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萨“吃”出上市公司 百亿市场迈向差异化竞争
本报记者刘旺北京报道
1990年,必胜客在北京开了第一家分店,披萨开始进入中国市场。30年后,一家专门经营披萨的企业即将登上资本市场。近日,达美乐披萨在中国的特许经营商达势股份(以下简称“达美乐中国”)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登陆港股。
上市的光环吸引了众多关注,在其身后的赛道也令人瞩目,随着披萨这一品类在消费者当中日益普及,披萨赛道的参与者越来越多。天眼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只有55家注册披萨企业,而到了2023年,这个数据达到了8358家,披萨在一二线城市的普及率逐渐提高。
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行业正处于跑马圈地的阶段,不管是达美乐、必胜客、棒约翰还是尊宝披萨,都在进行规模扩张。这其中有披萨品类本身易标准化的特质,也有相关企业意欲争夺更多的市场空间。
而随着行业发展,如何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成为了摆在披萨市场参与者面前的共同问题。
披萨“吃”出百亿市场
起源于16世纪意大利那不勒斯的披萨饼,在世界各地流转了三个世纪进入了中国市场。但在前期,披萨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相对缓慢。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3年,中国每百万人仅有9.8家披萨门店,低于同期日韩的28.4家和28.9家。
但同时也可以看到,上述数据表明披萨在国内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上述报告提到,2016~2023年中国披萨市场规模从228亿元增长至335亿元,2023年受疫情影响回落至305亿元,预计2023~2025年中国比萨市场规模将以15.4%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发展,于2025年达到623亿元。
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披萨近几年取得了比较快速的增长,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宅经济发达,披萨也是适合外卖的品类,比较短平快而且性价比高,所以现在很多中产阶层消费人群的披萨消费量比较大。同时,披萨品类能够很容易地实现标准化,不像其他餐饮品类那样复杂,这也是其能够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正如徐雄俊所说,披萨外卖增长迅速,2023年至2025年,比萨外卖细分市场预计以19%年复合增长率上升,2025年将达到374亿元。
而即将登陆港股的达美乐中国也是侧重于外卖披萨,对外宣称“外卖30分钟必达,超时送免费披萨券”。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3年达美乐在国内披萨整体和外送市场销售额排名均为第三。而目前,行业参与者众多,头部企业中,除了达美乐之外,还有必胜客、尊宝披萨、棒约翰、乐凯撒等。
达美乐中国上市步伐加快,但借助资本力量的披萨品牌,其却不是唯一一个。
早在2015年,乐凯撒就完成了天使轮融资;2023年9月,慕玛披萨获得绝了基金、君上资本的战略融资;2023年7月,大师披萨获得吃货大陆、优贝迪集团千万融资;2023年,棒约翰投入了方源资本的怀抱。
徐雄俊告诉记者,在披萨市场中,除了几大头部品牌之外,这几年涌现出了大量的品牌,竞争在不断加剧,市场集中度也在不断提高,玩家们都已经看到了竞争的紧迫性和压力。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资本市场,才能够依靠标准化快速开店,追求规模效应和品牌势能,才有机会在竞争中胜出。
经营模式各异
披萨这一品类进入中国市场30余年的时间,跑出了几种不同的经营模式。
以必胜客为例,早在2014年,彼时的必胜客中国区总经理罗维仁就表示,“必胜客以后将不采用加盟店经营的模式,而是由百胜总部统筹管理及业务扩张。”
对此,实战派特许经营专家李维华指出,必胜客在中国尚待成熟,时下关键是要提升品牌含金量,而非盲目扩张。必胜客需要掌握直接控制权,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体系。再次,叫停特许经营,依靠百胜集团的实力和行业经验,走少而精的路子是正确的。对于消费者而言,直营方式抛开了中间环节,产品质量会更有保证,价格也更加实惠。
“必胜客的经营理念勾勒出的是一条从‘休闲餐饮’到‘欢乐餐厅’的发展轨迹,凸显餐厅‘开心愉快’的概念。”李维华表示。
同样地,记者注意到,达美乐在中国市场全部为自营门店。其主打外卖模式,组建了专职配送达美乐的外送骑手团队,有95%的外送、外带及堂食订单是线上下单。
达美乐重视供应链的打造,这在中国市场也得以体现。资料显示,在采购原料时,特定食材有多个供应商,鼓励供应商之间竞争,以获得有利条款。另外,不再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变成一年期为主,通过价格预测系统监控原料价格波动。
从供应商到门店之间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即中央厨房。目前,达美乐中国有华北、华东、华南三个中央厨房,采购的绝大部分食材由供应商交付中央厨房,比萨饼及其他食品的制作、加工、分配、储存都在中央厨房完成,再将半成品交予门店。
棒约翰入华后长期采取南北区域分开的运营管理模式。棒约翰北方特许运营业务由美国总部投资的北京棒约翰餐饮发展有限公司运营,南方业务则主要由CFB集团旗下公司负责运营。北方区域属于品牌的垂直管理,南方区域采用特许加盟运营商模式。
直到2023年,棒约翰宣布将品牌在北京和天津的全国34家餐厅由直营转为加盟。
而像本土品牌尊宝披萨,已然形成了2000余家门店的规模,但其主要是依靠加盟模式。
徐雄俊认为,相对而言,直营品牌的管理可能更加规范,更加能够体现品牌的一致性,对食品安全的把控也会更严格。但直营模式的经营成本比较高,扩张会比较慢。加盟模式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快速扩张,同时降低总部的经营风险。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认为,“如果没有超强的品牌力及资金优势,直营运营是很难的。”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入局者增多,以披萨品类起家的品牌们正在寻找差异化经营。必胜客没有局限于披萨这一品类,而是扩展至意大利面、牛排、汤品、沙拉、甜品等。同时,推行本地化战略,满足不同地区消费者的需求,精准细分消费者口味。
也有品牌选择在产品上进行创新,例如乐凯撒。相关市场报告中提到,乐凯撒是榴莲披萨的开创者,其还推出过红烧土豆披萨,甚至还有椰子鸡、麻辣火锅披萨等火锅系列。而来自北京的比格比萨,招牌同样是榴莲披萨,广告宣传语都是“比格不只有榴莲披萨”。
朱丹蓬认为,不同的品牌竞争的方向不一样,有些侧重品牌形象,有些侧重口味,有些则侧重服务、价格等,不管如何,都要形成核心的差异化优势,否则难以形成竞争力。
“披萨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最终都要找到独特的差异化定位,要找准一个特性,例如达美乐专门做外送披萨,必胜客侧重服务和精准细分消费人群。来说就四点,品类、特性、人群和服务,从中找到自己的差异化定位。”徐雄俊认为。
多纳多披萨牛排:小店模式新转身 继续向三四线城市下沉
(赢商网贵州站刘韦报道)在中国,近几年各个外卖平台整合之后,外卖配送不断规范,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披萨外卖已经非常成熟。它们大多门店很小,人员配备集中,但经常看到外卖小哥来来往往。随着互联网的病毒式传播,新鲜事物从沿海发达城市向内陆传递,已经缩短到1/2年时间。一些品牌还在一二线城市论剑时,也有一些品牌已到三四线城市跑马圈地,它们正见证着贵州商业的起步。
对贵州商业来说,尤其在贵广高铁开通后,向南打开端口,嗅觉上更加灵敏,今年12月渝黔高铁开通后,从贵阳到重庆只要2小时,整个西南内部的资源也更加畅通。交通红利时代的到来,贵州商业也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那么已经扎根的品牌又会有怎样的反应?赢商网贵州站采访了厦门多美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开发总监吴鹏剑,看品牌近几年耕地贵州的一些感想。
恰逢购物中心崛起多纳多门店布点
2010年,贵州第一个体验式购物中心亨特城市广场正式亮相贵阳,但直到2012年,亨特进行了系列品牌调整后,购物中心才声色壮大。也就是在2012年,多纳多牛排披萨进入西南地区贵州市场,第一家店开在安顺,“我们6个半月就回收成本了,一个西部省的地州城市能有这个成绩几乎是个奇迹,当时我们也没预料到,”吴鹏剑表示。
多纳多湄潭店
吴鹏剑认为,多纳多拓展贵州市场的时间点恰逢购物中心兴起,也是从那个时候起贵州商业发展开始向大城市靠拢,所以时间也不算晚。但多纳多来到贵州时,与之同类业态品牌必胜客布局走差异化路线,而先选择了地州市场扎根发展。
除了贵阳的5家店,多纳多在安顺、兴义、六盘水、都匀等地州市也有较多门店分布,但都是加盟店。团队、拓店、选址都由品牌方全权输出,加盟店只是作为衔接,在西部地区,特别是贵州市场,多纳多还将持续拓店。吴鹏剑认为,与东部进入健康饮食时代不同,目前西部的快餐市场仍然大有可为。
向三四线城市下沉直营加盟并行
多纳多披萨牛排,菜品以披萨为主,搭配以牛排、意面、小吃、饮品等。它既属于西餐,更属于休闲餐。在许多西餐品牌还在北上广这些弹丸之地杀红了眼时,也有一些品牌另辟蹊径,转向广阔的三四线城市,比如多纳多,它不仅深入贵州地州市,就是路过有一定消费力的县级市也绝不会安静当个过客。
多纳多贵阳市西路店
吴鹏剑说,贵州88个县区市我基本上都去考察过,我们的计划是只要是人口达到12万以上,拥有一定消费力,我们都会考虑开店。虽然这些地方的消费习惯还不成熟,但恰恰是许多品牌忽略甚至放弃的市场往往迎来发展契机。对这些地方来说,或许容不下四五六个,但第一个品牌做好了就是开辟性的,一定能打开新局面。广告不也是先混个脸熟吗?
多纳多品牌隶属于厦门多美味餐饮公司旗下,多美味公司集原物料配送和餐饮为一体,因此在产品性价比上会很有优势。它的下一步重点将巩固二级市场,发展三级市场,即10万-12万人口的县级城市,今年在贵州有10家的拓店计划。但下沉到二三级市场基本上都以加盟店呈现,如果是贵阳主城区的几个核心商圈,能有空间和资源打造优良的形象面和展示面,就会由公司直营。
向小店模式转变线上销售分步走
现在大多数餐饮都在缩减面积,从品牌方来说,租金压力大、竞争激烈,船小才好调头;从消费者心理说,大而全的店可不如小而紧凑的店“看起来好吃”;从大趋势上看,线上销售势不可挡,实体店的待客面积不断收缩。“现在在东部沿海城市,很多披萨店的线上销售几乎是线下的2/3倍。”吴鹏剑说,甚至有更小的披萨店,几乎只算外卖提货窗口。
多纳多贵阳水岸广场店
披萨天然可走线上,随着三四线城市形态不断成熟,线上销售也必将变成披萨店的主力军。吴鹏剑表示,就网络行销方案已深入探讨,贵阳及部分地州门店可以提上日程,但发展程度尚未成熟的地州及县一级城市,目前还是以门店销售为主。
小店模式逐渐盛行,多纳多原先的标准店面积为350㎡,大可达400㎡,但现在已经缩小到200-300㎡之间,不仅优化内场区面积,也减少了餐位数量。
市场日新月异,新鲜度不断刷新,多纳多也及时做出反应。从以前的每年一次新品研发调整为每半年一次,频次提高,并关注海内外市场,不断更新新产品。吴鹏剑表示,一个品牌要想在市场稳站脚跟就一定要创新以应变,一味守成很容易就被用户淘汰。
6大快餐连锁店!赛百味第1,星巴克第3,汉堡王第5,被美国霸屏
当你在一个陌生的国度旅行,周边都是你不熟悉的餐馆,你极有可能会因为吃不惯当地的食物让肚子受饿。但值得庆幸的是,世界各地都有各种各样的快餐连锁店,看见这熟悉的,相信一定会让你热泪盈眶
今天,小编为大家盘点全球6大快餐连锁店,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连锁餐饮是餐饮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一个必然的产物,是特色餐饮的一种发展模式。
NO.1赛百味
全球店铺:41600家
提到快餐品牌,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麦当劳和肯德基。其实,要论全球的门店数量,赛百味的扩张其实更厉害。赛百味成立于60年代,它家的三明治菜单以“营养快餐”为特色,与其它主要依赖汉堡、薯条、炸鸡和披萨的美式快餐连锁店大不同。赛百味鼎盛时期在全球拥有近44000家门店,比任何竞争对手都多,麦当劳只有39000家。
1995年17岁的佛雷德·迪鲁卡借了1000美元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布里奇波特市开了一家三明治店,这就是SUBWAY的第一家店。1974年,SUBWAY开始采用加盟模式进行扩张,店铺数量开始疯狂增长;1978年,第100家门店开张;1987年,第1000家门店开张,此后每年新开的门店平均数达到1500家。2011年其全球总店数达34218家,正式超越百胜和麦当劳,成为全球最多分店的快餐店。2015年全球总店数达到44000家(中国有500家)。在2015年,赛百味在美国出现了关店877家,但是,因为开店达到911家,所以,开店总数仍是增长的。不过,在2016年,赛百味首次出现门店数量负增长情况。随后,不断出现赛百味在美国大量关店的消息。目前,赛百味虽然仍是全球门店数最多的连锁快餐品牌,但是所有人都能看出赛百味面临的巨大危机。
首先是,产品的热量受质疑,赛百味的健康理念和品牌形象在2015年因代言人JF的丑闻受到重大挫伤。
赛百味的竞争对手也开始复苏。许多新的三明治公司进入市场,提供同样新鲜的食物。
还有就是,赛百味的供应链问题也比较严重。全球只有5家供应商,却要负责1100个国家及地区的4万多家门店的供应。如此一来,物流链过长,导致成本过高,效率低下,让很多加盟商抱怨连连。
最后是,不同地区没有及时“本土化”。赛百味在全球扩张的时候没有根据不同国情及时调整产品线和经营模式,试图统一全世界的菜单,“这样顾客就可以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吃到同样的美味三明治。”在其官网上这样写到。只有针对如印度一样饮食非常特殊的地区才会调整,用用鸡肉、羊肉或火鸡来代替牛肉和猪肉。这种创新力不足的产品结构在世界范围内竞争力都有限。
但是,赛百味有着庞大的国际影响力和流水线系统的三明治工艺,很难彻底被打败。为了自救,赛百味重新装修了大量餐厅,用霓虹灯打造了一个更现代、更干净的外观和更明亮、更开放的氛围,以及提供免费WiFi和USB接口。它还尝试推出新产品,投资了8000多万美元开发新菜单。2023年,连锁店推出了新的奶酪大蒜面包,成为了最畅销的产品之一。
NO.2麦当劳
全球店铺:39198家
麦当劳公司总部坐落在美国伊利诺斯州,麦当劳公司是全球大型零售食品服务业企业,其主营业务为售卖汉堡包、薯条、炸鸡、汽水、冰品、沙拉、水果等快餐食品。通过开设连锁餐厅的模式,向客户提供便捷用餐体验。客户群体主要为终端个体消费者群体,以青年人群体为主。
麦当劳,从1955年创始人麦当劳兄弟和雷·克洛克在美国伊利诺斯州开设第一家餐厅至今,它在全世界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开设了三万多家餐厅,全球营业额约104.9亿美元。现在仍以快速的趋势迅猛发展,在很多国家麦当劳代表着一种美国式的生活方式。
据财报显示,麦当劳2023年第四季度营收60.09亿美元,同比增长13%,预期值60.3亿美元,净利润为16.39亿美元,同比增长19%。在美国本土市场,同店销售额增长7.5%,超过市场预期的6.9%。但是,由于在上季需要面对疫情的反复,中国市场同店销售额出现下降。
麦当劳公司主要运营模式为餐厅自营门店与特许经营两种主要模式,在特许经营模式下,主要包含三部分收入,分别为一次性加盟费收入、基于销售额的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以及给加盟商提供长期地产租赁收入,而其中房产租金收入占到整个特许经营模式收入中的80-90%。从收入结构而言,周期性的租金收入和店铺收入为其带来稳健的现金流入。
除了特许经营餐厅,麦当劳公司还有自己经营的餐厅,称为“公司经营餐厅”,可以理解为自营模式,自营模式需要自行承担单体门店的所有盈亏,相较于特许经营模式经营风险较大,基于竞争愈加激烈的市场格局以及成本控制压力,此类模式难以进一步发挥门店扩张带来的规模经济性。
整体来看,近五年营业收入呈现下行趋势,但从收入来源而言,麦当劳公司已经逐步降低自营门店比例,实现自营门店收入贡献小于特许经营门店来源的转变,这正印证了麦当劳公司将继续推进“特许经营门店收入规模占到整体收入至90%以上”战略目标的实现。
NO.3星巴克
全球店铺:32000家
星巴克咖啡公司成立于1971年,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致力于商业道德采购并烘焙世界上高品质的阿拉比卡咖啡,在全球82个市场,拥有超过32000家门店的星巴克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专业咖啡烘焙商和零售商。
自1999年进入中国以来,星巴克致力于发展成为一家与众不同的公司:在传承经典咖啡文化的同时,关爱伙伴,为顾客提供不同的星巴克体验。星巴克已经在中国内地200多个城市开设了超过5000家门店,拥有58,000多名星巴克伙伴。
虽然星巴克在中国门店众多,但是近几年也陷入了舆论危机。
比如之前因为“驱赶民警”,星巴克引发众怒,并冲上了热搜。
在2月13日,有网友发帖称:星巴克重庆磁器口后街店赶走了在门口吃盒饭的民警并还恶意投诉。星巴克员工称门口吃饭的民警会影响其“品牌形象”。
其实,驱赶警察这事,星巴克老惯犯了。
2023年8月,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的一家星巴克也将店内几名吃饭的执勤民警驱赶,事后也未有任何说明或道歉。2023年7月,6名警察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坦佩分店喝咖啡时,因1名顾客称警察的出现让他感到不安全,店员便要求警察离开。2023年11月俄克拉荷马州一家星巴克在警察点单的热巧克力上印上“猪”的字眼。2023年12月14日,2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河滨郡警官前往当地的一家星巴克买咖啡被拒绝服务。2023年7月,美国新泽西州的一家星巴克,1名男性雇员因为在多名警察的咖啡里吐口水,遭到拘捕。其实,抛开警察这一身份,就算普通消费者,星巴克员工也无权驱赶,而且这违背了星巴克的经营理念。
除了驱赶警察之外,星巴克还存在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2023年12月13日,在无锡市两家星巴克门店卧底调查发现:咖啡食材过期继续卖,保质期随意改,报废糕点再上架。2023年2月9日,星巴克门店使用过期食材被罚百万。3月8日,星巴克官网发布CEO凯文·约翰逊的公开信,宣布公司将暂停在俄罗斯业务。入华23年的星巴克,接连发生各类负面新闻,让消费者对星巴克的信任值降低,着实在挑战中国消费者的容忍底线。
好在星巴克的傲慢,已经表现在营业数据中,在2023年第四季度的财报上,中国市场的门店销售额同比下降了7%,平均客单价下降5%,交易量下降2%。
NO.4肯德基
全球店铺:24104家
肯德基总部位于肯德基州路易斯维尔市,是全球最受欢迎的炸鸡连锁餐厅,在世界上80多个国家开设有24104家肯德基餐厅,每天接待1200多万名顾客。肯德基由哈兰·山德士上校于1952年创建,主要出售炸鸡、汉堡、薯条、汽水等西式快餐食品。肯德基经久不衰的成功与畅销,归功于对美味和高品质的专注,以及近500,000名餐厅员工孜孜不倦地为全球每年45亿光临餐厅的顾客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
相比其他“洋快餐”品牌,肯德基较早就推出自有APP(2015年左右),并与美团、饿了么和支付宝合作。用户可以自助下单,预约和支付,对于低客单高频次消费的快餐品类来说,店内店外用户的数字化体验,是否方便快捷省时,是影响消费决策以及复购率的重要因素。
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数字订单(包括外卖订单、手机下单及自助点餐机订单)约占肯德基收入的85%。
再加上肯德基还有自己的“宅急送”服务,进一步拓宽了公司整体服务范围。2023年以来,百胜中国外卖及外带业务占比不断提升,官方口径下(含宅急送、美团、饿了么及小程序等),肯德基外卖业务占比已从2023年底的19%提升至2023年Q2的30%。
除了更便捷的体验外,截至2023年前半年,肯德基有97%的支付通过数字化形式完成。同期,百胜中国已在中国拥有25个物流中心及6个集散中心组成的物流网络。
NO.5汉堡王
全球店铺:18838家
汉堡王创始于1954年美国迈阿密,由JW.ML和DviE两位共同创立。从此,火烤牛肉开始了它的传奇之旅,汉堡王的特色“火烤”秘技给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带来原汁原味的美式火烤牛肉风味。汉堡王主张“真正火烤”的美味享受,选用100%纯牛肉饼在超过摄氏300度高温火烤设备上自动翻烤,使得每片肉片都留下一条条的深色纹路,成为“真正火烤”的标志烙痕。
汉堡王是全球大型连锁快餐企业,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及地区经营着超过18838家门店。
不过,近两年接二连三的食安问题让汉堡王焦头烂额,疫情的影响也让其门店增长陷入停滞......重重难题下,汉堡王寄予厚望的“千店计划”,恐怕要再次泡汤了。
2023年4月,因欠款2.78亿元,新西兰汉堡王母公司宣布破产。2023年7月,3.15晚会重磅曝光了汉堡王南昌多家门店使用过期面包做汉堡、随意篡改食品保质期,该事件迅速冲上热搜,舆论一片哗然。随后,各地有关部门立即连夜行动,突击检查当地汉堡王门店。2023年7月18日,《证券日报》揭出汉堡王中国存在拖欠员工2023年50%年终奖的行为,涉及总金额或高达千万元,致使部分员工通过诉讼手段维护权益。2023年8月,此前遭3.15晚会曝光的南昌六家汉堡王门店均遭市场监管部门重罚合计91.65万元,负责人罚281万。2023年9月,据彭博社报道,汉堡王在全球的最大特许经营商TABFIv考虑出售其所持汉堡王中国业务50%股权,接盘价码预计超过12亿美元。2023年11月,汉堡王子公司汉堡王(上海)餐饮有限公司成被执行人,执行标的超6771万。2023年1月,有消费者在汉堡王吃出“烤焦了的虫子”和“30厘米长的塑料丝”除了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汉堡王蹭此前苏伊士运河被搁浅货轮堵塞的热度被网友骂,还有去年国际妇女节期间,汉堡王英国公司社交账号发布了一则“女人属于厨房”的广告语,其宣称本意为帮助女性提高厨艺,但如此表述却被解读为歧视女性,随后公司只好道歉了事。
其实,近两年汉堡王或许也意识到了自身的问题,并尝试做出了一系列改变。
2023年4月,汉堡王中国官宣换帅,起用了本土餐饮“老将”担任公司CEO。2023年1月,汉堡王更是改头换面,启用了全新品牌,并更新餐厅设计、员工服装等整套视觉系统,中国门店也将于今年第二季度逐步跟进。汉堡王换帅,以及花费极大代价更新全套视觉系统,是为了与过去刻意区别,向市场展现变革的决心。
NO.6必胜客
全球店铺:18703家
以34作为餐厅外观显著标志的必胜客,如今已是全球最大的披萨专卖连锁企业之一,在遍布世界各地一百多个国家,每天接待超过400万位顾客,烤制170多万个比萨饼。必胜客已在营业额和餐厅数量上,迅速成为全球领先的比萨连锁餐厅企业。不过,近两年,必胜客频频曝出必胜客无力生存,即将倒闭的消息。
在2012-2014年必胜客开始业绩下滑,而此时,整个披萨市场规模已经不敌汉堡市场。
而披萨市场的确面临着很多竞争对手,虽然刚开始给了消费者新鲜感,促进了消费。但随着越多细分品牌的冒出,可以说必胜客也没有多少新意,未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惊喜。
早年的必胜客进入中国市场后,是国内消费者向往的品牌,是西餐和高端的代名词。而慢慢的发展为和肯德基比较靠拢的形象品牌。
现在的必胜客存活下去都是问题,必胜客如今也在肯德基“搬救兵”,增强营销实力。后续的发展还是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