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餐饮吸引90后加盟商,永和大王计划3年内开到1000家
图说:全新门店形象来源/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新民晚报讯(记者张钰芸)永和大王日前在沪宣布更换品牌LOGO“开心碗”,并提出加快开店计划,预计2023年底门店数达500家,3年内达到1000家。
近日,永和大王历史上最悠久的002号餐厅瑞金路店即将完成改造,并在今年6月底全新回归,永和大王“开心碗”LOGO也正式发布并启用。据统计,截至2023年5月底,永和大王门店数突破360家,在永和大王覆盖的外卖商圈中,有超过60%的永和大王餐厅的单店订单量占据该商圈外卖商户T10,万单店超10家,其外卖业绩已经连续5年实现双位数的增长。目前,永和大王使用新LOGO门店已有10家,改造升级店13家。
图说:食客络绎不绝
老牌餐饮不仅吸引年轻消费者,还有更多新鲜血液加入运营。当天,两名“90后”年轻人加入永和大王加盟商行列,正式签订加盟合作协议,开拓福建和海南市场。既有拥有百万粉丝的抖音红人,希望将经营中式快餐作为长期的事业来发展的“90后”,还有从大学开始,就进行过多次餐饮行业的创业的“95后”。永和大王预计,在这2个区域的授权店数将在5-10年合计达到约200家。
油条、豆浆、卤肉饭……看似传统的产品却是长盛不衰的“流量王”,永和大王相关负责人表示,网红品牌追求的是“你今天喜欢我”,但永和大王希望顾客永远不会厌倦。因为及时布局数字化,永和大王在外卖市场迎来大批年轻客群,成为品牌长期发展的动力。而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夜宵习惯,永和大王也开出了24小时门店,并将在夏季延长部分门店的营业时间。
中国的“5大中式快餐”,南方和北方各有千秋,你喜欢吃哪一家?
论美食,源远流长的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从来没有输过,世界菜系的三大流派之首就是中国菜系,但在快餐的行业,中国却输了很多年,国内的快餐市场规模最大的一直是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门店数量超过了上万家,而中式快餐至今没有一家能叫得响的全国的品牌。
为什么中式快餐很难形成规模化其中的原因是多样的,我们对美食的追求是多样化的,不但八大菜系各领风骚,还有相当多的地方菜、民族菜、特色菜,北咸南甜东辣西酸,各地的饮食习惯各不相同,在追逐美食享受的道路上,几乎没有办法形成一个统一的规则。
美式快餐可以用汉堡和薯条、炸鸡、披萨一统天下,而中式快餐可能你喜欢川菜,他却不能吃辣,你喜欢杭帮菜,她却爱吃酸辣粉,对中国的快餐行业来说,你的菜品在本地很受欢迎,出了省却没人喜欢,如广东做的非常好的真功夫,在北方就很难开拓出广阔的市场。
其次中餐的烹饪对食材、调味料、烹饪技术的要求很高,传统的中餐没有精确计量重量的习惯,适量、少许等词汇广泛应用在中国菜谱中,煎炒烹炸闷溜熬炖,技巧也是繁多,同一道菜,即便是同一个厨师来做,2次的味道也会有所不同,换了厨师,可能做出来的就是两道不同的菜品了,如何标准化、数字化是摆在中餐面前一个最大的难题。
但国内的中式快餐品牌还是有一些企业能深刻理解这个问题的,选定的菜品尽量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标准化、数字化的工具也不断完善,如岳云鹏爱吃和代言的老乡鸡,就是这些年迎头而上的优质中式快餐品牌,门店已经达到了上千家,不但在老家安徽相当的火爆,即便开到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排队吃饭的人也不在少数,加上擅长在网络上玩梗等更贴近年轻人的操作,更是轻松的变成了“网红店”。
中式快餐风起云涌,大浪淘沙,不少品牌折戟,也有更多的品牌开拓市场,目前国内有5大比较知名的快餐品牌,南方和北方各有千秋,你喜欢吃哪一家?
老乡鸡2003年在安徽成立的快餐品牌,目前是全国中式快餐的榜首品牌,特色菜肥西老母鸡汤,主要菜品均为鸡肉所制作,川香鸡丁、葱油鸡、麻辣鸡块、梅菜扣肉等都做的比较拿手,目前在全国有上千家门店,覆盖安徽16个地市,以及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真功夫1990年发源于广东东莞,是我国比较早的中式快餐店,主营粤式蒸制菜品,甜品、粥品、汤粉等,冬菇滑鸡、招牌香汁排骨饭等菜品比较知名,目前门店接近600家,除广东外,遍布全国40多个主要城市。
李先生李先生加州牛肉面大王,据称发源于1972年的美国加州,1987年在北京开办了第一家“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主营牛肉面、葱油饼、白水牛肉、陈皮牛肉等,多占据火车站、机场、汽车站等位置,门店遍布全国,共开设800余家餐厅。
乡村基1996年成立于重庆,原名乡村鸡,目前旗下有乡村基、大米先生、米线记忆等超过1000家直营餐厅,主营川味家常菜、各类套饭、盖饭类,性价比较高,菜品更新速度较快。
大娘水饺1996年成立于江苏,以牛杂汤、水饺、大米套餐、特色面条、冷菜、汤品为主,四百余家餐厅遍布全国大小城市,店内的松仁三鲜饺、牛杂汤、蜜汁叉烧酥、香菇青菜包广受欢迎,售价较为实惠。
——老井说——无论餐饮怎样发展,好吃是第一位的。中式快餐想要做得长远,需要标准化、管理、品牌等诸多方面的不断升级。对于当前中国的餐饮企业,我们有着天然的本土优势,但也千万不要忽略了洋快餐的自我进化,比如肯德基在河南地区推出胡辣汤,在武汉推出热干面等行为都是在抢中式快餐的一碗羹,对中国的快餐品牌来说,挑选更符合全中国人口味的菜品,加大标准化力度,强化推广和宣传力度,超越洋快餐或许也是有可能的。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谱和市井生活,关注我,享受舒适生活不迷路。
老娘舅、乡村基、老乡鸡,谁是新中式连锁快餐之王?
7月5日,老娘舅餐饮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股说明书被披露,在中式快餐老乡鸡、乡村基纷纷递交招股书之后,老娘舅也终于拟在沪市主板上市了!
01
老娘舅递交招股书
老娘舅是长三角地区门店规模较大、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中式快餐品牌。区别于其他中式快餐品牌,老娘舅主推以江浙菜为主的特色“江南风味”餐品,同时其他多样化菜品也满足了其他不同地域人群的口味。
据招股书显示,老娘舅本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6100万股,据悉,募集资金将用于连锁门店建设、供应链综合基地建设、信息化系统升级和品牌推广等项目。
在老娘舅递交招股书后,早就启动上市计划的老乡鸡和随后蠢蠢欲动的乡村基一起,组成中式快餐第一梯队正式进入“三分天下”的局面。
02
中式快餐赛道上的“御三家”
近年来,中式连锁快餐逐渐成为新风口,从中跑出不少品牌,如老乡鸡、乡村基、超意兴等,老品牌还有真功夫等。
随着这些连锁品牌在市场上的不断扩张,如老乡鸡这样走出安徽开启全国征战步伐,或乡村基这种双发展加速门店扩张的品牌,纷纷开始递交招股书冲刺IPO,老娘舅也终于按赖不住想要争夺“中式快餐第一股”的头衔了。
让我们看看“御三家”的数据:
一、门店数量
连锁品牌首先看的是规模,而规模的代表就是门店数量,在门店数量上老娘舅还是处于明显的劣势状态。
据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老娘舅共有388家门店,其中直营门店364家,加盟门店24家,加盟占比约为6.2%。
而老乡鸡和乡村基的门店数量早已经突破了“千店规模”,相比较起来,老娘舅的门店数量只有这两家的三分之一多一些,门店数量上还是比较“落后”的。
二、覆盖区域
在覆盖区域上,老乡鸡和乡村基都已经开始了向外扩张的步伐,老乡鸡目前在安徽、南京、武汉、上海、深圳、北京、杭州、苏州、徐州等地均有门店;而乡村基虽然深耕川渝,但兄弟品牌大米先生却也已经加速了区域外的扩张步伐。
而老娘舅却选择持续在江浙沪深耕。不过今年由于上海疫情的缘故,老娘舅的发展、营收和扩张也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而且自2023年疫情以来,老娘舅无论是单店营收、扩张还是毛利,也都呈下滑趋势,如今也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三、营收净利
根据老娘舅招股书显示,2023年-2023年,老娘舅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2.22亿元、12.07亿元、15.25亿元,同期,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6517.46万元、2070.75万元、6299.22万元。
但从这个数据来看,这份成绩单远不如另外两个正在冲刺上市的中式快餐品牌老乡鸡和乡村基。
数据显示,2023年,老乡鸡实现营收43.93亿元,净利润为1.35亿元;乡村基的招股书只更新到2023年前三季度,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乡村基实现营收34.24亿元,净利润为1.63亿元。
不过从老娘舅的营收比例来看,根据招股书可以发现,报告期内,老娘舅96%以上收入来自直营门店的餐饮经营收入,此外的收入基本都来自它的食材销售。
比起老乡鸡的“餐饮公司全亏损”的状态,老娘舅的盈利模式似乎更加“清晰而单纯”。
03
老娘舅的差异化优势
与乡村基和老乡鸡不同,老娘舅市场范围集中在长三角,依靠中央厨房+终端门店的业务结构,外卖收入占据半壁江山。近年公司规模落后,门店效率却让盈利能力保持优势。
就其本质而言,乡村基讲究“极致性价比”,老乡鸡以三大产业融合为立身之本,老娘舅则深耕区域市场挖掘业务价值,试图从连锁餐饮跨入范围更大的食品工业。
一、深耕江浙沪
2000年11月,老娘舅第一家餐厅在湖州北街开张,此后20多年,逐渐形成了以江南口味为特征、米饭套餐为代表、兼顾多元美食的“老娘舅”品牌。
老娘舅,在长三角地区特指那些有威望、讲公道的年长者,他们熟悉乡情民风,常年在调解邻里矛盾中起到重要作用。公司以此为名,就是想在本地塑造亲近又稳重可靠的品牌形象。
20多年来,老娘舅一直紧紧守住长三角核心市场,388家门店绝大部分集中于浙江、江苏、上海,包邮区之外仅在安徽芜湖拥有5家门店。
最核心的浙江市场,对公司的营收贡献从2023年的54.08%,一路提升至2023年的57.13%。
老娘舅在连锁经营的同时,相对地保持了自己的江南特色和家常风味。虽然市场集中,让公司在规模上差强人意。但是,公司采取低毛利率、低费用率的模式运行,最终盈利能力较乡村基和老乡鸡,略胜一筹。
二、重视外卖
老娘舅门店集中于长三角,方便区域门店提升整体运营效率,这就要说道老娘舅盈利的另一个利器——外卖业务。
2023年-2023年,公司餐饮门店收入中,外卖金额分别为4.93亿元、5.74亿元、7.00亿元,外卖占比从41.38%增长至47.30%。
除了依赖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公司为了做好餐饮O2O,甚至自建“老娘舅点餐”小程序、“老娘舅源头商城”小程序等外卖平台。报告期自营外卖平台的收入分别为37.63万元、4170.60万元、7035.95万元。
2023年、2023年及2023年前三季度,乡村基外卖业务收入占比维持在26%-36%之间。老乡鸡并未披露具体数据,根据此前的相关信息,大约在20%左右。
外卖占比高,意味着老娘舅可以相对较小的门店面积,获得相对较高的收入,提高坪效。
公开资料显示,老乡鸡门店多在200平米左右,乡村基和大米先生的单店面积在100平米-300平米之间。而老娘舅在二线及以下城市的平均门店面积远低于上述竞争对手,在上海更是以几十平的外卖店为主。
老娘舅采取了薄利多销的外卖策略来引流,而乡村基和老乡鸡则把更多的成本花到了平台营销上。乡村基和老乡鸡投入的成本,比老娘舅高得多。
2023年-2023年前三季度,乡村基外卖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8.45亿元、11.37亿元、11.64亿元,其付出的外卖服务费分别为1.95亿元、2.92亿元、2.92亿元,占比约为25%。老乡鸡在招股书中披露,近三年外卖服务费分别为9618.76万元、1.61亿元、2.02亿元。而老娘舅的平台服务费仅为2378.75万元、2616.19万元、3222.48万元。
三、食品工业
2000年创业之初,老娘舅便采取了厨房与门店分离的经营模式。之后,中央厨房+终端门店的形式固定下来,让公司将单店效率发挥到极致。
乡村基就是单纯的中式连锁快餐模式,强调【好吃不贵】,认为【极致性价比=现炒现制的美味菜肴+合理的价格】;老乡鸡的商业模式是从养殖到食品加工再到餐饮连锁,一二三产业均有涉足。
相比之下,老娘舅更像是一个披着新中式连锁快餐外衣的食品工业企业。
老娘舅的门店虽然不大,但仍然会辟出一部分来销售食材,同品牌的大米、梅干菜、茶树菇等产品,每年能为公司带来数千万的营业收入。
公司旗下除了餐饮门店和外卖的B2C业务,还有大量的B2B业务,包括向其他企业销售预制菜及其他原辅材料,以及为企业、学校和医院等单位提供餐品。
为了支撑这样的商业模式,公司除了在湖州等基地生产以及部分外协加工外,正在筹备利用IPO募投资金在安徽宁国建设供应链综合基地。
甚至,在新中式连锁快餐行业中,公司算是为数不多愿意投入研发且有所斩获的企业。目前,老娘舅与第三方合作研发的蒸饭车、炖蛋机、煮鱼操作台、静电解冻冰箱等设备,为公司餐饮产品的工业化制作奠定了基础。
04
“御三家”为何选择上市
企业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发展思路。
对于乡村基来说,市场拓展最重要,所以才有了主品牌立足川渝、副品牌大米先生在湖北、湖南、上海遍地开花的结果。
老乡鸡的核心是三大产业结合,以优质土鸡为基础做大了肥西老母鸡汤这个年销3000万份的超级大单品。
老娘舅,要的是深耕长三角区域市场,围绕新中式连锁快餐业务进行深度挖掘。
目前,老乡鸡、乡村基、老娘舅三家各有优势,也都存在不容乐观的问题,在扩张方面乡村基在一二线城市的表现就并不如预期;老乡鸡模式利润低,特色少,竞争上较为短板;老娘舅整体规模太小竞争压力很大。
“御三家”都选在此时冲刺IPO预准备上市,主要是因为疫情影响了整个餐饮行业,导致很多连锁品牌经营和扩张出现瓶颈。
物价等成本的上涨,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餐饮企业的盈利能力,这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品牌缺乏弹药、难以大面积扩张开店,所以上市会是一个好的出路。
谁成为“中式快餐连锁第一股”都不令人以外。
————————
参考资料:
老娘舅递交招股书,快餐这出“三国杀”谁能笑到最后?
老娘舅与乡村基、老乡鸡有何不同?
新餐见餐饮连锁增长产业服务平台,秉承“利他、共赢、持续、全局”的价值观,以餐饮决策管理者为服务核心,以企业家集体“洞见”为线索,以打造和赋能新餐饮“标杆”为抓手,为餐企提供“一站式增长解决方案”。增长新洞见,就在新餐见。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禁止商用,如有侵犯任何机构、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将不承担任何责任。未经本公众号授权许可,任何机构、企业或个人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本平台原创作品,否则需承担相应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