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西米捞加盟店选哪家好

本文目录

财经辣评|许留山谢幕启示:曾经芒果西米捞求生,终究创新力停滞消亡

文/羊城晚报财经评论员戚耀琪

5月26日,媒体报道,香港高等法院聆案官考虑许留山食品制造有限公司无力偿还债务,对该公司颁发了清盘令。如果清盘令执行,许留山与它那些曾经风靡华人世界的芒果西米捞、龟苓膏等招牌港式甜品也就此消失。

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许留山以手推车形式售卖龟苓膏和凉茶起步,开设首间店铺;在上世纪90年代,创出“芒果西米捞”这一招牌甜品在香港掀起热潮。

从许留山的当年的创新和如今的没落,让人不得不重新思量关于创新这个几乎被用得毫无新意的词汇。尽管被用滥,可在许多经济学著作中,创新还真是是自由经济的三大要素之一——另外两个词汇是“竞争”和“个人主义”。它强调了,只要有思考、创作、试验和实践的宽松环境,个体才智和当下需求匹配,就可能迸发出强大的竞争力。当初许留山芒果系列的创新,就改变了香港糖水店红豆沙、绿豆沙、芝麻糊垄断的地位。

大至历史悠久的地方菜系,小到街头小吃,许多人以为只要保持正统风味就行了。殊不知,餐饮业本身就是一种需要不断创制,不断和时代口味勾兑的产业。国内有一部分餐饮老字号越活越难,路子越活越窄,甚至要靠政府救济,最后几乎就是个非遗的存在。除了产权原因对创造力的制约,也有惯性思维带来的一叶障目。常见许多老字号会把自己的经典产品,理所当然认为是本地成熟群体、街坊百姓的必然选择,可以躺赢。即使推出新包装、新设计,也不是真正为争取年轻市场。对“正宗”配方坚守,往往是放弃创新变异的借口。

美食比如甜品市场,本身就是年轻消费为主力的。当年的年轻人岁数增加了,还会记住老店的经典口味,却不会再经常去喝糖水了。这意味着老字号的目标市场最后可能缩水。更别说今天的年轻人,接受的是来自互联网的信息和审美,对于稳定店面、稳定老板、稳定品类已经不再死忠。外卖到家不必现场体验,不需要知道出品地址,再不好吃都要找下一家,这种虚拟互动对消费者来说没有选择成本。年轻群体主导的消费模式、消费能力与审味标准,时刻都在挑战传统供应者的适应能力。这个时候谈创新,就不仅仅是厨房推出几个新品种这么简单了。

有的甜品店因为门面风格而成为网红,有的做成奶茶店火起来了,有的因为加盟优势而迅速上位,还有的拥抱外卖潮流而改变产品结构。新一代连锁甜品店在街头快速扩张,时尚的门头设计、推陈出新的产品、更年轻的营销方式让人目不暇接。

既然如此,单纯依赖港味背景、逛街节奏而生的甜品店也要适应多元变化。企业最怕就是高估了自己“经典”的背景,高估粉丝对经典的盲目,以为在档次、环境、口味和售价上都更高一级,就是行业“标杆”。以至于逐渐丧失了对于消费者的谦卑,只管加盟复制,停止洞察动向,甚至甚至希望客户适应自己的价格和标准——不适应的自动滚开,留下的都是高消费人群。

其实早在2009年,许留山就已经出让给他人,一面走向全球化,一面却在墨守成规中褪色。许留山的消亡有经济环境和扩展模式的原因,不过,它和国内新兴、网红甜品与奶茶品牌相比,确实已经显示出不合社情的状态。国人评价其又贵又一般,恰恰显示一个品牌对广大群体的忽视。更深层的,就是对于当今年轻人消费思维的忽略,这才是积习难返的守旧陷阱。做茶饮甜品的,如果不像某咖啡品牌靠烧钱创造用户量直奔上市,真想做成十年老店百年字号,还得跟随新兴人群去走。在品种求变、心理洞察、复合营销下功夫,保持锐气和创新力。(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i.w.)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林曦

2023年十大口碑下滑公司:不仅熬不过寒冬,也熬不过自己的贪婪

编辑丨十八

文丨科技点子王

吃喝玩乐,任何领域加上绝佳的运营技术,都可成为顶级公司。

有人总说下周见,有人还成为了银行黑名单的老赖。那么2023年十大倒霉公司都有谁?他们又到底输在了哪?

吃:被海底捞吃掉的谭鱼头这并不仅仅只是一家火锅的品牌,它上面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经成都市体委批准改制成立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5亿元。后扩宽领域,涉及物流、配送和烹饪学院等。

最巅峰时,谭鱼头的旗下员工超过8000人,年销售额也能超过5亿。

如此辉煌的谭鱼头却在2023年5月将旗下的49个商标,以1510万元对外成交,期间通过了188次竞价和1694延迟。

谭鱼头的创始人名叫谭长安,最巅峰时他个人身家都超过20亿。1997年他依靠6万借款成立第1家火锅店,不到三年,分店在全国范围内达到了90家。

他们在产品上加强创新,在服务上力求争做上游。

于是谭长安想要上市,不惜赌上全部身家。只可惜这么敢拼的企业老板,最后还是没能迎来多么美丽的结局。

融资不到位,顾客又被海底捞的创新服务吸引过去。在面临新的市场竞争时,谭鱼头在2023年迎来了寒冬。

喝:许留山交不起房租许留山是香港连锁式甜品店的品牌名,创始者就叫许留山。该店专门售卖的是香港著名的甜汤和甜品及小食。

1960年开业,后又售卖传统凉茶和地方特色甜品。1990年推出甜果鲜品,因推出主打产品芒果西米捞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后又不断扩宽业务,打响了许留山港式鲜果甜品店的品牌。

名气巅峰时,许留山在香港开的分店就达到42家。2002年许留山将脚步扩宽到北京,2004年又跑到了上海和广州,后来还直接出了国,去了美国的加州以及新加坡。

为能在国外占据一定的市场比例,许留山最后将公司股权全部卖给了马来西亚的投资公司。别看许留山之前在中国香港混得有多风生水起,但最后却沦为了马来西亚市场的接收物。

这使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对许留山没了之前的热爱,甚至还有不少网红经济体制下的抄袭店铺,直接将许留山改版为了邓留山。

类似的山寨店铺越来越多,许留山就被挤成了冷门品牌。失去了客源,又被迫卖身,许留山在2023年及未来的路该如何走?

许留山计划高速扩张,他们依靠快速加盟,想要重新抢回市场比例,但由于速度过快,内部管理无法跟上导致问题层层叠嶂。比如卫生、售后和服务态度问题等等。

最终影响了业绩,于是他们就出现了拖欠房租,打不过网红甜品店的画面。

玩:爱奇艺被迫裁员2023年12月爱奇面临大规模裁员,职位越高的管理层被裁的可能性越高。早年间大量的韩剧涌入爱奇艺,这也是用户纷纷购买这家视频网站的最巅峰时刻。但限韩令让这段高光时刻,很快就迎来了句号。

引进韩剧这条路走不通,那就走本国的综艺节目再吸引人气吧。

可爱奇艺却把综艺的重点放在了偶像选秀节目上,因倒奶事件让《偶像练习生》收到一纸禁令,这条路他们又走不通了。

那爱奇艺的第3个自救办法是什么呢?卖会员。

普通的会员叫做VIP,高等的会员叫什么呢?爱奇艺称这类用户为VVIP,每个月续费金额60元。

爱奇艺说别慌,购买他们的vvi有很多福利可享。比如说爱奇艺励志打造众多优质的自制剧,例如《隐秘的角落》就是爆款中的代表作。

但缺乏优质剧本和制作团队的爱奇艺,最终敌不过优酷和腾讯。因为市场上有更多的优质剧本和制作团队,最终都是优先去找腾讯视频签约。

在一条条道路上无法走出成绩来,爱奇艺在2023年的寒冬也算是冷得瑟瑟发抖了。

乐:华谊兄弟辉煌大减1994年,王中军兄弟创立华谊兄弟。4年后投资冯氏影片《没完没了》,进军电影。

不久后,华谊兄弟力捧冯小刚的贺岁片也是收获了不少人气。于是华谊兄弟便转战运营,电影,电视剧和艺人经纪,以及唱片娱乐营销等各类领域。

最辉煌的时刻是在2009年前后,成为首家获得批准的公开发行股票的娱乐公司。这也为他之后上市创造了优越氛围,直到2017年华谊兄弟还入选第9届全国文化企业的前30强。

2023年,华谊兄弟的员工为5000人。2015年,他们的年营业额达到了39.01亿元。那是什么让华谊的辉煌遇到了转折呢?

娱乐行业的钱太好赚,华谊旗下艺人尝到了甜头后纷纷自己创立了工作室,大量的优秀艺人流失。像王京花这类金牌经纪也出走了,再加上范冰冰的《手机2》风波,华谊兄弟的口碑不再。

没有口碑,有业绩也行。可《侍神令》和《阳光劫匪》一个票房不超过3亿,一个票房不达1亿。2023年到2023年,华谊兄弟的亏损金额就超过了62亿。

在如此窘境之下,王中军辞去董事长,第2个月华谊又被强制执行3亿多。

生活:莲花和同程是难兄难弟莲花味精是中国知名商标,创立时间为1983年,现任董事长为刘向东,总资产达到45亿元,职工人数为10959人。莲花味精的辉煌时刻让一众国民企业羡慕不已,因为它曾是国务院确定的520家重点企业之一。

仅是他所获得的荣誉和称号,就足以看出它的含金量。

但在2023年,莲花味精却到了已经要依靠拍卖商标的地步。那它又是经历了什么,才会沦落至此呢?

莲花味精的前一任董事长名字叫做夏建统,他虽然外出留学还进过哈佛学府,拥有设计学博士的光环。但是夏建统并没有为莲花味精创造多大的丰功伟绩,他回国后将莲花味精原本的名字改成了莲花健康。

紧接着他又扩宽公司旗下的道路,啥能投资他就去做什么,搞得莲花的专业性越来越低。

老顾客流失,业绩下滑。2023年年初,莲花健康就已经进入资不抵债的状态。所以现在人们能看到的莲花,已经是重组后的新公司了。

莲花不好过,同程也很难...

同程生活现在已经更名为蜜橙生活,所属公司为鲜橙科技总部,位于江苏的苏州,于2023年1月30日注册。他们的口号是服务于家庭消费,提供生鲜和居家用品以及部分周边服务。

但在2023年7月,同程生活又说他们决定要申请破产。

其实同程生活的CEO名叫何鹏宇,在他的带领下,2023年同程生活的成交量已突破了110亿,他们旗下拥有6000多名员工,是融资达到19亿的社区团购巨头。

同程成交量一直在上升,可烧的不是他们自己的钱,而是供应商的资金。

何鹏宇力争不断扩宽城市据点,只为抢占市场的高比例。一个个占点虽被建立起来,但愿意在同城生活下消费的市民却少之又少,这也就等同于那19个亿的融资全部都打了水漂。

那么供应商的钱就这样在建立站点的项目中变成了泡沫,谁来还供应商的钱呢?何鹏宇并没有给出答案。

2023年同程生活的工作人员只能被迫在家中上班,目的就是为了躲避供应商的追债。所以,2023年的同程生活到底是最难过的,还是与他们合作的那些供应商,才是最没办法过冬的呢?

穿搭:拉夏贝尔和共享衣橱的滑铁卢拉夏贝尔创始于1998年,一直在强调追求个性化设计,是将品牌理念渗透人文文化的时尚品牌。服务对象在20岁以上,30岁以上的都市女性,现任董事长为张莹,创始人为邢加兴。

2017年拉夏贝尔做到了中国女装第1股,旗下门店超过了9400家,品牌数量也增多了19个。但是这种大规模扩张能够加强他们的资金发育吗?不能。

最终盲目扩张,无法为他们提高业绩。之后他们只能迫于生存去走上了像南极人一样的道路,那就是去依靠卖吊牌来维持生计。

全国范围内的拉夏贝尔门店不断缩减,2023年拉夏贝尔门店不超过500家。

不到三年,他们市值亏损超过18亿。那他们还能够力揽狂澜吗?2023年11月拉夏贝尔宣布破产。

于是在最后的清仓活动中,他们就将市场转战到了网络。大量的直播间开始甩货,使人们又一次认知到了拉夏贝尔这个品牌。

共享衣橱也同样面临如此窘境...

2023年8月,共享衣橱因业务调整已关闭大部分业务。其实这个品牌成立于2015年,并在2023年前获得过阿里巴巴的上亿融资。毕竟在当时,共享的创业项目是非常吃香的。

但是共享衣橱却是一个另类,谁会把自己的衣服拿出去共享。就算有,相信这类用户的面积也不会太广。

可用户少也就算了,共享衣橱的经营理念也遭人诟病。

2023年共享衣橱单方面修改协议。之前与他们所签订合约的会员用户被承诺,可以得到的一些特权,在2023年后也变成了泡沫。

接着,共享衣橱之前承诺用户可以拿到从阿里巴巴淘来的国际大牌衣服,再到这种特权消失,用户们后面只能拿到一些便宜的地摊货和极其便宜的二手淘宝货。

用户们哪怕去投诉,也依然没得到任何反响。

教育:华尔街英语连薪水也发不起华尔街英语的创立时间是1972年,年销售额超80亿美元。它的创立位置并不是中国而是意大利,它的创始人是李文昊博士。

在2023年时,华尔街英语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了400多家中心企业,涉及国域数量已超28个。

但在2023年5月,市场监管部门对于该公司已处置了顶额罚款,在8月份该公司又正式宣布破产。

市场部要求华尔街英语的各个部门以及分校员工,需尽快办理离职手续。但是谁给这些离职员工们发放工资?华尔街英语官方也并没有给出答案。

8月份宣布破产,12月份就有消息爆料:华尔街英语拖欠这些即将离职的员工总额的工资款超过了1亿元。

而学生们因为之前也在该公司报了培训班,但他们突然宣布破产。而那些学生累计报名的学费也超过了12亿元,这些钱由谁来退还,这也变成了一个问号。

科技:北大方正的CEO都进去了北大方正的来历很辉煌,是北大投资的国有企业。他们推广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奠定了这家集团的发展。

后期又创造了中国i、医疗等各领域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不仅获得了国内大量资本的注入,也吸引了很多国际上的资本注意。

最辉煌时刻的北大方正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排到了前5强,可以说这是一家大型的集团。事实也的确如此,他们的口号是世界在变,创新不变。

年营业额超过了13330000万元,员工数量有3.8万人,总资产超过了3606亿元,净资产达到655亿元。

如此看来,这家国有企业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但可惜,人家在2023年时总负债已超过3,000亿,并申请过破产重组。2023年10月,人们看到的方正集团是已经经历过重组之后的新集团。

由于之前CEO李友架空公司高层权力,做出了很多违背法律的事情。导致李友后被送去监狱还获刑4年半,被处罚金7.502亿元。

其实市场总是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也有很多企业在市场的变化下无法生存。但上面所提到的10家企业,严格来讲他们并不是没有熬过市场的寒冬,而是没能熬过自己的判断和贪婪。

另外像恒大和新东方等企业,他们为什么没能上榜?其背后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新东方本身它的运营相对比这10个企业而言,自己的判断错误率和贪婪程度明显更低。

那么在2023年,还会有哪些企业将可能会迎来口碑下滑的现象,您有什么补充的吗?

许留山被颁令清盘?杭州仅剩一家“加盟”店!会员储值已无法使用,爷青结

倒闭传言持续一年多后,老字号港式甜品店许留山被曝获颁清盘令。

5月26日下午,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4名债权人提出对许留山食品制造有限公司(简称“许留山”,下同)进行清盘呈请。据香港媒体报道,许留山早前以书面回复债权人,指无力偿还债务或与债权人和解,故不反对清盘呈请,聆案官遂颁下清盘令。

自2023年起,香港由于受到社会事件、疫情的先后影响,旅游、餐饮业相继陷入困境。到2023年3月,许留山香港地区多间分店由于拖欠房租等问题相继闭店。但当时许留山官方微信公众号表示,香港地区因个别门店受社会环境和疫情影响提前关闭,属于正常情况,大陆地区并未因此事受影响,门店陆续恢复堂食和外卖经营业务。

去年3月许留山官方回应:大陆地区未受影响

杭州目前仅剩一家门店

其余门店已“暂停营业”

早在2023年3月,杭州吃货就收到粉丝私信:“网传许留山甜品倒闭?卡里还有100多块钱怎么办?”届时,许留山在杭州西湖文化广场、西溪印象城、水晶城购物中心、杭州嘉里中心等商业中心依然还有数家门店仍在正常营业。

据当时西湖文化广场店的工作人员介绍,“杭州许留山隶属于许留山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香港门店的关张,暂时对杭州门店没有影响。”彼时,会员卡里的余额还能正常使用。

不过今天一早,杭州吃货搜索发现,目前杭州仅水晶城购物中心还有一家许留山门店,其余门店已搜索不到,或显示“暂停营业”“休息中”。

在外卖平台,记者注意到,西湖文化广场店最新一条评价停留在今年3月初,也就是两个月前;而杭州天虹店,最新一条评价已经是去年的10月份。

会员卡储值已无法使用

官网开通了“退会”渠道

而在杭州目前营业的唯一一家许留山门店,有顾客再次反映了“会员卡无法使用”的问题,只不过这一次已经不是“系统故障”,而是直接开通了“退会申请”。

记者在线搜索了许留山的微信公众号,最新一条推送截止至2023年12月24日,在右下角的会员中心,有一栏“退会申请”,点击进入,可以找到退卡详情。

水晶城店仍正常营业

店长:“我们是加盟店,产品不一样了”

随后,杭州吃货记者来到了位于上塘路的水晶城购物中心,在商场一楼,这家许留山门店与印象中许留山门店似乎不太一样,招牌上多了“甜蜜站”的字样。

当记者询问是否能使用会员卡时,店员直接表示,“不能使用,怎么退公众号上都写了。”至于其他门门店的关张,店员表示并不知情。

随后,杭州吃货联系了这家门店的店长,店长表示,“我们这家是加盟店,全新主打饮品,与之前的许留山甜品店没有关系,所以会员系统不能用了。”

据记者观察,这家店的地理位置还不错在商场一楼,门店也很宽敞,但店里的客人并不多,在某外卖平台,这家店月销售数据可以作为参考,烧仙草芋圆芒果捞为销量第一名,月售55份,个别饮品的月售为0或者1。

记忆中的香港甜品店鼻祖

许留山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港式甜品之一,自上世纪60年代初期创办至今,已是有近70年历史的老字号。对不少90后来说,许留山就是他们对于港式甜品的第一印象。在赴港旅游并不常见的时期,许留山的芒果甜品与TVB一样,共同构成了人们对于香港的想象。

1960年代,“许留山”在新界元朗开业,售卖的是传统凉茶和龟苓膏,1990年推出鲜果甜品,1992年推出的甜品“芒果西米捞”大受欢迎,其后以特许经营方式拓展业务。2012年,许留山在杭州开出分店。

吃货记忆里的香港许留山

@奶油味的小饼干:倒闭了???他家的芒果甜品多好吃啊!!!!

@Ci珮宸:真的好震惊啊,10年前第一次去香港,还特地去了许留山吃甜品打卡了呢。以后都只能看照片回忆了。

@靡靡:天呐我真的觉得好好吃好良心的店芒果放超多!可惜了……

@洪金刚-:每回过关去香港一定要和朋友去喝一杯许留山味道真的很好啊!

@布偶猫布偶猫舍安徽:去香港两次每天都会喝一杯他家的芒果粒粒爽,怀念啊。。。

你手里还有许留山的会员储值卡吗?你如何看待许留山的这轮“关店潮”?

部分素材整理自香港商报、券商中国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