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就给补贴!陆正耀的预制菜创业项目再次打响烧钱大战
记者赵晓娟
编辑昝慧昉
在1月10日预制菜品牌“舌尖工坊”北京首店开张后,日前该品牌母公司舌尖科技轮值CEO李颖波接受了包括界面新闻在内的媒体采访中披露,自舌尖工坊1月开始全面招募加盟商以来,已经接受了2500个意向加盟商的签约,预计春节前在15个城市各开1-2家样板店。
签约2500个意向加盟商,意味着舌尖工坊已从每个加盟商手里吸入1万元意向金、2万元品牌管理费和3万元品牌保证金(保证金在合作期结束退还)。
界面新闻在一位舌尖工坊招募人员的朋友圈里看到,刘仪伟的头像被印在易拉宝宣传纸上。刘仪伟曾主持烹饪电视节目,也是舌尖科技的首席产品官。
舌尖工坊的主体公司舌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2023年8月成立,于2023年8月推出到店业务品牌“趣小面”(后更名为“趣巴渝”),当月该公司还完成了由盈科资本领投的5.5亿元A轮融资。而新发布的舌尖工坊,被这家公司定位为“新一代餐食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李颖波告诉界面新闻,只需要少量资金投入,加盟商可以获得50%的毛利,为吸引加盟商,总部会提供大力度的补贴。李颖波在2023年9月加入舌尖科技,曾就职于奥美,参与过神州租车、瑞幸咖啡营销补贴大战,在运作补贴获客、社交营销方面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单店模型里最重要的是新客数,我们会支持加盟商在开店初期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比如借社群、地推等方式,迅速找到新客户。加盟商在线下发展一个新客户,且购买超过15元,总部就会为其提供7-15元之间不同的补贴。城市级别不同、补贴不同,比如一线城市的补贴是15元,如果加盟商在两个月之内找到2000个新客户,就可以拿到3万元补贴。”李颖波称。
按照舌尖科技为加盟商计算的成本和投入,以A类档口店(面积在8-10平米)为例,每天只要有10单(客单价50元左右)销售就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如果A类店能拉到2000个新客户,假设每个新客户每个月下单(客单价50元左右)一次,就意味着该店平均每天有67个订单,以此计算日营业额在3300元左右,毛利在1650元。
此前有舌尖工坊招募人员对界面新闻表示,舌尖工坊在全国有八大城市仓,分布在北京、南京、厦门、深圳、重庆、沈阳、武汉、西安,在每个区域都会配4个“顶级大厨”去研发菜品,并不断更新菜单。每50个加盟店有一个运营经理,负责指导、培训等事务,即便新手也能加盟赚钱,如果介绍代理商,还另有优惠。
值得注意的是,瑞幸咖啡早期的补贴大战会被复制到舌尖工坊的实操中,但不同的是,早期瑞幸咖啡门店全部以直营店为主,需要品牌做真金白银的投入,而以发展加盟为主的舌尖工坊,更多需要加盟商来承担门店、人员等基础费用。如果不能获得稳定客流、并持续吸引新客户到店,加盟商将承担损失。
舌尖科技方面强调,希望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技术的应用,优化成本结构,颠覆客户体验,从根本上解决消费者“做饭难”的痛点。今年3月份起,舌尖工坊还准备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为品牌及预制菜造势。
但实际上,在叮咚买菜、盒马、永辉等线上线下的零售渠道里,早就有丰富的预处理食材、半成品菜肴及即热型预制菜产品可以购买,且下单一小时的到家服务也相当成熟。这类企业依赖算法和成熟的供应链,能提前预测单量,消费者的购买体验未必比舌尖工坊差。
1月14日,界面新闻走访了舌尖工坊位于北京常营区域的门店,该店面积约50-60平方米,店内配置了冷柜、操作台等设备,操作台上的设备方便店员为顾客提供试吃、演示产品烹饪方法。由于新店开业购买商品有7折优惠,吸引了不少顾客下单。
虽然预制菜是当下的风口,但一名不愿具名的预制菜从业者告诉界面新闻,预制菜更多满足的是消费者的刚需,相对于同样火爆的新茶饮赛道,茶饮产品的毛利更可观,舌尖工坊落地后实际的营业状况还有待观察。
作为参考,被称为“预制菜第一股”的苏州味知香的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味知香的加盟店有1117家,销售金额达3.2亿元。折合单店年销售额28.65万元,平均单店每月产出2.39万,按照40%的毛利润计算,月均毛利仅9560元。
好卖又赚钱!新日“内购会”助力商家,全国再掀加盟热潮
新日又赢了!
一路飘红的三个季度财报业绩,夯实了新日今年营收与净利润双双增长的强力势头,更让众多经销商切身感受到做新日“好卖又赚钱”的市场优势,成功引发全国商家火爆的加盟热潮!
进入第四季度,也就是行业最后的销量冲刺期。新日再次以一场“内购会”掀起全国渠道的火爆热销,向全行业与商家展示了什么叫势如破竹,赢战全年!
终端再现杀招!
超级火爆“内购会”成就渠道量利齐飞!
新日首届“内购会”的火爆热销,如今依然历历在目。时至年底最后的冲量期,新日于11月初在全国终端市场火爆开启第二届“内购会”活动,终端市场的热销氛围成功引爆年底的淡季销量,成就新日全国门店的热销盛况。
“内购会”期间,全国用户都能享受到更超值的购车价格,还能免费领300现金优惠券,以及免费检修、免费洗车、半价换电池等超值服务,根据不同地域的差别,当地商家还会针对性的增加购车福利,如9.9元超值购冬季头盔、0元换新车等等钜惠福利。
目前,新日“内购会”已如燎原之势席卷全国市场,在新日官方与经销商的精诚合作下,成功营造出“全民购车”的节日气氛。如此火爆的热销浪潮在行业年底冲量期也是一骑绝尘,妥妥的年底冲量大杀招。
全国统一的火爆活动、超值的优惠购车福利、因地制宜的热销手段、新老用户的热情邀约,以及从场景布置到门店装饰的节日氛围,强势赋能新日全国门店销量与利润的双双增长。年底最后的冲量期,新日又赢了!
稳居销售热榜!
做新日更赚钱强势赋能商家加盟如潮!
依靠“内购会”这一超级大杀招,新日又坐稳了第四季度的热销榜。相信第四季度也必将复刻前三个季度营收与净利润双重增长的模板,真正为新日今年发展画下一个绝美的句号。
也正是因为新日在第四季度这样的淡季市场,依然能够强势缔造全国门店的火爆热销,众多经销商对新日今年的发展势头,以及产品、营销等业务能力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知。要知道,每年年底都是商家转换品牌的关键期,于是一波新的加盟热潮再次席卷全国。
卖新日、更赚钱,已经成为今年众多经销商切身感受到的事实。许多商家反馈:新日今年的车更好卖,更受用户欢迎,尤其是更受年轻人的喜欢。这点就非常重要了,毕竟年轻用户才是未来市场的主力军。
很明显,通过产品端的革新,新日今年的产品力迎来跃迁式变化。而品牌年轻化的深度与高度,为新日品牌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中开辟出一条康庄大道。新日今年的实力呈现,让商家不仅感受到了当下的利润增长,更看到了未来市场的发展前景。
立足当下,把握未来!这才是今年众多经销商毅然选择加盟新日的核心原因。
作为行业首家A股上市企业,财报业绩不会作假。前三季度营收与净利润的增长,就足以证明新日今年的品牌发展与市场表现都成绩卓越。在“内购会”的火爆展开下,第四季度的成绩更是毋庸置疑。
亚朵圆梦纳斯达克 加盟商平均回本却要21年?
出品:新浪财经创投P
作者:h
不承想,时隔16个月率先打破中概股赴美上市僵局的,不是元宇宙也不是共享出行,而是疫情期间备受煎熬的连锁酒店企业。
近日,中高端连锁酒店亚朵集团(下文简称:亚朵)在纳斯达克正式敲钟上市,成为2023年6月后首家在美发行ADS的中概股。此次IPO共计发行475万股ADS,发行价为11美元/ADS,募资总额为5225万美元。
不过,资本市场似乎对这位“中国新住宿经济第一股”并不看好。截至发稿日,亚朵的前收盘价为每股11.35美元,较开盘价每股15.5美元下跌26.77%,透露出一丝破发的危机信号。
融资缩水、高瓴退出着急上市为哪般?
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开披露信息显示,亚朵从首次递交招股说明书,到最终成功冲击上市,19个月的经历可谓一波三折。
上市前夜主动撤回。受中美地缘政治关系和国内监管政策收紧的影响,加之与加盟商关系紧张、运营酒店数量疑似造假等负面消息缠身,亚朵临时取消了原定2023年7月1日登陆美股的计划,不少中小股东于6月30日晚才陆续收到撤销新股认购的通知。临门一脚紧急叫停,亚朵折戟之声不绝于耳。
融资规模和估值大打折扣。据亚朵2023年中止上市前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彼时预计的发行区间为13.5美元/ADS至15.5美元/ADS,发行规模约为1974.47万股ADS,共计募资2.67亿美元至3.06亿美元,估值约为20亿美元。
此番上市,亚朵的总发行量只有475万股,定价区间为11美元/ADS至13美元/ADS。最终上市日按照价格下限发行,实际募集总金额为5225万美元,估值约为15.6亿美元。与2023年中相比,亚朵的募资规模大幅缩水83%,发行量下降近76%,公司估值降幅约为22%。
基石投资者易主。曾高调宣布作为基石投资者认购1.2亿美元的高瓴资本(下文简称:高瓴),在2023年亚朵重启上市流程时却不见了踪影。据2023年招股书显示,高瓴的认购价格为14.5美元/ADS,认购股数约占发行总量的41.9%。而随着亚朵估值和发行价双降,高瓴的认购价格明显已经倒挂,及时退出才是明智之举。值得一提的是,高瓴参与亚朵认购时签署的是意向合同,并不具有约束性。
来源:公司招股书
高瓴悄悄退出后,亚朵的新基石投资者变更为对冲基金雪湖资本,认购金额约为1000万美元,比例约为本次发行量的18.9%。
事实上,雪湖资本与高瓴之间关系匪浅。成立于2009年,雪湖资本的主策略为股票多空对冲,2023年起才活跃于国内投资市场。据公开数据不完全统计,雪湖资本在一二级市场上投资的14家公司中,至少有8家与高瓴资本的被投企业有重合,包括海底捞、呷哺呷哺、好未来、微创医疗机器人、融创服务等。亚朵这次顺利更迭基石投资者,或也有高瓴在背后牵线搭桥。
即使被戏称为“迷你IPO”,亚朵也要坚持此时上市,究竟是何原因?
据天眼查公开信息显示,亚朵的最后一轮股权融资停留在2017年,此前积累的融资额不过10亿元左右。但在运营成本极高的连锁酒店生意面前,区区10亿元只是杯水车薪。2023-2023年上半年,亚朵的营业成本分别为14.90亿元、15.27亿元、19.74亿元和8.99亿元,报告期内平均75%的总营收被用于覆盖运营成本。
而当连锁酒店不再是一级市场投资机构眼中的优质项目,亚朵唯有通过借债补充资金,实现跑马圈地。2023-2023年期间,公司资产负债率始终在70%上下浮动且逐年走高。2023年上半年甚至接近86%,远超酒店行业同期资产负债率的中位数和平均数近30个百分点。
换而言之,股权和债权融资都近乎触达“天花板”,亚朵急需新渠道资金的注入,以保证当前快速增长的势头。
收入骤减、加盟乏力卖枕头能否撑起第二增长曲线?
单就营收而言,亚朵的表现在受疫情打击较大的酒店行业中算得上出众。2023年实现总营收21.48亿元,同比增长37.09%,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44.95%至1.45亿元。据最新招股书显示,亚朵今年前三季度净收入为16.37亿元,净利润录得1.79亿元,同比增长58%。
相较之下,2023年华住集团净亏损为4.65亿元,同比扩大78.70%;锦江酒店扣非后归母净亏损1.22亿元,同比扩大81.80%;首旅酒店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仅为1094.58万元。
从体量上来看,亚朵2023年共有712家加盟和自营酒店,约为首旅酒店运营酒店总数的12.04%,华住集团的9.09%,锦江酒店的6.71%。2023年上半年亚朵净新增酒店89家,而华住酒店新增了188家,首旅酒店新增342家,锦江酒店新增362家。
体量和增速都不及头部玩家,亚朵凭什么表现不俗?
一方面,亚朵长期以文艺网红、热衷IP联名著称。曾先后与网易云音乐、知乎、虎扑篮球、QQ超级会员、易车等品牌合作打造主题酒店,场景几乎从不复制,全面对标迪士尼,其中高端酒店定位和人文特色能有效实现差异化定价。
拆分对比核心经营指标不难发现,亚朵的入住率属于中等偏上,但日均房价和平均客房收入却远高于同行。2023年截至6月底,亚朵的日均房价约为367.9元,平均客房收入为224.4元。同期锦江酒店、首旅酒店和华住酒店的中高端定位酒店日均房价约为220-240元,平均客房收入仅徘徊在120-140元区间内。
然而在疫情冲击之下,旅游、商务出行频率锐减,个人和企业的差旅预算收缩,中高端连锁酒店更容易受到影响。以2023-2023年上半年锦江酒店和首旅酒店公开披露的经营数据为例,中高端酒店在行业上行过程中,日均房价和平均客房收入增速比整体更慢;在行业下行过程中,普遍下降速度更快。
如此看来,只有中高端酒店一种类型的亚朵抗风险能力无疑更低。2023年上半年,亚朵的日均房价同比下降10.98%,平均客房价格同比减少24.77%。
另一方面,亚朵以加盟模式为主,资金回笼和成本压力相对更小。据最新招股书信息显示,亚朵加盟酒店数量常年占比90%以上。截至2023年9月30日,该比例已突破96%,报告期内总公司向加盟酒店收取的费用为总营收贡献了超七成。
值得玩味的是,亚朵的加盟酒店“赚钱能力”近年来却在持续减弱。2023-2023年前三季度,加盟酒店平均年收入三连降,由214.94万元降至117.59万元。即使在总公司营收增长37.9%的2023年,加盟酒店的平均年收入仍下降了0.64%。反观自营酒店,2023年起维持在33家水平,平均年收入高达稳定在1000万元以上。2023年收入甚至一度接近2000万元,是同期加盟酒店年均收入的11.14倍。
据亚朵2023年4月的加盟手册显示,加盟商需一次性向亚朵缴纳技术系统安装和撤场费共计2.5万元、流动图书馆筹建费5万元、工程指导费8万元、履约保证金10万元以及加盟费5000元/房间。加盟商还需每月支付总收入的5.5%作为管理费,酒店用品购买费、IT和财务等方面持续性指导费,以及酒店运营的人工成本和日常开销损耗。若加盟一家有150间房的亚朵酒店,总投入约为2500万元。
如果依照最新的加盟酒店年均收入静态推算,这笔投资至少要21年才能收回,与加盟时承诺的3-5年回本周期相去甚远。收入无法保障、回本遥遥无期,加盟商的犹豫并不无道理。2023-2023年亚朵的加盟酒店数量增速由近85%降至33%,加盟酒店平均房间数量由154间降至115间。2023年前9个月,亚朵新增加盟酒店168家,略低于2023年全年新增总量。但酒店平均房间数量再创新低,只有约110间。
对于加盟商的逃离,亚朵好像并不过分忧心,反而另辟蹊径做起了零售生意:将旗下的880家酒店当作线下门店,消费者入住期间觉得不错的枕头、床垫、、香薰、洗发水等产品,都可以一键扫码或在电商平台购买同款。
据招股书信息显示,截止今年上半年末,亚朵累计推出了1967个SKU,其中62.8%为自有品牌,并设有亚朵百货线上平台。报告期内,零售业务产生的GMV约为1.18亿元,客均单价403元。
可零售业也早已一片红海,不仅挤满万豪、凯宾斯基、希尔顿等海外豪华酒店,宜家、无印良品、苏宁易购等家居零售巨头也希望分一杯羹,品牌、产品和供应链优势都不明显的亚朵该如何突出重围仍是未知数。
天猫平台的官方旗舰店中,销量最高的是一款售价150-380元之间的记忆枕头,其他产品的月销量均在1000单左右。2023-2023年前三季度,亚朵的零售及其他收入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7.2%、9.2%、13.8%和13.9%,同比增速也由2023年的超100%骤降至2023年前三季度的10%。要成为第二增长曲线,零售业务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