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月净赚2个亿,“麻辣烫第一股”要来了?
上市意味着企业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和更大的获利压力,在杨国福跑马圈地的过程中,内部管理和食安问题存在不小的隐患。
门店数千家,年入十几亿,行业扛把子,小小一碗麻辣烫,铺就了杨国福的风光上市路。
10月25日,证监会官网显示,杨国福麻辣烫拟在港交所发行H股上市的申请已获得核准批复。
批复内容显示,核准杨国福发行不超过3.95亿股境外上市外资股,每股面值人民币0.1元,全部为普通股。完成本次发行后,杨国福可到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麻辣烫第一股”的头衔,真的要落到杨国福身上了吗?
3
杨国福的“星巴克之梦”
2023年年底,杨国福曾应对《财经》杂志专访时,表示“无短期上市计划”,当时的杨国福将品牌对标为“麻辣烫界的海底捞”。
不过两年时间,杨国福的态度就已经急速转舵。
2023年年初,杨国福本人表示,公司已经将上市纳入五年计划,并且将目标确定为“麻辣烫界的星巴克”。
将品牌目标从“麻辣烫界的海底捞”修改为“麻辣烫界的星巴克”,杨国福毫不掩饰他的“高端梦”,即便是麻辣烫一哥,杨国福也有着自己的苦恼,那就是品牌形象的建立。
(图源:微博@杨国福官方)
对于不少消费者而言,他们对于麻辣烫的认知还停留在路边摊、廉价、不卫生等印象中,而对于麻辣烫从业者来说,这样的定位多少有点让人没面子。张亮麻辣烫创始人张亮此前说过:“麻辣烫行业和企业没有什么文化,以前参加餐饮行业的大活动,自己内心感觉挺丢人的。”
杨国福也称希望让消费者吃到麻辣烫也能有荣耀的感觉,让麻辣烫成为身份、时尚的象征。
但是,杨国福的高端路线真的行得通吗?
对此,纳食特地采访了几位麻辣烫爱好者,在她们看来,吃麻辣烫本身就吃的是一个平价、好吃、日常、接地气,如果是奔着吃大餐想法的话就不会选择麻辣烫了,日常来讲的话,麻辣烫的确是很好的一个选择。
还有消费者称,自己有时候吃麻辣烫选菜时稍微一选就五六十了,如果麻辣烫随随便便都卖五六十一碗甚至更高价,那么就算是它的装修和服务再好,下次也不想再光顾了。
变得更时尚、更高端的杨国福麻辣烫能否凭“脸面”吸引年轻人,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毕竟,更时尚、更高端往往意味着价位的提升,但从不少消费者的口中可知,价位貌似是他们更关心的问题,目前来看,杨国福的一些店面装修以及店铺选址,相较之前也提升了不少档次。这是否已经反映在了消费者的花费上呢?
(图源:微博@杨国福官方)
不过,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路线选择,不管杨国福是继续执着高端梦的建设,还是走平民化的路线,我们都对其表示理解、尊重、祝福并为之期待,但是,高端并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华丽装潢与上调的价格,对于杨国福来说,在高端化赛道上倾注满腔热血的同时,如何从根源减少并杜绝频发的食安问题,是影响其高端化路线能否成功的一大问题,也是其上市之路上无法忽视的关键。
麻辣烫“双雄”格局生变:杨国福或率先上市,旗下已6000店
近日,贝壳财经记者自证监会国际部获悉,上海杨国福企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提交《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包括普通股、优先股等各类股票及股票的派生形式)审批》。
一时间,市场议论纷纷,“麻辣烫第一股要来了?”
证监会国际部截图
创立19年,杨国福加盟店已超6000家
企查查资料显示,上海杨国福企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杨国福麻辣烫品牌始创于2003年,系专业从事麻辣小吃及特许经营的全国大型餐饮连锁企业。
据公开资料,2003年,杨国福麻辣烫第一家直营店在哈尔滨永和街成立,取名杨记麻辣烫。2004-2005年,杨记麻辣烫正式更名为杨国福麻辣烫;杨国福麻辣烫第一家加盟店诞生。2007年,杨国福成立哈尔滨杨国福麻辣烫餐饮服务有限公司,8年后,杨国福将集团总部设于上海。2023年10月,杨国福麻辣烫拥有了“全球中心”。
官网显示,在发展过程中,杨国福麻辣烫加盟总部运营体系不断完善,公司设有:运营部、招商部、宣传部、采购部、仓储部、研发部等部门,对加盟商的扶持更加的全面,从门店选址、培训教学、门店设计、活动策划、物料供应、门店运营等一站式扶持。
“至2023年,杨国福加盟店已经达到了6000多家,遍布全国23个省市,并且向海外市场开始拓展。”
据悉,上海全球中心有三大板块:国际事务中心、餐饮旗舰体验中心、国际商学院培训中心。公开资料显示,国际商学院培训中心主要负责系统指导、培训全球想要加盟杨国福品牌的加盟商。
企查查资料显示,作为杨国福麻辣烫的创始人,杨国福作为法定代表人的企业共有6家,其中4家已经注销;他作为股东的企业有3家,其中1家已经注销。
据新京报此前报道,杨国福曾在2023年年末表示,“到2025年要完成9000家到10000家的规模”“此前计划开到20000家门店,但考虑到内部竞争太激烈,最后确定9000家是合理的。具体9000家还是10000家,要做起来看。”
2023年12月8日,杨国福集团的公司名由上海杨国福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上海杨国福企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彼时便有声音称,此举或是在为上市铺路。
多次发生食安问题,杨国福曾被消协点名
透过杨国福官方公众号,我们得以对杨国福夫妇的创业故事了解一二。
2000年时,杨国福开始与妻子在路边摆摊创业,源于一次街头与麻辣烫的偶遇,杨国福夫妻两人与四川麻辣烫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1年,在赚到第一桶金后,拥有市场敏锐度的杨国福发现了“麻辣烫”,于是他决定租一间小地下室,琢磨如何研制有特色的麻辣烫底料。
然而研制的过程并不顺利,经常出现炒冒烟、炒糊的情况。杨国福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道:“那时候学习同行买回香辛料放到锅里炒,甚至尝试用豆瓣酱研制底料,虽然有盈利,但客户的评价不好,便决定将店面关掉,等研究成功后再开业。”
之后,毫无麻辣烫制作经验的杨国福夫妇不停地寻找香料,尝试各种底料的搭配,在口味上试错,收集食客的反馈......几番的开张、停业才在摸索中研制出独特的底料配方。
现如今,在全球坐拥数千家店的杨国福麻辣烫,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
在发展过程中,杨国福多次曝出食安问题。2023年,杨国福麻辣烫广州门店被曝员工双脚上菜板。2017年3月,有媒体报道在某外卖平台上,北京有27家杨国福麻辣烫存在问题,其中13家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剩余14家店铺则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公示不完整等问题,北京市食药监局介入调查。
2023年7月,视频博主@内幕纠察局发布了一条视频,视频中该博主暗访了一家杨国福麻辣烫,杨国福麻辣烫仓库内遍地老鼠屎,食材被老鼠咬后仍继续使用。门店打烊后,开放式展示冷藏柜中剩余的食材并没有放入密闭式冰箱内保存,第二天新食材和隔夜食材混在一起。同时,视频中还显示了工作人员在洗菜池洗鞋、用猪肺清洗容器。而对于门店试用人员的健康证要求并不严格。
对此,杨国福于2023年7月25日回应称:近期公司关注到网络上关于个别加盟店食品安全的报道,成立项目组进行调查。目前涉事门店已停业整顿,且公司已派工作人员前往监督,同时向门店重申食品安全及标准作业流程。公司将增加全国门店每月消杀次数,持续加大消杀力度。对个别门店不遵循管理的行为,将引以为戒,绝不容忍更不会姑息此类行为。
2023年9月,北京消协发布题为《胖哥俩、杨国福等多家餐饮门店被罚,你吃过几家?》的文章。
文中显示,杨国福麻辣烫多家门店被依法责令整改、予以警告处罚。
麻辣烫“双雄”的江湖故事,杨国福张亮有亲戚关系
此前,在杨国福麻辣烫官方微博的粉丝群里,有网友抛出疑问“张亮是不是杨国福外甥?”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这一话题曾在2023年上过热搜,目前该话题阅读量为2.9亿,讨论量为2.8万。(此处的张亮为麻辣烫张亮,并非模特张亮)
微博话题阅读量图/微博截图
而对于这一问题的答案,张亮麻辣烫创始人张亮此前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谈及和杨国福的关系时说:“没有血缘关系,是亲属关系。他是我姑家的表姐夫,我们两人是平辈。”
官网显示,黑龙江省张亮餐饮有限公司创立于2008年,“一家集直营、加盟、研发培训于一体的全球餐饮连锁企业。”“张亮麻辣烫遍布全球1000多座城市,拥有直营店100余家,连锁店面数量超过5800家,在业内树立了广泛知名度及高品质口碑。”
2023年开始,张亮麻辣烫正式启动全球化店面连锁的战略布局,先后在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美国、加拿大、英国、新西兰等8个国家的20个城市建立30家品牌门店。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黑龙江省张亮餐饮有限公司已经于2023年6月8日注销,张亮麻辣烫的公司新名称为黑龙江盛世千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对于此举,张亮麻辣烫方面曾对外回应称,“更名与公司的发展战略无关,未来张亮麻辣烫还是继续走门店加盟、餐饮管理路线。”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阎侠编辑宋钰婷校对赵琳
麻辣烫双雄热搜对决:加盟张亮更便宜,杨国福门店多500家
文AI财经社赵怡然
编辑鹿鸣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麻辣烫双雄的对决,因艺人张亮的卷入,登上热搜。
8月9日,有网友在艺人张亮微博下留言,让其“管好自家饭店”,解决菜品贵、麻酱收费等问题。艺人张亮随即回复:“那你去吃杨国福。”
网友找错了“张亮”,“张亮”却看到了热搜。随着杨国福主动发博求合作,邀请艺人张亮代言。据新京报,张亮麻辣烫亦出面回应:门店麻酱不收费,“张亮”没有想过找明星代言,至于“杨国福”请谁代言,“我们无权干涉”。
作为彼此最有力竞争对手,“张亮”与“杨国福”一向难逃被比较的命运。
从门店规模看,据官网信息,张亮麻辣烫全国连锁加盟店达5000余家;杨国福麻辣烫达5500余家,略微领先。谈及将来计划,2023年12月,杨国福提出“万店计划”,称公司将在2025年,达到9000至10000家门店规模。张亮则表示,为保证加盟商盈利,暂不考虑万店规模。
营收方面,据《财经》报道,杨国福2023年公司营收预计达到13亿元。张亮则在2023年,实现近50亿元营收。
至于口味,则各有支持者。由于发源地相同,发展轨迹形式,早年有传闻称,张亮是杨国福的外甥,曾在“杨国福”炒了三年多麻辣料,之后杨国福忘记锁配料间门,张亮进去拿到配方,自立门户,才有了“张亮麻辣烫”。
这一说法虽被双方辟谣,但据杨国福官方网站信息,杨国福麻辣烫底料配方,确属集团核心机密,由杨国福本人掌握。加盟商加盟后,底料由集团名下工厂生产配送,绝无泄密可能。
在《财经》报道及官方网站信息中,杨国福本人多次表示,底料是一碗麻辣烫的灵魂,甚至盐的产地不同,口感都有差异。为此,集团曾在四川成都,投资4亿元建厂,据杨国福称,自己“每年有一半时间在工厂”,希望达到所有门店,同种口味的标准化效果。
相比之下,张亮麻辣烫显得更轻,据《财经》称,主要通过外采,代替自己生产。因此更像一家加盟商管理公司。姿态也更为亲和。张亮曾表示:“我们加盟费要的少,目的是降低门槛,能保障公司基本运营就行。”
对比双方加盟费用,据官方网站信息,杨国福在上海,加盟费2.59万元/年;张亮则为1.98万元/年。
两家在门店规模、口感等方面相互追赶,谈到食品安全,则都如临大敌。
今年7月,据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信息,南昌一张亮麻辣烫门店,餐饮具检出大肠菌群超标。官方微博随后发声明称,已对该加盟店提出整改意见,要求其完善餐具洗消流程。更早之前,张亮海口一门店则被曝销售三无羊肉卷。
而在2023年,杨国福广州门店被曝员工双脚上菜板,后厨垃圾遍地,卫生状况堪忧。杨国福广东地区相关负责人随后回应,该员工是临时工,没有经过严格考核上岗,目前已被辞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