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消息 | 日本料理放题餐厅集团KAMII GROUP (CAYMAN) INC.递表港交所 公司旗舰品牌包括“上井”等
上井IPO:行业第一市占率却不到1%,加盟店批量关闭又募资开店
2年新增1家日料店,上井登陆港交所能“吃香”吗
新股消息 | 日本料理放题餐厅集团KAMII GROUP (CAYMAN) INC.递表港交所 公司旗舰品牌包括“上井”等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港交所4月13日披露,KAMIIGROUP(CAYMAN)INC.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国信证券(香港)为独家保荐人。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日本料理放题餐厅集团,作为日式餐厅的一个品类,提供各式各样的传统日式菜餚。根据灼识谘询报告,在2023年,公司餐厅的数量在中国的日本料理放题餐厅市场排名中占据榜首,2023年的收入达人民币2.47亿元,按收入计算则位列业内第一名,占日本料理放题餐厅市场份额为0.8%。公司为食客提供数百种正宗的日式放题料理。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经营管理两个各具特色的餐厅品牌,其中上井精致料理(“上井”)是公司的旗舰品牌。于2023年2月,公司推出附属餐厅品牌俩俩和牛,为公司的顾客提供独特的用餐体验,同时多元化公司的餐厅品牌组合。
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绝大部分收入来自上井餐厅经营,另有小部分来自向上井加盟商收取的不可煺回费用及月度特许权使用费。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于截至2023年、2023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自上井餐厅经营分别产生收入3.19亿元、约2.45亿元及3.59亿元人民币。
上井餐厅的若干主要营运资料如下:
于2023年、2023年及2023年,KAMIIGROUP(CAYMAN)INC.收入分别为约3.25亿、2.47亿、3.60亿元人民币。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4920万、1465万、3106.2万元人民币。
上井IPO:行业第一市占率却不到1%,加盟店批量关闭又募资开店
文金卫
一家只在中国开的日料店也要上市了。
4月13日,日式自助餐餐厅上井(KAMIIGROUP(CAYMAN)INC.)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材料,国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上井号称是中国最大的日本料理放题餐厅,无论是餐厅数量还是总收入位列行业第一,但事实上只有46家店,市场份额不到1%,仅占0.8%。
受疫情影响,上井的业绩波动剧烈,2023年上井的收入达到3.24亿元,2023年下滑至2.47亿,2023年有所恢复达到人民币3.59亿元,但利润水平依然没能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尤其是今年疫情又来袭,对餐饮业影响更大。
今年以来,港股迎来多家拟IPO的上市餐饮企业,包括乡村基、和府捞面、七欣天品蟹轩、捞王、杨国福等在餐饮细分领域头部企业,但成功上市者寥寥。
上井的上市之路会如何?
谁是上井?招股书显示,2004年,第一家上井品牌日式放题餐厅于上海开业,2010年拓展至东北和西南地区,2016年拓展至华北地区。
目前,上井在中国18个城市开设46家上井餐厅,其中包括35家自营上井餐厅和11家加盟上井餐厅。
相比于连锁餐饮业,上井的开店速度缓慢,2023年-2023年,仅净增加一家门店。
上井定位为日本料理放题餐厅,通常说,日式放题餐厅指日式自助餐厅,与顾客自取的自助餐厅不一样,日式放题餐厅模式是顾客缴纳一定餐费后,在规定时间、规定菜单的前提下可以无限量点菜,并由餐厅服务员将菜品送至餐桌。
2023年,中国日本料理餐厅市场的总收入1976亿元,单第二大细分日式放题餐厅市场创收人民币415亿元,占整个日料份额的21.0%。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按收入和餐厅数量计算,2023年上井在中国日本料理放题餐厅市场中均排名首位。2023年,上井的收入为2.47亿,占日本料理放题餐厅市场份额为0.8%,位列业内第一名。
说白了,这个第一,是属于日料细分领域的第一。
目前,上井有两个品牌,其中上井精致料理「上井」是公司旗舰品牌,2023年推出了附属餐厅品牌俩俩和牛。
上井的井营模式分为自营上井及加盟上井,其中自营上井通过餐厅经营产生收入,加盟上井则仅收取加盟费。自营依然占据公司的绝大收入来源。
招股书显示:2023年至2023年,上井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25亿元、2.47亿元和3.60亿元,利润分别为4900万、1465万、3106万,其中2023年营收、利润均出现断崖式下滑。
业绩波动较大,主要还是受疫情影响。上井提到,疫情以来,餐厅的销售额亦有所减少,疫情高峰期,上井30家自营上井全面暂停了至少30天。
2023年1月至3月,自营上井产生的收入因营业时间缩短及客流量减少,较2023年同期下降62%。另外,两家自营上井因疫情永久停业,于不迟于2023年5月1日,其余的受影响餐厅均已恢复正常营运。
为了缓解疫情对餐饮服务行业的影响,上井餐厅于2023年推出午餐定食外卖服务,并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在餐厅内推出自热寿喜锅、牛肉酱拌面和烤河鳗等零售业务,同时还在研发肉类调理包和酱料罐头等产品。上井未来还计划开设日本茶馆,以吸引不同的受众。
客单量较低上井餐厅走的是高端路线,大部分餐厅位于中国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购物中心。
上井的客单价符合大众对中高端日料店的想象,2023年上井餐厅的客单价达到305.8元,但2023年下滑至275.8元,2023年有所回升,回升至282.7元。
客单价高,必然会影响翻台率、上座率。
翻台率是餐饮行业考量评估单店盈利能力的一大指标,意为餐桌重复使用率,是餐饮企业景气度的重要指标。海底捞的翻台率,向来是行业翘楚和标杆,2023年一度达到5次/天。
对比来看,上井的翻台率一天不足1次,2023年至2023年,自营上井餐厅的翻台率为0.6次/天、0.6次/天和0.7次/天。
另外,上井自营餐厅的上座率并不高,报告期内分别只有63%、59.5%、64.8%,其中新一线城市普遍处于高位,大约处于65%左右的水平,而上海上座率在2023年突增为85.6%,上井解释称是由于小面积门店的开设。每家餐厅平均每日顾客量则分别为107人、99人和108人。
从招股书来看,上井在食材成本开支方面较高,报告期内,上井所用原材料及耗材金额分别达人民币1.23亿、9690万、1.52亿。“由于严重依赖中国的供应商供应材料,故任何分销成本或采购价的增加,或任何供货商未能履行职责都可能会使总成本大幅增加。“
截止2023年12月底,目前仍在经营的自营上井大部分在第二个完整运营的月份达到盈亏平衡,其一般平均现金投资回收期为24个月。
就餐饮行业而言,对于融资能力一般的品牌而言,加盟模式成为品牌快速扩张的必经之路。但从上井的发展来看,加盟店扩张速度缓慢。
从财报上看,上井的加盟收入日渐减少,加盟商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1.7%、1.0%及0.3%,2023年加盟商收入仅90万。加盟费由240万减少至2023年的90万,下滑63%,解释称主要是公司2023年终止经营15家上井加盟餐厅,加盟店数量仅剩10家。
加盟这条路不好走,上井未来计划仍将以开设直营店为主。
上井介绍称,本次港股上市的募资将主要用于在全国开设新的餐厅,包括上井餐厅、俩俩和牛和新品牌餐厅。
具体而言,上井计划在2023年、2023年和2024年分别开设19、31、32家餐厅,其中绝大部分是俩俩和牛餐厅,新餐厅主要开在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少部分募资将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只是在疫情背景下,餐饮门店的经营困难重重,而上井的盈利能力、翻台率均低于行业水平,靠48家店如何到资本市场讲故事也是个极大的问题。
2年新增1家日料店,上井登陆港交所能“吃香”吗
自2023年起,餐饮业似乎掀起了一波上市潮,包括杨国福麻辣烫、绿茶餐厅、老乡鸡、和府捞面等公司纷纷更新或者公布自己的上市计划,且其中大部分都将港交所作为自己的目标。
但仔细来看,上述这些公司不论品牌定位是什么,他们都属于中式餐饮。而就在前段时间(4月13日),一家日本料理放题餐厅集团——KAMIIGROUP(CAYMAN)INC.(以下简称“上井”)终于“闯进了”大众的视线,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拟主板挂牌上市。
这并非日料品牌第一次冲刺港交所,备受香港人喜爱的日料大王大喜屋也在“临门一脚”之际,暂停了上市。上井又能否撑起一个IPO故事呢?
营收增长“疫”外受阻
放题,意为“自由的,不受限制的”,通俗来说就是一种听起来比较高大上的自助餐模式,所以日本料理放题也就是日式自助餐。
据招股书披露,在2023年,上井的收入达247.0百万元,按收入计算则位列业内第一名,占日本料理放题餐厅市场份额为0.8%。同年,该公司的餐厅数量在我国日料放题市场中占据榜首。
虽然上井在业内名列前茅,但因为行业市场高度分散,其市场份额并不高。2004年上井开设首家日式放题餐厅起,已有将近18年,然而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上井只在国内18个城市开设47家连锁餐厅,包括35家自营的上井餐厅、11家加盟的上井餐厅及一家俩俩和牛餐厅。其中因为受到疫情影响,从2023年初至2023年末,上井仅新增了1家餐厅。
同时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三次赴港的绿茶餐厅拥有236间餐厅,即使在受到疫情冲击的2023年,该集团也净增了17家门店,但时至今日,绿茶仍未能实现自己的IPO梦。
回到招股书本身,从其披露的数据来看,这几年,上井的日子也过得有点波动。
从2023年至2023年,上井的收入分别约为3.25亿元、2.47亿元和3.60亿元,同期,该公司的年内利润分别约为0.49亿元、0.15亿元合0.31亿元。从这两项数据来看,上井的业绩在2023年出现了较为大幅的下滑,即便2023年营收上涨,年内利润仍没有恢复至2023年的水平。
图源招股书
对此,上井解释到,是因为餐饮行业容易受到疫情影响,所以该公司旗下餐厅遭受临时停业,甚至有2家自营餐厅永久停业,加之客流量减少,导致其销售额有所减少。
除了上述两项数据以外,上井的资产回报率及股本回报率也因疫情受到了一定的波及。具体表现为,该公司的资产回报率从2023年的25.8%减至2023年的6.5%,同期,股本回报率则从133.3%减至27.4%。
不过随着营收回暖,上井的资产回报率和股本回报率都有着翻倍的回升,于2023年分别达到13.0%和43.5%。
为了将疫情对其的影响降至最少,该公司与第三方外卖平台合作,推出午餐定食外卖服务,并计划在今年上半年推出自热寿喜锅、牛肉酱拌面和烤河鳗。同时,上井还在研发肉类调理包和酱料罐头等产品,想要将零售业务发展成为收入增长的强大动力引擎。
市场发展迅速,难题也接踵而来
市占率并不高的上井能够拥有冲刺IPO的勇气,和高速发展的市场有关。
据招股书的资料显示,2023年,在我国餐饮服务市场中,以收入计算来看,日料市场排行第三,且我国日料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431亿元增至2023年的197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8.4%。
图源招股书
这之中,日式放题餐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9.7%,且这一增速有望继续赶超其他日料餐厅类型。并且随着顾客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冷链物流的发展,预计日式放题餐厅收入于2025年将达1118亿元,2023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1.9%;而2023年至2025年日本料理餐厅行业的平均复合年增长率预期为19.7%。
但良好的前景并不代表上井就能高枕无忧,其仍需要面临不小的风险。
据其招股书披露,除了前文所说的疫情影响外,为了获取到更多的新顾客,上井或会需要增加支出,继而影响其利润。并且,餐饮业的成功很大取决于口碑和市场对品牌的认可,因此食安问题等负面消息都可能影响到上井的品牌形象,进而减少该公司餐厅的销售额。例如本月初,就有顾客在大众点评上给了上井低星评价,意指该餐厅产品质量不佳、食材品质不好。
图源大众点评
而上井要维持口碑,就需要保证食材的新鲜和卫生。但众所周知,海鲜属于昂贵品,这就导致上井的成本开支一直居高不下。数据显示,从2023年至2023年,上井在原材料上的花销分别占营收的38.0%、39.2%和42.3%。
并且疫情还导致原材料成本攀升,上井在招股书中表示,为此,他们很可能在不久将来轻微上调底价。而这波预计的涨价能否得到大众的接受,也可能会是上井未来需要处理的一个问题。
上井还在招股书中披露了开店计划,光是在2023年就预计开设6家自营上井、5家俩俩和牛日式烧烤放题分店和8家俩俩和牛寿喜锅放题分店,加起来为19家。但联想到该公司此前的开店速度,这份计划看起来有点“不接地气”,或也会成为外界质疑的点。
2023年,大喜屋在上市前夕临时叫停,成为疫情爆发后首只取消上市的新股,而这之中存在的问题,或也将是上井需要面临的。但不论如何,有一个老大哥接近成功的案列在前,上井的IPO梦并不显得空洞。
且受益于不断扩大的市场规模和身处行业第一的优势,上井的未来发展,还是富有想象力的。
文章来源:港股研究社,旨在帮助中国投资者理解世界,专注报道港股企业,对港股感兴趣的朋友赶紧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