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加盟合作流程、费用及条件具体详情
说到星巴克大家都很熟悉吧,就算没有去消费过的,也一定知道它的存在。它作为全球第一咖啡连锁品牌,加盟分店开遍了全世界,是一个国际化品牌。现在中国各个城市都有星巴克咖啡店了,想要加盟的人依旧数不胜数,前赴后继。
星巴克加盟费用:星巴克拥有着庞大的消费群体,加盟门店遍布世界各地,因此对于店铺面积就要选择100-120㎡的大店来经营,才能容纳足够的顾客。在门店类型上,有创业店、标准店和旗舰店三种可供选择。而加盟费1-5万元不等,具体依您的实际店面情况而定。投资成本包含房租、水电、装修等费用,预计总投资金额大概为35-110万元。
星巴克加盟投资费用包含加盟费、房租、装修费、水电费、员工工资、设备物料费、开业宣传费用等,能够开一家星巴克加盟店需要拥有一定经济实力。一般店面面积约为100㎡以上为宜,如一二线城市加盟费在加盟费2-5万元之间,每月租金大约需要5-10万元,门店装修2-3万,设备和原物料共计13-15万元。再加上开业前期宣传费用3-5万元,以及开店每月水电、人工费共3-7万元,前期开店总投资金额大概为61-110万元。
星巴克加盟条件:1、星巴克加盟商必须是满18周岁的自然人。
2、星巴克加盟需准备一定的投资资金。
3、星巴克加盟者本人身体状况良好。
4、星巴克加盟商能够一门心思地研究市场动向,具备市场洞察度。
5、星巴克加盟商能够遵守总部的各种规定,定期参加培训和交流。
6、星巴克加盟商加盟商要具备相关的经营经验,要能熟悉相关的一些运作流程,认同星巴克的品牌理念。
7、星巴克加盟商投资费用充足,并且能够承担相应的经营风险。
8、星巴克加盟商要求要有能进行日常经营的门店,或者有门店经营的经验。
9、星巴克加盟商店铺要符合总部的要求。
星巴克加盟合作流程:1、通过填写《星巴克加盟申请表》与加盟拓展部取得联系。
2、背景考察与可行性分析。
3、签订合同:双方在交流后无异议的情况下进行合同签订
4、缴纳费用:加盟者通过自己所选择的加盟类型向总公司缴纳相关的加盟费用
5、开业筹备:包括装修、店内布局、店员培训、产品制作培训、使用材料等
6、正式开业:帮助加盟者正式开业,持续关注加盟者的经营情况,并给予经营指导与帮助
7、持续支持:针对加盟者后期经营所遇到的经营问题进行指导。
星巴克在供应商方面实行的是全球采购与当地采购相结合的采购模式。对于比较重要的原材料进行统一采购,这样可以节约成本,还能大力培养当地供应商。因此供应商资源也是星巴克的一大资产。星巴克与百事可乐等国际巨头公司积极展开合作,持续扩大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星巴克加盟费以及加盟条件,最新加盟费用详情
星巴克咖啡店在加工制作的过程中不再采用传统的泡茶方式,而是通过多层过滤和旋转的加工方式完成咖啡饮品的制作流程,所选用的是制作设备,通过智能化管理的模式来保证咖啡的口感和醇香。星巴克咖啡店品牌在提供饮品时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通过设备来进行操控管理保证了咖啡的品质和口味。
星巴克店加盟需要多少钱?1、加盟费用
加盟费:加盟费是每个加盟商在加盟一个品牌时必需缴纳的费用,它作为加盟主将知识产权、组织管理资产、市场资产和人力资产等以合同的形式授予加盟商使用所需缴纳的费用,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2、其它费用
装修费用:不同城市、不同类型的店铺所需要的装修费都是不同的,店铺装修越好越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好的印象,越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3、保证金:都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般情况下,加盟主在和加盟商签订合同时,为确保加盟商能够很好地履行合约,会向加盟商收取一定的费用作为保证金。在合同结束后,加盟商无任何违约情况将全额返还。
星巴克个人开店条件:1、投资者要有事业心,并且有良好的品行以及充足的启动资金。
2、加盟商要认可星巴克的经营模式,并且接受它的企业文化。
3、投资者需要有遵纪守法的意识,开店的过程中不能出现违规操作。
4、创业人要有良好的道德,并具备一定的服务意识,具备一定的亲和力。
5、星巴克投资者要认可星巴克的经营模式,接受总部提供的活动策划方案。
星巴克选址条件:1、开店需要考虑周边的经济环境,分析消费群体的薪资水平以及消费能力。
2、加盟店周边需要有足够多的停车位,能够满足顾客的泊车需求。
3、选址需要考虑人流方向,尽量选择双向路段,带来更多的客流。
4、门店尽量选择上坡的方向,更慢地行进速度有利于顾客的转化。
5、选址需要考虑城市标志性区域,开店能够带来更多的顾客。
6、选址需要考虑风水,坐北朝南的地段将会更有优势。
7、开店需要考虑地址级别以及人口基数、消费能力等问题。
星巴克咖啡店一个将美味与健康进行到底的咖啡品牌,把美味食材带给了我们大家,增加了咖啡的新鲜,让消费者总能够在前茅时间喝到较新鲜的美味。
星巴克“大翻车”,别再甩锅给个别门店了
文余渔
不查不知道,暗访吓一跳。近日,有媒体记者在无锡市两家星巴克门店卧底调查发现,门店频繁触碰食品安全的红线:食材过期后仍继续用,做成多款畅销饮品售出;主管、店员“言传身教”篡改保质期,有的食材被人为“延保”一周;承诺“开封后不过夜”的糕点,第二天偷偷上架。
星巴克中国今天回应称:对于报道中所涉及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深感震惊,“已于第一时间关闭了这两家门店,并立刻启动深入调查。”
从记者披露的信息以及现场曝光的画面看,两家星巴克门店的问题,可谓触目惊心。虽说,在饮品行业频频爆雷的背景下,类似食品安全丑闻早就不算新闻了,但是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星巴克身上,并且充满“人为”因素,还是让许多人颇感意外。
要知道,星巴克和其他饮品企业不同,星巴克没有加盟店,国内5000多家门店都是直营门店。按理说,直营模式管理要比加盟模式规范得多,为何星巴克依然管不好自己的食品安全?
星巴克一直自我标榜,“以行业最高标准为基础,制定并严格执行星巴克食品安全金标准。”然而从记者的调查看,所谓的“金标准”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从管理人员到员工在食品安全上麻木不仁,管理人员甚至主动违规、带头篡改保质期,严重缺乏职业道德和对消费者健康的起码敬畏。
星巴克使用过期食材,恐怕不是偶然。要知道,星巴克虽然实行更为先进的经营模式,但对于门店的营业额和利润率,也有着严格的考核。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折不扣执行食品安全标准,及时报废过期食材,那么将大大影响门店的绩效。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门店自然免不了铤而走险。
而星巴克内部监管模式的失灵,更使得门店有恃无恐。报道中就提到,每半个月,门店的上级管理部门都会到店检查,但就在检查人员的眼皮底下,店员就轻易处理掉过期食材,或快速换上新的保质期标签,最终,检查人员发现的都是无关痛痒的小问题。
可见,对于媒体曝光的问题,星巴克绝不可仅仅把锅甩给个别门店,而需要反思自己的内控机制和企业文化。作为一家跨国企业,不能只想着一味扩张,追求效益最大化,而需要不断检视企业管理中暴露的弊端。
事实证明,直营模式不是万灵丹,没有严格的内控机制做后盾,照样会带来重重隐患。所谓“金标准”,不能只写在纸面上,当成宣传的口号,而是要落实在每一个操作流程上,不留下任何投机取巧的空间。
当然,除了企业完善自我治理之外,监管部门对于咖啡和茶饮行业不断爆雷,也要引起警惕。相比其他餐饮企业,饮品行业的食材管理、现场制作流程要复杂得多,仅仅靠企业的自律,恐怕难以守住食品安全底线。
所以,还是需要相关部门拿出更多办法,在监管规则上作出更多细化,在监管手段上不断创新,如此才能倒逼企业严格守法,通过使其敬畏法律来达到敬畏食品安全的目的。
编辑|王磊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