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己开一家奶茶店,不加盟的那种?
我就是自己开的店,没有加盟,而且一直都持续赚钱。(纯经验分享,可以点赞并收藏,方便以后查阅)当你决定不上班,而且不想加盟的时候,你一定要写一份创业计划书。以下5点必须考虑在内。
1、预算要分析你这次开店,最多能投资多少钱,俗话说,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切忌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搞得自己负债累累。
2、产品定位虽然是奶茶店,但是也分了很多品类,有针对高端群体的奈雪、也有针对中低端群体的蜜雪,有了产品定位,你才能精准化选址。
就好比我是开鲜奶吧,我的产品有巴氏鲜奶、各种手工酸奶、水果捞、酸奶冰淇淋等等。我的产品属于刚需、高复购率,所以社区店就是我的最佳选址地方。
3、技术培训既然你不打算加盟,还想学习技术,就一定要去找生意好的店学习,只有生意好的店,产品才是经过市场的验证。
就比如我2023年开了一家酸奶店,注册了自己品牌“轻饮坊酸奶店”,我店里虽然产品种类很丰富,但是每年我都会其他店学习新的产品技术,然后进行优化。
4、装修风格。装修效果图不要模仿别人,要根据你的客户,以及你的产品定位来决定。比如你面对高端群体,你的装修风格一定要有格调,针对中低端群体,你的装修风格就要清新、接地气。
5、经营以上步骤做完,就可以开始经营了。开店只是一个开始,你需要不停的学习别人的经营里面和思维,然后出一套自己的经营方式。
我是张峻荣,“轻饮坊酸奶店”创始人,以上都是我开店的真实分享,希望可以帮到你。更多开店干货,可以关注我。
加盟饮品店的注意事项
现在人们生活越来越丰富,不仅体现在娱乐生活方面,还体现在对待健康的态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养生理念也深入人心,这时候就有许多创业者开始做起养生的生意,比如开一个养生饮品店。来杯米饮是一个养生饮品店,利用健康的谷物做出健康的饮品,新手在加盟饮品店没有理论和经验,盲目加盟店铺,可能会让投资创业者得不偿失,所以加盟饮品店不是件简单的事,我们要先进行关于饮品店的市场调查,得出自己的,才能更好的向下一步发展。
经过调查发现,加盟饮品店投资者都注意这些事项:首先是商店的位置,这个问题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关键,对于饮品店来说,如果地理位置不好,会直接影响到未来的生意。如果位置合适就不必担心销售,而且能够保证饮品店的利润,毕竟投资加盟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利润。大多数的饮品店都会选择在一些商业区、工业园区、步行街、学校等附近,因为这些地方的人流量大,而且适合饮品的销售,投资者在开店前可以做为参考,找当地人流量大的地方进行选址,之后进行宣传,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是店面卫生细节,大家都知道餐饮业卫生很重要。每个人都听说过决定成败的是细节,卫生能更好地反映饮品店的质量,无论是制作饮品的机器的卫生还是前台的店面卫生都是我们要注意的细节,当然最重要的是食材的卫生。
三是饮品店的服务质量,服务业是为消费者服务的,饮品店的服务是必不可少的,服务应该到位,正确了解客户的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的质量,才有能力维护客户。创业者应在开店前对员工进行培训,给他们树立正确的销售观念,让他们在对待消费者要有足够的耐心,认真倾听消费者的需求。
第四就是饮品的包装,无论是店面设计还是饮品的包装,都是创业者所关注的,因为一杯漂亮的饮品不仅能在视觉之上吸引人,而且能让消费者产生购买冲动。饮品界新秀来杯米饮的包装就是简洁、大气、时尚,蓝白的撞色风格让消费者一眼看上去就很舒适、自由,所以从包装设计上来说,来杯米饮是非常成功的,另外,来杯米饮在理念上也不同于其他饮品店,它以健康养生为理念,用精致大米熬制高浓度米浆为底料,加入其他混合元素,让米饮口感更纯粹,滋味更饱满,因而有了更加广阔的消费市场,逐渐被人们所喜爱。
一个好的饮品店位置会增加客流量,而高利润店铺的选址大部分都有两个更重要的标准,第一个标准是投资方向第二个是区域消费水平。
新零售生意经:如何开一家赚钱的奶茶店
出门逛街必买奶茶已经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的生活指南,奶茶也正以雄赳赳、气昂昂的姿态大步向前进,它的市场现在仍然庞大到无法想象,那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你要如何开一家赚钱的奶茶店呢?
以往一到饭点,大家会问“你想吃什么?”这句话,现在已经被“你想喝什么?”给取代——因为茶饮,已成为主力消费族群的生活习惯之一。
有的人估算市场总额1千亿,有的人推算市场总额5千亿,无论有几千个亿,其实都是在表示:市场庞大到无法想象!
所以在办公楼、学校、住家附近的街角,很容易偶遇各种茶饮店,品牌多得数不清,光凭印象就能喊出一堆名号,比如:
一点点、喜茶、奈雪的茶、恋暖の初茶、丧茶、都可、85度C、薡茶、四云奶盖贡茶、快乐柠檬、HEYJUICE茶桔便、人在茶在、南洋茶铺、幸福侯彩擂、茗小鹿、喫茶趣、本宫的茶、沐菓、路飞堂、大卡司、GRANDPA爷茶、TPLUS……
各种新式茶饮,或是面包+茶饮的“网红店”遍地开花——因为这是一个相对投入小、入手容易、回报快的“轻”项目。
而且洋品牌一直也搞不懂,到底在中国该如何操作茶饮市场,因此产生了独特的“排外壁垒”——也只有中国品牌才能引领中国消费者对茶饮口味的偏好与脉动了。
这行业能不能赚钱?
当然能。
问题是:如果你真想开一家茶饮店,请问你能确保自己在市场的竞争中赚到钱吗?还是觉得透过加盟就高枕无忧了?
想要知道如何开一家赚钱的茶饮店,就得多了解相关知识与观点,先提一个范例:
喜茶凭什么红?
喜茶不只是表面上看到的排队现象这么简单。
其实,在喜茶还没成为喜茶之前,聂云宸(喜茶创始人)就像第一次开店的新手一样,走了许多弯路。
广东人爱喝茶的习惯大家都知道,所以有许多知名的茶饮品牌都是从广东深圳崛起。茶饮的甜味和多变的新鲜感,也是年轻人喜爱饮品的原因之一。当年轻人迈入了主力消费族群,茶饮自然也就成为了值得发展的项目。
喜茶原来在一开始的店名叫做皇茶,这名字虽然取的特别响亮,但实际上只是一个人单打独斗的小店。
在选址方面也不按常理出牌,是在广东省各项排名都不那么靠前的一个地级市——江门,而且是在一条名叫江边里的小巷子里,默默的卖着奶泡茶。
在这些完全没有“网红条件、网红特质”的情况下,皇茶的品牌却被其他人提前抢注,并模仿了类似的产品线,稍微再重新包装一下,就对外展开连锁加盟。
一下子,整个广东到处都有各种皇茶店,连创始人都无法为自己的店“验明正身”,可以说自己生出来的孩子,结果白白送人了。
如果经历这些情况就被击垮,也不可能造就今天的喜茶。
这段算是“失败”的经验,却让聂云宸得到宝贵的一课,正好透过这段缘由,让所有开店新手也能掌握重要的一课。
我们换个角度来看:
为什么在地级市偏僻角落中的一家小店,还是会有人复制?
原因很简单:大部分同质性的产品,导致消费者不存在转换成本。
意思就是说:想要喝什么就换哪一家,其实都差不多,随意选择就行了。
茶饮店的优点,反过来看也是最大的问题点——因为投入小、入手容易的优点,也就有选择多、竞争激烈等问题点,也因此茶饮品牌其实很难建立护城河。
比如贡茶品牌,也是因为被提前注册商标,而只能改名为“四云奶盖贡茶”;在台湾原来叫做50岚的品牌,也被提前注册商标,来到大陆之后而只能改名为“一点点”。
所以在装修、产品、名字这三点上,有吸引人的亮点即有抢占市场的机会;那些投机取巧的人很清楚知道这一点,只要抢注有名气的品牌,或是抢注有个好名字的新品牌,就可以在市场上抢先机。
那些提前抢注商标的公司,借着他人的名气或发现一个好名字,就拼了命的展开连锁加盟。
但奇怪的是:如果真的这么简单,为什么这些付钱加盟的人最后大部分都经营不善?
就像皇茶这个品牌,虽然等于白送给别人了,但是当市场出现喜茶之后,许多名为皇茶的连锁店也开始逐渐没落。
到这里你可以知道——拥有品牌意识只是一个开端。
实际上这些“借壳”加盟商品牌,还在从0到1的期间就在市场上消失了,一定有其他的原因。
但,到底为什么?
原因是消费者喜欢尝新,才让喜茶有机会瞬间成为网红?
有一定程度上是这样,但其实还有更大的主因。
我们再换个角度,把问题问的更具体一点:茶饮是不是能养成消费者,让他经常的想起,没有的时候感觉特别难受、拥有的时候又特别的满足,感觉就像是在谈恋爱?
答案就是:对胃口。
胃口是会被养起来的,比如一个人在异乡的时候,时不时就会想起妈妈的拿手菜一样。
胃口就是一种护城河,就像东西南北各省都吃不惯各自的家乡味一样。
任何装修风格都可以轻易的复制,而在茶饮,正是以产品的独特性决定命运——也就是说,成功的基因就在产品。
如果你不懂打磨产品的逻辑,根本就复制不了成功经验;那些讲求快速展店、专业做加盟连锁的企业,表面有但实际很少花心思在产品打磨这方面上,因为这样赚钱太麻烦了。
嫌麻烦的人,分为两种:一种就是习惯模仿、喜欢来钱快;另外一种就是,往往把力气专注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然后把延续生命的关键点寄托在别人手上。
这两种人正好凑成一对。
所以最吃亏的,总是那些嫌麻烦的开店新手——钱都花了,也只能安慰安慰自己,就当作交学费(虽然也找了各种原因,还是没搞明白真正的原因)。
再说到产品打磨的思考关键点,据喜茶创始人聂云宸的描述:
当初,一个人在经营皇茶期间,会经常推出各种创新口味让顾客试饮,由于来店里的顾客不多,所以还会花点时间多聊几句,进而逐步找到顾客的喜好,归纳出最适合大众口味的好产品。
好产品不是用特别高价的原料;好产品也不是用差一点的东西,透过情怀或包装,卖出更高的价格。
如果你定的价高,可能有一段时间内会卖的很好;但要是被人模仿出差不多的口味,比你便宜,那你就玩完了。
产品研发的逻辑,相比毛利率和价格等因素,第一是要更强调如何做出好的口味和口感,然后才考虑别的。
就像新上市的“芝芝黑提”这个产品,要先去考虑产品本身好不好喝(让顾客测试口味口感),然后再去攻克技术(和成本)。
不仅仅要找到口感叫好的产品,第二个重点是不给别人(竞争者)留空间,把价格紧紧定在毛利率不高,但又能够让自己有生存空间的范围内,这才算是一款真正的好产品!
简单,就是以独特产品占领市场,并在定价上要有竞争力。
这些话,请来回多看几遍,如果能深刻理解,就会有机会成为20%那些赚钱的茶饮店、跑赢80%那些苦海求生的茶饮店。
然而,对很多人来说,这些话就像菜谱上写着“盐巴少许”一样的抽象,就像没学过艺术看不懂的艺术品一样。
所以,关于一杯“好喝的茶饮”这种形而上的概念还不够;对产品打磨,要有“结构化”的认知,才能调制出最佳答案。
一杯茶饮,区分为三种分类:
【茶底】
原料主要分为:红茶、绿茶、普洱茶、乌龙茶(其实也就是青茶、熟茶、黑茶,三种茶叶分类)、花茶、萃取液(你觉得我会告诉你,这个可能会和糖浆混在一起吗)
加分:带有明显茶香的口感辨识度减分:带有焦味、苦味、明显涩涩的口感、泡煮时间不对造成的味道偏淡【奶】
原料主要分为:全脂、高脂、奶精、奶粉(另外也有人将炼乳参杂在配料中加重奶味)
加分:浓烈奶味与茶涩味的平衡(比如港式奶茶不加奶,你试试看?)减分:奶味过淡、奶味稀释茶香【配料】
增加变化的组合:布丁、燕麦、西米露、珍珠(大珍珠又叫波霸)、椰果、红豆、仙草、芋圆、冰激凌、阿华田、可可、养乐多、水果切块(果汁、水果味浓缩液)、金桔、梅子、饼干或巧克力块(酱)、奶泡(奶盖,含盐与黄油搅拌),以及香料、芝士、肉桂、抹茶、芝麻等调味料…影响茶汤的口感部分:焦糖、蜂蜜、枫糖、白糖浆、黑糖浆、冰块(是的,冰块多寡也会影响茶汤的口感与茶香)、气泡水发现了没——配料才是新品变化最多的部分。
当然,也不排除榴莲、芋头、香蕉…等添加物打成泥状混入茶汤中的创意组合。
把产品打磨方式条例化出来后,可以看出来:除了【茶底】、【奶】两种的比例控制之外,再乘上这么多种【配料】,就可以产生几千种的变化组合。
所以,光是产品打磨就能衍生出许多优势,除了让顾客有丰富的新鲜感之外,主要还是在市场的竞争中产生差异化、让消费者产生口味依赖、帮助品牌建立第一印象——比如喜茶的芝士奶盖。
到这里,一下:
所谓的产品特点,大多数只是适当的比例(为了提升茶汤的香气与口感),加上“少许”的配料(为了增加产品特色和新鲜感),就能打造出市场上的竞争利器。
有趣的是,在《配料》成功试中一款,市场的反应就会让你像中了头彩一样的兴奋,这就是茶饮值得玩味的地方。
当然,开一家能赚钱的茶饮店不只是产品打磨而已,“产品为王”只是第一篇。
如果你只是想问:到底什么样的调饮可以大卖!
那你可能还是不明白。
虽然产品打磨是核心,但主要得看你所在的人群接受的喜好进行配置。至于如何有效调整,往后陆续推出的内容,就是为了让你获得全面、准确的决策能力。
码字很辛苦,也需要一点反馈,只要你觉得有帮助就请点个赞,每超过1百个赞,就能陆续获得《新零售生意经》系列的内容:
第二篇:颜值即是正义,网红店要怎么搞?到什么地步?
第三篇:选址即是正义,人流量还不够,如何靠转化率来凑?
第四篇:开一家能赚钱的茶饮店需要具备哪些硬性条件?
谢客官,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畅销书《新零售时代》作者,知乎专栏:新零售欢迎关注,期待与你继续交流。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x,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