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四季火锅米线加盟店

本文目录

30元一碗米线,将近200W人来吃过,它是怎么做到的?

说起云南米线

在深圳它敢称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2年时间,只做云南米线,连开了37家店,罗湖、福田、南山…都有它的存在。

30元一碗的米线不算便宜,但每个月有10W+人来嗦,光是阿姨洗的碗,都能从深圳排到云南去!

它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店里一共有16款口味,老坛酸菜肥牛米线、香辣肥肠米线、四季鲜蔬过桥米线…还有个不成文规定:每3个月都要更换一次,每次来总有惊喜

①这不是在涮火锅,是米线!

就是这款双色毛肚过桥米线,刚上线一周。用300度的大热锅,12道配料一个个往里放,就像是在吃一人食小火锅,特别爽!

自己动手更有乐趣,米线的分量还挺足,毛肚和百叶也够实在,35元/份,我觉得值。

店里一直坚持用云南运来的过桥米线,没什么比它更适合,伴着汤汁一唆到底,不过小心呛!

②把豆花放米线里,你吃过吗?

最神奇的就是豆花米线,一共有三款,番茄肥牛豆花米线女生点的比较多,配料足,胃口小还不一定能吃得完咧。

豆花是原味的,加上酸甜的番茄汤,这感觉我竟然能接受,你也可以试试~

店里还有4款任拿任吃的云南小菜,全部免费,要是觉得味道不够重,可以直接夹哦!

③还有它,光听名字就流口水了

酸汤柠檬鱼米线是店里的“明星”,汤底够浓郁,柠檬鱼+米线,竟然把我喜欢的两样东西搭了红绳。

一口一口唆都没问题,用的是巴沙鱼,没有刺,对于我这种嘴笨的人来说,就是福音~

除了米线,来的人还喜欢点上一两份小吃,干拌牛肉、爽口木耳、茴香油条,我喜欢这里的芭乐果汁,好好喝!

一年前,它在皇庭广场开了家文创小店,简约,性冷淡,还有随处的小植物,就像一家咖啡馆,特别惬意。

还有个玻璃房小包间,上面写着“世界很大,云南不远”,看完突然有种冲动,背上包,买张票,去云南瞧一瞧

信息站

【店名】云味馆

【人均】30元

【营业时间】10:00-22:00

【地址】

福田区

儿童世界店:福田区华强北儿童世界2楼

福田皇岗店:深圳市福田区皇岗上围一村四号铺

福田景田店:福田莲花西路万科金色家园一楼商铺(景田地铁站D出口麦当劳旁)

华强北乐淘里店:福田区华强广场负一楼

新洲家乐福店:福田区家乐福新洲店二楼出入口

皇庭广场店:福田区福田街道皇庭国商购物广场负一层

金中环店:福田区金中环商务大厦楼负一楼

福田卓越世纪店:卓越i商场B1楼123铺

南山区

南山海岸城店:海岸城永旺负一层美食广场

南山人人乐店:南山区创业路人人乐一楼进出口

宝能太古城店:南山区宝能太古城南区负一层

南山茂业店:南山区茂业时代广场裙楼一层

南山欢乐海岸店:沙河街道欢乐海岸购物中心G-024A、G-024B

罗湖区

东门茂业店:罗湖区东门中路2047号茂业百货B1楼

宝安区

西乡天虹店:西乡汇一城天虹购物中心负一楼

西乡时代城店:西乡时代城一楼后门

松岗百佳华店:松岗百佳华商城一楼

松岗华润店:松岗喜港城华润万家首层进出口

沙井华润店:沙井华润万家首层

沙井新沙店:沙井新沙天虹三楼

公明天虹店店:公明天虹商场一楼

宝安区中洲π店:宝安区中洲π购物中心负一楼

宝安福永同泰店:宝安区同泰时代广场一层

龙岗区

龙岗宝能店:龙岗宝能i二楼(沃尔玛进出口)

龙岗世贸店:龙岗世贸华润万家首层进出口

东莞凤岗益田店:东莞市凤岗镇官井头村龙平南路一号

龙岗摩尔城店:龙岗区摩尔城购物中心一层(南联地铁站B出口)

龙岗坪山六和城店:深圳坪山区益田假日世界一层

龙华区

缤果空间店:龙华街道深圳北站商业区二楼

佐邻绿景店:龙华新区民治街道佐邻绿景香颂1楼

星河ICO店:龙华街道星河ICO二楼

坚决不推荐鲜花饼!《风味原产地》选材为何这么严丨揭秘

由腾讯视频出品、陈晓卿担任监制,“舌尖”原班人马打造的风味系列纪录片《风味原产地·云南》9月9日在腾讯视频上线,并将于本周五更新完毕。片中,陈晓卿团队深入云南当地,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美食体验。新京报专访该片制片人李洁,获知《风味原产地》已经走过潮汕、云南,目前计划还将拍摄甘肃等地。在李洁看来,“原产地”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用以聚合同一个地域中的食物,“更重要的,它是我们做节目的出发点,我们做的是挖掘食物风味和原产地之间的因果关系。”由于该纪录片版权卖给了奈飞,在解说和音乐方面也相应做了调整。

芭蕉芯。图片来自网络

云南生态文化极其多样

2023年2月,纪录片《风味原产地·潮汕》开播,片中展示出不一样的潮汕风味。除了早已传遍大江南北的牛肉丸和牛肉火锅,潮汕美食还有粿条、紫菜、生蚝、卤鹅等,每一种都是只有原产地才能品尝到的特色。

独特的云南地貌,塑造了独特的云南美食。图片来自网络

作为《风味原产地》的第二季,选择了物产丰富、四季如春、地形复杂的云南进行拍摄。作为一个旅游胜地,云南美食的普及程度也比“潮汕”更为广泛。如何在云南这么多美食中挑选“风味原产地”想表达的主题,对此,李洁表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食习惯也是如此,这也可以说是“原产地系列”贯穿的主题。而相对于第一季的潮汕,云南菜在加工、制作和烹饪工艺上并不是出类拔萃,但云南的食物在一个层面上可以说是中国数一数二,那就是生态文化样本的多样性。众多民族的混居,地理地貌的差异,生产力发展历史的不同,让食材的选择和烹饪方式在云南一个省中千差万别。

有些是商业推广出的伪“云南味”

提到云南的美食,米线、鲜花饼、菌类,都是耳熟能详的食物,但在《风味原产地·云南》里,这些广为人知的云南美食都不见踪影。对于选择片中美食的标准,李洁坦言,并非因为这些美食被过度熟知、过于“大众化”而没有入选,很多食物没有出现在这次的云南系列中,原因也不同。“因为拍摄周期、节目集数的原因,一些食物没有出现,是很遗憾的事情。比如,菌子其实是第一批选题中的,也做了调研,但不同菌子的时间不一样,采摘期不仅与天气密切相关,而且都比较短,最终没有能够完成拍摄。”

李洁提到,有一些食物,在《风味原产地》这种体量比较小的节目中出现,可能比较难以承载。比如米线,云南的米线千差万别,根据地区、民族、食用方式、制作工艺上都有个体的独特性,同时,不同米线之间的关联,甚至是与其他地区类似制品的相似性,都是非常有意思的。这是十分钟的原产地节目很难全面展示的内容重量。

而“鲜花饼”则属于真正被《风味原产地》“淘汰”的食物,李洁说,对于鲜花的食用,确实是云南饮食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但“鲜花饼”,更多是近几年商业推广生成的“云南风味”,虽然近来很多本地人也很喜欢,但并不是原产地系列想要寻找的传统在地风味。

选择最重要考虑的是“在地性”

在没有了鲜花饼、米线的“云南”美食名册中,片中出现了更具代表性的食物,比如味道咸鲜、肉纹华丽的精选火腿;云南菜肴中少不了的一口“酸”,但是“酸”不从醋中而来,而是借助酸味水果;手工“太极”制成的大米美味——饵;用上千年古法成就的滇味代表——鮓;以及云南人菜谱中“无处不在”的芭蕉。

大米被做成饵,然后千变万化。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当地美食的选择上,“猎奇”和“熟悉度”是否是片中所参照的两个坐标?对此,李洁表示,在选题策划阶段,“不把猎奇作为食物选择的标准”是非常明确的一个要求。尽管有些食物有巨大的陌生感,但选择它的出发点都与“猎奇”无关。

李洁说,云南的食物和食俗,或与内地类似,或大相径庭,其实都是在当地寻常朴素、代代相传的,是人类与自然共处的结果。选择什么样的食物,是与《风味原产地》到底想让观众看什么,有怎样的表达有关系。“云南系列,我们选择食物最重要的考虑是‘在地性’,主要有以下四个维度:食物风味、地理环境、风俗文化和生活智慧。”

小众食物:喃撇、酸水果

片中第一集出现的“喃撇”是云南独特凉菜之一:主食材和新鲜香草,用舂捣合在一起,做出来的任何凉菜都能叫“喃撇”。酸水果也是独具云南特色的食材,百香果、绿皮橙、酸多依、小青柠、酸木瓜,都是酸味透骨,却让人欲罢不能的美食。因为地理、气候和历史的原因,云南人产生了吃酸的偏好,于是,各种各样的美食应运而生,比如片中展现的酸多依洱海白虾,景颇鬼鸡,酸木瓜鱼等。

柠檬撒。图片来自网络

“喃撇”“酸水果”算是片中相对“另类”的美食代表,李洁介绍,节目策划之初,团队在大量的阅读和调研中整理了一个云南食物的大框架,里面大概有30多种食物(食材),包括了目前呈现的大部分食物。调研中,团队发现云南地区有用果酸烹饪调味的传统,青柠、酸多衣、酸木瓜是云南比较有代表性的,但单独成篇都比较单薄,所以用“酸水果”这个概念,是找到多种食物的共性。“喃撇”则是《风味原产地》的顾问敢于胡乱老师建议的。最早节目组想做西双版纳地区的“喃咪”,与喃撇比较类似,酱料配上蔬菜,相当于蔬菜蘸酱的吃法。顾问老师给了节目组更好的选择,云南西南部多个少数民族重要的烹饪方法“舂捣”,也由此带出了“喃撇”。虽然“喃撇”相对“喃咪”更陌生一些,“希望能让大家知道更多的云南风味”。

大众食物:饵、火腿

“饵”是云南特色美食之一。片中,既有对“饵”诱人的香气展现:白色的饵块不断膨胀,直到两面焦黄内里柔软,甜、香、糯,一应俱全。同时也展示出“饵”的制作过程:先从泡米开始,两个小时的浸泡,让大米吸足水分,隔水蒸四十分钟,才能完成原料的准备,五分钟持续揉压,再架上灶台,在蒸汽中静静等待。接下来则是制饵的重头戏——舂制。一钵揉好的米团,倒进碓窝,伴随着每一次踏脚与抬脚,每秒完成一次冲打,饵块也渐渐成型。无论是原始的手工配合还是如今更为广泛应用的机器制作,云南人对饵的热爱始终如一。

饵块。图片来自网络

从片中可以看出,“饵”更为详细地从大米、制作方式等食材源头开始叙事,相对更加“技术派”,而非像通常美食纪录片一样从讲述主人公的故事入手。对此李洁表示,每一集的内容层次都是根据本集食物或者食材而定的。“在食物链条的全流程中,我们会选择对风味影响最大、最关键的一个或者几个方面进行拍摄。全中国那么多大米制品,云南的饵正是在加工制作中方法不同,才拥有了独特的口感,所以选择了制作环节作为重点。节目中,我们也会注意区别不同制作方式对饵最后的口感带来的细微不同。”

除“饵”之外,火腿也是云南著名的美食。在云南,倒挂的火腿是最美味的风景线。一条条红粉相间、带着大理石般纹理的云腿,不同的山头会诞生出不同的味道。较“喃撇”“酸水果”而言,拍摄“饵”“火腿”更为大众化的美食,在李洁看来,像是拍摄“熟悉的陌生人”,从熟悉的食物中尽可能找到陌生化的信息,比如饵的密度高,是大米制品中的“压缩饼干”,吃法上对非云南的观众来说也有新鲜的呈现。火腿里,云南不同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火腿储藏处理的不同方式,以及导致的最终不同火腿风味的区别,对于火腿成熟程度的不同检验方法,都是以前的节目中没有出现的。

云腿。图片来自网络

制片人说:

新京报:和《风味人间》《舌尖》等相比,《风味原产地》最大特点在哪里?

李洁:《风味原产地》尽管短小轻巧,但仍然是一个比较完整、讲求科学严谨的美食节目。相比《风味人间》,《风味原产地》中,食物是唯一的焦点。虽然每一集只有10分钟左右,但对同一种食物,或者食材的呈现更丰富,层次也更立体。与《风味人间》不同,《风味原产地》从策划之初,我们就很明确,这个系列不用更宏大的视角去寻找在不同时空中食物的流变,不去承载更厚重的主题。我们要做的,就是筛选具有地域特色的食材、食物和风味,充分展示美味所在,寻找风味形成的原因和秘密。

新京报:从片子的调研到拍摄上,《风味原产地》和《风味人间》等美食纪录片有什么不同?

李洁:因为节目的制作方向不同,所以对调研的需求也不同。但从操作上来看,调研的方法、流程与之前团队的其他美食纪录片基本是一样的。拍摄方面确实会有一些不同。另外,从技术层面,在设备的使用上与《风味人间》也有不同。

新京报:与之前的美食纪录片相比,《风味原产地》中“美食”的分量明显压过了“主人公故事”。因为“美食”和“故事”的比重分配长期以来都是大家关注的一个话题,在《风味原产地》中是否有意加大了美食本身的部分?

李洁:美食是原产地系列舞台上的主角,这是毫无疑问的。每集十分钟出头,需要把一个食物尽量立体地展示,留给人物的时间也就很少了,在原产地系列中,人物的处理是淡化的。对于“故事”,我的理解是,不仅仅是人物的故事叫故事,食物也可以成为故事的主角。

新京报:这次《风味原产地》的版权卖给了Nfix,会因此在拍摄和制作后期,考虑到一些国外观众的观赏习惯吗?

李洁:会有这方面的考虑,但整体来说,对节目原本的制作改变不大。陈晓卿老师带领的稻来传媒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制作水准的纪录片团队,我们对与Nfix的合作很有信心。在具体节目制作的调整上,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解说信息。由于翻译工作由Nfix完成,我们在中文解说中会考虑到有一些内容,如果翻译成外文,海外观众是否能够理解。第二,是声音制作,特别是音乐,加入了更具有民族特色,带中国风的部分。有一条古典吉他演绎的主题曲变奏,就是出于海外传播的考虑专门写的。

新京报记者刘玮

编辑佟娜校对赵琳

经营米线店50多年的阿姨拿出了压箱底的过桥米线做法及汤料配方

米线老汤的做法1

原材料:光肥母鸡半只(约750克),光老鸭半只(约750克),猪筒子骨3根,猪脊肉、嫩鸡脯肉、乌鱼(黑鱼)肉或水发鱿鱼各50克,豆腐皮1张,韭莱25克,葱头10克,味精1克,芝麻油5克,猪油或鸡鸭油50克,芝麻辣椒油25克,精盐1.5克,优质稻米400克,胡椒粉、芫荽、葱花各少许。

1、将鸡鸭去内脏洗净,同洗净的猪骨一起入开水锅中略焯,去除血污,然后入锅,加水2000克,焖烧3小时左右,至汤呈乳白色时,捞出鸡鸭(鸡鸭不宜煮得过烂,另作别用),取汤待用。

2、将生鸡脯肉、猪脊肉分别切成薄至透明的片放在盘中。乌鱼(或鱿鱼)肉切成薄片,用沸水稍煮后取出装盘。豆腐皮用冷水浸软切成丝,在沸水中烫2分钟后,漂在冷水中待用。韭菜洗净,用沸水烫熟,取出改刀待用)葱头、芫荽用水洗净,切成0.5厘米长的小段,分别盛在小盘中。

3、稻米经浸泡、磨成细粉、蒸熟,压成粉丝。再用沸水烫二三分钟成形,最后用冷水漂洗米线。每碗用150克。

4、食用时,用高深的大碗,放入20克鸡鸭肉,并将锅中滚汤舀入碗内,加盐、味精、胡椒粉、芝麻油、猪油或鸡鸭油、芝麻辣椒油,使碗内保持较高的温度。汤菜上桌后,先将鸡肉、猪肉、鱼片生片依次放入碗内,用筷子轻轻搅动即可烫熟,再将韭菜放入汤中,加葱花、芫荽,接着把米线陆续放入汤中,也可边烫边吃。各种肉片和韭菜可蘸着作料吃。

米线老汤的做法2

精选农家土鸡配上枸杞、良姜、党参及二十多味中药及调料,文火慢炖制成高汤,再选用优质三黄鸡腿肉熬制成乳,放入木耳、香菇、鹌鹑蛋等,并配上优质米线,制成的麻辣鸡丁米线风味独特,口味纯正。

麻辣肉酱米线做法

1、米线。米线的质地非常重要。上海很难买到正宗的米线。我跑了很多地方,在欧尚超市买到15元3斤的江西干米线,需要回来自己发。发的技术很重要,如果发不好,吃起来口感差很多。我尝试了各种方法,这个方法最好:用电饭煲或带保温的电火锅烧一升多水,烧开后切断电源,放入三两干米线,搅拌均匀盖好盖子。两小时候后米线就变得又肥又白了,完全不象干米线那样黑黑瘦瘦。这一步非常关键,不要采用包装上的制作方法。

2、汤料制作。

原料:超市可买到冲汤的紫菜虾皮汤原料、鸡味高汤原料(瓶装的,一次放两勺)、黑木耳、青菜叶。制作过程非常简单,油烧热放入姜片,倒水,烧开后放在在、鸡味高汤原料、洗净的黑木耳。再次开后放入米线及青菜叶,烧开立即断火。米线切不可煮炖,发的过程已经将其泡熟。

3、麻辣肉酱的制作。如果不喜爱吃辣,这一步就不用做了。直接吃米线也已经很鲜美。

原料:肉泥,花椒,豆油,四川油辣子。

步骤:油烧热后放入花椒,这一步也很关键,是麻味的来源。如果喜欢很麻的感觉,就多放花椒。

花椒炸至香味飘出,即可将其从油中捞出,油再次热后,放入姜片,肉泥,抄熟,再放入四川油辣子,把肉酱搬成红色,出锅即是香味浓郁的麻辣肉酱。由于油辣子本身就很咸,且有其他调料在就不需要再放其他任何调料。我很喜欢吃辣,上海的油辣子大都不太辣,不够劲。我找了很久才找到这个够我味觉的油辣子。

4、米线出锅后,浇上肉酱拌匀,就可以好好享受拉。喜欢咸的话再加入什锦酱菜。

教你做过桥米线

想要吃到一碗正宗或者说完美的蒙自过桥米线,何为正宗?何又为完美?蒙自的过桥米线历史悠久,其实已经有了很固定的模式,但是要吃到一碗好的过桥米线,不是价格的比较就能做到的,我认为是汤、米线、配料的比较。

有劲道的米线

视,米线要白,稍见大米的本色,不能有杂质;食,入口后口感糯,弹性足,筋骨好。还有一小小讲究,就是米线不能乱,事先不能过开水,用过桥米线汤烫完配料的余温把米线自然烫散,这样的话既不会流失米线的香,汤的温度又能刚刚好。

挑剔的鸡汤

过桥米线的汤,不是任何一只鸡熬制出的汤都可以堪称上品的。一般的过桥米线中的好汤是用老母鸡炖制的,那样很滋补身体。而当地人喜欢用小公鸡炖汤,虽不如老母鸡炖制的烫滋补,却非常鲜美。其实最好的材料都不是以上,而是一种云南称为腺鸡的鸡,体重得超过4公斤,用它炖制出的汤是呈金黄色的,兼顾了滋补与鲜美,只是价格相较昂贵,故难以在食馆内遇见。

喜欢的配料

过桥米线配料,非香酥和豆坨莫属。香酥,它的制作工序很简单,用五花肉片裹上豆粉放油里炸,但很考技术,薄而脆就是关键。开始只在蒙自过桥米线中存在,近几年昆明的过桥米线也相继将其纷纷呈现在配料盘中。香酥无论是调味或是口感都非常棒,所以每次我吃过桥米线都会多出一份钱要求多加香酥。还有豆坨,是用新鲜蚕豆蒸熟后,晒干磨成粉,再用少许的猪油、盐调拌制成。在蒙自的过桥米线配料中很常见,用一点点放在汤里溶化开就足够了,它对于调汤的鲜,提甜都很神奇。

只能意会的杆条鱼

听蒙自当地的老人说,很久以前在石屏有一种鱼叫杆条鱼,其晶莹透亮,整个身体都是透明的,稍有淡淡的脆绿色泽,将其入汤后就变为了白色,过桥米线的汤则会因为杆条鱼的加入变的鲜美无比,可惜今时今日此种鱼已经绝迹,就连叔叔辈的人都没有见过,所以我只能顺着老人形容时陶醉的表情,独自想象了。

四季不同的选择

因为每季的盛产不同,气候不同,心情也不同,对于过桥米线我会有很多的不同选择。春天,香椿上市,我喜欢在过桥米线里加入用开水抄过的香椿,红香椿涩、白香椿香,但都美味。夏天,如果能寻到野玫瑰的话,就快快加入过桥米线中,其美观就不用多说,那芬芳的香加上美美的味,忍不住就浪漫了。秋天,把菊花花瓣甚至整朵放入过桥米线中,美观、清凉、甘甜都会一一展现。冬天,在过桥米线中加入山珍,我是尤为喜欢冬菇,鲜美、滋补。其实所谓的完美,所谓的正宗,不是别人怎么说,而是自己的喜欢,怎么搭配好吃,就怎么吃。

过桥米线

所属菜系:云南菜

原料:鸡脯肉、猪肚头、猪腰子、乌鱼肉、水发鱿鱼、油发鱼肚、火腿、香菜、葱头、净鸡块各20克,水发豆皮、白菜心、碗豆尖、葱、豆芽菜、蘑菇各50克,米线200克。

制法:

1.把肉料分别切薄片,有味的焯水后漂凉装盘;

2.其余各料另锅焯水,漂凉后切段装盘;

3.香菜、葱切碎和油辣椒及烫过的米线一同上桌;

4.鸡油烧至7成热时装入碗中,倒入烧开的清汤,加调料上桌;

5.食时先将肉片烫至白色,下绿菜稍烫,再下米线,撒少许葱花、香菜即成鳝鱼米线是玉溪风味小吃的当家品种。

鳝鱼米线以鲜鳝鱼为主料,配以各种辅料及调料。将锅坐火上,根据制作量放入植物油,待油温适当时,投入大蒜粒炸至金黄色,随即放入适量的面酱炒香,再放入适量的辣椒面,将3厘米段的净鳝鱼投入锅内炒至变色时,放入适量盐、味精、花椒面、酱油,加入冷水淹没鳝鱼,待汤沸片刻用漏勺捞取。将油炸的水发猪肉皮投入汤锅内适当煮一下,使其吸味,再将煮过的鳝鱼段投入锅内,两者混合煮一下起锅。然后将米线烫一下,放入热鳝鱼及汤,加调料即可食。鳝鱼米线还可凉吃。酸、甜、麻、辣、清香,味美爽口。

过手米线

它的制作方法和食用方法都很独特。将猪肉在火上烘烤熟,剁细,拌之花生粉、辣椒、姜、芫荽等佐料做成肉馅,把米线掐在手掌心,再放上肉馅,拌和一起吃,这就叫“过手米线”。

什锦凉米线

此品在滇中一带十分风行,夏秋两季,家家小吃店都要推出这个品种。它配料多,用料全,酸、辣、麻、甜、香各味俱全,口感滑润。传统滇味拼盘垫底也多采用什锦凉米线,上面再盖上“五色料”。

原料:

主料:米线200克。

配料:熟鸡肉丝10克,红、白萝卜丝、香酥、熟韭菜段各3克,水发木耳、水发海蜇丝、薄荷、香菜段各2克,卤鸡蛋1/4个。

调料:咸、甜酱油各3克,花椒油0.5克,辣椒油、葱姜汁、卤鸡蛋汁各2克,鼓醋5克,味精、芥未汁、芝麻油、炒芝麻、炒花生米各1克。

制法:

(1)米线用凉开水洗后沥干水分,装入碗中,放上红、白萝卜丝、韭菜段、水发木耳、海蜇丝、薄荷、香菜段、鸡丝、香酥、卤鸡蛋。要求摆放要妥当,颜色搭配好,要有看样。

(2)就米线碗,依次放入上述调料,即可拌匀入味食用。

豆花米线

豆花米线配料为:煮过的水豆腐脑豆花(煮过的好处是水豆腐会淋去水分,变成小陀小陀的,拌在米线里才有口感,而且也好看.)先把米线用热水烫过,放在一个土花碗里,然后在面头舀进一大勺豆花,再依次放上所有调料,就可以享受了。

过桥米线四个详细做法过桥米线做法一

米线配料:光肥母鸡半只(约750克),光老鸭半只(约750克),猪筒子骨3根,猪脊肉、嫩鸡脯肉、乌鱼(黑鱼)肉或水发鱿鱼各50克,豆腐皮1张,韭莱25克,葱头10克,味精1克,芝麻油5克,猪油或鸡鸭油50克,芝麻辣椒油25克,精盐1.5克,优质稻米400克,胡椒粉、芫荽、葱花各少许。

做法:

1.将鸡鸭去内脏洗净,同洗净的猪骨一起入开水锅中略焯,去除血污,然后入锅,加水2000克,焖烧3小时左右,至汤呈乳白色时,捞出鸡鸭(鸡鸭不宜煮得过烂,另作别用),取汤备用;

2.将生鸡脯肉、猪脊肉分别切成薄至透明的片放在盘中,乌鱼(或鱿鱼)肉切成薄片,用沸水稍煮后取出装盘,豆腐皮用冷水浸软切成丝,在沸水中烫2分钟后,漂在冷水中待用,韭菜洗净,用沸水烫熟,取出改刀待用,葱头、芫荽用水洗净,切成0.5厘米长的小段,分别盛在小盘中;

3.稻米经浸泡、磨成细粉、蒸熟,压成粉丝,再用沸水烫二三分钟成形,最后用冷水漂洗米线,每碗用150克;

4.食用时,用高深的大碗,放入20克鸡鸭肉,并将锅中滚汤舀入碗内,加盐、味精、胡椒粉、芝麻油、猪油或鸡鸭油、芝麻辣椒油,使碗内保持较高的温度,汤菜上桌后,先将鸡肉、猪肉、鱼片生片依次放入碗内,用筷子轻轻搅动即可烫熟,再将韭菜放入汤中,加葱花、芫荽,接着把米线陆续放入汤中,也可边烫边吃,各种肉片和韭菜可蘸着作料吃。

过桥米线米线特点:汤烫味美,肉片鲜嫩,口味清香,别具风味。

过桥米线做法二

米线配料:排骨300,鲜鸡1/2只,鲜鸭1/2只,云南火腿100,老姜1块(50),盐2茶匙(10),熟米线200,鲜草鱼80,鲜猪里脊80,鹌鹑蛋1枚,韭菜30,香葱30,榨菜30,绿豆芽30,盐1茶匙(5),白胡椒粉1/2茶匙(3)。

做法:

1.排骨、鲜鸡、鲜鸭洗净,斩成大块,分别放入沸水,滚去血沫,捞出冲洗干净;

2.把上面材料和拍散的姜块、云南火腿一同放入高压锅(或大砂锅),加入约为固体材料4-5倍的水,先大火烧开,再转为小火,煨制一小时以上;

3.调入盐,最后成品应该是浓浓白白的汤汁,表面飘着一层明油;

4.将鲜草鱼肉和鲜里脊肉,分别切成极薄的肉片待用(为防表面变干,可以先码好,蒙上保鲜膜);

5.将沸腾的浓汤盛入保温的大碗,依次平放入鲜鱼肉片、鲜里脊肉片、绿豆芽、榨菜和韭菜,放入生鹌鹑蛋,放盐和白胡椒粉;

6.放置2分钟后,再放入沸水烫过的米线,撒上香葱即可。

过桥米线做法三

米线配料米线200克,鸡脯肉、猪肚头、猪腰子、乌鱼肉、水发鱿鱼、油发鱼肚、火腿、香菜、葱头、净鸡块各20克,水发豆皮、白菜心、碗豆尖、葱、豆芽菜、蘑菇各50克。

制作过程:

1.把肉料分别切薄片,有味的焯水后漂凉装盘;

2.其余各料另锅焯水,漂凉后切段装盘;

3.香菜、葱切碎和油辣椒及烫过的米线一同上桌;

4.鸡油烧至7成热时装入碗中,倒入烧开的清汤,加调料上桌;

5.食时先将肉片烫至白色,下绿菜稍烫,再下米线,撒少许葱花、香菜即成。

过桥米线做法四

原料:鸡脯肉、乌鱼肉、水发鱿鱼、油发鱼肚、火腿、猪肚头、猪腰子、净鸡块各20克,水发豆皮、白菜心、香菜、葱头、碗豆尖、葱、豆芽菜、蘑菇各50克,米线200克。

做法:

1.把肉料分别切薄片,有味的焯水后漂凉装盘;

2.其余各料另锅焯水,漂凉后切段装盘;3.香菜、葱切碎和油辣椒及烫过的米线一同上桌;4.鸡油烧至7成热时装入碗中,倒入烧开的清汤,加调料上桌;5.食时先将肉片烫至白色,下绿菜稍烫,再下米线,撒少许葱花、香菜即成。

酸辣米线的做法

用料:

1、米线适量。2、猪肉。3、酱油。4、醋。5、碎米芽菜。6、熟芝麻。7、油辣椒。8、花椒粉。9、香油。10、汤。11、香葱。12、豌豆尖。13、味精。

做法:

1、米线用开水泡软(新鲜米线不作泡);猪肉剁末;熟芝麻稍捣碎;葱切碎。

2、锅中放少量油,烧至温热,下肉末用小火煸炒干水分至亮油,放微量盐,铲匀盛出待用。

3、将酱油、醋、花椒粉、芝麻粉、碎米芽菜、油辣椒、味精、汤同放一个大碗里。

4、锅中加水烧沸,下米线煮一分钟。

5、将米线捞出入放好调料的大碗里,关火,再下豌豆尖略烫后勤捞出盛米线里,撒上肉末和葱碎。

免责声明:此文章来自网络新闻以及各位网友的奇思妙想,版权当属原作者,若有侵犯,请及时联系我们;若未标明来源,敬请谅解!

如了解更多过桥米线方面的资料制作方法,请微信关注订阅号:餐创大课堂。每天都有更新,喜欢就关注我们吧,每天都会跟大家分享哦~个人微信:13583136745,徐老怪。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