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煲仔饭加盟店

本文目录

我,加盟卖煲仔饭,18个月回本却还是被“算计”了

文螳螂观察

作者青月

三年疫情,实体哀嚎遍野。

不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3.9万亿元,同比增长3.1%。网上实物商品零售额约为1.2万亿元,同比增长8.2%。以此推算,线下社零总额约为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这是线下社零总额自2月份以来首次出现的同比正增长。

虽然三季度实体零售开始有了好转的迹象,但实体零售各业态企业的压力依旧沉重,餐饮尤甚。今年7月,克里斯汀在上海的多家门店处于关闭状态;8月初,网红炸鸡品牌P关闭了位于江浙沪的7家门店;8月10日,舌尖英雄全国首店关门歇业,随后到8月底,其位于北京、郑州、长沙等多个城市的加盟店被曝关店、经营异常等。

在这样的环境下,还要选择餐饮这个方向创业,似乎是死路一条。来自某一线城市的饭先生偏不信邪,在疫情最严重的2023年,将餐饮、实体、加盟三个“雷”踩了个遍,创业ff叠满,饭先生能否全身而退?

明知山有虎,偏向“餐饮加盟”行

广西的蒋女士,在实地考察后,发现某加盟餐饮公司的样板间人潮汹涌,冲动之下交了加盟费、签了合同,结果到进货环节,发现公司发来的价格是市场价的一倍以上,蒋女士的店一个月都没有撑过。

河南的李先生,因朋友称自己“有渠道”成为某品牌奶茶的区域总代理,喊上好友狂投400万元,最后石沉大海、血本无归。

湖南的吴先生,受“明星效应”的影响,加盟了某明星代言,“毛利高达70%”的奶茶店,结果不仅无人问津,加盟商的承诺售后服务完全没有跟上,加入维权群才发现,光这一个群里就有100多名加盟商亏损......

被“餐饮加盟刺客”背刺的玩家数不胜数,饭先生却还是执意要跳入这个坑,其实也有他自己的考虑。

一是因为,后疫情时代,由于中国餐饮市场连锁化进程仍在不断加速,越来越多从前专注直营的餐饮品牌开始放开加盟,其中不乏老乡鸡等知名品牌。有了这些品牌的加入,餐饮加盟正在变得更加正规,舆论风向也有所改变。

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2023年,饭先生就开始选择适合加盟的餐饮品牌,很现实的是,动辄六位数的加盟费,让他望而却步,始终没有迈出第一步。

一等就是两年,没等来合适的品牌,疫情倒是“不问自来”,一时间实体餐饮倒了一片,就在饭先生思考是不是该打消念头之际,有家之前看好的煲仔饭总部主动降低了加盟门槛。

不仅加盟费少了一大半,还承诺两年后返还,而且两年前这个省内数一数二的煲仔饭品牌,对员工数量、门店面积都有十分苛刻的要求,但现在也全部放宽了,这意味着,加盟费、员工工资、门店租金都有所缩减,饭先生几乎没怎么犹豫就选择了加盟。

一年半回本,是实力还是运气?

2023年底,饭先生的煲仔饭正式开业,总投资在25万元左右。

物业7万元,含第一年租金、转让费、电力增容;装修8万元;加盟费2万元;设备及其他一些费用8万元。18个月后,饭先生就收回了全部的成本,在实体萧条的大背景下,饭先生对于这个成绩是满意的。

当然,这个创业回本的速度即使放在疫情之前,也相当不错。至于为何能击败“餐饮加盟刺客”,饭先生对「螳螂观察」说了三点原因。

第一是盈利能力,这家煲仔饭定价略高,在其他类似的产品买十二、三块的时候,该品牌的售价平均下来已经超过了20元,并且饭先生的店周围有三个产业园,几千家公司,上万个员工,饭先生每天能卖2000元,就可以保本微利,而现在饭先生店里的日销稳定在2500左右,所以短短18个月就收回了全部成本。

第二是标准化程度,饭先生选店面的时候,总部会派招商人员实地查看审核把关;饭先生招聘的员工,总部免费帮忙培训;煲仔饭用菜量大,总部还贴心的提供送菜服务,前一天下单,第二天就能配送到店,量大、准时还能保证食材的新鲜。

不仅如此,这家煲仔饭走的是预制菜的路线,在疫情零星爆发的大环境下,外卖才是餐饮的出路,如果要坚持现炒,肯定会影响出餐速度,这家煲仔饭,80%的单品都能在接单2分钟内出餐,并且预制菜也更有成本优势,这也成为了饭先生熬倒周围两家只做线下的快餐店的关键。

第三是渠道话语权,饭先生的店,堂食和外卖是同时上的,平时堂食占大头,但在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外卖收入会占到总收入的60%,外卖简直就是餐饮业的第二生命线。

可是,重要归重要,可哪个做餐饮的不是对外卖又爱又恨,22%的抽成,这抽的不是营业额,抽的是餐饮人的大动脉啊。

幸运的是,饭先生选择的煲仔饭,是一个知名连锁品牌,在当地是妥妥的NO.1,所以在美团上的抽成也会比别家少4%,这意味着什么,以饭先生的店为例,日销2500,线上占60%生意好的时候,每个月能少被抽2000多块钱,要知道,饭先生的店,一个月的房租也才3500。

除了抽成更少以外,美团、饿了么强迫商户“二选一”的事情,饭先生也经历过,但因为有品牌撑腰,他果断拒绝了,两家外卖平台都上,不仅没人为难他,店的曝光度、销售额也没受到影响。

盈利能力不错、标准化程度高、渠道话语权足,饭先生能回本也是顺利成章的事情,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他确实选择了一个比较靠谱的餐饮品牌,可即便是在“餐饮加盟刺客”包围圈里突围的饭先生,对于餐饮加盟也有一些怨言。

威胁、关店、抢生意,餐饮加盟这条路不好走

作为餐饮加盟大军中,极少数赚到钱的人之一,饭先生依旧对「螳螂观察」表示,投资有风险,创业需谨慎,并讲述了真实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两件事。

在开店第一天的时候,因为附近打工人众多,新店又有优惠,所以直接爆单了,但总部规定,所有煲仔饭的大米都需要提前泡水30分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煲仔饭的口感。

可是,即使前一天饭先生按几倍的量备菜备饭,做足准备,结果还是没扛住单量暴增,提前泡好的大米,到中午就用光了,重新泡又要再等30分钟,打工人就一个小时的午休时间,哪有多余的半个小时等你慢慢泡米,更何况还有外卖小哥嚷着催单,你跟他说要泡米半个小时,他不掀翻你的桌子才怪。

没办法,饭先生只能偷偷拿没泡足30分钟的米先顶上,饭先生觉得k,顾客说没问题,总部派来的督导不干了。

督导发现员工拿泡水不足30分钟的米做饭,本来也就打算敲打敲打就算了,但因为开业第一天太忙,员工们脚底都磨破了,没听到表扬,先被劈头盖脸的训了一顿,瞬间就炸了,怼的督导火冒三丈,最后气的他直接拿出手机录视频,扬言“这事没完!”,表示自己一定要告到总部,搞到饭先生关店为止。

不幸的是,规章制度里确实规定了这一条,最严重的后果可能真的要关店。开业才一天,就要闭店,饭先生慌得一批,只能拿出哄老婆的那一套,低声下气地赔礼道歉、做保证,红包、礼物一个不少,算是“割地赔款”了,念在确实是初犯,而且态度良好,最主要的是马屁拍的到位,督导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了饭先生。

如果说这次“泡米事件”,饭先生的责任更多点,接下来这件事,完全是总部作妖。

今年,总部看到饭先生生意越来越红火,觉得这块肥肉不能让饭先生一个人吃,于是隐隐约约的透露出想在饭先生所在的商圈,再开第二家店。

一条不到百米的小街,开两家一模一样的煲仔饭?这下轮到饭先生吃不下饭了,再好的生意也架不住这么分流,这样做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两家店都吃不饱,大家一起完,只有总部埋头赚加盟费。

你不仁,我不义,饭先生狠狠心,居然想出来一个“诈胡”的计策,主动和总部说,新店我超感兴趣的,让我来搞吧。

考虑到饭先生毕竟是合作了一年多的老加盟商,而且对这个商圈比较熟悉,再加上,总部知道抢自己人生意,玩的是损招,也有点不好意思,所以就同意将这个分店优先划给饭先生。

揽下了这个活,饭先生该吃吃,该喝喝,但开新店的事,一件都不做,总部来催,他就说你看这街上哪儿有好门面?拖了几个月,总部倒是没再来问过,也不知道是不是放弃了,但饭先生表示反正他已经回本了,能拖多久就赚多久,实在拖不下去了,再开一家店就当少赚点。

总而言之,在现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实体+餐饮+加盟,无疑开启了创业h模式,不管是开店第一天就被威胁关店;还是营业额不错,就要被自己人抢生意,这样的情况,搁谁身上受得了。

像饭先生这样,一条命通关的,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人现在还在坑底“躺平”呢,所以如果真的想走上创业这条路,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调研,千万不要因为受到鼓吹或者其他影响,就脑门一热就冲向了“九死一生”的前线。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螳螂观察】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泛财经新媒体。

•微信十万+曝文《“维密秀”被谁杀死了?》等的创作者;

•重点关注:新商业(含直播、短视频等大文娱)、新营销、新消费(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区块链等领域。

力争成为“大鱼”的煲仔皇:2023年目标开店200家

煲仔饭,是一款发源于广东地区,流传近千年的中国经典菜肴,它的历史文化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煲仔饭呈现出来的也是浓浓的中国文化,煲仔皇作为煲仔饭品类中的头部品牌,也凭借其独特的风味迅速风靡全国,征服了全国食客的味蕾。

随着国潮餐饮崛起,越来越多人抱着品味的目的去尝试煲仔饭产品,这意味着商机和机会。而头部品牌煲仔皇2023年的目标开店数是200家,到2025年总店面达到500家,期间将兼顾直营店和加盟店均衡发展。区域布局上,门店将逐步从北京、合肥、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向南辐射。

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2023年我国连锁餐饮行业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13年的25569亿元增长到了2023年的57316亿元,7年时间实现了124%的增速,而在国内消费升级的背景下,餐饮市场基本面呈现长期向好的态势,中国餐饮市场突破10万亿规模的日子将很快到来。

人们说:历经疫情洗礼,市场上真正活下来的强者,将迎来更广阔的生长空间,这也是中国餐饮品牌的黄金时代。

煲仔皇创始人也表示,在煲仔饭细分品类赛道,品牌门店屈指可数,未来,煲仔皇不仅要做好自身的品牌建设和创新,还要赋能赛道,把水做深,力争成为“大鱼”。

经过八九年的试错迭代,无论是产品研发、前厅后厨还是企业管理,煲仔皇已在煲仔饭的标准化上树立起品类样板,门店盈利模型也得到了验证。除去产品的高品质标准化,在设备的数控化、智能化升级上,煲仔皇的创新也对品类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除了不断完善门店模型、组织系统、供应链等等,煲仔皇也小范围开放加盟,并对加盟商运作有一套谨慎标准。除了严格的筛选标准和合同条款,煲仔皇还会对加盟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培训和考核,除了提供选址、装修、运营等一系列支持,总部也会进行远程监控和落地检查。

煲仔皇创始人薛国巍也表示,日后会计划上市,目标是争取十年之内走出国门。

煲仔皇薛国巍:一碗煲仔饭崛起背后的坚持与创新

7月26日,开店邦和军师智库餐饮研究院主办的“连锁·创投·BOSS面对面”第二十二期直播中,通过军师智库餐饮研究院院长欧峰(以下简称“欧院”)与煲仔皇创始人薛国巍(以下简称“薛总”)的对话,为我们展现了一场以“一碗煲仔饭崛起背后的坚持与创新”为主题的分享。

薛总根据自身深耕餐饮赛道20多年的实战经验,为我们分享了如何打磨单店模型、连锁品牌应具备哪些条件、品牌如何升级和迭代、如何构建加盟商关系……

直播期间更是金句频出:

“一个品牌要想代表一个品类,它必须把握住品类的首要特性。”

“我要奔着世界去,我不上市,好像就没有力量去世界。”

“一个品牌能够做成连锁,它必须具备三个先决条件:有竞争力的单店模型、安全稳定的供应链体系、高效执行的组织力。”

“作为一个品牌的创始人,应该先知道自己的模式边界在哪里,不能生搬硬套。”

“我们强调横向做减法,纵向做加法。”

……

特邀对话嘉宾简介:

薛国巍先生

煲仔皇创始人

二十余年餐饮老兵

黑马营学员,北京大学创业营学员

中国烹饪协会丨优秀企业家

中国烹饪协会丨中国快餐功勋人物

连续创业者,先后加盟过两个品牌,创办过两个品牌,其中「煲仔皇」创立于2012年,目前已进驻全国20个城市,百余家门店。

以下是部分直播内容整理:

PART2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欧院:薛总,您作为一位从业20多年的餐饮老兵,是怎样的一个契机和初心让您选择在2012年创立“仔皇煲”?

薛总:2000年,我以老快餐品牌“老家肉饼”的第一个加盟商的身份进入餐饮行业。七年后,因为合约到期,我就出来创立了自己的第一个品牌“一品三笑”,如今它已是北京的一个老快餐品牌了。

2011年,我从“一品三笑”离开,经过深思熟虑,于2012年第二次创立了自己的餐饮品牌“仔皇煲”(就是如今的「煲仔皇」)。这次创业,于我而言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决定。在过往的12年中式快餐连锁从业中,我积累了大量的餐饮经验,而每个连锁餐饮人又都有一个“打造中国麦当劳的梦想”,我也不例外。我阅读了大量有关麦当劳的管理资料和一些名著,希望未来有机会做出一个国际性的餐饮品牌。

基于梦想,我首先选择了快餐赛道,我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做出大规模和大体量的赛道。而在快餐中的米饭类、粉面类和小吃类这三大细分品类中,我选择了米饭类。

选择煲仔饭品类,我有三点考量:

一是品类成熟。“煲仔饭”是经过市场多年教育的成熟品类,可能有机会。

二是有品类无品牌。“有品类无品牌”就是一个最大的机会。基于此,我开始整合资源,寻找相关的师傅和设备,了解煲仔饭制作的大量细节,并亲自打磨煲仔饭的单店模型。

三是品类有一定的议价能力。拉面类的客单价比较低,但煲仔饭的客单价相对高一些,毛利率空间大,成本结构比较容易实现。煲仔饭的形态有两点:①比较中式,有很强的中国文化的符号;②煲仔饭是一个“米+酱汁+浇头”的组合型产品,比较容易标准化,未来产品的延展性比较好。

PART4

八年调模型,十年磨一剑

欧院:薛总,您用了8年时间在调模型,2023年才调整完,但「煲仔皇」在2016年就获得了第一轮融资,您觉得当时资本为什么会投您呢?

薛总: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第一,投资人相信我的愿景。因为模型可以慢慢调整,投资人相信凭我的经验肯定能调成。

第二,投资人觉得我的愿景足够宏大,值得参与。我们的愿景是:打造令世界尊敬的中国餐饮品牌。

投资人之所以认为我们的愿景宏大,我认为有以下两个原因:

原因一,中国这么多好吃的品类都会出海。这个大逻辑所有人都会相信的。

2012年,全国都在说“中国梦”,中国崛起最重要的就是中国文化的崛起。我们中国本身就是饮食大国,中国人说自己的饭好吃,全世界人都是认同的。如果中国崛起,中餐出海是一个必由之路。

原因二,我选择的米饭类赛道,出海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快餐容易规模化,再加上我不是奔着上市去的,是因为上市是其中的一个节点,我要奔着世界去,我不上市,好像就没有力量去世界。所以上市只是我们的一个里程碑,我们真正要做的是未来去国外开店,去美国、去东南亚开店,这个是我们未来的一个方向。投资人可能觉得这个靠谱。

欧院: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能够把一个品类、一碗饭用10年时间做到110家店的心力,不是一般餐饮人能做得到的。为什么您的团队也能够跟您有同样的心力?

薛总:您说的“心力”这一点很重要。我的团队对我就比较信服。一个创始人特别关键的时候,就是当所有人都看不清路的时候,你敢不敢走。这非常重要。尤其在创业初期,你就是那个引领的人,你是敢走迷雾的人。

我在做「煲仔皇」之前,我就想把一个品牌做成连锁。我认为,它必须具备三个先决条件:

条件一:有竞争力的单店模型。

条件二:安全稳定的供应链体系。

能够辐射全国的供应链,本质上要把货物运到各个门店是非常重要的。

我从第四家门店开始整合供应链。那时候,「煲仔皇」的所有东西外包给OEM,我都亲自找每一个供应商谈梦想,我说我们一定可以做大,不管多少钱,你给我做就行,我不跟你砍价。

当时开到四家门店时,我们的成本从33%直接上升到了45%。餐饮人都知道,成本45%就意味着根本不可能有利润。

但那时候我并不在乎利润,我要的是结构,我一直强调先把结构做好,再去做“皮肤”。

早期的时候我更关注的不是利润,而是整个系统和结构。

条件三:高效执行的组织力。

早期,单店模型重要。但越到后期,组织力比单店模型更重要。大型连锁就是靠组织力的。

从开3家店的时候,我就有了一个11人的小管理团队,也可以说是业务中台总部,每人负责一个板块,让他们从一开始就有系统管理的手感。

随着门店的增多,组织结构也在慢慢完善。

另外,在打造组织力的时候,我们的企业文化也打造得比较好。大家都知道我们要一起做一个有梦想的事,虽然有很多挑战,但初心一直没变,因为我一直在坚持做这件事,所以就跟着我一块干了,直到干成为止。

实际上,我在创业的时候,就同时在构建这三根支柱,只不过单店模型那根柱子是在2023年才立好的,但供应链和组织力这两根柱子都立得非常好。可以说,我为「煲仔皇」未来快速奔跑提前打好了地基。

2023年疫情之后,我们开了六七十家店,然后就逆势爆发了。

PART6

构建伙伴关系,共寻长期效益

欧院:据我所知,很多竞品很早就开放加盟了,甚至有些品牌也已经跑出来。「煲仔皇」去年开放加盟,是不是意味着要开始快速奔跑?

薛总:我们不是快速奔跑,我们是逐步加速度奔跑。我们的加盟对象大部分是城市合伙人,单店加盟商非常少。即便是单店加盟商,我们也会把他培养成城市合伙人。

我们南京的城市合伙人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开了17家店;常州的城市合伙人开了4家店;厦门的城市合伙人6个月开了4家店;宜宾的城市合伙人也开了4家店。

我们加盟的逻辑是把加盟商培养成自己的团队,像培养成“区域经理”。

我们跟加盟商从一开始就构建伙伴关系。

与加盟商的利益分配已经决定了你的终点会到哪里。如果你一开始就跟加盟商是博弈关系,你注定会跟加盟商决裂。因为加盟商追求的是短期效益,而品牌追求的是长期效益,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

加盟商考虑的是我如何短期能够有投资回报,所以注定会在营运管理的过程中,追求利益最大化。

比如,偷工减料。

我们采取了三个措施:

第一,合同条款非常严谨。

我们把加盟所有营运的细节详尽地写入附件,涉及到市场部、培训部、品控部、财务部、供应链等部门。

把我们能够想到的所有问题全部都写到合同附件里,所以加盟合同很厚一本。

这是“丑话说前头”。

第二,门店运营支持。

在运营的过程中,我们跟加盟商是伙伴关系。

比如,疫情来了,我们也赔钱,但还是主动免了加盟商的管理费。

平时我们也真心实意帮加盟商把门店运营好,让他们挣钱,这是一个大前提。

比如,帮加盟商做运营分析,让加盟商跟我们一起开运营会。同时,他们可以看到我们直营店的所有数据,所以他们也会对我们开放所有数据。这时候就是一种伙伴关系。

让加盟商感受到总部对他们的诚意非常重要。

慢慢,我们就把他们转化成品牌的一份子,成为我们区域市场的品牌代言人。

第三,加盟商激励机制。

为了更好激励加盟商,我们会设定一些期权给加盟商。

做到我们规定的程度,就有机会参与到品牌总部的股份中。

这就把加盟商从短期利益的视角拉到了长期利益的视角。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