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2015年麻辣烫加盟店排行榜

本文目录

小心品牌加盟骗局!加盟店十大品牌排行榜你都知道吗?

很多人都对开店做生意的高利润动心,纷纷想加盟开店自己当老板。但是加盟真的是那么好加的吗?市面上就有很多我们常见的品牌加盟骗局,主要是一些不法机构利用创业者求财心切的心理,通过免品牌加盟费、免压货、赠送超值礼包等方式吸引创业者上钩,进行虚假招商加盟诈骗等行为,严重扰乱了品牌连锁加盟市场的发展。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了34让各位朋友在加盟创业的路上少踩一些坑。

加盟店十大品牌排行榜NO.1蜜雪冰城

蜜雪冰城是一家以新鲜冰淇淋、茶饮为主的连锁机构,在行业中颇有名望,并被众多消费者认可,时至今日已在全国各地开设了多家品牌店,是中国第一家门店数量过万的茶饮加盟企业。它的出现将高品质低价格与健康新鲜融为一体,为消费者带来了新鲜、营养、健康的时尚产品,不仅深受消费者好评,还成为了一个不错的投资项目。

盟店十大品牌排行榜NO.2庆丰包子铺

北京庆丰包子铺是北京华天饮食集团公司所属的以经营包子为主的餐饮品牌店,开业于1948年,有近70年的历史,经营包子、小吃、米饭、炒菜等。因包子选料严格,制作精细,口味纯正,生意十分红火。由于质量上乘,又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自然成为了京城百姓认可的著名快餐品牌。

加盟店十大品牌排行榜NO.3海底捞

海底捞火锅餐饮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以经营川味火锅为主,融会各地火锅特色于一体的大型跨省直营餐饮民营企业。对于火锅企业的发展来说,重要方法就是火锅连锁经营,加盟经营推广这种方式给企业带来了品牌迅速扩张和资金积累的好处。海底捞火锅便是最突出的例子,吸取了同行的经验教训,不断改革创新,现已在全国21个城市拥有82家店。

加盟店十大品牌排行榜NO.4正新鸡排

正新鸡排是上海正新食品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正新鸡排主要定位于休闲小吃市场,以鸡排为主打产品,走大众化的消费路线。全国有近10000家连锁分店。当红明星黄渤代言的正新鸡排正红极一时,小县城、二三线城市乃至一线城市,正新鸡排的火热加盟势头丝毫未减,简单来看,正新鸡排还是赚钱的,要不然也不会被人看作是34的扩张。

加盟店十大品牌排行榜NO.5张亮麻辣烫

张亮麻辣烫创建于2008年,坚持始终为百姓提供安全、放心的美食,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为企业经营宗旨,经过短短数年的发展,现已拥有千余家连锁门店,创建了强势的龙江餐饮品牌。张亮麻辣烫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广东省等,2013年市场版图扩张到海南、广西、新疆,并在北京、天津、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等地设立分公司2014年加盟店总数将达到1500家2015年全国赢利店将超过2000家。

加盟店十大品牌排行榜NO.6吉祥馄饨

吉祥馄饨是以特许连锁经营为主要业态,符合现今潮流的大众化中式小吃连锁网络。以平均每月2家的开店速度,快速稳健占有上海市场,2004年底上海吉祥店铺突破100家,并成功地开拓了北京、天津、沈阳、大连、本溪、徐州、南通、无锡、宁波、桂林等区域市场,品牌覆盖到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近500家连锁店。

加盟店十大品牌排行榜NO.7全时便利店

全时便利店成立于2011年。秉持着打造34的理念,围绕34、34、34、34几个关键词,脚踏实地做好便民服务。全时便利大力发展34,通过线上互动与线下体验,融汇人流、物流、商品流、数据流,构成全时互联网完整的34生态链,在迅速开店的基础上创新思维,在多元化的时代做更多新鲜有趣的尝试。以34为宗旨,全时人有足够信心让中国便利店走上世界舞台。

加盟店十大品牌排行榜NO.8晨光文具

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整合创意价值与制造优势,专注于文具事业的综合文具集团。产品领域涵盖各式笔类、书包、画材、橡皮泥、胶水、橡皮、尺类、修正工具、抄本等学生文具和办公文具。公司拥有国内外26个省级配送中心、1800多个区域核心合作伙伴和30000余家售样板店,形成了良好的国际和国内销售网络。34品牌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美国、日本、韩国及东南亚。

加盟店十大品牌排行榜NO.9喆啡酒店

喆·啡酒店是铂涛集团旗下中端酒店品牌之一,全球首家咖啡馆文化与酒店完美结合的中高端酒店品牌,独创24hCfé+H的Cff理念,以34为价值主张,创造前所未有的酒店品类,致力缔造投资者与品牌完美双赢的新投资模式,消费者与酒店情感互动的新生活方式,为商旅顾客营造34。

加盟店十大品牌排行榜NO.10都市丽人

都市丽人,始创于1998年,是一家致力于专业研发、经营舒适内衣为主的现代化大型内衣品牌运营集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都市丽人现拥有深圳、东莞、北京三大公司,在全国设立了25个办事处,成功进驻中国港澳台以外所有省、市、自治区800多个城市,精心打造了3500多家销售终端,从业人员近2万人。

杨国福冲击“麻辣烫第一股”,麻辣烫双雄格局将改变?

近日,拥有6000余家门店、年营收超10亿的杨国福麻辣烫提交《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审批》材料,正式冲刺“麻辣烫第一股”。

这是否会为麻辣烫这个品类再加一把火?如果杨国福麻辣烫成功上市,麻辣烫市场格局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本文由红餐网(ID:h18)原创首发,作者:陈漠。

餐饮业在这个虎年春节的存在感,似乎有点高。

一方面,疫情之下,预制菜风头正盛,餐饮和社交娱乐、手机数码,成为虎年春节假期的三大消费。

另一方面,春节前后,餐企又掀起了新一轮的资本潮。1月25日,乡村基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准备二度上市;1月27日,有媒体发现腾讯系企业入股了牛肉面品牌马记永;近日,估值约70亿元的和府捞面,拟实施境外上市计划……

而前不久,拥有6000余家门店的杨国福麻辣烫宣布冲刺上市,更是引人注目。

从没有名字的小店到冲击上市的巨头

中国证监会1月27日披露,上海杨国福麻辣烫已向证监会递交申请,这意味着,一旦获得受理,杨国福很快就可以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并有望成为“麻辣烫第一股”。

众所周知,杨国福麻辣烫这个品牌名取自创始人杨国福的名字,而出身哈尔滨滨县,15岁就辍学的杨国福,和流行于川渝的麻辣烫本没什么联系。据了解,杨国福20岁左右时去投奔在夜市摆小吃摊的姑姑,恰好看到附近一家卖麻辣烫等小吃的快餐店爆火,这才在心中种下了开一家麻辣烫店的种子。

2000年,杨国福和妻子开始卖麻辣烫。一开始,夫妻俩的小店连招牌都没有,到2003年才有了“杨记麻辣烫”的字号。2005年,才正式注册了杨国福麻辣烫。

最初,杨国福麻辣烫的店都是杨国福自己开的,后来他的亲戚们看到生意不错,也纷纷打着杨国福的牌子开起了店。再后来,杨国福放开了加盟,门店便开到了全国各地,甚至拓展到了海外市场。

△图片来源:杨国福麻辣烫供图

杨国福麻辣烫官网显示,到2023年,其加盟店已达6000余家,遍布全国各大省市,在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以及新加坡等国家也都已铺设门店。

杨国福本人曾透露,他们在2023年的营收预计为13亿元,其中加盟费只占20%左右,其余多数营收主要来自向加盟商销售的调味料、食材、厨房设备、餐厅家具等。

能把麻辣烫这个街边小吃,做到6000余家门店、年营收10亿+,并且冲刺上市,杨国福麻辣烫和杨国福本人,堪称“逆袭”典范。

如果杨国福成功上市,

麻辣烫市场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杨国福麻辣烫冲刺上市,某种程度上已经证明了杨国福麻辣烫和杨国福本人的成功。而如果它成功上市,又将给麻辣烫这个品类带来什么变化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先将目光转向麻辣烫整个品类的市场格局。

说到杨国福,不得不提起“麻辣烫双雄”的另一方——张亮麻辣烫。据了解,如今,张亮麻辣烫也已经在全国开出了6000余家门店,在门店数上与杨国福麻辣烫几乎齐头并进。

△图片来源:张亮麻辣烫供图

而除了两大巨头外,近年来,麻辣烫品类也诞生了不少门店数百家甚至近千家的连锁品牌,它们有的同样发家于东北,有的则是起源于上海、杭州、天津等地。

比如,2017年在上海成立的觅姐麻辣烫,至今已开出了700多家门店;同样发迹于上海的小蛮椒麻辣烫,则斩获番茄资本、绝了基金等多轮融资;定位麻辣拌一炮而红的小谷姐姐,如今门店数也已逾600家;吉阿婆麻辣烫,门店数也有600家左右。

△图片来源:小蛮椒官微

在众多连锁品牌,尤其是杨国福麻辣烫和张亮麻辣烫这两大巨头的推动下,麻辣烫这个品类在2015-2017年左右呈现出了巨大的发展势能。

2023年-2023年间,企查查数据显示,麻辣烫相关企业注册量连续两年突破4万家,年注册量十年涨了7倍。

到了2023年,麻辣烫品类的发展开始进入平稳期。随着市场的逐渐动态饱和,品类势能开始走向平缓。

《中国餐饮品类与品牌发展报告2023》数据显示,2023年尚在营业的麻辣烫品牌有60%创立于近十年,其中2014-2023年这五年间占比最多,2023年后,麻辣烫新创品牌数量明显开始下降,2023年更是跌到了0.3%,为近十年最低。

不难看出,麻辣烫市场的创业热情稍显低迷,新入局的品牌也越来越少。

聊完品类市场发展情况后,我们再回归正题。

杨国福麻辣烫选择在这个时候上市,或许也有进一步刺激市场、拓展市场的考虑。

红餐网(ID:h18)专栏作者白墨就表示,现在杨国福虽然是麻辣烫领军品牌,但与其他品牌相比,仍未达到绝对领先的地步,这个时候选择上市,可以加快扩张速度、尽快更大份额地占领市场,从而奠定绝对领先的地位。

同时白墨也表示,目前杨国福麻辣烫的门店数是6000家左右,而杨国福麻辣工厂的承载量是2万家,也就是说其工厂有明显的产能过剩,如果成功上市,便能募到资金,加快门店扩张速度,最大化地释放中央工厂的产能。

据红餐网了解,杨国福本人曾在2023年年末发表过“到2025年要完成9000家到10000家的规模”“此前计划开到20000家门店,但考虑到内部竞争太激烈,最后确定9000家是合理的。具体9000家还是10000家,要做起来看”等言论,这样看来,白墨的分析不无道理。

△杨国福麻辣烫四川研发生产中心,品牌供图

如果杨国福麻辣烫上市后大举扩张,那么很可能会对整个麻辣烫市场产生不小的冲击。比如,“双雄”之一的张亮或将率先感到压力,从而做出相应动作。一些在当地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区域性品牌,可能也会因此加速自身的升级,从而保护自己的市场。

而对更多的小品牌、单店来说,特别是那些位于在杨国福下一步重点扩张的城市的小店,很可能会受到较大冲击,一些品质、口味、食安等问题突出的门店,甚至可能失去市场。

如果杨国福麻辣烫成功上市,对麻辣烫品类来说到底是不是好事?对此,红餐网也采访了一些业内人士。

小谷姐姐麻辣拌·麻辣烫创始人张可表示,从大方面看,杨国福麻辣烫冲刺上市是好事,“会有更多的人因此认识麻辣烫这个品类,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麻辣烫低端’这个刻板印象”。

同时她也直言,因为小谷姐姐主打的是麻辣拌,和杨国福的路线不同,顾客群体也有所区隔,即便杨国福麻辣烫上市,也不会给小谷姐姐带来太大的压力。

△图片来源:小谷姐姐官微

小蛮椒品牌相关负责人也向红餐网表示,如果杨国福麻辣烫成功上市,将会提升品类的受关注度,吸引更多的行业媒体、投资机构、加盟商、从业者关注品类市场,从而促进优质资源向品类的集中、加速品类发展,从这点来看肯定是好事。

“当然,市场竞争也会更加激烈、竞对的能力会显著提升,所以,能力较差的品牌生存难度会更大。但是有积累有能力且愿意直面竞争迎难而上的品牌,把握好这次机会,也能实现加速发展。”

上市热潮背后,

餐企需要思考更多现实问题

且无论杨国福麻辣烫上市能否成功,近些年随着餐饮愈加规范而强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餐企走上了上市的道路已是不争的事实。

而现在留给中国餐企的最大疑问或许并不在于如何上市,而是上市之后怎么发展。

目前来看,一些成功上市的餐企似乎并没有再获得更大的发展,有的企业甚至开始走下坡路。我们姑且抛开金钱方面的相关利益等上市原因,仅从企业发展角度来说,上市,似乎反而成了一些餐企的高光时刻。

同样的,对杨国福麻辣烫来说,即便成功上市,上市后要面对的问题也不少,比如企业的持续盈利、扩张后的运维管控、此前频发的食安问题,都是潜在的风险。

△番茄麻辣烫,图片来源:杨国福麻辣烫

上市,一定是一个企业发展路上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下一个发展阶段的跳板,但绝不该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目标和终点。

现在的中国餐饮基本已经和资本“和解”,越来越多的融资、并购、上市等资本动作,已经成为餐企的“常规操作”,但如何利用好资本,却是餐企还有待补课的科目。

对很多有心上市的餐企而言,上市之后的战略,如何利用好上市的各种利好、资金,去获得更大发展,才是更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谁是中国麻辣烫之王?

你是否想过,中国最牛的麻辣烫品牌是哪一家呢?

如果从开店数来看,它是一家从哈尔滨街头孕育起来的麻辣烫连锁企业。

短短19年间,它不仅把店开遍了全国31个省市,整出近6000家加盟店,还把店开到了韩国、日本和澳大利亚,让外国人也有机会尝一尝这又麻又辣又烫的中国味道。

而它的创始人,却是个连辣都不吃的东北人——杨国福。

如今杨国福集团已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准备冲刺“麻辣烫第一股”。

而除了杨国福,还有另一个麻辣界响当当的名字——张亮。

2005年,一个叫张亮的年轻人也不甘寂寞,跟着开了家麻辣烫店,自此两家品牌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相爱相杀之路。

这才有了今天麻辣烫界杨国福和张亮“双雄争霸”的局面。

为什么麻辣烫双雄是两个男人在各领风骚?

张亮又和杨国福有什么关系?

一碗街边小小的麻辣烫又凭什么做到今天这么大的规模?

杨国福和张亮,谁才是真正的麻辣烫之王?

大家好,我是带你扒下行业底裤,露出各种商业内幕的名侦探牛腩。

今天,我们将一起掀开麻辣烫的底裤,去探寻杨国福和张亮背后的商业逻辑。

1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杨国福的经历,比杨国福麻辣烫本身还神奇。

20多年前,杨国福还是哈尔滨的一名小商贩。

初中就辍学的他放过羊,养过鸡,也到县城收过破烂,迫于生计还在街边摆过摊,时不时就跟城管玩游击战。

但就是这样一把烂牌,在日后愣是给他盘活了。

2000年,在街边卖烤鱿鱼的杨国福,偶然见识到了麻辣烫生意的火爆,虽然人到中年,但他还是决定跟风梭哈一把。

当时东北的麻辣烫还大多是四川人开的,重麻重辣的口味让吃不了辣的杨国福分分钟化身喷射战士,但也让他察觉到这其中的商机——能不能做出一碗更适合东北人的麻辣烫?

于是他在自己租来的小地下室里,一天天琢磨着改良汤底。

这一改,就是三年。

2003年,杨国福麻辣烫的前身“杨记麻辣烫”在哈尔滨永和街正式开业:

和四川的红油麻辣烫不同的是,杨国福麻辣烫改用牛骨高汤打底,减少麻辣感,同时为了让汤喝起来更鲜甜,还非常奇葩地加入了冰糖和奶粉,结果,味道却意外的不错。

一碗“可以喝”的东北麻辣烫,就这样被误打误撞地发明了。

对于大部分吃不了辣的人来说,这种麻辣烫吃起来可舒服多了,所以杨国福麻辣烫早期的生意一直很好。

但是,杨国福麻辣烫能火遍全国,却还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

2

上世纪90年代,国内经济转型,东北大量职工下岗失业。

而麻辣烫门槛低上手快,就算是核心的底料,也可以像杨国福一样自己慢慢摸索,最多就味道差点;而且它价格亲民,还特别适合寒冷的东北,所以自然而然成了很多人的创业首选。

杨国福就是其中一员。

但看过《人世间》这类年代剧的或许都能感受到,在东北这个讲究人情往来的地方,几家亲友相互帮衬找活计的情况太普遍了,当时低迷的经济也让他们更多时候都选择了抱团取暖。

眼见杨国福的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他的亲戚朋友也坐不住了,纷纷进场想跟着分一杯羹。

在亲友团的“加持”下,杨记麻辣烫很快发展出了二三十家门店,只不过这时期严格来说并不算加盟,有些店连加盟费都没收,更像是给他们“友情赞助”了一个牌子。

而在当时“大量失业人群+麻辣烫的低门槛+亲友间的人情往来”几重ff的叠加下,恰恰构成了产业集群的初始条件。

事实上,东北早期做麻辣烫的人大多来自同一个地方——哈尔滨宾县。

在这个常住人口不足50万的地方,却诞生了杨国福、张亮、汆悦、鸿兴源和马玉涛等一众麻辣烫品牌。

就拿麻辣烫界的另一个巨头“张亮麻辣烫”来说:

2005年,看到杨国福麻辣烫的成功,年仅20岁的张亮兴冲冲地凑了2万多块钱,也跟着干起了麻辣烫,并且也带动起了身边一批亲戚朋友。

当然,这个张亮和参加《爸爸去哪儿》的明星张亮不是同一个人,以前还有人想冲张亮麻辣烫结果冲错了地方,而闹出笑话。

而且和之前网传杨国福是张亮舅舅的说法不同的是:

杨国福其实是张亮姑家的表姐夫,两人是平辈。

真正和杨国福有血缘关系的,是汆悦麻辣烫的创始人杨国库,也即杨国福的弟弟。

他还曾在杨国福的餐饮企业中担任过股东:

所以宾县早期做麻辣烫的人其实大多都沾亲带故,然后朋友托朋友,又不断裂变出新的麻辣烫品牌。

但另一方面,由于下岗职工太多了,他们做的麻辣烫光靠宾县根本消化不了,这才逼着麻辣烫从宾县逐步走向整个东北乃至走向全国,形成了今天“流动性产业集群”的奇观。

这一点,其实跟今天遍布全国的沙县小吃有异曲同工之处。

所以,与其说是杨国福选择了麻辣烫,不如说,是时代选择了麻辣烫。

是产业集群的助力让麻辣烫得以风靡全国。

而杨国福麻辣烫又恰好登上了这趟快班车,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构建自己的“护城河”,这才让它今天得以冲刺“麻辣烫之王”的宝座。

3

想要快速扩张,资金也得能跟上,这就不得不谈到杨国福的加盟策略。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加盟商才是杨国福麻辣烫真正的大客户。

根据我在杨国福官方公众号找到的数据:

杨国福麻辣烫在北上广深每年的加盟费是27900元,港澳台地区的加盟费则是39999元,其他地级市等则相对便宜点,此外还有1到3万的保证金。

光这一项每年就能给杨国福带来不菲的收入。

但是,这还不是杨国福麻辣烫的营收大头。

查看上海杨国福企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最近披露的招股书,可以看到加盟费仅占它收入的5%左右:

有意思的是,和加盟费合并在一起的,还多了一项“系统维护费”:

杨国福麻辣烫靠着向加盟商收取各种食材、物料和设备费等,2023年一年就赚了10个亿,占比89.8%。

这才是杨国福的主要收入来源。

但是,光靠这点还不足以让杨国福成为“麻辣烫之王”。

在杨国福的招股书,我找到一份按商品交易总额划分中国前五大麻辣烫品牌集团的表格。

虽然这里写的是“A集团”,但是根据各项数据也不难猜出,这就是张亮麻辣烫。

可以看到,张亮麻辣烫不管是商品交易总额还是餐厅总数上都跟它十分接近:

而且双方都以加盟模式为主。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每年最重要的是吸引足够多的加盟商加入,只要不断有加盟商入局,他们就有源源不断的加盟费、食材费、设备费等等进袋。

相比之下,餐厅的卫生、服务、味道反而没那么重要。

这其实才是他们屡次被曝出卫生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真正让杨国福麻辣烫和张亮麻辣烫拉开差距的,是杨国福对内部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2015年前后,杨国福从东北跑到上海之后,就开始着手扩建自家的物流分仓:

截至去年9月,杨国福麻辣烫已经在全国布局了10个常温食材和23个冻品食材物流基地,让它的食材可以更快供应给全国各地的加盟商。

这就已经为杨国福麻辣烫辐射全国打下了基础。

2023年,杨国福还在四川成都建立了自己的研发工厂。

这些,才是如今杨国福商业王国最大的杀手锏。

4

麻辣烫,向来是一种很特殊的餐品。

它起源于四川乐山,那里纤夫在拉纤之余,在江边支起瓦罐,就地取材,再加入海椒、花椒等调料,靠着它果腹、驱寒。

直到,它响应时代的呼唤,在那个经济转型的重要关口,从四川的江边走到了东北的街头,又渐渐蔓延向了全国。

红油汤汁渐渐变成了大骨高汤,江边美食变成了连锁快餐,味道也开始变得平和温顺。

但它仍然是冬季最强的抗寒食品之一。

在寒风呼啸的街头,没有什么比一碗热气腾腾的麻辣烫更加诱人的了。

它便宜、方便,既不像火锅那样热闹奢侈,也不像方便面那样孤独单调。

它也解决过我这个选择困难症“患者”的吃饭困境,让我在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可以有一个折中的选择,一个人也可以吃上很多菜品,荤素随心。

它温暖了无数学生和打工人的深夜,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廉价易得的酸甜苦辣。

不管怎么走,怎么变,这或许,才是麻辣烫能够风靡全国更深层次的东西。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全文参考资料来源如下:【1】杨国福麻辣烫:从0到5000,它是如何发展成为全国品牌的?.《洪波高端访谈》采访视频

【2】宾县双雄记:杨国福和张亮的麻辣江湖.《财经》特别报道

【3】道歉背后的杨国福麻辣烫:公司不融资,忙的是“收割”加盟商.《财经天下》周刊

【4】杨国福官网

【5】杨国福招商加盟微信公众号

【6】杨国福和东北麻辣烫:东北经济的另一面.吴晓波频道

【7】5千家店!竟被一个不吃辣的东北人打造出“麻辣烫王国”.红星新闻

【8】张亮麻辣烫创始人谈创业故事和经营之道.《洪波高端访谈》采访视频

【9】上海杨国福企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股书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