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扬州
截至8月11日24时,江苏省扬州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485例。短短十几天,这个城市超过南京和张家界,成为新的疫情中心。
扬州,长江哺育的城市。这里,有园亭的清丽俊秀,有昆曲的精致柔美,一派江南气质,曾经那么云淡风轻、安乐祥和。一场疫情如疾风暴雨突然席卷而来,整个城市迅速转入众志成城的迎战模式。
历经数次兴衰,每一次沉寂之后,扬州必定再次走出低谷、步入新的辉煌。这座经历过“扬州保卫战”和“扬州十日”的城市,性格里有一种面对强敌绝不屈服的意志,永远怀着对美好生活的热望。这一次,与新冠病毒的搏杀,扬州人民一定会赢!
繁华斟在一盏茶碗里
从遥远的北方看过来,扬州就是江南,一条浅浅的长江,在这里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清朝时山东临清有位文人,到苏杭一带游览后道:“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杭州有西湖、吴山,自然湖光山色俱佳;苏州商业氛围浓,则以繁华街市取胜(令今人大跌眼镜的是,那时的苏州竟然不是以园林取胜),而扬州园林亭阁方为最妙。
朱自清曾经说过,扬州从隋炀帝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称道的地方——“特别是没去过扬州而念过些唐诗的人,在他心里,扬州真像蜃楼海市一般美丽;他若念过《扬州画舫录》一类书,那更了不得了。”
朱自清说的“了不得”的《扬州画舫录》,是一本清人笔记,记述了扬州的繁华烟云,在第一卷就专门辟出一个章节来介绍扬州的茶社。作者说,扬州的茶肆,甲于天下,许多人以开茶社为业,而且,茶社跟园林一样漂亮,有楼台亭舍,有花木竹石,杯盘碗筷,无不精美绝伦。扬州的繁华,其实就装在一盏青花瓷茶碗里。
扬州早茶有两种,一种素茶,一种荤茶。素茶就是清茶一杯,不带点心的,已经很少见了,现在说的扬州早茶一般是指荤茶。
喝早茶,常去的是富春茶社。清早,扬州城南得胜桥的石板弄堂在熹微的晨光中醒来了,弄堂两旁,卖菜刀、鞋拔、砧板的店家,纷纷把篷布撑了开来。看到弄堂底那个六角亭时,富春茶社就到了。
最初的富春茶社倒是与《扬州画舫录》所记相符,是茶室加园林的格局。而北门外水路要道边,茶社又是另一番烟火人间的气息。水中的船行过,熟悉的老茶客和船上的老乘客会隔着窗户聊几句。船上人向茶社要一壶茶或一两种小点心,在河中喝着,吃着,谈着,回头再将茶壶和茶钱交给茶博士。
水边的那种茶社更值得推荐,因为每道点心、每片茶叶都浸透了家常的气息,带着淳朴的爱与温情,融进了扬州人的性格基因中,就算沧海桑田,没有了喝茶的现实条件,那也没关系,基因在,记忆在,早晚还会重振旗鼓的。
扬州人爱喝早茶,为了什么?为了充饥、解渴吗?也对,但不是本质。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简简单单几个字,其实蕴含着富庶繁华场景中特有的那种悠然自得的风度,喝早茶,喝的是一种态度、一种心境。
喝早茶,喝的是心情,但扬州人制作茶点是认真的。就连一碗素面,也做得有板有眼。清代诗人袁枚从南京赶到扬州喝早茶的时候,记述了扬州大厨是怎么精心打造一碗阳春面的:第一天先将蘑菇熬汁,放在那里澄清,次日再将笋熬汁备用,然后下面条,看上去是一碗清汤,却卧虎藏龙,蕴含无限想象。据说扬州定慧庵僧人制作的素面极精,只是技艺秘不示人。
没有哪家茶社敢说自己能拿“大满贯”,没关系,那就错位经营,一家茶社拿出一样单品,目标瞄准全扬州顶尖。蟹黄包谁家第一,烧卖谁家第一,蒸饺谁家第一,老茶客都心如明镜,今天吃东家,明天吃西家,这种慢生活,是从内心洋溢出来的。一个爱喝早茶的城市,是无敌的。
诗情荡漾在绿杨城郭里
扬州是一座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扬州的底蕴不在砖瓦里,也不在木石里,却浸润在绿杨城郭每一丝空气里。当一座城市的繁华,和一个国家诗歌创作的顶峰在同一时间相遇,必然会擦出火花。
初唐时,海岸线离扬州城还不远,因此扬州城南的长江江面开阔,水势浩大,有时沉静如练,有时波涛汹涌。在一个春天的月夜,扬州诗人张若虚来到江边,顿觉心潮澎湃,胸中的诗情喷薄而出:“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不久,诗仙李白那带有魔力的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直接告诉人们,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最宜去的究竟是哪里,勾起了人们对扬州无穷的想象和向往。唐朝的扬州,经济发展强劲,人口不断繁衍,街市商业繁华,城市规模比成都还要大,仅次于长安和洛阳,不管是文人骚客,还是商贾旅者,都怀着朝圣的心情赶往扬州。
来自陕西的年轻人姚合在一个春日踏上扬州地界,他看到的是这样一幅画面:江北烟光里,淮南胜事多。市廛持烛入,邻里漾船过。有地惟栽竹,无家不养鹅。春风荡城郭,满耳是笙歌。
扬州地处京杭大运河要冲,是名副其实的水运枢纽,许多诗人都把聚会的地点定在扬州,一同游湖登塔、诗酒酬唱。
白居易和刘禹锡就曾在扬州留下一段佳话。他俩是同龄人,也是好朋友,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两人都已55岁,白居易离任苏州刺史,回长安述职;刘禹锡卸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返回洛阳,二人相约,在扬州逗留一段时间。
两位大诗人都是宦途多舛,因此惺惺相惜。在一场宴席上,白居易写下了诗句,说满朝文武都在升迁,只有你却频繁遭遇种种不幸。刘禹锡则和诗一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正是在这首诗里,刘禹锡留下了千古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这首诗写得好,并不在于辞章优美,而在于一种乐观豁达的襟怀。白居易记下了他们畅游扬州的点滴,大约半个月的盘桓,他俩每天出去游玩,走遍了扬州桥,登遍了扬州塔,十分尽兴,暂时忘却贬谪的伤感。
曲调萦绕在阡陌小巷里
扬州成为明清时期南方戏曲重镇,人们多归结于其拥有盐商的资本和水陆交通要冲优势。其实,这只是部分原因。如果关注到这座城市骨子里那种爱美、爱生活,又从容不迫的风仪,你就会理解他们心中有歌就必须唱出来的性格了。
明朝正德年间,昆曲兴盛起来之后,全国各地都把苏州的昆曲看成最正宗的,明朝文学家徐渭说苏州的昆曲流丽悠远,最为动人。一条看不见的昆曲文化生产流水线,日夜运转着。那时候,扬州城舞台大,演出机会多,演出水准高,扬州剧坛大有超过苏州之势,从苏州请老师、请演员成为一种时尚。至今,在扬州古城里还有一条不起眼的小巷,记述着扬州的城南旧事,这就是苏唱街。鼎盛期,苏唱街周边聚集着数百上千苏州人,吴侬软语飘过青砖围墙,又回荡在枇杷树间。
扬州人爱戏曲,爱得真切,爱得热烈,也爱得专业。“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郑板桥用诗句记下了那个时代人们对昆曲趋之若鹜的盛况。
扬州城里,一家家戏班应运而生。七大内班是在两淮盐运使司挂了号的,也代表着扬州剧坛演出最高水准。平时官方有演出任务,必须首先完成任务,其余时间,可以在城里和附近乡镇自由演出。双清班清一色由女子组成,所到之处,明眸顾盼,莺声呖呖,让观众如痴如醉。还有一种串班,完全是业余人士组成,平时各自忙自己的生计,牵头的一声令下,有的从插秧水田里上来了,有的放下货担来了,有的从手工作坊来了。他们的演出,与其说是为了谋生,不如说是为了让自己开心。
苏唱街上的老郎堂是扬州演艺界的神圣殿堂,老郎堂供奉的老郎神,是负责演戏艺人事务的,有人说老郎神的原型就是唐明皇。凡在扬州码头上演出的戏班,必须先到苏唱街老郎堂祀神挂牌,再到司徒庙试演,然后才可以正式演出。
老徐班是扬州戏班的翘楚,自然很难请。有一天,一个乡下人来到苏唱街上的老徐班门市部,邀请戏班下乡演戏。掌柜的一看乡下人粗陋的模样,便故意刁难说,我们戏班天天要吃火腿,喝松萝茶,而且每一本戏的价格是300两银子。按照当时的市价,4000两银子就能买下一个戏班子了。这本是为了回绝而开出的刁难条件,想不到乡下人竟答应了。演出的那些天,乡下人把火腿、松萝茶和银子扔在戏台上,别的什么都没有。在演《琵琶记》的时候,演员不小心唱错了工尺,只见那乡下人拿着一把竹戒尺,敲着戏台以示叱责。这时候,大家才明白,乡下人是个填词度曲专家,连忙羞愧地道了歉。
苏唱街的中段有一口老井,深深的印痕,就像镌刻上去的。几百年前的清早,晨光熹微中,那些刚刚吊完嗓子的女孩子曾经叽叽喳喳,像小鸟一样拥挤在井台边洗漱吧?
梦想翱翔在汽笛声波里
这个城市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是在西汉,汉高祖刘邦的侄子刘濞被封为吴王,他在扬州煮海为盐,开矿铸钱,老百姓日子好过了,国家实力也强了,扬州城出现了第一次经济起飞。
第二次则到了隋唐,连通中国南北的大运河诞生,扬州恰好位于长江和运河的十字交叉点,这绝佳的地理优势,除了对岸的镇江,再也找不出别的城市了。在唐朝,扬州跻身全国一线城市。
扬州历史上第三次辉煌留在清康乾时期,也是由于扬州的交通地位,使它成为盐业的重要集散地、交易地和国家重要的税源地。可以说,扬州历史上的多次繁盛,都是交通区位优势所带来的。
如果在明清时代的春日,你来到江边的瓜洲城,登上巍峨的大观楼,会看到漕船开运的壮观场景。这是一个精心挑选的良辰吉日,官员们穿戴整齐,登上大观楼。众炮齐鸣、旌旗猎猎、锣鼓喧天。来自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等地的漕船在此集结,扬帆升旗,首尾衔接,浩浩荡荡鱼贯而出,犹如巨龙横截大江,踏上北上的旅程。
进入20世纪,铁路兴起,水运慢慢衰落。大运河边,那些搭上铁路列车的城市,又一次有了腾飞的机遇,没有搭上的,就会和大运河一起慢慢衰落。扬州的繁华喧闹也渐渐归于平静。
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坎坷,新世纪初,扬州终于第一次和铁路亲密接触。这是一条沿着长江北岸向东延伸的铁路,西起南京,东至启东,叫宁启铁路。自此,扬州正式融入全国铁路网。宁启铁路电气化改造完成后,扬州也跨进了高铁时代。
2023年底,从连云港、淮安至扬州、镇江的高铁——连淮扬镇铁路全线通车,扬州的第二座火车站——扬州东站也同步投入运营。这条高铁的某些区段正好依傍着京杭大运河,高铁列车风驰电掣,与悠长柔美的大运河展开对话。
不久的将来,时速350公里的北沿江高铁,将自上海至南通,一路向扬州延伸。这条高铁建成后,扬州到南京只需半个小时,到上海只需一个多小时。扬州高铁枢纽的地位将更加巩固。扬州的未来,想必璀璨可期。(刘建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走进县城看发展丨重庆云阳:青山迈步景城中 开窗放入大江来
这里有闻名遐迩的“巴蜀胜景”千年张飞庙
这里有1999步台阶的“万里长江第一梯”
这里有“天下第一缸”龙缸5A景区
这里有横卧县城中央的龙脊岭森林公园
这里有长江上游最长的江岸“环湖绿道”
……
这里推窗见绿出门是景景城一体山水共生
这里高铁今年正式开通
万里长江天生云阳坐高铁来嘛
来看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时尚运动幸福之城
云阳县地处重庆市东北部长江之畔
有着2300年的建县史
因“四时多云山水之阳”而得名
现在的云阳县幅员3636平方公里
户籍人口133万
三峡大坝蓄水后
老县城整体上移搬迁至现在的云阳新城
云阳十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埋头“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文化旅游生态农业绿色工业齐头并进
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8.1亿元
位列重庆县城第一位
成为当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典范
十年来云阳持续推进江滩治理
高峡出平湖
33公里500公顷“环湖绿道”去年9月建成
让昔日荒滩变身现在的城市绿脉
被称为长江上游最长的沿江绿道
串起了长江沿岸八大主题公园
让市民推窗见绿开门见景四季见花
十年来云阳筑牢三峡库区生态屏障
推动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
“天下第一缸”龙缸5A景区汇聚八方游客
当地还借助沟壑纵横山水环绕的地形地貌
大力发展时尚文旅运动产业
崖壁攀岩低空跳伞云端秋千
云端廊桥翼装飞行……
来云阳玩的就是心跳!
十年来云阳转变耕地少山地多的劣势为优势
大力发展水果中药材优质粮油等
特色高山高效农业
带动村民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
今年6月随着郑渝高铁全线贯通
云阳城乡融合发展也迈入了“高铁时代”
“领养经济”撬动城市资本投身乡村建设
城里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田园梦
乡亲们找到新的致富经
云阳地处三峡腹地山高坡陡人多地少
几十年前凭着吃苦肯干的劲儿
一批一批云阳人顺江而下
用双肩背起制面机
走出峡江将面坊开到了全国
如今
近20万云阳面工
在全国2700多个城市开枝散叶
拥有近6万家面坊
赶上新时代新发展
部分“面三代”“面四代”年轻人
选择回乡创业反哺家乡
生活在云阳的人都说
这里是座幸福之城
云阳到底有多幸福
来听听大家怎么说
十年来云阳县始终遵循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
全县一张蓝图绘到底
从生态破题用绿色发展回答
着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让这座县城成为
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绿色发展幸福之城
(总台记者郭彦吴方王凯陈杨牟亮张丛婧陈瀚乔于滨刘雨王宏超凌敏张波俊谢鹏刘春宏詹盛云阳县融媒体中心)
观看视频》》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新内衣对战老品牌,得“无钢圈”者得天下?
随着女性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她经济”和悦己观念的兴起,女性对内衣产品的需求开始从聚拢、提升等功能性向舒适性转变,无钢圈内衣市场迅速崛起。一时间,从科技感切入,主打舒适的无钢圈、无尺码内衣涌入内衣市场。
千亿市场规模下,中国女性内衣赛道的转变吸引了越来越多新品牌的加入。这些诞生于互联网的新锐内衣品牌,虽然抢占先机,获得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目前的市场占有率依然不具抗衡力。另外,竞争激烈、同质化等困境也让不少新锐品牌深感压力。与此同时,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爱慕、曼妮芬、都市丽人等本土老牌内衣,如今也毅然选择转型,抛弃蕾丝、钢圈等性感标签,向软钢圈与无钢圈内衣进发——此时,等待它们的则是一场与新锐内衣品牌的“抢夺战”。
消费者喜爱的内衣品牌。制图/新京报记者倪萍
增速超过70%,无钢圈内衣市场迅速崛起
打开衣柜的内衣收纳层,1993年的夏梦(化名)有50%以上的概率会拿起一件无钢圈内衣,其中20%的概率还是无尺码内衣,而拿到衣柜里仅有的一件有钢圈蕾丝内衣的概率则几乎是0。夏梦说,她甚至已记不起上一次穿这件钢圈内衣的时间。
从2017年起,夏梦开始在电商平台上购买无钢圈内衣。对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夏梦而言,没有了钢圈的挤压感,穿戴一天也不再有明显窒息感及勒痕的无钢圈内衣成为她的最爱。自去年从直播间下单无尺码内衣后,无后排扣的设计以及宽松的尺码限度,让夏梦感受到了内衣穿脱的便利感,也省去了选尺码的麻烦。夏梦还告诉新京报记者,自去年开始迷上瑜伽运动后,她还储备了至少5件运动内衣,“除做瑜伽等运动时会穿运动内衣外,我日常生活中也爱穿。”
图/ICPHOTO
随着女性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她经济”和悦己观念的兴起,女性对内衣产品的需求开始从聚拢等功能性向舒适性转变,无钢圈内衣市场迅速崛起。艾媒咨询分析师王清霖指出,除女性消费者对内衣产品需求的变化外,去年疫情的影响反向助力了中国“宅经济”和“健康经济”的发展,这也为追求更加舒适的内衣需求打下了市场基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无钢圈内衣市场增速超过70%。
虽然夏梦认为自己没有固定的内衣品牌追求,但其内衣大多数是国内外知名品牌,其中也不乏风头正劲的新锐内衣品牌。“现在这些新内衣品牌太火了,打开电商平台搜索无钢圈内衣,绝对会看到蕉内、内外、U、素肌良品等品牌。”夏梦告诉记者,“再加上自己爱看的李佳琦、薇娅这类直播主播的推荐,即便对这类内衣品牌的了解并不多,依然会忍不住下单。”
事实上,夏梦的这种购物体验并不是个例。如夏梦这类90后年轻人的追捧让众多商家看到内衣这一刚需市场的新商机。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共现存超41万家内衣相关企业,截至6月25日,2023年共新增注册量1.5万家。
不光90后,妈妈们也喜欢无钢圈
内衣电商从业者闹闹就是在无钢圈、无尺码内衣火爆的2023年进入的。原本对新锐内衣品牌持观望态度的她,去年年初为照顾朋友情面下单购买了一款无钢圈无痕内衣,上身效果令她惊艳,“即便跳舞时穿着也不会出现跑杯、上窜的情况”。后因疫情影响,闹闹的舞蹈教室无法正常开业,她萌生了做内衣品牌代理的念头。
闹闹自2023年3月开始做ki如吻内衣品牌的代理,刚开始主要还是以朋友下单为主,随着越来越多朋友下单体验后的大力推广以及在朋友圈里不断做广告,她的内衣生意越做越好,去年双十二时,做出了10天卖出15000元的成绩。她告诉新京报记者,去年靠做内衣品牌代理完全可以支付舞蹈教室每个月2万元的房租。
据闹闹观察,不同于网络大数据所显示的“90后女性为新兴内衣品牌的主要消费群体”,她主打无钢圈无痕内衣的小店里的顾客大都集中在35岁左右,“相较于好看、性感而言,穿着的舒适感更为重要。”虽然“舒适”、“健康”等新内衣需求最先在年轻一代女性中兴起,但有数据显示,整体来看,各个年龄段无钢圈文胸消费者的消费额增速均高于人均增速。新京报记者在北京几家内衣门店也发现,以年轻消费者为主的一些内衣门店里,不乏年轻女生带着妈妈等长辈挑选内衣的情形。
“诞生”线上,仍要布局线下渠道
从业一年多以来,闹闹坦言,利用朋友圈的私域流量做内衣生意至今虽然生意依然不错,但明显感觉产品不如以往那么好卖。在闹闹看来,内衣并非快消品,在朋友圈里做生意,该买的朋友差不多都已经买了。但有分析指出,这也与如今女性内衣赛道的激烈竞争有关。
图/ICPHOTO
数据显示,早在2023年,国内女性品牌就已达3000多个,除爱慕、黛安芬、都市丽人等传统内衣品牌,U、内外、蕉内等新锐内衣品牌也进场竞技,分走客源。如今,这些2016年前后起家的新锐内衣品牌,凭借“爆款产品”和“数字营销”得以快速跑马圈地,获得资本和市场的青睐。企查查数据显示,单2023年一年,就有奶糖派、素肌良品、U、蕉内、MAIAACTIVE等新锐内衣品牌先后获得数百万、数千万乃至数亿元的融资。今年7月,内外宣布已完成1亿美元D轮融资。魔镜市场情报数据则显示,2023年6·18中,“女士内衣/男士内衣/家居服”的第一阶段累积预售榜中,前三名均为主打无钢圈内衣的新锐品牌,分别为U、蕉内、内外。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孵化于线上的新锐内衣品牌在如今的良好势头下,也开始布局线下渠道,比如成立于2012年的内外,于2016年开始拓展线下市场;2016年成立的U,2023年起已布局线下门店;成立于2015年的蕉内也已于去年底开设了首家线下体验店。王清霖认为,新锐内衣品牌布局线下门店,一方面是希望借助线下门店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以形成用户增量,另一方面也有进一步扩展其他业务的考虑。还有分析指出,新锐内衣品牌拓展线下门店与内衣品类天然的高体验性有关。有数据显示90%的用户在首次购买时,仍偏向于线下体验。90年的消费者杜杏(化名)就向记者表示,即便是购买同一品牌,只要是不同款式,自己都会去线下门店试穿后才下单,内衣只有穿过才能确定适不适合自己。
服装行业专家马岗指出,线上线下开始齐发力的新锐内衣品牌,虽然凭借擅长的营销方式与更贴近消费者的沟通渠道获得了不错的发展势头,但从当前内衣市场占有率来看,新锐品牌还不足以与传统内衣品牌进行抗衡,市场占有率高的依然还是汇洁股份、安莉芳、黛安芬等传统内衣品牌。
无尺码增速995%,爆红同时也危机重重
新锐内衣品牌发展势头良好的背后,也不乏艰难生存者。与蕉内同年成立的内衣品牌蒛一,正在悄然退出线上旗舰店。截至目前,天猫上的蒛一旗舰店已无商品展示,而京东上的蒛一旗舰店也显示将于2023年7月30日停止营业。
蒛一旗舰店并未给出停止营业的解释,但在王清霖看来,在竞争激烈的内衣赛道,新锐内衣品牌蒛一遭受着双重夹击。一方面是在设计、定位、营销等方面都更符合新生代诉求的其他新锐品牌的冲击,另一方面是传统高价品牌开始走相对亲民的中低价线路,并向舒适、健康内衣的发力,都在削弱蒛一原本的竞争优势。新京报记者在部分社交平台中注意到,许多消费者对于蒛一内衣的质量、服务等方面颇为不满。
如今风口正盛的新锐内衣品牌也面临着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挑战。无论是强调产品的科技感,还是推出无尺码内衣等爆款,当一切内衣产品噱头营销落地后,最终要体现在消费者的穿着感受上。比如,曾被盛誉的无尺码内衣也并非适合所有人。在无尺码内衣爆红的去年,消费者贺元在一家内衣品牌的官方旗舰店里也购买了一件。但出乎意料的是,在体重和日常穿着尺寸均符合所购内衣要求的情况下,她购买的无尺码内衣却出现了上窜的尴尬情况。还有部分消费者表示,并不能接受无尺码内衣的理念。
图/ICPHOTO
即便如此,依然有品牌不断跟进无尺码内衣。继U后,蕉内、内外都先后推出了无尺码内衣,传统内衣品牌如都市丽人也有跟进。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无尺码背心式文胸增速达995%。这也折射出内衣市场一个不可避免的产品同质化问题。
马岗认为,破解内衣市场产品同质化问题的出路是创新,在这个进入壁垒并不高的市场,消费需求是在快速发展变化的,只有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新的可以吸引消费者并被其接受的产品,才能推动市场发展。王清霖指出,内衣产品是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的,除舒适、健康等方面的要求外,消费者在职场、运动等场景下对于内衣也拥有着功能、时尚以及专业化等的要求。
新京报记者在U、内外等线下门店注意到,除无尺码内衣等爆款产品,这些新锐内衣品牌已在不断研发上市具有侧收、时尚等功能的内衣。去年获得近亿元B轮融资的设计师运动服品牌MAIAACTIVE告诉新京报记者,不会跟风进入无尺码内衣领域。他们认为,运动内衣也是一增量市场,天猫运动内衣品类在中国的消费趋势正在呈2-3倍的速度迅速增长。
■困局
钢圈要还是不要?爱慕们站在了十字路口
作为北京商场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西单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北京的消费潮流。周末,闷热的桑拿天也挡不住这里的人气。新京报记者在各大购物中心看到,与人头攒动的女装区相比,内衣区的客流明显少了一些。而在这稍显清净的区域中,无钢圈内衣却存在感十足——包括都市丽人、爱慕、华歌尔等在内的几乎所有内衣门店,都不约而同地将无钢圈内衣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内衣被称为女性的“第二层皮肤”,为女性消费刚需。1975年,安莉芳于中国香港创立,并于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内地市场;90年代,内地内衣品牌崛起,诞生了爱慕、曼妮芬、都市丽人等一批本土品牌。华歌尔、黛安芬、维多利亚的秘密(以下简称“维密”)等海外品牌也纷纷进驻中国市场分一杯羹。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当前我国女性内衣品牌数量超过3000个,格局分散。另据Ei数据,2023年中国女性内衣市场前五名的市场集中度仅为9%,分别为爱慕、都市丽人、汇洁、安莉芳和婷美。在此背景下,中国女性市场仍存在市场份额向头部公司集中的潜力,而无钢圈内衣成为各大内衣品牌必争高地。
随着女性身材审美的变化和消费习惯的更迭,“性感经济”逐渐失势,更为舒适的无钢圈内衣正快速崛起,而钢圈内衣也在逐渐向软钢圈转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消费者开始关注健康,追求自然的审美,也出现了更多新的技术和方式来提升女性身材。随着年轻消费者的崛起,钢圈内衣的市场实际上在不断萎缩。”可持续时尚中国SFC发起人杨大筠表示。
图/ICPHOTO
在“性感经济”概念中成长起来的一众老内衣品牌,也随着新消费观念的诞生而站在十字路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牌无疑是维密。这个依靠性感经济影响了一代女性身材审美的品牌,业绩于近年迎来“滑铁卢”:2023年,维密总销售额降至68.05亿美元,母公司LB亏损3.66亿美元;2023年,维密秀收视率达有史以来最低水平,后于2023年黯然停办。而另一以“性感”为标签的本土品牌都市丽人,也宣布回归“实用主义”。
在新京报记者的线下走访中,转变最为明显的品牌也是维秘和都市丽人。维密西单大悦城店的变化十分直观,临街外墙上的巨幅海报已换成杨幂、何穗、杨天真、赵小棠和陈漫的照片,不过在门店款式中,维密的钢圈内衣依然占据主力地位。
在都市丽人西单明珠店中,导购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该店中已没有传统的钢圈款内衣。新京报记者就此向都市丽人方面求证,都市丽人相关负责人表示,树脂钢圈、软钢圈、无钢圈内衣成为内衣门店消费的主流,但并不能理解为都市丽人全部内衣是无钢圈款式。都市丽人门店会根据区域、消费群体画像、用户调研以及消费偏好做适应性的品类、款式布局。
■反击
起步晚,但未必不能后发制人
在老牌内衣自我蜕变之际,依托于互联网的新兴无钢圈内衣品牌成为了这条赛道中的有力对手。据第三方机构统计,2023年天猫双11期间,U首次进入内衣品牌榜单便“空降”第一,而2023年双11仍位居前十的歌瑞尔和三枪已经出榜。
爱慕控股方面表示,我国女性内衣市场近年来陆续涌现了众多互联网品牌,使得女性内衣市场的竞争格局更为细分化。资料显示,NEIWAI成立于2012年,奶糖派成立于2015年,U、蕉内和蒛一成立于2016年。
图/ICPHOTO
而在老牌内衣一方,爱慕控股在2023年推出无钢圈内衣品牌“乎兮”,都市丽人于今年3月推出零感内衣。另据报道,维密虽在2016年便推出无钢圈内衣,但较Ai、ThiLv等竞争对手仍然晚了一步。
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部分老牌内衣起步较晚,但并非不能后发制人。马岗表示:“产品的更新换代是必然的结果,消费者用人民币投票,决定产品的迭代方式。无钢圈内衣的崛起主要是消费方向的变化,老牌内衣依然有机会,这与4G向5G迁移是同一个逻辑,而老品牌的优势便在于消费者早已建立起了信任感。”
另一方面,老牌内衣长年深耕线下,积累起的线下渠道也将成为其发力无钢圈内衣市场的一大优势。截至2023年末,爱慕股份共有2156个线下销售终端,曼妮芬母公司汇洁股份合计共2776家线下门店。而据官网信息,U线下店仅10家。同时,老牌内衣的线上运营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深挖。
“老牌内衣首先会从线下发力,同时加强线上。很多传统品牌在线上的运营能力并不弱,只是基于线上线下价格要保持统一的原因,所以在手段和激烈程度上相对不及那些基于互联网起家的内衣品牌。”杨大筠表示,“上世纪90年代崛起的这些内衣品牌,其主要消费群体可能年龄偏大,所以品牌在面对新消费市场时的适应能力、市场准备可能不是特别充分,在这一过程中就会给新崛起的品牌留下巨大机会。”
■策略
掌握女性消费秘诀,才是最后赢家
在一家新兴无钢圈内衣品牌的门店中,一对母女吸引了新京报记者注意——在咨询、鼓励母亲试穿等一系列过程后,女儿为母亲购买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款无钢圈内衣。从中也可看出,新兴的无钢圈内衣品牌,正通过年轻人不断向老牌内衣的消费群体渗透。而这些老牌内衣如何守好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乃至反扑无钢圈内衣市场,也将是未来一场看点十足的“拉锯战”。
马岗告诉新京报记者:“在无钢圈内衣营销领域,老品牌仍需要强化新品类的曝光量。”杨大筠也表示:“女性消费者对内衣品牌的忠诚度和使用周期非常长。很多伴随互联网成长的年轻消费者,对老品牌的忠诚度出现下降。如果这些品牌能去强调年轻人喜欢的生活方式,我相信还是会有很多机会的。”
数据显示,爱慕股份旗下无钢圈内衣品牌乎兮自推出以来,营收已取得快速增长。2023年,乎兮营收同比增幅达218.38%至1.2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已达3.85%。2023年,乎兮88%的营收来自于电商,仅11.61%来自直营。而爱慕股份其他品牌均以直营门店为营收的绝对主力,比重在51.08%-83.96%之间。从渠道数据可以看出,乎兮的策略与新兴的无钢圈内衣品牌类似,也为老牌内衣发展无钢圈内衣提供了思路。
在无钢圈内衣飞速发展之际,钢圈内衣的未来发展也同样受到关注。作为舒适度较传统钢圈内衣更高的内衣品类,都市丽人、汇洁股份等企业目前也纷纷针对软钢圈内衣展开布局。都市丽人相关负责人表示,无钢圈追求舒适为主,聚拢等效果为辅,针对的目标客群是22—35岁的消费者。而部分消费者和35岁以上的消费者,更加注重形体的塑形效果,年龄较大的消费者,胸部面临下垂、有副乳等问题,在选择无钢圈内衣时也会考虑模杯的包覆效果及承托性。树脂钢圈、软钢圈、无钢圈等以舒适为主的内衣产品品类,都将成为未来主流市场。
校对张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