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深圳:火遍抖音的霸碗盖码饭将颠覆你的认知
人世间,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大家好,我是你们喜爱的米其林天才美食家阿飞,一名热爱生活,热爱美食的人。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从农业社会步入了工业社会,又从工业社会步入了互联网时代,科技带来的累累硕果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10万次长沙年轻人倾情推荐的一碗霸碗盖码饭,见证了这份成果:机器人炒菜的时代已经来临!
霸碗盖码饭
霸碗盖码饭六大扛把子:辣椒炒肉
辣椒炒肉
辣椒炒肉,是一道经典的湘菜,也是店中的镇店之宝。辣椒炒肉,是以辣椒和猪肉作为主要食材,以豆豉、盐、味精、酱油、姜、蒜等为辅料制作而成。辣椒的焦香,瘦肉的嫩滑,汤汁的咸鲜,每一种都能让你的味蕾得到满足。
霸碗盖码饭六大扛把子:柴火香干炒肉
柴火香干炒肉
柴火香干炒肉,是一道经典湘菜,以前是和回锅肉一起拌炒,名“香干回锅肉”,后经过改良而来。香干炒肉是以香干、大葱、青椒、猪肉等为主要食材,加入辣椒主要是为了提香、提辣。青椒的脆、瘦肉的嫩、香干的滑,三种食材在口中合一,香中有辣,脆中带滑,是一道非常不错的开胃菜。
霸碗盖码饭六大扛把子:五花肉炒猪肝
五花肉炒猪肝
五花肉炒猪肝,是一道创新菜,它也是店中的镇店之宝。五花肉炒猪肝,它创新于传统湘菜——爆炒猪肝,是将五花肉和猪肝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加入辣椒、大葱、盐、酱油等调味料,然后经过大火爆炒而成。成品的五花肉炒猪肝,既有猪肝的滑嫩口感,又有五花肉肥而不腻的脂香,再加上辣椒和大葱的香辣,这种美味,即使挥汗如雨,也挡不住干饭人的执着。
霸碗盖码饭六大扛把子:紫苏黄瓜炒肉
紫苏黄瓜炒肉
紫苏黄瓜炒肉,是一道经典家常菜,深受美女喜爱。紫苏黄瓜炒肉,是以黄瓜、紫苏、猪肉为主食材,加入姜蒜末、辣椒、盐、油等翻炒而成。成品的紫苏黄瓜炒肉,荤中有素,辣味适中,营养均衡,非常适合不吃辣而又注重保养的人。黄瓜的脆、紫苏的辛辣、瘦肉的嫩滑,每一口都有你的小确幸。
霸碗盖码饭六大扛把子:孜然牛肉
孜然牛肉
孜然牛肉,是一道地道的湘菜,受到很多烧烤党喜爱。孜然牛肉,是以香葱、孜然、干辣椒、花椒、蒜苗等制作而成,口味咸鲜麻辣。牛肉的嫩、蒜苗的脆、孜然的香、干辣椒的辣,四味一体的孜然牛肉,是烧烤爱好者的绝配。
霸碗盖码饭六大扛把子:酸辣鸡杂
酸辣鸡杂
酸辣鸡杂,是川、湘、贵一带的家常菜,是店中的经典下酒菜。酸辣鸡杂,是以酸豆角、干辣椒、蒜苗、鸡肝、鸡心、鸡肾、鸡肠等为主食材,以盐、酱油、姜蒜等调味料经过炒制而成。成品的酸辣鸡杂,酸中带辣,咸鲜美味,是每一个嗜辣人的最爱。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即使是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通的饮食,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也在慢慢改变我们美食爱好者的心!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帮忙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你的喜爱是我创作的源泉!
本文由米其林天才美食家阿飞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家门口的美食!社区餐饮店为何这么“香”?|船说广东
各位关注吃的小伙伴在这两年可能会注意到一个新趋势——一众餐饮新品牌纷纷从高大上的商场、写字楼“调转船头”进入街头巷尾,更贴近消费者生活圈,以小而美、小而专、小而精的社区餐饮新形态出现,在疫情下展现出不一样的顽强生命力。本期船说,我们走进三家餐饮店,来看看社区店为何这么“香”?
视频加载中...
(视频|家门口的美食!社区餐饮为何这么“香”?时长共2分47秒)
家门口的美食!社区餐饮为何这么“香”?
来自汕头澄海地区的“狮头鹅”,在当地用秘制的卤水技法卤出,摆在门店的透明橱窗里。当有客人进店下单,工作间里的师傅立即利索地将卤鹅切成细片,再配上特制的酸菜、白米饭,不到五分钟,一碗喷香的招牌卤鹅饭就送到顾客面前。
“我们店主要以快餐、斩料和外卖为主,每天的菜品统一冷链配送,到店再二次加工。”中午时分,餐饮店迎来午市高峰,95后店长李泳豪正忙着在门口迎宾、引领食客进店就座。潮汕菜系一直深受老广喜爱,他负责的门店位于广州海珠区同创汇产业园,每天午晚饭市时,不少周边工作的年轻人会选择到这里就餐,也有周边居民特地前来门店购买卤鸡、卤猪手、卤鸭等卤味,带回家“加菜”。
过去两年,这家由几位90后潮汕年轻人联合创业的“物只卤鹅”从一家外卖小店开始发力,至今已在全国产业园、居民住宅区布局了300多家门店,预计年底门店数量将达到500家。
奶白色的浓汤、无骨嫩滑的鲈鱼肉片、微酸中带着劲道辣味的酸菜鱼……带有川味的“江渔儿”酸菜鱼凭借新鲜的食材、传统老广的煲汤技艺、足够的锅气等在一众川菜品牌中“杀出重围”。“每家门店的设计风格和主菜单保持基本一致,顾客来到不同的店都能体验到同样的品质。”江渔儿品牌负责人孙滇说。
乘着酸菜鱼品类红利的东风,“江渔儿”成立两年不到便开出了100多家连锁店。“社区店让我们可以精准对接家庭消费群体,还有年轻白领等。今年上半年,大约新开了40—50家加盟店。”孙滇说,该品牌社区店目前主要集中在以广佛为中心的华南片区,计划向华东进发。
位于正佳广场的蛙来哒起源于长沙大排档的干锅牛蛙。如今,这只“牛蛙”总部已经落户深圳,不仅赢得了广东人的心,还在全国的90多个城市开出了340多家门店。今年,该品牌的社区门店也进入实质拓展阶段,目前有两家小店筹建,预计东莞蛙来哒社区店将于7月份开张。“社区店体量小、复制快,能实现店铺的快速扩张。”该店广州地区负责人张进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餐饮进社区为何这么香?在红餐品牌研究院专家樊宁看来,社区店小而精、小而美,资产轻、经营灵活是关键。“疫情以来,人们的消费习惯发生重大变化,社交圈、生活半径缩短,宅家时长增多,而社区、园区小店就在身边,恰好满足了人们就近出行的需求,走进社区,其实就是更贴近消费者。”
从各大品牌纷纷布局社区店不难看出,社区餐饮店已经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未来,餐饮社区店模式迸发出怎样的能量,我们继续关注。
往期回顾▼
“白马”未老,“疫中”突围
专业市场里跑出了一匹“白马”船说广东
广东纺织制造“破冰记”
广东纺织制造业“破冰之旅”:留人留订单,求变求创新船说广东
“专精特新”的订单拯救计划
VR开飞机是什么体验?广州这家小微企业把产品卖到了欧美|船说广东
餐饮店从商场“回归”街头巷尾,社区店为什么“香”?
【出镜】宾红霞
【采写】欧志葵宾红霞
【摄影/剪辑/设计】石磊罗一飞何志豪甘展平
【统筹/监制】袁佩如彭琳肖文舸
【实习生】冯爔来黄凯欣胡真禛
【作者】宾红霞;石磊;欧志葵;罗一飞;何志豪;甘展平
船说广东
外地餐饮品牌加速抢滩,深圳餐饮业年营业额已近900亿元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李佳佳文/图
近日,深圳人的朋友圈被一家长沙的餐饮品牌“文和友”刷屏了。深圳文和友的开业如此引人注目,正是深圳餐饮业百花齐放的一个缩影。匠心老店数不胜数,新兴品牌生机勃勃。近年来,深圳餐饮市场一直吸引很多外地企业来抢滩。
据《深圳市饮食服务行业协会2023年的统计报告》显示,深圳餐饮业从成立之初的几家单一国有小饮食门店,已发展成今天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经营门店超13万家、年营业额近900亿规模、从业人员近150万人,汇聚世界和全国各地美食、风味小吃的重要民生行业。
深圳消费者年轻口味多元而包容
来自重庆的火锅品牌在深圳会不会“水土不服”?“2023年12月底,我们在深圳福田购物公园开了第一家门店,几乎每天的用餐高峰期都有人在排队,生意非常火爆,可能因为很多人疫情没回家。”珮姐老火锅创始人、民贤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颜冬生告诉记者,原本只是想“试水”一下深圳市场,没想到这么受欢迎,这给了他们很大的信心。2023年3月,该品牌在迅速在南山又开了一家直营店。
“疫情过后,深圳的餐饮市场恢复的比较快,深圳年轻人多,口味多元而包容,消费能力强。”在珮姐老火锅创始人颜冬生看来,真正从重庆走出来的原汁原味的火锅非常之少,要么是加盟的火锅店,要么只是打着重庆火锅的招牌。“今年我们还会在深圳再开店,只做直营连锁店,不做加盟,我们坚信只有直营才能把控品质。”
从1880年的广州老西关出发,到2023年,陶陶居品牌正值140周年。作为一家百年老字号,陶陶居主动拥抱年轻人,通过新变革不断吸收新鲜血液维系品牌生命活力,让百年老字号变得年轻化。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陶陶居自2023年开始深耕深圳餐饮市场,2年间开出4家门店,而且每一家新店都能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感受。
深圳市场大引力强外地知名品牌开首店
4月7日,谭仔米线在深圳皇庭广场试营业,这是在香港最多门店的米线品牌,曾经排队爆满,拿奖拿到手软。上个世纪90年代开业,至今20余年的历史,是香港最佳平民美食之一,这也是该品牌在内地的首店。
明星餐饮品牌贤合庄亦在深圳有多家门店,同为明星品牌的火凤祥在皇庭广场开了深圳首店。这两个品牌均属于民国集市风格,打造了专属鲜货火锅商行的网红拍照打卡点。深圳万象城和万象天地更是引进了多家日料首店品牌,如CHABUYA全国首店、金子半之助华南首店、本鳗华南首店等。
购物中心聚集餐饮品牌超300个
外地餐饮品牌的进入,为深圳奉献了多元化的美食,助力深圳成为全国知名的美食之都。
据香港贸发局数据显示,目前在深圳注册的香港餐饮企业约有60家,涵盖上市公司如翠华控股、大家乐、大快活、太兴、味千中国、合兴集团及稻香控股等,也有非上市类品牌企业如新丽港餐饮、丹桂轩、利苑酒家、利宝阁等。
另据赢商网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年,深圳40家代表性购物中心(不包含新开业)开分店的餐饮品牌达到332个。同样加快门店布局的还有饮品业态,2023年共有37个饮品品牌在深圳购物中心开出多家新门店,数量约占总体18.4%。
线上线下消费科技服务共享
深圳餐饮拥抱互联网的步伐也很快,以团购、外卖和电子支付为代表的餐饮O2O深刻重塑了餐饮市场,科技成为引领深圳餐饮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根据《深圳市饮食服务行业协会2023年的统计报告》,90%的消费者在用餐结账时使用移动支付,70%的餐厅使用了电子菜谱点菜系统,线上外卖实现的收入比重不断增大,部分餐饮门店还提供了智能机器人服务。
信息化是行业活力的重要支撑,深圳餐饮的信息传播渠道非常畅通,从门店到新零售超市再到便利店,从公众号小程序到各种外卖平台,再到线上虚拟门店,从可达可得,到可触可达,再到可见可得,销售渠道的延伸让深圳的餐饮消费触点不断增多。
一位从事消费类投资的莫先生告诉记者,当下众多餐饮投资机构云集深圳,一方面投资各餐饮品类如快餐(含西餐)和外卖爆品;一些符合消费新趋势、容易实现标准化、可复制性强、盈利能力出色的品牌或者品类,也是资本热捧的对象。这些都为深圳餐饮的持续创新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审读:谭录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