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加盟店台式烧仙草排行榜

本文目录

草莓变质、15家门店被查出食安问题,书亦烧仙草加盟管理现漏洞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近期通报,对媒体曝光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书亦烧仙草”广西南宁青秀万达店进行现场核查,并突击检查“书亦烧仙草”59家门店,发现有15家门店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其中包括原料过期、草莓腐败变质等问题。

8月5日,书亦烧仙草广西区域相关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称,相关门店已经整改完毕。公司将对食品安全事项保持高频次、持续性的督导,对食安问题时刻保持“零容忍态度”。

据了解,书亦烧仙草创始人王斌在2023年一次采访中曾称,疫情暴发后公司提什么方针,加盟商就会按照要求去做。而这一次曝出的食安问题,却是对王斌的“打脸”。

与喜茶、奈雪的茶、茶颜悦色等品牌只开直营店不同,书亦烧仙草靠着加盟,开到超过5000家。但加盟店的弊端也显现出来,管理方面仍然存在难度。王斌也说过,加盟商很难100%执行到位。

事实上,食安问题也是新茶饮行业需要重视的问题,不少品牌都曾被曝光。资深消费品行业投资人吴晓鹏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奶茶店食品安全事故事件最近频繁曝出,既不是第一件,更不是最后一件,未来还会有。现制饮品的食品安全本身就是个难题,较之于工业化设备生产的预包装饮品,产品生产更加非标,操作过程更依赖人,环境和过程变量更多,本身应该有更多的管理投入和经济投入,但多数新兴企业没有做到。

南宁、成都门店先后被查出水果腐败变质

近期有媒体称,广西南宁青秀万达书亦烧仙草门店店内虽张贴着物料保质期限章程,但形同虚设。按规定,烧仙草奶茶(热)保质期4个小时,烧仙草奶茶(冰)保质期24个小时,根据时间推算,此前剩余的烧仙草奶茶应被处理掉,但是该门店店员将前一天剩余的烧仙草奶茶换贴了新保质期。

该店的店员还多次踩踏操作台寻找物品。在店员脚边摆放的是用于加工茶饮的物料,店员跳下后也未对操作台进行清洗。

这一消息被曝光后,据南宁市当地媒体报道,南宁市市场监管局联合青秀区市场监管局于7月22日组织执法人员到南宁青秀万达书亦烧仙草门店进行现场核查,发现已超过所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共13种,发现已腐败变质的草莓3盒,经拍照取证后均现场予以销毁。

除了被曝光存在问题的青秀万达门店外,南宁市市场监管局还在全市范围突击检查了书亦烧仙草其他门店59家,其中发现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15家,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4份、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4份、监督意见书6份、询问通知书1份,拟立案2起。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监管部门也检查到书亦烧仙草百伦新宸店存在问题,包括店内三防设施配备不足,现场检查发现苍蝇;餐具清洗消毒不彻底,有残留污渍;无洗手消毒设施,消毒液与食用糖浆混放;冰箱内水果有腐败,并发现过期食材。

8月5日,书亦烧仙草广西区域相关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在相关部门检查后,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及相关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书亦烧仙草进行了闭店整改。同时书亦烧仙草也进行了内部的自我审查。目前15家出现问题的门店,有14家门店已经完成相关部门的复核,已正常营业,1家门店因加盟商不符合要求进行了解约。

随后在8月6日,新京报记者获得的书亦烧仙草一份情况说明显示,事件发生后,书亦烧仙草的运营部与培训部对南宁市区所有门店进行到店整改,此后还将对门店保持高频的到店稽核频率。

加盟问题“打脸”?

书亦烧仙草创始人王斌曾对外称,疫情暴发后公司提什么方针,加盟商就会按照要求去做。而此次曝出的食安问题,却是对王斌的“打脸”。

书亦烧仙草主要依靠加盟扩展。8月6日,新京报记者拨打书亦烧仙草加盟客服热线,咨询加盟问题。客服语音称,“加盟要求年龄在20-40岁之间,全职经营管理门店,单店投资预算在40万元以上”。需要申请加盟资质,参加公司加盟商面试,之后再提交店铺选址的审核,最后才能确定是否能开设加盟店。

书亦烧仙草方面介绍,其对加盟商制定有专门的食品安全手册,已是多次更新升级后的版本,涉及门店、物料、店员伙伴、培训、检查、稽核等细则日常。比如抹布需要消毒正确、分区正确、使用正确、无破损、无异味。要求原物料保质期标签齐全,保质期时间贴格式书写标准正确,无过期变质原物料出现在门店或仓库。

值得注意的是,新京报记者在大众点评上看到,上述南宁书亦烧仙草青秀万达店的最新评价停留在7月17日,多数消费者给予4星以上的好评。但在评价中,也有消费者指出,该门店“环境和运营有点差,杯子乱放,摆放乱,门口台阶脏”。

对于南宁15家店同时被查出不合格,8月6日,书亦烧仙草负责人称,“是个别门店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不能说是整个标准有问题”。食安问题是双向的,公司对待食安问题加强稽核的次数并不少,但其中一方面是门店的执行到位问题,公司对加盟商的执行也是有奖惩的。

对于未来的食安管理,书亦烧仙草介绍,将会邀请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加盟商进行培训,完善食安管控。所有新店营业之前,必须要有3个员工(必须要有签约人)到公司参加食安培训,考核通过取得结业证书才可以营业。每季度不定期针对加盟店做食安培训,每月督导至少到店一次,做食安检查及培训,市区及尾部门店至少到店两次。通过线上和其他方式对门店的食安问题进行稽核;设立单独的食安稽核任务,督导到店必须完成对门店的食安项的稽核与整改。对出现食安问题的门店进行顶格处罚,严重的进行解约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依靠加盟扩张的书亦烧仙草出现食安问题,在资深消费品行业投资人吴晓鹏看来,从表面上看,奶茶店是所谓直营加盟、员工培训、安全教育等因素在影响食品安全,但这些事情之所以每个企业都明白却做不好,问题的根源是这两年奶茶企业在浮躁资本和网红流量的助推下,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公司的企业文化、品牌文化、组织认同尚未扎根导致的组织能力不强,是相较于保持一杯奶茶干净卫生的技术更困难得多的任务,中国现制饮品行业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快速扩张面临知识产权风险

2007年,第一家书亦烧仙草诞生。2013年,四川书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注册。2015年,书亦烧仙草在四川省外开店。值得注意的是,书亦烧仙草品牌早期名字叫书亦85°,但在2016年底被面包品牌85°C起诉侵权。2017年,书亦85°改名为书亦烧仙草,并进入快速发展期。

公开资料显示,更改名称后,书亦烧仙草快速扩张,2017年,拥有500+家门店,组建华中长沙分公司,重庆、武汉和西安运营中心。2023年,拥有1300+家门店,多伦多门店开业。2023年,拥有3000+家门店。2023年7月17日,宣布旗下门店突破5000家。

让书亦烧仙草头疼的,不仅是商标,还有无休无止的山寨。今年1月27日,网上视频显示,有高仿奶茶店名为“弗亦烧仙草”开在书亦烧仙草正版门店旁边,有消费者称,“这是高仿门店在光明正大地侵权”。当时书亦烧仙草发布声明称,四川书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将加大对市场巡查力度,通过法律手段予以严厉追究,不惜成本维权到底。

通过天眼查,新京报记者发现,书亦烧仙草母公司四川书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涉及的14例诉讼中,有12例是关于侵害商标权纠纷的。“弗亦烧仙草”也曾被四川书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起诉,但最终因“弗亦烧仙草”已注销,书亦烧仙草撤回诉讼。正在进行的还有四川书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与重庆珂之斐商贸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等的诉讼。

烧仙草细分市场竞争加剧

不同于固体(粉状)奶茶、液体奶茶,新式现制奶茶的市场规模伴随着互联网社交、线上外卖等模式的兴起而扩大。新式茶饮的火爆,也带动各大品牌在细分市场发力,烧仙草就是一个被众多品牌关注的品类。

烧仙草原本是东南地区的传统特色饮品,正宗的古早做法是用仙草直接“烧”煮:先把仙草晒成仙草干,然后用慢火熬煮,再加上专用的食用淀粉(大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等),使之凝固成仙草冻。烧仙草在诞生之初就自带“有料”基因,这也是后来各家烧仙草茶饮品牌以“有料”作为主要卖点的来源。

“半杯都是料”,是书亦烧仙草的广告语,可能让消费者感觉性价比较高。因为一般奶茶都是由奶茶和一两种小料构成,小料的占比不超过奶茶的1/5,而书亦烧仙草仅基础款就含6种小料,如红豆、葡萄干、花生、椰果、珍珠等,光是配料就有半杯。凭借性价比,悸动烧仙草、书亦烧仙草开始快速扩张,烧仙草这一品类也开始热度上涨。

数据显示,2023年是烧仙草爆发的一年,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国餐饮行业中共有企业状态为在业/存续的烧仙草相关企业2301家,且注册资本几乎都在100万元以内。从地域分布来看,烧仙草相关企业数量排名第一的省份为四川省,共有348家,湖南省、贵州省分别以316家、206家排名第二、第三。2023年上半年新增企业636家,同比增长161.3%。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烧仙草行业的竞争中来,书亦烧仙草也面临着竞争的压力。

美团2023年3月数据指出,烧仙草的销量仅次于奶茶。书亦烧仙草受到消费者关注后,各奶茶品牌在门店陆续上架烧仙草产品,而多个品牌的烧仙草,如古妙烧仙草、零动烧仙草、小奕烧仙草等都在紧锣密鼓地布局。

根据《2023中国烧仙草市场大数据报告》,书亦烧仙草与悸动烧仙草作为烧仙草饮品领域中的两个头部玩家,无论是在产品的专业性、品牌知名度还是产业链的构建方面都远超其他玩家。华东是悸动烧仙草的优势区域,西南是书亦烧仙草的优势区域。王斌认为,相比于竞争,行业内更倾向于抱团发展。“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品牌间的良性竞争推动了茶饮行业的发展,让行业的接受度更大,产业的市场反而越做越大了。”

营销专家路胜贞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奶茶消费离不开小生活、小情调、小确幸、小欢喜、小意外、小满足这几种消费心理特性,带有稍纵即逝的流行特性。创新要获得市场认可,必须有独特特性,细分产品恰恰符合了这一要求,但这种创新不具备垄断性,很容易被模仿。

新京报记者王子扬

编辑李严校对李世辉

广州铭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零动烧仙草,打造健康好奶茶

在市场上,有着许很多多的奶茶品牌,许多人都想要在市场分上一杯羹,挑选什么品牌,在市场上可以有好的市场成长,零动烧仙草是现在市场上,吸引人的茶饮品牌,成功吸引更多顾客。

首先作为一家零动烧仙草官网加盟店的运营者,要关注产品布局。关注产品布局不但能够促使顾客进行消费,同时也有益于加盟店营业额的晋升和红利。作为一位投资商,需要关注奶茶店加盟品牌的层次,在不同的时期中,顾客对产品的要求和服务的要求都是不同的,加盟店只要按照时期的成长调剂服务和产物,这样才气更好简直保本身不会被市场淘汰。必要懂得的是:当然服务层次能够必要调剂,但这其实不代表服务质量便可以降落。

作为连锁门店,我们需要提高零动烧仙草本身的品牌,从而提高回报率,作为一位店长,用更多的放大吸引更多的顾客。加盟店在节假日和周末时,进行多种款式的促销活动是很主要的,我们活动若是展开得好,一方面能够提高我们加盟店的销量,另外一方面还能进一步扩大茶饮品牌的影响力,不管在哪方面都是极大的利好。

零动烧仙草加盟总部完美打造健康品质好奶茶。不论是投资商还是总部,都需要打造新饮品,我们需要站在投资商的角度想问题。按照不同季候,打造推出不同的饮品,而且对门店做出相对应的调整。

而且零动烧仙草加盟品牌在国内市场上也有着很是强大的实力与地位,可以给众多加盟商创业者们,供给一个更好的创业平台,与成长机遇,零动烧仙草,强大的经济实力,可以让众多加盟商创业者们在轻松创业!

高瓴投资了2家奶茶店:一个估值200亿、一个估值160亿

4月末,华衫发了一条朋友圈:“所谓B格,就是把自己逼进一个小格子里,像喜茶这样,即使做到400多家店,也只有头部品牌的二十分之一。即使都排队,也做不了多大生意。”

华衫是营销创意公司华与华的老板,这家位于上海的营销公司正服务于蜜雪冰城。

对于这番“喜茶B格太高做不了大生意!”的言论,喜茶始人聂云宸一点也没客气的回怼:“有些人总是很自信回答他们不了解的问题!”

蜜雪冰城和喜茶,起跑的方式有点类似电商平台中的拼多多和京东。前者是“农村包围城市”,先打下下沉市场,通过做大规模实现突围;而后者则是保持格调,主攻城市,要质量和速度。

拼多多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户数量达到7亿,市值飙升至1170.32亿美元。京东活跃用户数达到4亿,美股市值为1290.38亿美元(港股1.02万亿港元)。

众所周知,高瓴是京东的早期投资人,在一级市场,高瓴虽错过拼多多,但却在二级市场疯狂购入。不知是否吸取了在电商方面的经验,这一次,高瓴同时站在了蜜雪冰城和喜茶两家的身后。

有消息称,蜜雪冰城即将完成由高瓴资本和美团旗下龙珠资本的战略融资,投后估值高达200亿。同时,据知情人士透露,蜜雪冰城正在筹备上市,已有券商进场。而在此之前,市场流传喜茶、奈雪の茶正在筹备2023年赴港上市。近期还被传出和多家投行进行接洽,从动作来看,这两家头部品牌的上市好像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不过,三家的态度较为一致,都以暂时没有接到相关信息等为由进行了否认。但很显然,这场神经大战已经极为紧绷,谁是奶茶第一股?

高瓴、深创投、红杉、天图入局,抢注奶茶界的“拼多多”10月13日,蜜雪冰城被传即将完成IPO前最后一轮融资,投资方为高瓴资本、美团旗下龙珠资本,据透露,该轮计划融资10亿-20亿人民币。本轮融资后蜜雪冰城投后估值约200亿人民币。

蜜雪冰城也在同步筹备上市,已有券商进场,本轮融资或为蜜雪冰城IPO之前最后一轮融资。

喜茶融资历程

蜜雪冰城紧锣密鼓的布局之外,喜茶也在今年3月完成了由高瓴资本和C(蔻图资本)联合领投的C轮融资,投后估值超过160亿元。这笔交易的半年之前,喜茶刚刚拿下了由红杉、腾讯投资的B+轮融资。当时投后估值为90亿。8个月时间,估值增长了8成。

从2016年开始,喜茶先后拿到了IDG、今日投资、美团龙珠资本、黑蚁资本、腾讯投资、红杉、高瓴在内8家机构的融资,当之无愧的资本宠儿。

如果蜜雪冰城新一轮融资属实,那么高瓴、龙珠资本两家皆下注了奶茶品牌的前两名。先不提高瓴的大手笔布局,细看龙珠资本。据悉,龙珠资本是美团旗下的CVC,背靠美团强大的数据支撑,能够更快的洞察到企业外卖端的真实销售情况。龙珠选择将两家全部收入囊中,是基于真实销量、真实消费者需求之上的决策。

在投资喜茶时,龙珠资本创始合伙人朱拥华曾表示,“美团看好整个饮品市场,也看好喜茶创始人聂云宸的敏锐嗅觉和快速成长能力。”在双方合作方面,朱拥华表示美团在数据积累、运营系统方面都有深厚积淀,能为喜茶提供协助。

美团数据显示,一线城市茶饮店数量近两年内的增长远不及其他低线城市。北京和上海的开店数甚至出现负增长。相反,2023年奶茶销量增幅前十的城市,其中7个来自二、三线城市。也似乎是这一原因,让龙珠资本再次下注了从二三线城市起家的蜜雪冰城。

奈雪の茶融资历程

相较之下,奈雪の茶估值则相对便宜。就在喜茶完成投资的3个月后,奈雪の茶也完成一轮近亿美元的融资,领投方为深创投。不过,该轮投资距离其上一轮融资已经过去2年有余。2023年3月,奈雪の茶获得了由天图资本投资的“数亿人民币”A+轮融资。

2017年,奈雪の茶完成2轮融资,投资方皆是天图资本。也就是说,在奈雪の茶这一案上,天图已经连续投资3轮。

按照此前的估值计算,喜茶和奈雪の茶相加才能抵得过一个蜜雪冰城。这家近一年名气快速蹿升的奶茶企业,是谁?

10元以下无对手在喜茶和奈雪の茶风生水起的2017年,蜜雪冰城还未曾进行过融资,市场上的声量也不大,但时至今日,其开店数量已经破万。仅仅3年,蜜雪冰城这家从二三线城市起步的奶茶品牌,实现了包抄。

早在1997年,当时年仅20岁的张红超在郑州上学,当时,郑州市场上饮品品牌不多,他在暑假期间租了个摊位,开始做起刨冰生意。直到2000年,拿着奶奶给资助的三四千块钱创业资金,把刨冰摊发展成了刨冰店,刨冰店从此更名为“蜜雪冰城”。

2006年,“彩虹帽”冰淇淋在郑州出现了。当时,“彩虹帽”冰淇淋的售价为10元,

张红超在彩虹帽的门店旁边也开了一家冰淇淋店,名字沿用蜜雪冰城,而售价仅为2元。

通过低价竞争,蜜雪冰城门前开始排起长队,张红超开始以加盟的方式拓展版图。2007年,蜜雪冰城只有36家,到了2008年,暴增至180家。2013年至2015年期间,蜜雪冰城每年以门店数量翻倍、营业额翻三番的速度在保持增长。2016年至2023年门店的数量分别为2500家、3500家、5000家、7500家。到2023年,蜜雪冰城已经拥有约7500家门店,营收接近65亿元。

今年,蜜雪冰城宣布全国门店突破一万家,成为国内门店数量最多的茶饮连锁品牌。

除了门店数量多,低价一直是蜜雪冰城能够称霸二三线市场的关键因素。今年疫情过后,喜茶价格步入30元门槛,奈雪の茶、小鹿茶跟进调价。但反观蜜雪冰城,单杯价格在8元上下,甜筒3元,柠檬水4元。低价策略,让蜜雪的加盟店下沉到县城和乡镇,除了商场周边、办公区附近和学校周围等茶饮品牌的常规选址,蜜雪的选址还包括社区、街道和城乡结合部。

也正因为低价,使得蜜雪冰城收获了数量最多的消费者。这与拼多多当年的战略几乎如出一辙。

据接近蜜雪冰城的知情人士透露,2023年蜜雪冰城收入为60亿元左右,净利润约8亿元。目前,蜜雪冰城收入主要来自向加盟商收取材料费,即供应链费用,加盟费占整体收入比重并不高。

在供应链方面,蜜雪冰城优势不小,据了解,依靠供应链上游优势,蜜雪冰城单杯成本可以稳定保持在2-5元之间。据蜜雪冰城官网显示,其产品毛利率基本在50%左右。

如果说蜜雪冰城是通过低价竞争获得市场,那么喜茶则截然不同。

30元的天花板拼多多讲述了一个下沉的故事,瑞幸进行了复制,从扩张速度看,蜜雪冰城的开店速度比瑞幸还要更快。

但事实上,开一家奶茶店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不同于蜜雪冰城的低价策略,喜茶的价格已经步入了30元大关。对于价格,喜茶CMO肖淑琴曾表示,“茶饮永远是日常消费。按单价来说它不会成为一个稀缺品。花20多块喝一杯茶,应该不至于让消费者觉得是一个负担很重的事情。”

而即便是30元一杯茶饮,净利润也就在5-10%之间。

招商证券调研,一家奶茶店每天卖出800杯,开始盈利。摊入房租水电、员工薪资等成本,一家奶茶店每年营收1000万元,最终到手100万元左右,净利率约10%。也就是说,一杯卖30多块的芝士奶盖水果茶,大概能赚3块钱。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喜茶单店平均每天能卖出去1500杯。除去推广、联名等费用,利率可能下探至5%左右,单店每年盈利在百万上下。

今年年初,喜茶定下了800家门店的目标,按照其官网列出的门店数量,这一计划目前已经推进超过700余家。

按照800家计算,今年全年盈利或将达到8个亿。按照30倍市盈率看,目前160亿的估值,也算合理。不过,这一估值的基础是所有门店全部盈利,毕竟有了资金才能支持开新店的速度。

但市场也在变化,根据《2023年新式茶饮消费白皮书》,单价25元以上区间的受众人群仅占30%,同时,一线城市的茶饮市场趋于饱和,头部茶饮品牌有逐渐向下沉市场进攻的趋势。

除了价格在降低,同类的茶品品牌数量也在增加,同价位不仅有奈雪の茶在侧,还有低价格的蜜雪冰城、一点点、、书亦烧仙草、益禾堂等低线品牌抢占客流,还有茶颜悦色这类拥有区域保护罩的品牌。

为了增强进攻壁垒,喜茶推出新品牌“喜小茶”。喜小茶的定位在10元上下,不难看出,此举是想通过子品牌渗透低端市场,和现有品牌形成错位,占据更广阔的市场份额。但10元范围恰好是蜜雪冰城的射程。

相对于喜茶的境地,奈雪の茶则更紧迫,无论是融资节奏、开店的速度都不敌喜茶。从当前看,多品牌、多品类、多场景、多渠道、多消费群体将是整个中国消费品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头部品牌的重压,加上跨界者的挑战,可以预见的是,2023年新式茶饮行业将加速洗牌。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