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冰雪童话加盟店可靠吗

本文目录

加入广州匠心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带你窥探餐饮市场先机

在我们夏日炎炎的时候我们都是需要一种凉爽的食物来令我们进行清爽一夏,所以广州匠心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就发现了一个商机,而且这个商机也在我们当今的市场发展中有着极大的地位,那就是我们的两个饮品品牌:冰雪童话冰淇淋、简谷茶茶饮品牌。由于我们目前一些网络视频的传播,我们的饮品品牌产品也有不断的创新,它也有各种各样的优势所在。冰雪童话冰淇淋就是通过一种投资成本小点,而且创业的风险也非常的小。并且通过一定的创新与发展,他在市场上占有着足够的地位,而且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很多的合作伙伴和加盟商也。用心地将我们的品牌进行一个宣传和推广。

厌恶了朝九晚五的枯燥生活,不想再为那微薄的工资整天忙忙碌碌了,那么就来自己创业吧。对于没有任何创业经验的朋友来说,小本创业是不错的选择。在众多的创业项目中,饮品店是深受投资商青睐的,无非是因为其市场广阔,投资成本小,创业风险小。那么在众多的饮品品牌中,广州匠心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旗下冰雪童话冰淇淋和简谷茶不管在品牌影响力还是信誉度上都是非常不错的。想要开一间冰淇淋加盟店的投资商可以来了解下。

冰雪童话冰淇淋和简谷茶都是国内较受欢迎的饮品品牌。广州匠心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所有品牌一直致力于为广大的消费者提供着美味、健康的冰淇淋及饮品,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一致认可和青睐,众多的加盟商们也是对该品牌喜爱有加。目前广州匠心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已经在市场上已经拥有了多家加盟店,家家生意红火。有兴趣加盟的亲们,广州匠心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期待你的加入哦!

黑龙江冰雪经济要破圈:服务3亿人,年产值4500亿

澎湃新闻记者谈婧媛郦晓君

2023年5月初,长城内部春意正浓,而在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雪乡”依旧雪花飘飘,展示着它独特的冰雪魅力。5月1日当天,亚雪公路的路面积雪已达40厘米以上。

“这里每年有长达7个月的雪期,积雪厚度最多可达2米,拥有‘夏无三日晴,冬雪漫林间’的独特气候。”4月27日,雪乡景区经理刘忠才告诉澎湃新闻(www.h.)。

雪乡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南部,地处长白山脉张广才岭与老爷岭交汇处,这里的积雪千姿百态,造就了一个冰雪“童话世界”。刘忠才见证了雪乡这些年来的发展与变迁,从曾经偏僻苦寒的雪原林场到如今名声大噪的“网红”旅游目的地,雪乡因冰雪焕发新生,它是黑龙江推动冰雪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一个月后,在黑龙江另一个闻名全国的冰雪旅游景点——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二十二届年会如约而至。6月10日下午,以抢位“后冬奥”时代为主题的冰雪经济论坛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永久会址举行,企业家们围绕黑龙江冰雪经济发展进行深度交流,展开头脑风暴。

万龙滑雪场董事长罗力在论坛上提出,做强黑龙江省冰雪产业,应该从三个方面加强:一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二要吸引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家;三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家做好配套服务,解决后顾之忧。

事实上,黑龙江是中国最早开发冰雪经济、运营冰雪经济的省份,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冰雪产业的肇兴之地、中国冰雪体育的强省。特别是近年来,黑龙江充分发挥冰雪资源优势,推动冰雪运动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持续为冰雪经济发展拾柴加薪。

在2023年北京冬奥会闭幕不久,黑龙江3月底率先出台《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发展规划(2023—2030年)》及配套若干政策措施,明确冰雪经济包括冰雪体育产业、冰雪文化产业、冰雪装备产业、冰雪旅游产业等方面,旨在加快构建冰雪发展新格局、培育冰雪产业新动能、打造冰雪经济新增长点,并提出2030年全省冰雪产业总产值突破4500亿元的新目标。

黑龙江省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旅游组副组长、黑龙江大学教授崔玉范近日告诉澎湃新闻,这份《规划》针对黑龙江的经济发展,精准施策,为黑龙江振兴发展构建新优势、培育新动能、打造新引擎,提出了具有很强落实性和实用性的策略、具体措施和路径。

此次出台的《规划》及配套的若干政策措施,是黑龙江对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深入贯彻与落实。

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提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以及2023年在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均强调,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如今,中国北疆大省黑龙江正沿着这一理念,借力北京冬奥引起冰雪运动在中国逐渐“破圈”和大众普及的良机,不断推动冰雪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跃升。

投入真金白银,打造国际化冰雪经济示范区

黑龙江是“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首倡地,2023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为黑龙江把“冷资源”变为“热经济”带来了新方向和新机遇。

2023年3月22日,黑龙江省印发《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发展规划(2023—2030年)》(下称“《规划》”),明确要进一步完善冰雪经济体系,大力推动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打造践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先行区、后冬奥国际化冰雪经济示范区。

在刚刚结束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哲表示,作为冰雪资源大省和冰雪体育强省,为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强有力支撑,冰雪经济是动能,是优势,更是潜力所在。

与会嘉宾之一,波司登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高德康表示,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让冰雪运动从圈内走向圈外,冰雪运动的热潮,是国家整体经济实力提升的有力折射。服装行业也应抢抓“后冬奥”时代机遇,借助冰雪经济发展之势,正当其时,大有可为。

对此,《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黑龙江冰雪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到2030年黑龙江冰雪体育产业领跑全国,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冰雪文化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总产值达到1100亿元;冰雪装备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建成国际冰雪旅游度假胜地,冰雪旅游总收入达到2000亿元;冰雪产业总产值突破4500亿元。

“此次发布的《规划》以问题为导向,根据黑龙江经济发展现实、发展短板,精准施策。”4月29日,黑龙江省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旅游组副组长、黑龙江大学教授崔玉范告诉澎湃新闻,黑龙江冰雪经济产业体系当前还不健全,存在发展不均衡、产业链条短、同质化竞争等实际问题,《规划》就如何做强做优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产业,大力推进“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建设,为龙江振兴发展构建新优势、培育新动能、打造新引擎提出了具有很强落实性和实用性的策略、具体措施和路径。

在《规划》出台后的三天,黑龙江于3月25日发布了《黑龙江省支持冰雪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措施》”),提出“壮大市场主体”、“推进项目建设”、“打造品牌活动”、“开展赛事交流”、“完善要素支撑”5个部分共30条措施,对引进市场主体、举办冰雪赛事,冰雪人才引进等多个方面提出具体资金补助和奖励措施。

根据《措施》,黑龙江省级财政将每年安排不少于2亿元的冰雪产业发展支持资金。

在《措施》中,黑龙江还向全球冰雪企业抛出“橄榄枝”,支持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旅游集团20强”企业以及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企业来黑龙江省投资发展冰雪产业,对在黑龙江省新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年营业收入达到5000万元以上的,按照年营业收入的5%给予一次性奖励,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等。

在推进项目建设方面,《措施》中提到,对新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土地价款)2000万—5000万元的冰雪产业项目,在项目全部竣工验收后,一次性奖补200万元等。

《措施》可谓力度大、范围广、服务优。据经济日报报道,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哲表示,各项政策既支持新引进资本、新设立企业、新开工项目,又支持现有冰雪企业、旅游景区改造升级、完善服务,各项奖补政策基本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崔玉范表示,在《规划》和配套《措施》贯彻落实方面,要从政府和市场主体两个方面发力。他建议,各地政府要在省级规划的指引下,结合本地实际,谋划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相关贯彻实行规划的路径、措施和方法,同时做好宣传解读和服务工作。

对于涉及冰雪经济的企业,崔玉范提出,企业要根据消费需求的多样性,开发和完善多元化产品组合,提示产品的竞争力。

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全国冰雪经济“领头羊”

发展冰雪经济,“文化和旅游”重中之重,黑龙江在这一方面的优势得天独厚,拥有闻名全国的中国雪乡、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漠河北极村等知名冰雪旅游品牌。近年来,随着旅游投资结构不断优化、规模不断扩大,招商项目落地率日趋提高,黑龙江已成为全国冰雪旅游首选目的地。

2023年年初,中国旅游研究院和马蜂窝旅游联合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23)》调查显示,黑龙江在“2023-2023冰雪季冰雪旅游热门省份”中居于榜首。报告还显示,近年来,随着大众冰雪运动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游客在周末和长假开启冰雪之旅。

在3月召开的“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推进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闻发布会上,时任哈尔滨市长孙喆介绍称,在正常年份,黑龙江省接待游客超过2亿人次、旅游收入达2600亿元。

位于黑龙江牡丹江市西南部的“雪乡”正是该省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一个典型,从最初偏僻苦寒的雪原林场,变成为众多冰雪爱好者心中的旅游胜地。

2023年5月初,雪乡又下起了大雪。“这里每年有长达7个月的雪期,积雪厚度最多可达2米,拥有‘夏无三日晴,冬雪漫林间’的独特气候。”雪乡景区经理刘忠才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说。

刘忠才回忆,雪乡曾是大海林林业局的双峰林场,1999年进行产业转型,以天然的冰雪资源为依托发展旅游产业。到了2014年,雪乡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重新规划发展。经过多年打磨,以雪乡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大海林林业局经济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

前述《中国冰雪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23)》数据显示,2023-2023冰雪季冰雪旅游热门区县乡镇目的地中,热度最高的是黑龙江雪乡,黑龙江亚布力、黑龙江漠河也均排在榜单前十名。

刘忠才表示,在2023-2023年度,雪乡接待旅游总人数达到73.4万人次,旅游总产值7.31亿元。雪乡旅游收入也从过去单纯的门票收入发展为如今的“吃、住、行、游、购、娱”综合性经营,带动了种植业、养殖业、森林食品业的发展,安排职工1040人,个体经营业户304户,从业人员达5577人。

黑龙江大学教授段光达近日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特别提到,冰雪消费如何推动到大众消费层面,是冰雪经济发展最核心的问题。把冰雪消费推动到大众消费层面,才会产生巨大的市场,而消费需求聚集了冰雪经济发展的潜能。

对此,《规划》已经给予关注,提出要建设冰雪旅游旗舰景区、丰富高品质冰雪旅游产品、培育精品冰雪旅游线路、完善冰雪旅游度假体系、加强冰雪旅游形象宣传营销,从而打造全国冰雪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新旗舰”。

除了旅游业,冰雪经济中的冰雪文化产业同样重要。黑龙江大学教授段光达表示,任何经济体系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引领,文化对经济推动作用十分显著。

而黑龙江的冰雪文化底蕴也扎实深厚。中国第一个国际冰雪节、第一个国际滑雪节、第一个“全民冰雪活动日”等均是从黑龙江起步。这些冰雪艺术和冰雪风光相整合,为黑龙江赢得“冰雪之冠”的美名。

澎湃新闻注意到,“丰富冰雪文化时尚业态、创新冰雪文化产品供给、开展冰雪文化节庆活动”等具体任务业被写进了《规划》之中。

在丰富冰雪文化时尚业态方面,《规划》指出,要将冰雪文化与时尚有机结合,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雕博览会为龙头打造以大型城市冰雪景观VR秀、冰雪趣味活动、冰雪实景演出等为主要内容的“白+黑”差异化、互补性冰雪休闲娱乐项目。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四季乐园项目已于2023年9月启动,2023年4月1日正式开工,计划2023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它被列为“省百大项目”。

据黑龙江日报报道,4月12日上午,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勤到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四季乐园项目调研冰雪经济工作。许勤强调,冰雪大世界作为连续举办23届的龙江冰雪传统品牌,一定要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特色鲜明、风格时尚、功能多元、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精品工程,使冰雪大世界成为独具匠心的冰雪文化元素汇集地、独具特色的冰雪运动爱好者打卡地、独具魅力的冰雪旅游目的地。

冰雪大世界四季乐园项目建成后将不受季节影响,实现全年常态化运营,将黑龙江冰雪产业延伸到全年,持续释放冰雪旅游红利。

推动冰雪运动国际化,承办高水平国际赛事

在刚刚过去的北京冬奥会上,冰雪资源大省黑龙江极为抢眼,占据中国代表团的“半壁江山”。

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有黑龙江籍运动健儿63名,占比43.4%;黑龙江籍教练员15名,占比55.56%,涵盖了冬奥会几乎所有项目。本届冬奥会中,中国队共收获9枚金牌,而黑龙江籍运动员独揽4金。据统计,历届冬奥会中国队取得的22枚金牌中,有13枚由黑龙江籍运动员夺得,占比超过一半,黑龙江成为名副其实的“冬奥冠军摇篮”。

4月27日,哈尔滨体育学院教授张贵海对澎湃新闻表示,黑龙江冰雪体育的运动员、教练员的数量居全国首位,他们的培训内容体系成熟,训练方法科学有效。

“希望可以把我们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张贵海建议,把专业培训做精,培养更多的专业冰雪项目运动员,并结合黑龙江的冰雪优势,支持冰雪项目培训类的企业快速成长。

除了“人才”,黑龙江还有大量冰雪体育的培训场地和设施建设。作为中国大众滑雪的发源地,1995年黑龙江亚布力诞生了中国第一座现代滑雪旅游度假村。

据亚布力阳光滑雪旅游度假区总经理和慧杰介绍,依托于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经过27年的不断发展,亚布力已成为我国面积最大、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兼具四季度假旅游、商务、赛事、会议接待功能于一身的综合区。

亚布力旅游度假区现拥有滑雪道50条,既有大量满足初中级滑雪水平的入门绿道、蓝道,又有大量满足中级进阶和高水平滑雪爱好者的黑道。“部分雪道和专项比赛设施经过国际雪联认证,可承办80%以上的国际A级雪上赛事项目。在这里举办过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单板滑雪世界锦标赛等共计11届国内国际赛事。”和慧杰4月27日告诉澎湃新闻。

根据规划,未来,黑龙江还将积极推进与欧美和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滑雪大区合作,承办高水平国际赛事,探索新产业模式和新管理模式,推动冰雪产业国际化、标准化发展,启动一批冰雪产业标志性项目,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冰雪运动设施,提高优质冰雪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

带动3亿人参与,让更多百姓爱上冰雪运动

冰雪赛事在激发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方面功不可没,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带火了中国冰雪经济发展,黑龙江也迎来新机遇。

“北京举办冬奥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科学选择。”张贵海分析指出,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必将迎来体育消费阶段,举办冬奥会推进中国冰雪产业跨越式发展,也极大普及了冰雪运动。

2023年1月12日,国家体育总局委托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发布,显示2015年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以来,全国居民冰雪运动参与率为24.56%,冰雪运动的参与人数为3.46亿人,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总体目标。

这份《报告》同时指出,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中国东北地区开展冰雪运动的基础较好,冰雪运动参与率高达51.74%,超过半数的东北群众都有过上冰滑雪的经历。

“最近我迷上了单板滑雪。”从冰场到雪场,在短暂的假期中,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冠军隋文静的“跨界”尝试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6月10日,在亚布力冰雪经济论坛现场,隋文静向想要尝试冰雪运动的人发出邀约。隋文静说,“在我专业的领域,想赢我可能不太容易,但是我在滑雪领域也是一个小白,我希望可以发挥带动效应,吸引更多人‘跨界’尝试,走出办公室、跳出舒适圈,让冰雪运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冬奥冠军的力量并不局限于他们自身,而在于他们奋斗的精神,他们的故事和传奇会给年轻人带来一股新的力量。“葱桶”组合的韩聪与搭档隋文静的想法不谋而合。“得到奥运会金牌是对自身价值的一种认可,自身也会产生影响力,我们也很愿意扩大影响力,去带动家乡体育产业发展,用自身的力量引领更多的人走上冰雪,带来更大推动力,产生更高的价值。”韩聪说,希望能有更多的赛事落户黑龙江,促进产业发展。

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海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实际作用远远大于三亿人,冰雪运动的辐射效应是远远大于仅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的。“一个小朋友参与冰雪运动的背后是整个家庭的旅游流动”,李海举例说到。

黑龙江省体育局局长钱福永曾公开表示,黑龙江是“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核心区。

每年浇建群众性冰雪活动场所3000余处、创建省级冰雪特色学校524所、全国冰雪运动特色学校250所,位居全国前列;全省2824所学校开设冰雪体育课程,参加学生人数达162万人;全省冰雪运动参与率达58%,居全国首位……统计数据显示,在“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过程中,黑龙江发挥着积极的示范和助推作用。

而在《黑龙江省支持冰雪经济发展的措施》中也明确提出,要落实“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部署,举办“赏冰乐雪”系列活动,免费发放冰雪公益体验券,带动更多市民零距离接触冰雪运动。

黑龙江省体育局党组书记殷昌波表示,要深入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3-2025年)》,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特别是推进全民上冰雪行动,丰富群众冰雪赛事活动,保持群众冰雪运动热情,巩固黑龙江省“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核心区地位。不断完善“30分钟城市冰雪健身圈”,引导社会力量建设冰雪运动场地,优化冰雪场地类型结构和供给,满足多样化冰雪运动消费需求。

冬奥盛会之后,冰雪“奇迹”将在黑龙江继续上演,推动冰天雪地成为人民群众美好幸福生活的一部分。

冰雪运动逐渐普及,冰雪装备迎来春天

冰雪赛事需要冰雪装备产业作为支撑,小到滑雪、滑冰用具,大到滑雪场的索道,都有着极大的市场需求。

“在后冬奥期,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冰雪运动会迎来稳定增长发展期,冰雪产业会迎来全面提升期。”张贵海对澎湃新闻分析说,冰雪装备产业也是黑龙江冰雪经济发展的一个强劲引擎。

公开信息显示,冰雪装备产业在黑龙江根基深厚,以冰刀、索道、雪服生产研发为代表的冰雪装备企业,产品设计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现已形成冰雪场地装备和冰雪运动器材两个制造体系,一批领军企业在国内技术领先,已具备国际化合作的能力。

以齐齐哈尔黑龙国际冰雪装备有限公司为例,其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的国有齐齐哈尔冰刀厂,是中国最早、最大的冰刀生产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冰上体育器材生产企业之一。2023年2月,该公司总经理鞠培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其冰刀鞋年均销售量增长在30%左右,来自国内的需求明显增加,海外市场的销售渠道正在恢复,“今年以来,我们陆续接到乌克兰、俄罗斯、荷兰、德国等国家的订单。这意味着在经历企业转型改革之后,中国冰刀产品时隔10年重新打进海外市场,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突破。”

除了冰刀,黑龙国际的滑雪板销售量也明显增加。而长期以来,由于滑雪场地建设投资巨大,加上个人装备价格不菲,滑雪被很普遍认为在中国是一个相对小众的“贵族”运动。

“过去滑雪参与人数少、高端人群多,这是因为过去中国的户外运动文化也包括滑雪运动文化没有形成。”亚布力阳光滑雪旅游度假区总经理和慧杰认为,在北京冬奥会的带动下,滑雪运动凭借自身的高观赏性以及潮流性,已经逐渐“破圈”,成为一种大众化的独特文化现象。

哈尔滨体育学院教授张贵海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也提出,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提升,滑雪装备器材正越来越多的国产化,成本也逐渐被大众接受。随着滑雪场规模化全季化经营,滑雪价格正步入下降通道,滑雪大众化时代是全球的发展趋势。

“冰雪旅游市场好不好,我们是晴雨表”,鞠培鸿在接受采访时说,黑龙国际已经走上一条集冰刀制造、滑雪板生产、冰雪辅具及服装、冰雪体育赛事组织、冰场建造和运营一体化的冰雪产业集团发展之路,拥有32个系列108个品种产品的冰雪产业链条。同时,黑龙自主研发的“速度滑冰高端冰刀研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被科技部正式立项,实现高端冰刀的全面自主制造,填补了国内高端冰刀的空白。

根据《规划》,未来黑龙江要打造大众冰雪装备器材和竞技冰雪装备器材两大产品体系;支持冰雪装备企业做强做优,积极引入高端冰雪装备制造项目;建立哈尔滨智能高新冰雪装备器材研发制造集群和齐齐哈尔冰雪运动器材研发制造集群。同时,黑龙江鼓励各地开展冰雪装备展销等系列活动,给予活动举办机构补助,每次补助金额最高可达200万元。

张贵海教授分析指出,从供给侧看,中国冰雪运动国产化迎来高质量迭代期;从需求侧看,中国冰雪运动人口达到3.46亿,进入快速增长期,成为国际上人口最多的冰雪消费大国,为冰雪产业后续发展储备了消费人口。他表示,冬奥会为世界展现了中国冰雪运动的水平和实力,也为国内创造了新运动消费选择。

人民日报曾报道称,申办冬奥会像梅花开了,预示着春天近了;举办冬奥会像迎春花开了,中国冰雪产业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的春天到了。

在生机勃勃的春天里,黑龙江正抢抓“后冬奥”时代发展契机,按下“快进键”,以科学规划擘画出冰雪经济发展的蓝图,加速推动全省冰雪产业发展的步伐,为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龙江力量”。

“龙江的冰雪魅力无限,龙江的发展潜力无限,我们诚挚邀请您来龙江投资兴业,与龙江人民一道将冷资源变成热经济。”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哲在亚布力论坛上,掷地有声地向全球企业家们发出邀约,显示出黑龙江打造冰雪经济新标杆、点“雪”成金的期许和决心。

责任编辑:蒋晨锐

冰雪消费过大年“冷资源”催生“热经济”

来源:人民网原创稿

去纬度最低的“南国雪场”滑一场雪,到32年历史的老冰场溜几圈冰……今年春节,你“上冰雪”了么?

当虎年春节邂逅冬奥,越来越多人开始走进冰雪景区、场馆,感受冰雪运动的乐趣,体验别样的年味。冰雪消费逐渐成为新时尚,带来新的经济亮点。

邂逅冬奥,春节冰雪消费旺

小朋友在冰场上练习滑冰。张磊摄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临近,万柳塘冰场更热闹了。

“光清理冰面的扫帚就用坏了三十多把。”冰场负责人赵宇说,往年平均每天一二百人来滑冰,今年增加到近千人,有的时候都滑不开。

这个有着32年历史的沈阳老冰场,如今正焕发出新活力。从3岁的小娃娃到94岁的老大爷,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来这块冰场享受滑冰的快乐。

“自从有了这片冰场,我就在这滑冰。早些年自己滑,后来带着儿子滑。今年,孙子看冬奥的宣传,对滑冰也产生了兴趣。我开始带着孙子滑。”家住冰场附近的于铁军换好冰鞋,帮着8岁的孙子整理好装备,爷俩缓缓地滑了起来。

滑雪爱好者庆祝顺利完成练习。赵茉钰摄

在宁夏固原,雪雾中的六盘山散发着晶莹剔透的光芒。一群滑雪爱好者正在尽情享受这个雪季。在这里,不仅有常年滑雪的爱好者,也有刚开始接触滑雪的“小萌新”。

“滑雪特别帅气!虽然总是摔跤有点疼,但是很好玩,特别开心。”一位11岁滑雪小爱好者说。

“滑雪既能锻炼身体,也能愉悦心情。”在宁夏娅豪国际滑雪场,市民孙女士告诉记者,她已经连续两年冬季带孩子来这里滑雪了,打算支持孩子继续滑下去。滑雪场负责人王长河介绍,近年来,来这里的“雪友”越来越多,从雪场2023年建成之初的几百人,已经增加到几千人。

游客们在铁山寺滑雪场体验滑雪乐趣。戴栋摄

铁山寺山地滑雪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1月18日,一场精心策划的雪地足球赛正在举行。带球、交叉换位、断球、传球、射门……虽然天气寒冷,但是选手个个充满活力。

“冬天是我最忙的时候,玩的人太多了。”滑雪场负责人李雪介绍,从2016年起,滑雪场每年都推出不同的主题活动,雪地排球、雪地风筝……能想到的各种冬季运动都能在这里找到。今年有着冬奥话题的支持,周边来玩的游客更多了。

西宁市大通县滑雪场内正在体验滑雪的学生。张莉萍摄

无独有偶,青海的“冷资源”也热了。正值寒假,西宁市大通县滑雪场里来了不少学生。“我从电视上看到滑雪运动,非常期待自己也能体验。今天我和几个同学一起来这里滑雪,真是太刺激了!”正在体验滑雪的初中生王祥说道。

“这几年,爱好滑雪的人越来越多,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滑雪体验,滑雪场从最初的60亩扩大到现在的170多亩。”滑雪场负责人马锦云介绍,搭着冬奥会的“顺风车”,这里滑雪人数已经突破10万人次,也为当地村民带来更多收益。

异彩纷呈,在“南国”体验冰雪盛宴

金佛山药池坝梦幻奇妙“冰雪世界”。瞿明斌摄

春节假期,重庆南川金佛山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游客们在雪地里拍照打卡,堆雪人、玩滑雪。随着冬奥会临近,今年重庆冰雪旅游迎来热潮,不少景区人气爆棚。

“不出重庆就可以赏雪景,还体验了一把冬日滑雪的刺激,不虚此行。”带着家人前来游玩的市民周游说。

“为了延长雪期,滑雪场引进了高温造雪技术,将雪期有效延长了近1个月。”金佛山滑雪场负责人介绍,2023年滑雪场游客接待量增长2.8倍,收入增长了4.1倍,游客对雪场专业性和体验感的要求也随之增加,雪场也在设施、服务方面不断提档升级。

展开重庆“冰雪地图”,东边的丰都县南天湖国际滑雪场有3条专业级别滑道;南边的南川区金佛山滑雪场有超过2万平方米的冰天雪地;北边的云阳县龙缸滑雪场冬日风景如童话世界一般;在中心城区,融创雪世界室内滑雪场四季运营。

据记者统计,目前重庆共有6个滑冰场和9个滑雪场,其中包括7个室外滑雪场和2个室内滑雪场。作为西南内陆城市,重庆“上冰上雪”人数由2023年不足1万人,增长至2023年的150万人以上。

在四季如春的昆明,游客们也能体会到“山上赏雪、山中戏雪、山下滑雪”的多重乐趣。

作为云南的八大雪山之一,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4月,位于昆明地区的轿子雪山都会成为南国冰雪旅游的热门地。

1月25日,轿子雪山启动“户外冰雪嘉年华”活动,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尝鲜”。登顶时在山上踏雪赏冰瀑,攀登时在山里趣味戏雪玩冰,下山后在户外挑战滑雪,随着所在海拔高度的变化,游客不仅可以赏雪景,还可以参与雪地CS挑战赛、雪上飞碟、雪地寻宝等花样翻新的冰雪戏雪项目,体验冬奥会中各种冰雪项目的普及活动。

如今,云南冰雪旅游资源正在被逐渐发掘盘活,越来越多的冰雪运动场所在彩云之南“落地开花”。

梅花山国际滑雪场。杨驰原摄

在贵州六盘水,冬季滑雪旅游正日益成为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这里建有3个世界上纬度最低的天然滑雪场——“冰雪童话”梅花山国际滑雪场、“林海雪原”玉舍雪山滑雪场和“云上雪野”乌蒙滑雪场,总规模约63.77万平方米,平均海拔2400米,日最大接待量约3万人。

“近年来贵州的雪场越来越多了,这对于身处大山腹地的贵州人来说,是比较难得的。雪道、设施也在不断地更新完善,大大丰富了雪场的可玩性和体验感。”来自贵阳的滑雪爱好者张诗浩说,如今更多人开始参与冰雪运动,整体的水平都在不断增长。

除了贵州本地人,还有来自四川、广西、云南的游客来这里滑雪。“我今年都来三次了,每次人的都特别多。”游客罗阳告诉记者,比起去北方滑雪,这边的性价比会比较高。

“冷资源”变“热经济”,小城华丽转身

恩施绿葱坡滑雪场。焦国斌摄

绿葱坡镇位于湖北省巴东县,是原本以煤炭为支柱产业的高山小镇,如今靠着冰雪经济摘掉了污染、落后的帽子,实现由“黑”到“白”的华丽转身。

在绿葱坡滑雪场,人头攒动,不时传来阵阵尖叫、嬉笑声。

“日均接待游客2000人左右,生意火爆超出预期。”恩施绿葱坡滑雪场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陶木介绍道,自营业以来,雪场旅游直接收入达2000余万元,节假日客房几乎天天爆满。

为更好服务游客,去年以来,巴东县修建通往滑雪场宽17米的道路和北界至巴野路连接线,开通至巴东火车站、客运站的旅游班车,还组建了除冰除雪应急救援队伍。

“您稍等,菜马上就好。”1月26日中午,绿葱坡镇雪原农庄的9张餐桌坐满客人,老板袁龙苗忙得不亦乐乎。

袁龙苗是当地居民。2023年,绿葱坡滑雪场建成后,她在离雪场约800米处,投资15万元建起农家乐。

“第一年收入8万元,第二年14万元,第三年已超过20万元。”袁龙苗笑着说,吃饭的客人九成以上是滑雪游客,特别是冰雪季开始后,日均就餐超过15桌。除了提供餐食,她还在店里销售腊肉、土鸡等农特产品,去年以来,销售额已达5万多元,带动近10户农民增收。

“滑雪场为绿葱坡的发展带来新希望。”绿葱坡镇党委书记彭峰说,镇上的农家乐从10多家增加到40多家,民宿式酒店从基本为零发展到50多家。如今,集镇街道全部装上路灯,不仅变亮了,也变热腾了。

冰雪元素灯展亮相涞源湖公园。王大庆摄

放下“矿山饭”,改吃“生态饭”。在河北涞源,这个曾经矿业发达的小县城同样靠冰雪实现蜕变。乘着冬奥会的东风,涞源踏冰越雪,正在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通过一系列冰雪赛事宣传推介效应,涞源的游客数量快速增长。七山滑雪场接待游客数达15万人,是最初接待游客数的3倍,营业收入4725万元。

截至目前,涞源以冰雪产业为龙头的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28亿元。在冰雪产业的带动下,涞源全域旅游不断发展,酒店、餐饮等服务业蒸蒸日上,住宿接待能力由不足7000张床位猛增至近3万张,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1万余人。

放眼国内,冰天雪地正在变成金山银山。借力2023年北京冬奥会带来的冰雪消费热潮,各地纷纷因地制宜,把冰雪经济这碗饭吃透吃香,让“冷资源”催生出“热经济”。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