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称重”,会是中式快餐行业的解药?
出品/壹览商业
作者/樊益宁
编辑/薛向
近期,老乡鸡在上海开业了一家全新门店,该店在运营上采用了“自选称重”的模式。即顾客到店消费时,不再是按小碗菜的方式选购菜品,而是可自由夹取店内的30多款菜品,然后统一称重结算。
事实上,不仅是老乡鸡,“自选称重”已经成为近两年来中式快餐行业的一个新模式,目前已被大米先生、焦耳食堂等多家品牌采用。
自选称重为何受欢迎
从传统中式快餐来看,像老乡鸡、乡村基等品牌,采用的均是小碗菜形式。即日常经营时,门店工作人员会将做好的饭菜按量盛放到碗碟中,并明码标价菜品的价格,顾客到店后,自由选取需要的菜品,最后由收银人员将选取的菜品价格相加,计算最终的用餐价格。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顾客取餐时方便快捷,排队等待的时间较少。同时,因为盛放菜品的碗碟属于一次性拿取,可以较好的保障个人用餐饮食安全。但因受价格约束,消费者无法在同一餐中享受到更多种类菜品,而且会出现浪费粮食的情况。
相比之下,“自选称重”的优点,要比传统模式凸显很多。顾客在选取菜品时,可以在一餐中享用到多种类菜品,也可以自由决定菜品的多少;经营者则可以从源头减少菜品的浪费。
而且,采用这一模式,品牌似乎还可以获得不错的业绩。从乡村基旗下品牌大米先生来看,数据显示,在2023-2023年,大米先生餐厅经营收入分别为11.78亿元、11.68亿元和22.25亿元,分别占总餐厅经营所得收入的36.3%、37.1%和48.2%,呈逐年递增趋势。
进入今年,大米先生发展依旧迅猛,在前五个月中餐厅经营收入达到9.16亿元,占乡村基总餐厅经营收入的51.1%,超过了餐厅经营收入为8.75亿元的乡村基品牌。
自选称重,到底赚钱与否
自选称重既然这么受欢迎,那会比传统中式快餐更赚钱吗?近日,壹览商业以公司楼下的一家自选称重餐厅“佰佳旺”为样本,仔细研究了一下。
2013年,佰佳旺在浙江成立,发展至今年8月初,旗下已拥有超200家门店,其中160多家为加盟店、40多家为直营店。佰佳旺旗下门店经营面积大多在100-200平方米,主要以中式快餐为主,菜品价格分会员价和非会员价格。
据了解,一家经营面积在100-200平方米的门店,在门店筹备前期,加盟商便需要支付27.8万元的费用。包括16.8万元品牌授权费、5万元的品牌保证金,以及每年6万元的运营管理费用。相应的,百佳旺总部会给加盟商提供店铺装修、设备采购、人员培训等服务及运营指导。
除了上面的三项加盟费用,经营一家面积为200平方米的门店,加盟商还需要购买厨房设备、桌椅、餐具、门头标牌、监控收银系统等,再加上门店装修,实际投入在80万元左右。
至于回报,佰佳旺负责加盟的客服人员告诉壹览商业,按照营业额36万/月、45万/月和54万/月三档算,一般毛利率一般都是60%左右,且最低月净利润为11万元。
而实际上,壹览商业在经过几天的蹲点后,通过收集消费清单发现:该店实际客单价约为22元,日客单在250-300人次之间。
按照每日250人次计算,该店日营收约为5500元;按照每日300人次计算,日应收约为6600元。而且,考虑到该店开在写字楼附近,按照行业惯例周末客流减半,该店在周末单日的营收约为2750元-3300元。
按照一个月4个周末、22个工作日计算,该店每月的营收约为14.3万元-17.16万元。
以60%的毛利率计算,佰佳旺该店月均毛利润为8.58-10.29万元之间,按照7个员工月均3.1万元的工资、1万元的水电费、5000元的管理费及2.5万元的房租来算,佰佳旺该店目前每月的净利润约1.5-3万元。而且,需要说明的是,这家店门店自今年3月开业至今仅半年时间,总体来讲还算挺赚钱。
自选称重,会是中式快餐解药?
中国饮食文化悠远流长,但从国内来看,目前并没有出现一家像肯德基、麦当劳这样巨头品牌,甚至是全国性品牌。而且,在整个国内餐饮行业中,中式快餐行业的表现也并不出色。据弗若沙利文预计,2023年中式快餐市场规模为774.4亿元,占餐饮行业总规模仅为7%。
为何我国中式快餐行业涌现不出一家巨头品牌?
总体来讲,虽然我国目前有多家发展较为知名的中式快餐连锁品牌,比如老娘舅、乡村基、老乡鸡、真功夫等,但这些品牌均存在着一些通病,比如:
1、门店分布集中,尚未在全国多范围扩张
品牌布局方面,目前多家品牌门店分布较为集中,发展比较局限。比如老娘舅,在2023年底时旗下共有388家门店,其中364家的直营门店主要分布在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四个省份/直辖市。老乡鸡也是存在这一情况,数据显示,截至当前老乡鸡已开出1100家门店,但大部分门店主要聚集在安徽、江苏、湖北三地,有963家。
2、品牌连锁化程度偏低,品牌传播及知名度受限。
品牌门店数量方面,就当前几家知名的品牌来讲,规模程度仍偏小。数据显示,截止当前,老乡鸡有1100家门店、真功夫有528家;截至去年9月底,乡村基有1145家门店。显然,发展至今,这些品牌的门店数量仍处于一个偏低的状态。相比之下,麦当劳、肯德基等西式品牌,在我国已具有较为强大的规模效应。数据显示,截止当前,麦当劳门店有5423家、肯德基门店有8870家。
3、中餐难以标准化,且存在区域性问题
从菜品来讲,中式快餐不光口味差异化多、品类多,而且很多烹饪方式过度依赖技巧,标准化比较困难。以此来讲,中式快餐连锁品牌在门店扩张、门店运营方面确实存在不小的问题。
而从自选称重来看,虽然这一模式在经营上有较好的属性,但并不能解决当下中式快餐行业的通病。一方面,自选称重仅是提供了一个新的消费方式,而品牌的扩张看重的则是供应链问题;另一方面,从菜品来讲,品牌们的区域性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门店销售菜品仍以当地饮食特色为主。
总体来讲,中式快餐行业在目前发展中面临着不小的挑战,而“自选称重”模式究竟能否促使老乡鸡、乡村基等品牌突破瓶颈,仍要从其实际发展情况来看。
又一家餐企被国际知名机构投资,争鲜寿司凭啥?
近日,一个收购案引发了餐饮O2O注意。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公布的信息,近日凯雷集团(以下简称“凯雷”)收购了争鲜餐饮有限公司26%的股份。而这家公司主营品牌正是争鲜回转寿司。
而据我们所知,本次收购方凯雷是最早进入中国的私募股份机构之一,在餐饮领域,凯雷与中信联手收购了麦当劳业务,可谓是麦当劳背后的资本大佬。
这样的一个巨头突然收购一个回转寿司品牌到底是为什么?回转寿司品类要重新回归“热度”?
01
让麦当劳背后大佬青睐争鲜回转寿司凭什么?
在中国餐饮赛道,日料品类一直占有一个相对比较大的份额。
据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日料在中国的市场收入达895亿元,估计2023年市场收入或将与2023年持平甚至略低。
这是一个近千亿的赛道,拥有品类繁多,而其中众多日料菜式中,寿司无疑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
然而,自疫情爆发之后,寿司品类的“躺赢”岁月就结束了。
当时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在56℃下30分钟才被灭杀,阴冷潮湿环境中却能存活数周。基于这种认识,消费者普遍认为多生冷鲜食的日料很危险。
不少知名日料店被迫关门倒闭。如日本知名品牌和民,上海知名网红餐厅PkL等。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日式料理开关店之比达到0.84。虽然2023年之后,日式料理店有所恢复,开关店之比也有所提升达1.4。日料生意依然越来越不好做了。
有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日料品类的总门店数就已达到了8万多家,且竞争对手还在不断涌入。早在2010年左右就有超市、便利店开设了日料档口,人均10-20元就能购买一套日料套餐。
在这样的情况下,争鲜回转寿司凭什么能够赢得麦当劳背后大佬的青睐呢?或许可归结为以下两个原因:
1、寿司品类本身的“高标准性”
餐饮企业的成长、壮大就是逐步打怪升级的过程。
标准化是长征的起点,而标准化中最重要的就是产品的标准化。“选品决定未来,产品决定一切。”产品标准化就是餐饮行业做大、做强的元规则。
而寿司制作简单,是一种和火锅一样极易标准化的产品,且种类众多,品种丰富,是非常适合连锁化的品类,与麦当劳所经营的西式快餐品类有相似的特性。
且从日料品牌的规模化程度来看,日料品类整体的规模化程度不高,约有97%的日料品牌门店数在5家以下。
寿司品类虽然相比其他日料,连锁化程度更高,但门店最多的品牌N多寿司,如今门店也不过2000家左右。很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突破潜力的蓝海市场。
凯雷本身就有丰富的麦当劳运营和管理经验,强强联合之下,或许能够在寿司这个品类赛道创造更多可能。
2、争鲜品牌“极致性价比”优势
争鲜寿司成立于1996年,是中国台湾地区最大的回转寿司品牌,「争鲜」,意即「真鲜」。据悉,品牌成立之初就坚持提供最新鲜、最健康、最美味、最安心、最实在并对健康有益的食材。
据悉,争鲜食材产地直送,65%国外进口、35%国内采购。例如:高雄港、东港超低温鲔鱼等生鲜食材及精选优质米,皆由争鲜中央厨房层层把关后,物流车队每天全程低温配送到全省直营门市。
门市严格执行食材100%新鲜绝不隔夜销售,并每週进行安全卫生检查。
而且,在价格的实惠上,争鲜也做到了极致。
据悉,目前争鲜回转寿司门店SKU大概在80个左右,旋转台上的产品以碟子的颜色作为价格区分,粉色碟为6元一碟,花色碟为18元,目前人均消费80元左右。
能够在保持新鲜食材的情况下,依然维持“低价格”,如此极致的性价比,争鲜这个品牌对于疫情之后钱包变瘪的消费者而言,依然拥有非常比较大的吸引力。
不过,如果单靠极致性价比,争鲜想要在中国寿司市场突围显然是不容易的。
因为在中国国内,寿司这个品类早已从高价日料变成平民美食,当下消费者熟知的低价寿司品牌并不在少数,比如禾绿回转寿司、N多寿司等。
以N多寿司为例。N多寿司成立于2008年,主要产品为寿司、手卷等,人均在20元左右,性价比更高。
目前,争鲜在中国门店数量有403家,其中中国台湾地区164家,中国香港89家,其他门店位于中国大陆,主要集中在江浙、北京、广东一带。
而N多寿司门店已经发展到了2080家,虽然主要集中在江浙、山东、河南一带,两者品牌发展区域重叠度依然比较高。
不过,据相关媒体猜测,未来随着凯雷与争鲜的强强联合,品牌在本土化创新与品牌下沉上会做出更多动作。
02
先有寿司郎后有争鲜
回转寿司又能“转了”?
“以前,杭州商场回转寿司是标配,但现在似乎很少在商场看到相关品牌了,更多的是火锅、韩式烤肉等。”一位消费者说道。而这样的情况,杭州并不是特例。
事实上,早在2023年,就有不少人认为,回转寿司这个品类已经凉了。
但最近,回转寿司这个品类却被频频提起。先是日本回转寿司品牌寿司郎深圳首店深圳卓悦中心门店正式开业。昨日,又爆出品牌在成都开店的消息。
再到今天,争鲜品牌的被收购26%的股份,收购方还是麦当劳背后的资方大佬。
凉了几年的回转寿司品类,热度似乎在不断攀升,这是又要开始继续“转”了的节奏吗?在餐饮O2O看来,之所以回转寿司热度会在中国突然迎来“小爆发”,或许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
1、日本本土餐饮市场的“没落”
据悉,因为疫情的原因,日本餐饮市场与中国一样,也受到了严重打击。
据东京商工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23年9月,共有23家寿司店倒闭,是去年同期的1.5倍。如若照此势头发展下去,预计会有共30家寿司店倒闭。
而截至今年9月底,日本国内已有超过30家拉面馆宣告破产。
据悉,仍在坚持营业的餐馆业绩也十分惨淡。一家位于日本埼玉县的拉面馆,目前每天客流量仅有100多人,单日营业额最高1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9500元,较疫情前下降了三成左右。
本土市场的没落,让回转寿司品牌如寿司郎等品牌,不得不将目光重点瞄准中国这个潜力市场。
2、借了“自助餐”品类的东风
作为曾经的主流餐饮品类,自助餐曾经大红过,随着中国进入精致餐饮时代,自助餐逐渐失去了往日的活力。但疫情让这个品类再次“重获新生”。
这一次的自助餐发展红利,集中在了刚需、平价、主题的自助餐身上。如平价自助小火锅,平价自助海鲜套餐或者那些隐藏在社区内的平价自助快餐等。
而回转寿司,特别是争鲜、寿司郎等寿司品牌,不仅属于主题式自助餐品类,拥有半自助体验,且刚好占据了平价、主题两个优势。
虽然在售卖模式上与纯自助有所区别,偏向自选模式,更接近餐饮零售化的概念。但相比自助小火锅、自助烧烤等当下流行的自助品类,回转寿司更具有价值感。
3、寿司品类的逐步“本土化”
毫无疑问,日料品类的没落,与其迷信“高端日本化”有很大的关系。
随着品类在中国的不断发展,日料品类的平价化、本土化、多元化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寿司这个品类。
传统日式寿司,是由醋饭和生冷类海鲜食材做成的料理,但国人向来以熟食、热食为主,对生食接受度不高。基于此,一众品牌推出了熟食寿司,以更加适合本土消费者口味。
比如N多寿司,摈弃了生鱼片等生食,选择了熏鱼、烤肉等为内料;寿司郎在门店菜单设计上推出了更多炙烧、嫩烤和炸物系列。
口味本土化后,寿司的菜品也发生了变化,开始延伸到其他日料产品。
就以争鲜寿司为例,门店内除了提供寿司之外,还有刺身、小菜、甜点、饮料等多种类品融合在一起,供消费者选择。
很显然,当下回转寿司品类热度的小爆发是时代与品类共同发展催化的结果。
目前,我们无法判断回转寿司这波热度能够持续多久。但相比当下已经熄火的日式拉面、快餐等日料赛道,寿司品类显然是未来中国潜力最高的日料餐饮赛道。
-END-
“16元现炒快餐自助”,20多种菜吃饱为止!新模型能跑通吗?
文职业餐饮网旖旎
“16元现炒快餐自助,吃饱为止!”
“30多种菜,鸡鸭鱼都有,荤素搭配,米饭无限量加!”
“挨着大米先生开店,对标中式快餐头部”
……
当我们看到这些餐厅“标签”,心中会有一个疑问,这样的餐厅能赚得到钱吗?
最近职业餐饮网记者发现,全国出现了很多“16元现炒快餐自助”店,像武汉、重庆、河北等地出现了一批这样高性价比的餐厅。
而当我们觉得这只是夫妻老婆小店模式的时候,长沙的“洞庭优米”已经开出了3家门店,走上了连锁路子,还有一家新店在筹备开业。
究竟“16元现炒快餐自助”模式门店模型能否跑通?又是否能盈利?
“鸡鸭鱼用菜子油,猪油现炒吃到饱”
16元自助快餐模式兴起!
杭州、重庆、武汉、云南等地出现了一批“16元自助快餐”。
各式各样的荤素搭配菜品,配上熬好的鸡汤、排骨汤,还有各式炒饭、馒头主食,自助模式,吃饱为止只要16元。
当我们以为这只是“个例、小店”的时候,我们发现,长沙的一个快餐品牌已经开出3家门店。
1、挨着“大米先生”选址,目前开出3家店走连锁模式
如果是夫妻小店,没有员工成本,选址也避开核心地段,卖出16元自助的高性价比,我们还可以理解,但是长沙的“洞庭优米”却是对标“大米先生”。
直接把门店开在了大米先生的旁边,位于写字楼商圈的街边或是商场内,房租成本并不低。
它的装修和服务并不比人均近30元的其他快餐品牌差,已经非常有大型连锁门店的“模样”。
而且它并不是只开了一家门店,目前已经开出3家店,选址分别是长沙的万达等核心商圈附近。还有一家新店也在筹备开业中,从开店的速度来看,并不是走单独一家小店的模式,而是要走连锁模式。
2、20多种“现炒”荤、素菜品,自助模式
在菜品上也是极其丰富,不仅有鸡鸭鱼这样的荤菜,还有各式素菜,而且承诺所有小菜都是用菜籽油、猪油等现炒。比如土豆烧肉、辣椒炒肉、翅尖、水晶老粉丝等家常菜品。
不仅有鸡汤、排骨汤等热汤搭配,米饭和菜品都是无限量续,吃饱为止。
全程都是自助取餐,吃多少拿多少。
3、只要16元吃饱为止
网友:“商场里性价比高、价格实惠、免费热汤,菜也可以加”
“不可能找到16元一位的餐厅,比这个环境、菜品更好的了”
“性价比可以,随便吃,还有热汤”
“公司楼下,基本每天都吃,肉管够”
洞庭优米不仅主打快餐自助,还每位只要16元,随便加菜、加饭,只要不浪费都可以无限量。
对于开在附近的其他快餐厅,基本都是按份或者称重模式,一餐一般都要在25元左右,16元的高性价比无疑是非常大的价格壁垒。
“消费降级”性价比经济再度崛起,
16元现炒快餐自助借势而起?
而当职餐观察目前多地快餐业态的时候发现,洞庭优米这样16元自助快餐模式并不在少数。
像杭州、上海这样新一线、一线城市,都有这种模式的存在,而且顾客很多,有的门店甚至已经开了5-6年,也有很多开始走连锁路线,开上2-3家。
快餐本就是“高成本、低利润、饭市短”的业态,本就赚不到什么钱,但在如今吃一顿饭、一顿外卖都要20多元以上的时代,16元现炒快餐自助是如何杀出一条血路的呢?
1、消费降级,顾客更追求“物超所值”的高性价比
雪糕刺客、饮料刺客、机票刺客,这个夏天,刺客一词被反复提起。
人们对“价不符实”的产品更加敏感,疫情以后,消费市场中的两极分化现象逐渐凸显,好的东西物超所值顾客肯“买单”,但是更多时候腰包瘪了,大家还是会更频繁光顾高性价比的餐厅。
消费降级下,性价比经济再度崛起,而在这个需求的推动下,16元现炒快餐自助似乎就站在了这个小风口之下。
顾客要吃最实惠的一餐,但还要健康、美味、丰富,干湿搭配、荤素搭配,16元在价格上非常实惠,而“现炒”又保证了锅气,再加上自助,吃到饱为止,没有比这更吸引打工一族、白领一族。
而“高性价比”当然也是目前很多头部餐企在切入的点,事实证明,这也是未来餐饮擂台比拼制胜非常重要的一点。
2、因为低价、丰富、物美价廉,客流量也许是别人的2-3倍
那回到我们最开始提出的问题?
16元,高额的房租、员工成本,还能赚钱吗?
从目前的的观察来看,也许这样16元现炒快餐自助是要用“低价”扩大客流量,赚得少但是基数大,依然是可以赚到钱的。
比如因为物美价廉,客流量是别的快餐厅的2-3倍甚至更多,那比利润高但是每天只有几单要更赚钱。
而从社交平台可以看到,基本目前这样的自助快餐,中午、晚上下班点都要等位的,可见客流量是很大的。
很多附近的打工、上班族基本天天去吃,当作自己的食堂,在“频次”上也能让餐厅获得更多流量。
3、连锁模式走得好,未来或可以赚“供应链后端”的钱
而这种快餐自助模式,目前已经不仅仅是单店模型,有的品牌已经向连锁门店发展。
如果发展得好,能开出规模,或许以后不仅仅是门店终端微薄的营业利润,还可以赚“供应链”后端的钱。
像是集采的食材利润,连锁企业可转型为产品供应商的角色,能从连锁经营网络中赚取供应商利润也说不定。
4、门店的品控、成本极其难控制
但这样的模式也有自身的弊端和让餐饮老板担忧的地方:
“成本问题”
现在用人贵,房租更是不便宜,尤其是写字楼商圈、商场店、街边店较好的铺位。如果说这种低价快餐自助对标的是“大米先生”、“老乡鸡”这样的品质快餐,那选址成本就会相对高。
而“现炒”,本身对饭点后厨的压力就很大,即使自助模式前厅没有服务员,也需要有炒菜、添菜、结算的人,员工成本也不好控制。
“品控问题”
20多种菜,荤素都有,鸡鱼鸭各色蔬菜还有汤,保证食材新鲜的基础上,还要现炒现卖,低出市场价很多,这样的模式品控是极其难的。
我们之前报道过武汉的快餐模式,它是100种菜品,小锅现炒,但并不是自助模式,而是按份卖,至少成本是可控的。
如今16元,菜品复杂,还是自助模式,想要在价格低的情况下,保证每一家门店菜品、服务的品质,对于任何一家餐企都是不容易的,这也容易在连锁链条中,品控难把握。
职业餐饮网:
性价比经济崛起,现如今,顾客在生活开支上的收缩很明显。
而且餐饮的各个赛道都是群雄大乱斗,蛋糕就那么大,对手并不一定就是同一赛道的同行。
像中午这一餐,快餐是刚需,白领和打工一族有很多选择,如何让顾客选择你而不选择别人。
比拼的点有很多,比如“好吃、丰富、价格实惠、服务好”。
16元现炒自助快餐模式,也许是夹缝中找到一丝机会,用高性价比试图杀出重围,无论成与败都是快餐行业非常好的突破。
你如何看待“16元现炒快餐自助”模式,你觉得它能盈利吗?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