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零食加盟品牌
现在的各个行业的连锁店都开始多了起来,今天小编就与大家说说零食行业的连锁店。现在还是有很多人看好我们食品行业的,因为“民以食为天”嘛。人们还是离不了吃的,这个行业就不会过时、衰败。有的人也想加盟加入到这个行业,但是你又知道几个品牌呢?下面,招商代理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一、来伊份休闲食品
来伊份创立于1999年,是国内领先的专业化休闲食品连锁经营平台。
二、贪吃小站
贪吃小站隶属于上海贪吃小站食品有限公司,零食店加盟已经9年有余,在零食店加盟品牌中属于稳步发展的品牌。
三、一扫光休闲食品
一扫光品牌隶属于上海卡哇伊实业有限公司,坐落于国际财富胜地——上海。
四、老婆大人零食店
老婆大人量贩零食连锁为宁波博全商贸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汇集国内外特色休闲零食,品质同步国际潮流。
五、零食工坊休闲食品
江苏零食工坊连锁食品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具价值的零食专卖连锁品牌,拥有精品零食开发、加工、销售三位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六、良品铺子
湖北良品铺子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休闲食品研发、加工分装、零售服务的专业品牌连锁运营公司。
七、零食多休闲食品
零食多成立于2010年,是著名食品连锁企业。产品全方位覆盖休闲食品领域,类目多达数千多款以上。
八、百草味休闲食品
百草味总部位于有着“人间天堂”之称的浙江杭州,百味林成立于2013年。
九、悠百佳休闲食品
悠百佳休闲零食品牌隶属于上海爵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该品牌始终致力于休闲食品文化的传播,为大众提供多品种休闲零食,目前已经有上千家食品门店。
十、伊味儿
伊味儿休闲食品隶属于上海麦农食品销售管理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休闲食品的研发、销售及品牌包装于一体的食品连锁企业。
以上这些就是小编介绍的关于中国十大零食加盟品牌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加盟商里的“隐形冠军”:年入两亿,涉足鞋服、女装、内衣、零食
来源:第三只眼看零售作者:陈星星
当我们走在大街上,看到街头的餐饮店、零食店、母婴店、服装店等五花八门的各类店铺,也许难以想象,这些属于不同产业,看似毫无关联的门店,背后可能是同一个老板。
深入研究这个群体,我们大致可以得到他们的画像:熟悉区域市场,对本地消费极为了解。他们将加盟连锁品牌当成一门产业来经营,以加盟的方式开出了涉及不同业态、品牌的门店,把原本分散、体量小的加盟生意做到了产业化、规模化。
人以群分,他们往往以圈子的形式相互抱团,推介生意,考察项目。很多初创品牌能够迅速覆盖全国市场,这个群体可以说厥功甚伟。
“有些加盟商的生意规模甚至已经超过部分品牌商”。某内衣连锁品牌创始人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几乎每个省份都有这样的加盟商。这些人在加盟业态上不设限,可能会同时加盟近十个品牌,开出几十家门店,做到年营收两三亿元。
丁陈生就是一位这样的加盟商。2013年至今,他先后加盟了鞋类品牌大东、服装品牌爱依服、内衣品牌香蜜闺秀以及零食品牌零食舱,迄今为止开出了70家门店,全年营收可达2亿元。
不久前,《第三只眼看零售》专访了丁陈生。我们希望能够从其经历与视角中了解这一群体,了解加盟生意产业化背后的商业逻辑。
把加盟当成产业来做
在打算做加盟时,丁陈生就决定将其当成产业去发展。
2013年,通过朋友介绍,他了解到了大东品牌。这家成立于1995年的鞋服连锁企业,因为推出了新的经营模式而在当时广受关注。凭借取消中间经销环节带来的商品价格优势,大东95%的加盟商都赚到了钱。正是看到这一点,丁陈生决定投身其中。
“只要一个项目中盈利门店超过70%,那个项目就值得去加盟。”他说道。事实也是如此,在前期确定品牌的盈利能力后,他随即快速布局。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开出了首家门店,并在此后的一年内又新开了5家店。
多数人认为加盟是小本生意时,选择将其当做产业去投入布局,这与丁陈生对加盟模式的认知有直接关系。在他看来,加盟最大的作用在于降低了创业门槛,让加盟商能够以较低成本进入各个赛道。
受制于资金与运营管理水平,创业开店并不简单。但加盟模式下,品牌方提供了已经过验证过的管理经验、运营技术,因此加盟商能够用较短时间和较低成本开店营业并从中盈利。同时,可供复制的门店模型,为门店实现规模化扩张提供了条件。更重要的是,标准化门店削弱了不同业态间的差异,让加盟商能够同时涉足不同的赛道与品牌,有机会将加盟生意做成产业。
实际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创业第一年,6家大东门店为丁陈生带来了近千万元的营收以及180万元的净利润。收获第一桶金后,他开始加速拓展自己的产业版图。
2015年至2017年,丁陈生每年新开门店数超过10家,最多1个月曾开出4家店。但在这个过程中,他并未专注于大东这个收益已经稳定的项目,而是加盟了香蜜闺秀、爱依服以及零食舱。
如何持续做大规模是丁陈生做出这一选择最主要考量标准。尽管当时单一品牌能够支撑其生意的进一步扩张,但门店数量增加,涉足区域变广,必然导致管理难度加大。因而,转变思路加盟多个品牌,通过增加门店密度实现规模扩张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在同一个区域内做经营意味着,我们的人员、货品调配会更容易,管理成本也会相应下降。而且熟悉当地市场后,门店选址、选品准确度也会变高,这些都是企业经营中十分重要的优势。”丁陈生说道。据介绍,他的加盟店集中于东莞市,门店间跨度在150公里以内。
截至目前,丁陈生已拥有25家香蜜闺秀、20家爱依服、15家大东、10家零售舱,总计70家店。2023年,上述门店全年营收1.5亿元,净利润达到900万元,超过同年多数上市超市企业利润。(由于零食舱开店集中在2023年,因此营收数据未计入统计。预计该品牌今年营收将达到5000万。)
壁垒在于规模
虽然加盟商人不在少数,但真正将生意做到丁陈生这样规模的属于凤毛麟角。不少加盟商仍困扰于无法扭转门店亏损局面,很难谈及扩张问题。
“加盟是一个大家都能做的生意,开家店也并非难事。可以说,只要加盟商服从公司管理,用心去经营结果都不会太差。这个行业真正的壁垒在于能否开出十家甚至更多的店。”有从业者说道。想要从一家店做到多家店甚至多个业态,加盟商需要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较强的团队管理能力、必要的投资意愿和资金保障。回顾丁陈生的加盟生涯,这几点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品牌选择上,丁陈生不仅没有踩过坑,还都赶上了品牌快速发展的阶段。可以说,正是因为把握了鞋服与零食赛道的风口,他的生意才能做到今天的规模。
不过筛选品牌与行业并非易事。据了解,丁陈生每年了解的项目数超过10个,但在过去的8年时间里,他只选出了四个品牌做加盟。在《第三只眼看零售》看来,能够精准筛选品牌这与其市场洞察力有直接关系。而这种能力一方面来自深入的市场调研考察,另一方面则来自身边的“加盟商圈子”。
“我们身边有很多做加盟商的朋友,大家的业务能够覆盖市面上所有的零售赛道。很多时候互相打听讨论、交换信息后,对所要加盟品牌的行业及公司前景就有了基本判断。”丁陈生说道。但多数加盟商在创业初期并没有类似的信息渠道,甚至不少人仍会被单纯收取加盟费为目的的品牌欺骗。
团队管理能力也是拉开加盟商之间差距的重要环节。开出五家门店后,丁陈生就着力组建团队,细化门店、人员、货品管理制度,并着手进行储备人才培养。目前,他涉足的每个业态都有专门的主管负责具体管理,团队中也以入职三年以上员工为主。
与此同时,为了保证门店管理水平,丁陈生强调要完全执行公司制定的经营策略,确保门店的经营方向与公司完全统一。他还通过控制门店跨度来降低经营管理难度,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得益于此,丁陈生开出的门店中仅4家因亏损关店。
上述两点保障门店盈利后,决定加盟商生意规模的则是自身意愿度与资金实力。
“生意规模大小与我们的投入是成正比的。”丁陈生说道。由于最初的设想是做大规模,因此在了解到好的项目时,他便会加大投入以抢占市场。而此前加盟较短的回报周期,诸如公司扶持政策,亲戚朋友投资以及银行贷款都是其扩大规模的资金池。
多数加盟商暂不具备将加盟生意规模化的条件,依靠规模赚钱仍是少数加盟商的事情。
用“爆品”逻辑做加盟
在丁陈生的实践中,加盟商选择加盟品牌的步骤是先确定行业,再从行业中挑选品牌,而非直接从品牌入手。这是因为快速成长的行业往往能带来远超其他赛道的业务增量,身处其中的玩家自然也能从中获益。
从这一角度看,加盟商选择品牌与商家选品的逻辑相似。即选择“爆品”销售,以此在短时间内获得较高收益。而当商品热度过去,便立即寻找下一个爆款商品,循环往复。而这也是丁陈生在做的事情。
2013年,大东在鞋服赛道上推出了全新的加盟模式,作为品牌方在为加盟商提供货源外,开始提供统一的管理经验输出。得益于此,大东公司快速扩张,丁陈生借此赚到了第一桶金。此后,鞋服行业增长时期他也在持续投入。
但2023年前后,整个鞋服市场开始萎缩,丁陈生的加盟门店销售也出现了30%的下滑。这一变化,让他意识到鞋服行业很难再有增长空间,自己需要寻找新的赛道。
2023年下半年,丁陈生看准了休闲零食的机会,选择加盟广东一家名为零食舱的零食品牌。目前,就这一品牌他已开出10家门店。目前,一家零食舱的营收约为500万元,是鞋服店的2.5倍,利润额也较鞋服店高出50%。
丁陈生表示,接下来会将重心放在零食店上,不再新开鞋服、内衣门店。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休闲零食并不是终点,等到这个项目热度过去,他依然会去寻找新的加盟项目。
他也在调整自己的角色。在加盟零食舱外,他还承接了该品牌在广东地区的运营工作,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开展加盟业务。
经营鞋服时的经验,开始被丁陈生引用到了零食品牌的运营上。而做加盟商时,门店选址、员工招聘培训、门店货源稳定性以及营收增长等问题,或多或少都在困扰丁陈生。现在,站在品牌商的立场,他开始思考如何帮助加盟商解决这些问题。
但究其根本,丁陈生依赖规模赚钱的经营战略并未改变。“现在线下门店暴利时代已经过去了,加盟商很难靠一家店赚得盆满钵满,想要保持盈利增长需要更多去依赖规模。所以一旦确定品牌可靠后,加盟商就去快速拓展开店,这也是我要继续走的路。”他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完】
零食企业三季报交卷:三只松鼠净利降九成,洽洽赚了近三亿
零食企业陆陆续续交出了三季报,可谓几家欢喜几家忧。
10月25日,“国民零食第一股”三只松鼠(300783.SH)披露了202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3.33亿元,同比下降24.57%;净利润9349.96万元,同比下降78.86%。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2.19亿元,同比下降32.63%,净利润1136.53万元,同比下降87.43%。
对于净利润较同期下降较大的原因,三只松鼠表示,主要系公司战略转型阶段性收入和毛利波动,同时加大坚果品类宣传力度增加费用所致。此外三只松鼠还称,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进“每日坚果示范工厂打造、分销全域布局、线下门店优化、事业部制改革”四大变革举措,其中对于部分业务及产品的主动缩减对当期业绩产生影响。
对于工厂的投入,财报显示,2023年4月,公司开工建设第一座每日坚果示范工厂,并于7月实现首批规划的两条产线试运营。截至报告期末,共计六条产线36套设备已全部正式投产。
三只松鼠如何发展线下渠道是外界关注的焦点。因为,近年来随着线上渠道的红利逐渐褪去,三只松鼠在发展线下渠道的布局,但是目前体现在业绩上的增长尚不明显。
对于发展线下渠道的举措之一——“分销全域布局”,三只松鼠在财报中表示,具体来说是布局全国重点批市和县级下沉市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与885家经销商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品牌授权经销合作。
在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整体来说,三只松鼠线上渠道的红利在不断削减,所以渠道的单一化是它最大的隐患,它必须要做到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实现线上与线下资源互融共通、线上与线下短板互补。但是三只松鼠动作较慢,所以造成了今天的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三只松鼠在今年9月曾陷入了食品安全风波。彼时,有消费者反映称购买的三只松鼠多味花生中出现形态完整的“油炸壁虎”。9月19日下午,三只松鼠在其官方微博回应称,对此公司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与消费者联系核实。结合产品线生产工艺及质监流程综合分析初步判断,该异物无制作、包装过程中被带入可能。
朱丹蓬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三只松鼠的食品安全事故由来已久,也是整个行业里面出现问题最多的,和他们的经营理念和质量体系有关,也和他们的成本控制、代工理念有很大的关系。未来,如果三只松鼠在加速自建工厂这一块提速的话,对于食品安全事故的降低应该有所帮助。”
洽洽食品(002557.SZ)和盐津铺子(002847.SZ)在第三季度均表现不错。
今年前三季度,洽洽食品实现营收43.84亿元,同比增长12.91%;净利润6.27亿元,同比增长5.45%。单看第三季度,洽洽食品实现营收17.05亿元,同比增长13.56%;实现净利润2.76亿元,同比增长3.24%。
今年8月底,洽洽食品公布了提价消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公司业绩。公司称,基于公司葵花籽系列产品升级带来产品力提升,以及伴随的原料及包辅材、能源等成本上升,8月21日起,对葵花子系列产品提价3.8%。
盐津铺子虽然净利润不如洽洽食品,但是净利润增速较快。盐津铺子在10月26日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7亿元,同比增长21.0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9亿元,同比增长182.85%;第三季度,盐津铺子营收达7.6亿元,同比增长34.7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78.37万元,同比增长213.19%。
值得一提的是,盐津铺子今年公司前三季度的营收、扣非净利润已经超过2023年全年,且今年第三季度的营收、净利均创下单季新高。
自从2023年来,盐津铺子的战略是:品类做减法(聚焦核心品类),渠道做加法(拓展全渠道),供应链数量做减法、体量做加法。
而对于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同比上升的主要原因,盐津铺子认为,首先是聚焦了五大核心品类:辣卤零食、深海零食、烘焙、薯片以及果干。产品全规格发展,除优势散装外,全力发展定量装、小商品以及量贩装产品,满足消费者各种场景的零食需求。最后是全渠道覆盖,在保持原有KA、AB类超市优势外,重点发展电商、CVS、零食专卖店、校园店等,还在抖音平台与主播种草引流,开通社区团购等渠道。
至于来伊份(603777.SH),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2.5亿元,同比增长6.5%;实现归母净利润7070万元,同比增长453%。第三季度营收9.37亿元,同比下降1.4%;归母净利润为亏损3981万元,同比收窄58.33%。
来伊份是上述几家零食企业中唯一净利润录得亏损的企业,虽然比去年同期已经收窄不少。与三只松鼠不同的是,来伊份早期最看重的是线下渠道的布局,而在今年发布半年报之时,来伊份表示,公司将加大力度做强赛道,力争实现门店总数增长。来伊份APP更好赋能门店和加盟商,做大店外销售,单店单天业绩提升,通过线上渠道和经销商拓展加速全国化布局和区域破圈。
根据《2023年中国休闲零食行业研究报告》,中国休闲零食市场规模将在2023年突破1.5万亿元,每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11%以上,消费者需求持续增长。目前,休闲零食企业对市场份额的瓜分已经进入下半场,而如何兼顾线上线下全渠道、如何聚焦核心产品以及如何做好食品安全,似乎决定了零食企业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