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跑出大连锁,中餐多品类爆发!2023中国餐饮加盟榜TOP100发布
5月11日,CCFA新消费论坛——2023中国连锁餐饮峰会在长沙举行。会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简称CCFA)联合美团打造的“2023中国餐饮加盟榜TOP100”正式发布,蜜雪冰城、汉堡王、书亦烧仙草等100个餐饮品牌上榜。双方共同编撰的《中国餐饮加盟行业白皮书2023》也于当日亮相。
2023年是CCFA与美团第三年联合推出餐饮加盟榜,榜单以美团大数据为基础,从品牌实力、加盟门店经营情况、消费者认可度三大维度对七大餐饮品类的加盟品牌进行评估,旨在为餐饮创业者和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与决策辅助。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洪涛表示:“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餐饮连锁化、规模化发展的进程,食品安全乃至企业整体运营与管理的数字化程度加速提高。我们希望通过榜单和行业白皮书,为餐饮创业者提供更多参考维度,推动中国餐饮连锁加盟市场健康发展。“
餐饮业快步走向万店时代,谋求创新发展成刚需
2023年,中国连锁餐饮市场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白皮书显示,中国餐饮连锁市场的连锁化率从2023年的13.3%提升至15.0%,万店以上规模连锁加盟门店数三年占比翻倍,中国餐饮业正在快步走向万店时代。不过,相较于美国50%的餐饮连锁化率,中国餐饮连锁市场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白皮书进一步指出,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带来了更加聚集的消费人群与更高的消费力;同时,疫情下消费者更加关注食品安全,对于合规意识更强、拥有更稳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体验的连锁品牌表现出明显的选择倾向,这些都为餐饮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优质土壤。如何通过创新发展实现持续生长,成为餐饮企业未来面临的主要挑战。
小店跑出大连锁,中餐多品类爆发
街头巷尾的各式餐饮小店,既是城市人情味和烟火气的重要展现,也彰显着城市的地域文化和经济活力。2023年7月,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的通知》,进一步为餐饮小店的发展注入了政策动力。
事实上,小店也是2023年最受欢迎的开店模式。榜单显示,单店投资额在20-50万的小型店铺类型较2023年同比上涨33.3%,较2023年上涨68.4%,成为最吸引加盟投资者的单店初始投资区间。
小店经营相对较小的店铺面积、租金负担与人力成本,更适合小吃快餐与饮品入驻,同时快餐小吃与饮品还具备单价亲民、产品及服务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可复制性强等优势,有利于实现快速的连锁化与规模化,“小店”也能跑出“大连锁”。白皮书显示,连锁门店品类分布中,小吃快餐门店数占比近50%,稳居门店数榜首;饮品门店位居第二位,占比超过10%。值得一提的是,饮品品类的连锁化率连续三年保持高位,截至2023年,该品类连锁化率已达36.8%。
疫情也在客观上凝聚了国民的文化向心力,随着文化认同的提升,中式餐饮受到更多的认可与欢迎,展示出更好的抗风险能力,门店增速保持平稳发展。白皮书显示,2023餐饮企业连锁化率同比增幅前十品类中,中餐占据了六成以上,其中北京菜以17.7%的涨幅位居第一。同时,中餐品类也加速朝着“品质化”“高端化”的发展方向迈进。
连锁品牌角逐下沉市场,数字化成趋势
2023年,三线及以下城市连锁门店虽然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但保持着可观的增速,发展空间值得期待,这意味着下沉市场成为巨头加速布局的新战场。白皮书显示,2023年品牌下沉更加凶猛:蜜雪冰城、七分甜、沪上阿姨等大举进军二三线城市;国内快餐品牌快速崛起,老乡鸡于2023年初正式开放加盟,力图实现规模化复制和快速扩张。
“下沉化”的另一表现是,特许经营中心由上海向其他省市扩散。榜单显示,2023年上榜企业注册在辽宁、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市的数量均同比增加,江苏、广东最为突出。
需要指出的是,经历2023年疫情的洗礼,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意识到线上化、数字化经营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资本对餐饮项目有了更多的期待,餐饮连锁拥抱资本为自身的发展注入更加充沛的动能。
美团到店餐饮事业部总经理王毅明表示:“餐饮行业连锁加盟模式的探索是一件需要长期有耐心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优质连锁品牌将自身积累的品牌势能、成熟管理模式、供应链能力等赋能给餐饮创业者和小微商户,促进餐饮业的繁荣。美团也非常愿意为这些餐饮品牌和餐饮从业者们提供支持。”
作者:何易
编辑:周辰
2023年还在找加盟项目?来看看这六个靠谱的加盟品牌
引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心里都会有个当老板的梦,要实现这个梦,要么通过白手起家自主创业,要么选择加盟成熟的品牌,借助其口碑来建立商铺进行管理,这两种模式相比起来,大多选择后者,为什么呢?加盟的优势就是可以借助其品牌的口碑,全模式复制已经具备盈利空间的经营模式,所以对于想要当老板的人来说,加盟已经成为了比较快捷近的方式。怎么去选?选择什么行业?选择什么品牌呢?接下来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六个国内发展前景最好的加盟品牌,相信大家看完心里就会有底了。
一、人力资源行业1.名企之家名企之家是名企之家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一个品牌,于2023年申请注册。总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采用O2O+C2B模式及网络线上与线下实体相结合的模式运行,品牌专注于企业运行人力管理。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创新,现已经形成人力培训,企业财税,企业级软件开发,教育培训,法律咨询,品牌运行,企业咨询,企业渠道建设,电商服务,企业推广,企业策划,影视拍摄等服务为一体的企业一站式服务。
该品牌在2023年就启动了加盟项目,其优势为:(1)工作自由:不受地点、时间限制,平台提供资源,就算是在家或在旅游都能轻松赚钱,在家也能当老板;
(2)轻资产运营:平台属于轻型投资行业,小投资,大回报,最高个人年收入可破百万,最低也是万元就可以创业;
(3)新型模式:品牌属于“线上+线下”的新型发展模式,95%的业务都是线上操作;
(4)业务多元化:该品牌不局限于人力资源行业,业务范围辐射全国,业务多元化,能很好的顺应疫情或经济政策变动带来的变动而不受影响;
(5)费用可退:加盟者年输送人数达到100人以上,平台加盟费用全额退还;
(6)定期培训:定期给加盟伙伴进行培训,确保加盟者知识的更新。
加盟费用:1万以下2.新大渝人力资源重庆新大渝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旗下中外人才网于2010年上线,一直致力于为雇主提供全面的招聘解决方案,满足中外企业多层次人才需求,是一家专业从事人力资源研发、咨询与服务的网站。
优势(1)专业的服务:是全国规模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商之一,中外人才网人力资源服务理念与全国迅速发展的人才市场实际情况相结合,能更加专业、迅速、准确地为企业找到合适人才。(2)好的团队:中外人才网拥有强大的的线上和线下招聘团队,为客户和求职者提供不错的服务。从客户出发,理解本土的业务需求和当地求职者的需要,用贴近客户、求职者和全球的方式运营业务。(3)强大的技术支持:不断创立的技术产品,根据企业和求职者的意向,向双方提供准确的搜索结果,帮助求职者更快、更准地找到好工作。为企业和职场精英之间打造一个专业的互动交流平台。
加盟费用:1万以下二、餐饮行业1.爸爸糖爸爸糖,2015年创立至今,全国的门店已开设300家。品牌以门店新鲜现做和手工吐司的产品理念建立新的烘焙单品模式,成为手工吐司头部品牌。近两年,爸爸糖与“美图秀秀”、“思念”等品牌打造多款产品联名营销,以全新的产品理念,抢占消费者的产品心智。2023年6月,品牌获IDG资本上亿元融资,未来三年内布局重要城市及核心商圈、突破千店,持续品牌形象升级和产品力的打造,成为更具生命力、影响力的品牌。品牌故事:爸爸糖是品牌创始人送给自己即将出生的--小糖果的礼物
优势:开发选址支持、定期技术培训、门店营业支持、月月新品研发、品牌全网营销:爸爸糖全网用户1000万+,粉丝转化成客户,门店生意好、供应链支持:加盟费用:20-50万2.三千茶叶集团三千茶叶集团,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集茶叶生产、研发、销售及品牌管理于一体的现代化品牌茶企。三千茶叶在大陆及台湾建立了8个茶叶生产基地,37个绿色茶种植区,132家合作社,2000多家店面,遍布山东、山西、河北、浙江、安徽、江苏、河南等地。
加盟优势:专业选址评估、店面设计装修、新店开业指导、原创产品研发、数字化系统、强大物流支持、系统经营培训、日常运营支持、季度产品更新、品牌营销策划。
加盟费用:1万以下三、家居行业1.劳卡全屋定制劳卡是一个实施产品专业化经营战略的宅配企业。产品多元化的有序发展不仅使劳卡在激烈复杂的国内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而且能够很大限度地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生产规模,这为劳卡成为国内定制宅配制造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劳卡旗下拥有的移门、衣帽间、书房配套系列、客厅配套系列、卧室配套系列、工程配套系列、其它DIY有定制系列七大系列产品完全覆盖居家宅配市场的需求,形成了居家宅配行业中强有力的联合舰队。
加盟优势:专业准确化营销、专业研发能力、全程服务加盟费用:10-20万2.掌上明珠家居掌上明珠家居经历29年的励精图治,目前已发展成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家具企业。旗下业务涵盖成品家具制造与销售、定制家具制造与销售、网购家具制造与销售、家居用品零售、家居专业物流和家具专业售后服务六大业务模块。
加盟优势:行业优势——掘金10000亿财富金矿
制造优势——现代化家居梦工厂
品牌优势——专注家居事业28年
加盟费用:100-200万以上就是小编整理出来的不同行业领域的不同的加盟品牌,有小资产投资,也有较高投资金额,大家根据自身的要求和能力去选择合适的品牌,对加盟品牌感兴趣的,都可以私信或留言哦!
杨国福隐忧:直营店仅3家,靠赚差价收割加盟商 | IPO速递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主要食材来自第三方、规模全凭加盟店支撑,“麻辣烫第一股”杨国福又要IPO了。
日前,杨国福拟在港交所发行H股上市的相关申请已获中国证监会批复。此前,杨国福曾在2023年2月向港交所递交过招股书,并于8月末失效。
钛媒体A注意到,号称“麻辣烫第一股”的杨国福,旗下餐厅数量有5783家,直营门店仅3家。公司5成以上收入来自转售第三方采购的食材。钛媒体A曾就大量加盟门店如何管理、食品安全如何保障等问题向杨国福方面求证。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对方回复。
直营店仅3家,加盟业务收入占比超9成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截至2023年12月31日,杨国福在中国的中式快餐市场中排名第一。
招股书显示,2023年、2023年及2023年前三季度,杨国福麻辣烫分别实现11.82亿元、11.14亿元、11.63亿元的营收。同期,杨国福麻辣烫的净利润分别为1.81亿元、1.69亿元、2.02亿元。
与其说杨国福卖麻辣烫赚钱,不如说它是中间商赚差价。
据悉,杨国福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加盟餐厅,包括收取加盟费和系统维护费,以及向加盟商销售货品。报告期内,加盟餐饮的收入占比分别为87.6%、94.8%、94.3%。转售向第三方采购的食材、调味品等产品收入占到公司总营收的5成以上。
杨国福收入组成,来源:招股书
据悉,2023年、2023年、2023年前三季度,杨国福旗下餐厅数量分别为4721家、5253家、5783家。境内加盟餐厅数量分别为4708家、5236家、5759家,境外加盟餐厅数量分别为8家、15家、21家。同期自营餐厅分别为5家、2家、3家,均在境内。
数量庞大的加盟店,无疑增加了杨国福的管理难度。而向第三方采购麻辣烫所需的主要食材再转售给旗下门店的做法,似乎也为杨国福的食品安全问题埋下了隐患。
杨国福在招股书中透露,为确保食材质量和安全,公司对加盟店实行统一采购,这些统一采购的货品,一部分来自于杨国福位于四川的工厂,另一部分来自于第三方供应商。据悉,杨国福四川工厂主要生产麻辣烫汤底料及其他主要调味料;而麻辣烫所用到的食材(含常温食材、冻品食材)、调味料、设备、包材以及其他物料都从第三方采购。
值得注意的是,在极速扩张的同时,杨国福关闭的门店也不在少数。2023年,杨国福关闭餐厅1068家,新加盟986家;2023年关闭939家,新加盟1467家;2023年1-9月关闭439家,新加盟962家。经统计,33个月,杨国福关闭2446家店,新加盟3415家店。
投诉、处罚屡见不鲜,食安问题层出不穷事实上,杨国福在门店管理上的漏洞,早已体现在食品安全问题上。
钛媒体A注意到,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杨国福麻辣烫”的投诉量达441条,其中大量投诉内容称“麻辣烫中吃出蟑螂、苍蝇、头发等异物”,直指杨国福餐饮存在严重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
来源:黑猫投诉
值得注意的是,杨国福已经不止一次因为食品安全问题遭遇监管的整顿、处罚。
2023年8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新闻通气会,公开6起群众关注的食品安全案件查处情况,杨国福麻辣烫就在其中。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去年7月,在市场监管总局的统筹指导下,广东、上海、河北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场监管部门全面排查了辖区内杨国福麻辣烫门店3323家,责令整改841家,警告5家,立案查处24件。
随后的9月,据“北京海淀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辖区品牌门店进行全覆盖监督检查,杨国福麻辣烫三家门店被依法责令整改、予以警告。
同年12月,北京市消费者协会针对近期市、区市场监管局发布的食品安全问题通报,整理了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企业名单,杨国福麻辣烫又因为门店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榜。
据中国质量新闻网2023年11月2日报道,近期,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餐饮食品安全大检查工作,对海淀区15家餐饮门店依法查处。招牌名称为“杨国福麻辣烫”的北京共享星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因存在后厨环境不洁的问题,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典型家族企业,IPO前突击分红1亿招股书显示,杨国福、其妻朱冬波、其子杨兴宇分别持有杨国福集团38.79%、38.79%和19.39%的股权,三人为一致行动人关系,按杨国福的指示行事。剩下3.03%的股权,由雇员激励平台(即上海福果果)及第三方管理伙伴负责人激励平台(即上海圣恩福)持有。
除此以外,杨氏夫妇的不少亲戚也在公司里担任要职。
据招股书披露,杨国福的表妹韩晶担任公司股东代表监事兼监事会主席,杨国福的表妹夫、韩晶的姐夫孙伟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子公司四川杨国福董事兼总经理。杨国福配偶朱冬波的多位亲属也在杨国福众多子公司担任董事、总经理等职务。
可以说,杨国福是典型的家族企业,不仅股权高度集中,而且亲属关系庞杂。
某知名上市公司总裁曾说过,“家族企业最大的弊病就在于社会精英进不来。大家各有各的想法,要决策某件事就很难,容易耽误商机。长此以往就会限制企业的发展。”而且家族企业掌权,更容易发生任人唯亲,从而滋生一些内部管理问题。
钛媒体A注意到,杨氏家族的不少亲戚也与公司存在业务往来,包括加盟业务、零售产品经销、第三方管理。
以加盟业务为例,包括朱冬艳在内的14个关联人士为公司授权的加盟商,经营“杨国福”品牌麻辣烫餐厅。报告期内,交易金额1176.68万元、1204.26万元、1590.36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IPO前夕,杨氏家族曾突击分红近8000万。
据招股书披露,杨国福于2023年9月向权益股东宣派过往年度的股息人民币1亿元。经扣除个人所得税人民币2000万元后,有关股息已于2023年9月支付。结合杨氏家族的持股情况,意味着这次IPO前突击分红税收所得8000万元,几乎全进了杨氏家族的腰包。(本文首发钛媒体A,作者马琼,编辑孙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