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多家牛阵烧烤店关门,曾因花账被查,现已被列入异常经营名录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秦文济南报道
近日,有网友反映,济南牛阵烧烤的多家门店突然关门歇业。11月21日,记者通过软件搜索牛阵烧烤,除长清大学城店外,均显示“已关闭”。
记者通过外卖平台看到,济南市区内牛阵烧烤店均显示歇业关闭
随后,记者拨打外卖点菜平台提供的门店联系方式,多家牛阵烧烤均无法接通。而长清大学城店的加盟商告诉记者,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自己是加盟店与直营店无关。
经营超10年的老牌烧烤店突然关门欠多名员工工资
济南是一个烧烤氛围浓厚的城市。在市区内拥有多家连锁店的牛阵烧烤是济南烧烤的代表性品牌之一,且经营已超10年。而在近两个月,不少网友反映,家附近的牛阵烧烤店忽然关门了。
在地图软件上搜索牛阵烧烤,除了玉函路店显示“暂停营业”外,其余店铺均显示“已关闭”
记者在地图软件上搜索牛阵烧烤,显示结果有玉函路店、奥体店、高新店、天桥店、领秀城店、经十西路店等几家店铺,除了玉函路店显示“暂停营业”外,其余店铺都显示“已关闭”,电话也都无人接听。
唯一能打通的电话是长清大学城店,而该加盟商告诉记者,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己是加盟店与直营店无关。
而在点评平台,仅剩经十西路店显示状态“暂停营业”,其余店铺已查询不到;在外卖点菜平台,记者发现市区内五家门店均显示“已歇业关闭”。
其实早在今年9月下旬,在短视频平台,就有疑似该品牌员工发布视频,称已有4个月没发工资。
随后,记者联系到了牛阵烧烤店的员工,该员工称烧烤店已经欠一万多块钱工资了,目前联系不上老板。
“现在的情况是济南的店都关了,老板叫吕军,欠了一百多人的工资,光我知道的就有四千多万,不光工资还有经销商等欠账等。”该员工表示,本来说11月11日给钱,“当天也没给,又说12月1日给,我看也够呛。”
记者查阅天眼查发现,济南有多家牛阵餐饮公司,法人代表多为吕军。记者一一拨打公司电话,均未接通。
曾因花账被查现已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早在2023年,牛阵烧烤就陷入过花账风波,并上了热搜。市民买单时发现结账多出了500元,随后市场监管部门现场突击检查,现场模拟打出明细和金额对不上的账单。
网友反映,此事上了热搜后,大家对牛阵的信任度下降,其品牌口碑大大受损。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查阅企查查发现,早在2023年11月,牛阵烧烤就以公司所属厨房设备、冷库设备及其他资产作为抵押物,向融资租赁公司抵押借款524.8万元。
11月21日,记者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上查询得知,济南牛阵餐饮有限公司已经被列入市场监管部门经营异常名录。企查查软件中显示,10月9日,济南牛阵餐饮有限公司已被济南市历下区市场监管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原因是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与企业取得联系。
从呷哺人均250+的烧烤店说起…这条赛道要“变天”?
要么升级,要么降级。说到底,是消费分级。
总第3276期
餐企老板内参张心笛文
客单价250元
火锅变烧烤
呷哺又有新动作。
近日,呷哺集团推出全新烧烤品牌“趁烧”,新店将于9月24日在上海开业,与此同时,呷哺火锅门店内也推出烤串系列产品“预热”。
根据公开信息,新品牌“趁烧”将由呷哺集团创始人贺光启亲自操刀,主打“烧烤+酒+茶”复合型业态,客单价250元左右,相较于“烧烤”在大众认知中的普遍价格定位,趁烧明显走的是中高端路线。
事实上纵览赛道,烧烤正在逐渐变得高端。
《2023中国餐饮年度观察和大数据》报告显示,2023-2023年烧烤人均消费区间分布及占比变化中:
烧烤外卖人均主流消费区间在31-60元,烧烤到店人均主流消费区间在61-90元,主要订单量占比的价格带从30-90元向91-120元迁移。
随着呷哺的入局,烧烤赛道再拥挤,而逐渐走向中高端的烧烤,会成为下一个需要角逐的战场吗?
烧烤迎来“升级潮”?
伴随着消费升级和品牌再造,烧烤正在被重新定义,更丰富、更高品质的食材,不断进入大众烧烤消费领域。
内参君梳理中高端烧烤的操作思路后发现,当下赛道的主流做法无外乎两种,品牌再造与食材升级。
“老牌新作”,烧烤成第二曲线香饽饽
丰茂烤串推出“日式半自助”烧烤模式,按照套餐制分为三个档次,从119元到159元、259元,不同档次对应各自的专属菜单。
根据价格的不同,在食材上也有部分差异。259元「生猛海鲜」档次套餐中包含龙虾、鲍鱼、螃蟹等高价值感单品。
从选址于北京寸土寸金的潮流圣地三里屯,到“日式自助”与“东北烧烤”的微妙结合,再到高品质食材的选用,丰茂烤串明显正在高端路线上小步探索。
“重新定义”,探索市井气的高端表现形式
面对千亿级别市场的潜能,既要解决同质化难题又要做到冲出重围提升盈利,品牌们将目光盯住了高品质食材。牛肉烤串、海鲜烧烤...越来越多。
比如北京最近火了一家烤串店,全店只供应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飞来”的牛肉,主打单品「蒙吃一头牛」更是将多种不同牛肉部位串在一串。
上海一家烧烤店也从普通烧烤,彻底转型为“生猛烤海鲜”,小青龙、大闸蟹、搭配着黑松露的鲍鱼...随便点上几串,便是一桌海洋图鉴。
烧烤赛道分化:
有人转身“高端”,有人拥抱“地摊”
但一方面,“升级潮”来袭的同时,另一方面,烧烤赛道也在迎接“降级”。
内参君此前观察到,在激烈的竞争和内卷之下,不少原本做日韩烤肉的品牌,纷纷做起了“地摊”烤肉,或选择在定价上走低端,或选择在场景上做足市井风。
比如赫赫有名的韩式烤肉品牌“火炉火”,近日改名为“鳗排脏大排档”,引得无数网红前来打卡;
呼声一直颇高的破店,别致的“叙利亚破烂风”,菜品以烧烤为主,同时搭配东北老式麻辣烫、凉菜等;
台州一家烧烤店将老招牌、小广告、码头等等怀旧老物件全套搬进店,坐在塑料小板凳上,和三五好友聊天撸串,一秒梦回八零年代,妥妥的市井气息扑面而来。
但内参君在实地走访后发现,这些“地摊”店看似接地气,其实会并不低,“朴素”的装饰只是一层保护色。
用更准确的说法来表达,这些品牌实际上是“相中”了和烤肉匹配的市井气息。
升级还是降级?
其实是消费分级
内参君在与行业专家交流时,其表示,烤肉赛道是不完全竞争赛道,目前尚未出现头部大玩家,也没有一个巨型品牌出现,导致赛道没有被充分教育。
按照当下烤肉赛道的表层划分来看,中式、美式、韩式、日式各占一边天,但无论哪一品类都无法在脑海中想出有绝对影响力的品牌。
随着夜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管理的加强以及消费的升级,烧烤经历了从路边摊时代到室内烧烤时代和品牌化时代的转变。
但归根结底,碍于烧烤赛道的特性,不论选择升级还是降级,最核心的问题仍在于品牌价值感认同低。
烧烤的社交属性太强,远高于其他业态。
相较于其他品类,如火锅、中餐等都可以具备一定属性的高端商务性质,在烧烤身上,似乎贴切的标签只有“市井”“接地气”等。
同质化严重。
“烧烤想玩出新花样,非常难。”有烧烤行业从业者对内参如此说道。差不多的菜品、大同小异的环境、同样的吃法,大众对于烧烤的期望固化。
原本价格定位更低的“烤串们”开始往上探索,用更丰富的场景、更高品质的菜品突围,而本身定位中上的“烤肉们”却开始向下探索,在环境上做足功夫。
说到底,还是在同质化严重的自身赛道中寻找差异性。
消费分级,未来烧烤赛道的分化可能会越来越明显。
升级潮的确存在,不同维度的降级也一样在进行,烧烤品牌们要么升级,要么降级,苦的是游离在中不溜水平的品牌们。既没有绝对的价格优势,又拿不出场景融合、品牌再造的决心,只能眼睁睁看着市场被瓜分,利润被稀释。
从呷哺到丰茂,想要跻身高端烧烤市场的品牌不在少数,但碍于烧烤品类“市井气息”的底层逻辑,以及逐渐下滑的大众消费经济,“高端”这条路并不好走。
烧烤最终还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回归市井。
关于烧烤赛道的“分层”,你有什么新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五花八门的烧烤店,你知道有专门做外卖的吗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外卖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从餐饮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消费升级,越来越多的餐饮商家开始做起了外卖业务。而烧烤也逐渐从一种大众消费项目转变为餐饮市场重点项目。从外卖需求来看,传统露天烧烤模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餐饮需求,同时也不利于经营秩序的规范,因而导致了外卖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烧烤行业可以说是外卖领域中比较典型的一种模式。相比于传统餐饮行业,烧烤外卖的消费者更加多样化、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
一提到烧烤外卖,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烤串。确实,作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美食,烤串的发展一直是不错的。目前,我国的烧烤外卖市场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烧烤外卖之所以有那么多的用户群体,其实都是靠着口碑来吸引的,就像是小吃店在发展的过程中因为缺乏好的推广,也不是很大才导致客流量不足。但是,在外卖市场上还是有不少的烧烤店。那么这些店的发展情况就会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如果是比较好的烧烤店他们不仅能够吸引到更多精准的客户也能够吸引到更多优秀的客户。所以现在烧烤商家可以尝试一下将客流量往外引流。把自己的门店和用户做得更加的好。通过优质的服务来留住顾客。从而获得更多优质的订单。这样才能提升店铺的知名度和用户的留存量。
除了传统的烧烤,美团点评还将推出多种烧烤新品类,并针对用户个性化需求为外卖市场提供更多创新玩法:例如针对小酌爱好者开发专门的烤肉新品类,将烤鸡翅改成了小龙虾;针对年轻一代推出烤串新品类,根据美团外卖平台大数据提供的数据分析显示,年轻消费者是烤串的消费主体;而针对夜宵爱好者和上班族推出“夜宵大礼包”活动,更是让美食外卖市场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烧烤店五花八门穿遍了大街小巷,而主打做外卖美食的烧烤店馋探烧烤真的是令人惊喜万分。馋探外卖烧烤是一家具有特色的美味小吃加盟店,而且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它也一直在不断地努力着!如果您也喜欢吃烧烤,喜欢在深夜睡不着的时候叫上一份美味的烧烤配上肥宅快乐水追着喜爱看的韩剧,那人生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