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半成品菜行业品牌榜
本次推荐榜由品牌之星大数据系统提供数据支持,综合考虑了品牌的知名度、企业资产规模与经营情况、员工数量等多项指标。荣登“2023年度半成品菜行业十大品牌”推荐榜如下:
2023年度半成品菜行业品牌榜
第一名:祥泰丰
绍兴市祥泰丰食品有限公司坐落于中国历史名城之一的浙江省绍兴市,公司一直致力于为国人提供最方便美味速冻菜肴的产品,已经形成自主研发和自主经营为一体,拥有完善的研发,销售及服务体系。公司一直秉承用心做,马上做的企业作风,以及真心服务的经营理念面向我们的消费者和广大合作伙伴。
我们公司深信:我们的成长,发展,成就都一定离不开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将会一如既往地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售前、售中、售后等方面的服务,也请您们每一位相信:在“祥泰丰”的世界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后顾之忧。让我们摒弃疑虑,真诚合作奋力开拓,共同为“祥泰丰”铸造一个美好的明天!
第二名:泰森
美国泰森食品股份有限公司(TFI.)创始于1935年,总公司位于美国阿肯色州。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鸡肉、牛肉、猪肉供应商及生产商,也是最大的牛皮(盐/蓝湿皮)和猪皮生产商。
美国泰森食品股份有限公司(TFI.),在美国鸡肉市场占为25%。经历了70多年的稳健成长,现列世界500强中第二大食品公司。每年屠宰销售近24亿只鸡,900万头牛及1850万头猪。泰森食品是麦当劳、百胜集团和沃尔玛等几乎所有全球性客户的最重要的供应商。
日照泰森食品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美国泰森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独资控股的一家现代化大型肉类全产业链企业;公司成立于2009年4月,注册资金1.8亿人民币,目前员工3000余人;公司建有商品养殖场、饲料厂、屠宰加工厂,主要从事集饲料加工、种禽繁育、家禽饲养、屠宰加工、食品加工销售及相关肉类业务,年销售额约25亿人民币。公司始终致力于食品行业为消费者提供健康、便利和新颖的食品。
第三名:谷言
石家庄市惠康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注册资金2亿元,现有员工800余人,位于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定片区,紧邻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及正定机场高铁站,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是集种植、预制菜生产销售、中高端牛肉贸易、果蔬食品加工等为一体的大型食品企业。
食品安全重于泰山!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惠康肩负着更重的社会责任,多年来始终坚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方针,怀揣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精,打造惠康卓越品质,从原料源头至物流配送,形成了严格的安全可追溯体系。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餐饮需求的改变,惠康抢抓机遇,遵循中央厨房运营模式,先后创立了“谷言”、“捷百味”、“谷言牧场”、“牛禾谷”等品牌,产品包括冷冻预制菜、中高端牛肉、速食等。公司依托二十多年出口管理经验,凭借着卓越的产品品质、先进的技术设备,“谷言”冷冻预制菜产品发展迅速。
惠康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满意为标准,打造领先的产品综合竞争力”的宗旨,秉承“极致做事,简单做人”的企业精神,致力于便捷烹饪、致力于服务民生,切实履行好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使命,引领行业健康发展,努力打造成为“中国预制菜行业领导品牌”。
第四名:必斐艾
必斐艾食品有限公司(英文PFIFC.,L)成立于2015年,是由新加坡华夏丰盛控股公司和美国璞瑞公司共同投资,是一家生产即食类、即烹类产品,以及为餐饮客户、食品工业客户、零售客户提供高品质产品解决方案及代加工业务的外商投资企业。
必斐艾是由食品行业知名新加坡企业家,携手北美知名同行业投资团队共同创立,已投资本为668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4.7亿元),预计将投资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亿元)。必斐艾专注于食品制造事业,致力建造国际标准化智能食品园区,打造一个"新餐饮共创平台"。
第五名:宴上臻
湖南聚味堂食品有限公司是湖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坐落于中国“土菜名县”——湖南省衡东县,专注于酒店预制菜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总投资1.2亿元,厂区占地46亩,蔬菜种植基地5000亩,已建成4条现代化生产线,现有员工300余人。
公司与湖南农业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所研发的产品获餐饮业多项金奖,已通过了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HACCP体系认证,在长沙设立了营销总部和储存冷库,已形成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和完善的物流供应体系。
公司以“弘扬中华传统美食文化,挖掘地方土菜文化精髓”为使命,秉承“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兼收并蓄”的湖湘精神,倡导“传递爱、幸福与快乐”的价值观,坚持“安全规范、品质极致”的产品观,创立了“宴上臻”的品牌。
公司现有衡东土头碗、黄贡椒脆肚、手工牛角丸、劲脆老鸡爪、麻辣脆肠、珍品拔蚌丝、黄贡椒剁椒、干黄贡椒等产品,涵盖速冻、酱腌、水产加工及干制蔬菜四大系列二十多个品种。公司产品主要原材料“三樟黄贡椒”已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衡东土头碗、黄贡椒脆肚等产品荣获全国餐饮业比赛多项金奖。
湖南卫视、湖南经视、衡阳电视台、衡阳都市频道、衡东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对公司及产品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大大提升了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目前公司的销售网络已遍布全国,产品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进入了星级酒店、机关单位及千家万户。
春华秋实,不忘初心。公司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更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自公司成立以来,先后有省、市、县各级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专家,莅临公司视察、调研、检查、指导,鼓励公司再接再厉,带动当地群众产业创新,提升他们的获得感。
公司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共帮扶贫困村5个、贫困户48户、273人,支持帮扶资金170万元,带动贫困群众走向脱贫致富之路。
传递大爱,贡献社会!聚味堂人将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砥砺前行,不断创新突破,朝着“创建国内一流企业”的目标迈进。
第六名:味知香
苏州市味知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2月,现代半成品菜肴行业龙头,是目前全国半成品菜研发、制造规模较大的企业之一。产品数量数百种(牛肉类、水产类、家禽类、猪肉类、小炒类五大类产品线),全国各大城市开设味知香门店1000余家。味知香一直致力于为各个家庭提供营养健康的美食方案,并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对各个家庭饮食需求的挖掘,持续向社会奉献好产品。
第七名:肴小郎
肴小郎速食料理包冷冻半成品菜工厂位于安徽合肥现代化科创产业园—红连产业园园区,是一家集生产、研发、销售、招商、运营管理于一体的中式快餐标准化服务商,加盟店已实现全国30余个省市的市场全覆盖,企业规模名列行业前三;公司通过投资开发、合作开发、代理运营、品牌加盟等方式拓展食品研发、生产、销售业务;在行业内率先引进国外先进的食品生产加工先进设备、巴杀、速冻流水线,注重于食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科技研发,配置高效专业的研发、生产、运营团队,追求产品的还原性,为客户提供优质料理产品、餐饮管理运营、营销咨询服务等多方面的”创业U+”服务!
第八名:恒和
2023年年中,在拥有60余年海洋渔获、科研及深加工领域丰硕运营经验的浙江海力生集团的全面支持下,浙江恒和食品有限公司集成食材源头资源整合、美食研发、生产制造、仓储物流以及品牌运营等完备的全产业链业务模块,正式涉足近年来蓬勃发展的预制半成品菜肴行业,致力于以供应链、品质、品牌等优势成为引领预制半成品菜肴行业全产业链运营、让合作伙伴信赖、消费者青睐的品牌。
恒和食品总部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拥有通过SC认证、HACCP认证的现代化研发、生产基地,营销中心及配送中心位于江苏省苏州市,高质素的员工团队规模现已超三百余人。
恒和食品现拥有水产、家禽、休闲、牛肉、小炒、猪肉等系列近百款畅销产品,同时正在与诸多国内知名酒店大厨与营养学专家开展合作,不断推出食材搭配更合理,味道体验更丰盛的美食产品。
大匠恒作,百味合和,深耕供应链管理、产品品质和味道研创,恒和食品期待与更多合作伙伴携手,为消费者生活奉献更值得信赖的预制半成品美食产品!
第九名:亚洲渔港
亚洲渔港(ASA)
中国优秀生鲜餐饮食材品牌供应商
亚洲渔港(ASA),成立于2002年,标准化生鲜餐饮食材品牌供应商。公司依托供应链优势,为国内外众多知名餐饮企业/连锁超市提供生鲜食材一站式解决方案。业务涵盖集约化采购、标准化研发生产、冷链仓储物流、渠道运营、电商销售等领域,产品线囊括海水初加工食品、海水深加工食品、中餐工业化食品、面点类、牛羊肉类等1,000余款,持有专利71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商标191项。
根植大连尽享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
大连地处北纬39°,是生态宜居之城、文化美食名城、海洋渔业大市。这里优美的环境、良好的气候和优质的海水,孕育了名闻遐迩的海参、鲍鱼、扇贝等鲜美海产,也成就了亚洲渔港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总部毗邻凭海临风的百年港湾,北临码头,东临大连港,坐拥香炉礁现代物流园区,与麦德龙、沃尔玛山姆会员店等世界500强企业为邻。
深耕产业链重塑生鲜餐饮食材产品
亚洲渔港通过品牌化经营,对传统海水初/深加工食品实现产品重塑。依托供应链优势,实现标准化生鲜餐饮食材研发、生产、配送、销售流程的重塑,提升传统海洋食品的产业链价值。
标准化生鲜餐饮食材供应链
为国内外众多知名餐饮企业/连锁超市提供生鲜餐饮食材一站式解决方案
仓储物流体系覆盖全国
常温/冷链物流等多温层食品物流配送
中西餐标准化产品研/产/销
新餐饮零售模式家庭场景速食菜研发、生产、销售
执守“信、勤、拼”的高效团队
亚洲渔港拥有专业研发、生产、技术、管理、销售、物流、电商、营销团队近千人,其中不乏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优秀人才。亚洲渔港团队坚守“信、勤、拼”的企业价值观,建立了速冻海水产品为主的生鲜餐饮食材供应体系,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升和完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等各个环节的运营效率,实现对传统的速冻海水产品的产业升级。
第十名:郝菜肴
广州郝菜肴食品有限公司坐落在俗称“省城之屏障,南北粤咽喉”的福地广州市花都区,这里不仅是钟灵毓秀之宝地,更是南北交通之要道;离广州新白云机场仅有12公里的距离。公司拥有庞大的厨师研发团队,致力于对绿色健康食品及各地美食的研发,目前主要
经营:广州郝菜肴料理包、速冻料理包、速冻盒饭、半成品中餐预制菜、便当、方便菜、中餐半成品预制菜、广州郝菜肴食品及料理包贴牌、快餐外卖等业务。双拼餐、扒/排类、便当、炒饭、大锅菜、碟装、领导餐、面类、配菜、汤类、自助餐等各式餐品。作为专业的快餐料理包厂家、速冻料理包成品菜批发、外卖速食包供应商、小碗菜指定供应商、中餐料理包厂家、快餐料理包厂家,拥有庞大的厨师研发团队,致力于对中餐标准化、绿色健康食品及各地美食的研发。
公司全套引进欧洲和日本的食品加工技术和设备;严格遵守国际标准进行研发生产,始终把“质量”和“信誉”作为生产原则;建立并完善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坚持选用国内优质值得信赖的原材料,确保从原材料的甄选、加工、仓储、运输,每一个程序都有专人把控,严格保证食品安全,让消费者享受到安全、优质的服务,从味觉体会到我们的周到、我们的用心。
“郝菜肴”自成立以来,致力于为中国消费者提供“简单、优质、方便、快捷”的优质餐品。秉承高品质平民化的品牌战略,坚持为消费者提供美食产品和优质服务。争创“简质生活”是郝菜肴的源动力,让大家能享受到简单快捷且优质的美食,是郝菜肴对每位客户的承诺。
从“本土化”到“中国化”,洋快餐能做好中餐生意吗?
铱星导读
洋快餐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在持续34改造的同时,尝试探索“中国化”路径,希望也能打好“中国牌”。
最近,国内餐饮圈好不热闹,继海底捞、西贝、喜茶等头部品牌相继涨价引起此起彼伏的舆论风暴之后,百胜中国则高调宣布正式完成对品牌连锁餐饮品牌黄记煌的收购。
在国内餐饮企业受疫情影响“如何活下去”的艰难时刻,沉淫中国市场多年、有十多年中餐管理并购经验的百胜中国,此番再度“逆行”出击中餐市场,意味着在大家“悲观”的时候,仍坚定看好并持续投入中餐市场。
(图片来源:黄记煌官网)
洋快餐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在坚持自身西式餐饮特色的同时,一直针对国人及不同地方饮食习惯进行本土化改造,而其实践也被市场证明是正确的;与此同时,洋快餐也在进行中国化之路,也即通过资本运作或创立并购完全介入中餐市场,抢占竞争激烈的中餐市场,希望打好“中国牌”。
从百胜中国、麦当劳中国目前的状况来看,其中国化的探索如今仍属进行时,对于未来而言进军中国市场则是正确的选择方向。
洋快餐本土化受欢迎洋快餐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并非一味以“洋”取胜,一直以来就国人的饮食口味、不同的地域特色等进行着“本土化”改造。
(图片来源:麦当劳官网)
近期,洋快餐迎合消费热点玩起了跨界营销,麦当劳通过宣布进军“5G”的另类营销方式,推出新品“5G”炸鸡“麦麦脆汁鸡”,吸引了不少国内消费者的眼球。作为一家全球性的快餐公司,麦当劳一直专注于本土化。进入中国内地30年来,麦当劳成功为中国消费者推出珍宝三角、麦香脆鸡卷、麦辣鸡腿堡、板烧鸡腿堡和麦辣鸡翅等经典产品,也推出以中餐为主食的饭类产品。
(图片来源:肯德基官网)
同样,肯德基作为麦当劳的强劲对手,近期在营销方面也如法炮制,宣布要进军“新新能源”,推出植物肉新品“植培黄金鸡块”,号称要汲取自然与科技力量,探索人类“新新能源,引领新新时代”。肯德基在本土化方面投入力度比麦当劳更大,品类也更为丰富多样。
进入国内市场以来,肯德基打造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新快餐”,较早时期就推出了油条、豆浆、粥类、饭类等具有中餐特色的本土化产品,近期又推出“川香燃辣撸串桶+香卤系列产品”。
必胜客以比萨为招牌,目前其菜单上也有瑶柱海鲜饭、香肠饭、鸡肉饭等中式菜品。
(图片来源:必胜客官网)
星巴克近年来开始卖粽子、月饼等中式餐点,推出“抹茶星冰乐”、“经典红茶拿铁”、“如意红茶拿铁”等符合中国人口味的饮品。星巴克表示,今后会在中国“本土化”的道路上一如既往,不断推出受消费者欢迎的新品。
(图片来源:星巴克官网)
洋快餐中一直坚持西式风格的赛百威,虽然在美国还算主流品牌,但进入中国以后因为本土化做的不够而被边缘化,现在消费对象也只是以外籍人为主,国内消费者大多对这个洋快餐品牌特征显然所知不多。
洋快餐本土化是当下及未来的趋势。洋快餐唯有入乡随俗,做足本土化功夫才能持续而稳定地占领市场。从当前现状来看,洋快餐本土化无疑是受到市场的欢迎;预计未来,洋快餐在坚持走专业西式快餐路线、保持自身鲜明特色的同时,仍要适当推出本土化产品,不断进行本土化的尝试与探索。
洋快餐正在“中国化”近年来,洋快餐在加快本土化探索、适应中国消费者口味的同时,也开始引进国内资本,积极介入更为庞大诱人的中餐市场,行进在“中国化”的路上。
肯德基、麦当劳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洋快餐们,在中国内地市场也蜕变成了中资背景。
(图片来源:麦当劳官网)
近期,麦当劳中国股份变动引起人们注意,国内知名央企中信系成为其大股东,麦当劳把包括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所有店铺出售给中信集团和美国凯雷集团。
肯德基、必胜客的母公司百胜中国,在2016年已获得春华资本和蚂蚁金服共计4.6亿美元的投资,春华资本创始人胡祖六出任百胜中国董事会非执行董事长。随着中国资本的进入,百胜中国也不断本土化。
从背后资本的“中国化”再到餐饮市场的“中国化”,在国内资本加持后,洋快餐也开始积极拓展进军中餐市场。
(图片来源:百胜中国官网)
百胜中国于今年4月初宣布完成对中式餐饮品牌黄记煌控股权的收购,并将成立中餐事业部,其旗下的中式餐饮板块增加到小肥羊、东方既白和黄记煌三个品牌。这是百胜中国十多年来持续对中餐市场的加码布局,在中式餐饮领域寻找新增长点的意图显而易见。
(图片来源:黄记煌官网)
在收购黄记煌之前,百胜中国以“旅途中的江南风味”为定位,在上海开立第一家中式快餐品牌东方既白,正式进军中式餐饮。东方既白将中式美味、快捷服务和舒适环境融为一体,并通过百胜中国高标准的采购及品控系统,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食材。但是,十多年过去了,东方既白在中式餐饮方面的尝试并不算特别成功,对百胜中国及国内市场都没产生太大影响。
随后,百胜中国又把中国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品牌餐饮企业小肥羊收至旗下,在规范化运营关店、解除加盟商后,小肥羊门店数从最高峰时期的700多家减少至目前200家,与百胜中国想中西餐通吃的目标相差甚远。
洋快餐做中餐有优势由于百胜餐饮刚完成对黄记煌的收购,其对正在经营的门店来说暂时影响还未显现。铱星云商近期特意到深圳海上世界船前广场小肥羊店进行现场探店。
该店是确立了小肥羊“火锅餐厅”市场定位的2.0版餐厅,启用了全新的标识系统,设计了新的L,也翻新了装修风格。新L沿用了小肥羊可爱、阳光的主视觉形象,色彩及字体表达更为现代、简洁;除了标识系统的升级,小肥羊2.0版餐厅还以“热情、有礼、主动、专业”为服务特色。据了解新版餐厅的羊肉采购和冷链配销系统已全面转移至百胜配送系统。
(图片来源:铱星云商)
该店内布置还能感受到原来“小肥羊”的味道,设有堂食与外摆。可能是由于午市顾客不多,就餐的人估计有七、桌八的样子。菜单上仍是以火锅为主,午市推出方便一人食的火锅套餐。铱星云商在向这家门店负责人了解到,该店为直营店,去年开业生意还可以,即不是很火但也不是很差。今年受疫情影响生意不如去年,但是最近有所恢复。至于小肥羊下一步有没有像海底捞一样加大开店步伐,该负责人表示是公司高层的事情,自己并不了解也没听说;当问及百胜中国最近又收购了黄记煌时,该负责人表示有所了解,并表示百胜中国未来还是想做好中餐并看好中餐市场前景。
(图片来源:铱星云商)
消费者为什么选择去中国化的洋快餐进行消费,最为看重它的什么?铱星云商在消费者调查中发现,所有的消费者一致选择会去中国化的洋快餐进行消费,选择去消费原因都比较看重两点:品牌与口味。
(图片来源:网络)
有消费者认为,基于以往积累的对品牌的喜好,加上对此类收购消息关注并不是特别在意,只要符合口味都会尝试,想吃的时候还会继续去吃;另外觉得洋快餐的标准化生产模式也能保证口味稳定,但如果味道不如以前就不会复购;除了品牌和口味,也有好奇心的因素,有的消费者希望会推出不一样的东西;还有消费者除了关注品牌和口味,更看重用餐过程中的消费体验。
(图片来源:必胜客官网)
由此可知,洋快餐资本的“中国化”,说明投资者看好中国餐饮市场未来巨大的发展机会,也是对国外知名餐饮连锁品牌企业集团的认可与信任。但是,洋快餐在市场拓展方面的“中国化”当前仍属探索阶段,尽管十几亿人的中餐市场非常诱人,但如何将洋快餐的优势与中餐进行持续而有效地“嫁接”,是摆在洋快餐管理者面前的一大亟待解决的课题。如何看待洋快餐进军中餐市场,知名餐饮连锁品牌渔语鱼创始人杨锋表示,2023年中国餐饮市场的总规模达到了4.67万亿,同比增长9.4%;百胜中国想加码中餐的心一直都在,历史可以看到2005年百胜自己尝试了“东方既白”中式快餐品牌,2012年收购火锅“小肥羊”。
(图片来源:百胜中国官网)
虽不尽人意,但眼下看来只有通过收购来增加体量;黄记煌起家的三汁焖锅这个品类,可以视同为火锅大属性,有海底捞和呷哺呷哺强劲增长,黄记煌“无厨师”的生产加工模式及可以标准化规模复制的模型,相信也是百胜极为看重的;百胜中国希望凭借现有黄记煌的规模和中餐运营能力,黄记煌也可以借助百胜强大的供应链和产品创新体系,既能达到协同也能有所互补。
对于洋快餐能否做好中餐生意,杨锋表示,百胜中国对黄记煌的描述为“领先的中式休闲餐饮特许经营企业”;百胜中国选择死磕中餐,皆因中国这块市场诱惑太大;国外品牌的产品创新体系和供应链能力以及进入中国后,借助国内深度的数字化运营都是优势;国内中餐存在体系不完善、缺乏标准化管理、扩张瓶颈等问题,相信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变化,协同效应会更强。
(图片来源:必胜客官网)
从百胜中国收购黄记煌来看,只是洋快餐深耕中国市场并进行“中国化”的序曲,与其他行业一样,具有国际视野及资本实力的洋快餐们,未来也会越来越多地介入各种类型的中餐市场。
可以说洋快餐尝试“中国化”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国内餐饮市场的竞争激烈已成红海,而且餐饮市场的更新换代特别快,“流行就像一阵风”,这就需要经营者能准确洞察餐饮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不断推陈出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而这种经营模式对于习惯于标准化的洋快餐着实是个挑战,而要走好中国化这步棋,将洋快餐的优势与中餐的特点相结合,在尝试“中国化”的过程中,洋快餐还应注意消费文化、消费习惯的差异,在全球化和本土化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方能立足于长远。
本土化与中国化是中国餐饮未来正确的打开方式,洋快餐要想做好中餐首先要借鉴其标准化、品牌化等方面成功的运作经验,深刻了解中餐市场及消费者需求,对收购的中餐品牌进行“接地气”的改造、融合与创新,方可树立拓展中餐市场的“中国样本”。
(图片来源:肯德基官网)
未来中国餐饮市场将是既是国际与国内的竞争,也是资本与平台的竞争,餐饮企业唯有持续坚持美味、品质与创新,不忘初心回归到餐饮业的本质——产品和服务,持续挖掘餐饮品牌之后的体验与文化价值,方能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打开一方新天地。
本文由铱星云商新媒体中心原创,作者:王高翔,文章版权归铱星云商所有,图片来源铱星云商或相关品牌官网及网络,不作商用。
港式快餐“大家乐”撤离华东市场,老牌连锁快餐破局路在何方?
温馨提示:本文约4100字,烧脑时间7.6分钟,筷玩思维记者焦逸梦发于北京。
10月底,一则“香港老牌快餐店大家乐撤出华东市场”的新闻引发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17年3月31日的2017年年报显示,大家乐总营收同比增长4.3%达到78.95亿港元,而内地业务营收比上年度下跌12.5%至9.79亿港元,与此同时,华南地区的快餐业务取得6%的同店销售增长。
也就是说,虽然大家乐集团整体发展情况仍在走高,但内地市场却成了“拖油瓶”,并且,华南市场的营收增长也无法挽救华东市场的营收颓势,显然,华东市场成了“罪魁祸首”。
大家乐撤离华东市场、专攻华南市场的举动就不难理解了。
有观点认为,大家乐难以拿下华东市场是地域口味差异在作怪,但港式快餐的菜品是从港式茶餐厅发展而来的,上海的港式茶餐厅生意很好,比如有入选米其林一星的港式茶餐厅“鹅夫人”等,这说明口味差异不是核心问题。
筷玩思维(ID:kwhik)认为,真正的原因是大家乐港式快餐在外地市场定位不清,以至于没有挖掘出自己的客群,在经营上也不懂得适应年轻化的潮流,更重要的是,面对消费升级、面对千禧一代的消费者,老牌连锁快餐品牌要想破局,都得有些动作了。
定价高、原有记忆点模糊,港式快餐吸引力不足
在广东,港式茶餐厅是酒楼的精缩版,菜品质量不比酒楼差、价格还更优惠,而港式快餐是对港式茶餐厅的进一步精简,以明亮的装潢风格、中西餐结合的特点吸引有着同样饮食文化的华南市场的消费者。
记者在大众点评上以“北京、上海、杭州、港式快餐”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鲜有港式快餐品牌冒出,但在广州、深圳等华南地区,香港的两大港式快餐品牌“大家乐”和“大快活”却星罗密布。
港式快餐厅在华南地区较受消费者喜爱,但在华东和华北等地却无人问津、水土不服,到底为啥?
1)、品牌老化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一个潮汕朋友告诉记者,当他的工资还是两三千的时候,大家乐的客单价就达到了30元,即便有点儿小贵,他也会在发工资后的第一时间坐上公交车,到大家乐饱餐一顿,那时,大家乐可口的菜品、中西餐结合的特色、细致的服务都是吸引他的理由,但他也直言,自己好多年没去了,因为现在有更多新的选择,大家乐对他的吸引力不如从前了。
2)、定位不清
记者认为,港式快餐在广东市场的流行,更多的是一种同类饮食文化的吸引,因为口味的趋同和早期中西餐结合的创新,大家乐的品牌势能积累了起来,即便价格高于普通市场,也有一大批固定客群买账。
但,大家乐去到一个新的环境开拓市场时,就没有了饮食文化的红利,在内地市场,“港式快餐”的普及度也不如“港式茶餐厅”,一名网友说:“港式快餐就是茶餐厅的快餐化,但味道跟茶餐厅差得不是一点点,要卖贵也没有精致的感觉,定位尴尬。”
上不如茶餐厅精致,下不如普通快餐实惠,这是内地消费者对港式快餐的认知,大家乐一直无法找到市场的突破口,只好黯然离场。
3)、找不到客群
同样作为地域品牌的外婆家,一开始就有清晰的客群定位,开一家火一家。
外婆家的创始人吴国平如是说:“我们做企业关键是要解决问题,当时我做外婆家的时候,我的定位就是我这类人的吃饭问题,那个时候我们都是请客吃饭,但在馆子里面吃饭吃不起,然后我做了26块钱的价格定位——居家消费,就找到了客户群。”
同样主打港式快餐的“七爷清汤腩”在北京市场反响不错,这就是对“口味差异论”最好的驳斥。
七爷清汤腩是香港艺人陈小春和6个朋友一起开的,开业两年多,依然很火爆,除了明星餐厅自带流量之外,好吃不贵、港式文化才是它立足的根本,和一般的港式餐厅价格相当,客单价在40元左右,它的客群里陈小春的粉丝占一部分,更多的还是被港式美食吸引的普通消费群。
综合比较过后,可以看出,外婆家的核心记忆点是家常菜平民价,七爷清汤腩的核心记忆点是好吃的明星港式餐厅。
反观大家乐港式快餐,它原来的记忆点是明亮的装潢和中西餐的结合,但在这个餐饮行业爆发、新兴品牌快速孵化、口味加速细分的时代,大家乐原有的记忆点日渐模糊,品牌文化缺失,再加上港式餐厅这种清淡的饮食风格不足以刺激现代人的味蕾,价位又比普通快餐高了一倍,因此始终找不到自己清晰的客群。
对内地消费者来说,品类更新的、环境更好的餐厅层出不穷,而花30块去吃一顿在他们看来无功无过的港式快餐,可能性不大。
老牌快餐连锁店面临“被挑选”,增加轻食店成趋势
大家乐集团此次撤华东、攻华南只是一种战略调整,从财报上看,大家乐的整体态势尚在增长。
但随着餐饮进M运动的开展,传统快餐连锁品牌如味千、真功夫、永和大王、吉野家却变得被动,沦到被购物中心挑选的境地。
餐饮品牌集合成美食街已成常态,消费者选餐厅的模式由原来先吃哪个餐饮品牌变为先选购物中心,到了购物中心再选择吃哪一个品牌,这就使得购物中心成了餐饮业态的风向标,而传统快餐连锁店的受众群不断萎缩,商场又要谋求业态和品牌的差异化,因此并不喜欢传统老店。
商场更倾向于有实力,同时又可以结合商场定位进行个性化定制的品牌,喜欢有颜、有品类创新、健康又好吃的年轻潮流品味的餐饮品牌。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味千的营业额同比下滑2.5%,净利润同比下滑80.9%,门店数从2015年6月底的664家缩减到649家;与鼎盛时期30亿人民币的身价相比,真功夫如今的估值也已经缩水一半。
真功夫董事长兼总裁潘宇海在去年曾指出传统快餐企业越来越不赚钱的现状:2011年,餐饮百强之中快餐企业的盈利率大约是8.52%,而2015年这个数字为2.8%。
为了迎合新的潮流,真功夫宣布进入“中式快餐3.0时代”,更换L,环境更休闲,以广州试点门店为例,新增了广东人爱吃的蒸点如凤爪、烧麦、糯米鸡以及肠粉等品类,还与其孵化品牌“熊猫茶布”合作,卖咖啡、奶茶、啤酒等饮料。
吉野家也在去年打造了无印良品风格的新店,有消息称今年11月吉野家将亮相成都的核心商圈,味千选择推新副牌,永和大王选择稳健发展。
筷玩思维认为,现在的轻食正流行,比如整个呷哺集团都在往“轻正餐”的赛道上转,真功夫、吉野家、呷哺呷哺、肯德基都在增加茶饮区,而大家乐一开始走的就是茶饮+快餐的路子,如今在华南地区的营收增长也印证了大家乐的品牌优势,但要想开拓内地市场,还是要进行品类创新,并找到清晰的市场定位。
快餐理念由“快”变成“有体验感的快”,产品好吃丰富、颜值高、环境舒适成新诉求
现在餐厅的主力消费人群正在由60后、70后、80后向90后、00后转变,60、70后喜欢熟悉、成熟、知名度高的品牌,而新一代消费者喜欢“环境+菜品+体验”综合感受好的品牌,60、70后消费者注重熟悉的口味,对环境出新的要求不高,但新一代消费者求新欲望强,除了口味,还注重产品颜值和环境。
筷玩思维认为,当年轻消费者成为消费主流,快餐市场也得升级,高度标准化的有限的SKU固然可以降低经营成本,但也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用招牌产品引流,并不断在产品、环境、玩儿法上出新,才能最大限度地留存年轻消费者,除了坪效,线上顾客的转化或许更应该成为衡量餐饮品牌势能的新标准。
据了解,相比2016年,2017年消费者对优惠和团购的关注度有所下降,更加关注性价比因素,越来越重视产品、服务、环境等综合因素带来的价值感体验,消费者正从“价格敏感”型过渡到“价值敏感型”。
这些似乎都暗示着餐饮正在由吃得好进入到吃得好且吃得巧的3.0阶段。
同样作为快餐连锁品牌的“李先生加州牛肉面大王”有着45年的历史,1972年,美国华人李北祺先生在洛杉矶先后开设7家“牛肉面大王”快餐厅,1986年进驻中国,如今在中国市场已经走过了30多年,直营店达到了500家,算上加盟店,“李先生”的店面达到了700家。
如今,面临新的消费环境,李先生加州牛肉面大王已由最初的“做好一碗面”发展成一个综合性的快餐餐厅,在测试餐厅推出了蒸、煮、炸的系列小食及现场制作的新鲜饮品、甜品,初步实现销售的较大幅度增长,还请来专业的设计团队进行VI设计,用清新明快的绿色取代红色。
李先生加州牛肉面大王还进行了客群细分,比如,把主力消费群体定位在25—35岁群体,把18—24岁、35岁以上的群体定位在辅助消费群体,而18-24岁几年内将会成为主力客群,这样一来,以后的餐厅改革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快餐连锁休闲餐厅乐凯撒,赶在国庆前夕,在上海美罗城开了第二家概念店LL,面积达300平米,以“趣玩馆”为主题,除了全新的空间设计外,还增添了意面、咖啡、啤酒,引入乐凯撒的周边产品进行零售,如比萨食材、器皿、烹饪宝典、购物袋等,还引入AR等趣味游戏。
在消费升级的时代,过于追求高翻台率,使消费者匆匆进店、就餐、离店,消费体验并不好,乐凯撒未来的堂食门店也将遵循更大面积、更低容座率、更好体验的原则。
正如乐凯撒创始人陈宁所说,“消费者已变成了‘85到00后’,这代人喜欢的东西已经不一样了,要让消费者对你有感,不能基于品牌定位——你是榴梿匹萨创造者关我什么事?”
筷玩思维认为,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环境、营销、产品的升级早已不是广告层面的东西,这是在获取用户心智,只有接近年轻消费者,懂得他们的小心思,品牌生命力才会旺盛。
离人近的打败离人远的,消费频次高的打败消费频次低的。
老牌连锁快餐品牌的优势是:在后端有一套规范的连锁经营系统,在供应链管理、人员管理、流程管理等方面的功力是新品牌无可比拟的,但如果不懂得或者不与时俱进抓住年轻消费者的心,不懂得在营销、创新、体验上升级,就会离消费者越来越远,而远离消费者,就等于自寻死路。
餐饮作为典型的实体经济,有着自身的规律,老牌连锁快餐品牌一旦跟上潮流,更容易厚积薄发,麦肯也是老一批的连锁快餐品牌了,但为什么消费者从来不觉得它老,因为它们一直在“赶时髦”,甚至是引领潮流,未来已来,如果你意识不到这些趋势,那么未来将和你一毛钱关系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