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人气较高的面食:和子饭!外地的朋友来了得喝三碗!生意好
哈喽,大家好,我是肉小,都说山西这个面食的文化是博大精深,这句话说的一点都不假!因为山西的面食实在是太多了!比如有河捞面,剔尖,手擀面,刀削面,桃花面等,非常非常的多,不过大家别急,肉小后期会为大家一一讲述太原的及山西的面食!让大家了解美食,爱上美食!
咱们今天给大家伙介绍一个咱山西的特色面食“和子饭”,外地的朋友很可能不知道这个和子饭是个啥美食,但是只要让他喝上一口,那他绝对就是再喝第二碗,说明这个山西太原的和子饭是相当的出名,做法是做的相当的好的!这个和子饭,首先是用南瓜和小米来熬地汤,然后放入土豆条和豆角,最后再调味,再放面,这样弄出出来的和子饭是相当的好喝也好吃!当然了,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炝“麻麻花”这是只有山西太原只产的这个特色,最后一炝油,这个麻麻花的香味就出来了,闻着特别的香,就别提喝了,更好喝!!!
旁边这个还有自己做的手工水煎包,这个包子呀是特别得好吃,馅非常的大,咬一口下去,美味扑鼻,一个人吃一斤也不成问题!这个包子外焦里嫩的,吃的人也是非常的多,,过来还有这个夹藕合,这个没有吃过,不过看起来也是非常的好吃的!这些都是经过工作人员的亲自收动来制作完成。这些包子之类的最重要的就是说馅了,馅好了,做出来就好吃,如果馅不好,那调出来也不好吃!大家说是不是!?
还有一个就是山西的过油肉了,这个过油肉可以说是山西晋菜的之首!作为一个山西人,一去饭店,第一件事肯定就是点一盘过油肉,这个过油肉是非常的好吃,里头有木耳,还有蒜薹,里脊肉,通过大厨的亲自手抄出来,那个味道也是相当的棒的!
最后一句话:来了山西别忘了喝“和子饭”!!!!!!!
肉小美食侦探每天为大家更新火爆的美食资讯,敬请关注!下期见!
千年“御膳”的创新发展路——走进山西天下襄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在襄垣,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有食用挂面的传统。据说过节吃挂面有牵挂亲人之意,除夕的挂面汤,意味着“挂住年节的团圆与欢乐,繁荣与兴旺”,大年初一早上的“银丝吊葫芦”(挂面汤煮饺子)和“银丝吊金瓜”(挂面汤煮荷包鸡蛋),寓意来年能赚取金银财富,钓到万能的宝葫芦和象征财富的大金瓜。
一把挂面承载了襄垣人祖祖辈辈的美好祝福与祈愿,可见其在襄垣百姓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普通的挂面如何成为宫廷御膳珍馐?如何历经千年仍兴盛不衰?近日,记者在襄垣县山西天下襄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找到了答案。
从百姓餐桌到宫廷御膳
据《襄垣县志》载:本县挂面始于元大德年间。清朝康熙年间驰名上党,曾缔造了“上党亭外三千铺,庶民饶食悬丝绪”的盛况。
历史悠久的襄垣手工挂面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明朝兵部尚书刘龙奉旨回襄垣县老家视察民情,行至途中突然发起高烧,下人扶他住进一所小旅店。店主为他煮了一把挂面,放了些姜末、滴了些香醋,加了两个饺子,熬了两碗酸辣挂面汤让他喝。刘尚书喝完睡了一觉,身上发汗后顿觉神清气爽。刘尚书问店主:“此汤何名?”店主曰:“‘银丝吊葫芦’,其实就是一碗‘饺子挂面汤’。”刘尚书为了炫耀家乡的美食,回京时让部下带了些襄垣挂面,送到御膳房,让御厨也照民间的配料方法做成“挂面汤”,亲自给皇上、娘娘、嫔妃们品尝。皇上食后问之何物,这么香美?刘龙曰:“银丝吊葫芦。”皇上连连点头称赞,襄垣挂面汤也从百姓餐桌走进宫廷后厨,成为宫廷御膳。
历史传说无从考证,但宫廷御膳“银丝吊金瓜”源自襄垣手工挂面的说法却在当地得到广泛认可。
“风吹银丝影轻摇,入口咸香韧千条”。如今,襄垣手工挂面从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走来,精细的制作工艺、传统的匠心品质,赋予了襄垣手工挂面纤细如丝、入口绵软的美誉,已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农产品之一,也成为山西面食的一张亮丽名片。
21道工序传承古老技艺
和面、醒面、搓条、盘条、绕条上棍、拉条、上架晾晒、拉长定型、定条分叉……襄垣手工挂面的制作需要整整21道工序,且选料极为考究,面粉选用当地生产的优质“仙堂山”面粉,制作过程除了食盐不再有任何添加剂。加之当地独特的气候条件、晾晒时间及温度变化等特性,使其不可模仿,亦不可复制。
正因这样的精工细作和真材实料,成就了每一根襄垣手工挂面的爽滑和筋道,成就了它流传了千年的好品质。2009年6月,“襄垣手工挂面制作技艺”入选山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12月,被核准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7年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2023年公司产品在中国绿色发展中心获得绿色食品AA级认证。
然而,千百年来,襄垣手工挂面的制作技艺多靠师傅带徒弟,口口相传,全凭往日经验,从而导致此项技艺的挖掘和保护传承工作存在缺失。据了解,2012年之前,襄垣县全县手工挂面作坊有500余户,从业人员2000余人。小作坊“单打独斗”、缺乏统一管理,一度导致市场混乱和缺乏品牌竞争力,严重制约着手工挂面行业的发展,传统手艺面临失传。
面对这一现状,“襄垣手工挂面制作技艺”传承人李艳军深感责任重大,必须做些什么。于是,他自筹资金于2012年成立了山西天下襄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并牵头成立了襄垣县手工挂面协会。协会成立后,会员遍布襄垣县各乡镇,这一切让襄垣手工挂面重获发展生机。
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创新富民
作为一味地方风味美食,襄垣手工挂面能被载入非遗名录,除了其底蕴深厚的历史和独具特色的制作技艺外,更重要的是至今它依然活跃在百姓的生活中,成为襄垣人民走亲待客、婚庆寿宴、馈赠贵宾的最佳选择。
经过十余年的传承与创新,山西天下襄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如今已发展成为一家集农产品深加工、绿色种植基地、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以及农林牧渔开发、农商文化发掘与保护、农业科技研发及技术推广、农业品牌连锁经营和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公司现有种植基地3000余亩,设有7.5万吨专用面粉生产线,建有年产100万公斤的手工挂面生产基地和各种精制小杂粮加工线。公司还设有天下襄职业农民培训学校、面粉营养研究所、手工挂面研发中心、全指标食品化验所、3000立方米恒温仓储库、粮油交易展示厅和农副产品交易展示厅、襄垣手工挂面文化体验园、“襄垣手工挂面”全国连锁加盟机构等。
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发展战略中的重点工作内容,以标准可量化的科学方式,对襄垣手工挂面传统制作工序进行食品参数化处理,诸如和面时的手感、面团的湿度、精盐添加的比例等因素,均已列入企业生产标准当中。公司采用“协会+企业+基地+农户+电商”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按照统一原料、统一标准、统一商标、统一价格、统一销售“五统一”管理模式,通过企业带动、规模经营,实现市场牵动企业、企业依托协会、协会带动基地、基地连接农户的产业形式,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如今,公司通过创新产业模式、提升产品品质、打造品牌特色,已成为襄垣县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山西省民营科技企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对于未来发展,公司副总经理赵涛告诉记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挂面的消费更加注重营养、健康等功能性,公司也在不断地研发新产品以满足人们不同需求。襄垣手工挂面也逐步从单一原料的果腹、便捷、低端产品,向营养、功能、保健、美味、方便于一身的中高档产品方向发展。“我们企业也将始终秉持传承与创新的发展理念,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平台,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力争打造国际化农产品品牌。”赵涛说。
记者:李茹图片:董雷赵杰
小小面馆要上市!山西小伙六张小桌起家,开店130家,半年入12亿
近日,九毛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这是继海底捞之后又一家选择中国香港上市的内地餐饮品牌。九毛九集团曾筹备A股上市,于2023年,由于整体A股审查流程延长加上上市时间表不确定,及为获得全球知名度,九毛九集团决定撤回A股上市申请并开始筹备于联交所上市。
据官网介绍,九毛九集团成立于2005年,在中国拥有逾23年餐饮经营历史,是一家以连锁经营为核心的中式餐饮集团。九毛九集团的经营策略以多品牌及多概念策略为基调,除了以经典的“九毛九山西面馆”作起点之外,集团还通过创立不同风格的品牌,接触不同层面的消费者,为消费市场带来全新体验。至今,九毛九餐饮集团旗下包括九毛九、太二、2颗鸡蛋煎饼、怂、那未大叔是大厨5个品牌,开业至今店铺版图覆盖了华东、华南、华中、华北等区域。
而创造这一奇迹的是一位山西人管毅宏。经过23年的经营,他带领九毛九从一家仅六张小桌的山西面馆,一路成长为华南排名第一、中国排名第三的中式快时尚餐厅,拥有门店130家。九毛九餐饮连锁招股书显示,九毛九集团在2023年上半年营收12.37亿元,上年同期为8.7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9%。
1、起步海南:小面馆只有57平方米,里面也只能摆6张桌子据介绍,九毛九集团创始人为管毅宏,其1990年毕业于天津纺织工学院(现称天津工业大学),拿到了商业管理学士学位。上世纪90年代,大学毕业后的管毅宏抱着“想出去看看”的念头,毅然辞去工作,去海南闯荡。在这里,正好赶上一个老乡的面馆打算转让,刚刚结婚的管毅宏和妻子商量之后,决定盘下这家店。谁知从此,便开始了一个山西面食的神话。
这个小面馆只有57平方米,里面也只能摆6张桌子,管毅宏和妻子两人又是老板又是服务员。一直到1996年,一次台风竟带来了转机。台风过后,海口大范围停水停电,不少饭店借机提价,想要趁着天灾狠狠赚一笔。最贵的时候,别人家一碗面卖到40多块钱。可在管毅宏的面馆,一碗面还是6块钱。“当时想得很简单,我们山西人不算计别人,要拿诚心对待客人。”管毅宏说。从那之后,这家坚持不涨价的面馆赢得了海口食客的心。
2、广州拓展:九毛九彰显山西商人的精打细算在海口取得成功之后,管毅宏将目光对准了临近的“美食之都”广州。2002年,管毅宏将面馆业务拓展到广州,在广州跑马场开设第一家山西老面馆。第一家店,就选址在广州马场。“你知道十几年前,马场这儿有多荒吗?”管毅宏笑着说,“广州人都说这儿是‘鸟不拉屎的地方’。”谁能想到,当年的荒凉之地,如今遍布饭店和商家,当年的小面馆,如今已成为庞大的餐饮王国。管毅宏曾回忆说:“进购物中心,这是一种新的尝试,谁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当时我们以为那是巨亏的一个店,结果它一炮打响了。”
从此之后,广东一直是九毛九的重要市场,直到现在,其七成收入来自广东市场。2005年管毅宏为面馆注册商标,选择最广为人知的山西典故,九毛九。尽管九毛九原意是指山西商人抠门,但管毅宏觉得,九毛九彰显山西商人的精打细算。由此,“九毛九”代替山西老面馆品牌在广州打开了市场,并在广州设立总部。
3、“九毛九”的商业模式随之转变,让80后、90后更乐于接受后来,随着消费主体结构的变化,“九毛九”的商业模式也随之转变。“九毛九已经开始在变化了,要变得更时尚、更年轻。”管毅宏表示,以往“九毛九”主要以家庭、商务客为主,但是更多的90后成长起来将成为“九毛九”新的消费支柱,无论是门店装饰还是营销思路,都要逐渐转变。管毅宏说:“未来主流消费人群是80后、90后,如果不抓住这一批最新的消费者,企业发展后劲可能会不足。”管毅宏认为,“九毛九”在此之前走的是1.0的商业模式,随着转型的开始,正在进入2.0时代。什么是2.0时代商业模式?用管毅宏的话来说,即是“接地气”,让80后、90后更乐于接受。
首先是门店装修的变化。“九毛九”将流行于酒吧、咖啡厅的吧台引入,独创出“面吧”,在店门口是开放式的面吧,坐在面吧的消费者可以实时看到手工面的制作过程,可以说是“零距离接触一线”。另一方面则是改为自助点单,直接缩短人工服务所要耗费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也进一步提升消费体验。
4、做太二酸菜鱼时,好朋友都反对2015年,九毛九尝试运营“太二酸菜鱼”。管毅宏坦言,“我做‘太二’的时候,几个餐饮好朋友都反对,他们是对的。可(餐饮业)打磨老品牌的难度超过做一个新品牌。人往往会偷懒,我就是。”他补充道,当对某个项目有不同的思考和想法时,会想去市场检验是不是对的。
通过独特的营销方式、组织架构改革以及资本助力,太二酸菜鱼迅速占领市场。按2023年的收入来计算,太二在中国所有酸菜鱼餐厅中排名第一。根据招股书的数据,太二酸菜鱼在2023年上半年营收为5.38亿元,占整体公司业绩的43%,同比增长146.8%。
短短四年时间,太二酸菜鱼的业绩已经和九毛九不相上下,从2016年到2023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82.3%。太二是专为年轻人打造的品牌,为了契合他们追求自我,不迁就的犯“二”精神。为了强化这一品牌认知,太二酸菜鱼店铺出台了超过4人就餐不接待、不拼桌、不加位、不外卖等规定。店铺装修别具风格,白色墙面搭配漫画壁画,以及俏皮的口号“酸菜比鱼好吃”。在各大购物中心,经常看到排队等候的人群,很多消费者甚至单纯为了打卡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