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重庆中式快餐加盟店

本文目录

国潮烘焙“虎头局”撤店成渝,或将开启加盟

2023年11月22日上午十点,虎头局渣打饼行(以下简称“虎头局”)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想和你聊聊虎头局的一些变化》,表示将暂时退出部分区域市场,同时逐步开放部分城市的事业合伙人业务,也就是开放加盟。

文章主要透露了两方面信息:

一是退出部分区域市场。虎头局称,从2023年起的3年,在10座城市开了80余家门店,过多的城市牵扯了不少精力,让虎头局面临巨大资金压力,因此决定将暂时退出部分区域市场,发展以华东、华南区域为基点的市场方向,并加大线上电商力度。

二是虎头局计划逐步开放部分城市事业合伙人业务,会尽快公布具体开放城市及合作方式。同时还启用联席CEO管理制度,创始人胡亭负责直营门店及海外贸易板块,另一位创始人姜波负责事业合伙人业务和电子商务板块。

就在当天,虎头局删除了这篇文章。虎头局官网客服告诉红星资本局,等信息完善后会重新发布。

开启加盟,距离虎头局今年7月5日声明“门店均为直营,未发布加盟”的消息仅过去四个多月,其官网截至发稿时还保留着“未发布加盟信息”的公告。

↑虎头局7月5日未开放加盟的通知图源:品牌官网

据虎头局官网,其创立于2023年,定位于年轻中式日常烘焙点心,是国潮新中式点心的代表品牌。

从大众点评的店铺信息来看,虎头局已经关闭成都和重庆的全部门店。虎头局加盟相关人员向红星资本局证实,已关闭成渝门店。至于目前的加盟开放城市和加盟条件还未出台,可以在官方小程序先填表报名。

虎头局小程序的事业合伙人申请表显示,要求加盟商独立申请,不能再找合伙人,需全职参与店铺日常经营并亲自管理,对“可投入加盟的自有资金”选项从“100万以下”到“200至300万”。

↑图据视觉中国

一位长期关注烘焙赛道的投资人告诉红星资本局,从2023年底以来,尤其是2023年,线下烘焙品牌的销售状况明显遇冷,尤其是虎头局、墨茉点心局、泸溪河等单价相对较高的国潮点心,“消费者对点心零食这类非必要消费的总体购买量和付费意愿在下降或消失。”

2023年3月,虎头局完成由红杉中国领投,IDG资本、挑战者资本跟投的P-A轮融资。同年7月,又完成近5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由GGV纪源资本和老虎环球基金联合领投,老股东红杉中国、IDG、天使投资人宋欢平跟投,当时虎头局表示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门店开拓、电商业务前期投入、供应链体系搭建以及产品研发投入。

虎头局官网显示,其目前在全国拥有56家门店,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长沙、武汉8个城市。

红星新闻记者俞瑶程璐洋

编辑官莉实习编辑罗宇婷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超1100家店,中国直营门店最多的中式快餐集团要上市了

继老娘舅、老乡鸡先后宣布冲击A股后,1月25日,米饭快餐品牌乡村基也宣布正式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中式快餐第一股”,到底将花落谁家?

本文由红餐网(ID:h18)原创首发,作者:陈兰。

临近年关,资本市场又传来新消息,米饭快餐巨头乡村基宣布冲击港股!

1月25日晚间,中式快餐连锁品牌乡村基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高盛、招银国际。

在此前的2023年6月,红杉中国曾向乡村基投资3亿元,当时就被人解读为是乡村基再次冲击IPO的准备。如今,乡村基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也印证了这一猜测。

△图片来源:乡村基官方

红餐网了解到,继2023年老乡鸡与老娘舅提交招股书接受上市辅导后,乡村基成为中式快餐赛道第三家冲刺IPO的企业。一纸招股书,让中式米饭快餐赛道再次沸腾了起来!

招股书显示,乡村基2023年、2023年及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收入分别为人民币32.57亿元、31.61亿元及人民币34.24亿元,其中大部分的收入源于餐厅经营,包括餐厅业务和外卖业务;净利润方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的9个月,乡村基净利润达1.63亿元,2023年同期为亏损,达1380万元。

这到底是一家怎样的企业?其能否成功夺得“中式快餐第一股”的头衔?

门店超千家,一年进账30多亿

中国最大直营中式快餐集团冲击港股

创立于1996年的乡村基原名“乡村鸡”,早期只是以鸡为主打原料的川菜小馆。经过26年的发展,乡村基在其创始人李红的带领下不断迭代升级,通过采取标准化、连锁化经营模式,成为拥有乡村基、大米先生两个知名连锁快餐品牌,门店数量达1145家的中式快餐巨头。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3年连锁餐厅数量和所得收入计算,乡村基是中国最大的直营中式快餐集团。

据红餐网了解,乡村基旗下的两个品牌虽然都是以快餐为主,都秉承着“极致性价=现炒现制的美味菜肴+合理的价格”的核心经营理念,但是侧重点却各有不同。

△图片来源:大米先生官方

1996年在重庆创办的乡村基,产品以川菜为主打,在定价上,定位高性价比,人均二三十元就能吃到一组包含主食、小菜、饮料的套餐。选址上,更倾向于选择百货商场周边、或社区等人流较大的位置,门店装修则偏向简洁明快,目前拥有602家门店。

2011年在上海创办的大米先生,则以主营湖南、江浙、广东等不同地区的现炒菜品为主,其特色在于采取了秤菜(而非按菜品收费)及小碗菜(相对于整份主食)模式。在门店选址方面,大米先生主要布局在大都市的中央商务区,并且菜品口味较乡村基更为清淡、多样,目前拥有543家门店。

值得一提的是,和很多餐饮企业多品牌运营良莠不齐的情况不同,招股书显示,目前乡村基和大米先生对集团整体营收的贡献已较为接近,2023年前三季度,两者占比分别为54.1%和45.9%;客单价分别为26.6元、25.6元和25.9元,比较亲民。

从招股书来看,在多品牌运营的基础上,乡村基集团旗下这两个品牌的盈利状况也一直处在一个健康的水平。

26年终成“快餐巨头”,乡村基的进击之路

回顾乡村基的发展历程,其创始人李红的身影始终贯穿其中。

红餐网(ID:h18)曾在多年前对创始人李红做过专访,当时李红对自己的创业故事做了阐述,她称这源于一场莫名其妙的安排。

16岁那年,李红受父母安排拜师名厨学得了一手好厨艺,当时只是想学得一门谋生的手艺。但是这却成为了乡村基诞生的重要因素。

1996年,李红和丈夫在重庆的繁华地段开了一家餐馆,起名“乡村鸡”,专营川菜。一年后,肯德基在重庆开了店,生意十分红火。

李红经过后发现,洋快餐之所以受欢迎,一是因为好吃,二是因为环境好,简简单单的红椅白桌,不占地方坪效又高,卫生也打扫得好,而且还设有整洁明亮的免费洗手间,这样的服务令人有种宾至如归的放松感。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麦肯的选址都在人流量最大的区域,它们开在哪儿,哪儿就是地标。

2006年,李红将“乡村鸡”改名为“乡村基”。改名是借东风,也是为将来拓宽公司产业链做准备。

△图片来源:乡村基官方

2007年,乡村基获得了红杉中国、海纳亚洲1300万美元的A轮投资。三方共同注资2000万美金(约合人民币1.5亿元),计划把乡村基打造成中式快餐第一品牌,并于3年内在海外上市。

资本的助推让乡村基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其门店总数达到355个(包括后期创立的大米先生品牌82家门店)。经营区域也冲出西南,覆盖了包括北京、上海等在内的全国30个城市。

2007年,乡村基在内地的门店为45家,到2010年上半年已扩张至101家。据彼时的招股书,其2010年上半年营收为3.26亿元,同比增长53.75%,净利润2772万元,同比增长36.75%。同年9月,乡村基正式在纽交所敲钟,成为国内第一个在美国上市的中式快餐品牌。

只是好景不长,过快的扩张速度带来了负面影响,从2013年起,乡村基的业绩连续遭遇利润下滑。到2016年,乡村基启动私有化,黯然退市。

经历了退市风波后,李红静下心来去打造经营模式。2010年后,乡村基走上了快车道,到今天,终于成就了这个坐拥1145家自营门店,开遍了重庆、四川、上海、湖北、湖南等地区的快餐集团。

乡村基能否成为“中式快餐第一股”?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中式快餐店市场的规模从2016年的5648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755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0.2%。未来预计中式快餐店市场的收益将由2023年的6590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12685亿元。

由此数据可见,中国快餐赛道市场依然充满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市场蛋糕巨大也意味着竞争的激烈。

在招股书上,乡村基也对其公司的盈利能力存在的挑战做了剖析。招股书显示,乡村基的盈利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预测所用原材料及耗材成本变化并对其做出反应。

另外,乡村基认为,其主要依赖国内区域性及全国性供应商供应,售价或运输成本上升或公司的供应商未能履约可能导致公司的成本增加。

显然,面对行业激烈的竞争,乡村基也有着清晰的认知。

△图片来源:乡村基官方

确实,在火热的中式快餐赛道中,乡村基在市场上依然需要面对着诸如永和大王、老乡鸡、真功夫、小肥羊、南城香、老娘舅等的挑战,其中门店数超过1000家的老乡鸡和深耕江浙的老娘舅都是乡村基的强劲对手,而二者还同时冲击着“中式快餐第一股”的宝座。

而要成“中式快餐第一股”,乡村基们还必须着力解决米饭快餐品类发展现存的一些问题,比如区域发展限制、效率难题等。

以区域发展限制为例,红餐网(ID:h18)了解发现,区域发展限制,一直是制约米饭快餐品牌发展的一大因素。放眼如今的米饭快餐头部品牌包括老乡鸡、乡村基、大米先生、老娘舅等,仍然都以区域发展为主。

虽然老乡鸡、乡村基、大米先生已经于近两年吹响了全国扩张的号角,但由于三个品牌的扩张均是刚刚起步,目前谁都无法判断其成败与否。更何况,此前老乡鸡、乡村基也都已经吃过全国扩张的瘪。

虽然说随着人口流动性日益增加、口味接受度逐步包容,菜品的地域性限制并不是什么致命问题,但是,米饭快餐品牌要实现全国扩张,挑战远不止口味,还要面对盈利、企业管理等各方面的压力。

总的来看,除了快速扩张店面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外,包括乡村基在内的米饭快餐品牌们要突破区域发展限制,无论是在跨区域的人员管理、供应链保障上,还是在运营体系的构建上,都还要做更多的功课。

上市意味着企业的获利压力更大,因为上市需要完全合规,而中国目前的餐饮企业还处在三高一低(高房租、高人工、高成本、低利润)的微利之下,很有可能企业扣掉合规的成本以后,所有的利润都将打水漂,合规的成本是否是品牌们能承受的痛?

这些,都是摆在各大品牌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图片来源:乡村基官方

当然,除了挑战外,我们也要看到背后释放的积极信号。三大中式快餐头部企业的飞跃发展、接连冲击IPO,也侧面反映出中式快餐的后端供应链、服务企业等,已经发展到了能够支撑标准化餐企快速连锁发展的阶段,中式快餐正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期。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式快餐市场规模预计达8000多亿元,门店数接近300万家,其中米饭快餐为中式快餐中最大的细分赛道,占比为52%。

根据前文提及的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数据可以推算,米饭快餐的整体市场规格超过万亿元,门店数超百万家,巨大的市场份额足以支撑中式快餐品牌们的野心。

中式快餐品牌“第一股”究竟会花落谁家,我们拭目以待。

中式快餐3.0时代,率先突破千家直营门店的乡村基如何屹立潮头

来源:红餐网

作者:陈漠

中式快餐在经历1.0个体经营,和2.0工业时代后,逐步进入更符合中国人喜好的3.0“现炒”时代。

而在行业的不断更迭中,领头羊乡村基集团不仅没有在时代浪潮中被拉下,还因门店数突破1000,被国际权威认证机构沙利文认证为“中式快餐直营门店数全国第一”,它是如何做到的?

长久以来,中式快餐受制于难以标准化,以及路边摊档繁多导致的品质参差不齐、品牌形象较差等因素,一直活在西式快餐的“阴影”里。

但随着后端技术、供应链的不断升级,以及头部品牌成功的品牌塑造,中式快餐也逐渐“找到感觉”,从个体经营的1.0、工业化时代的2.0,逐渐过渡到3.0现炒时代,因符合国人饮食习惯、出品质量稳定、食用便利、价格合理等特点,成为中国餐饮消费者的刚性需求。

乡村基、老乡鸡、真功夫等中式快餐,也逐渐成为消费者快餐消费的主要选择,不输麦当劳、肯德基。

01中式快餐首个直营门店破千的公司诞生

中国餐饮源远流长,却一直没能诞生出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世界级巨头。即使出现了海底捞这样的标杆餐企,但因其正餐性质,更多人还是将中国版麦肯的希望寄托在中式快餐身上。毕竟快餐相比正餐而言,更容易规模化,更具有发展大量门店的潜力。

从2023年数据来看,中国快餐营业额占比远低于美国。美国餐饮市场的结构中,快餐营业额占48%,几乎占据半壁江山。但在中国餐饮市场,快餐的营业额却仅占22%。即使中美有饮食文化差异,中国的快餐赛道依然潜力巨大,特别是中式快餐。

另一项数据则表明,因为在速度方面备具优势,在口味、服务、环境等就餐综合体验方面也愈发优异,快餐和休闲(时尚)餐饮已经成为中国餐饮行业增速最快的两种业态。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快餐市场的头部品牌乡村基、老乡鸡等,近几年也发展迅速。

而2023年10月31日,国际权威调研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认证乡村基集团为中式快餐行业直营门店数首个突破1000家的公司。在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的背书下,乡村基集团真正坐上了“中式快餐全国第一”的宝座,成为“中式快餐行业的领军者”。

这不仅是乡村基集团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3.0版中式快餐找对路径的最好证明之一。

1996年,厨师出身的李红在重庆开了第一家乡村基。而在之后的11年,乡村基默默地在以西南为主的二三线城市,开出46家餐厅。2007年,红杉资本、海纳亚洲创投共同注资2000万美元(约合1.5亿元),乡村基也迎来第一次腾飞。

2008年,乡村基门店突破50家,2010年突破100家,年营业收入由4400多万元暴增10倍以上,同年9月,乡村基在纽交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美国主板上市的餐企,也是中式快餐第一股。

“肯德基、麦当劳开到哪里,我们就能开到哪里”,在麦肯还风光无两之时,恐怕只有乡村基有这样的底气,在高峰时段,人流量超过两大洋品牌。

同时,乡村基作为重庆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快餐品牌,曾创造单店客户周转率最高、巅峰时段接待顾客超过2800余人的记录。

2023年,当中式快餐进入3.0现炒时代,一直坚持现炒的乡村基更是如鱼得水,门店突破900家,年接待人次破亿。

乡村基良好的发展势头,加上近年老乡鸡、鱼你在一起等中式开餐品牌的飞速发展,让业内看到了中国版麦肯的希望。

曾经,不少餐企也发出豪言壮语要打造“中国麦当劳、肯德基”,但大多在中式快餐的迭代中烟消云散:红高粱栽了,阿德鸭关了,荣华鸡撤了。乡村基是如何在时代的浪潮中,一直站在浪头之巅的呢?

02中式快餐走过的前两次迭代

可以说,乡村基几乎亲历了中式快餐的发展,并随着中式快餐的成长而成长。

回望整个中式快餐的发展,我们不妨将其划分为三个时代。

1.0时代:个体经营时代

1987年,第一家肯德基在北京前门开业,国人才第一次真正接触到“快餐”二字。

这时的中式快餐,不过是些个体经营的小摊点、夫妻店,有的有门店,有的只是个小摊点,到饭点就出现,饭店一过也就没了踪影,更不要说什么连锁。

当1990年麦当劳也闯入北京,国人才开始对“快餐”有了些概念,但此时,连锁,还只是“洋人的玩意儿”。所以,中国快餐市场几乎是以麦肯为代表的,西式快餐的天下,中式快餐只有其质,没有其形。

2.0时代:工业化时代

看到洋快餐在中国的发展,国人开始尝试中式快餐,但一直不温不火。

1995年,全国快餐业研讨会迎来100多位专家学者,中式快餐成为他们热烈讨论的话题,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也将促进中式快餐业的发展,列为了21世纪六大主要奋斗目标之一。

中式快餐在这一年开始崛起。

当年,中国快餐业门店发展到28万家,专业快餐公司400个,加盟连锁店超过2000家,快餐年营业额达300亿元,约占餐饮业营业总额的1/4。

这段时间里,乔赢在河南开出了中式快餐连锁红高粱,蔡达标在广东创办了真功夫,潘蔚也在香港搞起了味千拉面。

李红和她的乡村基也正是在这个时期,登上了历史舞台。

连锁餐饮专家陈奇文曾表示,中国快餐品牌80%都带有浓重的西式影子。当时,乡村基的主要业务也是模仿洋快餐,销售炸鸡、汉堡、薯条等,和本土很多快餐品牌别无二致。

第二年,麦当劳进入重庆,李红说,“麦当劳和肯德基开始进入重庆,我们再做炸鸡这些就没有优势,做得再好也好不过洋快餐。”乡村基开始寻求转变。

1998年,乡村基虽然在经营模式上仍借鉴麦肯,但在产品结构上基本抛弃了西式快餐的思路,转以现炒中餐为主,传统的香菇滑鸡、牛肉米线、泡椒鸡饭等成为主打。

当时的中式快餐行业,也在摸索什么是标准化,如何将中餐标准化。中式快餐开始进入到模仿西式快餐的去厨师化、中央厨房加工、拿到门店复热等的工业化时代。

乡村基也开始尝试中央厨房模式。

但与很多中式快餐中央厨房不同的是,为了保证现炒,乡村基没有完全采用中央厨房加工——门店复热的模式,而是由老厨师将流程拆解、标准化,并制成册,中央厨房按手册进行预处理后,配送到各个餐厅,再由门店的大厨根据手册,进行传统的热锅现炒。

在对原料进行处理时,要在标准化基础上,坚持传统手艺的精工细作,比如切菜,既要求手工操作,又要求如何处理、切成什么形状、多大尺寸,只允许有2%的误差。

为此,乡村基十分关注厨师手艺标准化:对每道菜的烹调技术、菜肴风格等特征进行拆解,炒菜时的油温、放菜顺序、时间等进行标准化。

为了培养符合“标准”的厨师,乡村基建立乡村基厨师大学,传帮带制度,对新入职厨师进行培训和常规复训,每年还会举办厨神争霸赛,厨师表彰大会等。同时,乡村基还设立了完善的厨师晋升制度,公司不少大厨已经转换到管理岗,成为公司的中高层。

据悉,目前乡村基是中式快餐行业拥有厨师人数最多的品牌。这让乡村基在一众标准化产品中,显得与众不同。

凭借着现炒的厚重味道,符合川渝口味,加上价格实惠、分量足,乡村基受到消费者热捧,不仅成为当时重庆餐饮界的明星,也为上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03中式快餐进入3.0现炒时代,乡村基发展也步入快车道

雀巢专业餐饮与欧瑞国际联合发布的《中国中式快餐连锁白皮书》显示,如今,中式快餐44%的受众是白领上班族,最初的主力军技术工人、学生仅占13%和7%。从收入上来看,中式快餐消费人群的个人月均收入,多集中在5000-10000元这个区间,也符合主力消费群体白领上班族的情况。

也就是说,中式快餐的受众正在升级,并带来更高的需求。《中国中式快餐连锁白皮书》数据显示,75%受访消费者表示“比起价格更在乎营养健康”,更有超过80%受访消费者认为,“中式快餐也需要色香味俱全”“比起价格更在乎菜品口味”。

显然,绝大部分消费者希望中式快餐能有更好的口味、服务,注重营养搭配,并愿为此付费。

而中式快餐2.0版本是基于效率和成本构建的经营模式,已无法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所以,越来越多的中式快餐品牌回归现炒模式,通过专业厨师现场操作烹饪,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口味和用餐体验,以满足他们对品质升级的需求。

中式快餐正在进入3.0现炒时代。

而作为一直坚持现炒的乡村基,更是这一趋势的推手之一。当现炒时代到来,乡村基集团也迎来自己的3.0阶段,发展得更得心应手。

在乡村基集团的3.0发展中,除了保证坚持二十余年的现炒现做这一核心,更突出了四大特点:明档锅气;正餐食材;好吃不贵;干净卫生。

与此同时,乡村基集团还在2011年投资成立了大米先生,直接将“现炒的快餐”打在门头上。从诞生至今,大米先生严格保证每一家门店都是“真现炒”,没有中央厨房,每个店增设了占门店面积40%的厨房,拒绝复热产品、料理包复合酱料。

据红餐网了解,仅5年,大米先生的直营门店便突破100家,之后以几乎每年100家的速度快速扩张,目前在上海、重庆、成都、长沙、武汉等市场,已经拓展了400余家直营门店。

这更让乡村基坚定现炒的正确。

据悉,未来,乡村基也会逐步改为明档现炒,突出中餐应有的锅气。

同时,集团两大品牌都一改传统快餐“吃饱最重要”的选材标准,对标正餐的食材标准,米饭精选五种东北大米进行黄金配比,仅因为选用金龙鱼的非转基因食用油,乡村基集团每年就要多花近千万元采购费。

乡村基为食材多“付出”的这些费用,并不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而是通过规模化采购,以及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去摊平成本,保证“好吃不贵”。

在消费者愈加重视的食品安全上,乡村基集团也和全球领先的卫生机构艺康集团合作,建立了行业首个360°卫生管理体系。

可以说,在整个中式快餐行业进入3.0现炒时代之时,一直坚持现炒的乡村基集团已经获得了先手。

如今,它正通过以写字楼为主,主打湖南、湖北、上海、四川的大米先生,和主打复合型商圈,主力拓展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的乡村基,实现双品牌路线,进行全国布局,并兼容更多渠道,步入发展快车道。

1000家门店,或许只是乡村基集团发展的新起点。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