国发布的临期消费冷知识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有210万人在淘宝上选购临期食品。薯片等膨化食品、方便面、饮品、饼干等是“临期界”的畅销品。
被重新定义的临期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看着不上台面的临期商品正在撑起零售业的一个新的细分赛道。拿临期食品来说,据艾媒咨询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零食行业市场规模达3万亿元,从供给侧来看,每年都将有大量的产品流入到临期食品市场,即使按1%的库存沉淀计算,临期食品也已经是一个“百亿级市场”,市场需求和市场潜力显而易见。孙朝阳曾在老家南通市开过10多年的超市,算是超市业的业内人士。去年因为孩子考上了南京一所中学的国际班,他盘掉了超市举家搬到了南京。“忙惯了突然闲下来,太不习惯,就想着再找点事做做。”他说,“这半年多来我考察过奶茶店、铁板花甲加盟店、花店,后来发现这种特卖超市生意挺不错,就想开一家。一开始准备像以前一样自己单干,后来发现货源是个问题,就想还是做加盟店吧,目前在选址阶段。”他告诉记者,在食品行业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距离保质期时间过了1/3时间的商品,不能进入连锁零售商店,相应的线上渠道也有保质期上的保质期期限,这也被称为食品流通行业的允售期。允售期保证了顾客可以买到新鲜商品,也导致供应链出现了大量库存货。这些超过允售期又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就是临期食品。所以一般售卖的临期商品,一般保质期都在1-6个月内。离保质期越近的食品价格越便宜,通常为原价的20%到50%。“你问我为什么不能单干?因为,便宜又优质的临期商品会被进货量更大的连锁品牌抢走,对于自己创业的小店铺来说,难以维持竞争力,生存都是问题。”孙朝阳说,食品一旦超出保质期,就不能售卖给消费者,这也就导致了临期食品行业抗风险能力弱,如果进货策略失误,损失也会很大。业内人士指出,临期商品的产生,起来就是低效的供应链导致人和货无法快速匹配。目前中国临期商品商业模式的基础,主要是消费者对低价商品的需求与商家回笼资金的需求。临期商品更是一门精细化运营的生意,核心在于对供应链的把控,以及更高效的进销货匹配能力。唯有此,才能在临期商品的市场跑得更远。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宋晓华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出品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和老公一起吃顿铁板烧,双人套餐178元有人不相信,你看划算吗?
又到周末了,我们家附近有一个大型商场,没事的时候经常会去里面逛逛,买点小东西,或者纯粹看点热闹。一开始商场里没什么人,后来人渐渐多起来,尤其是餐厅,以前也是一个商场的人气支撑,现在最先暖起来的也是餐厅了。
去餐厅吃饭的年轻人居多,他们中意吃口味重一点的餐馆,比如火锅,麻辣烫,酸菜鱼,有的店还要排队。
看到一个铁板烧店,平时里面吃个饭挺贵的,200多一位,我们从来没进去过,那天看到门口的牌子,推出二人套餐178元,3个前菜,6个铁板烧,2份饮品,1种主食,看着挺不错,这价格也实惠,我们说要么进去试试。
给我们安排了一个可以看着厨师料理的位置,铁板烧师傅正在忙碌着,挺好的,除了吃饭还能看怎么做饭,我顺带能多拍点照,录了几个视频。
面前这个是调味品架,里面一壶酱油一壶醋,还有一支芥末。
这是店堂环境,远处是自助柜台,点了原价自助餐的人可以去那里取食,我没过去,反正我们点的是套餐。
饮料可以选清酒、啤酒、水果汁,我们不约而同选了清酒,吃铁板烧感觉配清酒比较好啊,有腔调!
第一盘上来的是厚切三文鱼片,广告牌上的名字是挪威三文鱼刺身,虽然这原本是装刺身拼盘的餐具,五片三文鱼有些孤单。
我夹了一块,真的很厚实,蘸着芥末和酱油吃两三片也足够了,开胃前菜嘛,多吃也油腻的。
另一个前菜是芒果蟹柳沙拉,芒果块是主角,上面用手撕的蟹柳棒肉作点缀,淋上去的酱料是香橙味的,比较特别,家里难买到这种沙拉酱。
鳗鱼寿司卷也是三个前菜之一,可以让饿的人先垫垫肚子,但是我们一开始没吃,这一人两个寿司吃下去就半饱了,留着肚子吃主菜铁板烧吧。
味噌汤上来了,一人一碗先润润胃,看上去很不错的样子。
不像有的店里味噌汤只有汤里飘着几丝海带和几小粒豆腐,这碗味噌汤是用海带,鸡蛋丝,三文鱼骨一起熬的,料足足的,这一碗我都喝下了。
主菜法式面包煎鹅肝上来了。因为坐在厨师面前,所以看着厨师一道一道做给我们吃特别有趣,这道铁板烧下面的法式面包其实就是一片吐司,切去面包边再对半切,一人半片,放在铁板边上慢慢烤热,同时煎鹅肝,用黄油将鹅肝煎成两面焦黄,放在面包片上,淋上酱汁,厨师告诉我是店里自己调制的鹅肝酱,应该是一种混合调料吧,味道比较复杂,最后再舀一小勺鱼籽酱放在鹅肝上,这道菜就做成了。
我拍了照片立马把它吃了,鹅肝一定要趁热吃才好吃,鲜美软嫩,配了鹅肝酱和鱼籽提升滋味,不腻,不过这也不能多吃,脂肪含量高。
香煎比目鱼,一开始以为是银鳕鱼,但想想银鳕鱼很贵,不可能给我们吃,再看菜单,是比目鱼,也就是我们吃的鸦片鱼的身体,平时我们吃的都是头,原来鱼身都到这儿来了。也是用黄油煎熟,再刷上店里的特制酱料,一人一片。
我尝了一片,感觉有点淡,告诉厨师口味有点淡,他点点头,我就吃下去了,仿佛说过了就心安了。
柠檬汁煎大虾,很普通的长毛虾,是活虾煎的,但是铁板烧师傅手艺好,硬生生把它们烤成了一排连体虾,在外吃饭就是吃的这种气氛和手艺吧?
我看着厨师用整块菲力里脊牛排切成厚粒的黑胡椒洋葱牛肉粒,牛肉七分熟,相当厚实,我吃了两粒,大多数老公吃的,晚上吃得太多怕消化不动。
海鲜焗菌菇汤,放在锡纸盒里直接加热,加了一些大虾,金针菇,几个贝壳,这个菜相对来说水平最差了,食材也很普通,我略吃了几口,没吃完。
清炒蔬菜,两个人那么一小碟,还挺油的,吃蔬菜绝对是家里吃得痛快,我们两个人每人夹了两筷就没有了,要说营养均衡,外面吃饭肯定是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连个青菜也炒得很油,还没多少。
最后一个主食是大渔特色炒饭,炒饭里的主要调料是几只大虾仁和2只鸡蛋,炒饭我又学了一招,就是把蛋黄和米饭先炒香了,蛋白先煎成半熟,然后切成小粒最后炒到米饭里去,吃起来有蛋香,看起来有煎得焦黄的蛋白小块,然后又看着厨师加了一种又一种叫不出名字的调料,老公说他做的蛋炒饭,就是油、盐、蛋三种香味,最多加点葱香;外面的炒饭加了那么多不知名的酱料,难怪孩子会说家里炒不出饭店的味道,因为没有那么多调味品啊。老公最后的:这还不如吃我自己炒的。
其实呢,炒饭不是不好吃,是太好吃,因为看着厨师一样一样地把炒饭炒得我们做不出来的味道,人到中年的我们有点接受不了那些叫不出名字的酱料。
一直在给我们和别人做铁板烧的厨师,吃饱了和他聊天,他一边手不停地工作,一边告诉我们春节在家里休息了两个月,刚开业第一天人挺多的,后来就没有什么顾客,但最近慢慢好起来了,店里也推出了特价套餐,要在以前店里忙得很,散客根本就不接,都事先预订好的位置,散客要吃只能等头茬客人吃完后等位。还说如果一直像刚开业时没生意,他就要失业了,我看着当天上座率也有七八成的样子,他说这样应该没问题了。我问他的收入,一个月大概有一万元左右,但是中午连着晚上,每天要站10个小时,中间会有休息的时间。我还问他有没有结婚,他说没有。问他以后有什么打算?他说如果结婚了,要么去开一家加盟店,嗯,祝他好运吧。有手艺又勤劳的人肯定过得好。
拍几个别人家的菜,不是套餐里的,香煎蒜蓉虾。
黑椒羊排。
培根金针菇卷。
因为吃饱了,所以并不羡慕人家吃的。你觉得我们这178的双人套餐还划算吗?
他用6元烤冷面撬动百万年收入,依托快手平台帮千人成功创业
刷油、铺面饼、放鸡蛋、洋葱、香菜,这40秒一份的街边美食——烤冷面,路凤阁深耕10年,不仅让他成为上千人的师傅、坐拥10多万粉丝的德州市美食博主,他还靠这门手艺成功实现年收入过百万,路凤阁借助快手平台的致富经验正在被更多人复制。
从小商贩到年入百万的“烤冷面大师”
路凤阁今年39岁,初中毕业后,做过电焊工,跑过货车,因一次交通事故他决定改行。2011年,路凤阁和朋友在德州职业学院校门口摆摊卖苹果,如此大的客流量让路凤阁发现了商机。几经研究,于是在2012年年初,路凤阁在德州职业学院门口开始卖起了烤冷面。
“刚开始一天只能卖个5、6份,学校门口虽然人流量大,但客源基本只认老摊主,竞争压力很大。”路凤阁摸索了半年,制作手法逐渐熟练后,便想着如何才能把店铺养起来。“校门口的出摊时间一般都是早上9点到下午1点左右,然后晚上再出摊,后来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我的烤冷面,我直接从早上9点半干到晚上11点。”
借着时间差的优势路凤阁顺利提高了自己摊位的知名度,用了半年的时间生意逐渐好了起来,平均一天能卖到百八十份。同时在研究酱料上他也下足了功夫,不断地试尝不同店铺的口味、研究南北方口味的差异、向厨师请教用料和火候。路凤阁表示,直到现在酱料其实也在不断地微调创新中。
路凤阁正在制作烤冷面
平时爱刷短视频的路凤阁在2023年也开始在快手平台分享自己的烤冷面的日常,还学着主播做起了直播,出摊就架上手机,得空了就和粉丝们在直播间拉呱,14个小时的忙碌也变得有趣起来。“我也是边玩边研究,学拍摄、学剪辑,琢磨着运营自己的账号,没想到时间一长还涨了不少粉丝。”如今,路凤阁的快手账号有11.6万粉丝,还有不少人慕名而来付费学艺,借助快手平台路凤阁的生意越做越大。
“老顾客坐100多公里的车回来吃烤冷面,我很自豪!”
从最开始一天卖100份左右,到现在可以一天卖900份,路凤阁的业绩提升了800%。凭借自己研制的独特酱料,单在德州市就有5家加盟店,通过快手短视频的传播,还有省外的粉丝前来拜师学艺。“来学烤冷面的南到厦门、广东,北至大连、辽宁,我研制的酱料基本上综合了南方和北方的口感偏好。”据路凤阁介绍,不少德州职业学院毕业生,为了吃上这一口,周末特地坐车回来,“说起来可能觉得离谱,但真的有河北的学生毕业之后坐了100多公里的车回来吃烤冷面,挺自豪的!”
“我这个人就爱研究,想做的事情一定得研究透彻才行。”一句话道出了路凤阁成功的原因。除了酱料是路凤阁自己研究的之外,他还将烤冷面的小吃车进行了改造升级。
早年学过电焊的路凤阁,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客流量改造了小吃车,将传统的1米3的铁板加长到1米5,并在铁板靠近肚子的一侧安装了散热器,解决了工作时炙热难耐的问题,甚至连各种小料盒子也重新做了设计,既方便又顺手。路凤阁将自己的小吃车分享到网上之后,不少同行在评论区留言定做同款。
路凤阁正在制作小吃车
从烤冷面的酱料制作,到烤冷面小吃车的设计改造,再到自己加盟店的经营,路凤阁借助快手平台实现了“一面多赚”,每年单卖烤冷面路凤阁就能实现百万收入。
分享致富经验,催生更大的社会责任感
如今,路凤阁在全国各地有一千多名学员,他的朋友圈动态也都是恭喜学员开业的祝贺。“之前做的再好吃也就是小范围的顾客知道,现在通过快手平台全国各地好多粉丝都知道咱家德职烤冷面,好多学员也是慕名而来,更多的是结识了很多朋友。”路凤阁回忆起当时收的第一位徒弟是滨州老家的一位直肠癌患者,看到对方日子过得艰难想着帮衬一把。“他现在还干着呢,干得还不错呢”,说到这路凤阁一脸欣慰。
学员送给路凤阁的锦旗
遇到家庭困难的学员就免费,残疾的学员学费减半。实际上路凤阁教学徒的学费也只是象征性地收费,生意好的学员一天就回本也不是没有可能。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吃经营者到逐步形成自己的“产业链”,路凤阁用40秒一份的烤冷面做成一份事业,也用一份烤冷面帮助了更多人。
在“快手美食卷王挑战赛”这个话题里有千千万万个像路凤阁这样的“民间美食高手”,大家彼此交流、分享、互动,平凡的生活也多了份乐趣,普通的工作也焕发更多的可能。路凤阁搭载上互联网和短视频平台,不仅线下生意风生水起,在线上还被网友称为“冷面届卷王冷面哥”,得到全国各地网友的认可。“自从接触了网络和短视频,见识打开了,思路也开拓了,自己每天都干劲十足,14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也不再觉得漫长了。”路凤阁说。
新黄河记者:曲珈熠
编辑:邢志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