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比意格加盟店 倒闭

本文目录

绿地、远洋、金地、绿城、万科,房地产行业的五家“公众企业”

文丨地产三哥

多年前,三哥还在商海泅渡。

曾经遇到过两位前辈,成功的从小船上了大船,乃至上了岸。

一位前辈创办二十多年的工厂,由一家央企地方子公司投资控股了,之前工厂的经营并不出色,三哥做出这个判断,是因为作为它的供货商,三哥有时必须要接受频繁推迟的账期承诺。

饶是如此,他在当地的民营同行中已算是矮子中的将军了。

自从跨入央企序列,虽然只是地方末梢,那感觉也是鸟枪换炮,对供应商来说,“账期尽管推,不供货算我输。”

另一位前辈的上市公司,经营的不错,但在行业中如果想要持续领先甚至进入全球竞争,也有资源瓶颈,最终引入一家央企战略投资者成为公司大股东。

效果直接反应在股价上,几年时间股价蹭蹭蹭的翻了几番。

那种安全感,就像刷在农村墙上的广告:“XX银行,国家信誉,存款安全”,直抵心灵深处。

当然,这个XX银行不是出事的那几家村镇银行。

说起国资入股这事,6月1号,建业地产喜迎国资入股意向,投资者河南同晟置业有限公司收购29.01%的建业地产股份,此外还会认购7.08亿元港币的可换股债券。

河南同晟置业是100%的国有股权。

如果最终协议在7月1日之前签订,“92派”代表人物胡葆森先生成功混改。

一、大清朝的黄马褂在大清朝,赏穿黄马褂是一件莫大的荣誉。

整个清朝,只有三种人能够穿黄马褂:

第一种,皇帝巡幸时的随从和卫护。

“凡领侍卫内大臣、内大臣、前引十大臣、护军统领、侍卫班领,皆例准穿黄马褂”,其目的是为了壮观。

第二种,皇帝狩猎行围时侍卫、大臣、亲王。

满清一朝,能扈从热河的,还能参与射猎、比武的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御前大臣、乾清门大臣、侍卫及文武诸臣,以大射中侯,必特赐之(黄马褂),以示宠异。”

第三种,有勋绩的高级军事将领或统兵文职大员。清末在镇压太平军、捻军时,很多文武大臣都曾得到赏穿黄马褂。

黄马褂虽然都是黄色,但也有色差。

在清代服制的色泽礼仪规定中,黄色有明黄、金黄、杏黄等多种类别。

明黄就是淡黄,是皇家的专用颜色。

一般贵族只能用金黄色,就是深黄色。

平民只能用杏黄色,就是发红的黄色,偏橙色。

据福格《听雨丛谈·黄马褂》载:

巡行扈从大臣,如御前大臣、内大臣、内廷王大臣、侍卫什长,皆例准穿黄马褂,用明黄色。

正黄旗官员、兵丁之马褂,用金黄色。

勋臣军功有赏给黄马褂、赏穿黄马褂之分,赏给只所赐一件,赏穿则可按时自做服用,亦明黄色。

黄马褂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从显摆角度来说,效果比深圳多少台宾利车、上海多少套房强多了,黄马褂有钱不一定能买的来。

从实际功用来说,堪比过去的软猬甲、今天的防弹衣,因为有最强有力的信誉背书。

黄马褂中,明黄最为荣耀,金黄次之。

二、房地产企业中的5家“公众企业”绿地控股拟在6月20日召开美元债券持有人会议,审议6月25日到期之4.88亿美元债展期等议案。

这个时节,美元债展期不寒碜。

6月13日,远洋集团也遭遇债券价格波动,不过很快企稳。据传涉及天津一个合作开发项目的的开发贷。

这个时期,眼看着项目亏损,想要提早退出是人之常情。

绿地控股、远洋集团都是国有资本占大股,也是非典型性国企。

与绿地控股、远洋集团类似的股东结构的头部房地产企业还有:万科、绿城、金地。

监管部门对它们的分类属于“公众企业”,而非国有企业。

它们的董事会结构如下:

万科地产:

大股东是深铁集团,持股27.89%,背后是深圳市国资委。

“7董事+独立董事4人”的董事会构成。

董事7人中,来自深铁集团(深圳市国资委)的4人。

绿地控股:

国有背景股东是: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5.82%、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0.55%,背后都是上海市国资委。

“7董事+4独立董事”的董事会构成。

董事7人中,来自上海城投的2人,来自上海地产的2人。

绿城中国:

国有背景股东:中交集团持股28.338%,为大股东。

九龙仓集团持股22.298%为二股东。

“8董事+4独立董事”的董事会构成。

8名董事中来自中交集团的3人,九龙仓1人。

董事会主席张亚东曾经担任大连市政府副市长,大连市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金地集团:

大股东依次是:富德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9.83%,深圳市福田投资持股7.79%、大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5.43%。这三家都算部分或者全部的国有背景。

“9董事+5独立董事”的董事会构成。

9名董事中来自富德人寿1人,大家人寿1人。

远洋集团:

大股东、二股东分别是: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持股29.59%,大家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29.58%。

“8董事+5独立董事”的董事会构成。

8名董事中,来自中国人寿的3人,来自大家人寿的2人。

从股权比例和董事会人员结构来看,因为国资没有控盘,所以,如果要论黄马褂的颜色,这五家“公众企业”只能穿金黄色的,还算不得“明黄”。

正宗身穿“明黄”黄马褂的头部房地产企业是:

招商蛇口、华润置地、保利发展、中国海外发展。

三、洋人也要剃发、易服、降薪商人中也有穿黄马褂的,胡雪岩因捐输及佐辅陕甘总督左宗棠有功,清廷赏从二品文官顶戴,用珊瑚顶,穿黄马褂。

广州十三行的商人因为捐输,也被赏穿过黄马褂。

当然,后来胡雪岩破产抄家的时候,朝廷肯定要“褫夺黄马褂”。

外国人,也有被赏赐黄马褂的。

同治借师助剿太平军,戈登助李鸿章进攻宜兴、溧阳、常州,叙功,赐提督品级章服。赏黄马褂、花翎。

也是同治年间,曾任福建船政正监督法国人日意格,也被授予顶戴花翎和黄马褂。

日意格在福建船政任上月薪高达白银1000两,比时任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还多400两。

梁启超在《论不变法之害》中讲到:

“上观百世,下观百世,经世大法,惟本朝为善变。入关之初,即下剃发之令,顶戴翎枝,端罩马褂,古无有也,则变服色矣。”

按梁启超的说法,剃发、顶戴花翎、马褂等等并不是一直都有的,清军入关后才有的。

让对大清朝有贡献的商人和外国人穿黄马褂,是正常的表彰事件。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清朝早已经被埋进故纸堆中。

以史为鉴。

今天,不但不能给商人和外国人黄马褂,还要和戈尔、日意格等人谈话,让洋人也剃发、易服、降薪。

遵照行事者,才可能有资格获赏黄马褂。

左宗棠与福建船政局——在列强嘴中夺下自己的“肉”,有多难

福州船政局是左宗棠借助法国技术力量创办的军事企业,船政局主要由铁厂、船厂和船政学堂三部分组成,也可知船政局并不仅仅只是一座军工船厂,它包含着洋务派对“救亡图存”的努力与思考。在那个帝国主义入侵,农民起义不断,社会内部矛盾激化的半封建半殖民的时代,除了面对帝国主义“吸血鬼”般的嘴脸,还有顽固守旧官僚主义的背刺,你也可知它的起步有多难。

一,船政局的创始人——左宗棠

左宗棠(1812年—1885年),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左宗棠出生在湖南湘阴一个没落的小地主家庭,世代以耕读为生。左宗棠十四岁首应童子试,1832年参加湖南乡试,以“搜遗”之首而中举。此后,他曾于1833年、1835年、1838年三次赴京参加会试,但都名落孙山。三次会试的失败,使左宗棠“绝意进取”,放弃了科举道路,留心农事。

“搜遗”是指主考在发榜前复阅落选的考卷,发现优异者临时补取。

1852年,太平军逼近长沙,新任湖南巡抚张亮基招左宗棠入幕。张亮基调任山东巡抚后,左宗棠告辞归家。1854年,骆秉章任湖南巡抚后,派人请左宗棠出山协助其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由于左的卓越才识才能,又由于骆秉章的高度信任,放手使用,加上任职时间较长,左宗棠在第二次幕湘期间,施展了一番作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850年,左宗棠由曾国藩保荐,以四品京堂候补,襄办署两江总督曾国藩军务,又以当时太平军攻克杭州,再破江南大营,声势大振,清政府军情紧急,迫切需要“讨贼”人才。左宗棠受到谕旨后,立即着手规划,募选五千人,训练备调,建立了自己的军队——楚军,赴江西与太平军作战。

晚清时,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并发动一系列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大量不平等条约,再加上清政府本身腐败与农民起义不断,八旗与绿营战斗力腐化已久。使得清政府不得不依靠地方督抚办理地方团练,广开兵源并自筹军费。军事地方化程度步步加深,导致地方军事首脑拥兵自重,势力迅速坐大,形成了同中央分权的一股重要力量,从而加速了中央政权的衰微。

1861年,慈禧太后上台掌权,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左宗棠接任浙江巡抚,并联合英法组织“英法干涉军”,在其协助下先后攻陷金华、绍兴等地。四月,左任闽浙总督兼巡抚事。

对于勾结外国雇佣军镇压农民起义,左开始还是有顾虑的,但看到“干涉军”积极帮助夺取浙江,又说他们“忠义奋发”。当然,对于时代所限,有些事还是不能苛求太深,毕竟左宗棠本质是封建地主官僚代表。

1865年,左宗棠正式走入福州,进而攻陷漳州,太平军退至广东镇平。左宗棠节制福建,江西,广东三省清军清绞太平军余部。也就在此时,左宗棠凭借自己总督闽浙的权力和一些地方督抚的支持,开始奏请创办船政局。

二,左宗棠创办船政的前期准备

左宗棠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很多事情用现代人的眼光,完全是愚蠢加愚不可及。如林则徐在广东,在向美国旗昌洋行购买用商船改装的“甘美力治”号做兵轮时,就于1840年10月(道光二十年九月)向道光提出了自己“制炮造船则制夷已可裕如”的奏议,道光帝却给予斥责。

左宗棠从青年时起,就研习林则徐、魏源的著作,并对他们的思想主张推崇备至,他称林则徐为“天人”。还多次真诚地表示他是林则徐事业的继承者,并在林则徐告老还乡经过长沙时,左宗棠还亲自去拜会时。左宗棠能升官如此之速,除了真有才学外,也有诸如林则徐,曾国藩等人的保荐。

1866年2月,镇压了太平军余部之后,设厂造船就成为他考虑的主要问题。为此左宗棠找来二位“老朋友”——法国人德克碑与法国人日意格。这二人都是军官,也是“英法干涉军”的正副统领,参加过对太平军的作战,其中日意格参加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等侵华战争。

左宗棠正是在对太平军的作战中认识这二位的。当然,这二位不懂造船,只得算中间商(疯狂赚差价),负责买机器(向法国买过时机器与技术)与管理外国船工。

人暂时是凑齐了,剩下的就是钱了。清政府是同意左宗棠建船厂,但与组建地方团练对抗太平军一样,得自己找钱,这个出钱方就是海关总税务司。

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建创办福州船政局,启动经费为47万两银子,全部由闽海关拨付。此后,闽海关每个月拨付5万两银子,作为福州船政局的日常运行经费。

首先说明一点清政府的海关税务司归西方列强管,具体就是英国,法国与美国三国。把海关交给外国人管,是清政府自愿的,非列国强迫。并且,海关税务司为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筹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支付过大量启动资金。

这事要从1853年说起,当时受太平天国与福建小刀会起义影响,上海爆发起义,清朝江海关(上海海关)的官员直接跑路了,江海关就停止了运转。人是跑了,可外国商船还在港口等待着,英国、法国、美国三国领事商量了一下,由三国各派一人,组成税务司,代替清朝政府管理江海关。

二年后,起义平定,清朝海关官员又回来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英国、法国、美国各派一人组成的税务司,将两年内收到的70多万两银子税款,一分不少地上交了。

清政府大感意外,因为在这之前,江海关官员上交税款主要看心情。心情好,就多交一点;心情不好,就少交一点,或者干脆不交。没想到,外国人竟然老老实实地将所有税款上交!清朝官员一想,不如干脆将海关交给外国人代管。

于是,1858年,清朝政府与英国、法国、美国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写明:“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人推行帮办税务,并严查漏税、判定口界、派人指泊船只及分设浮椿、号船、塔表、望楼等事。”

从此,外国人开始把持中国海关。

外国人代管中国海关后,海关税收节节升高。1861年,海关收入还只有552万两银子,到1910年,就增加到3534万两银子,增长了5倍多,要知道当时清政府的收入也就八千万两银子左右。外国人代管的海关,成为了清朝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一旦出现割地赔款,海关税务司的关税就是重要的赔钱来源。洋务运动极大部分的建厂费用都是由它出。

为什么列强会如此老实地交钱?为什么列强所收关税一年比一年高?二个字——鸦片。鸦片是暴利,百倍甚至上万倍的暴利,可想而知列强在中国是怎么了噬肉喝血。

三,福建船政局经营的困难

1866年,因为西北回民与捻军起义,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为了保证船政厂不被强国控制与顽固派阻挠,顺利作业,左宗棠推荐原江西巡抚沈葆桢出任“总理船政大臣”。

福州,中国船政博物馆

沈葆桢是清末重要人物,在这不多作介绍。只须知道此人的母亲是林则徐的妹妹,妻子是林则徐的女儿,林则徐很看中自己这位女婿。你就知道沈葆桢是铁杆的洋务派。

在左宗棠计划筹建造船局时,英国人就说“闻有开设船厂之举,明知无所阻挠,多谓事之成否尚未可知”,简意;造船是一件很花钱的钱,你们不一定搞得好,不如直接现买我们的船,便宜,所谓“造船费大难成,不如买现成为便宜”。

左宗棠向来对英国人没什么好感,又上书总理衙门,对借船、雇船和买船的弊端,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当造船厂推向日程正在建造之中后,英国人赫德——海关税务司的管理者,借海关威胁清政府给沈葆桢与左宗棠施压,造船计划应该在“海关的保护下进行”。左宗棠顶住压力,一边向清政府解释船厂重要性,一边积极与法国人合作。

赫德与清朝官员合影

赫德对法国在中国的扩张影响所取得的进展深感不安,于是指使他的下属福州税务司、法国人美理登出面活动。美理登一面对日意格的活动肆意造谣,一面向福州将军英桂递交《议试造轮船有欠妥协》信件,希望影响实权派人物,使船厂停办或使自己插足。

还提了这样两点:(一)“福州一口,亦不必用此多船,如欲奉公辑盗,有三四只轮船分巡台厦本口已足,多造十二只,并无所用”,“倘或事已成局,万难终止,则拟请将船只减少,只造四条”;(二)“请管理船政人员随时将应用银两咨商本口税务司核实勘估,按月咨报总税务司察核,转报总理衙门,庶几事有共商”。这除了企图从财政上控制船厂外,还希望船厂的发展能符合他们的愿望,即使海军永远停留在“捕盗”水平上而不致威胁其侵略利益。英国十分担心中国轮船制造业兴起,会破坏它对长江航运的垄断。

不过,福州将军英桂还算是明白人,他在给清政府的奏折里指出:“美理登所云各节,名为中国节省经费,实则暗中阻挠……“。美理登在这个阴谋破产后就制造谣言,声称:奉有本国及法公使“委其协同管理”的饬令,谓得总税务司赫德信,已承总理衙门允准会办。并进入京师,即往法公使馆活动,“欲谋入船局”美理登与赫德等人策划之后,即公开向船政大臣沈葆桢提出:“派伊为正监督,将日意格、德克碑改为左右副监督。”但同样遭到左宗棠和沈葆桢的拒绝。

美理登的阴谋没有得逞,但并未停止活动。1870年左宗棠向国外购买了飞轮炮六箱,由船政局代办。1870年4月23日,由外国轮船运装进闽海关,被扣。据美理登称,轮船“载单”所填系水银,而所运却是飞轮炮。美理登借口违反海关章程,将炮扣留,拒绝发给“关单”,声称:“此炮六箱,可以全行取去,不准运回船政局。”事发后,事主解释说:“飞轮炮内有弹子,洋船不肯装运……故单上只载水银字样。”福州将军文煜不得不出面交涉,函照美理登,要求发还。美理登却节外生枝,声称:“购买军火,早经总理衙门定有章程,必须先行请照备案,应准采办……若船政大臣置办军火,不先通知,似恐上行下效。”他还进一步指出:“按照约款,舱口单不符,船主应罚银五百两。”

显然,他此举的目的仍在向船政局施加压力。如他所说:“今敝司饬罚船主,想该船主亦必禀求领事向船政大臣或香港代办讨取。”他提出罚款五百两外,还企图将事件上报总税务司,使总税务司、英国领事共同插手船政,达到染指船政的目的。但沈葆桢的态度是坚决的。他函请福州将军称:“执照所以杜私,既请免单,必非私贩。”免单与执照有同等效力。福州将军不得不咨文税务司,要求将飞轮炮解还船政衙门。几经周折,直至5月26日美理登才向船政局表示:“系属官物,自应给还”,“至罚船主一节,似亦可勿庸议”。

同年,英副领事贾禄企图在船政界内建副领事馆。他声称:“兹有英国委派督办工程官,由上海前来勘定马尾山顶,英商天裕行永租地段一所,业与转租成议,惟该地三处内,有船政衙门地界,齿牙相错,致势面未能方正……查此三处之地……尽可凑成起盖副领事衙门之用。”就是以船厂所建之地,混插英国公馆界牌以要挟。同样由于左宗棠和沈葆桢坚决反对,副领事则不得不作罢。

事实说明,由于中国的落后,洋务派创办的船政局,一开始就是外国侵略势力争夺的对象。

除了英国人搅局外,船政厂内还有法国人内斗。左宗棠任用日意格、德克碑二人分别被委任为正、副监督,只因日意格会汉语。但在”中外干涉军“内德克碑的地位是高于日意格,因此德克碑很不满,二人经常因一些事内斗。

不过这些还只是船厂内部的事情,还在控制范围内。最不好办的是清政府内那些顽固守旧派。这派势力尤为庞大。他们大多是以空谈“义理”相尚或从事琐碎“考据”学问的人,身居要职,养尊处优,很少涉猎时务,以至于他们的视野所及不出国门之外,对时局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

他们对近代多变的世界局势及复杂的中国国情的估计仍然依旧,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虚骄自大,盲目排外,一味株守“天不变道亦不变”的陈腐教条,抱残守缺,反对任何改革,幻想事事师古,照老样子继续统治下去。

顽固派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想当于现在一些键盘侠,根本不同你讲道理,你还不得不与他们花时间讲道理,甚至对喷。而且还不能不喷,因为清政府极大多数就是这群人,话语权在他们手中,不据理力争,没一件事能办好。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