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新职业“外卖运营师”:网红店的幕后“操盘手”、商户背后的“外卖军师”
10月26日,重庆,时间已是晚上7点,大多数人正在享用晚餐。而26岁的谢鹏仍在外奔波,按照计划表,他今天需要走访8家商户,并对4家商户进行电话回访,了解商户们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谢鹏是就职于美团外卖的一名“外卖运营师”,这是一个随着互联网新经济发展产生的新职业,主要服务于入驻外卖平台的商家。从注册上线到活动推广,他们成为商家的“外卖军师”,从专业角度为商家“规划”线上运营。
在外人看来,外卖运营师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逛街”,但事实上,作为商家的“外卖军师”,他们为商家的数字化运营出谋划策,深度参与商家外卖运营全过程。我们随机采访了重庆的3名“外卖运营师”,试图用他们的经历,勾勒出这一职业的基本特征。
卖馄饨的小店如何做到商圈前三?
在外卖运营师谢鹏的眼里,即使是再小的店,也有机会脱颖而出。
谢鹏的一天,是从一张表格开始的。
在成为一名外卖运营师之前,谢鹏是一家教培机构的合伙人,之前在工作中善于学习和规划的能力,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负责的商户有300多家,每天出门,他都会做一个计划表,今天走访哪些商户,哪些商户目前的经营状况有问题,需要如何诊断和改进?按照表格,规划一天的工作。
大渡口区的沙县老馄饨,从今年7月开始,频繁出现在谢鹏的规划日程表里。
这是一家卖馄饨简餐的小店,老板柯先生是福建人。店铺虽然已经开了多年,但一直没上外卖。去年以来,重庆接连经历了几波本土疫情,柯先生的堂食生意锐减,又要承担高昂的店铺租金。今年7月,他找到谢鹏,希望能上线外卖,增加店铺销量。
虽然做了多年餐饮,但对于外卖,柯先生还是一个门外汉。“基本上都是谢鹏帮我一手包办的。”柯先生说,从资料注册,到设计菜单,再到活动推广……谢鹏一路手把手教他,帮他优化商品的图片和分组,设置招牌菜,引流商品等。基础门店装修后,谢鹏又告诉柯先生,要注重用户反馈,关注、维护门店评论等。
谢鹏在走访商家/图源受访者
外卖上线第一天,这家店接了大约20份订单;第二天,大约有30单。两天时间下来,谢鹏在分析店铺的入店和下单转化率中发现,入店转化率比较正常,但是下单转化率比较低。根据这个情况,他又帮助商家做了会员红包,新客减免、配送费减免、收藏有礼等活动,一下子就把下单转化率提升了25%以上,在大渡口商圈排名中排进了前5名,而且订单量每天都在递增。在上线8天左右,这家店每天订单达到80单左右,排到了大渡口商圈前三。目前,这家卖馄饨的小店,日均单量能达到100单左右。
网红店背后的“操盘手”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她几乎每天都会去这家店走访一次,或者至少通一个电话。她说,帮助商家解决难题后的成就感,常常会让她欣喜好几天。
对于重庆的吃货来说,“重庆小碗菜/小份菜热销榜”第一名“舌尖疯狂在成都(重庆北站店)”是熟悉的网红店。从上线外卖平台,到冲上热销榜第一名,外卖运营师唐思诗是背后“操盘手”。
2023年大学毕业后,唐思诗放弃了去深圳工作的机会,为了和家人待在一起,选择留在重庆。外卖运营师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因此她也格外认真。女生特有的细致,让她能够更加注重运营方面的细节问题。“比如顾客不需要餐具,结果商家没注意配置了餐具,问题虽小,但影响用户体验,甚至用户可能会因此给予差评。如何去改进这些问题,其实运营的过程很重要。”
今年5月,唐思诗开始负责“舌尖疯狂在成都(重庆北站店)”,这是一家品牌店,有专门的品牌运营,但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还是会遇到诸多问题。“在店铺运营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突发的问题。那段时间,基本上我每天都会和商家通至少1个电话,或者去门店走访1次。”唐思诗说,在这家店上线后,她协助商家分析运营数据,一有异常就及时提出并做改进;根据商家的经营情况,为商家开通了全城送服务等。
唐思诗收到商家送来的锦旗/图源受访者
上线半个月后,这家门店的销量,由原来的每天200多单,增长到500多单,成为重庆地区“小碗菜/小份菜热销榜”第一名。店铺负责人秦先生专门制作了一面锦旗,在今年8月初的时候送到唐思诗手中,感谢她为店铺发展做出的贡献。“在我的印象里,唐思诗是一个随时都会响应的人,不管我们遇到什么问题——配送方面的、数据方面的……只要一个微信,或一个电话,她马上想办法帮我们解决,比我们自己公司的人效率还高。”秦先生说。
碰壁与被拒绝也是常态
“很多商家其实是不了解外卖的,也对上外卖没有信心,我们的工作,就是为他们做好运营规划。”
并不是所有的外卖运营师的工作都一帆风顺,碰壁与被拒绝,也是这个职业的一种常态。
对于这一点,外卖运营师谭莉莎深有体会,她曾经6次上门,历经碰壁与被拒绝后,终于说服老板上线外卖运营。
上门走访,是一名外卖运营师的基本操作。今年7月,41℃的高温下,谭莉莎找到重庆一家江湖菜餐馆,希望能和老板面谈一下外卖经营的事。
“老板不在这个店,他都在巡店中,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她得到这样的答复,对方也不愿意给她手机号。一次没找到人,那就第二次、第三次……在第六次上门时,谭莉莎用了一个“笨办法”:在门店等。
等到晚上20点时,老板终于出现了。谭莉莎抓住机会,说明了自己的来意。但对方却对外卖运营的事不感兴趣,“老板说,他们之前在其他地方也上过外卖,但只是把堂食的菜品照搬到外卖平台,效果不是很理想。”
谭莉莎根据这个店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份外卖运营方案,很快打消了商家的顾虑,商家开通了外卖运营,但新的问题接踵而来,对于这家专门做大份江湖菜的商家,外卖又该怎么做,商家也是一头雾水。
面对外卖“小白”的商家,谭莉莎多次上门,对商家进行培训。“先培训老板,从最基础的店铺操作开始,讲店铺功能区怎么用,讲推广、运营的注意事项。”谭莉莎说,老板培训完了,又对店内员工进行培训。大家有不理解的地方,一个电话,谭莉莎就出现在店里,教大家怎么做。
谭莉莎和商家沟通/图源受访者提供
“很多商家其实是不了解外卖的,也对上线外卖没有信心,我们的工作,就是为他们做好外卖的运营规划,提升商户的数字化运营水平。”谭莉莎说。
【新闻多一点】
外卖运营师:
网络公开资料显示,外卖运营师是新经济下产生的新职业。他们诞生于最近两三年,受聘于外卖平台,主要服务于入驻平台的餐饮商家。他们会从专业角度为商家“规划”线上运营,大到页面、菜单、定价,小到餐具、打包盒,只要商家有需要,运营师都会给出建议或方案。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餐饮商家开始接触和使用数字化工具,纷纷上线了外卖服务,而他们能否转型成功,则有赖于外卖运营师的“军师”作用。
据《2023年中国外卖产业发展大数据报告》显示,2015-2023年,中国餐饮外卖行业市场规模呈现快速上升态势,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5.46%。业内专家认为,外卖产业的发展趋势形成了人才虹吸效应。
智联招聘等平台显示,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外卖运营”相关岗位需求量较大,且多数岗位月薪超过1万元,除了传统餐饮从业人员,不少应届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都选择从事这一新型职业。
上游新闻记者涂源
编辑:黎磊
责编:杨昕华
审核:黄航彬
重庆外卖小哥,这里有“临时驿站”,可暂住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当前重庆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外卖小哥等保供人员一直奔波在民生保障第一线,为抗击疫情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外卖小哥寻找休息场所却遇到了麻烦。
11月13日以来,根据外卖企业提出的切实需求,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市委统战部、市住房城乡建委、团市委积极发动重庆到家了、链家等公司,协调出中心城区1500余个门店作为“临时驿站”,为美团、饿了么、京东到家、淘菜菜等保供商家的外卖小哥提供住宿、休憩、补给等服务,助力解决他们“回家难”“住宿难”问题,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外卖小哥11000余人次。
据了解,为更好地做好外卖小哥入住保障,重庆到家了、链家等公司除了提供休息场地、热水、充电等服务外,还专门采购了方便面、矿泉水等用品供外卖小哥免费使用,饿了么、美团等公司也主动作为,及时采购了一批充气床垫,迪卡侬等爱心商家免费向外卖小哥提供了一批睡袋等物资,让秋冬时节的“临时驿站”倍感温暖。
疫情不退,爱心不止,如果你是参与保供的外卖小哥,如果你还没有找到住宿、休憩、补给的居所,以下几个指引请不要错过。
1.向所在公司站点负责人提出临时入住需求,站点负责人将汇总本区域入住需求后报工作人员予以就近安排。
2.扫描二维码,进入保供外卖小哥临时入住协调群,工作人员将根据需求就近安排。
3.拨打重庆到家了、链家等公司相关区域负责人联系电话就近安排。
到家了:
雷宇航13880960481(区域:南岸区)
李政廷18580874088(区域:渝中区、巴南区)
何静15922734886(区域:沙坪坝区)
刘金双13206001553(区域:大渡口区、渝北区)
晏星13996034207(区域:九龙坡区、江北区、两江新区、北碚区)
链家:
杨婷婷18523347096(区域:渝北区、北碚区)
杨茜17783379001(区域:渝中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
田银18702356839(区域:南岸区、江北区)
贝壳合作新经纪品牌(德佑、恩居、房記、中环、21世纪不动产):
谌平18623068384(区域:沙坪坝区、九龙坡区)
何传凤13983728975(区域:渝中区、渝北区、南岸区、江北区、大渡口区、巴南区)
欧洲杯带火夜宵商家 重庆零点后外卖单量位列全国第十
欧洲杯比赛,波兰队和斯洛伐克队杀的“人仰马翻”。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16日17时10分讯(记者周晓雪)欧洲杯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看球肯定少不了美食和美酒。来自饿了么的数据显示,欧洲杯以来,重庆零点后的外卖订单量,位列全国城市前十名,是不折不扣的“夜猫子”和“好吃狗”。
“今年欧洲杯,早早地跟朋友约好了看球,大家喝喝酒、吃吃宵夜,再聊聊天,难得在工作之余放松一下。”家住南岸区的许光廷是意大利队的铁杆球迷,追比赛的这段时间,在外卖平台下单不少美食。
不少外卖商家的业务也在欧洲杯期间迎来爆发。“最近,麻辣风味的鸡翅、鸭脖,卤味的鹌鹑蛋、小龙虾、毛豆和花生,都卖得可好了。”一位卤菜店老板说,往常晚上10点钟后就没多少订单了,现在是到了午夜忙都忙不过来。
经营一家烧烤、小龙虾外卖店的陆老板说,欧洲杯期间,平均每天增收4000元左右。“欧洲杯对夜宵店铺来说,是个商机。预计到欧洲杯结束,店铺的销售额能够翻番。”
据饿了么数据显示,欧洲杯以来,全国零点后的外卖订单环比上月增长超两成。凌晨2-4点的订单量环比增长最为显著,可见,蹲点凌晨3点的比赛,急需补充体力。
哪些宵夜受欢迎?数据显示,酒类和商超订单翻倍,小龙虾、烧烤、奶茶等增长均超过四成。同时,红牛订单增长近一倍,啤酒外卖订单也增长约四成。
从零点后的订单量来看,重庆位列全国城市第十,其余分别为上海、深圳、杭州、广州、北京、苏州、长沙、东莞和武汉。
(本文来自新重庆客户端APP,请至各大应用市场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