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龙大肉食”正式更名为“龙大美食”,全力进军预制菜赛道
12月27日,龙大美食在上海举办战略发布会暨合作伙伴大会,全面阐述了其预制菜食品布局和全国化的生产、研发、销售能力。
此前,12月23日,龙大肉食发布公告称,为使公司名称与战略方向及业务更匹配,经公司申请,交易所核准,自2023年12月24日起,公司中文证券简称变更为“龙大美食”。同时,公司还宣布投资8亿元在巴中市建设高端肉制品深加工项目,未来将大力发展预制菜。
1
“龙大肉食”到“龙大美食”
一字之差,发展战略升级
12月23日晚间,龙大肉食(002726)发布《关于变更证券简称的公告》,公司变更证券简称的申请已经深交所核准,自2023年12月24日起,公司中文证券简称变更为“龙大美食”,公司证券代码不变,仍为“002726”。
△图片来源:网络
对于本次更名,龙大肉食董事会秘书徐巍表示,
一方面,公司的发展战略升级为“以食品为主体,以养殖和屠宰为支撑”的“一体两翼”战略,公司名称需要与战略方向及业务更匹配;
另一方面,公司未来的发展重心在食品上,通过更名让投资者对公司的发展战略、业务方向有更清晰的认知。
“未来,公司业务重点是发展预制菜,养殖和屠宰业务是食品业务做大做强的支撑和配套。”徐巍介绍,比如本次巴中高端肉制品深加工项目,公司还配套建设一个100万头的生猪屠宰项目,确保公司高端肉制品的产品质量。
2
重新梳理公司业务
形成“一体两翼”发展战略
龙大肉食是一家深耕食品行业25年的企业,前身创办于1996年,从专业对日出口,到逐渐布局辐射山东市场,基于肉食品全产业链发展,在山东市场打下坚实的品牌基础。公司产品主要包括优质鲜冻分割猪肉、低温肉制品、散装酱卤食品等三大类400余个品种。
以屠宰为主业的龙大肉食,为何要重新梳理业务、变更名称?中国肉类协会副会长高观指出,“屠宰企业向下游食品板块转型是当前的行业趋势,原因在于“目前的养殖、屠宰环节不挣钱”。
2023年,受猪价下跌、冻品销量减少等影响,龙大肉食业绩增速较2023年、2023年出现明显放缓。2023年上半年,龙大肉食实现营业收入106.01亿元,同比下降8.61%;实现净利润3.08亿元,同比增长1.26%。值得注意的是,其业务板块中,屠宰行业营收同比下降12.57%,进口贸易营收同比下降4.04%,食品行业营收却同比增长19.96%。就毛利率而言,食品行业毛利率为19.54%,远高于屠宰行业毛利率5.29%、进口贸易毛利率1.15%。
△龙大更名前后L变化图片来源:网络
在2023年半年报中,龙大肉食对自身的战略表述发生明确变化,由2023年的“以屠宰精加工和肉制品为核心,以生猪养殖和进口贸易为配套”,更换为“以食品为主体,以养殖和屠宰为支撑”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打造从上游食品原材料企业,切入食品加工领域的全产业链食品龙头企业,形成“养殖-屠宰-食品加工”的闭环,借助规模扩张,向盈利能力更强的食品业务倾斜。
“公司通过延伸产业链,将业务重心放在食品端,可以有效实现价格传导,降低猪周期对公司盈利的影响,提升公司抗风险能力。”徐巍说。
3
发挥“先天优势”
全力进军预制菜领域
实际上,龙大肉食宣布战略升级前,就已在2023年年报中不断提及预制菜行业潜力巨大,认为未来我国肉制品消费市场将呈现肉制品餐饮化趋势,主力消费人群厨房劳作的时间大幅缩短,社会消费需求也呈现快节奏趋势。同时,预制菜加工操作简便、菜品风味标准稳定,不仅受到连锁及外卖餐饮企业的青睐,也越来越吸引以年轻人为主的消费群体购买,有望迎来高速增长期。
“预制菜在美国、日本非常发达,在我国也是一个朝阳行业。无论是B端的餐饮企业还是C端的年轻消费者,都对预制菜有巨大的需求。”徐巍表示,公司非常看好预制菜的发展前景,预制菜也是公司未来整个业务的中心。
△27日龙大会场展出的预制菜品图片来源:网络
龙大美食转做预制菜并不是从0到1的过程,深耕猪肉产业链多年,龙大在研发、渠道、产品等方面已经形成多重优势,进军预制菜领域是对原有优势的深化和发展。
1
研发方面,此前龙大在山东省莱阳市建立了研发中心。今年以来,上海研发中心、成都研发中心先后投入使用,已形成山东、上海、四川“三足鼎立”的研发布局,可以更好地满足业务的发展。
2
渠道方面,龙大总体策略是BC兼顾,近期以大B客户为主,把B端大客户作为预制菜布局的核心渠道,另外再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去拓展C端客户。
其中B端渠道是龙大肉食的“先天优势”,作为预制菜行业上游的原材料企业,龙大具有较强的食材成本的把控能力,冷链物流优势及全国化布局的规模生产能力,与百胜系、海底捞、荷美尔、上海梅林、通用磨坊等大餐饮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不断围绕餐饮OEM进行布局,积累了一批优质国内外知名的优质客户。
3
产品方面,目前龙大的预制菜主要在川菜、川味食品等方面发力,已经携手四川省火锅协会,聚焦川式美食布局,推出火锅等预制菜,此外还在华北、华东、东北以及西南地区投资建设肉制品深加工工厂,提升产能覆盖。
不过由于长期以B端客户为主,且核心销售区域集中在山东地区,龙大肉食在广大消费者心中的号召力有限。
随着入局玩家不断增多,目前布局预制菜的众多企业究竟哪些能够在这条赛道上成功走下去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放弃盈利波动大的进口贸易业务、积极布局前景广阔的预制菜蓝海市场,实际上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过龙大肉食向“龙大美食”转型的道路依然漫长。
来源:整理于证券日版、新京报、大京网
统筹丨王晓玲
编辑丨邱思思美编丨何孟华
••
——声明——
本公众号凡标记【原创】的文章,转载请联系获得授权,并按要求注明来源
本公众号另有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合作丨转载丨爆料—
电话/微信18638259395
(加好友请务必备注:姓名+公司+职务)
行业竞争剧烈,龙大肉食打造冷鲜肉龙头#学浪计划
行业竞争剧烈,龙大肉食打造冷鲜肉龙头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营收第四的龙大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大肉食,002726.SZ)近期公布扩产消息。
8月21日,龙大肉食发布签署《合资协议》的公告。公告信息显示,为扩大公司屠宰和肉制品生产规模,加快主营业务发展。龙大肉食与上海新农拟共同出资2亿元设立江苏龙新,其中龙大肉食出资1.02亿元,持股51%。
与此同时,龙大肉食的主营业务营收增长加速。其8月11日披露的中报显示,2023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16亿元,营收同比增长90.23%。业内认为这轮增长为其并购扩张加速发展所致。
事实上,自2023年起,龙大肉食即开启了多方投资并购步伐。2023年4月28日收购临沂顺发60%股权,同年11月完成潍坊振祥70%股权收购。仅潍坊振祥即为公司提供300万头/年的屠宰产能。2023年龙大肉食更是在莱阳、乳山、平度、莱州、安达、青岛多地设立子、孙公司,开展养殖、屠宰业务。
在这背后,A股生猪养殖大户正在加紧布局养殖、屠宰
产业。记者了解到,新希望(000876.SZ)、牧原股份(002714.SZ)、温氏股份(300498.SZ),从饲料、养殖、屠宰、深加工、冷链运输等全产业链布局。上市龙头企业开启新一轮的扩张,行业集中加速。
行业资深玩家双汇发展(000895.SZ)已经在进行屠宰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其位于漯河市的屠宰厂正在拆除,计划原地新建厂房、更新设备。相关人员表示,预计明年8月份新厂投产。
屠宰企业毛利普遍较低,产业前后端一体化发展符合行业的需要。中国消费经济学会理事王志涛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扩产是为了把盘子做大,盘子大了利润自然多了。就屠宰业务来说,提高产能利用率降成本也是增利润的一个有效手段。”
打造冷鲜肉龙头
通过龙大肉食近几年的业务体系来看,扩大产能、产业一体化布局是其发展主要方向。其在2023年年报中称,拟在2024年实现年出栏350万头生猪养殖规模,2023年出栏量达到40-60万头,屠宰量达到600-800万头。
生猪屠宰分割后,会制成冷鲜肉、冷冻肉投放市场。“店里的冷鲜肉销量不错,味道好而且有营养,家庭食用一般都买这个。”龙大肉食东营市的加盟店长刁望发(化名)告诉记者,冷鲜肉比热鲜肉色泽稍暗一些,生产过程中经过排酸处理,肉质柔软有弹性。
2023年上半年龙大肉食冷鲜肉销售额72.05亿,去年同期为36.29亿,同比增长98.55%。
冷鲜肉主要通过加盟店、商超、批发商、食品加工企业、自提货现销等渠道进行销售,刁望发表示,“龙大肉食在山东地区知名度很高,基本全省覆盖,东营市大多是加盟店,其他地方也有那种摊位的形式。”
目前龙大肉食的销售渠道主要在山东、华东地区。2023公司半年报显示,山东地区占龙大肉食营收比例的31.92%,华东其他地区为43.40%。此次与上海新农成立合资公司江苏龙新,被业内解读为其打入江苏市场的关键一步。
东北市场也有布局,8月21日,龙大肉食公告称拟以3500.07万元收购通辽金泉食品100%股权。
其扩张步伐不止于此。2023年6月,蓝润集团三次获得龙大集团的股权转让,最终获得龙大肉食的控股权。而蓝润集团,在四川投资约200亿元布局的生猪业务,涉及生猪养殖、屠宰和肉制品加工,计划2023年末前注入龙大肉食。四川作为国内养猪第一大省,其所在的西南地区,正是龙大肉食营销版图中的薄弱环节。
屠宰行业竞争剧烈
扩大营销版图有利于企业多触点接触消费者,然而现屠宰行业引起动荡的不是营销环节。
猪变少了。虽然以牧原股份、温氏股份为首的生猪养殖公司都在加紧投产,但母猪产仔,仔猪养成至少需要一年时间。现阶段市场生猪供应仍然处于紧张的状态。
“生猪少了,屠宰厂没业务,自然就倒闭了。”北京宇航肉联加工厂的法人张全军告诉记者,2023年以来,倒闭的中小屠宰厂很多。
屠宰厂纷纷倒闭。截至到2023年,国内生猪屠宰厂数量下降近50%,仅剩5000家。其中2000家屠宰产能在2万头以下的中小屠宰厂面临成本压力,随时都有倒闭的可能。
也受政策影响,自2023年起北京多数屠宰厂关闭了屠宰业务。“我们肉联厂是国企,实力比较强。猪瘟疫情爆发后,我们在在河南、河北等地收购了些屠宰厂,在那边屠宰分割,冷链运输到北京投放市场。”北京第五肉联厂的客户经理姜伟告诉记者,周边省份的小厂即使没倒闭也很难接单,生猪都往大厂集中,屠宰、运输过程健康安全放心。
2023上半年,龙大肉食生猪屠宰量为217.9万头。屠宰产能利用率达到了59.7%。
生猪的来源包括外购生猪和自养生猪。其发布的2023年报称,公司现有7个养殖场,养殖产能为60万头/年,在建的安丘猪场产能为50万头/年。出栏生猪多为内部屠宰厂使用。
屠宰行业的龙一双汇发展,同样宣布加码生猪养殖业务,其于辽宁阜新建生猪养殖场,投产后种猪、生猪年出栏量达到50万头。
产业链上下游呈现交叉趋势,养殖龙头纷纷入局屠宰行业。8月15日,新希望(000876.SZ)与湖北省人民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未来3年内在湖北投资约200亿元,打造饲料、养殖、屠宰、肉制品深加工产业链。
而国内生猪养殖第一股牧原股份(002714.SZ)4月27日发布公告称,其与商水县人民政府重新签订了合作协议,原计划建设的20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更改为年屠宰量400万头,投资共计8亿元。
早在5月18日,双汇发展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募集70亿资金加码养殖业务,其中生猪屠宰改造项目投资总额达到4.85亿元。
双汇发展正是龙大肉食扩张之路的最大阻碍。作为老牌的屠宰企业,双汇的屠宰业、肉制品加工业营收均为行业第一。
公开资料显示,双汇发展成立于1998年,同年12月10日在深圳上市,主营业务为畜禽屠宰、肉类食品及食品加工、销售,农副产品、方便食品生产销售。
双汇发展2023半年报显示,本报告期屠宰业营收239.05亿,同比增长58.96%,占营收的65.77%。为双汇发展创造利润16.69亿元。
屠宰行业的集中度仍然较低,双汇为绝对龙头。2023年双汇、雨润、金锣、众品、龙大、新希望的屠宰业务在国内排名前六,合计屠宰量仅占全国总屠宰量的7.2%,远低于丹麦CR2的90%和美国CR5的61%,发展空间还有很大。
就屠宰量来看,2023年,龙大肉食的生猪屠宰量为501.28万头,而双汇发展屠宰量达到了1320万头。利润方面,双汇的屠宰毛利率达到6.98%,而龙大肉食仅4.52%,为双汇发展的64.7%。
此番龙大肉食的加速扩张,也开启了与双汇发展的竞争之路。“双汇发展在全国有一百多万个销售网点,龙大肉食扩张初期,在新的市场肯定是不占优势的。”王志涛教授认为,龙大肉食想获得优势需开辟新渠道,加码新赛道。
值得注意的是,龙大肉食在2023年报中指出,新业务渠道方面,后续将定位中高端社区生鲜肉店,打造龙大肉莊销售门店,通过社区零售、微信团购、社区配送的方式打开市场。
直达C端的销售模式同样有望发展新型肉制品,2023年,我国肉制品消费占肉类消费量的比例不足20%,然而发达国家的肉制品占肉类消费比例普遍在45%以上,部分国家达60-70%。
中国消费经济学会理事王志涛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未来屠宰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而上下游公司沿着产业链做全链扩张,最终的落脚点会放在用户端。像双汇发展,打造出来了“王中王”火腿肠品牌,竞争过程中就获得了很大优势。”
探访博兴百年老店贾府肉食传承人贾晋雨
华夏时讯网(实习记者:张岩)走在滨州市博兴县的街头,随便询问几个人,博兴县有哪些百年老店,贾府肉食绝对算得上博兴县人尽皆知的老字号百年品牌。
为此我们专程来到了博兴贾府肉食总店,近距离造访了贾府肉食的第六代传人贾晋雨先生。
据贾府肉食的第六代传人贾晋雨讲,贾府肉食前身是贾老大肉食店,从清朝初期到现在已经延续了一百八十多年,据贾氏族谱记载,道光年间河南贾氏族人偶得秘方,烹饪烧鸡、牛肉、猪头肉等肉食在集市贩卖,由于贾氏族人用料考究,烹饪方法得当,肉色诱人味道沁人心扉,且肥而不腻,很快成为了当地名门贵胄宴请宾朋的必选美食。后经过世代相传,祖祖辈辈一直经营肴肉生意。后来由于河南闹饥荒,贾氏一族来到山东,后经各种曲折,贾氏传人把秘方传给了自己最中意的学生博兴人贾太选,直到现在贾晋雨先生已经是贾氏第六代传人。
1991年时年19岁的贾晋雨,成为贾府肉食第六代少壮派掌门人,正式接管贾府肉食祖传的生意。最开始只是赶集摆摊,而后由于良好的口碑,高效的品质管控。很快就成为了博兴县老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随之而来的是一分店、二分店、三分店——的拔地而起。2023年贾府肉食经过多年沉淀,注册了山东贾府食品有限公司,打响了走向全国的第一枪。
贾府肉食现代化的烹饪设备
谈到公司的未来,贾府肉食的贾晋雨表示。公司的发展已经越来愈大,越来越强,也有了专业的管理团队。对于未来公司有着长远的规划,现在滨州店很快就要开业,马上就会有第二家第三家,然后向周边城市扩散,但也不盲目扩张,保证90%以上的成功率…随后说到,生意做到现在的规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着我想要回馈这个社会,首先会给自己的员工机会,公司可以给他们更好的平台,也会鼓励他们自己开店,同时欢迎更多想创业的人加盟贾府肉食。
谈到贾府肉食经久不衰的秘密,贾总感慨道,做生意就像做人一样,贾府肉食坚持以客户的健康、营养需求为准则。原材料的供应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大企业,生产车间力保干净整洁,这一点经常前来参观的宾客好评如潮的言论就是最好的见证,肉食制作采用传统与现代工艺相结合,经过27道严格规范的工艺流程,保证了肉食安全健康的同时也是口感极佳色香味俱全。所有的店面都是统一配货,统一标准,我们能保证每一份贾府肉食都是安全、健康、美味的合格产品。
谈及贾府肉食的坎坷历史和数十年经久不衰的秘密。贾晋雨说,把做人的准则运用到生意的经营,经营生意就是经营自己,用心做人,用心做事。数十年如一日,这就是我们经久不衰的唯一原因,我们贾府肉食未来必定会上升到更高的高度,走出山东,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