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营店生意火爆,加盟店冷冷清清!这些品牌到底做错了什么?
大连锁时代下,越来越多餐饮品牌开始放开加盟,两条腿走路。但他们中的大部分,对加盟的认知却还处在蒙圈阶段。
怎么做好加盟生意?做加盟时有哪些不能踩的坑?今天,红餐网专栏作者王冬明和大家聊聊餐饮品牌放加盟不能做的那些事儿。
本文由红餐网(ID:h18)原创首发,作者王冬明。
所有的知识必须用实战来验证,只有在实战中能落地,才能证明知识的价值,否则所谓的知识就是纯粹的理论,或者说是在扯淡。
我下面分享的内容,有可能会颠覆很多品牌创始人对加盟的常规认知,当然也肯定会招来无尽的口水,没关系,想听好听的,看到这就可以了,你要还往下看,后果自负吧。
做加盟,要从买方视角思考问题
加盟,要抛开自我认知,学会从买方市场的角度审视自己做的事情对不对、二不二、行不行,好多品牌在放加盟的过程中,总是自以为是地思考问题,声势锣鼓喧天,结果却一地鸡毛。
△图片来源:摄图网
首先要知道,从系统上来说,加盟和直营两码事,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两码事,直营做得好,加盟却做不好是很正常的。
其次要知道,从品牌价值角度来说,品牌就像你的孩子,从生到养倾注了毕生心血,可在加盟商眼里,你的品牌就是一头猪,养肥了要吃肉的,扯什么长命百岁。
再其次要知道,从期望值来说:你的品牌能不能做成百年品牌,加盟商才懒得听你扯呢,他们只关心今年能不能回本。
最后要知道,从实战结果来说:加盟商生意越好,对品牌的忠诚度越低,生意越差,对品牌的忠诚度越高,大家能理解吗?不理解的话,你就不适合放加盟。
△图片来源:摄图网
做加盟,切记“10个不要”
我研究加盟10年了,研究0成本加盟6年了,也培训过上千家餐饮品牌,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打破认知的“10个不要”,系好安全带,老司机要开车了。
1、一定不要为放加盟而开设旗舰样板店
记住,加盟商要加盟你,首先有两个先决条件,一个是他认为你挣钱,一个是他认为自己投得起。
每个品类吸引的绝大数加盟商,都是一个区间的投资能力的人,如果这人的投资能力就30万,他就不会去考虑投资酒楼,而是会考虑水吧或小吃。
旗舰店的投资一般是普通店的2倍以上,很多人一看旗舰店金碧辉煌的,就会以为自己投不起,这样一来,90%的意向加盟商连问都不会问了,而事实上,普通店他是完全投得起的。很多品牌为放加盟而准备的样板旗舰店,最后却成为最大的绊脚石。
△图片来源:摄图网
2、一定不要为加盟组建招商团队
招商的能力一半取决于动力,而招商的动力和收入成正比。同样招商能力前提下,一个人干招商出的成绩,至少是三个个人干招商总和的三倍,因为加盟业务之间是有绝对竞争关系的。
很多时候,老板看到的团队可能都是和和气气的,但其实很多员工,难免会有我谈不成你也别想谈成的心态,导致品牌招商出现大量莫名其妙的掉单。
还有甚者,一个加盟商会同时和一个品牌的几个招商聊,里面最次的那个就决定了招商的成功率,说好听点就是“水桶效应”,说通俗点,就是猪队友坑死一部门的人。
3、一定不要在10家店以下的时候设立品牌使用费
不管你干得有多好,生意有多火爆,只要你的门店在10家以下,加盟商就会认为,自己加盟的原因是要你的产品、管理、筹建及装修,而不是你的品牌,在他们眼中,你的品牌一文不值。
这种时候下,你加盟费里的品牌使用费,在他们眼里就是打水漂,一旦你还狮子大开口,那必然聊不成。
△图片来源:摄图网
4、一定不要拿前三家店的加盟费当以后的收费标准
很多品牌的加盟费虽然收的不合理,但刚开始放加盟的时候,总会有两三个冤大头出现。
你漫天要价,他还愿意给,这是因为你的首批加盟商都是你周围的、对你信任度极高的朋友、食客或是同学、原同事。但发展到后面,很多加盟商并没有那么高的信任度,加盟就放不出去了。
5、一定不要去加盟商门店指手画脚
总部和直营店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总部与加盟店是服务与被服务关系,请注意你说话的态度,管理关系是要对方执行,服务关系是要对方满意,你在直营店怎么横你都是爷,你在加盟店横,轻了遭人白眼,重了会被拳打脚踢。
6、一定不要给加盟制定版图发展战略
品牌放加盟经常犯的两个错误,一个是先本地放,外地不放。这种策略下的老板通常会说是为了方便管理,加盟商出了什么问题,马上就能上门解决,然而,最终往往会导致本地放满了,后面外地的加盟却死活放不出去了。原因就是,你用本地的密度,向外地加盟商证明了你的品牌不适合走出去。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还有一种就是先外地方,本地不放,老板说是为了锁住本地市场高品质信誉度,说白了其实就是怕加盟商分流自己的买卖,最终搞得加盟上来就放不出。所以,最优选择是随便放。
7、一定不要为了放加盟而租办公室
我和很多老板说,不要为了加盟整什么高大上的办公室,加盟商加盟是为了挣钱,高大上的办公室唯一的作用就是花钱解决了你自己的胆小问题。
我讲课说到这点的时候,有个老板非常认同,放了200家店,大部分都是马路牙子签的合同。还有个老板按我说的,放了七八十家加盟后,办公室也没用上,记住了,你不信是你不会,你会了就知道自己有多冤大头了。
8、一定不要认为放加盟要花钱
放加盟售卖的是品牌,这属于营销的范畴,而营销的重点是技巧,绝非是砸钱。
旗舰店、办公室、招商团队、企业宣传片、大铜牌奖状、中央厨房、精细化管理系统,这些对放加盟都是没任何用处的,反而会适得其反。说到这里肯定一堆人跟我抬杠,没关系,我绝对不多解释,反正这么干的冤大头海了去了,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图片来源:摄图网
9、一定不要全国统一口味
十里不同风,品牌发展跨大区域时,菜品一定会出现认同度下降的情况,就拿口味来说,南甜北咸中辣,再拿火锅蘸料来说,南方水料、中原油料、偏北干料、北方酱料。
好多品牌本地排队排的跟长龙似的,结果到了全国其他比较远的地域,好多加盟店生意惨得跟坟地似的,为什么?就是因为你非要统一口味。
10、一定不要在直营店太多时放加盟
直营管理系统和加盟管理系统,就像鞋与帽子的区别。
我私下接触了好几个直营连锁门店数上百家的品牌,他们也准备放加盟了,但我发现,当一个品牌直营规模已经做得很大了,不缺知名度、不缺供应链、不缺人才、不缺资金、不缺渠道、不缺技术时,整个团队从老板到员工都会执念于用直营那一套去干加盟。放加盟过程中,干的全是“脑袋顶只鞋“的事,要知道,鞋子再好也不是帽子,道理虽然简单,但死活看不明白。
△图片来源:摄图网
小结
好了,我基本说完了,大家可以开始抬杠、吐口水、丢板砖了,不过我还是提醒大家,以上内容全部来源于实战。
勇于打破认知,才是解决加盟瓶颈的第一步。时间有限,没有办法从头到尾的剖析每一个论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破冰加盟困境,让更多的正经品牌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
靠谱加盟、有效投资,TOP100餐饮品牌有哪些经营秘籍
竞速时代,效率至上。
总第3209期
餐企老板内参陈黎明文
数字化成为餐饮提效标配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洪涛表示,“加盟连锁是一种重要的经营发展模式,疫情防控期间,该模式的抗风险性优势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餐饮加盟的终极赛场是效率,这需要数字化与产品、运营、组织充分结合,发挥强大的中后台支持作用。”
夸父炸串创始人袁泽陆说:“全链路数字化是餐饮行业实现万店连锁的必经之路,全部业务在线化,数据化,数据便能驱动决策,为决策者指出方向”。
几个小时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美团合办的2023中国餐饮加盟品牌TOP100发布会刚刚结束。
这场大会请到了很多重磅级嘉宾,有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洪涛、美团餐饮连锁负责人程悦悦、蜜雪冰城集团副总裁白砥、张亮集团副总裁姜佰东、紫燕食品公司副董事长桂久强、酒拾烤肉创始人陈晨、夸父创始人袁泽陆,他们先后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连锁餐饮市场的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
会上,美团发布2023餐饮加盟4大趋势,比如加盟连锁呈U型活跃发展、小店模式凸显韧性、小吃小喝领跑万店连锁、数字化驱动。
有一项行业趋势格外值得注意——头部连锁餐饮品牌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数字化应用越来越广泛。
TOP100榜单中,有42个品牌已连续3年上榜,如蜜雪冰城、鱼你在一起,都是运用数字化系统的餐饮品牌。超越之前上榜品牌、这次首次登榜的品牌有27家。这27家中,很多品牌创立时间并不长,但借助数字化建设,疫情下逆势发展,短短几年开出成百上千家门店。
数字化并非新概念,互联网和餐饮共同创造出外卖的时候,数字化就已成为餐饮人打造品牌的共识。
但一段时间后,一定比例的餐饮人开始觉得,自己被数字化“坑”了,费时费力,看不到产出有什么价值,因而反感数字化趋势。
随着餐饮行业的发展,餐饮品牌逐渐挖掘到数字化的本质,不再只是简单地将已经获得的数据线上化,而是将餐厅各项业务和数字化结合,借助线上平台,提高餐厅决策、执行效率。
连锁餐饮品牌是怎么数字化的?
数字化的作用类似放大器,服务于餐饮业务,让餐饮业务产生更大的效能。
餐企的数字化建设路径,可以参考夸父炸串创始人袁泽陆在会上分享的“全链路数字化建设”:第一步、业务在线;第二步、数据驱动;第三步、组织变革。
这是从流程角度看的。如果从餐饮经营模块来看,美团餐饮生态王东烽将数字化分为5个方面,分别是:产品、选址、组织、品牌、供应链,正是餐饮核心竞争力的5个方面。
内参君找了两个“数字化课代表”,一个是成立仅4年,开出超过2000家门店,累计超1.5亿融资的夸父炸串,一个是拥有21年品牌历史,深耕我国南方市场,拥有超过800家门店的品类头部品牌——蒙自源,让这两个品牌分享数字化故事。
产品数字化:
上新从“老板拍脑门”到“凭销量说话”
夸父炸串的SKU是用数据选出来的:夸父预设目标,根据目标以洞察消费者餐饮需求趋势,做产品造型、口感设计,借助产品达成目标。
夸父炸串炸“蛋白质”就是在这个逻辑下跑出来的。
袁泽陆说,“我们通过点评、外卖、电商等多个维度收集全网串品销售大数据,选出第一批30种串品,然后再根据每个季度数据分析来进行末位淘汰更新,每个季度会淘汰2-3款长尾产品。”
通过数据了解最新口味偏好,并根据最新口味推出相应产品是夸父推出新品的常用策略。
夸父炸串以“万物皆可炸”为出发点,广泛关注更多食材,但产品最终的选款、研发和上线都是以消费者“成瘾性”为思考源点深入调研消费者需求。
从结构上夸父首先将颇具历史感的炸鸡、炸肉串、炸豆扣结等产品搬上产品线,然后再以“酥、脆、香、辣”等人类天然的“上瘾感”为核心,研发更多的产品。
比如近期上线的香酥豆皮串,香脆诱人,入口即化,伴随着第一口的“咔嚓”声,爽感和快感使消费者根本停不下嘴,又比如能喷出火的“泡椒牛肉串”,爆辣上头的刺激感挥之不去。
以数据驱动选聘选品是根据消费者饮食数据做的,餐饮趋势在哪,新品就按照数据趋势研发。
供应链数字化:
“缺啥补啥,不囤货”式供应
袁泽陆介绍,夸父有3套数字化在线产品:面向消费者,加盟商以及面向内部人员的运营系统。
门店运营的数字化系统记录用户点单、门店库存等,基于这些数据,夸父炸串系统内通过AI智能算法,可以帮加盟商预测下一周期需要预订的货品数量及品类,解决加盟商的订货问题。同时,通过这一数据,夸父炸串也可以清晰的了解到消费者喜好,指导供应链备货。
袁泽陆曾说,“未来,一定是门店缺什么,工厂生产什么”。
门店销售驱动工厂生产是夸父炸串的C2F模式,用于决策“下一步生产什么”。
为了保障下一步生产出来的内容及时到达门店,解决时效性的问题,夸父炸串对供应链做了进一步的升级。
夸父炸串主打极致供应链,采取源头工厂+CDC(全国储运中心)+RDC(区域仓)的模式,并在全国设10余个分拨中心,通过与百胜、华鼎、绝配等全国顶级冷链服务商合作,实现全冷链覆盖全国近2000个城市(含地级市和县级市)。
在疫情中,夸父供应链体系的结构化布局发挥了巨大的“保供”作用。
源头工厂、CDC、RDC皆承担了更多的任务,源头工厂通过设置热销品安全库存亦承担起仓储任务。同时,得益于夸父团队的决断力及执行力,审时度势,迅速在多个城市增设RDC仓,并不惜重金寻找各地市场的物流司机,采取“接力式”配送,降低了疫情带来的断货风险,保证货品按时供应。
组织数字化:
从1个人管5家店到1个人管30家店
袁泽陆介绍,数字化系统对品牌组织的建设大有帮助。
夸父炸串是一个有超过2000家门店的加盟品牌,组织管理是品牌的一大内容。
“夸父运营系统同样能为督导巡店做支撑。我们督导都用i巡店,根据系统提示完成规定的动作,系统可以出来巡店数据。通过巡店数据,我们可以发现门店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共性问题可以通过我们线上线下的培训体系统一拉齐认知,提升加盟商的门店经营能力。”
通过数字化系统,夸父炸串有效管理好全国超2000家门店。同时,夸父内部的核心人员,也是用“数据”工作的。
“我们每天的工作从‘晨会’开始,‘晨会‘发现异常,包括好的异常和不好的异常,及时做好数据分析,不好的规避,好的复制和规模化。”
夸父数字化核心系统全部自研,数字化团队超百人。全链路数字化是通过一切业务在线化、流程可视化来提升作业、管理和决策效率,最终实现的是组织变革,由经验型组织形态转向数字型组织,由人管人变为服务器管人,所以说夸父其实是一家披着餐饮外衣的数据科技公司。
数据化压缩了人力成本。
夸父炸串创始人袁泽陆说,“以前是一个人管5个门店,现在是一个人管30个门店”。
蒙自源副总裁李晓俊表示,“从前我们总部有120个人,3年数字化建设后,总部降到了50多个人,但我们业务和店面都在增长,人力是够的”。
选址数字化:
60店/月的开店能力,95%的门店存活率
餐饮人一直很看重选址。
“一切生意的起点都是流量。传统餐饮企业注重线下流水,所以喜欢把店开在人流聚集地,比如商业中心、步行街。但很多餐饮老板会发现,在人流旺的地方开店,也会生意不好。旺铺租金贵,生意不好压力大”,蒙自源副总裁李晓俊说。
疫情后,蒙自源团队发现:如果选址不考虑线上,遇到疫情企业就会非常被动。
重新设计的选址系统有一个综合性打分。评分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看线下人流聚集地,一部分看线上数据。第一部分是比较传统的方法,第二部分是现代科技的赋能,美团、大众点评这样的平台给了很多帮助,比如热力点、周围商圈的竞争情况、这个地区人群的喜好、消费的平均客单。
“80分以下的店我们就不主张我们的客户包括自己开店。打分在90分以上,我们才开店。打分的一个好处是:这3年,我们开店的成活率达到95%以上。”
蒙自源近年一直维持着较快的开店速度。媒体信息显示:蒙自源过去1年共开出177家新店。
快速拓店除了依靠选址数字化,还依靠建店数字化。选址的数字化分析为品牌门店模型改造提供数据支撑,新版门店模型店型由大变小、从商圈到社区,大大降低了建店成本。“建店数字化后,我们刚开始一个月可以开60家店。”
品牌数字化:
0.1分撬动50万元业绩增量
李晓俊坦言,蒙自源在营运数据化方面做了很多尝试。“我们跟大众点评、美团,还有其他数字化公司合作,中间做了很多改良。现在业务营销效率提升了很多。”
品牌会员量大幅增长。蒙自源日新增会员超过1万人次,每月会员增长达到以前三个月的数值。
其二,会员转化率大大提高。“转化率从15%提高到21%,我们计算过,转化率每提高1个点我们的营收就有150万的增长。”
这两项成绩基于蒙自源多个方面的努力:
用好小程序,有针对性地给用户发优惠券,做到精准营销。
做社群运营,在发放优惠券之余发力新零售,“线上下单我们云南新鲜特产,我们当天采摘,消费者隔天就能到门店自取。”
追踪短视频平台热点,及时推出和品牌特点结合的互动视频。
和美团、大众点评合作,做团购、会员日等活动,积攒品牌会员、沉淀线上品牌口碑。线上口碑的提升也带来了持续稳定的收入增长。据蒙自源测算,美团上的口碑评分每提高0.1,线下门店一个月的整体业绩可以增长50万元。
李晓俊介绍,通过美团团购,蒙自源团购营收从100多万增长到2000万,“今年我们要突破3000万,明年我们会达到5000万”。李晓俊认为,团购的合作是非常有效,通过爆品打造,门店一款产品做到广州第一名,而且半年销售突破20万。
去年蒙自源的店庆时,蒙自源和美团、大众点评做的“品牌日”活动,曝光达到1亿多次。
竞速时代,效率至上
时代朝着追逐快、追逐效率的方向发展。“慢”、“低效”逐渐意味着过气,意味着不兼容,意味着被淘汰。
餐饮老板内参创始人秦朝说:“中国餐饮加盟市场体现出‘效率先行’的特点”。餐饮连锁就像是滚雪球比赛,效率更高的企业滚得更快更好,更有机会占据市场份额。
在这个市场变化加速的环境中,谁能更快接受,更快适应,更快“出击”,谁就更可能成为大鱼。
万店时代+业绩拐点!连锁药店终端市场销售额近5000亿,六大头部上市公司受益
财联社10月2日讯(编辑俞琪)今年以来,随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精准化,以及四类药品限制销售政策趋松,零售药房经营开始明显转暖。华安证券近日研报表示,疫情影响下三大终端增速都出现下滑的情况下,药店零售端仍旧保持正增长,且收入、利润增速已开始恢复并迎来拐点。
今年二季度药店行业营业收入增速为26.07%,已恢复至2023年上半年25%左右的增长率水平;归母净利润亦扭转自2023Q3以来的季度利润增速下滑的趋势。
消息面上,二季度开始,江苏、山东等多个省份相继恢复“四类药品”销售。根据梳理,Q2共有81个地级市放松四类药品禁售管控,远超前三季度解绑政策数量。东北证券9月29日研报表示,政策利好药店客流恢复增长,且四类药品是药店增量提毛的重要销售品类。
数据显示,2023年药店零售终端市场销售额为4774亿元,占整体药品销售额比例为26.9%。华安证券谭国超等人预计,随下半年四类药的限制继续解除,零售药房行业增速将持续性好转。长期趋势下,因中国药店连锁率仍偏低,以及CR100销售市占率日益提升,因此连锁率提升是确定性趋势下,头部药店充分受益,头部集中优势逐渐显现。
目前,老百姓、益丰药房、大参林、一心堂、健之佳和漱玉平民为国内六大连锁药店。截至今年上半年,老百姓以10009家门店位列第一,益丰药房、一心堂及大参林总店数则均已超8000家。方正证券9月27日研报表示,国内连锁药店即将步入万店时代,“自建+并购+加盟”是增长核心动力。
具体来看,老百姓作为首家突破万店的药房,其采用“9+7”的拓展战略,即9个省份策略为自建、并购、加盟共同密集布点,7个省份为已有门店加强线上销售,轻资产模式加盟、联盟密集布点,实现门店网络覆盖18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22H1新开门店中地级市及以下门店占比89%。
紧随其后的益丰药房同样通过自建+并购+加盟搭建多层次门店网络,其主要布局于中南地区,营收占比为45.35%。华安证券特别提到,江苏、安徽等地政策落地地级市处于高位值,利于在该地域进行布局的益丰药房的客流和“四类药品”销售恢复。
大参林则为去年收购事件所涉金额及门店数量最多,以11.71亿元收购1029家门店。华安证券认为并购已经成为连锁药店规模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比之下,健之佳和漱玉平民规模相对较小,扩张发力突出。健之佳21年新增门店占比高达30.03%,扩张速度突出。
方正证券研报称,行业集中度+连锁率提升仍是驱动连锁药房增长的大趋势,预计到2025年实现5-10家销售规模超500亿。
与此同时,DTP药店、互联网+等新场景布局也正在成为连锁药店的发展新增量。
DTP药房即患者在医院拿到处方后可以到DTP药房买到药物并获得专业的用药服务,多经营抗肿瘤、血液病等高值药品,患者粘性较高。目前,益丰去年在全国已建成DTP专业药房237家,行业内第一。
对于互联网+场景,据相关调查显示,互联网是用户购买药品的重要渠道,44%的用户会在网上和药店/医院选择性购买。截至上半年,除大参林外的5家药店线上总营收增速均超过60%。
不过正因药店经营布局战略不同,方正证券也认为,在门店区域布局、门店经营效率等多因素下,全国性龙头实际暂未形成。并且提示到,当前各大连锁药店的开店进展都在提速,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市场竞争正在加剧。
需要注意的是,若从盈利能力方面来看,零售药店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却呈存下降趋势。对此,分析指出,六家上市零售药房企业整体毛利率已由2017年的38.87%降低至2023年的36.21%,毛利率下降的本质原因是零售药店的处方药占比提升,而处方药毛利率则低于非处方药。
本文源自财联社俞琪