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摆摊到开店,阜阳20多年的早餐店,生意火到老板需要拿话筒喊号
炮铺街,一条不算长的街巷却聚集着各种特色的美食与人气。今天,我们又在这里找到了一家比较“出名”的店铺。
说它“出名”是因为它曾经获得过2017届“阜阳市特色名小吃”的称号,也是因为它有着自己的注册商标,甚至被颍州晚报和阜阳城市周报报道过,更是因为它凭着自己独特的风味源源不断的吸引着周边的老街坊邻居。
它就是许二哥撒汤馆。
入行二十余年的许二哥
与大多数小吃店的名字一样,许二哥撒汤馆其名字就来源于老板的姓氏以及在家里的排行。
起先,许二哥是在莲池附近支起了自己的店铺,不过虽然说是店铺,但其实只是一家流动的摊位。一人一炉,便撑起了莲池附近居民的整个清晨。
这一待就是十几年,每天清晨日暮,雷打不动的出现在莲池居民的日常生活里。
因为姐姐也是开早餐店的,所以,后来许二哥又在文峰二村附近干了小年把有余,帮姐姐打理店铺上下。也让更多的食客领略了自己烧饼的手艺。
或许是在给姐姐的帮忙中得到了启发,搬到炮铺街后,曾经的许二哥烧饼变成了现在的许二哥撒汤馆,曾经的一人一炉变成了现在的七人二炉一锅。
曾经积攒下来的人气,也让已经在炮铺街待了6年的许二哥,生意从不见冷清。
现在许二哥的招牌,已经不止于炮铺街的这一家店铺,其它的多为亲戚所开。不仅如此,就在拍摄的间隙,还有电话打进来询问许二哥加盟的事情。
但是,许二哥却是摆了摆手,“现在加盟都干不了多少时间,不在意我们的牌子,这样到头来不还是砸了自己的招牌吗?”
真正口口相传的招牌,也许就是要有着这样的责任感,才能坚持的长久。
凌晨两点半就开始熬制的鸡汤
招牌的塑造,自然离不开货真价实的美味。许二哥的撒汤以老母鸡和骨头汤为底,再辅以各种佐料熬制。
至于熬制的时间,每天大概11点左右关门后,就要开始准备第二天汤底的熬制,而到了第二天凌晨2点半左右,又要继续汤底的加工熬制,直到5点半左右店铺的开张。
如此费时费力用心熬制的汤底,在味道上自然也差不了。
从大锅中直接舀上两大勺汤底,冲在已经打在碗底的土鸡蛋,原本一颗完整的鸡汤立刻四散开变成金黄的蛋花。
再放上些虾米、香菜做点缀,一碗金黄中伴着一丝草绿的撒汤就这样上了桌。初尝一口,微咸的口感中带着老母鸡汤特有的鲜味儿。
但是当一勺接一勺入口后,就只剩下了鸡汤的鲜味和蛋花的柔滑,偶尔一勺中出现几只小虾米,更是引得人连连回味。
在许二哥家,经常有人是顾不得形象,直接端起碗来就一股脑的把碗底的撒汤喝了个精光。
半天的时间,就能卖上个三四百碗。不少年龄稍大一点的顾客,提着保温桶就来打上一碗撒汤,看他们轻车熟路的动作,早已不知道来上多少回了!
一般这里都会帮你把撒汤端上桌,但是总有等不及的顾客,这边汤刚一盛出来,那边就迫不及待的自己过来把汤给端了。
头天晚上准备的油酥烧饼
要说起许二哥的老本行,那还得是油酥烧饼。头天晚上,就要开始准备和面团,120斤的面粉,要由三个人熬上大半夜才能准备好。
也多亏提前准备好的面团,不到十秒,原本半球形的面团就在老板五指翻飞的动作中成了一个烧饼的形状。
将烧饼的一面蘸上满满的芝麻粒,往炉壁内一贴,接下来只要估摸着大概的时间就能将烧饼夹上来。
将烧饼从中间撕开,掉落下满满的芝麻粒,再蘸上老板自己做的辣糊,烧饼的浓浓油酥香与辣糊的些许微辣滋味在口中相交融,满足!
人气火到有顾客专门叫跑腿送
如此的味道与匠心,在许二哥撒汤馆最常出现的画面当然就是,排队!
老板甚至为此专门准备了一个话筒,当然不是用来唱歌,而是为了在人多如潮的时候,直接喊到每位排队等待的顾客的号码。
如果是家长带着孩子,就会催着先让孩子找个位置坐下,否则稍微耽搁一会儿,再找到位置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两个炉子的烧饼,一大锅的汤底,哪怕事前工作已经准备了个七七八八,源源不断的客流让老板也鲜有停下来的时候。
甚至在后厨忙碌的员工脸上的汗珠也很少干过。
当然,来到许二哥的也是老熟客居多,有些老街坊彼此碰见了还会打上声招呼,“哟,你今天也来这吃啊!”
从早晨5点半一直到11点,期间总是会迎来一波又一波的人流。
真正的好味道
不管万水千山
总是让人忍不住一品其滋味的冲动
这就是潜藏在街头巷尾的魅力
也是我们寻找他们的意义
来源:吃喝玩乐在阜阳
田三卷馍、喜九、王小花!事关小吃,阜阳放大招了
香辣的卷馍
酸口的“娃娃鱼”
酥脆的杂粮煎饼……
阜阳这些名小吃
是不是提到就能让你流口水?
近日,我市出台《关于促进阜阳小吃品牌化发展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实施方案》,提出了我市小吃品牌化发展的目标、路径和扶持政策。
如何推动阜阳小吃品牌化发展?又具体有哪些支持政策?跟着阜小新往下看!
阜阳小吃经过多年培育,拥有丰富的文化基础、物质基础、人力基础和市场基础,已具备品牌化运作的基本条件。据2023年市政协编印的《阜阳味道》不完全统计,阜阳有29项名小吃、30项名菜肴、28项名特产。
阜阳常住人口820万、外出人口300多万,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客户基数庞大;“阜阳小吃”融合了中国美食“南甜、北咸、东酸、西辣”的特点,“男女老少适口、四面八方皆宜”,市场适应度很高。
在大批返乡创业者中,有不少人投身餐饮领域创新创业,探索品牌化发展路径,涌现出“喜九”、“胡同口”、“王小花”、“田三卷馍”等众多小吃连锁品牌。但总体而言,阜阳小吃小而不精、多而不强,仍存在品牌不统一,盈利模式单一,利润低,经营压力大等问题,仅靠市场“无形的手”还远远不够,仍需依靠政府“有形的手”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方案明确,力争“十四五”期间全市每年培训小吃技能人员5000人次以上,挖掘阜阳特色小吃100种、标准化推广30个品类,培育品牌企业10家以上、发展连锁门店500家以上。2025年底,全市“阜阳名小吃”生产经营主体达到2万个,带动就业10万人以上,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
方案指出,要成立阜阳小吃创业协会,按照“六统一、两集中”模式(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培训内容、统一制作工艺、统一经营模式、统一门店形象、统一原料标准,集中品牌宣传、集中文化挖掘)推动阜阳小吃品牌建设;支持协会申请注册“阜阳名小吃”公共品牌商标;允许公共品牌商标与自有商标配合使用等。
打造市级“阜阳名小吃”技能培训中心,委托协会运营管理,建立“阜阳名小吃”培育项目名录,制定培养目标、编制培训教材,明确培训规范、补贴标准等;对脱贫人口、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者(含新生代农民工、退捕渔民)、城镇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开展免费培训等。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整合劳动保障大厦和原劳动大楼现有物业资源,改造并申请认定阜阳小吃创业园;
各县市区政府要结合本地名优特小吃、美食连锁店发展情况,鼓励民间资本建设、改扩建或参与共建阜阳小吃创业街区;
鼓励有创业意愿的返乡人员、城乡劳动者等,在参加阜阳小吃“技能+创业”培训的基础上自主创业,在全市布局开设“阜阳名小吃”旗舰店、乡镇品牌店和社区标准店,促进小吃产业在阜阳本地发展壮大,提升产业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围绕阜阳小吃原料供应、市场开拓、物流配送、就业创业带动等,重点培育一批阜阳小吃产业链龙头企业,发挥引导示范作用。
加强财政、金融支持,推进产业联动,统一品牌形象,开展技能竞赛,挖掘小吃文化,推进文旅融合等。
新闻多一点
NEWS
﹀
阜阳小吃品牌化发展
具体有哪些支持政策?
一、技能提升支持政策
对脱贫人口、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者(含新生代农民工、退捕渔民)、城镇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开展免费培训。
针对阜阳小吃技能培训参训人员中的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和“两后生”,完成规定课时满80%且取得专项能力证书的,按每人每天50元标准给予生活费补贴。
支持小吃相关企业、行业协会及个人积极参与阜阳特色小吃专项职业能力规范编制,对符合条件的给予每个2万元奖补。
二、产业发展支持政策
对中央厨房、冷链物流、电子商务和区域配送等项目给予全方位扶持,对获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中央厨房面积达500平方米以上,并为10家以上的门店提供阜阳小吃原料标准化供应的企业,按照投资额的10%给予一次性补助,单个补助不超过10万元。
三、就业创业支持政策
鼓励民间资本新建、改扩建或参与共建一批特色突出、设施齐全的美食街、美食城、美食镇等各类小吃创业载体,正常运营一年以上,由经营者向主管部门提交申请,经主管部门验收合格的,按照投资额的20%给予一次性补助,单个补助不超过20万元。
对管理规范、服务良好、带动就业明显的小吃创业载体,按照民营创业孵化基地管理相关规定,根据初创企业数量,在3年期内,每户每年给予5000元孵化基地补贴。
对新开设的标准店、品牌店,按照5000元、1万元标准给予补贴。在县区开设的旗舰店给予2万元补贴,在地级以上城市主城区开设的旗舰店给予5万元补贴。对于现有小吃门店中符合阜阳小吃范围并更换“阜阳名小吃”品牌标识的,给予1000元补贴。
结合创业带动就业实际效果,认定阜阳小吃美食名品连锁店龙头企业,根据龙头企业新加盟店个数,按每新增1个给予5000元创业就业补贴,每个龙头企业补贴累计最高不超过50万元。
对返乡创业农民工、农村自主创业农民、就业困难人员等10类群体创办的阜阳小吃创业项目,提供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对10万元以下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免除反担保要求。
对毕业2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农民工、退役2年以内的自主就业退役军人、脱贫人口首次创办小微企业,且正常经营6个月的,给予5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
对符合贷款条件的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持续实施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抵押免担保、财政适当贴息的小额信贷支持。贷款用途坚持户借、户用、户还,精准用于贷款户发展生产和开展经营,不得用于结婚、建房、理财、购置家庭用品等非生产性支出,也不能以入股分红、转贷、指标交换等方式交由企业或其他组织使用。
四、评优激励支持政策
开展阜阳小吃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在市级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奖励5000元,获得二等奖的奖励3000元,获得三等奖的奖励2000元,获得一、二、三等奖人员个数分别为1名、2名、3名。
每年开展小吃门店评优活动,对获得五星、四星、三星的小吃门店,分别给予5000元、3000元、2000元一次性奖励,每年评选五星、四星、三星小吃门店个数分别为5个、10个、15个。
怎么样!
关于小吃的扶持政策
是不是很给力?
留言区一起探讨!
颍州晚报记者:储继明
通讯员:陈晓东
阜阳返乡农民工开餐馆可获5000元补贴
农民工回乡开办农家乐、小餐馆,给予5000元创业补贴。记者昨日从阜阳市人社局获悉,按照省人社厅、财政厅等部门新出台的《安徽省皖厨创业工程实施方案》,我市将多举措培育一批皖厨名师,促进就业创业。
培育一批皖厨名师
根据方案,实施皖厨培育工程,结合特定区位、特色饮食文化、特殊技艺传承,发掘地域名特小吃资源,开展名小吃制作专项技能培训,重点引导脱贫劳动者、农村转移劳动者等重点群体和民宿、农家乐等行业从业人员,免费参加皖厨培训,掌握皖厨技艺。对皖厨培训合格人员颁发专项职业能力证书,鼓励其参加烹饪类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免除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费用,培育一批具有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的皖厨名师。
开发一批名小吃创业项目
在综合考量本地特色、饮食习俗、产业业态等基础上,梳理当地群众认可度高、就业创业带动性强、最具本地饮食文化特色的地方名特小吃品种,建立本地名小吃培育项目名录,自主确定培训内容、课时安排、补贴标准、培训及结业考核方式等,编制名小吃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试题库和培训考核大纲,遴选认定一批培训单位负责承接名小吃培训,形成当地名小吃创业项目。
各地可根据项目实施、市场运行等情况,对本地名小吃培育、创业项目进行优化更新,实行动态管理。
打造一批特色美食名品连锁店
深度挖掘特色美食资源和品牌资源,扶持发展工匠皖厨、连锁皖厨以及皖厨食品工业,挖掘提升“老字号”徽菜餐馆,扶持打造皖厨产业金字招牌,培育发展一批皖厨领军餐饮企业。每个地级市要结合创业带动就业的实际效果,认定1-2个皖厨美食名品连锁店龙头企业,根据龙头企业新加盟店个数,按每新增1个给予5000元创业就业补贴,每个龙头企业补贴累计最高不超过50万元。
扶持一批皖厨创业街区
鼓励各地结合本地皖厨名优特小吃、美食连锁店发展情况,新建、改扩建或共建一批特色突出、设施齐全皖厨创业街区,集聚一批多层次、多品类美食名品、美食名店,打造皖厨徽菜地标性打卡街区、商圈。
打造一批乡村美食旅游景点和线路
丰富传统美食名品文化内涵,与民俗文化、农业观光休闲、休闲养生、购物消费等相结合,培育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大力挖掘、推广乡村本土特色菜式、特色宴。
落实一批皖厨创业扶持政策
实施“马兰花”创业培训项目,落实创业培训补贴政策,提升皖厨创业者创业能力。加大融资扶持力度,对返乡创业农民工、农村自主创业农民、就业困难人员等10类群体创办的皖厨创业项目,提供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对10万元及以下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免除反担保要求等。鼓励返乡农民工回乡开办农家乐、小餐馆,按规定落实5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
依托阜阳技师学院打造皖厨培训中心
根据方案,我省要在五年内支持皖厨师傅创业就业5万人次以上。市人社局相关同志介绍,我市初步打算,将以阜阳技师学院为主要依托,打造皖厨培训中心,根据本地梳理当地群众认可度高、就业创业带动性强、最具本地饮食文化特色的地方名特小吃品种,制定相关培训内容及补贴标准,采取先培训一批皖厨老师,逐步扩大至培训皖厨名师,助推创业就业。
记者储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