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加盟店一年后不在加盟

本文目录

网红拌面批量倒闭,加盟商亏损60万,食品安全问题成主因?

当加盟品牌遇上短视频,那简直就是如鱼得水。最近几年有很多小品牌的店铺在短视频的帮助下,迅速扩展到了几百家店铺,成为了拥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

我们并不能说当下的生意难做,因为确实有很多人抓到了机会,让一家夫妻老婆店成为了在全国都小有名气的品牌连锁店。例如:x膳荷、XX7咖啡、X爷拌面等。

这些品牌都是最近两年才迅速崛起的品牌,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短视频太神奇了,只要流量够大,就会有人主动找你加盟。

这几个品牌有三个共同点:

第一、全都是短视频赋能做起来的品牌。每个品牌背后都有一个网红博主来主推,这些网红有两个是投资人的角色,通过自己的人设和流量来给品牌赋能。另外一个是创始人,野心相对更大一点。

第二、吸引小白创业。做过餐饮的人大多不会加盟这些品牌,因为这些品牌都没有经过市场验证,不可能这么快就去加盟的。很多没有创业过的人不懂这些,他们只看宣传中店铺的营业额和利润,这些都是营销常见的方式。

由于餐饮小白创业,大多都要依靠总部的扶持,在应对突发情况和本地化上,相关经验和能力都不足,这也是餐饮小白加盟容易倒闭的原因。

第三、总部扶持不够。如果一个品牌在加盟店加盟之后,总部并没有给予相关的帮助,只是让他们自己去尝试,那么失败之后就会出现非常坏的口碑。相反,就算失败了,加盟商也会选择认了。这些新品牌由于都想轻资产运营,也就不会大规模招人来扶持加盟商,能不能做成,主要靠的就是运气。

特别是最近,我刷到了好多X爷拌面加盟商痛斥品牌的视频。

其中有一个加盟商的哭诉让我印象深刻,他表示,自己加盟之后,一共亏了60万左右。其中有10几万交给公司总部了,等店铺开起来的时候已经花了40多万。后续的运营等又花了10多万,一个小小的拌面店就亏了60多万。

为什么会亏得这么惨呢?加盟商认为最大的问题出在了食品安全上。

店铺开业第一天,营收超过了5000元,整体来说,还是挺满意的。不过后续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让自己非常无奈。总部批发的木耳料理包里有石子,直接把顾客的牙给崩掉了,找到总部,总部只愿意赔料理包的几块钱,其他的不管。卤蛋产品生蛆,总部也只愿意赔偿1块钱,因为加盟商的批发价就是1块钱。炸酱包里也出现了不明塑料产品,烤肠里出现了老鼠屎。

接连不断的食品安全问题让加盟商疲于应对,找到总部之后,总部就是不愿意解决,只是赔偿产品本身的价格而已。这种做法让加盟商不仅仅损失掉了一部分客户,还让加盟商承担了太多赔偿的费用。

愤怒的加盟商决定不再去总部解决问题,而是开始在网上揭露品牌本身存在的种种问题。

其实,食品安全问题可能只是导火索,品牌本身存在的问题还是挺多的。例如:品类、定位、口味等。

拌面这个品种看似很有市场,其实非常看重地域。假如一个地方本地人居多,然而这个地方又都是吃米饭的,那么拌面要卖给谁呢?国内有很多城市的人都不喜欢吃面,首先是习惯问题,面食很容易长胖。

当然,品类有问题就算了,只要位置开得好还是可以补救的,可问题是它的定位还挺高。一碗拌面的价格要18元左右,这个价格可以吃很多种美食。如果定位不好,至少应该口味超预期吧?这样才可以赢一个好未来。

问题就出现在这里,很多吃过X爷拌面的人并不认为它们家的拌面好吃,反而认为不会再吃第二次。

其实这个品牌之所以能够在最近两年发展迅速,可能跟一个网红导师有关系,他在网上出现的身份是讲师加投资人,给人的印象还算是正面。可能有一些加盟商是看在他力推的情况下,贸然选择加盟的。

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导师捧红了这个品牌,然后又被现实给打败了,最后搞得自己的名声也一塌糊涂。

《颠覆与重构》作者胡华成表示,任何厉害的商业模式一定是建立在产品本身的,如果产品不过关,早晚也要经历一次过山车。加盟模式确实是餐饮品牌快速做大做强的模式之一,但是食品安全问题一定是重中之重的问题,除了食品安全问题以外,一定要有超预期的体验,这种体验可以是产品本身,或者是服务。不能给人一种平平淡淡的感觉,这是很难引发顾客回购的。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用颠覆式创新与新商业模式融合,全世界都是你的舞台!

在新商业的世界里,没有被淘汰的行业,只有被颠覆出局的企业,未来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颠覆式创新与商业模式重构上。一家公司或者一位老板,如果颠覆与重构能力短缺,注定会提前败下阵来。

请记住:没有创新力,哪有想象力;没有想象力,何来竞争力!

品牌改革:麦当劳提高加盟商续约门槛,不得不打的硬仗

专栏作家:朱金科,《打赢品牌仗》作者

文字校对:王铁担

美术设计:李妙章

文章字数:5000-15000字

阅读时间:5-15分钟

写在前面

众所周知,麦当劳是全球知名餐饮连锁品牌。他们最近几年甚至开始缩减直营店数、增开加盟店。但鲜为人知的是,它转型的最大障碍,竟然是它征服全球60年的开店伙伴制!

2023年6月底,麦当劳因顾客数连续多年衰退,且与部分加盟商陷入长达7年的争吵,它决定大改已实施一甲子的加盟规则。

麦当劳领导人悟到比起卖薯条、汉堡,销售“可以卖麦当劳薯条、汉堡的权利”,才是它的赚钱老本行,更重要的是它管控、审核加盟商的能力,也将影响它的成长前景。

它宣布,2023年起,美国市场的加盟商每20年须通过新审查才能继续经营门市,不再是简单的续约;想要加盟更多地点,也需要额外提出申请,且加盟商子女接班不再被授予加盟资格优待。

但我们主要注意的是,麦当劳93%店面都是加盟店,助它扩张到全球,2023年加盟费占它的营收近6成,为何它要冒着加盟商缩编、洗牌的风险,也要改变规则?

原因在于,麦当劳和加盟商合作无间的模式,已经出现两道难以忽视的裂痕。

壹、数字化转型变争执来源,涨价使客人变少,再引恐慌

麦当劳在竞争中力推转型,却加重加盟商的负担,双方陷入争吵,麦当劳不得不替双方关系按下重启键。

曾经,它之所以成功,就是和加盟商双方互信。

加盟商相信麦当劳的餐点能吸来人潮,因此愿意以加价40%的价格承租属于它的土地,并每月缴交权利金,换来业界最高单店营收和盈利保证;

它则相信加盟商会努力销售餐点,因此将营运成本“外包”。当一般餐饮业营益率不到10%,它却享有高达逾40%的营益率。

一些经典麦当劳餐点也来自加盟商的创造。例如,大麦克由美国宾州匹兹堡一家加盟店推出;满福堡则是加州一位热爱早餐的加盟商发明。

但互信已渐渐流失。打从2015年开始,麦当劳因应店面平均营收连两年比前一年下滑,推出全天候早餐,但增加加盟店工作量,引起抱怨声浪;

2023年,它打算向每位加盟商一次收取1万2千美元,支应装自助点餐机等数字化转型成本,激起加盟商联合抗议;

去年,因为“黑人平权运动”,好几名黑人加盟商把它告上法庭,指控它种族歧视,害他们在营收低的地区营业。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争吵,麦当劳声称加盟新规是为了增加少数族群加盟商数量,但实际上,很可能是借机筛选真正契合的加盟伙伴。

《华尔街日报》报导,在一次加盟商在场的会议中,麦当劳美国总裁乔·厄林格(JEi)直白表示:“我们需要一起建立未来的人,不在这个房间里。”

第二个裂痕则是,它和加盟商共同致力吸引的客流量逐年下滑,因此它要用更严格的“家长式”领导,助店面吸引客人。

对于目标是所有人都能轻松、快速享用食物的麦当劳来说,顾客数量是重要指标。但,2013到2023年,它的总顾客数量减少超过13%;今年第一季,它疫后的顾客数仍比去年同期减少1%。

为何会这样?原因有二:

一个原因是,市场竞争激烈,ShkShk等主打天然食材及体验的“快休闲”餐厅崛起;

另一个原因是,它主动摆脱廉价定位,不仅涨价,并推出高定价餐点,因此流失低收入顾客;同时,单笔交易金额变大,今年第一季它每位顾客交易额比2023年同期成长5%,撑高单店营收。

客人变少、但买得更多,对麦当劳来说有益无害,但对加盟商来说是好坏参半。麦当劳现任CEO坎普辛斯基(ChiKziki)在2023年曾坦承:“我们一半以上的加盟商是第二代和第三代,他们知道,如果客户越来越少,一家家族企业难以代代传下去。”

贰、投诉率将成加盟关卡,新规上路,关系再降冰点

如何平衡销售成长及顾客数量,让加盟商安心?高价转型路不回头,因此麦当劳从“店面体验”下手,要用更严谨的规则,让门市成为顾客想要光顾的目的地。

例如,加盟商未来想要新增加盟点,必须通过“顾客投诉多寡”关卡。2023年,它首次增设“首席客户官”(ChifCOffi)一职,目标是让顾客自助点餐、得来速、店内用餐的过程更无缝,并据此推出新评分机制,明年起,总部每年将访查每间加盟店6到10次。

然而,在实际成效未出炉前,它的做法对加盟商只有压力更大的作用。餐厅咨询公司KiwkiEiRh调查发现,新规宣布后,加盟商将他们和总部之间的关系评为1到5分间的1.19分,是近20年来第3差的数字。

麦当劳近年来积极替品牌注入活力,找来偶像团体防弹少年团(BTS)联名餐点,又推出会员制。但,它成功的秘诀,其实一直是与加盟商共同成功。

总而言之,这次麦当劳重置与加盟商关系的行为,显现出一家成熟的餐票品牌如何在转型的同时,也让加盟伙伴对未来充满信心,是它一大考验。

开放加盟后,喜茶把首家手造店关了

继关停喜小茶之后,喜茶再次出现关店现象。

近日,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称,喜茶位于深圳南头古城的首家“手造店”已于近日关闭,而这距离其开业不过1年多时间。

喜茶南头古城店是喜茶全球首家“手造店”,店内产品曾有50余款,灵感来源于喜茶的人气产品,且仅在该店内出售。

为让顾客更好地体验不同类型的手造产品,喜茶曾在三层店面中对产品分“层”呈现:一楼作为对外窗口,展示手工备料的过程,并提供手炒冰系列产品;二楼设有点单区、取餐区,提供手造茶系列产品;三楼设有手冲茗茶区,为顾客提供手造纯茶与手调创意茶的品饮与社交空间。

根据网友发布的价格表显示,喜茶“手造店”产品价格大部分在30元以上。例如,手炒泰奶椰椰冰价格为30元,手捣鲜杂莓价格为38元。还有50元与70元价格带产品,例如慢磨山竹仙露价格为75元,实在整颗生椰价格为55元。

从价格体系来看,今年年初喜茶调低了自己主流产品的价格,并关闭了主打平价的子品牌“喜小茶”,随后展开事业合伙业务,“手造店”是喜茶的高端产品带。

对于喜小茶关闭的原因,喜茶表示喜小茶是喜茶在产品和价格带等方面做出的新探索和努力,随着喜茶价格向下调整,喜小茶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

在新茶饮行业,与喜茶“手造店”类似的还有奈雪的茶旗下的“奈雪梦工厂”。

2023年11月15日,奈雪的茶全球最大门店“奈雪梦工厂”在深圳海岸城亮相,1000平方米的超大空间,设有烘焙、茶饮、咖啡、精酿、西餐、零售、限定产品等15大板块,可以买到15条产品线共1000多种产品。

这家曾创下三天超100万销售纪录的现象级门店后升级为“奈雪生活”,承接奈雪梦工厂此前“超级试验田”的功能,为消费者提供集烘焙茶饮、阅读空间、花艺、简餐等于一体的生活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关闭喜小茶后,一直坚持直营的喜茶宣布招募事业合伙人,将在非一线城市以合适的店型开展事业合伙业务。

目前,喜茶微信公众号开通了“事业合伙”的新菜单,可以进行查看合伙细则和填写合伙申请。

据了解,喜茶事业合伙申请人的条件中明确每个申请人需要独立申请,不允许再找合伙人。喜茶还要求,成为事业合伙人最基础的就是成为合格的喜茶员工,在门店工作超过3个月,并充分理解和认同喜茶的品牌精神和企业文化。

在技能上,每位事业合伙人都必须通过门店4个岗位的晋升考核,连续3次以上通过现有门店标准的食安品控督检考核,获得店长任职能力。同时,成为事业合伙人后必须全职参与日常经营。

喜茶放开加盟引起了行业的大讨论,对于奶茶行业来说,是否是加盟优于直营?毕竟对比蜜雪冰城去年一年接近20亿的归母净利润,奈雪的茶则是亏损1.45亿元。

对于这一问题,源流品牌战略咨询创始人肖瑶指出,仅仅从商业模式出发,直营和加盟成功的案例都有。

直营的成本高,对管理能力要求高,但对于在终端服务上有要求的商业模型来说,直营还是比较重要的,能保证终端的体验。

直营和加盟,本身没有对错,只有适不适合。如果是纯粹卖产品,生意的核心是规模,那么产品标准化后放开加盟是合适的;如果当中包含服务和体验,则是直营有优势,放开加盟其实挑战不小。

加盟是面向B端的生意,肖瑶指出,加盟能够持续,最根本的是要让加盟商赚钱。这对喜茶来说是最大的挑战。

如果盈利模型已经跑通,放开加盟,让更多力量加入进来,能把生意规模做得更大,达到共赢;而如果自己并不知道怎么赚钱,借助别人的力量扩大规模,那么最终大家都赚不到钱。

过去,喜茶在服务和体验上进行了多重探索,现今放开加盟,喜茶仍然要回答盈利模型是否足够强韧以支撑规模化。“成本、效率、规模、定价,这些要素总要组合成一个能赚钱的方式。”肖瑶说道。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