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汉堡卡乐星几乎“告别”中国内地,仅剩3家加盟店
记者李昱茹
编辑牙韩翔
美式汉堡品牌卡乐星收缩在中国市场业务。11月21日,它关闭了上海浦东嘉里城的门店,这意味着卡乐星在上海的所有直营门店都已经停止营业。
目前在上海,仅剩浦东与虹桥机场的两家加盟店尚在营业,加盟店则不在关店范围内。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的卡乐星也还在继续营业。目前,这个品牌在中国市场只剩下3家加盟店。
界面新闻联系卡乐星上海餐饮管理公司没有得到回应。而早前这家公司对上观新闻称,后续也没有再开业的计划。
卡乐星由CN.Kh夫妇在美国洛杉矶创办,至今在全球拥有超1200家汉堡餐厅。2009年,卡乐星入驻中国选择直营模式经营。上海也是卡乐星登陆中国的首个城市,并在上海来福士场开出首家门店。当时,这家公司还曾计划在未来8年内,在中国发展超过100家餐厅。
而13年过去,相比达美乐与棒约翰等近年来崛起的快餐店,卡乐星的名字对于不少中国消费者依然比较陌生。事实上,卡乐星也在一点点收缩业务,2015年卡乐星在福州就关闭了全部门店。
卡乐星在中国存在感不强的原因一方面是扩张速度太慢,另一方面则是没有融入这个市场。
作为一家传统美式汉堡店,卡乐星并没能提供差异化产品,菜单仅局限于加州双牛芝士堡、香菜甜筒等。这个品牌吸引消费者的优点大多在于肉厚、畅饮、出餐快。但它平均40元一个的汉堡价格,也超出了不少上班族们的预算,在对手中失去竞争力。
对手们的快速扩张步伐也给卡乐星的发展施加了压力。
截止今年,1997年进入中国的达美乐的门店数从2023年的188家快速增长至508家,且在进一步下沉入二、三线城市;2003年棒约翰也在年初易主后宣布计划在华南新开1350家店。这些品牌也在形成各自的卖点,像达美乐就以其“30分钟必达”的外卖服务和消费券吸引消费者反复购买。
而中国本土的品牌如华莱士、塔斯汀等也加入了西式快餐赛道。这些品牌发展速度快、规模大且定位明确。例如,目前拥有2890家门店的中国汉堡塔斯汀将其80%门店开在3至5线城市,避开了北上广等发达城市的激烈竞争。再加上它本土化口味产品以及其低价策略,这个品牌成功出圈。
不只是卡乐星,另一个美式餐饮品牌唐恩都乐也在中国市场败北。
11月11日,菲律宾餐饮巨头快乐蜂(JiF)宣布,将终止其在中国的唐恩都乐咖啡业务(Dki'咖啡)。西方人喜欢以甜甜圈浸泡在咖啡的方式的消费,然而不少中国消费者们对此仍会有一定水土不服。
当下中国的西式快餐市场,留给卡乐星的发展空间已越来越小。同时,中国餐饮业在疫情之下状态并不乐观。西式快餐市场规模虽然仍保持扩张,一些品牌其实都处于亏损状态。
虽然门店扩张随带动了达美乐营收增长,其今年上半年9.09亿元,同比收入较去年增加18.6%。但从净亏损数据看,达美乐仍在中国已延续三年亏损。拥有肯德基、必胜客的百胜中国在前三季度亏损2.67亿,并解释是销售额下降,原材料、工资和电费成本上涨等因素带来变动。
面对特殊时期的外部大环境考验,卡乐星此刻选择收缩或许也是为了节省经营成本做出的妥协。
加盟开店总成本两三百万元,郑恺投资的火凤祥欲高速扩张
新京报讯(记者张晓荣)演员郑恺投资的火凤祥鲜货火锅店刚开业就被指涉嫌抄袭店内装潢。尽管才刚开一家店,但火凤祥已经规划到2023年底门店数量至少要突破540家。7月20日,新京报记者咨询了解到,加盟开设一家火凤祥,投入加盟费、品牌使用费、装修、设计等所有的总成本大约需要两三百万元。
根据天眼查,火凤祥(宁波)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于2023年5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500万元,5位股东控股。自然人张松持股55%,为最大股东;股东之一为上海欢铄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股10%;郑恺为上海欢铄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70%。也就是说,郑恺通过该公司间接持股火凤祥(宁波)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不足10%。
有资料显示,郑恺曾公开表示自己从头到尾都在参与这家店的管理,包括装修细节和菜品、食材等。业内人士认为,火凤祥鲜货火锅一开始正是看中了明星这一优势,在门店开业及招商加盟时就将“流量明星+媒体宣传”作为宣传的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背靠明星效应,尽管目前仅有1家店就涉嫌侵权纠纷,但在开店方面,火凤祥鲜货火锅已经定下了较高的目标。
根据火凤祥鲜货火锅招商经理提供的资料,2023年预计全国签约门店50家,其中开业30家,包含直营店5家;2023年则预计新签约180家,直营店20家;预计到2023年将管理国内已经开业的260家门店,且要新签约300家店并开业276家,并进军国外市场开5-10家店。如果按照其2023年的规划推算,年底至少门店数量要突破540家。也就是说,平均每年新开180家店,平均每两天新开1家餐厅,而加盟是其扩张的主要方式。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不包含房租,开设一家火凤祥需要缴纳加盟费、品牌使用费、装修、设计、广告营销等费用共143万元。而根据招商工作人员介绍,开店总成本约为两三百万元。以一家130个餐位的餐厅为例,月均利润能达到18万元,回本周期为7.88个月。
明星站台能给餐饮业带来巨大的线下流量,此前也有多位明星涉足火锅业态,例如包贝尓开设的辣庄火锅,陈赫开设的贤合庄火锅等,但明星开设的餐饮店也被曝出过食品安全隐患。自2017年以来,韩寒开设的餐厅“很高兴遇见你”多次被曝出后厨脏乱差,员工未持有健康证上岗,厨师偷吃、鼠患等食品安全相关问题,多家餐厅也先后关停,对品牌造成较为严重的伤害。同样是在2017年,包贝尔辣庄火锅有加盟店被曝鸭血用牛血兑水而成,总部与加盟商矛盾升级,当时作为投资人之一的包贝尔露面,称在辣庄火锅日常管理中参与较少,对此事件并不知情,“对产品的监督不严及管理上的漏洞深感自责。”
餐饮连锁品牌战略顾问王冬明曾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者去明星餐饮店很多时候是奔着明星去的,当明星餐饮无法满足消费者的明星见面需求时,就需要好的产品来拉回顾客。“明星餐饮店往往只是一时热闹,一般投资较大,在装潢、菜品种类等方面体现明星的喜好与个性。”他还提到,明星餐饮这种代运营管理方式容易造成监管盲区,“加盟商等于散养”,一旦出现问题,因为很难直接对接明星,总公司容易造成决策的不及时,严重者可能造成门店倒闭。
业内认为,明星流量加持配合短回本周期的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投资者的关注,但对于餐饮品牌而言,开放加盟能帮助品牌实现规模扩张,选址范围扩大化,同时也意味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有企业甚至直言,品牌方想挣品牌长远的钱,而部分加盟商只想借品牌短期势能挣快钱。对于火凤祥鲜货火锅而言,如何在规模扩张和食品安全方面做到统一,是其未来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而此次的涉嫌抄袭事件也会对其品牌造成一定的损伤。
新京报记者张晓荣
编辑秦胜南校对柳宝庆
来源:新京报
「加盟数据」被炸鸡汉堡垄断的西式快餐,哪家更值得投资?
想加盟,先看加盟评论!疫情已经进入过去时,很多人开始抄底实体。而加盟一个快餐品牌就成了一个重要选项,而西式快餐因为标准化程度高,利润水平高而备受关注。西式快餐品类的外卖比例已经超过40%,甚至还有很多品牌都在弱化堂食,主打外卖。加盟评论通过行业大数据,制定了2023年第二季度西式快餐外卖数据排行榜,其中有很多非常有意义的数据和现象,这里加盟评论会为您做个详细介绍。
制榜依据:全网总单量排名前20的西式快餐品牌。为什么选取总单量?因为能卖出去这么多单:一方面,证明了它本身的品牌对消费者的号召力;另一方面,也佐证了它商业模型在现在时间点的可行性。
第一,总销量和店均销量。总销量是反映品牌号召力的重要尺度。2023年第二季度的4-6月总销量华莱士以7857万单的总销量一骑绝尘,几乎是排名第二的麦当劳2585万单的三倍。排名第三的肯德基2487万单和第二的麦当劳有100万单的差距。而排名第四的叫了只炸鸡1780万单、排名第五的正新鸡排1593万单、排名第六的德克士1457万单、排名第七的叫了个炸鸡1403万单、排名第八的汉堡王1390万单,虽然彼此有差距,但相对于众多的店数差距并不大,在接下来洗牌的可能性很大。
对于加盟商而言,都是知名品牌的前提下,单店平均销量是一个更朴实的指标。毕竟,每个人都关心的是自己如果开店能赚多少钱。单店销量里,排行第一的是港堡汉堡炸鸡,店均销量3695单,排名第二的汉堡王3270单,三个先森的韩国炸鸡位列第三3007单。前三都挤进了3000单以上的行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麦当劳、华莱士。麦当劳不但在总销量上高居第二,在店均外卖销量上也特别打眼,取得了第四名2840单的好成绩。而华莱士表现也很不错,2398单位列第七。考虑到这么大的体量,以及巨大的堂食份额,还能在外卖上有这样的成就,汉堡王、麦当劳和华莱士确实很不容易。
第二,中西式快餐的对比。看过加盟评论2023年第二季度中式快餐大数据报告”(点此查看)的朋友们可能会很自然的对中式快餐和西式快餐的数据进行一番对比。加盟评论在这里就先抛砖引玉,更多数据大家可以自己建表挖掘。
通过对两大领域TOP20的品牌对比,大家会发现:在总销量上和店铺数上,西式快餐都要比中式快餐更胜一筹。但在店均销量上中式快餐却反超西式快餐。这里有几个数据特别值得注意:
第一个观察,西式快餐的头部品牌集中度比中式快餐要好很多。以总销量前三来看,西式快餐第三名的肯德基销量高达882万单,而中式快餐第三名的老乡鸡仅有282万单,差距接近600万单。再看店铺数,西式快餐排名第三的肯德基店铺数为7708家,而中式快餐排名第三的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则仅有2604家店,差距超过5100家。即使西式快餐倒数第二的蜜哆哆韩式炸鸡314家的门店数在中式快餐里也能排到第15名。所以,西式快餐的头部效应是非常明显的。
第二个观察,西式快餐的单店外卖销量不如中式快餐。中式快餐店的产品一般以“特色+米饭”为主,是中国人最日常吃的东西。而西式快餐店以“炸鸡+汉堡(披萨)”为主,是中国人眼里的休闲食品。所以,从消费习惯上来说,西式快餐的消费频次本就低于中式快餐。所以,呈现出来的总体数据上,西式快餐的单店外卖销量低于中式快餐的单店外卖销量是理所当然的。
第三个观察,从这些数据里您也可以发现一个至关重要的:如果您想做一个“炸鸡+汉堡”的纯外卖品牌,希望您一定要谨慎,因为它的成功概率太低。即使那个“炸鸡+汉堡”品牌已经拥有了非常多的门店,但“纯外卖”模型也是很大概率行不通的。原因很简单,整个西式快餐行业的店均单量太低的问题解决不了。
第三,新增门店数和门店增幅。除了单店店均销量之外,很多人还很关心这些加盟品牌的门店增减情况。门店新增越多,越说明其他加盟商对于品牌的信心越足,新增越少说明信心不足。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加盟评论提及的门店增减数量不是纯关店数量,而是总门店数加上新增门店数量再减去撤店门店数量的和。所以门店数减少是新开的店比关的店要少的问题。对于严重依赖门店新增的加盟品牌而言,门店数减少不只是关店问题,这是非常严重的事。
从门店增减数量来看,排名第一的正新鸡排新增门店1021家,而排名第二的华莱士新增974家,二者咬的很紧。排名第三的肯德基新增727家和排名第四的叫了只炸鸡696家也非常接近。但再往下则直接滑落至第五名的叫了个炸鸡360家。表现落后的芝根芝底减少门店28家,贝克汉堡减少门店7家,必胜客减少1家,汉堡王仅增加了1家。店均销量排名第一的港堡汉堡炸鸡也表现非常一般,仅增加了4家。
再看门店增长率,门店增长率在加盟评论看来是比门店新增数更有代表性的一个指标。它真正代表了品牌的上升势头。门店增长率最快的是三个先森的韩国炸鸡,门店增长率高达41.8%。而叫了只炸鸡的门店增长率也高达22.4%,位列第二。蜜哆哆韩式炸鸡和享哆味汉堡炸鸡同时以19.0%的增长率并列第三。而百基拉炸鸡汉堡和派乐汉堡则分别以12.1%和12.0%的微小差距分列第五和第六位。从店铺总数来看,这些品牌的普遍特别是原有门店数少,但新增门店增速快,导致了门店增长率的亮眼。但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它们的店均销量排名除了三个先森的韩国炸鸡和蜜哆哆韩式炸鸡排名较靠前外,其他4个门店增长率高的品牌,在单店均销量这个关键指标上却均在10名开外。这是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它存在着以下的几种可能:第一,这几个品牌堂食或外带比例较大,外卖占比不高。第二,它们的招商能力很强,招揽加盟商的能力远远大于门店的实际运营能力,导致加盟商门店增多,但每个加盟商业绩一般。
再看门店增长率最差的几个品牌:芝根芝底减少了3.7%,贝克汉堡减少了0.5%,必胜客、汉堡王二个品牌几乎都没有增长。整体来看,西式快餐受疫情冲击很大,但相对而言稳定性比其他品类要好很多,其他品类中很多品牌动辄会减少15-30%的门店。所以尽管芝根芝底门店数减少了3.7%,也并不意味着芝根芝底没有逆势翻盘的机会。而贝克汉堡、必胜客、汉堡王和德克士等落后分子,都还是有很强悍的实力依托的。
第四,外卖销量稳定性。很多初次加盟的人对于外卖销量的稳定性都没有清楚的认知。其实外卖销量的稳定性非常重要。一方面是品类的周期性。比如过去的龙虾饭和轻餐沙拉这些外卖品类,看似客单又高、利润又好,但下来就是一阵风,很快就过去了,导致销量上的很快,但下的更快。另一方面是运营的连续性。外卖和堂食不同,是需要强运营的,这对团队考验很大。而外卖订单又往往是品牌总部来代运营,如果总部运营策略没有连续性,团队稳定性不足,都会造成外卖销量的忽高忽低,甚至腰斩,直接影响加盟商的收益。所以关注外卖销量的稳定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销量稳定性追求的并不是快速持续增长,而是稳定在一个高水准的水平不增不减。从这个角度而言,叫了个炸鸡、派乐汉堡和正新鸡排虽然它们的每月销量均值排名都比较靠后,但销量增幅却非常稳定,可见它们操作上的稳健。总的来看,西式快餐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经营都比较稳定,月销量波动都保持在20%以内。这些品牌里,只有百基拉炸鸡汉堡经营稳定上需要慎重考察,因为它三个月里连续两次出现了9-15%的下滑,这是一个比较让人担心的情况。
第五,销量均值排行和透露出的四级梯队。为了方便更好的理解第二季度总单量T20各个品牌在店均销量均值上的表现,加盟评论对其进行了分解,大家可以很清晰的从中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现象。
西式快餐外卖的总体情况和上次加盟评论做的《2023年第二季度快餐外卖排行》一样,已经相对固化,尽管都位于西式快餐总销量的TOP20,大家都已经足够优秀,但优秀之中又分成了4个梯队。而且每个梯队都秩序井然,想进入上一层很难,但相对下一层优势又很明显。
第一梯队:港堡汉堡炸鸡、汉堡王、三个先森的韩国炸鸡和麦当劳。汉堡王和麦当劳各方面的数据都比较优秀,只是在4-6月份门店总量上没有增加,对于一个加盟品牌来说这意味着在放弃加盟费利润。港堡汉堡炸鸡和三个先森的韩国炸鸡都以外卖为主。三个先森的韩国炸鸡在本季度的门店增长率排行第一,再加上优秀的店均销量意味着加盟商对它的认可度正处在高位,但它的经营稳定性上连续出现轻微下滑这是值得再观察一两个月的。而排名第一的主打外卖的港堡汉堡炸鸡在店均排名上非常出色,但在门店增长率上却和堂食、外卖占比很高的汉堡王和麦当劳相似,这也是值得再观察的。
第二梯队:波客派炸鸡汉堡、蜜哆哆韩式炸鸡、华莱士、芝根芝底、德克士、尊宝比萨。它们的店均销量基本都在2000单以上。二者又分为两类。波客派炸鸡汉堡、华莱士、芝根芝底、德克士在堂食和外带上都有一定的占比。而蜜哆哆韩式炸鸡和尊宝比萨以外卖为主。从这个角度,大家可以看到芝根芝底的关店额和关店率高的原因就在于它的堂食因为疫情下滑骤降导致了严重后果,但如果疫情过去现在的数据就不具有代表性了。芝根芝底的外卖虽然发力比较晚,但从数据来看效果还是值得期待的。而波派克炸鸡汉堡同样有一定比例的堂食,但在疫情期间的表现经营稳定性表现就非常亮眼,这说明它们在外卖大幅发力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它们的外卖运营是可圈可点的。
第三梯队:叫了只炸鸡、必胜客、至尊比萨、百基拉炸鸡汉堡、叫了个炸鸡、肯德基、享哆味汉堡炸鸡。它们的店均销量都在1000-1800单之间。很多人都纠结在叫了只炸鸡和叫了个炸鸡到底谁是正宗的问题上,单从数据来看:叫了只炸鸡门店数更多,店均销量也更胜一筹能差出500单。但由于店多,单店稳定性上就比叫了个炸鸡差一点点。这个序列里比较值得注意的是百基拉炸鸡汉堡,和芝根芝底情况类似,它的堂食比例不小,但和芝根芝底不同的是它的外卖并不稳定,出现了较显著的下滑。在销量下滑的情况下,它的加盟店开店数量却增加了不少,新店增长率高达12.1%。这也体现了数据不透明情况下,加盟商选择的盲目性。
第四梯队:派乐汉堡、贝克汉堡和正新鸡排。它们的外卖单量都在1000单以下。派乐汉堡以外卖为主,客观来说这样的成绩是不太理想的,能进入前20名主要是门店数量多带动了总销量大。而贝克汉堡的店型太多,有带较大堂食的店,也有纯外卖店,但从外卖统计来看它的外卖单量就被拉下来了。这种品牌的加盟是最需要详细考察的。而正新鸡排排名垫底也并不让人意外,因为它的选址决定了它的主要客户是外带人群,而非外卖人群。
总体建议:
这个排行榜的局限性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只有外卖并不能如实反映很多堂食为主的西式快餐店的总体营收情况。不过也可以从一个侧面来看,这些堂食品牌对外卖运营的能力以及后续的重视程度。对于以外卖为主的品牌加盟商,本榜单值得特别关注。
第二,单店月均销量并不是全部,结合上面四个表来选品牌,您成功概率可能会更高。本排行榜的上榜对象是西式快餐市场外卖总单量T20的品牌。有很多没有进入总单量T20的品牌,但它们的单店销量其实是非常高的,只是知名度不如T20品牌,它们也是非常值得您关注的加盟对象。但同样也要关注它们的四个表。如果需要帮助,可以联系我们。
想加盟,先看加盟评论。本文仅代表分析师个人观点,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加盟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果您正在进行加盟决策,建议您先跟我们的分析师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