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丰包子兄弟品牌“包小团”开放加盟 自称包子界的潮牌
跟庆丰包子一脉相承、主打包子、汤品的餐饮连锁品牌“包小团”制定了“100个明星样板城市”计划,开始大力招揽品牌加盟商了。
“包小团”的创始人王伟,是庆丰包子创始人张万芝的第四代传人。该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宋红忠对界面新闻介绍,王伟2016年最初创立的品牌名为“和万兴”,品牌创立当年就拿到了徐小平旗下真格基金数百万元的种子轮投资,并把店铺开在北京中关村。按照以80后和90后年轻人为主要目标消费群的定位运营了不长时间,王伟就发现“和万兴”的品牌调性并不符合当下的消费潮流,这才转型为现在的“包小团”。2017年,包小团又获得了真格基金数百万元的天使轮投资。
迎合年轻人的喜好,改变了品牌调性的“包小团”,打出了“包子界最有根儿的潮牌”的口号。从漫画风格的LOGO、到以黄、白两色为主的店面设计,都在营造小清新的用餐氛围。
在王伟看来,市场上的包子品牌逐渐老龄化,简单复制传统已经难以为继。包小团在以经典口味的青葱小猪包和老火靓汤为主打产品外,还研发了奥尔良鸡腿包、菌菇芝士包等针对年轻人的新口味。这些包子的单价在2-3元不等。
传统餐饮店的模式,是在门店后厨自行加工原料并产出成品,包小团跟大多现代餐饮店一样,采用了中央厨房统一制作、向门店配送半成品包子,门店简单加热后售出的模式。这种模式提高了门店运营效率,相对标准化的操作也更有利于后期扩展门店时被快速复制。
经过前期测试,在北京开出3家直营店后,以拓展加盟店方式迅速抢占线下市场,成了包小团眼下的首要目标。为此,它专门制订了“100个明星样板城市”计划。
按包小团官网介绍:为实现公司战略布局,迅速占领市场,前100个签约合作城市享受免收服务管理费、技术培训费等,力求开一家火爆一家,所有运营扶持均为整店输出,全维度定制运营服务,后期优先享有IPO权益。
包小团北京招商部一位陆姓经理告诉界面新闻,加盟包小团可以通过开店和代理两种形式,但代理的政策目前尚不明确。加盟开店也是近期的新战略,从4月底起公司才逐步制定细则。目前,合伙人以资金入股,包小团以技术入股。加盟店分两种,旗舰店和档口店。合伙人可在所在城市自行选址,保证客流量即可。
加盟店要求包括:店铺面积在20-40平米;2.98万元的品牌使用费,只要在合作状态内,可终生使用该品牌;品牌保证金1万元,确保不在店内销售其他产品;每年6000元运营管理费;承担店铺装修费用,以北京为例,每个店铺1-3万元不等。档口店的要求与旗舰店类似:除店面面积在10-20平米、品牌使用费1.98万元外,其余费用与旗舰店相同。
上述陆姓经理透露,包小团正在力推“100个明星样板城市”计划,目前已经签订约40个加盟协议。公司非常希望促成100家店一举成功,帮助包小团推广品牌,会提供大力扶持,前期也会派市场督导深入指导和培训。
包小团努力突进的中国早餐市场,发展前景可期,而包子是其中最受欢迎的品类。
据英敏特发布的《早餐-中国,2016》报告预测,中国消费者早餐食品总消费将从2015年的1.334万亿元增至2023年的1.948万亿元;在外食用早餐市场销售额预计将突破8400亿元。餐品选择上,65%受访者偏爱中式早餐,其中包子在中国早餐市场中占比达14%,排名第一。在早餐花费方面,70%的消费者在早餐车上购买早餐的花费低于10元。
不过,传统的早餐包子售卖营业时间非常有限,仅有4、5个小时左右。为了增加销售时长,包小团将包子和汤品搭配,早餐外,也可供午餐、晚餐时段选择。
王伟在接受36氪采访时称,经过半年多测试,包小团的全天综合客单价在18元左右,坪效在8000元左右,新开店面的回本周期在3到5个月。目前包小团在合作工厂进行加工生产,自营工厂将在6月底正式投产(3000平米),届时日产能将达到5万个,最终可以扩充至20万个,覆盖北京及周边800公里的200到300家店铺。
“最强包子铺”11个涨停!初中学历老板白手起家,财富已超70亿
每经编辑:程鹏
每天和咱们“打工人”打交道最多的大概就是街边的“夫妻店”了,从早餐包子油条豆浆铺,到午餐晚餐的各类米粉炒饭店以及饭后的奶茶糕点店等等,他们有个共同特点,市场需求足够大,足够散,没有绝对龙头。在我们印象中,大多数街边店很散但数量大,规模较小就是夫妻二人搭个伙就可以开始做了,每天起早贪黑,不知道营销技巧,客单价低,利润较低。因此在很多人眼里,这类小本买卖做到最好也顶多就是多开几个连锁店,不敢相信还可以把这小本买卖做到上市。不过还真有一位师傅做到了!
一位初中毕业的刘师傅用了22年的时间将自己的小本买卖做成了市值近120亿的上市公司,刘师傅的号称“包子第一股”巴比食品于10月12日登陆A股市场并已经实现了11连涨,市值破百亿,初中毕业的刘师傅靠卖包子身家已经超70亿元。
不要小瞧身边普普通通的东西,肯德基,只是一个汉堡店;海天,只是一个打酱油的;农夫山泉,也只是一瓶水。东西简单,却未必不能做出大生意。2元一个的包子不起眼,却是很多人每天都在吃的东西,每个人每天几块钱,那就是非常大的市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最强包子铺”诞生!年收入10亿
上市11连涨停,市值近120亿
“最强包子铺”诞生!
公开资料显示,巴比食品是一家“连锁门店销售为主,团体供餐销售为辅”的中式面点速冻食品制造企业,产品包括包子、馒头、粗粮点心、馅料及粥品等。巴比食品拥有“巴比馒头”、“中饮”等多个国内中式面点品牌。
10月26日,巴比食品尾盘再封涨停,截至收盘,巴比食品报47.53元/股,成交额10.3亿元,换手率36.79%,最新总市值为118亿元。
自10月12日至10月26日的11个交易日中,巴比食品录得十一连板,股价一路上涨至47.53元/股,较发行价12.72元/股大涨约274%,市值增加超86亿元。
据巴比食品财报显示,公司2016年-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2亿元、8.67亿元、9.9亿元、10.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37亿元、1.13亿元、1.43亿元和1.54亿元。
巴比食品实则“夫妻店”
股价翻近3倍,创始人财富已超70亿元
据悉,截至三季度末,刘会平持股比例为40.8%,其妻子丁仕梅持股比例为7.67%。另外,刘会平作为有限合伙人分别持有天津会平94.46%出资额、天津巴比76.41%出资额和天津中饮87.95%出资额,合计最终占有公司股份12.16%。
也就是说,刘会平、丁仕梅夫妇合计持有公司6成左右的股份,刘会平、丁仕梅夫妇系公司实际控制人。
由于刘会平夫妇持股比例较为集中,因此连续涨停的巴比食品引起了市场关注。
在巴比食品上市的11个交易日,连续11个涨停,股价从发行价的12.72元/股涨至47.53元/股,翻了近3倍,总市值从32亿上涨至118亿。市值增加超86亿元。巴比食品实控人刘会平、丁仕梅夫妇身家也超70亿元。
不过随后,巴比食品发布公告表示,经公司董事会自查及发函问询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经公司自查,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活动一切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成为“中国包子第一股”
近9成营收依靠加盟店
招股书显示,巴比食品自成立以来,专业从事各式包子、馒头、粗粮点心、馅料以及粥品饮品等中式面点为主的速冻食品研发、生产与销售,是一家“连锁门店销售为主,团体供餐销售为辅”的中式面点速冻食品制造企业。
截至2023年12月末,公司拥有16家直营店、2915家加盟门店,公司建立了以加盟门店销售为主,直营店及团餐销售等相结合的营销体系。这种以加盟门店销售为主的营销体系决定,巴比食品的主要收入都来自加盟门店。
图片来源:食品官网截图
据巴比食品上市公告书,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按模式分为特许加盟销售、直营门店销售、团餐销售及其他。公司以特许加盟销售为主,2017-2023年特许加盟销售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0.92%、88.54%和86.37%。
中饮巴比方面也将加盟模式列为企业的风险因素。该公司表示,中饮以加盟的销售模式为主,主营业务收入90%左右来源于加盟模式的产品销售。报告期内,发行人加盟门店的数量增长较为迅速。加盟商拥有对加盟门店的所有权和收益权,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但在具体经营方面须接受公司的业务指导和监督。若加盟商在日常经营中未严格遵守发行人的管理要求,将对发行人经营效益、品牌形象造成不利影响。随着发行人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加盟商的不断增加,发行人在加盟模式方面的制度建设、运营管理、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目前,从市场分布看,巴比食品的业务区域主要集中华东、华南及华北地区。数据显示,2017-2023年,巴比食品在华东地区分别实现营收8.13亿元、9.19亿元以及9.72亿元,占比均在90%以上。
公司称,尽管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上半年经营情况较上年同期出现下滑。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公司产品销量得到了恢复。
天风证券指出,虽然毛利有所下降,但作为消费者放心、加盟商首选的早餐品牌,供应链体系完善,商业模式可复制,品牌效应有溢价,并且生产能力有进一步扩容的空间。看好巴比食品的扩容提速,业绩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光大证券也指出,巴比食品卡位优质赛道,期待加速扩张。品类兼具早餐+冻品两大属性,较大的市场容量决定了公司所处优质行业赛道。从竞争格局来看,公司在同类型早餐连锁业态中处于领先地位,存量门店规模验证其管理能力与供应链组织能力。期待公司明确战略定位,加速未来门店扩张节奏。
初中毕业的刘师傅白手起家
22年个人财富从-4000元到超70亿元
让许多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如今市值近120亿的早餐“巨无霸”,其前身,只是一家普通的街边早餐店。
而这个“馒头第一股”的巴比食品董事长也只有初中学历,刘会平用了22年的时间,将路边的2元包子店成功推向资本市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据21金融圈,1998年3月,21岁的刘会平拿着借来的4000元钱只身前往上海闯荡。他盘下了一个早点摊子,刘会平的第一家馒头店开张了,但由于对上海人的饮食习惯不了解,开始生意并不好,每天营业额不过200元,而摊位月租金却要6000元。两个星期后,刘会平血本无归,关掉了店铺。
1999年年初,在姐姐的支持下,刘会平的第二个包子店在上海的福建路上开业了,这次的生意比上次好多了。但由于隔壁店家的包子味道更适合上海人的口味,刘会平的生意以失败告终。
遭遇了两次失败,刘会平始终认为包子店是一门赚钱的生意。上海有2500多万人,如果仅有20%的人在外吃早餐的话,那也至少是500万人的生意;就算每人每天早餐花个4、5块钱的话,那就是整整2000多万元的营业额。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刘会平希望通过差异经营,让自己的包子铺活下去,他反复品尝、琢磨上海人的口味,想在以饮食讲究著称的上海开出自己的特色店。经过多次口味改良后,2001年3月,刘会平在黄浦区南京路开了一家“刘师傅大包”的包子铺。他把包子的价格定为每个7毛的低端路线,克服了小店的脏乱,包子味道却又胜过大店,且价格又低,深受顾客的欢迎。
接着,刘会平决定在上海最繁华的、也是租金最贵的南京路上开店,由于南京路人流量大,就这样,刘会平成功把几毛钱一个的小包子卖进南京路,那一年,他赚了50多万元的纯利润。
由于包子皮薄馅足,新鲜好吃,好口碑引得包子店门前排起长队,随着生意越做越大,门店越开越多。2003年,“刘师傅大包”正式更名“巴比馒头”,进行第一次品牌升级,更借助媒体宣传成为最早的“网红包子”。
在有了“巴比”的品牌名之后,刘会平在2004年开始学习麦当劳肯德基,投资80万建立了中央厨房,统一加工馅料并配送到店。
由于集中生产之后成本下降,巴比馒头便用加盟的模式开始迅速扩张,从2005年启动品牌连锁加盟业务,到此后保持每年200家店左右的开店速度直到现在。
2015年成为年度中国快餐50强企业,并于今年10月12日成功上市。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国际金融报
中国基金报、公开资料
庆丰包子第四代传人:「包小团」用“餐品+经营模式”降低成本
文/茉小莉
一枚不走寻常路的包子。
36氪获悉,6月5日主打包子、汤品的餐饮连锁品牌「包小团」宣布,已于2017年获得来自真格基金的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
包小团成立于2016年10月,创始人兼CEO王伟,是庆丰包子创始人张万芝(创始时名为“万兴居”,1956年后公私合营,庆丰包子现为国企华天饮食集团旗下品牌)的第四代传人,从太姥爷起家中世代以面点、鲁菜酒楼等为业。
面点早餐是个高毛利、高人力、高复购率的刚需市场,但有效经营时间有限(约4.5小时)、客单价较低。王伟表示,随着消费升级、以及食品工艺升级带来的产业升级,通过中央厨房制作、冷冻或冷藏配送到店的形式,能极大减轻门店运营成本。
从早餐消费习惯来看,这个市场一直在增长。据英敏特(Mi)发布的《早餐-中国,2016》报告预测,中国消费者早餐食品总消费将从2015年的1.334万亿元增至2023年的1.948万亿元,在外食用早餐市场销售额预计将突破8400亿元。
且相对于在家吃早餐,更多的消费者开始在早餐摊(49%)、便利店购买食用早餐(29%)。在餐品选择上,多数消费者偏爱中式早餐(65%),其中包子在中国早餐市场中占比达14%排名第一。
2017年包小团在北京翠微路开设首家线下门店,主要产品为包子+汤品,在北京周边800公里范围内,以社区店为核心,写字楼、商场店及新零售合作店铺为辅,目前开设了直营店3家,今年预计新开直营店十余家、加盟店百家左右。
模式创新
作为一家新式的餐饮连锁店,包小团将传统的配送馅料、面粉等原料,门店自行加工的模式,转化成了中央厨房统一制作、向门店配送半成品包子,门店简单加热后即可售出的「供应链集约化管理形态」。
此举降低了原料参假的风险、在食品安全和品控上更有保证,同时门店人效提高4倍,降低了单店加盟、运营成本,产品轻量级、标准化后也有助于店铺的快速复制。
总体来看,包小团将包子经营模式,从60-100平米(原料到成品售卖为一体)的传统门店,缩减到20平米左右门的门店(仅负责半成品加热、销售),租金成本降低数倍。人员成本从原来数十人降低到现在的3人左右,人效提高4倍以上。
王伟向36氪表示,经过半年多测试,包小团的全天综合客单价在18元左右,坪效在8000元左右,新开店面的回本周期在3-5个月。
目前包小团在合作工厂进行加工生产,自营工厂将在6月底正式投产(3000平米),届时“日产能”将达到5万个,最终可以扩充20万个,覆盖北京及周边800公里的200-300家店铺。
工艺方面,面点行业最大的难题是——复热后口感不好,为了让速冻后再加热的包子口感不受影响,包小团团队在原料筛选配比上做了数百次尝试,包括面粉、酵母的耐冻性及蛋白质含量,发面、醒发的温湿度控制等,每一个数据都需要做测试。
为此,包小团和某高校合作研发了面点加工方面的专利,从谷物、面粉添加剂等食品工艺源头做了技术梳理,让集中生产、配送到门店成为可能。包子可做到冷藏4天保鲜,汤品可做到半年保鲜。
包小团现有两位合伙人进行餐品研发,除了祖传的经典口味猪肉大葱包子,还研发了奥尔良鸡腿包、六个虾仁包、麻辣鸡肉包、烤串包、咖喱包以及即将上线的烤包子等新口味。
产品库现有33个SKU,上线十余个SKU,根据销量情况,每个月下线一款包子,再上新一款。
由于传统的早餐包子售卖营业时间非常有限,仅有4.5小时左右,为了拉高非早餐时段的销售额,包小团和某食品加工厂合作研发了超高温杀菌的养生汤品,同样是半成品,店内快速加热即可食用。汤品+包子配为套餐,可供午餐、晚餐时段选择,拉高了非早餐时段的销售额和客单价,目前日营业额在6000元左右。
在南方,其实已经有类似的创新早餐连锁店项目,比如「肚子里有料」,它以港式面点为主,比如流沙包、叉烧包等,包子皮口感松软类似面包,以粥品配为套餐。其母公司「乐肴居」有十多年的面点供应商背景。以南方为主战场,开店数百家。包小团则力争还原包子筋道的口感,主打经典的猪肉大葱、烤串儿、麻辣等北方口味的包子。
分析来看,关于未来的增长空间,和普遍的线下餐饮店增长规律类似,包小团目前需要以加盟的方式加速抢占线下优质点位。在销售渠道方面,除了自营和加盟,包小团正在努力打通新零售渠道,如无人便利店、智能货柜等,现已和主打民生鲜食的「小麦铺」展开合作,目前该渠道的销量占比达25%。
就零售店铺一方而言,鲜食是毛利较高的优质品类,但如何解决保质期带来的货损是包小团现在面临的问题(目前包子冷藏保质期4天,汤品半年)。王伟表示,当第一阶段的门店运营步入正轨后,第二阶段将筹建无菌超高温工厂(包子保质期可延长至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