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86岁阿婆和她坚守40余年的烧鹅档口
来源:【读特】
深圳宝安区沙井镇北环路,一家名为“安记烧鹅”的小店已经经营了40多年,86岁的安婆守在这里。
5月16日,安婆如往常一样,将银发往脑后梳得整齐,第一个前往店铺开门。过去的几个月里,因为疫情,她一直忧心店铺的经营情况,听说营业额正在逐步恢复,她一颗悬着的心才放松下来。
“最近几天,总有顾客来问消费券能不能在我们店里用。”安婆的儿媳妇杨玉也在店里帮忙,她统计,5月开始,店里每天的烧鹅销量在40多只,相较于疫情期间,营业额也已经增长了4倍多。
据悉,今年4月28日至5月底,深圳通过美团平台陆续发放6000万元餐饮消费券、1000万元文体旅游消费券以及30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期间,深圳消费者通过登录美团或大众点评A抢券。
“消费券还在继续发,我们的生意肯定会越来越好的。”杨玉和安婆说,深圳的烟火气回来了。
四代传承的老档口
安婆的生活多年如一。
每日清晨,她早早起床,去菜市场买完菜后,会在8点准时到店铺。开门、检查冰箱和后厨卫生……事情做完,店员也陆续前来,她再去吃早茶,10点多回店,再和那些老顾客拉家常、聊口味。
店已是四代传承。安婆年迈,儿女逐步接手经营,长孙也已经学了两年烧鹅手艺,开始在店里帮忙。“店是爷爷开的,改革开放后,他们就申请了牌照,在家门口搭一个草棚卖烧鹅,客人都很喜欢。店铺开起来后,安婆和安叔逐渐接手,就一直开到了现在。”杨玉记得清楚,她常听老人说起这些。
走进店铺,这里还保持着90年代古朴的装潢,有老粤风格的八仙桌,红墙背景的大双喜,前台挂着10多块奖状,有的纸张都已经泛黄,字迹有些模糊,能看到“一类门店”、“先进单位”文明工商户等荣誉。
杨玉介绍,“这里挂的都是以前的奖状,最早一块应该是1988年,是宝安县(现为宝安区)卫生局发的,是安婆他们辛苦获得的。”
“安记”最知名是当属烧鹅。距离店面约一条街的巷子里,用来制作烧鹅的炉子依旧留在老房子里。
他们多年坚持明火暗烧的手法,把柴烧成木炭,然后将鹅放进炉子里慢慢熏熟,约45分钟左右,8只烧鹅会由专门的车拉至店铺内。“客人说,我们家的鹅肉吃起来有柴火的香味,这是烟火的味道。”
鹅来自清远。凌晨一两点,车子就赶往当地,凌晨四五点时运回老房子,工人拔毛处理,安婆的儿子负责给鹅调味,有20多年的老师傅负责烤鹅,这些传统的手艺他们多年没有变过。杨玉记得很多老顾客,“他们和阿婆一个年纪,经常带着孩子来吃,都说以前吃的是味道,现在吃的是情怀。”
疫后营业额翻四倍
疫情前,店里的销量一直不错。杨玉说,他们店最旺季是年底,每天能卖出100多只鹅,平时也能卖到三四十只。今年3月,深圳疫情期间,在街道办的帮助下,店没有关,而是每日给防疫人员提供打包的餐食。
“疫情严重后,小区封控管理,我们这条街的几家餐饮店就负责给防疫人员备餐。”据杨玉介绍,今年3月以来,他们共给街道办提供了2000多份餐食,其中大部分是店里招聘的烧鹅濑粉和烧鹅饭。“餐食都是按照店里原本的售价。我们很感激街道的帮助,店在疫情期间能有打包和外卖的订单,但即便这样,当时还是很困难的,每日营收甚至没办法维持开支,我们都担心店会坚持不下去。”
4月底,小店的生意逐步复苏。“顾客多了,还经常有顾客问,消费券在我们店能不能用。”杨玉说。
据悉,今年4月28日开始,深圳市商务局联合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通过美团平台推出美食和文体旅游消费券,种类包括餐饮堂食、餐饮外卖、景区门票、酒店民宿、健身行业等。根据规则,此次深圳餐饮消费券无门槛,外卖类消费券在深圳各餐饮商家均可使用。
数据显示,在消费券的带动下,深圳到店消费的用户数量有明显增长。
杨玉也统计了下,疫情期间,店里单日营业额比较低。“五一”期间,店里的单日营业额一直在增加,最多时比疫情期间增长了4倍多。“消费券带动了更多的消费者来我们店,五一期间我们店生意还是不错的,每天能卖到40多只鹅,这是我们自今年春节后,店里的最高销量了。”
疫情反复,店里的外卖销售也一直很稳定,但堂食的顾客少了很多。安婆关心店的经营情况,时常问起。“这是我们夫妻俩一辈子的心血,他虽然不在了,但我还是要把这个店守下去。”
多家小店迎来复苏
在深圳,和“安记烧鹅”情况类似的中小商户还有很多,同样经历了疫情的艰难和经营困境。当疫情过去,消费券持续刺激着更多的消费者走出家门、进店消费,它们的生意也开始企稳。
深圳市蛇口街道,一家名为“嘉华小吃”的店铺也已经有27年的历史,由叶向家及其家人一起经营。
店里的煲仔饭、潮汕小吃远近闻名,“料靓馅足”的粽子更是蛇口的标志性美食。受疫情影响,“嘉华小吃”自今年2月27日起开始闭店,直到3月22日才恢复经营。“刚开始,店里只能做外卖和外带。虽然一天只有30—40单,但也在帮助我们慢慢恢复,还收到了美团2000多元的返佣。”叶向家说。
5月开始,小店的生意也在逐步好转。叶向家统计过,单“五一”期间,店里一天能卖一千多只粽子,销量上涨近7倍。“5月我们门店的人流量有明显提升,经常有抢到消费券的顾客来,问我们消费券在店里怎么用。”
福田区的莲花街道此前是深圳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地方之一,一家名为“川越蜀都砂锅麻辣烫”的小店坐落于此。5月初,老板赵广田在网上分享了一条记录疫情经历的视频,从小店关门时的煎熬,到顾客、订单一点点增多,再到营收恢复,引发很多人的共鸣。
赵广田说,他主要是有感而发,想要记录一下这段日子,没想到很多商户朋友都有共鸣。得知深圳消费券要陆续发放,赵广田也早早做好了准备,在美团外卖上推出了适合当下季节的套餐,配合美团外卖推出的优惠活动调整好店面设计,等待消费者的到来。
“我记得第一波消费券发放时,我有好几个朋友都说自己抢到了券,准备用券下单买东西,我们店在晚餐时段也迎来了一波小高峰。”赵广田说。
美团平台数据显示,深圳消费券的核销率逐步增长,为商家带来订单量的明显增长,不少商圈也出现了明显的交易增长。4月28日至5月11日期间,龙华商圈、沙井商圈、西丽商圈、福永商圈和民治商圈,交易额环比增速分别为12.7%、17.2%、11.6%、14.1%和11.9%。
谈及以后,“安记烧鹅”的杨玉也保持着乐观。“消费券还在发,等生意恢复得更好一些,我们能赚到钱,就想着再去外面学习下其他餐饮店的经验,也想着给我们这个店面再装修下,毕竟这是个几十年的老店了。”
(应受访者要求,杨玉为化名)
(原标题《深圳86岁阿婆和她坚守40余年的烧鹅档口》)
见习编辑欧阳晨煜审读韩绍俊审核关越曹亮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闻坤)
本文来自【读特】,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
在上海市中心,8块钱的老字号“老年餐”如何做到8年不涨价
8元钱的老字号“定制餐”坚持了8年多,家门口的社区长者食堂解决了“一人食”的烦恼,“分级套餐”满足多样化、差别化就餐需求……老人的“一餐饭”关系着千家万户,也是让老年人有幸福感、优越感的最直接体现。作为正迈向深度老龄化的城区之一,黄浦区从老人需求愿望出发、从问题和瓶颈出发,聚焦老年人的“一餐饭”,不但让老人“有的吃”,还要“吃得好”。
8元钱的老字号“定制餐”,8年没涨价
8元在上海市中心能吃到啥?一大荤、一小荤、一素菜、一份汤、米饭和开胃小菜。这是黄浦区为居家老人提供的“定制餐”,仅售8元,已坚持了8年多。家住黄浦区的老人想吃上“8元定制餐”,只需到所在的居委会“按月订购”。
凌晨5时,中华路这四层小楼———小绍兴配餐中心内,第一批工人已就位,为当天中午与晚上的老年餐清洗食材。
2012年,黄浦区民政局出资1500多万元,租下这处场地、购置设备,组建了配餐中心。运营的任务就交到了区属企业———老字号“小绍兴”手上。杏花楼集团办公室主任、小绍兴总经理徐岭介绍,当时选中小绍兴,主要考虑到小绍兴是老字号,质量较有保证且价位亲民,在老上海人中有一定口碑。
更早一年,黄浦区在鲁班路上办起了区内第一家配餐中心,由区属企业———老字号“光明村”运营。在小绍兴配餐中心成立后,两家配餐中心对黄浦区10个街道实现了老年人配餐全覆盖。
“8元定制餐”甫一推出,就受到欢迎。光明村配餐分公司负责人回忆说,那时候老年套餐还是新鲜事物,但当月他们的订单就达到了1500份。
小绍兴配餐中心出品的“老年餐”午餐日订单高量为3000多份,不少老人觉得口味不错、价格实惠,不但午餐订,晚餐也接着订。
众口难调,给老人做饭,口味难以把握。小绍兴配餐中心对老年人口味的追求和把握,拿出了老字号的工匠精神。“做适合老人吃的一餐,我们出‘四个一点’,即热一点,软一点,酥一点、淡一点。”小绍兴配餐中心经理徐泽说,送到老人手中的饭菜要保证65℃以上,这样的饭菜才好吃;米饭采用隔水蒸的方式,软一些;蔬菜、肉类做得更酥烂;调味上,讲求清淡,少盐少油,不用蒜和辣椒,更不使用各种刺激味蕾的食品添加剂。国家级烹饪大师姚国庆常年“坐镇”小绍兴配餐中心,为老年餐的搭配、口味把关。在满足老人口味的基础上丰富菜单,周周翻花样。
制作“老年餐”最重要的就是食品安全,不能有一点马虎。小绍兴配餐中心始终牢记这一点。清洗消毒、紫外线消毒、微波增温消毒等手段,在这里都用上了。小绍兴配餐中心四楼设有专门的检测室,每一顿饭菜都要进行留样,每天进行一般抽检,每周进行农药残留和瘦肉精的检验,不定期地对大肠杆菌、菌落总数进行化验。小绍兴配餐中心还有两套监控系统,一套“明厨亮灶”监控系统直通街道市场监管所后台,后厨任何操作都实时看得清清楚楚;一套是配餐中心自己的监控系统,操作间内切菜、烧饭、烧菜、分装盒饭等全过程都被“记录”下来。
8年多来,人工成本、CPI都上涨了不少,黄浦的老年“定制餐”价格却没涨。“运营压力肯定是有的;但我们考虑到这是一项‘民心工程’,作为区属国企,有责任做好这件事。”徐岭说。
这几年,小绍兴配餐中心也在探索成本的平衡。与崇明的蔬菜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既保证了菜品的新鲜,也降低了进菜的成本。大米等主要原料采购的是新世界集团旗下的老字号“老大同”的产品。“老大同与小绍兴同属于新世界集团,采购‘兄弟单位’的产品不但质量有保障,价格上也给足实惠。”
不出社区,家门口有了“长者食堂”
位于蒙自路上的五里桥街道社区长者食堂,最近成了周边老年人群中的“网红”,大家纷纷来此“打卡”体验。
老字号的统一配餐服务,为不少高龄、空巢、独居等老人提供了基本的就餐保障。但还是有相当数量的居家老人希望能够走出家门、能够有更多口味的菜品供选择。“在我们的一项调研中,不少老人说,最好能有个家门口的、菜品丰富且实惠的食堂。”区民政局副局长范伟林说。
为老服务,就是要从老人需求愿望出发,从问题和瓶颈出发。2023年,在区民政局支持下,五里桥街道与老西门街道分别成立了为社区老年人提供营养、便捷、安全的个性化供餐服务的长者食堂。
小河虾、炒鳝丝、木耳山药、蛋羹……在五里桥街道社区长者食堂,慕名而来的王阿婆与几个老姐妹手持托盘,在琳琅满目的菜品前精心挑选。“干净、实惠、方便。”王阿婆这样点赞。
五里桥街道社区长者食堂位于萌志敬老院的一层、二层,面积500多平方米,初始供应能力为日均500客。食堂采取公办民营的方式,由街道、社区以及运营第三方共同来解决老人的就餐难。
“社区长者食堂注重把控几点。第一是安全,让老人们吃上安心饭、舒心饭。食堂采用了‘集中采购,分流配送’的方式,保证每日供应新鲜的材料,对于每一个供货商都进行了‘溯源’系统的登记。第二是口味,尽可能满足大多数老年人的口味。运营方通过前期大规模的调查,收集老人反馈的意见,了解到上海老年人最喜欢上海家常菜。食堂餐饮团队结合运营经验,不断调整口味,逐渐形成了适合上海老年人的‘老底子’的味道。第三是选择多样,每日提供40到50种菜品,还根据季节、时令推出养生砂锅等特色菜品,在满足社区居民饮食需求的同时,将养生理念带入社区。第四是服务专业,高标准的运营团队为品质把控提供保障。餐饮团队由锦江饭店的前大厨领衔,同时还有专业营养师和中医药师负责菜品的搭配。”街道副主任王小尚介绍。
社区长者食堂要让长者得实惠。出于成本考虑,食堂对社区开放,社区居民与周边白领都可以来用餐;但食堂通过“分时分区”方式,为老人专辟就餐空间、错峰安排就餐时段,保证老年人优先享受就餐服务,老人还可以通过办卡享受一定优惠。
在庄家街上,老西门街道依托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庄家街分中心的平台优势,利用现有资源进行了厨房设施改造,专门在中心内部开辟了长者就餐区。根据老年人用餐习惯和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科学的配餐模式和公道的价格体系,针对老年人特定需求,配有营养均衡的高血糖餐和“三高”套餐。价廉可口的饭菜,免去了社区老人们每日买菜、做饭的“生活负担”。
范伟林说,黄浦区开办社区长者食堂主要难题在于场地稀缺,他们将利用好区域社区公共用房,盘活更多场地,支持更多有条件的街道开设社区长者食堂,让老人的“一餐饭”可以有更多选择。
不断提升,让老人从有的吃到吃得好
最近,一辆红色的移动助餐车每天接近中午会准时出现在瑞金二路街道瑞成居民区内。助餐车上写着“夕阳红”,打开车一侧的帘子,是一个由透明玻璃组成的大橱窗,各种菜式图片贴满了橱窗。一位看起来60岁出头的老年居民走到助餐车前,点了红烧狮子头搭配番茄炒蛋与米饭。助餐车内的服务人员请她30分钟之后再来取。原来,这些菜品全部是由中央厨房烹制好的成品,真空包装、冷链运输,助餐车服务人员在车内现场加热。
“下面是蒸米饭,上面是菜。米饭蒸的时间要半个小时,菜的话差不多15分钟就可以了。”服务人员向记者展示加热方式。“不少老人点餐后,我请他们去遛个弯,一会再来取。”
移动助餐车提供的菜品非常丰富,红烧狮子头、胡萝卜炒肉、番茄炒蛋、腐乳冬瓜等热菜,主食除了米饭,还有馒头、包子可供选择。
30分钟后,这位老年居民回来取餐。“今天中午不想做饭了,就来这里点一份。非常方便,我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是否就餐、吃什么。”这位老人说。
老年居民不但可以像上饭店一样现场点餐,还可以提前一到两天向助餐车服务人员或居委干部预订套餐,可享受一定优惠。如一份红烧狮子头套餐,有一大荤、一小荤、一素菜加一份米饭,预订仅需要12元,优惠了3元。
夕阳红老年助餐车运营部负责人说,下一步将会和专业的信息平台合作,信息平台可以追溯到菜品的采购、烹饪、再加热情况。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老年人对就餐的需求也跟着提高了。老年人不仅要‘有的吃’,也要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便利。”范伟林说,黄浦为老助餐努力探索多种方式,以更便利地满足社区老人多样化、差别化的就餐需求。
小绍兴配餐中心去年下半年推出了一款售价15元的老年“定制餐”,受到老年居民欢迎。“我们做过调研,不少老年人表示,‘老年餐’可以售价高一些,菜品好一些。在确保8元老年套餐的基础上,为了满足这部分老年人的需求,我们推出了这套分级配餐。”徐泽说。
15元套餐能吃到啥?小绍兴配餐中心将提升的价格实打实用到菜品上。“龙利鱼不带骨头,适合老年人食用,我们推出了清蒸与香煎的做法,老年人很喜欢。还有咖喱牛腩、红烧牛腩、油爆虾仁等‘硬菜’也受到欢迎。”推出15元套餐的消息通过居委会告诉老年居民后,立刻有20%以上的老年人放弃了8元套餐、转订了15元套餐。还有不少没有预订过老年套餐的老年居民,打电话到小绍兴配餐中心,询问15元套餐情况,要求预订配送。“我们将进一步完善集中分级配餐制度,在深入社区走访询问的基础上,根据老人自愿选择、反馈意见的情况动态调整菜品。”
与此同时,小绍兴配餐中心也在规划将一楼闲置空间拿出来建设社区长者食堂。“我们规划用一楼一半空间引入杏花楼集团旗下老字号企业进行市场化经营,另一半空间开设社区长者食堂。用市场化经营收入来平衡为老配餐的运营,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供餐服务。”徐岭说。
这一规划与区民政局的想法不谋而合。“为老人供餐服务光靠政府力量有限,应该引入更多市场化主体参与,共同让老年人这‘一餐饭’吃得更好。我们鼓励有条件、具资质的各类养老服务企业、养老服务机构运营方、连锁品牌餐饮店利用现有供餐条件,向社区所有老人就近提供便捷堂吃、送餐服务。”范伟林说。
栏目主编:唐烨文字编辑:唐烨
董超杰摄、采访对象提供
烟台市疾控中心最新提醒
3月7日0-24时,国内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75例、无症状感染者330例,涉及16省42地市。近期国内本土疫情点多、面广、频发,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已连续两天超过500例。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请广大市民克服麻痹思想,继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做好自我健康“第一责任人”。为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坚决防范疫情输入传播风险,烟台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醒:
01
主动登记报备
14天内有以下重点地区旅居史,与已公布的阳性感染者活动时空轨迹重叠人员、到过或途经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同时空伴随人员、来自全域封闭管理地区的来烟返烟人员,请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社区(村)、住宿宾馆和单位报备,并配合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做好随访登记、核酸检测、隔离医学观察或健康监测等疫情防控措施。
02
风险地区人员严守规定
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人员暂缓来烟,确需来烟的,抵达后进行7天集中隔离和7天居家健康监测,不具备居家健康监测条件的,实行集中隔离。有上述列表地级市中无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旅居史的,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达后配合进行核酸检测。近14天内有陆地边境口岸城市旅居史的人员,请持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达后配合进行核酸检测。
03
入境人员提前报备
入境人员实行“14+7+7”健康管理措施。烟台市外口岸入境人员结束集中隔离返回烟台时,要提前3天由本人或亲属联系所在村居、社区,主动报备个人信息,并积极配合落实防控措施。
04
高风险岗位人员尽量避免来烟
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包括定点医院和普通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哨点)、标本采样、实验室检测等重点岗位的工作人员,机场和港口区域与入境人员或货物及其他物品(垃圾等)有直接接触的服务保障人员,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集中监管专仓工作人员和冷链相关企业工作人员等。凡是高风险岗位人员尽量避免来烟,确需来(返)烟的须满足脱离工作岗位14天以上且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提前3天向目的地社区(村居)报备,抵烟后配合进行核酸检测。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
05
合理安排出行
市民朋友们要密切关注各地官方发布的疫情权威信息、国内疫情动态和中高风险地区变化。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非必要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的其他县(市、区)。确需出行的,请在出行前通过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查询目的地疫情防控政策,并拨打目的地公布的疫情防控咨询电话进行确认。
06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近期多地报告的本土疫情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引发。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传播力强、传播速度快、感染后症状不典型等特点,因此防范奥密克戎变异株,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更加注重个人防护,主动配合做好各项防控措施。市民朋友在进入商场超市、酒店、宾馆、机场、码头、医院、药店、养老院、福利院等各类场所时,应主动配合工作人员做好健康码、行程码查验和体温检测等各项防疫措施。
07
做好个人防护
市民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要继续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勤消毒,少聚集,保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当前戴口罩仍然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方式,对于奥密克戎变异株同样适用。市民朋友即使在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和接种加强针的情况下,也同样需要在相对密闭的公共场所、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全程规范佩戴口罩。戴口罩前先洗手,口罩应将口、鼻、下颌全部包住,使口罩与面部贴合密闭。取下口罩后应及时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洗手,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
08
主动核酸检测
烟台市在全市范围内设置应检尽检核酸检测采样点160处。凡是经自我判断可能有感染风险的人员,都可到就近的应检尽检核酸检测采样点进行免费核酸检测。市民朋友在等待核酸采样过程中,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注意保持1米线间隔,做到不交流、不接触。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前,尽量不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不必要的聚会聚餐。
扫描二维码
查看烟台市应检尽检核酸检测采样点信息
09
主动接种疫苗
新冠疫苗是疫情防控的有力武器,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超过31.65亿剂次。现有疫苗对预防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引起的重症和死亡仍有很好的保护效果,市民朋友们要有科学的认识。当前,全市共有257处新冠疫苗接种单位提供服务,有接种需求的市民朋友,请主动前往就近接种点,尽早完成接种。尤其是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最高,应尽快完成全程接种。
扫描二维码
查看烟台市新冠疫苗接种单位公示
威海市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和14例无症状感染者行程轨迹如下:
编号1:男,确诊病例,住文登区职工新村横山路76栋。
2月28日,上午到威海市鼎信大厦参加培训,在韩乐坊徐友记就餐。后在长青财富大厦开会,在黄焖鸡米饭(开发区店)就餐。
3月1日,上午到鼎信大厦参加培训,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居然之家包子客就餐。下午在长青财富大厦开会,在环翠区味蕾炒鸡就餐。
3月2日,上午前往金岭山庄,后到鼎信大厦。中午在长青财富大厦附近东北菜馆就餐。
3月3日,前往文登区七里汤宋氏旧货市场和天福旧货市场,在缤纷尚街江南小吃就餐,在文登区人民医院北院区核酸检测采样。在KK麻辣香锅就餐,后到漫妮理发店理发。
3月4日,上午自驾到阿婆里脊就餐,晚上到武铭包子铺就餐,19时到农行总行南面福利彩票店购买彩票。
3月5日,上午到文登区人民医院北院区进行第二次核酸检测(结果阴性),中午到大润发买午餐,后回家未外出。
3月6日,上午到文登区人民医院北院区采样,回家后到峰山路五金店购物,下午在一统汤砂锅店买饭。
编号2:男,确诊病例,住荣成市人和镇和盛小区。
2月28日,上午到威海市鼎信大厦培训,后在长青财富大厦就餐,17时返回鼎信大厦开会后回家。
3月1日,上午到鼎信大厦培训,中午在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站北外婆家就餐,后回家未外出。
3月2日,与朋友到鼎信大厦,后在居然之家包子客午餐,送朋友回家后,到荣成市人和镇大疃刘家村父母家中就餐。
3月3日,到荣成市佳华财富中心608工作室全天上班。
3月4日,佳华608工作室全天上班。
3月5日,佳华608工作室全天上班。
3月6日,中国石化加油站洗车,后前往人和镇大疃刘家村父母家中。
编号3:女,无症状感染者,住环翠区南山泰苑。
3月1日,开车送儿子上学(环翠区塔山小学)后前往长青财富大厦公司上班,中午与同事前往杨国福麻辣烫(侨乡大润发店)吃饭,下午塔山小学接儿子返回家中。
3月2日,开车送儿子上学后前往公司,中午与同事前往回味砂锅居(渔港路店)吃饭,下午接儿子放学,后返回家中未外出。
3月3日,开车送儿子上学后前往公司,中午与同事前往回味砂锅居(渔港路店)吃饭,下午接儿子放学,前往四方路购买猪头肉,晚上在星夏烧烤吃饭,后返回家中未外出。
3月4日,开车送儿子上学后前往公司,中午与同事前往威建三公司食堂吃饭,饭后返回公司未外出。下午接儿子放学,后前往万家疃市场购物,之后返回家中未外出。
3月5日,居家未外出。
3月6日,上午居家未外出,中午前往家家悦(中心店)购物,后前往同仁堂(大世界店)买药。
编号4:女,无症状感染者,住环翠区青岛北路65号。
2月28日,上午到环翠区梦海小区淑娜食品店购物,下午到梦海小区老马果蔬食品超市购物。
3月1—2日,居家未外出。
3月3日,下午去大润发一楼超市和童装店购物。
3月4日,居家未外出。
3月5日,前往荣成市妇幼保健院,后到荣成博隆商城照相,下午到宝大祥妇女儿童商店购物后回威海,返回家中。
3月6日,威海卫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做核酸检测,下午到淑娜食品店购物,后到老马果蔬食品超市购物。当日晚医务人员上门采集咽拭子。
编号5—6:均为女性,无症状感染者,住环翠区青岛北路65号。
2月28日,居家未外出。
3月1日,下午去环翠区戚家庄无限极药店买药,之后去宜家花园家家悦店买奶粉。
3月2日,居家未外出。
3月3日,下午去大润发一楼超市和童装店购物。
3月4日,下午去梦海小区淑娜食品店买菜。
3月5日,前往荣成市妇幼保健院,后到荣成博隆商城照相,下午到宝大祥妇女儿童商店购物后回威海,傍晚去梦海小区买菜,之后去燕喜堂药店买药。
3月6日,威海卫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做核酸检测,当晚医务人员上门采集咽拭子。
编号7:男,无症状感染者,住环翠区青岛北路65号。
2月28日,到威海市鼎信大厦参加培训,后到长青财富大厦公司上班。
3月1日,到嘉和国际,中午至经济技术开发区韩乐坊雪岳亭就餐,后梦海园味蕾炒鸡店就餐,返回长青财富大厦。
3月2日,早上到谷味嘉买早饭,后步行到公司,中午到回味砂锅居就餐。
3月3日,中午到回味砂锅居就餐,下午到居然悦购3楼一郎烤肉自助店就餐。
3月4日,早上到公司,中午到大润发他舅家肉夹馍手工面店就餐。
3月5日,前往荣成市妇幼保健院,后到荣成博隆商城照相,下午在佳华财富中心办业务。
3月6日,早上到公司上班,下午到骨科医院接妻子女儿回家。当日晚医务人员上门采集咽拭子。
编号8:男,无症状感染者,住环翠区环翠楼街道塔山中路。
2月28日,下午前往威海市鼎信大厦参加培训,晚上返回家中未外出。
3月1日,前往长青财富大厦公司上班,中午在食堂吃饭,下午自驾车前往父母家(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欧乐坊)未外出。
3月2日,前往公司上班,中午在食堂吃饭,下午前往父母家未外出。
3月3日,前往公司上班,中午在食堂吃饭,下午自驾车回父母家后未外出。
3月4日,前往公司上班,中午在食堂吃饭,下班自驾车回父母家中,去响水湾菜馆就餐,后到环翠区鲸园街道文化东路。
3月5日,至金猴购物广场,之后前往父母家,后前往公司上班。
3月6日,步行回塔山中路,之后带儿子步行前往理发店(戚家庄海云华府)剪头发,后前往宝泉汤洗浴,随后驾车返回塔山中路家中。
编号9:男,无症状感染者,住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古寨东路。
2月28日,早晨驾大巴车接学生到烟台培英学校上学,中午回到家中未再外出。
3月1日,早晨驾大巴车接威海体校学生送到烟台市蓬莱体育馆参加乒乓球比赛,晚上回到家中。
3月2日,早晨驾大巴车接钦村社区人员参加三八节活动,前往泊于附近桥头镇东侧某草莓大棚摘草莓;中午与同事在田村派出所西门附近小饭店吃饭,午餐后回家。
3月3日,中午驾大巴车接有关人员前往初村镇里元村摘草莓,下午回家未外出。
3月4日,上午前往槐云村赶集,下午渊源洗浴泡澡,晚上回家未外出。
3月5日,上午前往同事位于田村的海参店帮忙,下午回家未外出。
3月6日,上午到田和社区进行核酸采样,驾车前往烟台蓬莱区接回威海体校学生,晚上回家未外出。
编号10-12:均为女性,无症状感染者,住经济技术开发区齐鲁大道157号。
2月28日,全天母女3人均居家未外出。
3月1日,编号11-12居家未外出,编号10下午前往小区附近的喜燕万家超市购物。
3月2日,上午母女3人居家,下午编号15(编号10的丈夫)驾车载母女3人前往经区医院,晚上编号10前往小区附近的喜燕万家超市购物。
3月3日,全天母女3人均居家未外出。
3月4日,中午编号10前往小区附近的喜燕万家超市购物。
3月5日,上午编号15带编号11前往经区医院,编号10和编号12全天居家未外出。
3月6日,晚上编号10前往小区附近的喜燕万家超市购物,其余时间母女3人均在家。
编号13:男,无症状感染者,住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仁和家园。
2月28日,环翠区长青财富大厦公司上班。
3月1日,上午环翠区张村金猴集团服务公司洽谈业务,下午到品乐坊平安银行。晚上景仁馅饼(竹岛大润发店)和大福源小木屋吃晚饭。
3月2日,到公司上班。中午在苏宁陈志马拉面馆就餐。
3月3日,到公司上班,下午在环球广场谈业务,后在小商品批发市场购买茶具。
3月4日,到公司上班。中午国福麻辣烫就餐。
3月5日休假在家,中午在和谐怡园与家人吃午饭。
3月6日休假在家,中午在和谐怡园与家人吃午饭,晚上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咱家炖鱼吃晚饭。
编号14:女,无症状感染者,住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仁和家园。
2月28日,环翠区长青财富大厦公司上班。
3月1日,到公司上班,晚上大福源小木屋吃饭。
3月2日,到公司上班,中午苏宁陈志马拉面馆就餐,后去时光城喜铺。
3月3日,到公司上班。中午大福源杨铭宇黄焖鸡就餐。
3月4日,到公司上班。
3月5—6日,轨迹同无症状感染者13。
3月7日居家未外出。
编号15:男,无症状感染者,住经济技术开发区齐鲁大道157号。
2月27日,上午先去威海市鼎信公司,后到经济技术开发区世纪大厦旁边公园游玩。
2月28日,鼎信公司参加培训,中午自驾回家吃饭。
3月1日,鼎信公司参加培训,中午自驾回家吃饭。
3月2日,上午前往经区医院后回家中未外出。
3月3日,鼎信公司参加培训。
3月4日,自驾前往乳山市,在莱茵酒店就餐,晚上返回家中。
3月5日,先去经区医院,后前往鼎信大厦。
3月6日,鼎信公司参加培训。
编号16:女,无症状感染者,住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曲阜翡翠城。
2月28日,上午威海市云融金服公司上班,中午财富长青大厦,晚上鼎信大厦参加培训。
3月1—2日,到公司上班。
3月3日,到公司上班,中午渔港路中建三局员工食堂就餐。
3月4日,到公司上班,中午渔港路中建三局员工食堂就餐。
3月5—6日居家未外出。
转自:烟台疾控
来源: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