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高端冷饮加盟店

本文目录

“雪王”蜜雪冰城IPO,三年赚了30个亿,加盟商排队送钞

“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雪王已经把这首洗脑代表作唱到了证监会大厅,接下来即将叩响深交所的大门。

9月22日,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信息显示,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蜜雪冰城”)的A股上市申请已获受理并正式预披露招股书,拟登陆深交所主板,冲刺“A股新茶饮第一股”。

雪王爱开店

蜜雪冰城并非只靠一首魔性主题曲让人印象深刻,占领了全国各地大街小巷的蜜雪冰城门店也在年轻人群体中也刷足了存在感。

据招股书显示,蜜雪冰城是国内门店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品牌影响力最强的现制饮品连锁企业之一,通过“直营连锁为引导,加盟连锁为主体”的方式打造现制茶饮连锁品牌“蜜雪冰城”、现磨咖啡连锁品牌“幸运咖”和现制冰淇淋连锁品牌“极拉图”,为消费者提供各类现制饮品、现制冰淇淋。

在营业门店方面,蜜雪冰城的门店数远超同行业竞争者,成为现如今新茶饮市场当之无愧的开店王。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3月,蜜雪冰城共有加盟店22229家、直营门店47家,共计22276家。蜜雪冰城还将业务拓展至海外,在印尼、越南分别开设317家、249家“蜜雪冰城”门店。

“蜜雪冰城”品牌也从2023年初4553家加盟店,急速扩张至2023年3月末的2万余家加盟店,2023年净增5757家店,2023年净增7058家店,2023年至2023年的门店年复合增长率为68.49%。2023年,仅三个月“蜜雪冰城”就开出了1772家新加盟店。

加盟店排队送钞

平价、物美价廉可能是大众对蜜雪冰城饮品的第一印象,很多人可能会认为,相对于其他品牌动辄十元,甚至是二三十元的饮品来说,蜜雪冰城的饮品没有什么利润空间。但是,你可能想不到,蜜雪冰城在近三年的时间里,赚了近三十个亿。

据招股书显示,近年来蜜雪冰城业绩实现高速增长。2023年至2023年及2023年1至3月,蜜雪冰城的营收分别为25.66亿元、46.8亿元、103.51亿元及24.34亿元,对应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45亿元、6.32亿元、19.1亿元与3.9亿元。

对于蜜雪冰城来说,物美价廉+迅速扩店就是他的盈利法宝。

与很多自营茶饮品牌不同,蜜雪冰城主营收入来源于向加盟商销售食材、包装材料、设备设施、营运物资等产品,以及加盟管理服务费。

物美价廉为加盟门店带来了下沉市场甚至是一线城市的流量蛋糕,而2万余家的加盟门店则可以源源不断向“雪王”输血送钞。

近年来,蜜雪冰城的主营收入占比较大的就是食材和包装材料的销售收入。2023年1至3月,向加盟商销售食材就为蜜雪冰城贡献了17.56亿元的收入,营收占比达到了72%。而2023年,食材为蜜雪冰城更是带来了惊人的72亿元收入。

不过,加盟商排队送钞的同时,蜜雪冰城该如何保证监督管理质量?

此前,蜜雪冰城因食品卫生与安全问题数次登上微博热搜。2023年8月,福州抽检出蜜雪冰城门店存有发霉柠檬,调制糖浆与奶制品无密封冷藏保存;同年8月,由于使用过期食品原料,河南省5家蜜雪冰城门店被责令停业整改,9家被处以行政处罚;2023年9月,蜜雪冰城因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未按规定处理被通报,因食品经营条件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安排未取得健康证明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被立案查处。

此前,根据南都鉴定测评实验室2023年至2023年3月15日报道过的茶饮行业全国、各省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抽检数据、天眼查数据,蜜雪冰城共被抽检出不合格或被曝问题5次,次数最多。

蜜雪冰城也坦言称,公司加盟门店数量快速增加,使得公司对加盟门店的监督管理难度也随之提高。加盟门店在管理和运营标准上,可能存在与公司要求不一致的情况。若加盟门店发生店员操作不规范、门店卫生不合格等违规情况,从而导致产品质量纠纷或食品安全事故,将对公司的品牌声誉及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IPO有大胃口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蜜雪冰城已曾完成过一轮融资,投资方为高瓴资本、美团龙珠。

在茶饮“修罗场”的多年摸爬滚打让蜜雪冰城赚得盆满钵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蜜雪冰城账上货币资金余额为30.67亿元。

但雪王似乎还有更远大的志向,意图借IPO之力在其他食饮品赛道来复制雪王的成功。

现如今奶茶、茶饮类的赛道已经挤满了竞争者,这块蛋糕也要被啃食殆尽。但蜜雪冰城嗅到了咖啡芳香,在咖啡方向持续发力,推出了现磨咖啡连锁品牌“幸运咖”。

据披露,幸运咖2023年-2023年的门店数量为12家、142家、469家,2023年第一季度门店数为636家。经营“幸运咖”品牌的公司主要为河南幸运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22日,该公司2023年亏损69.57万元,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为40.51万元。

而这次IPO,蜜雪冰城又将募集资金近65亿元,投资12个项目。

据招股书,蜜雪冰城拟募集资金64.96亿元,投向12个项目,其中约29亿元拟投向食品加工、产业园等生产建设类项目,19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约11亿元将用于仓储物流配套项目,剩余约5.5亿元拟用于营销服务体系、研发中心等项目。

蜜雪冰城解释称,随着行业需求的不断扩张,预计未来3-5年公司业务还将持续快速发展,公司在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经营环节均需要较大数额的流动资金。

潇湘晨报记者郝咏琪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钟薛高调查:线下仍在“热卖”,经销商利润超30%

作者|夏天

“雪糕刺客”与“雪糕护卫”的“战争”还在继续。

从钟薛高“不融化”,到发现卡拉胶,再到火烧钟薛高、油炸钟薛高,最近又被曝出售价18元成本仅1.32元……钟薛高几乎是“躺”在热搜上。

来源:微博截图

舆论风波叠加酷暑来袭,钟薛高究竟卖得怎么样?

剁椒TMT找到了多位钟薛高的经销商、线下便利店、小卖部,并跟10多位消费者聊了聊,发现一系列的风波并没有击垮钟薛高的口碑。相反,“喜欢的人,还在买”。

“钟薛高的销量没有明显变化,甚至,还有看到热搜专门买来尝的。”北京一家社区超市老板告诉剁椒TMT。

一位做雪糕批发生意的经销商表示,圈子里的人都在关注“雪糕热搜”,“毕竟这关系到以后还上不上货”,但这段时间,还是不断有超市打电话继续进钟薛高,销量没有影响。

事实上,钟薛高并不是线下最贵的雪糕产品。

在北京,个别高端冰品店销售最火爆的雪糕,其实是售价108.8元的茅台冰淇淋,以及售价59.9元的日本獭祭冰淇淋。

在上海,香水品牌梅森马吉拉推出了同名冰淇淋,售价58元,同样引发潮流青年的追捧。

贵价雪糕的时代真的到来了。看起来,这一次的舆论风波,也没有让钟薛高的线下销量“伤筋动骨”。

“钟薛高是我们卖得最好的品牌之一”

“热搜对我们售卖钟薛高没有影响,我们门店卖的最好的就是钟薛高和葡萄冰”。

在北京东三环的一家罗森便利店,门店负责人表示,钟薛高一直在售,:“可可味和柚子味卖的最好”,可可味18元,柚子味16元。

而另一款销量类似的雪糕——葡萄冰,价格7.9元。

而该罗森门店最便宜的是雀巢的雪糍,售价为4.4元,销量反而不如价格更高的前两个品牌。

来源:罗森饿了么截图

关于拿货渠道,罗森便利店负责人向剁椒TMT表示:“我们没有在钟薛高公司拿货,因为需要大量保底。我们都是在经销商拿货,可以先卖货再结算。”

该罗森门店负责人还表示,已经在冰柜贴上了全部品牌雪糕的价格标签,但目前还没有收到公司为钟薛高更换单独冰柜的通知。

前几天钟薛高曾就“线下店雪糕区分”等问题,回应媒体表示正在推进线下的单独冰柜。而从事实看来,钟薛高推进的速度还有待提高。

从6月中旬左右开始,就有用户在小红书晒出了带有钟薛高LOGO以及图片的“单独冰柜”,“逛超市无意间发现的,再也不会给拿雪糕不看牌子的人迎头痛击”。

来源:小红书截图

在成立没多久、专门做饮料冰品的社区商店凯福达,其老板表示:虽然持续的热搜对钟薛高的销量还是有些影响的,但是还是有顾客买。并且最近会经常听到来买雪糕的顾客在讨论新闻。

“我们店卖的最好的是茅台冰淇淋和日本的獭祭”。茅台原味和香草售价为108.8元,酒糟味的獭祭冰淇淋售价为59.9元,都是贵价雪糕。

来源:微博截图

而这两款贵价雪糕之所以受欢迎,主要是因为“稀有且价格合理”。我们在凯福达店铺的评论中发现,一些顾客纷纷表示:“其他地方都没有”、“价格也不贵”、“忠实顾客终于不用满北京找了”等评论。

来源:大众点评截图

综合来看,钟薛高虽然频频被推上热搜,负面舆论热度还未散去,但品牌忠实的粉丝还在。

甚至换个角度来想,钟薛高此次舆情风波,相当于是一次“洗粉”的过程,把自己品牌的受众提纯了。

钟薛高的成本究竟有多少?经销商能赚多少钱?

实际上,“雪糕刺客”并不是今年才有的现象,据某机构调研显示,过去7年间,冰激凌单品均价增长了120%-250%。贵价雪糕不止一个,像哈根达斯,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国内雪糕冰淇淋界天花板般的存在,大多数人对它也没有太大怨念,虽然最近哈根达斯也翻车了。

为什么是钟薛高一直被大家“按”在热搜上呢?

来源:微博截图

结合近期网上大家的讨论来看,其实原因很简单,首先安全问题成为了导火索,其次就是价值问题。

像哈根达斯、DQ这种贵价雪糕,是有自己专门的门店以及冰柜,而且明码标价,因此受众也更加垂直。而钟薛高之前都是和便利店里其他品牌雪糕放在一起的,并且没有明确的价格标签,因此引发了消费者的落差心理。

来源:微博截图

而一些知道这个品牌的人,受其创始人林盛以及品牌之前的营销所影响,对钟薛高的认知往往是高端雪糕。甚至有不少人,也是通过之前林盛的一段“高调”采访,了解到了这个品牌。

林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钟薛高最贵的一支卖过66元,产品成本差不多40块钱,它就那个价格,你爱要不要。”视频一出,大家对林盛的“傲慢”营销态度很不买账,自然对钟薛高的好感度也随之下降。虽然,林盛之后回应称遭到了“恶意剪辑”意思被曲解。

随之,人们在发现钟薛高在线下甚至没有单独冰柜区分的时候,一时间似乎更加不能理解或接受钟薛高“自圆其说”的高价值概念了。

并且,最近抖音上又出现了林盛一段更早之前的采访视频,视频中他表示自己每天早上需要尝遍所有批次的雪糕,吃完之后整个肚子里都是冰疙瘩。对此,网友们纷纷下场评论道:“一本正经的说假话的样子好帅”、“洗不白的”、“你我无冤无仇,为何拿我当傻子”......

来源:抖音截图

而7月12日,一则打假人王海逆向“复刻”钟薛高的视频,再次将钟薛高推上风口浪尖。王海表示:自己制作钟薛高售价18元的丝绒可可所用的成本仅为1.32元,再次引发了网友们的剧烈讨论。

做冷饮三十多年、拥有100+加盟店和直营店的大体量经销商老K向剁椒TMT表示,自己做钟薛高的利润大约有30%左右,进价在6—12元之间。

这样算下来,每支钟薛高留给他的利润大概在1.8—3.6元之间。

相比之下,他旗下的另一个重点产品——奥雪双黄蛋,每支的利润大概为1.3元。若以每支钟薛高赚2.7元(2.7为1.8和3.6的中间值)来估算,卖出1支钟薛高相当于2支奥雪。

这还是三层经销商的进价,经剁椒TMT了解,老K上面还有两层经销商,所以一层的经销商拿货也会更便宜。

一位雪糕行业的从业人员表示,所有雪糕的出厂价大概都是终端零售价的一半,所以越便宜的雪糕利润空间越低。

个别终端一支钟薛高可以赚8元左右,甚至更多。由此看来,高端雪糕市场的利润空间仍然很大。

老K还称:“作为我个人而言,不吃大牌的冰品,主要是因为他们层层加价。比如巧乐兹,成本不到7毛,自己进价大概在1.2元左右,加上运输等费用差不多以3.5元的价格下柜,而零售基本在4—5元之间”。

一些大品牌公司的区经理有上百万的工资可以拿,他们的业务费用占到了雪糕售价的30%—40%,团队赚的钱比料的成本高。

而经销商到终端还分为5个级别,如一批、二批、三批等,还会根据不同城市和拿货量大量少来给经销商定价。最后到达消费者手里的雪糕会经历层层经销商提点加价。

茅台、恒顺醋业、梅森马吉拉…为什么品牌都要做雪糕?

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诉求是不一样的,无论是高价雪糕还是低价雪糕都有其特定的受众群体。一些品牌也纷纷跨界加入雪糕市场。

6月22日,时尚品牌MiMiCfé全球首店落地成都,并且7月初,MiMiCfé的上海店也开业了。店内咖啡价位在28-58元之间,单球冰淇淋为48元一个,与品牌价位相契合,属于高端雪糕市场。同时,服装+咖啡的开店模式,也创造出了新的消费场景,在一定程度能为品牌带去更多流量。

A股上市公司恒顺醋业也加入了冰淇淋大军。今年推出了3款文创雪糕,口味分别为酱油芝士、香醋和黄酒,每只售价为18元,依然属于中高档位。恒顺产品开发人员表示,很多人出于好奇尝试,开始以为是黑暗料理,但吃完会觉得“非常惊艳”。疫情导致业绩低迷,而进入夏季雪糕市场需求量增大,恒顺醋业尝试跨界卖雪糕,利用消费者的需求赚取盈利,为公司减少负债压力。

而之前多次热搜的茅台冰淇淋,99元的定价依旧没有阻挡门店排队购买的消费者。

越来越多的贵价雪糕正在不断的进军雪糕市场,一些低价雪糕因为运输、场地租金上涨等问题,也都随之调整了售价或者销量减少。比如北方一元的产品到南方销售基本售价为2-3元左右。

而之前5毛一包的雪莲,因13年没有涨价,近期关注度持续上升。但也因为运输成本问题只能在工厂周边区域内销售,无法进行线上订购。而雪莲的经销商表示,雪莲虽然在网上热度很高,但销量和之前差不多,因为售价低也赚不到什么钱。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随着租金、管理费用的不断提升,渠道对于利润的刚需性将体现出来,这是推动高价雪糕不断出现的主要原因。以30%的毛利来测算的话,10元雪糕和3元雪糕,有天渊之别,以后高价雪糕或将成为主流。并且因为中国的消费市场比较多元化,高端、中端、中低端以及低端的雪糕都会长期存在,不同的产品匹配不同的消费人群,未来中国的冰淇淋市场将进入白花齐放的战国时代。

蜜雪冰城走向IPO,“雪王”搅局大饮品赛道

文/福布斯中国

9月22日,据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信息显示,蜜雪冰城的深交所主板上市申请已获受理并正式预披露招股书。招股书显示,该公司2023年、2023年、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66亿元、46.80亿元和103.51亿元。从刨冰小店到连锁品牌,再到踏入营收百亿俱乐部,传闻已久的蜜雪冰城上市,终于迎来实质性进展。

以低价策略横扫茶饮、冰淇淋和咖啡各品类的蜜雪冰城正在与奈雪的茶、喜茶、瑞幸等品牌正面交锋,搅局大饮品赛道。但随着茶饮市场热度逐渐褪去,蜜雪冰城能否撑起600亿的估值,避免重走奈雪市值腰斩的老路,依然不明朗。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3月末,蜜雪冰城已有22,276家门店,门店网络覆盖境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海外市场,蜜雪冰城于印尼、越南已分别开设了317家、249家门店。加盟门店及直营门店数量分别为22,229家及47家。

与奈雪的茶完全自营、靠对外销售现制茶饮与烘焙产品赚取收入的模式不同,蜜雪冰城走的是“直营+加盟”模式,是国内现制茶饮行业门店数量最多的品牌。蜜雪冰城收入主要来源于向加盟商销售各类制作现制饮品和现制冰淇淋所需食材、包装材料、设备设施、营运物资等产品,并提供加盟管理服务。食材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占比达72.16%。

庞大的加盟店规模,支撑了蜜雪冰城的商业模式,其主要收入也来自于这些加盟商。通过“直营连锁为引导,加盟连锁为主体”的方式,蜜雪冰城打造了现制茶饮连锁品牌“蜜雪冰城”、现磨咖啡连锁品牌“幸运咖”和现制冰淇淋连锁品牌“极拉图”。冰淇淋3元、柠檬水4元,现磨美式咖啡5元。招股书显示,蜜雪冰城产品均价6至8元。下沉、低价、接地气是蜜雪冰城的“杀手锏”。如此低廉的零售价格,盈利能力到底如何?

招股书显示,2023年到2023年一季度,蜜雪冰城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5.95%、34.08%、31.73%和30.89%,剔除2023年起公司执行新收入准则,将销售费用中的运输费用计入营业成本的影响因素后,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5.95%、36.67%、33.98%和32.99%。

不难看出,以薄利多销为卖点的蜜雪冰城,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相对较低,且呈逐期下滑的趋势,今年一季度为30%左右,显著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甚至仅为奈雪的茶、瑞幸咖啡的一半左右。蜜雪冰城对此表示,由于奈雪的茶为直营模式,瑞幸咖啡以直营模式为主,其收入为门店对外销售饮品等产品的收入,营业成本仅含材料成本,因此其毛利率高于公司以及其他以加盟模式为主的同行业可比公司。

一边加速扩张门店、品类,一边主打超低价格。下沉+加盟策略帮助蜜雪冰城杀出重围,也成为了它的隐患之一。

2023年5月初,蜜雪冰城被曝旗下郑州永安街店、济南大观园店、武汉马湖商业街店存在篡改开封食材效期、使用隔夜茶汤奶浆半成品等问题。蜜雪冰城济南大观园店、武汉马湖商业街店,有店员连续多日使用过夜的冰淇淋奶浆、奶茶,这些均不符合蜜雪冰城公司规定的物料储存标准。在黑猫投诉平台,涉及“蜜雪冰城”相关的投诉累计高达4,080余条。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饮品中异物”“退单后退款难”“服务质量差”等方面的问题。

很明显,在高速扩张之下,蜜雪冰城显然已经超出了它的管理极限。由于定价偏低带来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系统管理水平也跟不上拓店速度,使蜜雪冰城失去了对供应链、加盟商等多方面的管控能力。

眼下,茶饮赛道的竞争已然来到下半场,曾经主打高端的品牌们也开始争相下沉。今年年初,喜茶、奈雪先后宣布降价;9月,星巴克中国在全球投资者日大会上表示将扩大开店数量,下沉到更多二三线城市。蜜雪冰城IPO之路能否顺利仍未可知,但“雪王”搅局大饮品赛道的成长性困境是茶饮品牌们不可避免的问题。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