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加盟店都有什么

本文目录

金九银十,全牛匠10月三店齐开引爆餐饮加盟

国庆期间,全牛匠乐山跷脚牛肉川小馆又有三家加盟店开业。

据红餐网了解,其三家加盟店中,开在海口吾悦广场餐饮层3楼的门店,得益于全牛匠成熟的运营团队与完善的标准化筹备流程、培训体系、供应链系统,189方的海口首店,仅用时40天,从设计到装修完工,终于赶在国庆前夕开始试营业。

实际上,全牛匠海口首店的加盟商沈总在海口同时拥有多个餐饮品牌的连锁店,曾在大型连锁餐饮品牌任职的他,对餐饮市场的看法都十分敏锐。

在谈到为何会选择全牛匠时,他表示自己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从红餐网上了解到全牛匠的。一番考察,他认为全牛匠正好符合自己的加盟需求,便迅速到就近的南宁万象城和广州云门去做考察。在他看来,全牛匠人均60-65元,很适合海口市场现在的消费环境,而70%的毛利与完善的供应链又非常适合连锁投资。所以,在与全牛匠团队接触后,他一次性签约了三家加盟店。

在经过15天的试营业后,2023年10月15日吾悦广场店正式开业,实现了日营业额达45000元、门店翻台7.5轮,并荣登海口川菜热门榜第一名光荣业绩。

全牛匠乐山跷脚牛肉填补了商场的品类空缺,产品极具特色,客户受众面广、性价比高、爆品突出、而且人工方面比较节省。在接受红餐网采访时,沈总表示:“近几天,我们也吸引了不少海口各个商场的招商前来用餐、考察,他们对全牛匠的环境和出品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除此以外,国庆期间开业的南宁万象汇店、北京天通苑华联店,市场成绩同样也非常出色。

据了解,全牛匠南宁首店于今年5月15日在南宁万象城6楼开业,作为南宁市的地标商场,万象城体系的标杆项目,全牛匠116方,首月营业额近60万,很快引起了南宁餐饮投资人的关注。

经慎重考察后,加盟商磨姐也选择了加盟全牛匠,很快在全牛匠选址部的帮助下,落位于南宁万象汇。曾经有过餐厅创业经验的磨姐说,加盟全牛匠比自己开店省心很多。而北京天通苑华联加盟店则选址于全牛匠的大本营北京。

实际上,南宁万象汇店、北京天通苑华联店的面积都是80多方,属于小而精的店型。对于餐饮经验不足,投资预算几十万的餐饮投资人来说,这样的投资模型较为合适。全牛匠品牌负责人向红餐网表示:“全牛匠6年时间,稳扎稳打地开出了30家直营店,拥有12家大众点评五星门店的运营基础,创造了乐山跷脚牛肉的餐饮新风口。加上深厚的川菜和川味小吃的功底,让全牛匠的市场走得非常的稳健。除此以外,我们全牛匠在大众点评、抖音等流量渠道均有系统的布局”。

据红餐网了解,出生于乐山的全牛匠创始人袁彬洪,从2017年在北京双井开设第一家店之后,就把做好全牛匠乐山跷脚牛肉川小馆,当作自己毕生的事业。他认为餐饮之品牌良性发展,必须在产品、服务、模式、供应链上下功夫,因为内功才是衡量能否走远的重要指标。

从行业发展看来,川菜作为许多特色品牌的源头,此前已经孕育了酸菜鱼、烤鱼、冒菜、串串香等细分品类,而2023年跷脚牛肉细分赛道,全牛匠厚积薄发也是一种必然。加上近几年明星餐饮问题层出不穷,加盟投资者更加理性的偏向于选择全牛匠这种拥有众多直营店的连锁品牌。

据悉,接下来全牛匠乐山跷脚牛肉川小馆深圳首店海岸城加盟店、杭州二店乐堤港加盟、西安合生汇直营店、山西太原首店万象城加盟店、北京丰台永旺加盟店、济南第三加盟店......均在筹备中。全牛匠作为全国跷脚牛肉(翘脚牛肉)大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单位”、“中国十大川菜新锐品牌”、“中国休闲餐饮50强”品牌,将在10月继续领跑正餐加盟黑马。

奶茶的尽头是加盟

继年初的“降价”后,喜茶再次放下了“身段”。

11月3日,有媒体报道喜茶正在招聘与加盟业务相关的岗位,或将开放加盟。同日,燃次元在浏览喜茶官方公众号时,便发现“事业合伙”出现在公众号的一级菜单界面。在获得“事业合作申请表”后,根据喜茶的提示进行填写,提交后预计在7个工作日内有专人回复。

图/喜茶事业合伙申请表(截选)

来源/喜茶公众号燃次元截图

在放开加盟申请的基础上,喜茶还披露了更为详尽的“合伙细则”。除了品牌认同以及常规的筛选标准外,喜茶的“事业合伙人”相较于其他奶茶品牌的加盟商挑选标准,在财务和商业经验以及商业资源上都有着更高要求。

“不少奶茶品牌开放加盟实则就是为了赚快钱,对于加盟商基本上来者不拒。”从事过奶茶加盟代理工作的徐辉告诉燃次元,这几年随着奶茶店数量基本饱和,一些赚快钱的奶茶品牌基本都倒闭了。

“如今市面上常见的奶茶品牌,像蜜雪冰城、茶百道、古茗、沪上阿姨等,都是加盟商创业主要选择的品牌。”

徐辉在看过喜茶的合伙细则后表示,喜茶的事业合伙费用收取上,与其他中端奶茶品牌没有过大出入,但是在资质审核上门槛更高,“其他奶茶品牌对于加盟商的基础资金要求不高,基本上是门店运营一年的费用,大致在30万元左右。反观喜茶,将‘提供100万元以上合法现金或同可变现资产的证明’当作了加盟的必备项。”

图/喜茶“合伙细则”

来源/喜茶公众号燃次元截图

“喜茶已经形成了高端茶饮的品牌效应,加盟的门槛高这也无可厚非,但是放开加盟,对于喜茶来说未必能够一劳永逸。”徐辉指出,喜茶现在计划在非一线城市开放加盟的好处显而易见,能够实现极低成本在下沉市场开疆拓土以扩大品牌影响力,也能够为公司探索出一条新营收方向。

“但是开放加盟的同时,对于加盟门店的监督管理风险便凸显,一旦出现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问题,将给喜茶品牌声誉和公司业绩带来不可预见的不良影响。”徐辉说。

从新式茶饮行业的经营方式来看,加盟模式是大部分品牌的选择。像消费者熟知的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书亦烧仙草等品牌便主要采取加盟模式。

反观直营模式,虽不是行业内的“主流”,但采取直营模式的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都具备着高品牌认知度,像奈雪的茶和茶颜悦色。当然,在11月喜茶开放加盟之前,喜茶也是选择直营模式的代表品牌。

加盟模式的利弊权衡之下,喜茶选择了开放加盟,必然有其道理。奈雪的茶和蜜雪冰城,这两家采取不同经营方式的奶茶品牌的业绩数据,或许能给出答案。

营收数据上,在2023年和2023年,奈雪的茶分别实现营收30.57亿元(人民币,以下未标注则同)、42.97亿元;蜜雪冰城则分别实现营收46.8亿元、103.5亿元。但奈雪的茶在2023年经调整后的净亏损为1.45亿元,而蜜雪冰城则在2023年实现了19.1亿元净利润。

两个品牌年净利润之间20亿元的巨大差距,或许正是加盟模式的诱人所在。

开放加盟,喜茶急了

通过更低的产品单价,以及两万多家遍布全国各个城镇的加盟门店,蜜雪冰城被外界称为“下沉之王”。而下沉市场这块“广阔天地”,同样也是喜茶的心之所向。

喜茶对于下沉市场的觊觎,从近两年喜茶的战略布局中不难发现端倪。

先是在2023年4月,喜茶面向下沉市场推出了子品牌“喜小茶”。时隔一年,喜小茶发布了《喜小茶一周年小报告》,报告显示一年时间内,喜小茶在深圳、广州、东莞等六个城市开出了22家门店,全年共卖出超280万杯饮品。

但低价的喜小茶,却没能攻下年轻人的心。“一开始还以为是山寨品牌,后来得知是喜茶子品牌后还买过一杯。”家住东莞的奶茶爱好者土土告诉燃次元,同样的价格,她宁可选择茶百道或古茗,也不会再买喜小茶,“价格相比喜茶的确便宜,但是味道有些勉强,喝过一次就没第二次。”

喜小茶现也已默默退场。11月2日,就在喜茶发布“事业合伙”招募的前一日,红餐网报道称喜小茶已关闭其位于广州城投大厦的最后一家门店。自此,喜小茶在新式茶饮行业的试水也宣告终结。

喜小茶在低价市场发展受阻的同时,喜茶也在有意通过降价和上新低价产品的方式,试图触达更多层级的消费者。

在今年1月,喜茶宣布下调部分产品价格,纯茶类降价3-5元、5款水果茶降价2-3元、芝士茶降价1元。2月,喜茶又宣布年内不再推出29元以上饮品,并承诺现有产品不涨价。

燃次元通过查询喜茶的菜单,发现喜茶只有3款经典的芝士果茶售价为28元,其余的售价均低于20元。即便喜茶最近与《梦华录》、《甄嬛传》和《原神》的联名产品,价格也低于20元。

要知道,在新式茶饮刚爆发的2016年之际,坚持直营模式的“高端新式茶饮”品牌是主流,即便卖着动辄高于30元的杯单价也广受追捧。其中又以喜茶、奈雪的茶和乐乐茶这三家高端新式茶饮品牌为主。

但随着新式茶饮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新式茶饮所拥有的“门槛低、毛利高、回报快”这些特性,越来越多人参与其中。奶茶店越开越多的同时,消费者对于高端新式茶饮品牌的关注的和吸引力也在渐渐衰退。

乐乐茶的掉队最能说明问题。

2023年7月,乐乐茶先是被喜茶回应称“放弃收购”,随后,晚点LP发文称,获悉乐乐茶正在寻找下一轮融资。但如今时隔一年多时间,乐乐茶的融资历程仍停留在2023年7月。没有资金流入的同时,乐乐茶也撤出了多个一线城市市场。乐乐茶的身影,也逐渐消失在奶茶爱好者们的备选菜单中。

顶着“新式茶饮第一股”光环上市的奈雪的茶,处境也难言乐观。奈雪的茶最新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奈雪实现营收20.45亿元,同比下滑3.8%,而2023年同期,奈雪的营收增速高达80.2%;经调整净亏损为2.49亿元,去年同期则盈利4820万元。

透过奈雪的业绩表现,不难窥出喜茶现状。

为了缓解业绩压力,喜茶做过很多尝试。除了降价、创立子品牌开拓下沉市场外,喜茶还通过联名的方式加大新品研发。与此同时,在奶茶主业之外,喜茶的触角也在不断向外延伸,投资了咖啡品牌Sw、预调酒品牌WAT、野生植物品牌YP等品牌。

加盟模式有什么好处?

喜茶想做的加盟模式,在新式茶饮行业中是“主流”。

普华永道近期发布“聚焦新消费”系列之茶饮市场洞察,显示从经营结构来看,新茶饮品牌主要分为“直营”“加盟”和“直营+加盟”三种模式,加盟模式占比近七成;从品牌结构划分,连锁品牌在整个新茶饮行业所占市场份额最大,约占90.8%。

蜜雪冰城在招股书中,对业内主要竞争对手情况进行了研究。从蜜雪冰城招股书中披露的代表性品牌基本情况中不难看出,消费者熟知的奶茶品牌中,只有奈雪、喜茶和茶颜悦色采取直营模式。其余均主要采取加盟的经营模式,且门店数量均不可小觑。其中蜜雪冰城以超2万的门店数量一骑绝尘。

相比之下,直营店的数量则无法比拟,即便是门店数量最多的奈雪,其2023年第三季度运营情况数据显示,门店数量也不过973家。

图/新式茶饮品牌的主要经营模式图表

来源/蜜雪冰城招股书燃次元截图

既然这么多品牌选择开放加盟,那么自然有其好处。而要探讨好处到底有哪些,或许从蜜雪冰城的招股书中,市场能够找到答案。

蜜雪冰城和喜茶之类直营模式品牌相比,虽然同为奶茶品牌,但蜜雪冰城做的实际上是面向B端的供应链生意,而喜茶做的则是面向C端的奶茶生意。

值得注意的是,蜜雪冰城的主要收入来源并非靠收取两万多家加盟门店的加盟费,而是来自向加盟商提供的原料销售收入。招股书数据显示,2023-2023年度以及2023年第一季度,蜜雪冰城确认对加盟商销售产品收入分别为24.27亿元、45亿元、98.5亿元和22.77亿元,占各期营业收入总额比例分别为94.58%、96.16%、95.16%和93.53%。

也会计师事务所天职国际表示,“由于对加盟商的销售交易频繁但单笔金额小,且对信息系统依赖很高,因此天职国际将对加盟商的产品销售收入确认作为关键审计事项。”

换言之,蜜雪冰城的成功,建立的基础是庞大的加盟商规模。通过形成规模效应,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产品总成本有所上升,但单位成本呈下降趋势,如此一来,蜜雪冰城的利润空间扩大了。

与蜜雪冰城相反,也是直营经营模式的代表企业之一的奈雪,如今却陷入了规模却不经济的尴尬处境。和喜茶相比,奈雪在近两年时间中门店开得更快了。奈雪在2023年发布的招股书显示,截止2023年底,喜茶拥有690家门店,而同期奈雪只有489家门店。但不到两年时间,奈雪如今的门店数量还要比喜茶多出百余家。

不过,奈雪虽然门店数量要多于喜茶,但和其在2023年年报中所计划的“2023年要新开350家奈雪茶饮店,以提高市场渗透率,培养消费习惯”,奈雪在2023年的开店节奏还是慢了下来,抛开关停的门店不提,截止第三季度,奈雪在2023年只新增了156家门店,还不及目标的一般。

顶着第一股光环上市的奈雪,也未能摆脱“上市即巅峰”的桎梏。上市首日就遭遇破发,开盘报18.86港元/股,较招股价19.8港元/股低4.75%。上市后的奈雪,其股价更是一直走下坡,截至11月6日港股收盘,奈雪报收4.94港元/股,84.73亿港元的总市值与开盘总市值323亿港元相比,也已蒸发大半。

在二级市场不被看好的奈雪,其业绩也接连亏损。甚至在亏损的同时,其经营利润也在萎缩。

奈雪2023年中期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奈雪的茶茶饮店录得门店经营利润人民币1.96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49.2%。2023年上半年奈雪的茶茶饮店门店经营利润率为10.4%,较2023年同期下降8.8%。

两两比较下来不难看出,对于奶茶品牌来说,开放加盟的最关键好处就是赚钱。

“相当于经营压力都给到了加盟商,品牌只做供应链生意。这简直是一门一本万利的生意,当然,前提是得有那么多加盟商选择某个品牌,达成规模壁垒。”新消费行业投资分析师顾宏指出。

如今,开放加盟模式,显然也是喜茶业绩承压下的无奈之举。

蜜雪冰城的成功,既证实了加盟模式行得通,也让喜茶看到了加盟的威力。

实际上,这也不是喜茶第一次尝试加盟模式。如喜茶所说,“在喜茶创业之初,也曾小范围试点过事业合伙业务,由于早期处于初创阶段,我们的经验、能力、资源不足,无法为事业合伙人提供很好的支持,因此长时间地选择了直营的发展方式。”

只是,要想复制蜜雪冰城在加盟模式上取得的成功,未必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喜茶此番开放加盟,如徐辉所言,“相比其他品牌,喜茶的招商门槛过高。”这也势必导致加盟商数量难以达到蜜雪冰城的高度,甚至规模经济都无从谈起。

加盟模式并非一本万利

喜茶放开加盟,实则是对外透露了一个行业发展疲软的信号。

新式茶饮是个千亿级别的大市场不假,但随着入局者众多,以及新式茶饮行业与生俱来的低门槛、同质化严重等方面限制,新式茶饮行业增速整体放缓。艾媒咨询数据统计,2023-2025年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约为8.46%,与2016-2023年的76.06%相比,下滑非常明显。

普华永道认为,随着竞争进入下半场,各家已开始从开店速度、热门单品打造的业内竞争,延伸到消费场景的拓宽、数字化的运营落地和供应链的打造等方面。

目前国内主要的新茶饮玩家倾向于从地级市及以上级别的地区落脚并逐渐向外扩张,2023年上半年,主要的15家连锁新茶饮品牌共开新店3000余家,平均每月有超过600家新店开业。

从奈雪三个季度才新增156家门店的现状,不难分析出,每月超过600家开业的新门店,大多为采取加盟模式的门店而非直营模式门店。正如普华永道所认为,关注供应链打造和数字化衔接的品牌,将更有机会在此内卷时代引领下一次市场的发展与突破。

受限于经营模式与供应链模式,企业经营与管理半径往往难以触达到千里之外。头部玩家已纷纷入局,搭建属于自己的供应链,如成立自己的供应链公司;或着手布局数字化供应链,从原料品控到采购、库存、配送管理、全流程标准作业;或布局自有茶园,从原料端品控抓起,为新品的持续性打造提供供应链方面灵活与完备的支撑,也为规模化后的成本摊薄提供保障。

除了自建供应链,众多新茶饮品牌也选择参股产业链上下游。2023年底,奈雪的茶与沪上阿姨入股田野股份,蜜雪冰城也已开始先一步布局前置仓及冷链物流系统,持续加码供应链创新升级。

而当积累供应链优势后,采取加盟模式的品牌能够升级迭代做到降本增效,对于直营模式为主的品牌,则意味着找到了一个新的增长点。如喜茶便觉得自己经过十年的发展,现已拥有了开展事业合伙业务的能力。

加盟模式,自然也成了新式茶饮行业未来的“发展潜力”。

按理说,加盟和直营只是两种不同的经营模式。无论是直营模式还是加盟模式,高端市场品牌倾向于从上海、广州、深圳等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一二线城市起家,主打品质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情感、社交等需求,中低端市场则偏向于发力三四线城市,主打性价比优势,各价格带都已有相对成熟的头部玩家。

对于餐饮品牌来说,开放加盟模式是最优选项,但风险也无处不在。管理稍有纰漏,给品牌带来的负面影响则会被无限放大。

关于这点,蜜雪冰城在其招股书中特别风险提示中,特披露了“加盟门店的监督管理风险”。并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加盟门店数量快速增加,使得公司对加盟门店的监督管理难度也随之提高。”

蜜雪冰城认为,加盟门店作为公司的外部合作主体,在贯彻和执行公司管理制度、运营标准等方面可能发生与公司要求不一致的情况。若加盟门店未按照公司统一规范和标准进行运营,发生店员操作不规范、门店卫生不合格等违规情况,从而导致产品质量纠纷或食品安全事故,将对公司的品牌声誉及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加盟模式下,品牌方需要加强指导和监督,完善运营管理机制,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无论是未来的喜茶,还是现在的蜜雪,对此都万不可掉以轻心。

本文源自燃次元

喜茶打破“家规”开放加盟,能否迈过品控坎?

都说新茶饮的尽头是加盟,创办十年来一直坚持做加盟的喜茶也首次松口要开放加盟了。

11月3日,新京报记者从喜茶方面得到证实:喜茶将开展加盟事业,已推出事业合伙业务,在非一线城市以合适的店型展开该业务,让更多用户更快喝到喜茶。

从年初降价到关闭喜小茶,再到如今开放加盟,喜茶的这一系列行为被业内称为“降价后引发的连锁反应”。有分析认为,喜茶降价后,喜小茶的地位较尴尬,顺理成章关掉。同时,如今喜茶已与古茗、沪上阿姨等品牌站在同一个价格带竞争,有不少新茶饮品牌动辄几千家门店的规模,喜茶800多家门店的数量显然不够看。

加盟能实现现金流可持续和风险分摊,但此前一些新茶饮加盟模式下引发的品质管控隐患等问题更值得关注。喜茶方面回应新京报记者称,“建立了业内最严格的事业合伙人筛选标准和完善的培训考核流程”。

未来,喜茶能否迈过品控这道坎,还需要市场的检验。

打破“家规”开放加盟

在新茶饮行业中,喜茶与奈雪的茶被认为是直营品牌的代表,奈雪的茶更是以“新茶饮第一股”的身份登陆港交所,两家品牌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营,即便开出近千家门店,但依然选择独立扩张。自2012年创办以来,喜茶方面一直对外表示“不接受加盟”。如今随着喜茶推出事业合伙业务,显然是将这一“家规”给打破。

11月3日,有消息称喜茶正在招聘与加盟业务相关岗位。随后,新京报记者从喜茶方面得到证实:喜茶已推出事业合伙业务,将在非一线城市以合适的店型展开该业务。

喜茶方面向新京报记者介绍,为了让更多用户能更快地喝到喜茶,在全国门店已全面实行门店合伙人机制的基础上,喜茶将在非一线城市以合适的店型展开事业合伙业务,会对事业合伙人进行严格筛选和充分赋能,并在品牌、产品、品控、食安、营运、培训、供应链等方面为事业合伙人提供支持。

目前喜茶公众号已发布事业合伙人的申请通道,点击后填写个人信息就可以申请。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喜茶事业合伙申请人的条件中明确,每个申请人需要独立申请,不允许再找合伙人。喜茶还要求,成为事业合伙人最基础的就是成为合格的喜茶员工、在门店工作超过3个月、充分理解和认同喜茶的品牌精神和企业文化。在技能上,每位事业合伙人都必须通过门店4个岗位的晋升考核、连续3次以上通过现有门店标准的食安品控督检考核,获得店长任职能力。同时,成为事业合伙人后必须全职参与日常经营。

为何此前坚称不加盟,如今又开放加盟?11月3日,喜茶方面回应新京报记者称,近一年来,喜茶已连续进入哈尔滨、长春、淮安、龙岩、襄阳、临沂等城市。整体来看,即便是受到外部环境的巨大影响,得益于喜茶在产品、品牌上的举措,今年6月以来,喜茶的单店销量较去年增长了20%以上。在此背景下,喜茶借助事业合伙业务,通过筛选并与优秀的事业合伙人一起为更多消费者带去高品质的茶饮产品,是“喜茶根据用户需求和市场变化以及业务需要,自然展开的新的发展方式”。

资深投资人吴晓鹏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加盟是成熟的连锁经营模式之一,喜茶开展加盟并无不妥。对小规模的连锁餐饮而言,加盟模式较好地解决了经营者和投资人两种身份的统一,从而解决了资源投入不均、经营效率低下等利益冲突问题。

降价后引发连锁反应

而在外界看来,喜茶此次推出事业合伙业务,或许是降价、关停喜小茶引发的连锁反应。2023年3月,首家喜小茶门店在深圳开业,微信端也上线同名公众号和小程序商城。喜小茶作为喜茶在平价茶饮的试水,定价在8元至16元的区间。今年1月11日,喜茶也进行了价格调整,部分茶饮降价1元-7元不等,降价幅度最大的一款产品降幅为31.82%。

如今,距离喜茶降价已经过去10个月,喜小茶也完成了其在平价茶饮上的试水使命,而在这10个月中,喜小茶陆续关停。降价后的喜茶,在价格方面已经与主流茶饮价格带的古茗、沪上阿姨、书亦烧仙草等品牌形成正面冲击。

新京报记者在喜茶小程序上看到,喜茶大部分产品均在20元以下,如回归产品酷黑梅桑19元、喜柿多多19元,多肉葡萄冻18元等。而茶百道、古茗等品牌的产品也与这一价格类似,其中茶百道青喜葡萄冻冻16元、杨枝甘露18元,古茗的厚道茫茫榴莲18元、超A芝士葡萄17元等。从价格看,喜茶与其他品牌已经差距不大。

一位新茶饮公司的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加盟能实现现金流可持续和风险分摊,尤其在这两年,新茶饮门店的规模增长速度更快,现下茶饮品牌进入渠道战,优质渠道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喜茶降价后,已经和茶百道、古茗、书亦烧仙草这样做水果茶的品牌大致相同价位段了,但这些选手已经动辄3000-6000家店的规模。喜茶如果还按照直营模式下的速度,后面会逐渐落后的。”

在此背景下,喜茶想要跟上行业的步伐,加盟或许是最直接的方式。喜茶方面向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喜茶门店主要分布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在包括新一线城市在内许多城市喜茶门店数量仍旧不多,很多二三线城市甚至还没有喜茶门店,消费者希望近距离喝到喜茶的呼声不断。喜茶希望和优秀的事业合伙人一起,在更多的城市为用户提供品牌体验。

吴晓鹏认为,喜茶向非一线城市拓展,必然要面临统一理念之下的各地经营灵活性的要求。不过,在保证品控和食安的前提下,加盟模式有助于业务加快拓展。

加盟面临更大品控难题

在新茶饮行业,喜茶、奈雪的茶、茶颜悦色、乐乐茶等品牌还一直坚持直营。相较于加盟模式,直营管理更为顺畅,但门店数量大多维持在几百家左右。根据宅门餐眼数据,截至目前,喜茶门店为847家,奈雪的茶门店1012家,茶颜悦色门店547家,乐乐茶门店140家。

而以加盟为主的品牌门店基本在千家以上。根据蜜雪冰城此前发布的招股书显示,蜜雪冰城门店超过2万家,古茗门店数量在6600家以上,书亦烧仙草门店6500家以上,茶百道门店为5800家以上。

蜜雪冰城招股书提到的新茶饮品牌门店数。招股书截图

在蜜雪冰城的招股书中还提到,我国现制饮品、现制冰激凌行业整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同时,由于该行业相对较低的创业门槛、产品可复制性强等特点,市场参与者及品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一位新茶饮公司创始人对新京报记者指出,由直营转向加盟,最大的问题在于管理。吴晓鹏也表示,直营转加盟后,对企业来讲,管控起来挑战比原来大了,管理的对象从老板与员工的关系,变为大老板与小老板的关系了。

事实上,企业对加盟商的管理并不容易。拥有超过2万家门店的“巨无霸”蜜雪冰城在招股书中就提到,加盟门店作为公司的外部合作主体,在贯彻和执行公司管理制度、运营标准等方面可能发生与公司要求不一致的情况。若加盟门店未按照公司统一规范和标准进行运营,发生店员操作不规范、门店卫生不合格等违规情况,从而导致产品质量纠纷或食品安全事故,将对公司的品牌声誉及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023年5月,蜜雪冰城被曝旗下郑州永安街店、济南大观园店、武汉马湖商业街店存在篡改开封食材有效期、使用隔夜茶汤奶浆半成品等问题。蜜雪冰城道歉后,郑州市各级监管所对全市蜜雪冰城进行“地毯式”监督检查,责令35家门店限期整改,3家门店停业整改。郑州市市场监管局还召开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违法违规问题行政约谈会,蜜雪冰城总经理张红甫表态承诺整改提升的五项措施。

同样以加盟为主的茶百道也曾被查出多项问题。浙江省市场监管局2023年10月开展“茶百道”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涉及门店710家,发现问题门店36家。部分门店发现存在食品贮存不规范,原料与成品混放,食品处理区垃圾桶未加盖,开封食品原料未标示开封时间或使用期限、未密封贮存等现象。

而从喜茶自身来讲,即使是直营店,也曾因操作不规范出现食品安全问题。2023年6月,南京市玄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夏日冷饮”专项抽检16批次果茶(奶茶)和6批次食用冰,喜茶旗下5批次产品抽检不合格,其中4批次存在微生物污染、1批次食用冰菌落总数超标。彼时喜茶回应称,主要原因是门店操作不规范导致,并进行5项整改措施。

对喜茶而言,开展事业合伙人业务后如何实现品质把控?喜茶方面表示,为了保障事业合伙门店提供与现有门店同样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建立了事业合伙人筛选标准和完善的培训考核流程,“要求事业合伙人必须具备经营门店、保障品质的能力和责任心”。

发力事业合伙业务未来有哪些规划?喜茶回应新京报记者称,事业合伙门店数量不是唯一衡量指标,未来喜茶会稳健推进事业合伙业务质量和规模提升,在保障产品品质的前提下,和事业合伙人一起为更多消费者带去真品质、不昂贵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喜茶在开展事业合伙人方面选择了非一线市场。新茶饮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一线城市如果搞加盟铺量,一是消费者很快就会放弃他们,二是喜茶最早在一线城市开店,都走中大店策略,基本上好的商圈3公里-5公里附近都有店,再加密必然要走社区店等小店模型。但在一线市场拓展小店模型,与古茗、茶百道、书亦烧仙草等品牌相比,喜茶优势不明显,因此才会选择非一线市场。

新京报记者王子扬

编辑秦胜南

校对赵琳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