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北京小火锅加盟店排行榜

本文目录

火锅和冬天更配哦!北京这8家火锅店各具风味,闲时慢慢去打卡

入冬的第一顿火锅您吃了吗?

围坐在冒着热气的锅边,一身寒气渐渐褪去,食物的香气扑扑袭而来,这种感觉简直不要太爽!如果您是火锅爱好者,今天推荐的这8家特色火锅店您一定不能错过!快收藏起来,以后慢慢打卡~

一、北平三兄弟没有什么比铜锅涮肉更适合北京的冬天!他家的涮肉名气很大,一进门就能感受到店里热气腾腾的,很热闹。

来他家必点的就是鲜切羊肉、鲜羊上脑,羊肉新鲜厚实,都是手切的!羊肉在锅中涮上几秒颜色变了就可以吃了,吃起来又嫩又有韧劲,口感很好。蘸着秘制的麻酱小料,再放上刚出锅的辣椒油,满嘴的醇香味,回味无穷~

地址:东直门内大街5-6号(洋桥、劲松均有分店)

人均:134元

二、南门涮肉南门涮肉也是比较有名气的,就在天坛南门门口,非常好找。店内装潢就是典型老北京涮肉馆子,简单又朴素,但吃起来格外好吃,关键的是价格便宜非常实惠。

来这儿必点的几样菜:手切鲜羊肉、鲜羊上脑、百叶、炸烧饼、糖蒜等,食材新鲜,肉质都很鲜嫩。下锅一涮,吃的就是那个鲜味~麻酱小料更是调配得刚刚好,酱香浓郁。

地址:永定门东街东里13号楼1-2号(地安门、安定门、新华大街、王府井、国贸、高碑店、紫竹桥、首都机场均有分店)

人均:105元

三、东直门涮肉这家店是中式又很简洁精致的装修风格,黑色红色是主色调,座位间都有隔间,私密性也很不错~

来源:@一枚油饼儿

肉品非常新鲜,爽口小串、手切羊上脑、精选牛腹肉和羊肉串。无论是羊肉还是牛肉肉质都非常棒,随便点都不会出错的。

来源:@一枚油饼儿

他家油条和糖饼也非常赞,油条超级大一根,感觉得有小半米,在辣锅里涮,浸满汤汁的油条吃着太香了!糖饼也非常优秀,吃起来又香又酥脆,每一层都有足量的红糖,多到流出来!

来源:@一枚油饼儿

甜品系列的颜值是最高的,第一次见到炒红果把每颗山楂单独放进小杯装的,酸酸甜甜的很开胃!小黄鸭蛋黄酥超可爱!口感特别酥脆,蛋黄味道又浓又香,味道远远高于预期~

来源:@一枚油饼儿

地址:朝阳区新中街甲3号蜂巢剧场

人均:137元

四、三搭火市井火锅来自成都的市井火锅店,寒冷的天气里吃辣辣的火锅配着冰爽的刨冰,再来一口时光梅酒,简直超爽!

来源:@小演妍

他家火龙果鱼子虾滑,特色的红心火龙果伴着鱼子虾滑,还能吃到火龙果肉。还有五湖牛肉,一下吃到五种口味的牛肉,很鲜嫩!大刀腰片:腰片很薄,涮15秒配辣牛油锅底贼香!

来源:@小演妍

刨冰必点!不仅颜值高,口感也绝!杨枝甘露他们家招牌!金黄色牛奶沙冰口感,外面是芒果酱,里面有珍珠、芋圆、芒果、布丁等!

来源:@小演妍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青年路姚家园113号(望京、北苑、良乡等地均有分店)

人均:100元

五、行运打边炉浓郁的花胶鸡煲能有谁不爱?尤其在这初冬季节,喝上一碗整个人都舒坦了!

他家的汤底非常浓稠,开锅后一定先来上一碗!里面的鸡肉软嫩入味,还是很鲜的,吃完了鸡肉就可以涮菜品了~

手打金沙牛丸里面有四颗,煮出来后劲道有嚼劲,鲜味十足。他家的牛肉和海鲜都是比较推荐的,食材特别的嫩,很能吸汤汁,吃起来非常过瘾。

地址:三元里街三源里小区16号楼(三源里菜市场对面南门直入50米)

(三里屯、望京、五棵松、远大路、慈云寺均有分店)

人均:206元

六、炉鲜张·打边炉·顺德菜·海鲜这家打边炉门脸不大,里面却是别有洞天,布置得也很有港式的味道。

招牌的花胶鸡是一定要点的,汤汁黄金浓郁,喝起来鲜香十足。里面的广东清远鸡皮薄肉嫩,花胶螺片也不少,口感爽滑。

吃完鸡肉可以再涮些腐竹、鱼腐、芋头等,都是越煮越入味的食材,吃起来很鲜。他家别的菜品还比较推荐烧鹅,外皮烧的油滋滋的,脆嫩鲜香,吃起来也不油腻,咸香可口~

地址:裕民东里甲1号平房

人均:159元

七、凑凑火锅·茶憩他家的锅底可以免费无限续。比较推荐的就是台式麻辣锅,锅底里面有豆腐和鸭血,都是可以免费无限续的。口味也是微微辣,就算不太能吃辣的也能接受。

他家有很多造型可爱的菜品,企鹅样的鱼丸、爱心的鱼豆腐、棒棒糖样的虾滑等,好吃又有趣,很有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来他家一定要点上一杯奶茶,分量很足,喝起来香醇过瘾~

地址:曙光西里甲5号院24号楼三层L301号

(黄村、百子湾、颐堤港、中关村、望京、天通苑、亦庄、六里桥、西单、亚运村、方庄、顺义等均有分店)

人均:157元

八、楠火锅他家雪山刨冰是永远的爱!终于感受到了四川人民吃火锅配刨冰的欢乐,30的巨无霸刨冰,料多分量足!最关键的是还有超多口味:芒果、抹茶、树莓等,个个都是心头好!

来源:@熊小熊

九宫格特色菜拼盘,几乎桌桌必点!涵盖了9种招牌菜品!肉类蔬菜卤味都齐啦!虽然看着每种份量都不多,但是合起来绝对能吃的饱饱的。

来源:@熊小熊

值得一提的是,他家不仅菜优秀,锅底更是超赞!楠三孃现炒锅底,五斤牛油一斤料的正宗川渝锅底,越吃越香回味无穷!还有双椒牛肉、火龙果鱼籽虾滑、咖喱鸡肉、炸酥肉...菜单上闭眼勾都不踩雷。

来源:@熊小熊

整个环境也很有怀旧氛围感,吃饭的同时还能拥有美美的照片~

来源:@熊小熊

地址:青年路27号院华纺新天地3-1商铺(工体、望京、王府井、西单、回龙观、百子湾、黄庄、常营、梨园、亦庄、顺义、怀柔、密云等多地均有分店)

人均:150元

(来源:北京早知道、京城北京,部分图片来自小红书)

城市数据:北京的吃货们都喜欢哪些火锅店

CDA数据分析师出品

作者:Mik

数据:曹鑫

天气越来越冷,又到吃火锅的季节了。对于吃货们来说,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情,如果有,那就两顿!

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约上亲朋好友围坐在一起,来上一锅热气腾腾的火锅,边涮着食材边谈天说地,满满的人间烟火气,别提有多惬意了。

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历史悠久、食材和底料蘸料搭配丰富的火锅是当仁不让的第一大品类美食,这也是各省人民舌尖上最大的共识。数据显示,每年11月份到次年一二月份,都是最多人涮火锅的季节。

那么中国人到底有多爱吃火锅?

火锅有哪些细分品类?

有哪些好吃的火锅店?

吃火锅时,吃货们都看重哪些点?

今天我们就带你用数据好好来聊一聊。

火锅的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作为中国餐饮行业的顶级流量王者,火锅近年来是越来越火了。

2023年上半年,中国餐饮业收入为21712亿元,同比增长48.6%,由此可见后疫情时代餐饮业收入恢复动能明显。作为中国餐饮业最大的品类,在2023年火锅市场占中国内地整体中式菜肴市场的14.1%。

由于火锅食材、汤底选择丰富多样,火锅餐厅能够迎合个性化口味偏好和中国社交聚餐需求等优势,近年来火锅餐厅的市场规模日益扩大。

在2023年火锅餐厅市场规模增加至5295亿元。虽然受疫情影响,其市场规模于2023降至4236亿元。展望未来,火锅餐厅的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预计2024年火锅市场规模将达到6413亿元。

图源:《2023年上半年中国火锅行业新消费行为与趋势研究报告》

超七成消费者每月要吃两次火锅火锅不仅是一种美食,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对于吃货们而言,火锅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没有什么事儿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当代人有多爱吃火锅,从这句人口相传的老话中便可窥见一二。

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7.9%的中国消费者每周吃火锅不少于两次,更值得注意的是,每个月吃火锅不少于两次的人数占到了77.0%。显然,火锅餐饮业消费需求人群基数大,且消费频率高,这些都是很利于商家可持续性经营。

图源:《2023年上半年中国火锅行业新消费行为与趋势研究报告》

万物皆可涮,川渝火锅最受欢迎火锅全靠一口锅包罗万象,不同的锅底,不同的食材,再加上不同的蘸料,自主性强,各有各的风味。

根据地域、口味等方面,通常将火锅划分为六大派系,分别是川渝火锅、北派火锅、云贵火锅、粤系火锅、江浙系火锅、台式火锅。

图源:民生证券研究院整理

我们最熟悉的川渝火锅以“鲜香麻辣”著称,同时这也是最受欢迎的火锅品类,2023年火锅餐厅市场中,川式火锅所占比例最大,为64.9%。其次粤式火锅、京式火锅、其他火锅的占比分别为14.4%、14.2%、6.6%。

图源:中商情报网

北派火锅以“铜锅”著称,而“炭火”和“涮羊肉”为北方的特色;粤系火锅则主打海鲜,利用天然的地理优势,加上当地喜好清淡的口味,自成一派;简单快捷的的台式小火锅;以主打养生,清淡,注重食材原汁原味的江浙系火锅;以“酸辣口感”和“天然食材”为主打的云贵系火锅;同时也还有韩式火锅、日式火锅等其他类型。

比起其他的餐饮品类,火锅食材太丰富了,包容性无比强大,万物皆可涮。无论是毛肚、虾滑、肥牛、豆腐、丸子等食材,青菜、茼蒿、菠菜等绿叶蔬菜,还是土豆、红薯、莲藕等淀粉类食材。

哪怕你再挑食,总会有你喜欢吃的食材。热汤一煮,酱料一沾,张口一送,让人根本吃得停不下来。

图源:网易数读

城市数据:北京的吃货们都喜欢哪些火锅店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区的饮食习惯也有所不同。不同城市的吃货们在吃火锅上又有什么特点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首先将眼光投向北京,让我们看看北京的火锅店分布在有什么特点?帝都人民喜欢吃哪家火锅?

在这里我们分析了某点评网站关于北京的火锅店数据。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看。

火锅店区域分布

在北京,哪里的火锅店最多?

在这里,我们整理出了北京火锅店数量排名前十的热门商圈。首先火锅店最多的地方是在望京,共计有23家火锅店。其次是双井和西单,均有18家火锅店。

对于火锅店而言,商圈选址十分关键。在选址时要考虑到商业集中区域,人流量大,人群的消费水平较高这些因素,因此火锅店的店址大多集中在城市繁华中心、人流必经的城市要道和交通枢纽等区域。

火锅店品牌数量排名

那么火锅店在品牌分布上又有什么特点呢?北京哪家品牌的火锅连锁店最多呢?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海底捞果然是火锅界的大佬,在北京分布了39家海底捞火锅店。其次是马路边边串串香和凑凑火锅,均有16家门店。另外谭鸭血老火锅在北京有12家门店。

火锅店人均单价分布

吃顿火锅要多少钱?

下面我们看到人均价格方面,主要集中在100-130元左右,这也是消费者群里比较能接受的价格区间。

北京火锅数据可视化地图

不同火锅店,评论词云

在选择不同品牌火锅店时,吃货们最看重哪些点?

接着我们选取了热度较高的不同品类火锅店,对其评论数据进行分析,看看大家在涮火锅时都在说些什么。

海底捞

首先看到火锅界的巨头,海底捞。

提到海底捞,率先想到的是什么?是【服务】。去过海底捞的朋友应该都有感受,小零食就不说了,看宠物、带孩子、代打游戏、擦鞋、美甲各种你想不到的服务。当然还有大型社死现场:海底捞过生日。

除了服务,海底捞浓郁的【番茄锅底】也是吃货们评论中的高频词。同时各种网上的海底捞自制蘸料和锅底攻略也让大家跃跃欲试。

同时海底捞的【环境】【味道】等也备受好评。

满恒记

作为北京排名靠前的火锅店,主打老北京特色的铜锅涮羊肉的满恒记也收获了大量吃货的好评。

在评论词云中可以看到,独家秘制的【麻酱】调料被提到的频率最高。其次除了鲜美的肉质、招牌【糖饼】也是让无数食客欲罢不能。满恒记的【排队】也是让许多人印象深刻,动不动让人排到怀疑人生。

付小姐在成都

付小姐在成都可以说是兼具串串火锅和小吃的属性,它既能让消费者以高性价比的价格吃到冷锅串串,还能吃到地道四川小吃。

在评论中【串串】【辣】都被频频提及。同时极具川渝系火锅特色的【酥肉】【冰粉】也备受好评。

伊豆野菜村

作为日式自助火锅,伊豆野菜村的【服务】和【环境】都受到消费者的好评。日式的【寿喜锅】【锅底】也是与其他中式火锅比起来的特别之处。

根据数据调查显示,消费者们在选择火锅店时最注重的是食材新鲜度和店面的卫生状况。之后再是食材种类、服务和环境等因素。可见如今的吃货们会更注重吃的品质。

图源:《2023年上半年中国火锅行业新消费行为与趋势研究报告》

也就是说,火锅品牌保证提供的食材质量,同时确保整洁的卫生,这关键的几点无疑能提升产品口碑,增长用户粘性。

你最喜欢哪家的火锅?

涮火锅最喜欢放什么菜?

还想看看哪个城市的火锅数据呢?

欢迎给我们留言哦~

一家小火锅,一年销售22亿,净赚2个亿

在北京、上海等地人流量大的购物中心里,经常可以找到这么一家店:

橙色装修风格、U型吧台,顾客围坐其间享受单人小火锅——这家店有一个特别的店名:呷哺呷哺,呷的闽南语含义是一口一口吃哺则有进补的。

这家小火锅以低调的态势,却在餐饮行业上演着一个快火锅之王的商业传奇。

2014年12月,呷哺呷哺成功在香港上市,而2014年,呷哺呷哺的业绩做到了22.02亿,净利润高达1.86亿元。而今年(2015年)业绩仍在增长,预计达到25亿,净利润超过2亿。

17年时间,500家店,从开始长达5年的生意不景气,却一直在坚持,并且不断调整、修改,到最终单店成功,7年后开始快速扩张,9天一个店的速度飞速扩张,并且所有店面直营,最终成为快火锅之王,几乎店店天天火爆,排队更是屡见不鲜的状况,在北京一个城市就实现了收入超过15亿、净利润超过1亿的好业绩。

一个台湾人的北京淘金梦

淘金,是每个人的梦想。

90年代初,北京音乐家王启明与妻子郭燕,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来到了神往以久的美国。然而,一切并不完全像他们想象中的一样美好。通过奋斗,王启明终于成为一位富翁,但却付出了巨大代价——这是1993年在风靡全国的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的故事情节,

也在这一年,台湾桃园县人贺光启与妻子踏上了北京的土地,成为“京漂”一族,开始了创业的生活。

当贺光启与妻子乘坐的班机缓缓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时,他们心里的喜悦难以言表。在赶往市区的路上,贺光启并没有看到他想象当中那个繁华的北京,街上满地跑着天津大发的面包车,高档的五星级酒店也非常少。

当时,在很多到国内发展的台湾人中,贺光启应该算是“另类”,那时大部分的台商都会选择到广州、深圳、上海、浙江等沿海地区发展,而贺光启选择的却是北京。

“最终在北京发展,其实是有一点阴错阳差,误打误撞的情况。”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贺光启告诉记者。

最初,贺光启是打算在北京投资做首饰,然后出口外销。正是看到当时低廉的劳动力和廉价的生产成本优势,贺光启才从台湾来到内地。在进行一年多的筹备和考察后,1994年,终于拿到了企业经营执照的贺光启喜形于色。

贺光启清晰地记得当时自己到处跑手续的那些经历:去十八里店报关;去各处采购材料等等,虽然有些辛苦,但他却觉得很有奔头。当时首饰在内地非常畅销,对外出口更是供不应求。几年中,贺光启赚得盆满钵满。虽然贺光启也曾在国外赚过不少钱,但他更难忘回到

内地后赚到的第一桶金。

从卖首饰到搞餐饮,行业跨度显然很大,一个不起眼的项目,却让贺光启找到了财富的秘密。如今,贺光启每天都忙着察看新店铺的选址,他每天的工作日程一般是:上午在办公室处理公司事务性的工作,下午回到北京城里视察各个店铺的营业情况,与供应商交流。

发现商机

1996年,北京珠宝市场开始逐步萧条,大量的首饰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而贺光启正头疼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他偶然发现北京速食业的市场似乎不错。

于是,贺光启开始考察速食市场,当时的速食市场基本上是由麦当劳和肯德基一统天下。一次,贺光启应朋友之邀吃火锅,他发现北京的火锅还是以木碳为燃料的铜火锅或者煤气火锅为主,几个人围坐一起吃。而台湾已经流行用电磁炉加热的吧台式分餐火锅,贺光启觉得出于环保和安全的需求,政府在未来一定会鼓励使用清洁燃料。如果能开家吧台式火锅店,应该受欢迎。

随后,贺光启以每台700台币的价格从台湾购进几十台电磁炉,以此为卖点,在北京的西单开起了第一家“呷哺呷哺”的店面。

在台湾,只要看到“呷哺”,人们就知道是吃的。因为越难念,顾客越容易记住。本来他想给店取名“呷哺呷哺呷哺呷哺”,但太长了显得繁琐,而“呷哺”又太短了,“呷哺呷哺”四个字,不长不短,很容易记住。

最初,贺光启想从台湾招聘人才负责经营,但由于两岸没有直航,人员来往很不方便,而且成本很高,况且呷哺呷哺总有一天要本土化。

贺光启在北京选好人才后,开始设计中央厨房,所有器具、食材都由中央厨房直接配送到店。

早期,贺光启认为营业额应该是不成问题的,自己的妙点子加上先进设备,还怕大众不抢着来尝鲜吗?不料他失算了。火锅店在刚成立时,一天竟卖不出去三锅,随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贺光启的火锅店一直都没有火起来。

北方人习惯大家围在一起吃火锅,针对这种新兴的速食业的分餐,很多人不接受,因观念不同而导致难于理解和认同。贺光启开始是直接从台湾采购调料再运到北京,可到了北京之后,发现不合本地食客的口味。

贺光启只好寻找出路。他请厨师针对北方人的口味制做了多种调料,然后请消费者来免费试吃,中间还赠送一些小礼物。事后,贺光启认真听取食客的意见,经过无数次的调查,用了半年时间才最终定下调料的口味。

为了保证原材料牛羊肉的品质,内蒙古发生雪灾那年,贺光启率队冒着大雪开车到内蒙古寻找优质货源。他们挨家挨户地去看,走进厂房里去看有没有库存、产品的质量怎么样。然后租车全程从内蒙押运到北京。

但贺光启的辛苦付出,并没有换回相应的回报。店铺还是没有盈利,而北京日益膨胀的消费需求,加上外来餐饮纷纷进入北京市场,让贺光启开始深思是否应该转换经营战略。

没曾想,2003年的非典给了贺光启一次翻身的机会。北京人之前不能接受的一人一锅制,在非典期间大受欢迎,此后人们吃火锅时便认准了呷哺呷哺。

随着市场的打开,品牌也很快树立起来,贺光启的压力稍有减轻,但他并不满足于赚点小钱就收手,他趁热打铁,扩大规模,开了第二家分店。新店选在人流量密集的购物中心,目标客户定位于逛商场的年轻人,吸引他们逛累了之后来店里就餐。

2005年开始,呷哺呷哺的扩张明显加速。随着规模的扩大,呷哺呷哺吧台式的经营优势开始体现:吧台式就餐布局可以增加店铺的顾客容量,同样的店铺面积比传统火锅店增加了30%以上。

除了大型购物中心,写字楼密集地区是呷哺呷哺另一个选址重点。白领去呷哺呷哺最主要的原因是便宜,小火锅分餐较卫生。这两个特点使得在呷哺呷哺就餐,基本可以算得上一次小小的商务餐,比请同事或客户吃普通快餐正式得多。

扩张

走出困境,贺光启展示出经商者的智慧。“9天开一个新店”成为贺光启的一句口头禅,这和呷哺呷哺几年前的艰难扩张形成极大反差。他说:“以每9天一家开店的速度拓展,是我们的一个目标”。

在扩张速度加快的同时,成群的模仿者也随着呷哺呷哺营业额的增长而增长,甚至有的呷哺呷哺的员工辞职之后做了同样的火锅店。贺光启承认,呷哺呷哺在店面上并不难复制,但这个精明的台湾人试图通过一系列排他性合作条款来抑制模仿者和后来者的竞争。比如对于饮料,呷哺呷哺与可口可乐、雀巢都签订了排他性条款,只要呷哺呷哺从可口可乐和雀巢进货,那么雀巢和可口可乐就不能再向其他和呷哺呷哺类似的餐饮公司供货。

这个“类似”被限制在吧台类火锅快餐之内,呷哺呷哺和其他一些肉类和蔬菜供货商也签订了同类的条款。同时,在物业方面,呷哺呷哺也与一些大型连锁店签订了排他协议,这种协议使得呷哺呷哺成为这些连锁超市所在的物业里唯一的快餐火锅店。

“呷哺呷哺之所以能快速扩张,主要在于原材料品质。”贺光启说,呷哺呷哺公司能保证消费者吃到全中国最好的农副产品基地的产品,而且是国内各地当天送来的最新鲜的农特产品食材。“呷哺的木耳是东北的,海带是福建的,豆皮粉丝是山东的……”这是贺光启最为骄傲的地方——他一手打造的中央厨房物流供应系统确保了食材的新鲜。

除与供应商的稳定的合作之外,呷哺呷哺的选址定位也在多年的摸索中日趋成熟,那就是店面集中于人流量密集的商场、大卖场,或写字楼密集的地区。贺光启同时不断对呷哺呷哺最优的开店模型进行优化

和改善,小到吧台座位高度的设定、套餐的搭配、原材料的淘汰、餐厅内管线的布置、新店节庆的宣传等细节。

而在餐饮公司最核心的翻台率上,据呷哺呷哺提供的数据,其平均翻台率能达到7,而普通火锅店的翻台率仅在3-4之间。而据投资者的评估,即使与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企业比较,呷哺呷哺每平方米的销售额及增长等都占有优势。

呷哺呷哺的发展速度及不断增长的业绩,使得众多风险投资对于呷哺连锁欲罢不能。2007年的一天,英联投资主动找到贺光启,通过近一年时间的无数次反复协商,最后确认对贺光启进行投资。

2008年11月11日,英联投资向呷哺呷哺连锁快餐有限公司投资

5000万美元,并获得该公司的多数股权。

“呷哺呷哺的业绩显示它在任何经济环境中都会成长良好,此项交易表明,英联重视向那些成长潜力巨大和消费群体广阔的行业投资的战略。我相信,尽管目前经济放缓,呷哺呷哺一定能取得更快的发展。英联非常赞赏呷哺呷哺创造了一个既营养健康又经济实惠的中式快餐模式。我们期待着与呷哺呷哺管理层一起将这种就餐体验带给更多的中国消费者。”英联中国区总裁林明安如是说。

贺光启表示,英联私募的经营理念先进,为呷哺呷哺的成本控制提供了有益经验,包括合理选址等方面。“未来呷哺呷哺还将着手引入进口原材料,逐步向高端餐饮领域拓展。”

在去年金融危机的非常时期,呷哺呷哺仍开设新店超过40家,店面增长幅度达67%,远高于上一年。这一数字甚至与该公司前10年的开店总和不相上下。其去年的营业额达到约4亿元,利润增长幅度超过70%。呷哺呷哺在餐饮市场中的巨大潜力正是英联私募所看重的。目前,呷哺呷哺已在北京、天津等地开设了100多家店面,2010年店面数将达到150家。

目前,除北京总部外,贺光启已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家分公司。“我们可能会用5年的时间,将分公司增加到5家。每家分公司将直接管理200-300家店面。”贺光启对记者说。

如今,贺光启的发展目标已经不仅局限于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未来还会走出国门,发展东南亚市场,发展那里的区域代理,亚洲很多国家都有吃火锅的习惯。”贺光启展望说。

成功上市

经过16年的征程,呷哺呷哺于2014年12月17日成功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2014年,呷哺呷哺全年收入比2013年增加16.5%,至人民币22.02亿元。净利润较2013年同期上升31.8%,至人民币1.86亿元。而2015年依然实现增长,上半年净利润比2014年同期增长19.6%。

目前,呷哺呷哺成功将餐厅网络扩张至中国黑龙江省及湖北省。截至2015年6月30日,呷哺呷哺于中国八个省份的31个城市、以及三个直辖市(北京、天津及上海)拥有500间直营餐厅。

呷哺呷哺已成功上市,将成“快速休闲火锅第一股”。吧台火锅是如何控制成本,保持高性价比的呢?

控制成本7方法:

1、独特的装修设计不仅装修成本低,而且员工顾客比率、翻座率高

2、火锅自助不需厨师,各种套餐物超所值提高人均消费

3、食材集中采购,较强的采购成本控制能力

4、特制调料汤底统一生产加工,保护公司专有配方

5、完善的物流体系保障食材新鲜供应

6、复制性强,平均开店成本低

7、租金开支控制在收入12%-13%之间

以下以近期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的呷哺呷哺的公开数据为例,为大家详细分析吧台火锅在控制成本方面的秘密。

中国快速休闲火锅(也被人称作吧台火锅)市场,其作为餐饮界一新兴的细分市场虽规模较小,但过去五年增速迅猛,从2008年的13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3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3.4%,占中国快速休闲市场的30.7%,占中国快餐市场的0.7%。预计未来预计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为25.5%,到2023年将达120亿元。

一人一锅、U型吧台、简单颜色风格,这都是近几年火爆的吧台火锅给人的印象。在这种看起来简单的业务模式下,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商

业道理。其突出特点就是与传统火锅相比投入成本低、人均消费低、翻台率高。

1、独特的装修设计不仅装修成本低,而且员工顾客比率、翻座率高橙色装修风格显得异常温暖,吸引工薪阶层。可以最大程度节省空间,每家店面虽然建筑面积仅为200-300平米,但可容纳100名顾客同时就餐。店面一般每五年装修一次,装修费用仅为70万元。U型吧

台也便于接待单独用餐者,扩大了目标市场,进一步与传统火锅用餐

模式区分开。员工顾客比率和翻桌率也随之提高,平均每个员工可服务10-12名顾客,翻座率高达4倍左右。

2、火锅自助不需厨师,各种套餐物超所值提高人均消费

火锅菜肴自助,店内不需厨师,餐厅仅有很少的食品配置空间及员工。更重要的是食品配置过程的简化可以使餐厅多数员工可以专注于向顾客提供高品质服务,如每个服务员都携带链接中央IT系统用于处理订单的手持点餐终端;点餐信息可自动传输至餐厅厨房及收银员,减少出错几率并确保了服务的速度。肥牛羊等套餐的推出让顾客觉得物有所值,有助于提高人均消费和利润率。

3、食材集中采购,较强的采购成本控制能力

公司集中采购占比近年来基本维持在90%。集中采购的好处在保证食品质量的同时也有利于提供采购成本控制能力,降低采购成本。

公司通过订立框架协议、与多家供应商合作、大规模采购等方式控制成本。从下图可以看到,过去三年公司主要食材的采购成本涨幅仅为市场价格涨幅的一半左右。

4、特制调料汤底统一生产加工,保护公司专有配方

下面再说说让多少食客趋之若鹜的调料和汤底,公司为了保护其专有配方及其的一致性,调料和汤底全部由位于北京的中央食品加工厂生产。另外还在北京、上海的两家第三方食品加工厂进行调配和包装。

2011年产能利用率较低,之后餐厅不断扩张,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在2013年5月公司还投入了一批新的设备。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建北京和上海的食品加工厂,到2017年北京产能将达7000吨锅底和1万吨调料可供应500家新餐厅;到2023年上海产能将达4000顿锅底和6000顿调料,可供应500家新餐厅。

5、完善的物流体系保障食材新鲜供应

公司物流体系如下图,各物流设施服务范围为400公里。目前除中央配送中心其余全是租赁的,租期为1-2年。且未来公司还投入分别投资180万用于扩充北京和上海的物流和生产中心。

6、复制性强,平均开店成本仅为120万,全国大范围扩张可期

因为公司业务模式简单,且标准化程度高,所以复制性很强,鉴于目前北京餐厅数量占比近六成,随着公司向全国扩张,增长空间巨大。从下图可以看到过去公司开店数量不断增加。公司最快的开店速度达到每四天新开一家店。北京以外的新开餐厅在3个月内即可实现收支

平衡,北京以外的新开餐厅则在2个半月就可实现收支平衡。大部分

餐厅14个月就可收购所有现金投资。每家餐厅的平均资本成本为120万元。

过去公司在北京地区的餐厅数量占比已出现大幅下降,从2011年的73.7%下降至了2014年上半年的58.7%。

从公司未来开店计划可以看到公司正在不断加大北京、上海、天津以外的城市的开店进程。主要侧重省份有河北、辽宁、江苏、山东、河南、山西、浙江、陕西、吉林、广东等。且预期每家餐厅的平均资本开支为130万元。

7、租金开支在收入中占比控制在12-13%,租金成本控制能力较强

从过往业绩来看公司租金开支在收入中占比控制良好多稳定在12-13%之间,租金价格变化不大,近两年多维持在每月每平米

220-230之间。

截至2013年6月30日,店面平均租期为6年,租约多为6-8年。其中有9.3%(按数量)、8.6%(按建筑面积)的餐厅将于一年内租约到期。租约一般有1个半月的免租期以便装修或翻新,大多数餐厅

为浮动租金合约,所付租金为约定的最低租金、根据销售额而定的或然租金中的较高者。从以下两张图可以看到最低租金在总租金中占比较大近90%且不断提升,其中浮动租金安排也占到近五成。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