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用心经营 这家大闸蟹专卖店做到了千万销售额
前加盟商爆料:“王氏”写着阳澄湖大闸蟹的券,提的是兴化合作商的蟹?“王氏”回应:不排除有人别有用心
当房产经纪人开始卖大闸蟹 | 对话21世纪不动产总裁卢航
十年用心经营 这家大闸蟹专卖店做到了千万销售额
南方一直有无蟹不成宴的说法,可在十年前的北方,消费者对大闸蟹的认知度不高,阳澄湖大闸蟹市场并不成熟。而有着丰富水产经营经验的魏高爱,眼光独到地看到了阳澄湖大闸蟹的巨大潜力,10年用心经营,他从一家店做到了六家店,从年20万的销售额做到了年近千万销售额,不仅收获了丰厚的财富,也实现了自我价值。
阳澄湖大闸蟹,自古颇受钟爱。魏高爱表示“民以食为天,阳澄湖大闸蟹品牌知名度高,商机巨大,大闸蟹市场只会越来越大。”带着对行业的信心,满心抱负的魏高爱开始了创业之路。
“既然要做大闸蟹,那选择合作伙伴,选择供货商,这是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为了找到合适的阳澄大闸蟹品牌合作,魏高爱开始频繁到南方考察。阳澄湖大闸蟹的养殖基地、物流运输供应链、品牌的扶持政策等等,这都是魏高爱的考察重点。
考察起初并不顺利,很多品牌商要收取高额加盟费,对提供的服务却支支吾吾,合同里全是各种陷阱。机会都在等待有准备的人,魏高爱在一次考察中遇到了苏州蟹满堂。蟹满堂在阳澄湖核心产区有千余亩的养殖基地,蟹季供货早、有保质保量,在对加盟店的扶持上,除了有全程的选址、装修、开业方面的专业指导和定期培训、业务分析外,蟹满堂还有区域保护政策和严格的控价政策,最大程度地保障专卖店权益。综合考虑下,魏高爱最终选择了苏州蟹满堂,时隔十年,他依旧感谢自己当初的选择。
魏高爱是一个行动力很强的人,想法萌生后,他立即向蟹满堂提交了申请资料,脚踏实地的去实现自己的梦想。2012年,蟹满堂大闸蟹石家庄第一家加盟店正式运营。北方消费者对大闸蟹的接受度和魏高爱调查结果差不多,第一年下来,销售额不到20万,面对这个情况,在蟹满堂的帮助下,魏高爱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活动吸引客流到店。年销售额稳定持续上涨,很快,魏高爱开了第二家店,第三家店……积累了一定的人气基础后,魏高爱又联系了在河北省主流媒体任职的朋友,开始大力宣传推广石家庄蟹满堂大闸蟹,几家店的销售额肉眼可见的翻倍暴涨。
如今魏高爱已经开到了第六家店,年销售额已达近千万元,并且还在不断增加中。选对行业,选对品牌,魏高爱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收获了财富和成功。在蟹满堂,像魏高爱这样的创业者还有很多。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成功之路。
前加盟商爆料:“王氏”写着阳澄湖大闸蟹的券,提的是兴化合作商的蟹?“王氏”回应:不排除有人别有用心
当下正是吃大闸蟹的时节,前段时间就有不少网友提出了“纸螃蟹”提货难、螃蟹瘦的问题,最近,又有吃货提出疑问:两年前写着阳澄湖大闸蟹的蟹券,现在在不销售阳澄湖的“王氏”门店还能不能提到货?
还有人爆料,说自己知道一些“内情”:“王氏”还在推广销售阳澄湖的那几年,其实没有卖过阳澄湖大闸蟹,情况真是这样吗?
过期的王氏“阳澄湖大闸蟹提货券”
还能提到“阳澄湖大闸蟹”吗?
现在市面上流通的大多数“蟹券”,虽然都标有使用日期,但一般过期了也都能照常提货。
热心网友反映“王氏”销售的不是阳澄湖大闸蟹?
董先生介绍,自己以前也做过王氏的加盟店,为了证明自己的这一说法,他提供了一些水产采购清单和对应的水产商家照片。
他说这些清单上的蟹都来自之前王氏品牌在江苏兴化市永丰镇的合作蟹商,有几十家,每天的进货量达几千斤,而这些蟹都非阳澄湖大闸蟹产区的货源。
照片中的店家招牌上有联系方式,记者联系了几家对董先生的说法进行核实。
王氏集团负责人做出回应
市场监管局也列出几点提醒
那么对于董先生的说法,王氏方面会如何回复呢?记者找到公司负责人徐总,对方在了解情况后进行了解释,记者也把相关情况反映给了市场监管部门。
王氏集团总部负责人徐总介绍,从2023年开始,公司将原先的推广宣传标识,统一改成了“王氏名蟹”,但这并不意味着蟹的品质有所下降,因为王氏一直有标准的筛选机制。
网友热议
郭子凉凉:阳澄湖就这么点大,怎么可能有这么多蟹,听听过罢了。
天高云淡:一两百怎么可能吃到八只阳澄湖……
***项目负责人:其实视频里的这个董先生以前估计是给王氏供蟹的,中间还能赚点差价,随着公司的运行完善,现在王氏直接和蟹农对接的了,那中间商就没差价赚了,然后就出来自爆,借小八的影响力,绝对不是什么良心发现。都是丢失利益都使然。
卤水猫:我也觉得是,互咬最爽了,以前还买过王氏的蟹,哎,真是太坑了。
太极是只蠢玳瑁:连什么地方进货都能知道。。
小花与二狗还有小黑:不都是洗澡蟹吗?
桌上绿萝开正好:江苏发货已经很好了,洗澡的估计轮不到。
345_h:阳澄湖就那么大点…全球中国人都在吃带着防伪蟹扣的我都不信他是真的……
吃柚子了吗i:绝大多数阳澄湖都不是阳澄湖。
现在就开始改变改变:硬气点,百分之九十九都不是。
有钱的小啵萝:居然是我们兴化的,啥时候我们自己的螃蟹能有自己的牌子啊,我们的螃蟹也挺好吃的哇~哎……
HWiCN:兴化的蟹很好吃啊!
吸气月半三斤:阳澄湖每年产量才多少啊?
花花糯米团:工作人员的发量好惊人!
百胜千度:谁信他是阳澄湖大闸蟹?!出来混总要还的。
一九四三的微博:蟹券能拿到蟹就烧高香吧。还在乎这么多。
虞肉肉的目标是小豆芽:我那张蟹卡两年了还没拿到蟹
候鸟的天空1314:阳澄湖一年就那么多大闸蟹,卖完了就没有了,基本都是贴牌生意。
南城富贵儿:阳澄湖大闸蟹基本都是内销的了,市面上买不到阳澄湖大闸蟹吧。
队长别开枪是我147:阳澄湖的蟹有很大区别吗?你们吃过的说一下。
hi東金二--:个儿大蟹黄多就行了,管它是不是阳澄湖的,噱头.
傅征鴻:阳澄湖蟹很多都是收来放湖里养个把月而已。
以后我只笑不说话:阳澄湖早就没有这么多蟹啦,大家清醒点…
叫呀:你过期人家都给你换了,你还反咬人家一口....
周扬夏青:她们是承诺不过期的
北溟渔999:前年买了998八只王氏蟹,凤起路提货,很差,还没有菜场58一斤的好。
柒白露: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阳澄湖就那么大,没那么螃蟹的,我记得前两年央视好像查过阳澄湖螃蟹,蟹扣随便用,拿到螃蟹去阳澄湖用水泡一晚,第二天就变成阳澄湖螃蟹了……
Ei和肉圆们:全国的阳澄湖大闸蟹估计能把阳澄湖塞得满满当当连一滴水都没有还有富余的。
当我的眼神不再清澈:北京海鲜市场阳澄湖大闸蟹280一只你凭什么觉得自己买的是正宗的?
脚后跟大会:去阳澄湖当地那边吃到的蟹和太湖蟹就是不一样啊,也不清楚为什么,养殖技术肯定也差不多,还有很多江西蟹,后背就是脏脏的,阳澄湖的也不知道为啥就是又甜又胖又白。
章话连篇:过水的螃蟹铁打的券……
图文来自1818黄金眼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当房产经纪人开始卖大闸蟹 | 对话21世纪不动产总裁卢航
21世纪不动产门店
中国最大的房产经纪平台此前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过去一年中,该公司的门店从52868家降至42831家,经纪人从54.86万人减少至41.49万人。
如此形势之下,房产经纪业务覆盖全国的21世纪不动产近期宣布,未来三年内将在多个领域内拓展复业业态,在现有10000家经纪门店之外,发展30000个业务合伙人,设立3000个社区生态终端,将涉及白酒、大闸蟹销售,未来品类还可能拓展至咖啡、预制菜、洗衣店、家政等。
日前,21世纪不动产总裁卢航在其北京办公室与36氪进行了对话。他表示,目前21世纪不动产店面数量稳定,公司本质上是一个连锁品牌。在此基础之上看待近期市场下行背景下的业务新动作,许多来自外界的担忧,或许就会容易被化解。
“我们实际上是连锁品牌”36氪:为什么会选择做社群生态?卢航:最初这个想法其实不是我们提出来的,是与做连锁品牌的其他同行们一块聊出来的。
2016年我们在全国有600多家门店,直到2023年,门店数量已经达到了一万多家,涨了十几倍。就目前整个房地产市场来看,我们自己也做了判断:整个地产市场实际上是在不断趋于稳定的,之前我们实现的那波成倍的规模增长,是吃到了行业变革的红利,而不是因为地产交易量的暴涨。所以我们认为,如果说今后要把21世纪不动产的门店数量再从一万提升至两万、三万、四万是不太现实的,现在的市场情况确实也不支持。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面临了两个方向的选择:一个是做多品牌。我们美国总部有8个品牌,我们可以再拿一个来做做;另一个就是往其他方向去看。
去年年初,我和一些连锁品牌的同行们聚在一起,包括洗衣店、咖啡店、预制菜。大家聊到,疫情对于社区的服务业态有很大的影响。另外,现在各大服务品牌的数字化和标准化已经做得很好了,对单店营业面积的依赖度已经低了很多。
门店的面积与成本的高低直接挂钩,很多出问题的企业,问题都是出在固定成本上。企业上市后开很多线下门店,曾经我们也运营过这个模式。大规模直营模式确实也有过很赚钱的阶段,但我们也逐渐发现,直营确实存在着固定成本高的问题,风险偏大,所以我们后来改变了战略,走数字化,重加盟模式。
另外一点来看,门店的面积要最大化地利用起来,提高坪效。比如21世纪不动产在北京和上海的一线市场中,月收入50万的门店效益是不错的,但是拆开看,月成交两单就可以达成,店面就很浪费。所以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门店和经纪人员,结合线上和线下,引进比如预制菜、洗衣等,做成“1+N”的模式,这样21世纪不动产与这些连锁的品牌就互相成为对方的“N”。
36氪:用外部视角来看21世纪不动产,感觉是从房地产经纪行业跨界到消费行业。卢航:你们会觉得说我们做的跨品类了,但实际上从连锁运营的角度,我们做的事并没什么区别,拓展、运营、培训、做标准化,这些也还是经营连锁品牌要做的事。无非是一个加盟店老板买了一个21世纪不动产的特许经营权,同时又买了一个某咖啡品牌的特许经营权而已。作为我们品牌来说,重点是在品牌层面对单店模式的联合开发。
36氪:社群生态的项目从今年年初开始落地,目前做到什么程度了?卢航:目前社群生态项目成立了两个事业部,两条线——B11和C11。B11主要是针对店东,C11主要是针对消费者,这两个玩法不太一样。“11”是指我们最终可能会在每个条线提供11种可供选择的产品,就是前面讲到的“N”。
C11主要靠的是我们的21生活优选平台,这个业务本身不是一个独立商业模式,不以营利为目,只是为主业带来流量。举个例子来说,我们有很多店东每年到季节就会采购一批应季水果送给业主,不收费,只是以维护关系为主。以前这件事做得比较零散,现在有了我们自己的21优选平台,品质上更有保障,产品也更丰富。
36氪:21生活优选平台的品类特别多,从化妆品到食品都有,选品会有难度吗?卢航:平台由我们长期的合作伙伴建造开发,我们来嫁接;产品把控上来说,比如今年大闸蟹是我们主推的产品之一,在主推上市之前,我们内部从选品到运营内测就有半年多的时间,我们想要把产品做细致、做清楚、做明白。
36氪:在21生活优选的公众号里,大闸蟹的直播预告是不放二维码的,参与方式是联系经纪人。为什么这样做?卢航:对,这是我们的一个特点。客户只要通过经纪人下单一次,终身都是这位经纪人的客户,之后的每一次下单都会有他的激励。经纪人推成功的每一个单品,都可以拿到分成。有关产品的价格,店东和经纪人可以灵活一些,选择不挣或者少挣佣金,更多的让利给自己的老客户。
反过来,我们(C11)每个产品本身的设计上也没有给总部留太多利润,更多的是(把产品)推到城市、店东、经纪人这个级别上去。C11不是我们的盈利线,而是为店东建造一个流量池。
36氪:为什么会选大闸蟹这个消费品类?卢航:我们也研究了很多品,首先我们希望选的产品在市场中的交易稍微高频一些;其次是将来整个市场规模足够大,像大闸蟹、白酒都是1000多亿的东西。然后利润率足够高。只有市场上的利润率足够高,我们摒弃利润,消费者才能明显感受到我们价格和外界价格的差异,我们做这件事才有意义。
36氪:还有哪些消费品类具备这样的特质?卢航:C11条线的产品,我们也在看化妆品,如果能从海外仓拿到比较便宜的,我们就通过平台推给大家,这样经纪人跟业主中的宝妈也能够产生联结。我们现在也在尝试让各个城市报自己的资源,如果你觉得你的资源特别好,我们评估过后品质没问题,也可以直接上架到平台。
36氪:我们聊聊盈利线——B11吧。这个传统业务会有哪些调整?卢航:B11就要回到我们的主业连锁,我们做了二十多年,只是现在把买房子换成别的。连锁业要做的东西都非常接近,针对用户的运营、针对加盟商的运营培训等等。今天难的无非是选品,选完以后怎么去做单店模型组合,我们双方品牌在总对总层面会有协同跟协调。
比如店内该怎么设计,把多个品牌融合,怎么选择收益点,我们会给到建议,投资回报率如何、财务上能不能成立等等。因为首先对于我的店东来讲,增加其他的业态就是为了降风险,用其他业态来平衡地产周期。
但前提是大家要在标准化和数字化上拉齐。咖啡、洗衣是设定专人去服务,与21世纪不动产主业的员工不重叠,产品的设备是自动化的。正常来说我们也不会让店东加太多的“N”,一个店最多两个“N”就可以了。
其次我们不希望门店的环境和形象因为新业态受到比较大的冲击,比如,会占用门店太多面积的产品就不行,会比较影响门店的整体形象。
36氪:像链家之类的房产中介,其实也在做家政。21世纪不动产有考虑吗?卢航:家政我们也在看,但相对会有一些犹豫。因为家政的标准化相对会难一些。不过我们最近在看一家公司很有意思,他们有一个家政经纪人的模式,是一个线上平台,由经纪人拿着资源去向客户推荐用哪个阿姨或者保姆,而不是直接让客户自己下单。我觉得这个可能更加适合我们。我们的门店里本来就有个不做业务的店务秘书,我们可以把他培养成家政经纪人。
家政行业虽然是刚需,但毛利率较低,投诉率较高。所以我们必须确保我们合作平台本身是成熟的,不然就是要冒进到一个我们不懂的行业了。
36氪:做家政似乎一定要和物业公司竞争,21世纪不动产的优势是什么?卢航:这差别特别大。物业公司在我看来是纯服务行业,按照一个标准流程去运营。但房地产经纪行业是一个不断开发客户做营销的过程。第二个就是,目前许多物业公司做的事其实是试图变成一个“全集”,什么都包含进去,而我们是品牌和品牌之间的联合,其实每个品牌都做得很专。
再者,如果这个社区里头物业公司某个业务已经做得很好了,我们就不需要去做了,还有其他很多业态可供店东选择。
36氪:21世纪不动产和其他的品牌总部之间是很松散的联系吗?卢航: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些业态比较好,我们总部的资金也都会介入,用创业基金跟我们的店东一起来投入。
投的话一部分投在品牌平台层面,一部分投给单店。举个例子说,洗衣店肯定不是开很多标准店,而是一厂多店。在某个城市里,我们和几个单店的店东一起把厂投出来,这时候每个店的投入就很小了。所以大家(品牌之间)还是比较深度的合作。
总部之间的合作我们都做得很重,包括肆拾玖坊的酒,我们专门成立了“2149”事业部,整体的业务规划也都在我们这里。但做得重其实不代表投入大,都是特许加盟模式。
36氪:洗衣店看起来是立得住的,像卖酒和卖茶叶这样的业务,真的有线下消费的需求吗?卢航:是这样的,对于某个特定项目,我们并不是发动所有的店东去做,真正把酒这个品类事业化的店东可能在我们的合作伙伴中只占5%。本身我们这个体系里,许多店东自己会有宴请的需求和消耗,对酒的需求比较大。真正对酒业务感兴趣的店东,主要是看他背景的社会关系和性格兴趣,而不是他的21世纪不动产店面。
“现在谁也吓不死谁了”36氪:前面您提到从600家店到10000家店的过程,其实是吃到了一波变革红利,这个指的是什么?卢航:数字化整合。最早房地产经纪行业一个市场6个品牌,一个客户把房源委托给好多个中介。大的公司越发展越大,小的公司就很惨。
这时候我们就推了一个新模式,叫“M+”,所有的门店要进到21世纪不动产需要承诺系统房源共享。之前我们收加盟费,M+这个模式加进来,我们把加盟费免掉,但你(店东)必须把资源放进池子做系统房源的共享。这样一来,大家合作效率比较高,系统平台整合起来,也让很多小中介公司整合起来,具备了和大一点的公司抗衡的能力。这是从2016年开始的。
2023年,贝壳推出了跨品牌的ACN合作,我们在一半以上的城市跟他合作,这就不只是21世纪不动产内部的房源共享了,还包括链家和德佑等平台上的其他品牌,这个行业变革减少了行业内耗,提升了效率和客户体验,带来了增长红利,我们吃到了这波红利。但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这波红利也已经过去了。
36氪:比起贝壳这样的公司,这些年似乎21世纪不动产在行业里的声量小了很多。卢航:整个行业来说,确实贝壳非常优秀了,当然也在开辟第二赛道。21世纪不动产这几年在业内其实发展得还不错,店的数量规模也比较大,也包括了大批三线城市。尤其在这段时间,大家都挺不容易的,因为各大平台之前在三线市场发展模式比较重,所以其实现在也都比较谨慎,21世纪不动产目前在许多新兴三线市场还是打得很扎实。
最重要的是,现在市场上也不是说某一派的新进入势力,高举高打就会把对手吓坏吓死。大家都基本稳定下来了,都在专注运营,踏踏实实做生意,大家开始逐步回归到现实。当然同时我们也在连锁行业其他赛道上,寻找更大的成长空间。
到今天,房地产经纪行业已经开始非常内卷了,靠互相挖角实现高速增长不可持续。我们要真的觉得这个行业好,就应该有能力把社会上的人才、资源带进行业来,比如做咖啡的、开茶馆的,把这群创业者带进来,我们还能健康地再往前进一步上一个台阶。
36氪:贝壳和58其实是两种体系,这两种体系对于经纪人来说有什么区别?卢航:贝壳内部更强调合作,线上线下是闭环整体运营,这种模式的好处是效率会更高。贝壳的服务体验实际上方差很小,经纪人和客户的体验都比较统一可预期。
当然58同城这种模式对于许多能力特别强的公司和经纪人来说,其实没啥问题,只要在这个城市里他自己所在的品牌的市占率足够大,不妨碍他给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而且如果有些特殊商机和个性化需求,他们反而可能反应更快,某些情况下客户体验也很好。
36氪:其实现在的大环境对于房地产中介行业挑战很大,您也提到,其实不少平台在三线城市会往后撤。卢航:在这样的市场环境影响下,直营的模式中,动荡比较大,员工相对流失率会高一些。加盟的模式,相对比较好些。当然也需要对店东的生存状态重点关注。如果店东这个层面出现问题,出现闭店,一样直接会影响到经纪人的成长。
作者|詹方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