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能从资本寒冬中活下来的按摩020公司TOP10大盘点!
来源:猎掌门(izh520)
作者:猎十一
欢迎加掌门哥私人微信私聊,请注明身份,否则不通过(izh)
上门按摩虽然不属于刚需也不算高频,但有着不错的市场需求。尤其对于一些出行不方便的老年人,它的便利性有着巨大的优势。
上门按摩020平台的通病是:都在靠非常规模式的补贴过活,通过发补贴、线下地推以拓展城市,不同平台同质化问题严重。目前这一行业格局尚未明朗,能否快速抢占市场,将成为后期的突围关键。
猎掌门认为,兼并很可能是接下来的大趋势,而其中最重要是背后需要强大资本的支持。本期猎掌门,将盘点目前在此领域获得较多融资的TOP10创业公司,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功夫熊
创始人:王润
工作地点:北京海淀区
融资阶段:B轮数千万美元人民币
功夫熊成立于2014年10月,创始人王润此前曾在百度、36K工作。功夫熊的运营模式是与平台上全职技师分成,同时强调标准化服务流程。功夫熊2015年9月获得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目前已经整合兼并了推推邦、松明屋、点秋香、熊猫家和美美雅五家同行平台。
点到按摩
创始人:段珂
工作地点:北京朝阳区
融资阶段:A轮500万美元1人民币
点到按摩是一家提供保健按摩等上门健康护理服务的O2O技术公司,创始人段珂曾担任58同城商业产品总监。据了解,点到按摩的目标客户群体中,百分九十都是职业人士。目前点到按摩已入驻58到家,借助平台带来的流量导入。
云足疗
创始人:李智永P-A
工作地点:北京朝阳区
融资阶段:P-A轮3000万人民币
云足疗(此前叫上门帮)是一个提供上门足疗的O2O平台,用户群主要定位于中高端白领人群。其创始人李智永在北京拥有四家分别2000平米的逐鹿茶楼养生会所,会所内包含中医推拿,足疗、SPA等养生项目,有一定的线下实体经营经验。日前云足疗已获得3000万元P-A轮融资,投资方为中路资本。
宜生到家
创始人:于飞
工作地点:北京朝阳区
融资阶段:种子天使300万人民币
宜生到家是一个为用户提供中医调理、保健按摩两方面的上门服务的网站。宜生到家成立于2014年年底,CEO于飞为原北京富侨执行董事。宜生到家是传统线下足疗连锁店北京富侨的线上品牌。北京富侨成立于2003年,截止目前在北京共拥有近20家连锁店,两个平台目前独立运行。
推拿狮
创始人:陈超旭
工作地点:浙江杭州
A轮3200万人民币
“推拿狮”成立于2015年3月,总部位于杭州。主打上门推拿O2O服务。创始人陈超目前上海交大SAIF金融MBA在读,离职前为金地地产杭州公司副总经理。目前推拿狮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首先进攻二线城市,暂时放弃北上广深的打法,励志做推拿界的“海底捞”。
理大师
创始人:薛希鹏
工作地点:天津滨海新区
融资阶段:种子天使数千万人民币
理大师于2014年12月创立,是一个O2O模式的上门理疗、推拿、按摩服务平台。创始人薛希鹏是中医世家第六代传人,同时自己也是一名中医推拿专业医师。其家族旗下拥有自己的理疗师培训机构,机构培训向理大师平台输送理疗师。目前理大师于获得掌趣创享基金的1000万元天使投资。
熊猫拿拿
创始人:吉晓春
工作地点:上海浦东新区
融资阶段:A轮6000万人民币
熊猫拿拿创立于2015年1月,是社区O2O服务商“小区无忧”的子项目,专门针对年轻白领人群的提供上门推拿服务。CEO谷仁文曾经在安居客、阿里巴巴等公司任职,副总陆树燊也曾在腾讯和阿里巴巴等公司任职。目前服务范围覆盖北京、上海、深圳等8个城市;付费用户约30万,平均复购周期8天,回购率维持50%左右。
7点钟/飞来客
创始人:朱磊
工作地点:北京朝阳区
融资阶段:种子天使1000万人民币
7点钟是一款专业保健、养生、休闲的预约到店服务O2O平台,包含沐足、推拿、SPA等多个健康品类。“7点钟”在模式上来说,是一个O2O服务预约平台。会为用户提供基于LBS的就近技师推荐,将线下手艺人搬上用户的手机屏幕,整个流程以用户预约并到店消费后完成结束。创始人朱磊曾任担任阿里巴巴深圳分公司、阿里巴巴北京分公司总经理。目前7点钟已获联想近千万天使轮投资。
脉度理疗/便利到家
创始人:郭旭峰
工作地点:北京海淀区
融资阶段:种子天使数百万人民币
“脉度理疗”是一个提供专业中医上门推拿、按摩和理疗的健康保健的O2O服务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该平台预约心仪的按摩技师,享受上门推拿、理疗、经络等养生保健服务。创始人郭旭是雅虎中国的最早期员工,曾任人人游戏副总裁、上海巨人网络集团副总裁。
九阿哥
创始人:臧洋洲
工作地点:广东深圳
融资阶段:种子天使数百万人民币
“九阿哥”是一个提供办公室推拿服务的平台,用户可通过微信订阅号预约。九阿哥将目光锁定年龄25岁到35岁的都市白领族群,专注办公室头颈肩推拿。目标是打造标品式爆款,进入企业市场。目前九阿哥获得真格基金和3W的数百万投资。
『掌门点评』经历了去年一年疯狂爆炸式地增长之后,按摩O2O对于用户教育和用户习惯培养正在逐步完善,市场体量也目前也从零迅速激增过亿。据了解,全国推拿按摩实体门店大约在80万家左右,每年成交额保守估计在2.4万亿元左右,市场规模巨大。
以上10家公司,是猎掌门盘点的目前在此领域的最快的几家公司。
博士茶馆品牌赋能罗浮山茶庄,元宇宙俱乐部陈武营销分享
陈武营销分享
罗浮山风景区,是中国的34和避暑胜地、又是中国道教名山,被誉为34。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山出好水,好水出好茶。邓总的茶庄位于罗浮山景区附近,拥有自己的茶山、茶厂、茶壶、会所。邓总向博士茶馆团队介绍了茶庄和茶叶的情况,请大家品尝了新茶和美食,后疫情时代,健康是首要关注的,向客户提供一款健康优质独特的产品是她的初心。邓总亲自把控产品质量,很多珍贵食材源于大山。
邓总与博士茶馆创始人何总,张铭博士、侯博士、陈武营销、国信康主席李慧如等就博士茶馆罗浮山店合作展开深入交流。双方非常认可健康文化的发展理念,后疫情时代,健康尤为重要,让客户喝一杯健康好茶也是博士茶馆的发展初心,双方希望在资源、渠道等方面展开合作、携手共赢。
博士茶馆董事长何总向邓总介绍了博士茶馆品牌,由何总、张铭博士、侯博士共同打造,上千位博士、企业家、行业精英发起的高端俱乐部,目前博士茶馆加盟代理商,遍布全国,采用会员制。博士茶馆严选好物加入博士茶馆线上平台,向博士茶馆会员客户分享,也可在线下博士茶馆加盟店享受来自各地的茶饮、美食。博士茶馆线下平台更是沙龙、论坛的主要场地,会举办经常性的读书会、交流会、项目路演、项目投资、商务休闲等活动,促进人脉交流,激发更多商业价值和合作机会。罗浮山位于景区,风景气候宜人,博士茶馆罗浮山店,作为博士茶馆和博士俱乐部的合作会所,作为重要活动、经常性的举办地进行资源引流。
博士茶馆总幕僚长张铭博士介绍了博士茶馆是元宇宙时代的高科技平台和个人IP的营销平台,未来将在元宇宙的虚拟世界构建的博士茶馆未来茶空间,在这个茶空间里,所有现实中的茶,只要输入茶叶的数字代码,就能查找到相应资料。在这个虚拟茶空间里,可以复现茶的生长、生产、加工场景,看到的是数字全息技术的摆件,置身在这样的场景中,再用厚重、绵滑、饱满,健康养生,生态环保,资源知识韵味,这样的奢华饮茶体验,确实是无以伦比的享受。在博士茶馆茶空间,营销打造多个个人IP,通过知识分享获得更多合作机会,通过知识付费获得更多价值。
博士茶馆创始人候博士指出“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是有机整体,辩证统一。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是推动我国从‘产茶大国’迈向‘产茶强国’的重要路径。”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好茶产业对各地产茶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尤为重要。中国是茶叶大国,茶叶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特色产业。目前,中国的茶叶种植面积占全球茶叶种植总面积约62%,居世界第一。2023年2月28日,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茶叶产量318万吨,增产8.3%。
在做强茶产业方面,博士茶馆创始人,纪元控股张铭博士将大力投资,扶优扶强一批茶产业连锁店,充分发挥产业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全链条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争取收购几个茶叶基地,并购几家品牌连锁店,争取三年内上市。
他指出,茶叶是小中见大的特色富民产业。当前我国茶产业总体规模大,但茶产品仍然呈现出浓厚的农产品特征,消费品属性弱,表现出名茶多、品牌少,传统多、创新少,作坊多、龙头少的特点。
当下茶叶企业多为作坊式运营,标准化发展不够。真正能够引领行业的龙头企业不足,无法有效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博士茶馆带领茶行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商业化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博士茶馆联合投资人一致表示,跟着纪元博士茶馆一起,组织资金,投资茶叶产业链,早日上市并“计划在全国名优茶产地、各大名茶产区,对入选的国家领军茶企收购重组上市。服务项目上给予优惠,有的放矢地进行扶优扶强,发挥龙头企业的汇聚带动作用,推动茶叶生产方式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引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让茶产业真正成为建设生态农业的绿色产业,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除了乾坤茶产业,博士茶馆打造茶文化系统的传承和传播。在做深茶文化方面,纪元张铭博士计划,加快培育一大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叶制作技艺传承人、制茶大师,提高中国名茶、名品、名师知名度,讲好中国茶文化故事。
国信康李慧如认为,茶始终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要充分发挥中国名茶众多的优势,不断挖掘茶文化内涵,着力打造茶文化品牌,增强茶文化软实力,让一带一路世界爱上中国茶。具体来说,要因地制宜地的打造一大批小而美、精而特的特色茶文化企业群。通过不断深化融合发展,打造一批茶叶特色小镇,提升茶旅项目质量,推广茶园生态游、茶乡体验游、茶事研学游等新业态新模式。持续开展茶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活动。
茶产业的发展、茶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也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认为,从摆脱贫困到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茶产业因科技生机无限。只有坚持创新驱动,持续提升茶科技,才能让茶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在做足茶科技方面,建立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示范区,出台专项用于茶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技改配套政策,助力茶产业发展精深加工、标准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博士茶馆何总继续表示,可以派博士专家,院士驻“博士茶馆科技特派专员”,到茶叶基地作品牌,直播,短视频,自媒体运营。开展品种换代,建设生态茶园,推进绿色防控,实行“一品一码”全程溯源。完善“三茶”融合发展规划,加快传统茶企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围绕“产业+科研”“产业+文化”“产业+旅游”等多业态布局,致力提升茶叶区域公共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生产力。同时,要注重数字赋能,实施智慧茶园工程,建立茶园物联网应用基地,推广5G、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综合茶叶交易、茶叶大数据、茶产业服务和茶文化推广功能,整合优质资源,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提升现代茶产业核心竞争力。
博士茶馆创始人之一侯博士介绍了通过博士茶馆平台进行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方法和路径。国家未来重点发展高科技行业,急需突破很多卡脖子技术项目,政策、资源多重利好下,很多企业受技术成本和疫情影响,自研能力和成果有限。博士茶馆聚集了上千位博士专家,与国内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展开合作,储备了很多科技项目成果和专家,将通过博士茶馆平台与企业展开关键技术科技攻关、产学研、项目投资等多方面合作。
陈武营销分享元宇宙时代打造超级个人IP重要性,互联网经过各种渠道,以音频,短视频,图文办法快速帮助更多个体打造个人IP。国信康主席李慧如分享元宇宙时代元宇宙俱乐部将连接线上线下产业,实现科技趋势造就一大批万亿富翁
经过充分交流,邓总和博士茶馆团队达成多项共识,加盟成立博士茶馆罗浮山店加盟连锁,邓总亲自优选多款好茶、美壶、美食加入博士茶馆供应链体系,通过博士茶馆线上商城向博士茶馆加盟商、会员分享。双方充分利于场地和人脉资源,共同组建罗浮山博士俱乐部,开展茶饮、沙龙、国学、商城、直播,短视频,自媒体融合等方面合作。共同整资源,搭建共享,共建,社交高端平台。
博士茶馆将举巨资,收购茶馆加盟,茶叶生产加工基地。
8家新式茶饮品牌,竞争格局大盘点!秋天第一杯点谁好呢?
新消费浪潮走红,每一个品牌都值得重新做一遍,新式茶饮无疑是其中的排头兵,从茶颜悦色一杯难求冲上热搜,到翻红,抢占25亿网络焦点,都足以证明新式茶饮市场的火热。
资本的动作更加坐实了这一点。根据企查查公布的《近十年茶饮品牌投融资数据报告》显示,2016年至2023年上半年,茶饮品牌投融资事件共78起,其中奈雪的茶、喜茶等头部品牌完成多轮融资,古茗、七分甜、伏小桃等腰部品牌也获得了资本青睐。在资本和市场的共同催化下,各新式茶饮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相关企业注册量飞速增长,单今年前4个月就达到了2.84万家,千亿市场已成现实。
其实,国内茶饮市场(特指奶茶)起步很晚,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才有了第一杯珍珠奶茶,与咖啡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即便如此,这杯粉末冲泡饮料还是凭借着甜而不腻的口感迅速圈粉了无数人,逐渐从小众饮料成为了拥有独立店面的品牌,乃至生长为横贯大陆的连锁茶饮。多年的迭代升级后,2016年前后,奈雪的茶、喜茶等品牌开启并引领了主打天然原料、优质茶叶的新式茶饮,仅5年就让整个茶饮市场的经营理念和主打品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下已进入红海搏杀阶段。
高度竞争之下的各种危机也逐渐浮现,食品安全、抄袭风波接连不断,一组“2023年全国茶饮店倒闭超3万家,近90%赚不到钱,能活过一年的不足两成”的数据更是震惊全网。
一个行业在高速发展时总会伴随着各种波折和洗牌,在消费、资本、品牌三者之间“调味”,是其从短效的“机会”跃升为真正的大趋势的必由之路,也是每个想要冲出重围的新式茶饮品牌必须面对的课题。
新一轮的洗牌已经来临,品牌们如何布局,开启差异化突围?为寻求解答,我们盘点了8个行业代表性品牌,通过呈现当下的竞争格局和主流的解题思路,以此给到相关领域品牌、营销从业者参考。
一疯狂联名的喜茶,用一杯茶打造社交密码
总部:深圳
人均价:31元/人,定位高端
主要产品:芝士茗茶、莓莓芒芒家族、满杯水果家族等经典饮品,以及瓶装气泡水
门店布局:已布局海内外60多个城市,拥有700多家门店
融资情况:获得了来自IDG资本、红杉资本、高瓴资本等的投资
喜茶最开始只是广东江门某巷子里,一家名叫皇茶的小茶铺,或许真的有玄学,2015年改名为喜茶,并定位于“集聚中国文化传统与创意创新于一体的灵感之茶”后,喜茶迅速获得了各方资本的关注,在奈雪的茶赴港上市的6天前,还敲定了一笔5亿美元的新融资,创下新式茶饮史上最大一笔投资记录。
资本们对喜茶的青睐不是没有道理,有喜茶的参投方称:“喜茶是比较少有的不断有领先审美和价值观输出的品牌,而品牌是有跨越品类潜力的。”喜茶的品牌力主要来源于层出不穷的品牌联名,从多芬、茶颜悦色到江南百景图、爱彼迎,喜茶的联名范围已覆盖了吃喝玩乐各种场景。据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以来,喜茶已有过超80次联名,俨然已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和社交密码。
爱彼迎×喜茶联名民宿
在多方资本和品牌力的加持下,喜茶还推出了子品牌喜小茶,向中低端品牌发起挑战。在营销上,喜小茶也选择以联名的方式打开市场,目前已牵手了五菱宏光地摊车、藤原豆腐店等IP。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创立一年以来,喜小茶已开出了22家门店,全年卖出饮品超280万杯。
喜小茶×五菱宏光地摊车
二慢悠悠的茶颜悦色,以中式国风走稳每一步
总部:长沙
人均价:18元/人,定位中端
主要产品:幽兰拿铁、抹茶葡提、桂花弄、声声乌龙等
门店布局:已布局长沙、常德、武汉等地,其中大本营长沙门店数超400家
融资情况:于2023年和2023年获得来自天图投资、顺为资本、元生资本和源码资本的三次融资
茶颜悦色给自己的定位是新中式茶饮,2014年一经面世,便凭借中国风的视觉和装修令人眼前一亮,在随后的产品命名、物料设计、周边产品等方面,茶颜悦色始终如一地保持了这股浓浓的中式文艺范儿,还推出了桃花源、竹林煮茶、别有洞天、活字印刷等国风主题概念店。
茶颜悦色活字印刷主题概念店,位于长沙太平街
茶颜悦色竹林煮茶主题概念店,位于长沙福达银座
茶颜悦色方寸间·桃花源主题概念店,位于长沙新地标九龙仓IFS
茶颜悦色别有洞天主题概念店,位于长沙金国街
茶颜悦色包装及周边,图片源于网络
茶颜悦色多年深居长沙,在市场扩张上“不太积极”。直到茶饮市场竞争格局加剧,“佛系”的茶颜悦色于2023年才走出“老家”,在湖南常德、武汉开起了店。与行业其他选手相比,茶颜悦色速度相对较慢,截止目前只拥有湖南常德17家门店和湖北武汉29家门店。
“慢”不仅让茶颜悦色富有神秘感,也让品牌扩张的步子走得更稳,其创始人吕良也表示:“路一步一步走才稳,包子一口一口吃才不会噎着,第一步外出打拼如果我们不摔死,北上广深一定会来的。”
茶颜悦色主要分布布局,图片截于百度地图
为此,茶颜悦色于去年签约了第三方云仓公司拙燕仓,采用“一店一仓”的方式优化食材供应。在运营茶颜悦色也持续保障消费体验,设置了免费续杯,永久求偿等活动,并推出茶叶、帆布包、杯子等周边产品。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茶颜悦色战略入股了鲜切水果茶品牌果呀呀,或将开启新的商业模式。
三细分品类超车的7分甜,用杨枝甘露穿透品牌
总部:苏州
人均价:17元/人,定位中端
主要产品:燕麦奶杨枝甘露、茶茶杨枝甘露等杨枝甘露系列饮品
门店布局:门店数总计超过800家,上海、江苏等华东地区占比90%以上,其中上海门店数已超过260家
融资情况:2023年获得来自小米的1.5亿A轮融资
7分甜原名谢记甜品,在2015年前还不是茶饮赛道的选手,后因将堂食甜品杨枝甘露杯装化,成功迈入新茶饮赛道。7分甜最初的发展并不太抢眼,直到与餐饮全案咨询公司合众合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后,在其建议下将品牌定位由“可以喝的甜品”聚焦为“芒果饮品”,同步升级门店设计并陆续推出多款爆品杨枝甘露,才开启了迅猛的发展势头。
在杨枝甘露细分赛道上,7分甜先后打造了“杨枝甘露更好喝”“杯装杨枝甘露创造者”“再创在你的第一杯杨枝甘露”等心智,在产品层面也推出了独树一帜的杨枝甘露系列和甘露系列饮品,前不久还让杨枝甘露与地方小吃来了次共创。我们也对品牌和代理商做了专访:新品牌新代理商,7分甜×kk.将小笼包杨枝甘露送上1.4亿热搜榜。
凭借多样的产品组合和口味创新,7分甜将杨枝甘露做出了每年3000万杯的销量,不断向“7分甜就等于杨枝甘露,杨枝甘露就等于7分甜”的品牌战略推进。
随着杨枝甘露的爆火,7分甜成功在茶饮江湖脱颖而出,总业绩增长了200倍。细分赛道的胜利也让7分甜看到了弯道超车的可能性,于今年77品牌日宣布加快布局全国战略,计划围绕杨枝甘露品类推出城市限定活动,开辟华东以外的一线、新一线、二线市场。
四第三空间里的奈雪的茶,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路
总部:深圳
人均价:34元/人,定位高端
主要产品:霸气鲜果茶、芝士奶盖茶、现粹茶、冷泡茶,以及嘟嘟包、咩咩包等软欧包
门店布局:截止2023年上半年,已在70个城市开设了超550家门店
融资情况:先后获得了天图资本连续3轮融资、深创投领投1亿元B轮融资,以及今年年初1亿美元C轮融资。上市前还获得了瑞银集团、广发基金等机构的战略融资
奈雪的茶成立于2015年,定位于打造女性的第三休闲空间,凭借着“茶+欧包”的双线产品模式迅速站稳了脚跟。彼时,茶饮市场还是贡茶、们的天下,奈雪的茶将自身进一步定位为茶文化公司,通过持续输出茶文化内容和高频率上新,形成品牌护城河。
2017年,奈雪的茶率先迈开了“全国城市拓展计划”的步伐,通过发挥门店优势,先后推出奈雪的礼物、BBB酒吧,以及千平门店奈雪梦工厂等新型门店,从周边产品、酒类饮品、新式烘焙等方向布局品牌业态。
2023年,奈雪的茶再次开出全新型门店“奈雪的茶PRO”,进驻一线城市商务办公区、高密度社区,推出了茶饮、咖啡、烘焙、零食四大产品类型,进一步布局消费者全时段多个消费场景。
因为明确了发展思路,奈雪的茶发展迅猛,从近期奈雪的茶发布的首份财报来看,上半年营收21亿元和净利润4820万元的成绩尚为可观。
五曾经的小五线蜜雪冰城
总部:郑州
人均价:7元/人,定位低端
主要产品:新鲜冰淇淋、柠檬水
门店布局:已覆盖全国31个省份349座城市,拥有近1.8万家门店
融资情况:今年1月获得来自高瓴资本、美团龙珠的20亿A轮融资,最新估值达到200亿
一提到蜜雪冰城,“雪王”蹦蹦跳跳唱歌的画面就在脑海自动播放,这个擅长整活的品牌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茶饮粉末时代,彼时还是“寒流刨冰”的蜜雪冰城就以刨冰寻找茶饮行业的突破口。2006年,蜜雪冰城推出第一支新鲜冰淇淋,凭美味实惠的特色在市场上掀起了新鲜冰淇淋的潮流,“冰淇淋+茶饮”的品牌定位由此诞生。
蜜雪冰城的产品以性价比著称,因此低线城市一直是其布局重点。同时,蜜雪冰城也一直尝试着打通高端市场,曾在2009年、2023年先后推出高端茶饮品牌M+,但都以失败告终,此后蜜雪冰城沉下心来专攻下沉市场。
蜜雪冰城菜单
蜜雪冰城M+产品概念设计海报
随着在下沉地区的布局逐渐完备,近年蜜雪冰城再次吹响了反攻高端市场的号角,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开设门店,其中上海123家、北京171家、广州209家。
2023年,蜜雪冰城升级线上运营体系,和饿了么展开深度合作并上线支付宝小程序,借助平台流量激励和优惠券、服务直达等驱动力,在订单规模和增速上和高端茶饮形成对垒之势。
截止目前,蜜雪冰城在二线及以上城市的门店数量已突破7000家,占总数的近40%。
在茶饮之外,2017年,蜜雪冰城还推出了全国连锁现磨咖啡品牌幸运咖,期望复制出另一个“蜜雪冰城”。但目前看来,幸运咖扩张速度较慢,门店数量只达到200家左右。
六融茶于酒的伏小桃,开启“花月诗酒茶”日式空间
总部:南京
人均价:24元/人,定位中高端
主要产品:麻薯双芋生牛乳、杨枝甘露滑布蕾、五十度灰等
门店布局:已布局深圳、上海、成都等地区,拥有近200家门店
融资情况:2023年获得数千万A轮融资
伏小桃原名“伏见桃山”“汴京茶寮”,诞生于2017年,在2023年时就已有200家店面。然而,茶红是非多,山寨者屡禁不止,汴京茶寮在2023年更名为“伏见桃山”,近期又进一步更名为“伏小桃”。
伏小桃的灵感来源于日本一处地名,品牌创始人在游玩时受当地“茶与酒”的饮品启发,推出了“东京现代茶寮”的定位,因此日式元素融入了伏小桃的各个方面,标志性的桃子,大大的日式门帘,明亮的日系色彩等,以及日系插画搭配日文的各式海报都还原了日式风情。
广东省-深圳龙华红山天虹店
安徽省-合肥蜀山银泰店
伏小桃改名前海报风格
在产品方面,伏小桃延续中国茶的多样化和日本茶的制作工艺,推出了“花月诗酒茶”的品牌主张。
伏小桃一共有五种茶底,茉莉绿茶,蜜香红茶,蜜桃乌龙茶,若狭,风熏,和酒搭配组合成各式饮料,与日式茶室一起,营造出日式茶饮文化体验感。
目前,伏小桃在上海、深圳等城市重点商区,以“集合店拖带小型店”的思路布局,门店增速曾达到176%。但近几年,社会各界对“日系营销”表达出的反感态度,迫使伏小桃扩张速度逐步放缓。
七细分渠道发力的茶百道,一杯奶茶也能外卖
总部:成都
人均价:18元/人,定位中端
主要产品:杨枝甘露、豆乳玉麒麟、超级杯水果茶
门店布局:已布局全国大半城市,以二线及以上为主,共拥有5000多家门店
融资情况:未披露
茶百道最初以“茶有百道,用心是正道”的品牌主张驶入茶饮赛道,2016年新式茶饮大爆发,茶百道顺势升级品牌定位为鲜果与中国茶,打造民国风中式茶饮店。2023年,茶百道再次向轻快简约风转变,推出贱萌的熊猫IP和以白色极简门店风格,成功火了起来。
茶百道第一次升级时的门店
茶百道第二次升级时,推出的熊猫IP和白色简约风格门店
完成第二次品牌升级后,茶百道开始对外扩张,进驻长沙市场。通过本地营销号推广、小红书等平台引流线上外卖,以及“一杯奶茶也能外卖”的策略,茶百道在长沙不断壮大,还以同样的模式复刻至其他城市推广中。
2023年疫情期间,茶百道借助以往经验,通过社交媒体制造品牌热度,为线上店铺导流,提高外卖销量,成为当时最炙手可热的茶饮品牌之一。
茶百道在扩张的同时,亦不忘内家功夫的修炼,坚持饮品独立研发,推出市场有记忆点的饮品。
茶百道还开启了不同程度的营销联名,例如和敦煌博物馆联名的飞天觅茶系列,和泸州老窖联名的茶酒饮品醉步上道等,结合传播渠道的优势,加码品牌社交属性。
八朋克养身的茶椿风,推出功能性新兴品类
总部:上海
人均价:21元/人,定位中高端
主要产品:熬夜大补水、轻汁刮油水等纯草本茶饮
门店布局:已布局浙江、江苏、广东、云南等城市,有近70家门店
融资情况:已获得星纳赫资本投资的数千万元P-A轮融资
椿风成立于2023年,品牌名取自庄子《逍遥游》,寓意“长寿”。因为诞生于药食同源的灵感,椿风一开始定位于“养生茶饮”,后为与保健品区分,于2023年改为“养身茶饮”,以强调产品保养身体的特性。
椿风的产品组合50%为纯草本养身茶饮,另外还有30%奶茶产品与20%水果茶。
其中纯草本养身茶饮主要以人参、葛根、枸杞、菊花和金银花等中药材为主原料,通过药补食材与蜂蜜、薄荷、牛乳等天然调味剂的结合挖掘养身功效,目前已推出了熬夜大补水、解腻促消化的轻汁刮油水、祛湿茯苓百合薏米水等产品。
奶茶线和鲜果茶线则在小料上强化养身属性,推出了胶原三宝奶茶、红颜三姐妹、大活力鲜果茶等产品,在大众点评、小红书等积累了大量口碑和粉丝群体。
椿分的菜单及主打产品
目前,椿风主要布局于江浙沪和华南一带对养身茶接受度较高的地区,以一个城市“一家旗舰店”+“N个30平精品小店”的模式稳步推进。
据悉,后续椿风还将推出的天猫旗舰店,销售可以喝的养身茶包产品。其创始人胡开基透露,到2023年底,椿风有望开到300间店铺,预计营收过亿。
:秋天的第一杯“社交茶”,你喝谁?
除了上述8个品牌,新式茶饮赛道还迎来了各行各业的“新贵”。
“中国邮政开奶茶店”的消息登上热搜,“邮氧的茶”引发销售热潮,成为打卡拍照分享的社交热词;娃哈哈在2023年开始进军实体奶茶店,主打童年回忆,以消费者熟悉的娃哈哈AD钙奶、营养快线等为主要原料,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将门店开到了全国;
王老吉则推出1828王老吉茶饮品牌,主打草本新茶轻养生概念,目前开出近80家门店;主攻营养和体重管理品牌康宝莱,近期也将营养俱乐部升级为“瘦身奶茶店”,推低卡纤体奶茶系列。
山雨欲来风满楼,各新贵品牌们目前发展较缓慢,无法与赛道主要的选手们抗衡,却也实实在在地为这场风雨助长了声势。在经过野蛮生长、跑马圈地阶段后,新式茶饮迎来了真正激烈竞争的局面。
随着消费需求越发细分,呈现出多品类、多渠道、多人群的特点,新式茶饮赛道的马太效应也越发明显,各品牌都在使劲浑身解数成为头部品牌,它们的差异化解题思路,不难发现以下共同的趋势:
1、加速供应链建设,构建硬实力:
供应链不仅决定了品牌经营半径,对于茶饮而言还决定了原材料质量,乃至成为当前茶饮品牌ROI偏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看到,无论是头部品牌喜茶、奈雪的茶,还是茶颜悦色、伏小桃等区域品牌都在不断提高品牌冷链运输效率和仓储信息化程度。
蜜雪冰城能开出万店规模,也是得益于品牌很早就构建了自有的中央工厂、研发中心,以及仓储物流中心等,使得蜜雪冰城拥有其他品牌难以匹敌的价格优势,可以规模化推进门店。
2、产品创新,颜值与口味并进:
在包装设计和产品口味这两大消费者心智重要组成上创新,成了当前品牌们打破同质化的重要手法。从茶颜悦色的国风设计和伏小桃的日式美学引发的购买风暴,到茶百道两次门店视觉的不同效果和喜茶的灵感设计,都证明了颜值对于新式茶饮的重要性。茶饮品质也在逐步提升,从芒果、椰子到中药材,原料品种越来越多样,口味也越来越富于变化和健康化,连上新频率也逐步缩减,从一周一次刷新到平均每5天一次。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在颜值还是口味上下功夫,食品安全都是第一保障,近期频发的卫生问题,无疑为各大品牌敲响了警钟。
3、细分化产品,发展主打饮品:
7分甜定位杨枝甘露赛道、椿风开辟养身茶品类,聚焦茶饮细分品类重新定义品牌,做到“品牌即品类、品类即品牌”也成为当前不少品牌们的选择。细分品类的选择需要迎合当下的口味趋势,在一定认知基础上结合品牌特性精细化单品运营,才能在消费者心中留下差异化印象。例如,7分甜选择杨枝甘露就是源于招牌产品、品牌沉淀和口味市场对杨枝甘露的喜爱。
4、强化“奶茶社交”属性,加码品牌势能:
有价值感的品牌更容易获得投资圈和消费者的信任。跑马圈地的时候没精力做品牌,但随着竞争加剧,新式茶饮品牌们逐渐从门店、产品设计的视觉营销,到牵手各品类表达自我价值观的跨界营销,不断构造自身的“奶茶社交”属性。它们通过满足消费者的社交需求,以新潮文化的品牌形象与之建立更深厚的情感链接。例如,开篇提及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原本是一场互联网用户自发的“撒狗粮”行为,却短时间内两度成为一种追求生活质感的仪式,乃至很多品牌上新、开新店时对吃喝玩乐平台的青睐、通过跨界联动加强IP合作,都在探索和延伸新式茶饮的营销触点,满足消费者的社交诉求。
5、开创副牌,构建多元品牌矩阵:
当下的茶饮市场,一边是蜜雪冰城牵头的“上行”,一边是奈雪的茶、喜茶等为首的“下沉”。在茶饮之外,各品牌默契斐然,不约而同地跳出赛道寻求新的市场机遇。
喜茶投资咖啡品牌w、奈雪的茶打造新式烘焙特色门店、蜜雪冰城推出咖啡品牌幸运咖等,不仅拓展了新的品牌线,还帮助品牌们推出更有针对性的新品与自家茶饮打配合,更快的抢占市场份额。
对于当下的新式茶饮品牌,以上五点呈现的仅是最鲜明的竞争框架,至于在框架内填补什么内容、如何塑造骨肉、怎么构建品牌护城河,还需要长久的摸索和细致的规划。
无论如何,就如同完美日记依靠小红书走红、小罐茶凭借活化传统茶发家,相较于“后知后觉”的追赶趋势,“先知先觉”的创造趋势才是决胜这场大战的法门。
先于时代一步,又不跨得太远,新式茶饮还有哪些可能会演变的路径,我们期待各品牌的演绎,也欢迎大家评论区一起讨论。
来源:数英DIGITALING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