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包子加盟店排行榜餐饮

本文目录

成都人最喜欢吃的5家包子铺,五馅包等品牌上榜

说到包子,我们自然而然会联想到早餐。确实是这样,作为国民早餐最喜欢的品类,包子在南北地区都占着很重要的位置,包子馅料众多,口味多变,也受到了大家的喜爱追捧。

说起成都人最喜欢吃的包子,这五家包子铺必须拥有姓名!

第一家:盘飧市包子

排队半小时只卖下午时间段

地点:锦江区华兴正街54号

时间:15:00-16:00

这家包子并非早上售卖,而是在每天下午3点准时开卖。盘飧市是一家百年老店,包子只是其中一款单品。别看是下午售卖,每天等在售卖窗口前的顾客那可谓是人山人海,刚把一笼包子端上来,立马就一售而空,售卖时间只有1个半小时,他们家卖的最好的是一款瘦肉叉烧包,想来吃的,一定要卡准时间哦!

第二家:蜀食一家五馅包

特有炒制馅料手工现做

地点:成华区成康路5号/成华区东郊记忆公园建功路2号

时间:6:00-11:00

这家包子店专做社区放心早餐,第一次吃五馅包是在2014年,一晃都吃了8个年头了。五馅包的特点,最核心的就是它们挂在门头的一句话:颗粒状炒制馅料,解决了很多人不敢吃包子,担心包子馅料不健康的难题。因为是颗粒状,能清楚看到馅料的真材实料,炒制的工艺,也让整个包子的口味变得格外出众!而且,这也是一家天天必须排队才能买到的包子,不是网红包子,但比网红包子更火,说的就是他们家了!强烈推荐他们家的竹笋鲜肉包,又香又脆,连续吃3个停不下来!

第三家:十二桥包子

老面包子物美价廉

地点:金牛区西安南路1号

时间:7:00-11:00,14:00-18:00

这家包子店在成都开了很久了,说起他们家的特点,一是使用老面碱发酵,喜欢老面口感的朋友们不能错过;另一个特点就是包子个头很大,曾经去他们家门店买过包子,吃一个就很饱了,还能管一上午不饿,难怪有这么多忠实食客天天来买,物美价廉的标签被它拿捏的死死地!

第四家:韩包子

百年招牌品种单一

地点:成华区建设路2号附15号

时间:7:30-20:00

很多人对韩包子的评价褒贬不一,喜欢它爱不释手,每天下午不去排买个鲜肉大包就浑身难受;不喜欢韩包子的对它又充满了又爱又恨的情绪。的确,作为成都年份最久远的包子品牌,韩包子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凭着百年招牌的名号,也获得了一众忠实粉丝的喜爱,现如今韩包子的加盟店也遍布成都的大街小巷,如果你有怀旧情结,可以就近去一家门店试试!

第五家:食而百包子

渗油包子皮薄馅多

地点:成华区第五大道26号附88号

时间:7:30-20:00

这家是售卖全天的门店,种类比较多,包子是其中一类。店里的招牌包子是酱肉包,包子的优点在于皮薄馅多。很多粉丝来吃包子,特别喜欢食而百家包子面皮的渗油感,这种渗油的包子也是有人爱,有人腻,关键还是得看食客的味蕾喜好。不怕油腻的朋友可以去尝一尝哦!

馒头店要上市了!初中毕业开包子店,年挣10亿,号称“馒头大王”

文/朱邦凌

近日,中饮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招股书显示,中饮股份专业从事中式面点速冻食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一家“连锁门店销售为主,团体供餐销售为辅”的中式面点速冻食品制造企业。

中饮股份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夫妻店”,公司控股股东刘会平持有公司1.01亿股股份,其配偶丁仕梅持有公司1,902.78万股股份。刘会平、丁仕梅夫妇系公司实际控制人,俩人合计持股80.7%,拥有绝对控制权。这家馒头店在上海及其周边地区非常有名,旗下品牌是“芭比馒头”,遍布上海大街小巷。实际上,上海人口中的馒头就是包子。

刘会平先后获得CCTV首届“全国十大三农致富榜样”“中华优秀徽商”“特许经营杰出人物”“中国餐饮行业杰出企业家”等先进称号。刘会平用小馒头书写了创富上海滩的追梦传奇。这家馒头店如何发展起来的?是如何走上上市之路的?其背后的老板有哪些故事?

1、刘会平的老家江镇被称“中国面点师之乡”、“馒头之乡”“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江镇做馒头,人人有一手。”在享有“中国面点师之乡”美誉的安徽省怀宁县江镇镇,在外从事面点行业的有近2万人,占全镇总人口一半以上,打造了众多颇具知名度的面点品牌,每年创造经济效益高达40多亿元。江镇的面点品牌竞相绽放,涌现了“众立”“独秀”“天添”“沙士比”“馒乡人”“包客里”“蒸功夫”“反手”等几十个知名品牌,其中具代表性的当属上海的“巴比馒头”。

刘会平的老家就是被称为“馒头之乡”的江镇。1977年,刘会平生于江镇镇江镇村。1995年,刘会平从江镇初级中学毕业,因为家境贫寒,不忍父母操劳而选择辍学。之后跟着姐姐学做包子,并辗转在南宁、贵州等地开店。1998年,刘会平带着仅有的几千块钱来到上海。然而两年开了三家包子店生意还是不好,他开始反思,生意到底该怎么做。

刘会平曾经自述:就在思考为什么没有成功,后来我就考虑还是自己的产品做得不够好,冷静下来思考以后觉得我们做的这个东西根本不符合上海人的口味。产品是生意的根本,付出五年失败的代价,刘会平终于悟到了这个看似简单的商业规则。他不惜成本选用好的新鲜食材,并在城隍庙尝遍了每一道小吃,发现上海人喜欢的口味清淡、偏甜,而自己做的包子却偏咸偏辣。

2001年,他在当时办公楼林立的南京路附近以每月5000的价格租下了一个不到十平米的小店,取名刘师傅大包。在刘会平看来,那些形色匆匆,没有时间做早饭的白领们是绝佳的客户群体。然而,当时很多同行还在别人的餐厅租窗口卖包子,每月租金也就一两千元。三个月后,凭借口碑,刘会平的门店排起长队。两年后的2003年,刘会平开了三家店,赚到了桶金30万元,正在这一年他向母校捐出10万元,同时,善于思考的刘会平有了新的目标。

2、巴比馒头:传统的包子混搭上洋味儿十足的名字,成为网红馒头刘会平表示,人家麦当劳肯德基卖汉堡+可乐,我们中国包子馒头也不比他们差,那我就思考这个问题,我们觉得我们一样能做到。首当其冲的就是改名,“麦香馒头”、“口留香馒头”、“麦喜馒头”,想到这些名字时,刘会平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脑海中冒出“巴比馒头”时,他觉得对劲了。

2003年,刘会平为品牌取名,巴比馒头。传统的包子混搭上洋味儿十足的名字,被激发出好奇心的除了消费者,还有各路媒体,在那个传统媒体影响力巨大的年代,巴比馒头成了不折不扣的网红馒头。“巴比馒头”这个名字带来的品牌效应,由一个投诉电话引爆。

2004年年底,有个人怒气冲冲投诉“巴比馒头”收了加盟费不履行协议。调查后发现,原来是有人打着“巴比馒头”的旗号四处招商,诈骗高额加盟费。刘会平怒从中来,将骗子告上了法庭。一石激起千层浪,“真假巴比馒头”大战吸引了上海各大媒体争先报道。刘会平胜诉后,“巴比馒头”一炮而红,加盟者络绎不绝。

从2004年,刘会平建起家中央工厂统一加工馅料。到2007年冷冻产品配送技术研发成功,实现成品的统一生产及配送。2009年,在经过2年不分昼夜的反复试验后,刘会平率领的团队攻克了冷冻面团技术,使包子得以在生制的情况下保持发酵,可以将生制包子配送门店后进行蒸制,保持了包子口味的新鲜与纯正,实现了从馅料到成品的完全标准化作业。时至今日,冷冻面团技术仍在是中国市场早餐行业的一项尖端技术。到2012年,刘会平的上千家门店分布在长三角地区各个角落。

为了支撑这个庞大的加盟体系,刘会平决心打造“中央厨房”——门店只要从“中央厨房”进货半成品,蒸煮加工之后进行售卖。一方面统一了各区域包子的口味,保证品质;另一方面也减轻了门店的负担,降低开店成本。后来,这成了刘会平引以为傲的产业园,他丝毫不畏惧外界对生产间的监督,甚至极力邀请各界人士到他的工厂看一看。但在当时,这个集馅料工厂、物流中心、研发中心于一体的“厨房”花光了刘会平创业几年来的全部积蓄。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巴比馒头”成为“上海名菜名点”“上海二十大名小吃”之一,是上海很火的早点品牌,也是中国早餐业的知名品牌。“巴比馒头”成为江镇孕育的体量大品牌,分别在上海、广州建成国内规模大、现代化水平高的标准化早餐食品生产加工基地,旗下品牌“巴比馒头”遍布上海、北京、广州等几十座城市,目前有2700家连锁店,规模直逼洋快餐肯德基、麦当劳。

3、渠道为王:每天通过上百辆冷链车为门店做配送除了横向扩张,刘会平还要从纵向上提升渠道的利用效率:向巴比馒头的门店供应速冻饺子、速冻馒头。在这个业务坐标系上,中饮集团对应的是三全、思念、湾仔码头等速冻巨头。不过,刘会平自认为有胜算的“筹码”,他觉得,相比走商超渠道的速冻巨头,中饮集团直接配送到巴比馒头的门店,渠道层级少,不仅零售价可以更便宜,而且实行每天派送,产品更新鲜。

刘会平的逻辑很明了:渠道为王。他还从当下风生水起的生鲜电商中看到了渠道的价值。“这个事情难就难在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但这却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他说,巴比馒头每天通过上百辆冷链车为门店做配送,如果承接生鲜电商的配送业务,将生鲜包裹带到门店,几乎不增加成本,另外,门店的生意主要集中在上午,下午也有时间上门配送,获得更多收入。

4、巴比馒头起始于上海,却也局限在上海周边,区域性质明显2016-2023年中饮股份营业收入分别为7.2亿、8.67亿、9.9亿,复合增长率为17.26%,净利润分别为3719.07万、1.13亿、1.43亿,也有明显增长趋势。

中饮股份最知名的品牌就是“巴比馒头”了,巴比馒头起始于上海,却也局限在上海周边,区域性质明显。多年来中饮股份虽然努力扩大规模,但销售领域也仅限于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地,数据展现地则更为直观,2016-2023年,华东地区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比重分别为94.15%、93.84%、92.93%,其余地区销售收入占比合计还不超过10%。

中饮股份采用“工业化生产、全冷链配送,直营、加盟、团体供餐为一体”的经营模式,工厂主要布局在上海和广州,但从往年的产能利用率来看,真的是“旱的旱,涝的涝”,产能利用率非常不均衡。

5、中饮股份拥有直营店仅15家,加盟店2641家截止2023年末,中饮股份拥有直营店仅15家,加盟店2641家。由于运输、加盟商分利等因素,中饮股份加盟店毛利率仅33.34%,而直营门店毛利率则高达60.59%,几乎是加盟店的2倍,本次募集资金20%都投向了直营网络的构建。

中饮股份主要依赖加盟模式,加盟店数量是直营店数量的176倍。报告期内,中饮股份通过直营模式和加盟模式实现收入为68,600.14万元、80,258.99万元和89,288.68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5.39%、92.68%和90.28%,因此新开门店选址对公司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门店选址一旦失当,会使既定的目标市场地位难以实现,直营店开店前期产生的相关筹办费用不能收回,同时加盟商也将因加盟门店的经营不善影响公司对其的销售收入。

6、富了不忘扶贫:担任贫困村“名誉村长”上海巴比馒头创始人、中饮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会平接受池州市石台县七都镇河口村的聘请,担任该村“名誉村长”。巴比公司将对河口村采取两项帮扶措施,一是帮助河口村在沪打开生态农产品销售渠道,为全村实施产业扶贫解除后顾之忧。二是针对河口村有务工意愿的劳动力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专门提供工作岗位,增加其工资性收入,助力实现就业脱贫。

7、可比公司:庆丰包子铺、三全食品在目前的食品制造业,行业集中度比较低。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食品制造行业中规模以上企业数达到8862家。大中型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18%,小型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82%。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

在招股书中,中饮股份将北京庆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郑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千味央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青露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早阳餐饮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杭州甘其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列为主要竞争对手。

刘会平对未来充满信心。未来,巴比小象和他的家族会被制作成漫画。对于未来,刘会平制定了一个被称为“2112”的战略:围绕打造一个中式面点的世界品牌为核心,发展一个线下超过10万家的连锁门店、创建一个中国著名的生鲜食品电商交易平台、做强两个产业链,即农产品产业,动漫文化产业。刘会平表示,我们是希望到2112年,是我们品牌成立100周年的时候,我们企业的销售规模能达到2112亿美元。

4000元闯荡上海滩卖包子,年营收10亿要上市,人称“馒头大王“

说起卖包子,大多人眼里就是一个小摊位,辛苦劳累不说,一年还挣不了几个钱。可在上海,却有这么一个人,每天卖出包子1780000只,一年营收近10亿,分店开到全国2600家!他,究竟是谁?又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4000元勇闯上海滩刘会平是安徽怀宁江镇人。据称,两万江镇人在全国各地开包子店,年销售额40亿元,纯利近20亿元。出生于包子之乡,刘会平自然而然地选择卖包子为生。

初中毕业后,刘会平凭借所学的面点手艺,分别在常州、贵阳和南宁卖过包子;刨去成本花销,三年实际只赚了4000元,算是失败的。

1998年,他怀揣着4000元只身来到了上海寻梦,开下了一家包子店,由于不了解上海人的口味,但仅仅半个月后就关门了,借来的七八千块赔光了,这让刘会平感觉大受打击。

后来在姐姐的帮助以及鼓励下,刘会平重新振作了起来。2000年,他决定重操旧业。

他做过了仔细的市场调研,外面小摊子经营的包子虽然便宜,但不卫生;大的连锁小吃店,看着干净卫生,但是因为用机器搅拌制馅料,口感不好。

刘会平将两点结合起来以后,一间名为“刘师傅大包”的包子铺在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开业了,南京路大都都是豪华饭店,连锁餐厅,而刘会平却用一个7毛钱的包子,在这里站稳了脚跟。

刘会平为了摸准顾客的口味尝遍了上海的小吃店,之后不断丰富品类,改良口味,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师傅大包”凭着好吃,不贵又卫生,门口总是人声鼎沸,来的人络绎不绝,那一年,刘会平就赚到了50万。

借助连锁加盟实现低成本的扩张2003年,为了迎合更多年轻人的刘会平,将“刘师傅大包”更名为了“巴比馒头”,从此“土包子”有了一个“洋名字”。

同年,刘会平注册了成立了上海巴比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我要将所有开的店的馅料一致,统一配送,同一品质,统一口味。当时有钱了,积累了几十万,然后我们做了一个工厂,花了一百万,提供馅料给几家门店,效果很好,于是2004年,几个朋友加盟进来了。”

2005年是刘会平与巴比馒头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刘会平确定了“巴比馒头”品牌化,连锁化的经营思路,并为“巴比馒头”注册了专利与商标;并推出了加盟政策。

从推出加盟政策以后,巴比馒头真正走上了扩张的快车道,角色定位也发生了变化,由包子连锁店的经营者变成了中式面点制造商。

刘会平解释做加盟而不做直营的好处:其一,少交税和社保。以一个单月销售额10万元的门店计算,直营店每月光6%营业税就是6000元,还有员工社保约3000~4000元加盟店可以以个体户形式缴税,每月仅需100~300元。其二,管理简单。直营店需给店长和普通员工很好的激励才能不断地提升业绩加盟店自负盈亏,店主必须想方设法提高营业额。

“巴比馒头有2000多家门店,如做直营,按每个店配5名员工算,员工就得10000多人,这些员工流动性较大,管理难度显而易见。”其实加盟更是巴比馒头低成本快速扩张的法宝。

一家20平方米的标准巴比馒头店,装修约3.5万元,设备约2万元,店铺广告和工装等约1.5万元,这还不包括店租等一次投入成本。如按开一家直营店约需30万元投入计算,每年新开400家店就得1.2亿元投入。

反之,如果采取加盟方式,每家新店需向中饮缴纳一次性8000元(成品配送)或1.28万元(现制现售)加盟费,每月500元管理费,以及1000~3000元培训费。

巴比馒头公司目前主要营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来源于向公司加盟店提供的包子馒头原料以及馅料,一部分则来源于向加盟店收取的管理费、加盟费。

外界总是言论,加盟店难管理,食品安全得不到保证等问题,在刘会平看来都是这种担心都是多余的,不同品类应该选择合适的经营模式。

对于包子,加盟是最好的模式了,至于食品安全方面大可不必担心,巴比馒头从采取中央厨房统一供货方式,从源头进行对安全的把控!

事实证明,刘会平做到了。

建设“中央厨房”保障产品质量中央工厂成为巴比馒头标准化、规模化的核心。

要想做大做强,用小作坊的卫生、选材标准肯定不行,巴比馒头从一开始就坚持选用优质食材、现包现卖,一个店的时候好说、几种产品的时候好说,几百家几千家门店、几十种产品以后呢?

标准化运营是所有连锁经营模式绕不开的问题,巴比馒头也不例外。在公司内部,刘会平逐渐建成了两大体系,分管门店和生产。尤其是中央工厂,在刘会平眼里,这是巴比馒头实现标准化、规模化,以及走向更大规模的核心。

2004年5月巴比在松江的中央工厂就已正式投产,2016年底更是斥资4.5个亿,建成了占地100余亩的面点透明化工厂。除了中央工厂,巴比馒头还有自己的冷链配送物流,保证到最后一公里,每天门店的食材都由自家的冷链物流送到店中。

特别是在巴比馒头这样卫生、健康、品牌化的早餐专门店大肆铺开以后,快速建立起早餐行业的标杆,并迅速逐渐将小摊点挤出市场,让其成为全国拥有2300余家门店的大型连锁品牌。

而且,巴比馒头坚持,有了工厂、物流能够保证延伸到哪个地方,才会考虑拓展哪个地方的门店,如果那个地方巴比馒头不能保证食材的新鲜配送,加盟商就是有再多钱,巴比馒头也拒绝加盟。

巴比馒头如今正在全力拓展华东、华南地区,因为这两个片区它能保证供应链,能开店的,巴比馒头就有保证,保证不到的,钱再多巴比馒头也不做。

为了保证口感标准化,巴比馒头虽然有自己的中央工厂,但依然坚持用自建冷链物流体系,每天凌晨4点前将食材送到门店,再由门店员工现做、现蒸、现卖,全程拒绝速冻,即使这样会大大提高企业的物流成本与门店员工的技能要求,但会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的新鲜、口味和口感。

巴比馒头中央工厂的作用就是处理精选的食材(蔬菜、肉类、面粉等),进行口味调配,做到口味统一,减少门店的制作流程,确保门店在早餐高峰时期能出餐快。

门店员工则会在上岗前接受巴比统一的培训、考核,合格才能上岗,培训费用虽然由加盟商承担,但巴比馒头是按照每家门店统一收费,并不按受训人员的人数收费,一家门店1个人受训是2000元,20个人受训也是2000元,并且培训到人员全会为止。

这样强大的后台支撑和前端管控,既保证了巴比馒头出品的精品和稳定。除了质量,巴比也在不断丰富自己的产品线,从最初的馒头、包子、豆浆,拓展到现在的粥、馅饼、粗粮、点心及饮品等四十余种产品。在保持自己产品优势的基础上,巴比馒头在华南地区,还坚持产品本土化战略,为华南地区消费者精心研发了糯米鸡、流沙包、紫菜卷等适合当地的产品。

在丰富品类的同时,巴比还在进行产品受众细分。现在巴比已经推出了专门针对儿童的产品,如小猪奶黄包、开心红豆包等经典产品,不仅在口感上让人惊艳不已,在造型上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门店不断升级,打造强势品牌既然在消费者看不到地方都如此努力,投入如此之大,巴比馒头自然不会放过自己的门面招牌。

刘会平最初创立巴比馒头时,还不叫巴比馒头,而是叫“刘师傅大包”,小店看上去也就是装修好一点的早餐档,但到了2003年,“刘师傅大包”正式更名巴比馒头,“由刘师傅大包到巴比馒头连锁店,是一次质的飞跃。我们已经实现了国民早餐的梦想,现在要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做世界第一面点品牌。”

为了赋予品牌源源不断的活力,2016年3月巴比馒头推出了“巴比面点”,走上了品牌升级转型之路。

原“巴比曼特尔”是一只活泼的小包子的形象,如今被一只小象替代,用色也从原来的黄色系改为绿色系,视觉上更显明亮与轻快,也更年轻。借“包罗万象”之意,也预示着巴比馒头将不拘一格,全面发展。

而现在巴比又推出了自己的第三代门店,色彩更明快,品牌更清晰,更符合现在主流的休闲餐饮风格,把自己的早餐连锁品牌做得更高大上的决心再明显不过了。

其实,巴比馒头的品牌战略并不激进,甚至有些保守,在开放加盟的情况下,品牌成立14年只开拓2300家门店、覆盖华东、华南两个地区,速度算是很慢了,这也符合了巴比馒头本身的文化理念“良心树品牌、匠心铸品质”。

巴比馒头用14年做好了软件、硬件方面的准备,完成了品牌升级,并做到近10亿元的年销售额。在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在早餐市场品牌化大环境成熟的时候,正是巴比馒头发力扩张、在市场上抢身位的好时机。

近日,巴比馒头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23年,公司营收分别为7.20亿元、8.67亿元、9.9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3762.1万元、1.13亿元、1.43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8.38%、31.51%、33.34%。

截至2023年底,巴比馒头拥有15家直营店、2641家加盟店。但刘会平并不满足目前的成就,他为巴比馒头定的目标是,未来用几十年或更长时间达成10万家门店规模,打造中式面点全球第一品牌,成为馒头界的“麦当劳”“肯德基”。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小买卖做好了就是大事业!(91开店)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