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新开福禧荟商务餐厅,数十年老店焕发活力,请客绝对有面儿
一家餐厅见证一座城市,晋阳会馆见证了太原的变迁,从数十年的老店到太原高端宴请餐饮品牌。福禧荟的匠心传奇,还要从老板的故事开始
“随着餐厅最后一盏灯熄灭,我站在福禧荟焕然一新的门店外,看着夜色下来往的人群,想起自己三十岁之前十几年的创业经历。”报社,电商,餐饮,从底层的员工到几家餐厅的老板。从独身一人敢闯敢干的小伙,到有车有房有妻有娃。创业者的而立之年,家乡荣誉感似乎成为了我人生更为重要的部分。
“太原马上要开二青会,地铁也要建好了,二线半省会城市蓬勃发展,太原人生活质量也应该提高,为什么就不能有一家高端精致的商务接待餐厅?”
太原——这座二线半的省会城市,我的家乡,我挥洒过无数青春热血的土地,也终将承载福禧荟这个更大的梦想。
首先是选址,晋阳会馆这家承载了太原人太多情怀的十几年老店不该就此衰败。在说干就干的三个月时间里,我走访了北上广30多家高端商务接待餐厅,决心重新打造晋阳会馆!
佯装顾客,深入体验了商务接待的服务与礼仪高端宴请的菜品和摆盘。顾客不是上帝,是朋友亲人,不是毕恭毕敬的生硬,而是发自内心的体贴!
北京回来之后我开始张罗着招聘和培训,商务接待的秘诀在于细心照顾并尊重每一个客人的合理喜好。
例如,当发现客人左手用餐时,员工会主动调换餐具位置;当客人咳嗽时,会悄悄送上一碗银耳雪梨汤;得知客人要赶飞机,会贴心送上一个苹果祝平安等等。它没有既定的套路,都是员工根据顾客的实际需求,用心发现所为。
只要在福禧荟就餐的顾客,都会享受到“私人订制”服务。我给这个服务,定了一个十分严苛的标准:没有给顾客留下美好回忆和值得传颂的故事的服务,就是零服务。
但是问题接踵而来,如何能彻底颠覆传统体系与品牌形象,打造山西自己的商务餐饮品牌?好的餐厅无非菜品环境和服务。在后来近5个月的时间,我都奔波在各地重金求厨,终于找到了资深的金牌主厨倾力加盟。
主厨对于菜品的研究近乎痴爱,他掌勺的菜品,从原材烹饪到摆盘近乎艺术品!这与我创立福禧荟的理念一拍即合。于是!二线半省会城市的福禧传奇,终于开启了!
在福禧荟,没有一处不精致
他打造了新中式风格,恢弘又内敛低奢而有情调。红木桌椅,蓝白纱幔,壁画山水,低调与奢华并存。为每一位宴请的宾客准备定制卡片,在福禧荟,没有一处不精致。
字画,茶台,古玩,玉器。或是轻音茶盏,享受休闲的悠闲的下午茶时光,或是觥筹交错,来一场高端的商务宴请,福禧荟都更懂你的心。
食之纹理,物之灵魂
主厨师承国宝级泰斗周继祥,在他的厨房里,你可以看到各种食材的瓶罐,仿佛是一个研究者的精心珍藏。
鲁菜大气,川菜多变,粤菜精细,京菜纯正。通过微缩在餐盘中的世界,人们甚至可以用口舌去感受一个每城市不同的文化底蕴。色与味,都在口齿之间弥漫。
新京味的创意菜
1
乾隆大鱼头
融合新京味,主打招牌创意菜,福禧荟的菜品从选材烹饪到摆盘,不可谓不精致。店里的招牌特色之一是乾隆大鱼头。色香味俱全,鱼肉鲜嫩细腻。夹一小块鱼肉,沾上酱香味的汤汁十分美味。从表皮酥脆到吸饱汤汁,汤汁泡饼是它的灵魂。
2
石板堂烹火焰牛肉
火焰牛肉鲜嫩多汁,火候恰到好处。福禧荟在菜品的呈现上遵从极简主义风格,创意的背后是一种还原,主厨尊重食材背后的生产和他们的制作工艺。
如果好奇,你还可以听到食材的产地和主厨对它们的简要介绍。
3
松露酱金丝虾
创意菜在摆盘上勘称艺术,干冰营造的仙气飘飘,沙拉包裹的虾球显得格外可爱。
整颗虾仁制作的虾球配上表皮的酥脆,松露酱和鱼子提鲜,视觉与味觉的双重享受让食客流连。
4
拔丝咕咾肉
■■■■■
金黄的咕咾肉不得了,手机都能拍大片,丝毫不逊色北上广的大牌餐厅。打败流水席的高端商务宴请必点单品之一。口味酸甜,多食不腻,清新爽口。
5
意大利黑醋带鱼卷
福禧荟精选各地鲜食,酸酸甜甜意大利黑醋配鲜带鱼,带鱼剔骨后打卷,外表焦香肉质细嫩,口味酸甜。创意菜摆盘精美,寓意吉祥,作为宴请的佳肴太合适不过。
6
酱卤拼盘
山西人的餐桌上总少不了卤肉吧,小酌一杯,它是最好的下酒菜。拒绝华而不实的摆盘,酱肉四小碗品种多样。卤肉腌制入味,酱香十足。
7
肠衣排骨
福禧荟的招牌菜之一是这道肠衣排骨,排骨裹上了肠衣,入口焦脆有弹性,入口鲜嫩多汁,香辣味浓郁。将简单的食材做到精致又美味是福禧荟的匠心所在。
环境,服务,菜品,对于食客的多维享受,太原似乎没有这样的餐厅,如今终于可以来福禧荟体验一下。
8
冲浪活海参
作为高端宴请的菜品,福禧荟还提供精致位菜。食材都显得更加别具风味。冲浪活海参是鲁菜的经典,滋补养生佳品。
用料上乘,制作工序复杂,经过清洗,软化,按摩,浸泡,刀切,焯水,烹饪等十几道工序。相比传统菜,位菜更能照顾到每位嘉宾的口味。
9
橄榄油拌果蔬什锦
蔬果什锦配色有食欲,红心火龙果,猕猴桃,香橙,牛油果,杏仁,再淋上浓郁的沙拉,蔬果的清香从口腔迸发,十分清爽解腻。也是广受食客好评的一道菜。
10
沙窝葱煎包
主食有很多种选择,葱油饼,猪肉馅饼。推荐招牌的沙窝葱煎包,馅料是酱肉粉条,口感十分细腻。面饼底部煎的金黄酥脆,纹理分明,小葱点缀。推荐大家可以尝尝。
11
创意蓝莓黑美人
饭后来一道蓝莓紫薯作为甜点,晶莹剔透的玻璃杯乘上小份的甜点,在坐宾客每人来一份,结束这一顿精致的餐宴。
来到店里的客人一边感叹着晋阳会馆大变样,一边对菜品和服务赞不绝口,除了精致美味融合菜,店里侍餐的服务员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坚持着精致,匠心与传承,或许,也是每个太原人的福禧梦吧。
晋阳会馆福禧荟*太原市千峰南路理工大学(虎裕校区)西门
离开大厂后,他们选择成为餐饮老板
他们曾投身互联网大潮,如今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餐饮老板。开一家餐饮店绝非是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但它给了那些弄潮儿再次感受脉搏跳动的机会。
总第3306期
餐企老板内参王楚湉文
互联网转型餐饮
不是“退路”是“出路”
当互联网寒气袭来,大厂人如何取暖,三位前互联网人在餐饮业看到了希望:
前大厂产品经理刘博,2023年创业至今已加盟了七个品牌;前商务拓展李文敏,创立了自己的品牌——甲唛,推广海南美食;曾经在互联网公司为餐饮品牌做策划的郭震业,也已经带着自己的品牌——柠濛濛,跑出30多家店。
刘博前互联网产品经理
2023年3月初,郑州,早上五点,寒气逼人,刘博已经和两个师傅来到了新店,开始搭围挡。三年时间,两省15个城市,他和合伙人,开了43家店,招募了600多名员工。
从互联网产品经理转型成为餐饮人,似乎是命中注定的一条路。用刘博合伙人刘舒的话来说,有些人就是为了创业而生。
2023年,30岁的他决定创业。曾经做海外创业项目的经历让他深刻意识到,消费群体基数和政策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黄记煌是他们加盟的第一个品牌,在很多人看来这个品牌已稍显老派,但正是这个老牌子,用18年的经验教给了餐饮新手成熟的运营体系。
现在他们正不断测试不同品牌模型的经营场景,慢慢攒聚实力,为创立自己的品牌做准备。
李文敏前互联网商务拓展
与刘博不断加盟的打法不同,李文敏出手就选择了做自己的品牌。
2015年投身互联网后,他就一直在做商务拓展,所以当海南人李文敏得知糟粕醋火了之后,34,成了他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想法。
借着糟粕醋火锅在北京的热度,李文敏在了中国传媒大学的档口开了第一家店,就做糟粕醋粉、猪脚饭和文昌鸡饭。对餐饮没有一点认知的他从最基础的煮粉开始,一点一点摸索。
三个月的时间,李文敏通过建立私域流量池,积累了一千多个粉丝,成为了小有名气的网红店,不仅学生喜欢,上班族也想来吃,最好的时候在商圈排名第二名。
档口虽然火,但客群受限,费用也较高,所以当他发现自己的客群已经不仅仅是学生后,果断在校外开出了第二家店。前不久,开在双井的第三家店也正式营业。
郭震业前互联网大厂餐饮品牌策划
对郭震业来说,做柠檬茶算不上完全的跨界,因为在此之前,他就在互联网公司做餐饮品牌的策划。
成为餐饮老板是一个欧亨利式的结果,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郭震业的顾客中有个披萨店老板,因为合作非常满意,便邀请他以股份的形式加入。这成为了郭振业跨进餐饮业的第一步。
第二步,他创立了自己的品牌——柠濛濛·手打柠檬茶。选择柠檬茶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在披萨店柠檬茶就卖得很好,经过考察后他断定,柠檬茶是茶饮里的新消费趋势。
2023年4月,柠濛濛首店落地广东惠州,极具科技感的门店刚一面世就吸引来大批年轻人打卡,再加上产品中黄皮果这一广东特色的加持,柠濛濛很快在珠三角打开了市场。
“杀手锏”:互联网思维
传统行业涌入新鲜血液
为什么互联网人扎堆涌入餐饮业?为什么他们开店速度如此之快?
消费群体基数庞大,政策利好
对刘博来说,回乡开店是偶然也是必然,因为朋友在老家做餐饮,当时没什么经验的他也跟着回到了河南,回去后才发现,河南是一块沃土,是培育出蜜雪冰城、巴奴、王婆大虾等知名餐饮品牌的沃土。
餐饮业作为国民经济“基本盘”,不仅消费群体基数庞大,还获得了很多政策利好。并且餐饮业准入门槛不是很高,转型餐饮,是一条上策。
同时,县域经济的崛起和人口红利的余韵,也让回乡的互联网人看到了新商机。
发现蓝海,线上市场大有可为
他们不仅盯上了下沉市场还瞄准了线上市场。
甲唛对于李文敏而言不仅是一家餐饮店,更是一个测试模型。就目前来看,纯外卖档口是他测试最成功的模型。朝阳门的档口店在生意最好的时候可以做到一个月10万。
他还有一个习惯——不管进入哪个行业都会搭建一个自己的私域社群。凭借对平台流量的把控和私域流量的积累,他的生意越做越好。
刘博和刘舒同样延续了互联网的打法,快速扩店,抢占点位,最多的时候一年就开了十几家。
刘博选门店选址和传统选址思维有些不同。在传统选址思路下,大家都会争强商场一流的点位,而他却偏好一流商场的二流点位。
因为在选址的过程中,他就把线上流量也考虑进去了。二流点位既平衡了房租压力大,减小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又可以投入更多资金打造线上,提高获客成本的灵活性。
郭震业也特别于擅长流量推广,各种社交媒体全都玩儿得转,在品牌还没有落地之前,就已经想好该如何去获取更好的流量。
他直言,现在开一家店不需要像以前一样,花那么长的时间让人了解你,一个品牌只需要几个月或者半年就能打出去。
用户思维,精准拿捏消费者
互联网人勇于入局餐饮,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服务消费者的逻辑是一样的。餐饮人讲究“顾客至上”,互联网常说“用户思维”。开门店和做产品有很多相似之处。
多年的品牌策划经验让郭震业养成了用户思维。看过很多成功和失败案例后,他深刻地意识到一定要知道顾客需要什么,而不能只是自己喜欢,否则就是无效自嗨。
“绊脚石”:行业壁垒
跨界干餐饮没有那么容易
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中,互联网是高大上的,餐饮则恰恰相反。刚刚转型成为餐饮人的他们也有过这种想法。
然而现实却告诉他们,不管对什么行业都要保持敬畏之心,实体餐饮业远比想象中更庞大也更微细。
1、“思维绊脚石”:底层逻辑有差异,隔行如隔山
互联网行业的底层逻辑是追求效率,优化流程,进而降低成本,互联网行业的优势在于边际效应——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规模越大成本越低。
而餐饮作为传统经济,并没有互联网快速灵活,就像一辆火车虽然行驶得平稳,但没有飞机的速度,也没有汽车方便掉头。
当互联网人进入餐饮行业后,以追求效率的逻辑出发,固然会对餐饮门店的操作流程、用户体验等维度上有不同程度的优化,但餐饮能否跟上这样的速度,需要打个问号。
对刘博和刘舒来说,快速扩店就造成不少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组织架构问题。
组织越做越大,人心不齐,人员跟不上,导致顾客投诉,自己费尽心血却不能让顾客满意,他们直言这个过程十分痛苦。
刘舒坦言:“开店的第一阶段其实是没什么用的,会让你膨胀,但当你有了一定规模后,互联网行业的组织架构和各种方法才会有用。”
2、“沟通绊脚石”:餐饮业体量大、人数多,沟通成本上升
郭震业在创业过程中遇到最大的阻力是和加盟商的沟通问题。自打品牌诞生以来,郭震业就很少坐在办公室,总是泡在市场里,为连锁加盟的事情忙活着。
但并不是所有加盟商都能理解你,当他看到有些加盟商有好产品不上,有好策略不用时,心里是真的着急。因为在郭振业的认知里,有了门店才有品牌,加盟商做的好,品牌才能发展起来。
成功的餐饮老板身上总会有点江湖气,郭震业不仅会在生意上和加盟商保持沟通,还会在生活上给他们帮助。
在他看来,自己的价值就是成就别人。也正因如此,柠濛濛的加盟商开二店、三店的非常多。
3、34,疫情反复,实体经济难做
从互联网转到实体行业,摆在面前的另一块大石头就是疫情。
李文敏的第二家店刚开不到一个月,北京疫情就开始爆发,周围商家关店的关店,歇业的歇业,在至暗时刻他迎来了最大的考验。
堂食生意几乎全部停摆,只能靠着外卖勉强保本。
刘博也提到,21年河南大水和三四波疫情,让每个河南餐饮人都很受挫。
未来已来耐心生长
但当谈起未来的计划时,你仍然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笃定和信心。
加盟了很多品牌的刘博打算等待时机做自己的品牌,也计划用自己的账号给更多互联网转型餐饮的朋友带来更多帮助。
李文敏希望将海南美食推广到全国,从北京出发向周围辐射。除了做堂食、外卖他还计划打造自己的供应链,做速食包。
郭震业也给自己定下了目标,明年要实现百店连锁,走出珠三角,在多个一线城市站住脚跟,“做柠檬茶界的喜茶”。
其实不仅仅是互联网人出走开店,互联网巨头们近来也在不断加码餐饮业。当两个行业不断碰撞融合,新的现象就会浮出水面。带着对实体经济的敬畏之心,这些新入局者会搅动起怎样的水花,时间会给出答案。
陈赫退股贤合庄事件持续发酵,加盟明星餐饮店要注意哪些法律问题?
“陈赫退股贤合庄”
“加盟商集体维权”
近日,
因被质疑“割韭菜”,
演员陈赫和火锅品牌贤合庄,
再陷舆论风波。
6月8日晚,
贤合庄卤味火锅对此发布声明称,
网传陈赫收取数亿元加盟费
为恶意造谣,
同时陈赫原本就不是贤合庄品牌
运营主体的直接股东。
昔日名噪一时的明星餐饮,如今落得一地鸡毛,贤合庄的故事并非个例。近年来,不少明星直接或间接投资餐饮行业,利用自身的影响力营销品牌,但与此同时,倒闭、维权、法律纠纷等问题也层出不穷。如何看待“明星+餐饮”的加盟店模式?加盟商出现亏损闭店,明星该不该负责?法报君采访了《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高界鹏凯律师事务所律师张仲凯,带来专业解读。
Q1如何从法律层面看待“加盟”这一商业模式?
我们通常所说的“加盟”,法律术语是“特许经营”,与此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有《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商业特许经营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商业特许经营备案管理办法》等。这些规定对于加盟活动明确了特定规则,包括加盟冷静期、加盟资质要求、特许经营备案、“两店一年”、加盟信息披露等。
依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三条的规定,商业特许经营,是指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的企业,以合同形式将其拥有的经营资源许可其他经营者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的经营模式下开展经营,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用的经营活动。
Q2近年来,在明星效应下,贤合庄开启飞速扩张模式。但根据商务部商业特许经营信息管理平台显示,贤合庄的备案公告时间为2023年4月28日,不少加盟商质疑贤合庄违规开放加盟。关于开展特许经营活动有什么要求?
根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的规定,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拥有成熟的经营模式,并具备为被特许人持续提供经营指导、技术支持和业务培训等服务的能力。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拥有至少2个直营店,并且经营时间超过1年。特许人应当自首次订立特许经营合同之日起15日内,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根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特许人未依照本条例第八条的规定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备案,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仍不备案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予以公告。
Q3如果特许人未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就开放加盟,其与加盟商签订的加盟合同是否有效?
关于未经特许经营备案即签订的加盟合同的效力,虽然民法典对于“合同无效”的规定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这一情形,但司法实践中认为,特许经营备案这类活动属于“管理性规范而非效力性强制规范”,违反这类规定并不当然导致特许经营合同无效。
但是,如果特许人在签订合同时未向加盟商告知尚未备案的事实,或者虚构了“已经备案”的事实,构成欺诈的,加盟商仍可以“欺诈”为由,主张撤销合同。
Q4本是奔着明星光环而来,结果却赔得血本无归,如果加盟商无力经营,可以要求总店和明星负责吗?
导致加盟店经营不善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内外部的因素,如产品竞争力、自身管理水平、市场环境等。总店和明星是否担负责任,要基于损害发生的事实、违约行为和后果、相关主体之间合作协议的约定,甚至相关公司或企业治理制度的规定来具体分析。
假设总店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存在违约、欺诈或虚假宣传等行为,显然需要依法承担相应责任。基于其法律上的“独立人格”,应当独立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这类责任,一般不及于股东,因为股东一旦按照认缴的出资额缴付了注册资本,即完成出资义务,便仅以该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东只有在“与公司之间发生人格混同,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出资不足”“抽逃出资”等情形下,才相应地承担连带责任、赔偿责任或补充责任。如果明星作为股东,已经完成对公司的出资义务,并不会仅因为“股东身份”而承担该公司可能的违约、欺诈或虚假宣传等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但是,如果明星本人除了是公司股东,还利用其明星身份及知名度,通过展示其形象等方式,就其参与投资的餐饮品牌进行宣传,则极有可能构成广告法意义上的“代言”。根据广告法的规定,明星可能会因此承担法律责任。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广告代言人承担法律责任,需要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构成“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以及“广告代言人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作推荐、证明”。在该事件中,加盟商不属于“消费者”,若加盟商想要根据上述规定追究明星的责任,恐怕难度极大。
Q5部分加盟店关闭后,有些进行过会员卡充值的消费者陷入“退费无门”的困境,消费者可否找品牌总部维权?
加盟或者特许经营,是一种商业模式,其背后的法律关系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如果加盟商与被加盟企业签署特许经营合同进行加盟,那么加盟商则是一个独立的法人,按照合同的相对性,消费者应向加盟商主张权利。
如果加盟商是被加盟企业的分支机构,比如分公司,根据民法典第七十四条规定,“分支机构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产生的民事责任由法人承担;也可以先以该分支机构管理的财产承担,不足以承担的,由法人承担”。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可以以分支机构和设立分支机构的法人作为共同被告,通过法院主张自己的权利。
Q6为避免产生纠纷,加盟明星餐饮品牌时应注意哪些法律问题?
对于加盟商来说,在选择加盟“明星品牌”或“网红品牌”时,不能只看重“明星效应”应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
在选择加盟特许经营时,加盟商需要审慎核实特许人的特许备案资质、品牌资源内容及权属(可通过商务部商业特许经营信息管理平台查询)、行政处罚(可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查询)、市场口碑等信息;加盟商应谨慎签订加盟合同,对于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重要条款进行认真审查,发现问题要与合作方进行磋商、修订;再次,无论是加盟过程中还是加盟后的经营活动中,都应当严格依法、依规,并且对每个环节都注意留存相应的证据,便于将来维权;加盟商如果发现自身权益受损,要及时积极取证,委托专业人士维权。
作者|罗聪冉邹星宇
来源: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