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2017奶茶创业,这10家奶茶店是关键
时下特色奶茶依然以其广泛的影响力和强大的号召力深受大众消费者的喜爱,因此也成为投资者趋之若鹜的首选行业。
经过2016年的大浪淘沙,还有哪些奶茶品牌依然傲立群雄,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奶茶加盟排行榜NO.1COCO都可茶饮
COCO都可甜品茶饮,是来自宝岛台湾亿可国际饮食股份有限公司的“COCO都可茶饮”品牌,目前在大陆地区有超过3000家奶茶加盟门市,是各大百货公司与购物中心曝光度最高的连锁奶茶加盟品牌。短短几年时间内迅速覆盖上海、厦门、南京、武汉等全国一线城市。当然,有利必然有弊,COCO虽然是奶茶行业公认的领军人物,但是现在也逐渐被其他品牌超越,这和品牌的创新显然有很大的关系。
▶奶茶加盟排行榜NO.2吾饮良品
吾饮良品是武汉派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港式茶饮品牌,源自香港,选料精良考究,品质上乘,将传统工艺同现代创作手法相融合,提供更为年轻化。多样化的选择。而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就要求吾饮良品要不断地推出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新品。为此,吾饮良品聘请了具备十余年经验的业内精英研发老师,研发团队定期赴香港考察最新饮品潮流。而每款新品的推出,都经过了对市场的深入透彻了解,真正把握住了消费者的需求。
▶奶茶加盟排行榜NO.3泡沫剧茶
泡沫剧茶是武汉优越餐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旗下的奶茶品牌,2008年创办于武汉,业内高端品牌的代表,自2012形象更新后,100~300平米时尚浪漫空间,提供多种完美消费体验,以年轻、浪漫、柔和等特点为高尚购物中心的顾客提供完美的休憩和享受的理由。选用来自全世界的优质原材料,并由制作室现场调制,使顾客享有更健康自然的饮品和美妙的饮用体验。泡沫剧代表最美味醇正的非咖啡类饮品,力求打造为中国即饮新鲜饮品业态的最高平台。
▶奶茶加盟排行榜NO.4快乐柠檬
“快乐柠檬”是上海快乐柠檬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2006年成立的咖啡茶艺品牌。有别于其他珍珠奶茶业者以街边店为主,快乐柠檬在大陆,主要在百货公司设点,消费群体主要为时尚的都市白领阶层。快乐柠檬在品牌建立之初即锁定高价政策,将人均消费定在10元左右,这是走高端路线并提高竞争门槛的手法,而目前,快乐柠檬的主力產品也跳脱传统奶茶,以现榨果汁饮品为主力,要带给消费者的不仅是香滑鲜茶,而是一种色彩缤纷、乐观积极,健康卫生、先进时尚的喝茶文化与体验,切合新一代中国青年的生活态度。
▶奶茶加盟排行榜NO.5地下铁
地下铁,以黑白主色调,个性的店面设计,蜂窝墙壁,给人很舒服的感觉,却又不失时尚。完美的港式奶茶,茶香浓郁,奶味醇厚,入口幼滑如丝,延绵细蜜。可圈可点的就是招牌奶茶了,选用上乘红茶泡制,奶茶奶味偏重,醇香浓厚,回味甘甜细腻,香浓可口。除了招牌奶茶,黑咖啡麦片味道也是不错的,咖啡的淡淡香味萦绕在齿间,顺着喉咙下滑,胃被温暖包围着,整个人也都变得暖暖的,燕麦片是无糖的,减肥效果可想而知。
▶奶茶加盟排行榜NO.6贡茶
御品贡茶作为台湾茶饮的领导者,始终把“贡茶代表着一份最高的质量要求及自我期许”,作为贡茶经营团队的工作使命,也是贡茶经营团队的理想与愿景。为的就是要让爱好茶饮的朋友,能够如古时候的王公贵族一样,随时可以享用由各地精挑细选出来的好茶。将健康、自然的生活传递给每个喜爱贡茶的顾客,让他们喝到喜爱贡茶的同时能够享受生活的乐趣。
▶奶茶加盟排行榜NO.78090
中国茶饮领导品牌—8090,致力于为顾客呈现两岸时尚前沿的特色美食,2000多家连锁店遍布全国,尤其以华南6省以及珠三角最为集中。8090致力于做中国年轻人最喜爱的奶茶,“恣意生活·年轻态度”这个品牌广告深入人心。
▶奶茶加盟排行榜NO.8茶物语
茶物语饮品连锁加盟品牌创立于2008年,隶属于湖南创业赢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茶物语全国首推五星级"低碳饮品"概念,始终坚持以"健康、环保"为品牌之本。茶物语品牌发展至今,已形成覆盖全国30多个省区直辖市、20余家省市级代理、2000多家全国连锁加盟店的系统化销售网络。公司拥有200多人的品牌运作服务团队、3000多平米的现代化办公面积、行业高级研发团队以及全球设备原料采购中心。
▶奶茶加盟排行榜NO.9茶大爷
茶大爷品牌奶茶在是深圳华伟达餐饮有限公司旗下的自主餐饮连锁品牌,专营高档品质的外带茶饮品。茶大爷鲜茶饮起源于台湾台中,由来自台湾的专业师傅赋予店铺以茶会友的精神。成立至今,茶大爷凭借“健康、新鲜、口感”的品牌定位和良好的店面服务,赢得众多茶饮爱好者的青睐。
▶奶茶加盟排行榜NO.10大通冰室
大通冰室是夏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大通冰室纯正港式茶饮店则是采用传统的老式香港拉茶、撞茶、焗茶(焖茶)工艺,相较于前者在现场制作、消费者等候时更具吸引力并兼具观赏性,可谓色香味俱全。大通冰室主打3大系列多款单品。大通冰室采用精选原料,只选用产自斯里兰卡进口红茶以及荷兰黑白蛋奶,严格控制出品时间以及制作工艺,这是在源头上保证大通冰室奶茶的质量,做出感动人心的美味奶茶。
其实影响奶茶加盟店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加盟品牌、产品、口味、地段等等,但是一家奶茶店要想开成功,就必须是几种因素组合在一起的结果,预祝您顺利找到合适的加盟品牌!
欢迎添加泡沫剧沫沫微信号:18674072639.
中国茶饮十大品牌榜揭晓,奈雪、喜茶都做了这些
2023年“中国茶饮十大品牌”榜单,已于7月2日在“2023年餐饮营销力峰会”上隆重揭晓。
作为国内餐饮业首份也是唯一一份针对“品类”的权威榜单,我们能够从中窥见茶饮市场的哪些信号?目前茶饮市场的发展呈现了什么样的发展格局?未来的入局机会和破局机会又有哪些?
01茶饮市场大爆发,品牌梯队初见雏形
近几年,茶饮已然成为餐饮业最火热的宠儿,品牌众多,门店广布,资本纷纷涌入……
据美团发布的《2023年中国饮品行业趋势发展报告》,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全国现制茶饮门店数达到41万家,一年内增长了74%,全国茶饮市场呈现全面爆发之势。
△源自《2023年中国饮品行业趋势发展报告》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获得资本青睐的茶饮品牌多达数十个,喜茶、奈雪の茶、LELECHA楽楽茶(下称楽楽茶)、鲜语、因味茶等品牌,仅单笔融资金额就超过了1亿元,与此同时,也有部分茶饮品牌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获得资本的数轮投资。
如今,经历了几年的高速发展,茶饮市场的品牌梯队也初见雏形。
7月2日,由红餐品牌研究院、餐饮行业专家、资深从业人员组成的专业评审团——2023中国餐饮营销力峰会组委会,从品牌建设、品牌规模、品牌影响力等多个维度,结合线上投票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在数百个茶饮品牌中,最终评选出了“2023中国茶饮十大品牌”。
茶饮界“话题王”——喜茶以970.2的高指数,位列“2023中国茶饮十大品牌”榜单之首,而奈雪の茶、蜜雪冰城两大品牌分别以964.0和953.8的指数位列二、三名。
02界限被打破一线头部品牌下沉,地方品牌上升突围
经历了30余年的发展,中国茶饮市场在经历了粉末时代、街头时代后,正走向新式茶饮时代。如今,在经历了几年的爆发期和大洗牌后,茶饮市场也出现了新格局。从“2023中国餐饮十大茶饮品牌榜”榜单中,我们可以出当下茶饮市场的一些变化。具体如下:
1城市界限被打破:一线头部品牌加速下沉,区域品牌崛起
2023年初,红餐网(ID:h18)曾对新式茶饮市场做过专题报道。其中在《要炸!一年新增18万家饮品店,新式茶饮还在野蛮疯长?!》一文中提到,各茶饮品牌正在以城市为区隔,针对不同的消费需求塑造不同的品牌价值模型。
然而,如今看来,茶饮市场的区域界限已经被打破。
二三线门店增长速度加快,一线头部品牌下沉
前述美团报告的数据显示,自2016年第三季度开始,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短短2年时间里,现制茶饮门店在北上广深的增长速度为59%,新一线城市为96%,二线城市为120%,三线及以下城市达到了138%,城市级别越低,现制茶饮门店增长越快。
△源自《2023年中国饮品行业趋势发展报告》
由此可见,在高速发展之下,一线城市的茶饮发展空间愈发有限,二、三线城市正成为各大茶饮品牌的新目标,各大一线茶饮品牌也开始逐步下沉至各线城市。
如今,在二、三线甚至是以下的城市的街头,不乏大牌茶饮品牌的身影出现。
即使是前两年还宣称要把重心放在一线城市核心商圈的喜茶和奈雪の茶,也在这两年把触角伸向了二、三、四线及以下城市。
现今喜茶的门店不但开遍了在南京、成都、武汉、厦门、济南等省会城市,像中山、惠州、江门等三、四线城市也早已渗透。
而奈雪の茶也是如此。从其官方最新的门店信息可以发现,目前奈雪の茶的门店也遍布了华南、华东、华北、西北、西南各大地区,在中山、南宁、西安、扬州、徐州、石家庄等34个城市都开有分店。
区域代表品牌开始崭露头角
当然,除了头部品牌的下沉之外,那些以“农村包围城市”、远离一线主战场而另辟蹊径的区域品牌,在二、三线城市积蓄能量多年后,如今纷纷开始崛起。在“2023中国茶饮十大品牌榜”上,排名第八、第九的古茗和沪上阿姨,就属于在二、三、四线城市默默发力的区域品牌。
△沪上阿姨
如今,无论是古茗还是沪上阿姨,早已扎根在各自的“根据地”,地位难以撼动。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大区域品牌目前也走区域市场,在全国各地分设了门店。
除了上榜品牌外,目前,在全国各地区也有很多优秀的茶饮品牌在区域里闷声发大财,去收割小镇青年的流量。
譬如2013年于长沙创立的茶颜悦色,目前仅在长沙各区开设了分店。而正是这个至今未走出长沙的地方品牌,在今年4月份频频登上微博热搜,并成为了除了小龙虾和臭豆腐之外,年轻人去长沙必打卡的品牌,热度和人气丝毫不亚于喜茶、奈雪の茶等全国大品牌。
还有深耕深圳市场的有茶、在郑州颇有名气的眷茶等。
2以加盟为主,凭“低价策略”的茶饮品牌开始走俏
现今,一杯茶饮动辄十几二十块,有的品牌一杯果茶甚至卖到了30元以上,然而,有的茶饮品牌却以物美价廉在市场中突围。
在十大茶饮品牌的前五名中,喜茶和奈雪の茶人均价格在20元以上,而一点点的人均价格在10元左右,而蜜雪冰城的则达到了10元以下。
在蜜雪冰城的系列产品中,最受欢迎的是2元冰淇淋,但是口味和口感却不亚于十几块钱的冰淇淋。据透露,蜜雪冰城每天要销售超过128万杯产品,而2元冰淇淋的占比非常高。
从1997年创立以来,蜜雪冰城已经在全国开设了6000家门店,成了名副其实的茶饮巨无霸。而创办于2010年的一点点,也在全国开出了2000余家分店。
事实上,除了蜜雪冰城和一点点以外,国内还有一些茶饮品牌,希望靠“价格优势”在激烈的茶饮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比如2012年在武汉创立的益禾堂,短短7年时间,在全国各大城市开设了4000多家门店,并成功成为了广州、武汉等城市高校学生必打卡的茶饮品牌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蜜雪冰城、一点点还是益禾堂,其扩张模式均是以加盟为主、直营为辅。无疑,它们之所以能实现快速扩张,离不开品牌背后强大的加盟体系。在上榜的十个品牌里,除了喜茶、奈雪の茶、楽楽茶和鹿角巷以外,其余6个品牌都是以加盟为主,且门店数量都是达到了1000家以上的级别。
3具备“爆品”思维的品牌,更受消费者和资本青睐
每一个品类,经历了流量、风口和爆发期后,都会面临同一个问题——同质化,茶饮品类也不例外。
为此,有品牌开始另辟蹊径,从“爆品”上去塑造差异化,并得以在同质化的市场中突围。
像楽楽茶,2016年12月就在上海开出了全国首家门店,但之后的一年多时间,楽楽茶在全国茶饮市场的知名度仍然不高。直到2023年初,凭借脏脏茶、脏脏包、行楷流沙包等产品而爆红网络,逐渐走进消费者的视野。而来自中国台湾的茶饮品牌鹿角巷,同样是凭借着一款“黑糖鹿丸”和“极光系列”打开了内地市场的缺口,迅速占领了消费者的心。
△鹿角巷黑糖鹿丸
值得注意的是,楽楽茶在今年4月份,宣布完成近2亿元的P-A轮融资,成为了今年以来为数不多的获得融资的茶饮品牌之一。
或许,正如在本次餐饮营销力峰会上,爆品营销专家金错刀所说的,“未来只有两种餐企,有爆品的和没爆品的,有爆品的将会干掉60%以上没爆品的餐企。”
03新时代,新趋势、新方向茶饮品牌的破局姿势是怎么样的?
艾瑞咨询数据预计,2023年中国茶饮市场规模将超1000亿元。然而,茶饮市场虽大,但红利期已过,在经历了长达2年的大混战阶段后,茶饮市场已然进入大洗牌阶段。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Q2跟2017年Q2相比,一线城市茶饮店的关店率是开店率的两倍,高达55%,二线城市关店率35%,三线以下城市关店率13%,其作为茶饮店最集中的中部地区,门店数量已经从2017年的2.12万家减少到了2.085万家。
未来,茶饮市场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各品牌又将如何在这个红海市场上突围?
1“茶饮+”特色将更明显,融合已是大势所趋
继奈雪の茶打造“茶饮+软欧包”模式之后,“茶饮+烘焙”“茶饮+咖啡”“茶饮+酒”“茶饮+冰淇淋”“茶饮+火锅”……这两年来,越来越多的茶饮品牌都开始“不务正业”了。
喜茶在成都的一家“黑金”风格店落成时,吸引了不少关注,有很大原因是因为这家喜茶店首次推出了酒精类饮品。而今年1月,奈雪の茶在深圳开设了第一家带专供酒饮的门店BBB。
△奈雪酒吧BBB
像海底捞、西贝等正餐品牌,也开始把目光瞄向了茶饮市场。今年4月,海底捞开始在各大火锅门店推出茶饮茶品,而西贝,更是重磅打造了子品牌西贝“酸奶屋”,开卖茶饮、咖啡、酸奶等饮品。为此,还有行业人士开始预测,到2023年,每家餐厅都将成为茶饮店。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茶饮市场将会加速打破品类的界限和就餐场景,进行多品类的相互融合,以拓宽品牌赛道。
2迭代创新,筑建品牌壁垒,打造差异化区隔
上文提到,“低价策略”成为不少茶饮品牌的突围手段,但根据美团点评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消费升级之下,人均消费15元以上门店数占比正在提升。消费分级,正是茶饮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
△源自《2023年中国饮品行业趋势发展报告》
自2017年第三季度起,之后的一年时间里,15元以上的茶饮门店数提高了6%,尽管幅度不大,但可以窥见的是,当下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趋势都有所提升。
这也要求各大茶饮品牌紧跟时代趋势,去满足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
事实上这两年,传统茶饮品牌也在扎堆升级,譬如快乐柠檬出了茶阁里的猫眼石;蜜雪冰城开了蜜雪P;CC都可升级了240平的体验店等。
3懂得发挥茶饮的社交属性和传播属性,做好品牌营销宣传
美团《2023年中国饮品行业趋势发展报告》显示,受网红文化影响,消费者热衷通过社交媒体被种草。
△源自《2023年中国饮品行业趋势发展报告》
从上图可见,自2017年起,凡是社交媒体里提及“网红、打卡、种草、喜提”的现制饮品,用户评论数均呈上升趋势。在小红书上搜索“奶茶”二字,就有超过100万篇关于各大茶饮品牌的测评和点单攻略文章;而关于“奶茶”的视频,在抖音上的播放量就达到了9.5亿次。
这些数据都可以从侧面印证,茶饮自身具备着极强的社交属性和广告属性。所以,茶饮品牌可以通过产品去进行免费的自我宣传。
像传统的茶饮品牌CC都可,借助CC点单隐藏喝法在抖音营销上爆红,关于“CC奶茶”的各种视频,总播放次数将近1亿次,致使全国各地网友蜂拥至CC都可门店下单网红款,多地买断货……如今,焦糖奶茶无糖去冰+青稞+布丁,也已经成了年轻一族去CC都可门店的必点标配。
从CC都可的案例可以发现,对于由线上营销引入的流量,利用线下的特定流程和话术,可以促进其反流至线上,制造更多连锁反应,延长传播的热度。
4海外版图扩张,到国外市场抢占“品牌认知”
除了国内各线城市外,海外市场也正成为新茶饮征战的另一块疆土。
在上榜的十大茶饮品牌里,喜茶、奈雪の茶、蜜雪冰城、CC都可、快乐柠檬等,都已经在探索着海外市场。而楽楽茶,在今年4月份融资后,其CEO王建就对外表示,楽楽茶即将启动海外市场计划,向全球众多市场输出。
除了上榜的品牌以外,像广州本土的茶饮品牌本宫的茶、RB巡茶、贡茶以及奈雪の茶的姊妹品牌台盖等,也早就开拓了海外市场的版图。其中RB巡茶在洛杉矶、越南、新加坡等地开出了40多家门店。
△本宫的茶
如今,国内茶饮市场格局渐定,已经很难有新的品牌突围而出,但和国内不同的是,国外的茶饮连锁品牌很少,所以不妨把目光转移,瞄向市场更广阔的海外,去抢占新的市场机会,强化“品牌认知”,或将会是一条不错的突围赛道。
按照一个品类火5年的定律,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中国茶饮市场已然进入了成熟期。相对前几年而言,无论是入局还是破局,都会困难很多,但总的来说,茶饮市场商机尚存。
只是,究竟要怎么入局?究竟要怎么破局突围?这就需要每一个茶饮新兵和老牌去细细思考了。
中饮巴比股份将成“馒头第一股”,依赖加盟埋隐患
8月6日,“巴比馒头”品牌方中饮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饮股份”)成功过会,将成为“馒头第一股”。
2003年,中饮股份创始人刘会平在上海开设“刘师傅大包”门店,主打馒头、包子等面点产品,2004年申请注册“巴比”商标。依靠加盟模式,巴比门店实现了在华东地区的快速扩张,并将业务版图扩展到广东、华北地区。
据新京报记者调查了解,占据中饮股份约九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加盟门店,单店营收能力仅为直营门店的1/3左右。受疫情影响,北京地区的巴比馒头加盟门店流水有所下降,而总部前期还“花血本铺店”。同时,部分门店未能严格执行总部管理标准,影响到产品品质。
专家认为,终端的食品安全风险以及档口店模式造成消费者体验较差,可能影响中饮股份未来品牌持续提升,而营业证照难以办理,恐影响其门店拓展。
从馒头店走向A股
中饮股份创始人刘会平曾在一段视频里称,自己20年前的梦想是将中国的馒头、包子卖遍全球。招股书显示,中饮股份主要从事中式面点速冻食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加盟连锁门店销售为主,主要产品为包子、馒头、粗粮点心、馅料等。此次IPO,中饮股份拟发行不超过6200万股,募集资金9.5亿元,用于巴比食品智能化厂房项目、生产线及仓储系统提升项目、直营网络建设项目等。
上海证监局官网信息显示,中饮股份2023年8月进行上市辅导备案。2023年12月,证监会官网披露中饮股份招股书。由于旗下“巴比馒头”较出名,外界因此称如果中饮股份过会,将成为“馒头第一股”。
根据招股书,2016年-2023年,中饮股份营收分别为7.2亿元、8.67亿元、9.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62.1万元、1.13亿元、1.43亿元。2023年1-6月,中饮股份营收4.8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885.05万元。
尽管一路从馒头店发展到即将迈过A股门槛,但中饮股份家族企业色彩依然浓厚。招股书显示,2010年6月,刘会平、洒海滨等5名自然人共同出资设立中饮股份前身上海中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后经几次更名、增资、股转,刘会平、丁仕梅夫妇合计持有中饮股份80.76%的股份。中饮股份提示,发行后刘会平夫妇持股比例仍然较高,存在实控人不当控制风险。
加盟店单店收入较小
就销售模式而言,中饮股份主要依靠特许加盟。截至2023年6月底,中饮股份已在上海、广州建立生产基地,在北京委托第三方生产,销售网络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北京、广东等几十个城市,但直营门店仅有15家,加盟门店多达2784家,约九成主营业务收入来自加盟门店的销售,直营门店销售收入贡献不足2%。
招股书显示,中饮股份采取单店加盟模式,期限为3年,加盟商拥有加盟门店的所有权和收益权,自负盈亏,接受中饮股份的指导监督。从操作模式来看,中饮股份会统一将速冻面点成品(包子、馒头等)和馅料等统一配送至加盟门店。
“中饮股份很聪明,是一种典型的依靠加盟实现轻资产扩张的运营模式。在地租费用逐年上涨的背景下,中饮股份有效降低了自己开店的成本风险,但加盟商的日子不一定好过,尤其在今年疫情冲击下。”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评价。
但经营数据显示,中饮股份加盟门店的营收能力远不如其直营门店。2016年-2023年,其加盟店单店平均收入分别为32.59万元、33.78万元、33.16万元;而直营门店平均收入分别为92.32万元、101.26万元、114.41万元,逐年上升。
从收入区间来看,2023年,中饮股份加盟商单店年收入多集中在20万元-40万元,数量占比为50%左右;收入在40万元-50万元的门店占比约为15%,50万元以上的门店约占11%,10万元以下门店占比约12%。相比之下,中饮股份20家直营门店中,有13家年收入都在50万元以上。中饮股份在招股书中坦承,加盟模式下的客户较为分散,对单个客户的销售金额较低;加盟店单店收入较小且较为分散,单店收入差距相对较大。
受房租上涨或拆迁等因素影响,近年来退出巴比馒头加盟的门店数量也在增加。2017年、2023年,中饮股份分别增加加盟门店430家、527家,但同期退出的加盟门店分别达到173家、217家。2023年上半年,中饮股份新增加盟店300家,减少157家,半年内减少的加盟店数量已与2016年、2017年全年减少数量接近。
中饮股份在招股书中提示,随着经营规模扩大及加盟商不断增加,自身可能在制度建设、运营管理、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而门店选址需要综合考虑消费人群、商业辐射能力、租赁价格等多种因素。一旦选址失当,会使目标市场地位难以实现,导致直营店前期费用不能收回,加盟商经营不善影响对公司的收入贡献。
北京前期“花血本铺店”
为应对市场竞争,中饮股份自2014年起优化门店形象,拓展团餐销售渠道。继2014年成立广州子公司后,中饮股份又于2017年成立北京子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饮股份在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分别拥有加盟门店1142家、652家、727家、218家,北京仅有45家。
招股书显示,其控股子公司中饮巴比餐饮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中饮巴比食品(天津)有限公司2023年上半年分别亏损302.12万元、33.33万元。另据新京报记者调查了解,受疫情影响,中饮股份北京门店流水有所下降。
8月7日上午,新京报记者实地走访位于北京丰台区的巴比馒头三环新城店,发现该门店已被另一家餐馆取代。附近外卖小哥称,此处的巴比馒头店已关停一段时间。
新京报记者随后以意向加盟商身份从中饮股份北京地区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中饮股份华北市场开发已有两年多时间,加盟商主要承担的是房租、设备和人员费用,加盟费、装修费全免,只需缴纳1万元保证金。
“北京这边主要是房租贵。”该负责人透露,2023年运营最好的时候,一家巴比馒头门店日流水可达到8000元,但现在受疫情影响,每日流水大概在3000-4000元,而3000元是大部分门店的盈亏平衡线。巴比馒头门店毛利率普遍在60%-65%,不雇员工的情况下,利润率为30%,雇员工的话利润率在20%。
巴比崇文门店菜单。
“北京计划要开到150家以上。”尽管该负责人称加盟店通常半年就能回本,但也承认,巴比馒头在北京市场的知名度没有在上海高,“前期花血本在铺店,比如2023年给我们规定赔800万元是一个合理范围。”
证照难办恐影响扩张
和君咨询连锁经营专家文志宏认为,直营店与加盟店业绩存在差异,在以加盟为主导的连锁运营模式中比较常见。中饮股份实质上已变成一家供应链公司,并以加盟店的前端销售为主要渠道。目前来看,中饮股份的主要潜在风险在于无法像直营店那样对加盟门店进行食品安全全程把控。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症结可能不在供应链,而在终端,因为加盟商容易受利益、成本影响。
据中饮股份上述人士透露,北京部分面积较小的加盟门店基本上都没有压面机,做出来的包子口感可能不一样。由于监管不是特别到位,一些加盟店的产品相对按照标准做的门店来说要差一点。
文志宏认为,巴比馒头多为档口店,这种模式虽然在很多城市有市场空间,但给消费者的体验感并不是很好,中饮股份需要考虑维持这种业态对后续品牌的持续提升是否有好处。另一个隐忧是,很多城市对前店后厂这种门店少于一定面积的就不下发许可证,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扩张。
巴比广渠门店。
实际情况也证实了这一说法。中饮股份上述负责人表示,目前北京地区巴比门店主要采取“改牌子”加盟,即瞄准已有的其他品牌包子铺洽谈合作。而新开门店很难办下营业证照,多靠类似租借餐厅档口的方式开店。
针对加盟门店盈利能力、北京地区运营情况等问题,截至发稿,尚未收到中饮股份回复。
新京报记者郭铁摄影实习生胡晓萱图片来源官网截图
编辑李严校对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